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北京过春节的风俗资料

时间:2024-03-12 08:42:45 晓丽 春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京过春节的风俗资料

  离春节还有那么些日子,腊八节即将到来,腊八一过,就正式进入了过年的备战状态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京过春节的风俗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北京过春节的风俗资料

  北京过春节的风俗资料

  1、腊月二十三:祭灶

  关于灶神,俗称“灶王爷”。祭灶是旧历到来的信号,老北京人称“过小年”。童谣传:“糖瓜祭灶,新年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人们会为贴在厨房的灶王爷、灶王奶奶供上糖瓜,希望把他们的嘴粘住,免得上天瞎汇报。然后,把灶王爷、灶王奶奶烧掉,送灶神上天。

  2、腊月二十四:扫房

  在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了。按早年间民间的传说,“尘”与陈旧的“陈”是谐音。在农历正月新年前,扫去家中的一切尘土,意味着去除旧一年的陈旧东西,把不好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

  3、腊月二十五:做豆腐

  古语说“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但是为什么是做“豆腐”呢?就豆腐本身而言,是取代肉类不错的选择,在过去,穷苦的人们总是盼望着在新年吃上一顿好的。豆腐是介于肉与蔬菜之间的食品,可以制作不同的菜式,而取代肉类。当然,“做豆腐”也有象征性的意义。中文“腐”与“福”有相似的发音,做豆腐也就意味着“在新年收获幸福以及福气”。

  4、腊月二十六:去割肉

  有句民间谚语:“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所谓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民间传统腊月二十六炖大肉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5、腊月二十七:宰年鸡

  到了腊月二十七,春节的脚步是越走越近,近的我们仿佛都听见了除夕的钟声。家家户户,大街上全都热闹了起来。在昨天吃过了美味的炖大肉以后,今天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宰鸡”。民谣中“腊月二十七,宰年鸡”,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6、腊月二十九:蒸馒首

  “二十九,蒸馒头。”在我国春节的民俗中,在这天要把腊月二十八已经发好的白面蒸成馒头,谁家的馒头蒸得大、蒸得好,在新的一年里,谁家就会蒸蒸日上,讨个好彩头。家家还要蒸枣糕、年糕、豆包,在豆包上还要点上红点或用“八角”(大料)印上红印,还喜欢把豆包做成刺状(用绿豆做眼,再用剪刀把豆包上剪成刺状),寓意“招财进宝”。

  北京春节的风俗

  在老北京,春节的准备早在腊月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会忙碌起来,打扫房屋,俗称“扫尘”,寓意着除去一年的晦气,迎接新的吉祥。街上,人们熙熙攘攘,置办年货,选购着各式各样的食品、衣物和装饰品,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到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这一天是北京人祭灶的日子。人们会在家中设置祭灶台,供奉灶王爷,祈求来年家宅平安、五谷丰登。小年过后,春节的氛围愈发浓厚,家家户户开始贴春联、贴窗花,红色的纸张上写满了吉祥的话语和美好的祝愿,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暖意。

  除夕之夜,是北京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全家人会团聚在一起,享用一顿丰盛的年夜饭。餐桌上,鱼、鸡、肉等佳肴必不可少,寓意着年年有余、吉祥如意。吃完饭后,家人会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欣赏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边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

  在北京,守岁是一种特殊的习俗。当新年的钟声响起,整个城市仿佛沸腾了一般,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人们用这种方式来驱走一年的霉运,迎接新的希望和梦想。守岁的过程中,家人们会互相祝福,互赠红包,表达对彼此的关爱和祝福。

  春节期间,北京的庙会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庙会上,各种小吃、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戏曲、杂技等表演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人们在这里品尝美食、欣赏表演、购买纪念品,感受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也是另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或汤圆,象征着家庭团圆和幸福。晚上,人们会走出家门,欣赏天空中的明月和五彩斑斓的花灯,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北京的春节风俗丰富多彩,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传承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放下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节日。

【北京过春节的风俗资料】相关文章:

春节的风俗资料01-16

北京春节的风俗12-07

北京春节的资料02-13

关于春节风俗的资料07-31

关于春节的风俗资料08-01

有关北京春节的风俗01-04

北京过年风俗02-27

北京春节的风俗有哪些01-13

陕西过春节的风俗特点02-02

老北京的过年风俗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