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世界睡眠日来历是什么

时间:2021-05-27 09:09:57 其他节日 我要投稿

世界睡眠日来历是什么

  世界睡眠日是什么意思?世界睡眠日来历是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世界睡眠日来历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为了提高人们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并将每年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将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动物试验表明,小白鼠如果超过6天不睡眠,就会出现运动失调的症状,直至脑电波电压降低、消失而死亡。相比起小白鼠,人类对睡眠的依赖性更强,一个人只喝水不进食可以存活7天,而不睡眠只能存活4天。

  进入21世纪全新的科技时代,人们的健康意识空前提高,“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有关睡眠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地区的25916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据报道,美国的失眠发生率高达32%至50%,英国为10%至14%,日本为20%,法国为30%,中国也在30%以上。

  失眠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很大,但相当多的病人没有得到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失眠障碍已成为威胁世界各国公众的一个突出问题。医学研究表明,偶尔失眠会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长期失眠则会带来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后果。

  此外,失眠与躯体疾病关系密切。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复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并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原有疾病的发作,如心血管、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实践还证明,手术后的病人如睡眠不好,伤口愈合的时间会明显延长。儿童如患有严重睡眠不足,可影响其身体发育。因为在睡眠时,特别是在深睡期,儿童脑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最多,这是促进孩子骨骼生长的主要物质。

  失眠其实是种病 专家:不是吃点安眠药就行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下午,“关注睡眠,刻不容缓”医学专家义诊活动日在迎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专家表示,“以为失眠不是病,严重时吃点安眠药就可以了”其实是误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的人群不断增加。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睡眠障碍在全球发病率为27%,而我国的发病率已高达38.2%。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首次认定每年的3月21日为“世界睡眠日”,重点在于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拥有高质量的睡眠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义诊中,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孙喜蓉告诉东方网记者,失眠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现代人健康的重要问题。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睡眠不足和失眠不仅危害个人健康,也给社会增添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针对人们日益严重的睡眠问题,全面提高广大市民的睡眠水平,减少心理、生理等健康问题的发生。

  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中医科主任医师张明表示,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包括入睡困难、时常觉醒及(或)晨醒过早,白天可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等症状,持续的睡眠障碍可导致躯体和精神损害,导致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的发生,免疫力低下,甚至死亡率的增加等问题。

  据悉,为了给睡眠障碍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在整合医院内外多方资源的基础,成立了睡眠障碍专病门诊。睡眠障碍专病门诊治疗各类睡眠障碍患者,如失眠障碍、情感障碍伴发失眠、精神病性障碍伴发失眠、镇静催眠药或酒精依赖等。医院还将提供多导睡眠监测、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综合性诊疗服务。今天,有来自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迎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浦南医院及世博地区医疗联合体的专家及有关人员和周边市民共200余人参加义诊活动。

  世界睡眠日:老人每天睡足7小时最健康

  人老了觉少,不仅很多老年人这样认为,做儿女的也把这视为自然规律,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是世界睡眠日,记者昨日从市安定医院获悉,该院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平均每天21:55上床睡觉,早上5:53起床,平均睡眠时长7.2小时。项目主要负责人、该院副院长徐广明介绍说,这项研究发现,6:00之前起床最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而老人的睡眠时间一旦少于7小时,就会大大提高健康风险。

  此次睡眠调查对本市16个区县的15538名居民进行了入户走访,访谈对象涉及60岁及以上老人3272人。结果发现,本市59.4%的老年人每天在22:00—23:59上床,平均睡眠潜伏时间为28分钟,80.2%的老人在30分钟之内可以入睡,95.1%的老人在8:00之前起床。与大众观念里“人老睡得少”不同的是,老人们的平均睡眠时长可达7.2小时。

  调查还发现,老人中男性起床时间为5:51,女性为5:56。与老年女性相比,老年男性在15分钟内入睡的比例较高,且滞床时间短于女性。被调查的老人中,59.3%的人每天有2个睡眠时间段,且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女性睡眠潜伏期在30分钟以上的比例则要多于男性,说明老年女性中有更多的人存在入睡困难。

  此次研究不仅首次描述了中国老年人睡眠习惯的性别和年龄段分布,而且分析了影响睡眠质量的不良睡眠习惯。徐广明介绍说,睡眠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时期内持续重复性出现的睡眠行为特征,简单来说,就是上床时间、起床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长、睡眠时段等是不是规律。虽然步入老年后人们的睡眠习惯会发生变化,但睡眠习惯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如果变化过度也会出现睡眠障碍。调查中发现,近1月睡眠不规律天数多,是影响老人睡眠质量的主要危险性因素。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呢?研究显示,6点之前起床最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而上床后15分钟以内就能入睡,同样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徐广明解释说,睡眠时长是衡量健康睡眠的重要指标,虽然目前老人睡多久才算健康并没有一个标准。但此次研究结果提示,如果老人每天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就会大大增加睡眠质量差的风险,如果睡眠时长少于5小时,睡眠质量差的风险会相对增加40倍。所以说,每天保证7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长,是老年人应该养成的良好睡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