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传统春节的资料

时间:2022-01-08 17:09:52 春节 我要投稿

传统春节的资料

  导语: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淳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传统春节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传统春节的资料

  传统春节的资料 篇1

  古代把一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旦,又称元辰,元日、元朔等。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宋人吴自牧所著《梦粱录》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孟冬之月为正月。“正”,本来当念成正大光明的“正”,为什么现在人们习惯地将“正”念作“征”呢?这便是从秦始皇称帝时开始的。因为秦始皇姓嬴名政,“政”和“正”两音相同,为了避讳,就下令全国将正月的“正”读作“征”。从此人们不再叫“正月”,而念成“征月”。以后念熟了,一直沿传后世。到汉武帝时,司马迁以夏历为基础编写《太阳历》,固定以孟春之月即一年第一个月为正月。自汉朝到清未,一直采用夏朝的历法。所以,人们至今还把阴历称作夏历,也称它为农历或旧历。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废除夏历,中国开始采用公历,每年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这样,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人们就只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不再别称元旦了。

  据史书记载,一年一度庆祝丰收的仪式起源于周王朝(公元前1121-前771年〕,这个仪式虽然是在农历十一月间,但历来人们都认为它是新年习俗的起源。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因此历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乃原自汉武帝定下的历法。《尔雅》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

  传说夏朝的春节,是在相当于现在的的二月。西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建议创立了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

  春节的确定及变迁,也反映了我国天文、历法的发展和成熟。

  农历元旦,还有许多别的名称,如: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新正、新春、新年等等,都是指一年的第一天。

  传统春节的资料 篇2

  春节是指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结束。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汉武帝时期之前,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传统春节其乐融融

  如果单从过春节来看中国的文化,那么,中国的文化是再细致不过了,每年一进入腊月,就掐着指头算过年。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好不容易到了腊月二十三,要吃祭灶饼,用麻糖粘住老灶爷的嘴,送老灶爷上天。接下来就是杀猪宰羊,置办年货,买新衣,购新帽,"葱、蒜、姜,箔、表、香",全家人屋里屋外大扫除,扫掉一年到头的晦气。剃头要赶在二十七,"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贴对联可是很讲究的,"二十八,贴年画",大门、二门、屋门要贴啥,墙上、树上、牛槽上、米面瓦罐上要贴啥,祖宗牌位边、土地爷、老天爷边要贴啥,全都乱来不得,规矩可是多了。年前几天,大人们就忙着做各种各样吃的东西。先是蒸,蒸糖包、豆包、菜包、枣花馍,蒸出龙、凤、谷仓、麦堆等等等等;次是炸,炸油条,炸丸子,炸"假玉",有红薯做的,有小米饭做的,有粉条做的,有豆子做的;后是包,主要是包饺子,饺子的花样可不少,有素的,有猪肉的,有羊肉的,有把里面包上硬币的,吃到的人是最有福气的。

  经过这一番忙碌,终于到了除夕之夜,俗称大年三十。一家人闲下来,围着火盆坐在一起,开始熬年夜。从家事年景到天下大事,拉家常,话人生,东家长,西家短,直熬到小孩子们犯困打盹。第二天鸡叫头遍就响起了鞭炮声,大人们早早打开大门,叫做"开门进宝"。各家父母再三嘱咐小孩,不能乱问,不能多说话,免得说出不吉利的话,这更增添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早晨要先做好供品,端到列祖列宗面前,小孩跟着大人一起跪下磕头。还要供奉天地全神,包括老天爷、土地爷、灶王爷、还有老关爷、观音菩萨等等,凡是与人生命运沾点边的,都要照顾周到,祈保一年到头全家平安。

  大年初一,主要是向长辈们拜年,除了自己家的父母、祖父母之外,依次有家族的近支远门,三爷家、四奶家、五叔公家等等,小孩子们高兴的是可以得到几毛钱的压岁钱。刚过门的新媳妇要按照亲疏远近去认门,当然也免不了户户请吃,直"吃"得新娘子笑口难合。

  初二到初四五,是走亲戚的时间。闺女回娘家,外甥看舅舅,三乡五里,路上行人如织,穿梭般往来于山青水秀之间。春节的身影还没走远,元宵节又飘着雪花赶到了。漫天飞舞的洁白的雪花,伴着红艳的灯笼,红艳的对联,再加上儿童们花花绿绿的衣服,融合成一幅"农家喜庆图"。乡民们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跑旱船,游村串乡的小货郎叫卖着"吹糖人"、"琉璃响"、"猴上树"等,新年过后的一个大正月就这样踏着欢乐匆忙的脚步走去了。人们开始祈盼来年会更好。

  传统春节的资料 篇3

  春节简介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天津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30之前天津人有到天津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传统春节的资料 篇4

  春节简介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的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历史发展

  节日起源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说法诸多,其中有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春节源于腊祭、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鬼节说等, 其中最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的。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时间演变

  春节以前也称元旦,是在正月的第一天。而中国历代的正月的设定日期却并不一致:

  夏朝用孟春(即正月)为正月。

  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

  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长达2080年。

  名称变革

  在不同时代,春节有不同名称。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01月01日,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内容发展

  先秦时期,就有了岁时的雏形。《诗·豳风·七月》里记载了人们收获后酿酒宰羊的欢聚场景,“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十月涤场,……曰杀羔羊,……万寿无疆。”

  汉朝时期,祭祖是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习俗。东汉崔寔《四月民令》提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也越来越丰富。

  魏晋时期,已形成除夕守岁的习俗。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唐朝时期,人们除登门拜年,还发明一种“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这一形式迅速在民间普及,改用梅花笺纸。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

  宋代人过年开始吃饺子,宋朝称饺子为“角子”。宋代已普遍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除夕、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到了明朝,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都已经盛行。《万历嘉兴府志》中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清朝非常重视过年,宫廷过年十分奢华,皇帝有写福字下赐群臣的习俗。过年要一直延续至元宵佳节才算结束,猜灯谜是甚为流行的取乐方式。

  辛亥革命带来了全新的时代,政府提倡新历,传统过年不再休假。礼仪上,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逐渐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文明仪式”。

  春节历法

  春节时间

  春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为1920年和1985年。

  闰春节

  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1645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里,农历闰正月只发生6次,非常罕见,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

  闰春节的过法

  如果一年有闰正月,原则上春节过第一个正月的,到了闰正月的时候则不过节。当然,也有少数的区过完第一个正月的春节以后,到了闰正月的时候也过闰正月的春节,因为闰正月也叫正月,所以也把闰正月的初一也看做春节来过。

【传统春节的资料】相关文章:

春节的传统习俗11-07

中国春节的传统民俗01-08

有关春节的传统民俗04-28

满族传统春节风情11-07

春节后的传统习俗01-28

春节前的传统习俗01-28

春节手抄报的春节习俗资料10-12

春节传统习俗介绍01-28

侗族传统春节侗年11-07

描写春节的手抄报资料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