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立夏节的来历和习俗

时间:2023-04-26 08:51:07 晓怡 其他节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立夏节的来历和习俗

  春去夏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夏预示春天的即将离去,开始准备迎接夏天的到来。“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立夏时节,万物生长,欣欣向荣,大自然一副充满暖光的惬意景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立夏节的来历和习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立夏节的来历和习俗

  简介

  每年农历四月间,公历5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时开始。民间习惯把它作为夏季的开始。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庄稼生长渐旺,多进行棉花等作物的中耕管理。农谚:“立夏三朝遍地锄。”并以立夏日之阴晴占卜一年的丰歉。河南有“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的农谚。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并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到明代民间始有尝新风俗,清代更有祭神、尝新、馈节、秤人、烹新茶等俗。江浙一带至今仍保留吃立夏蛋、健脚笋、五虎丹、三两半等“吃补食”的饮食风俗;云南宣威地区则有大门插皂荚枝、红花以压崇,围灰墙脚以避蛇之俗。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亦有过立夏节的习俗。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它成为福州著名的风味小吃,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异国他乡,一听“鼎边糊“三字,就好像见到家乡的“倩影”,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

  立夏煮鼎边“做夏”,盛行于明末清初。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这一天煮鼎边,不光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味。像涮鼎边一样,“一纹(涮)就熟”,藉以联络感情。体现福州人“金厝边银乡里”的传统美德。

  从鼎边糊传说来看,“做夏”吃鼎边,意义更深一层。明朝嘉靖年间,福州沿海城乡常遭倭寇骚扰。戚继光带兵入闽剿倭,处处受到当地人民拥戴与欢迎。老百姓经常送粮送食犒劳戚家军。有一天,戚家军到了福州南郊,一路上打了好几个胜仗,决定在此地休息半天。南郊的老百姓早就将家里好吃的东西集中在一起,以便慰劳三军。料想不到,从长乐方向又闯出一股倭寇向福州南郊扑来。戚家军紧急集合准备迎战。乡亲们正在烧菜煮饭办酒席,准备庆功,但已无法开席了。不知是谁出了个主意,将大米磨成浆,肉丝、蚬子、金针、木耳、蛏干、干贝等等一股脑儿混煮成高级清汤,涮米浆于锅边,不消一刻钟,一锅又一锅的鼎边糊出来了。众将士吃饱后奋勇上阵,不消两个钟头,把倭寇全部消灭在海边。“做夏”吃鼎边糊,缅怀民族英雄,也有着爱国主义的内涵。

  历史渊源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

  立夏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又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对应节气中最重要的“八节”,还产生了民俗节日中最重要的“八节”,即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

  关于立夏,元人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为:“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之意,是说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所以,江南的立夏习俗里有所谓的“见三新”,就是吃些这个时节长出来的鲜嫩物儿,如典型的“三新”有:樱桃、蚕豆和竹笋,或者因地制宜地替换为青梅、麦子、豌豆之类。除了吃,当然还有玩,甚至还是连吃带玩,那便是立夏日里最著名的游戏:斗蛋。

  气象变化

  五月槐花飘香“立夏”只是夏天快要到来的预告,并不是意味着“入夏”。气象学对于入夏有严格的标准,若一个地方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才能确定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可能进入夏季,而其余大部分地区还处在春季,在东北和西北的一些地区,这时候甚至才刚刚进入春季。

  立夏时节中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这时华北、西北等地气温虽然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比较强烈,天气十分干燥。

  进入立夏节气以后,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5月中旬的雨量迅速增大,而此时的华南,也进入了前汛期的盛期,此时的暴雨往往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地域上的广阔性和强度上的猛烈性特点,在两广的珠江水系和福建的闽江水系,年最高水位往往出现在这一时段,民间有"立夏、小满,江满、河满"的说法。这一时段需警惕特大暴雨形成的洪涝、泥石流灾害,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造成的影响。

  拓展;宁波立夏习俗有哪些

  骑门槛

  “立夏,桌子板凳往外拉。”按照老底子的习惯,立夏当天,宁波人有在立夏当晚到院落里乘凉的习惯,而父母还要让孩子骑坐门槛,据说,这样能消除百病。

  光坐门槛图吉利还不够,大人们往往还爱给孩子们一点额外的“功课”———吃“脚骨”笋或吃上一碗清凉的菜羹。羹汤性凉,传说立夏吃了,一个夏季可保持皮肤光滑,不生疮疖,而立夏吃“脚骨”笋有“脚骨健健过”之意,也是民间祈求健康的一种借代。

  称孩子

  更有意思的是,在立夏这天给小孩称体重,也是立夏的习俗之一。据说,小孩在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就能长得健健壮壮。而这个习俗可以一直追溯到三国后主阿斗。

  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刘备之子阿斗交给赵子龙,拜托阿斗的后妈孙夫人好好扶养,那一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的面用秤给阿斗称了体重,并待来年立夏时再称,看增加体重多少。后来就被民间沿袭为立夏的习俗了。

  串蚕豆

  用一根棉线,串满蚕豆,挂在脖子上,这个立夏习俗是每个宁波人儿时的记忆,长长的蚕豆项链可以玩上一天。可你知道吗?立夏吃蚕豆串的背后还有一段抗倭的历史。一个关于戚继光抗倭的历史典故:相传,当年戚继光率兵在余姚沿海抗击倭寇,戚家军奋勇杀敌,所向披靡。将士们每杀一个倭寇,就会摘一颗蚕豆,用线串好挂在胸前。蚕豆的颗数就代表杀敌的人数,以豆数多寡记功论赏。因此,在宁波周边地区,蚕豆也称为“倭豆”。

  煮乌米饭

  和吃“脚骨笋”相比,煮乌米饭显得有些小众,而它的小众主要是因为用来做乌米饭的乌桕叶在城市里罕有。摘乌桕叶和采茶相似,要挑颜色有些发红的嫩芽,“立夏刚好是它发芽的时候,等过了立夏,芽就老了。”

  将摘下的乌桕叶洗净、揉碎,浸泡在水中12~24小时,然后过滤沥干,和糯米放到一起蒸煮,就成了乌米饭。“别看乌桕叶平时没有味道,可一旦蒸成饭,香气扑鼻。叶子越多,颜色越深,香气就越浓重。”蒋伟定还记得,过去人们还会把蒸好的乌米饭捣烂铺平,切成各种形状。

  因为在立夏这天,是夏季滋补最关键、最重要的开端。

  吃斗蛋

  五彩丝线,兜住一个熟鸭蛋,人手一个,看见朋友手上的蛋,撞一下,碰碎蛋壳。立夏这天,孩子们都喜欢玩这样的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谁的蛋被击破谁就输,谁的蛋一直坚持到最后都没破,谁的蛋就为王。

  因为简单易行,宁波人立夏吃蛋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除了吃蛋,宁波人还要吃青梅、竹笋、海蛳。“据说吃青梅有明目的功效,竹笋、海蛳(生长在本地海域的一种贝类动物)可以让脚骨强壮。”

  吃脚骨笋

  老宁波立夏吃“脚骨笋”是诸多习俗中不得不提的一个。

  “因为这个习俗和其他地区有明显区别。换句话说,是宁波特有的。”节气习俗的形成往往是以农时为基础设置的,关系生产活动的时序、方式,节气饮食习惯的养成又跟当季可收获的作物有密切关系,而节气习俗往往又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立夏至,农忙开始,大家自然希望“脚骨健”(身体康健),因此吃“脚骨笋”也成了民间祈求健康的一种借代。

  虽然现在很少有人要干农活,但吃“脚骨笋”的习俗还是被牢牢记住。无论是用传统的乌笋、野山笋,还是用常见的雷笋,吃“脚骨笋”的重点还在于形状,将笋拍裂成扁形,切成4厘米左右一段,形同脚骨,吃了才能“脚骨健健过”。

【立夏节的来历和习俗】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12-08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09-14

国庆节习俗和来历06-08

端午节来历和习俗02-24

清明节习俗和来历05-31

除夕的来历和习俗05-20

中国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06-20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06-17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简介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