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时间:2022-06-24 15:19:48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通用26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通用26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1

  《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百读不厌,《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1000字。怎样的教师是最好的,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其中的一段话,让我茅塞顿开:也许你不是最聪明的,但是最勤奋的,也许你不是最富有的,但是最丰盈的,也许你不是最美丽的,但是最可敬的……“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这是《做最好的老师》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

  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从成为老师的第一天我就在探寻标准,但一直都没找到一个最佳的答案,直到我读到李镇西老师所写的“‘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这句话时,顿时豁然开朗。“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李镇西老师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实在太远了。面对有着同样的问题李老师却是这样想的“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是啊,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开心呢?所以不如就学李老师这样想:多想学生们可爱的地方,比如整日整洁的教室、节日时温馨的短信、课外活动矫健的身姿、艺术节上精彩的演出;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学点东西,无论这些东西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只要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益处就好,而不是仅仅注重他们的考试成绩;尽量和他们成为朋友,多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ducai者”,让学生阳奉阴违、避而远之。这样每天生活在一个令人有所希望的环境中,又怎么能不高兴呢?

  在这本书的全部文章中《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这个章节给我的触动最大。当时看到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第二感觉是认同。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当我摆出“师道尊严”严厉地去批评学生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他们的心悦诚服。反而,只是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个微不足道的帮助,却使他们更靠近我。正像李老师在书中所讲:“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

  反思后我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我们满怀信心、满怀激情,在新课改的蓝天下,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2

  作为一个老师,能与学生拥有那么多快乐的往事,留下那么多美好的记忆,得到那么多学生的尊重,谈何容易?“做最好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带着崇拜与无穷的疑问我认真的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读后我才明白,李老师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这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在不断追求“更好”。“但是,能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感受着这份“最好”,我开始每天审视自己,看今天的课上的比昨天进步了没有,今天处理学生的问题比昨天冷静了没有,今天为学生做得每一件事尽力了没有。同时我也引用李老师的“做最好的自己”来教育我的学生,并告诉他们凡是做一件事就必须尽心尽力,凡是做一件事就必须尽善尽美,凡是做一件事今天就要比昨天尽如人意。

  从书中得知,李老师每天坚持完成“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很佩服李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每天还能挤出时间完成这么多工作。每天上好一堂语文课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每天找一名学生谈心也可以做到。但每天与学生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谈何容易?我们时常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但与李老师相比,我们的时间要充裕的多。那么,我们能不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5分钟时间与学生谈谈心呢?我们能不能偶尔把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以书面形式与学生交流呢?我们能不能每天写一篇教学日记呢?

  李老师对“优生”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生”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我们也是教育者,当我们面对着我们眼中的差生,我们是怎样对待的。对他们,我们轻则嗤之以鼻,重则讽刺挖苦。还记得书中列举的那个经常迟到的女孩的事例。李老师当时的做法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李老师当时对后进生的态度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现在依然存在的态度。想想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不管孩子怎样,我们都会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他,爱他。而我们的后进生,他们的父母也会像我们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着这些孩子——我们眼中的这些后进生。当我们对这些后进生大发脾气甚至把他们说的一文不值的时候,请想一想孩子的父母,请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孩子也许有一天也会被别人说的一无是处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感受。

  李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我不知道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我也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但至少现在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尽我心去做我做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我想这样就够了。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3

  读了《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以后,我认为李镇西老师是一位子非常优秀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老师,有好的象他学习,做一位优秀的老师。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作为教师,我们都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但我们也许从未曾真正去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震撼,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于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从李镇西的手记里,我们可以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的知识,更需要终身有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有能力吸取这些知识。这样的人才还要能够正确地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历顺利和艰难、成功和挫折的考验。他们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理想,有坚强的意志,有优良的品质。这一切都是需要在学校中奠定基础的。李镇西老师认为,这正是自己的职责。

  其次,使我强烈感受的是李镇西同志对学生的一腔爱心。这是所有成功教师的共同经验。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4

  这学期,当我读的是《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感受了李镇西老师的与众不一样,从他自我的身边的故事举例说起,真实自然,每一节都让人感动。

  爱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们很多老师都是爱学生的,可是为什么还会不被一些学生喜欢呢?“爱学生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首先就应当要有一颗与孩子一样的童心”,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许仅有童心才能滋润童心。当我们拥有一颗童心时,我们就更容易的去理解学生,当我们有了童心和爱心之后,自然我们就会很容易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和他们一块来分享欢乐与烦恼,学生就会把你当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对你的爱自然也就会流露出来,因为学生是最单纯、最可爱的,他们也是最容易感动的。我们要爱学生,可是不能凭借自我的感情只爱那些自我认可的学生,我们应当一视同仁,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老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和一个微笑就能个一个学生莫大的动力,让他感受到老师是关心他的,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温暖。

  作为老师,我们更要注意观察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赏识他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至少我们关注的优点是发现学生的亮点和好的一面,而不是盯着他们的缺点和短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学生是优秀的,相信他能做的更好。李老师说得对,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和同学心贴心;因为有爱,才有崇高的灵魂和蓬勃的朝气。当学生喜欢你的时候,他很自然的也就会喜欢你的课,这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吧。

  合上《做最好的老师》体会到: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很难,教育上的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今后,要把自我的爱很自然的贯穿在我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5

  疫情时期,我利用了每天直播课外的时间,选择了书架上一本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来丰富生活,这是我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每一次阅读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感受。

  李老师是一个朴实的学者也是一个拥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大爱之心,李老师对学生的耐心和爱心深深打动了我。没有读李老师的书前,我觉得自己是爱学生的,但读书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差距还是太大,在教学中,我以我们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判断孩子的行为,对他们做出的一些小事常常忽略掉。对违反纪律、不服从安排的学生,点名批评,情况严重者还有违纪处罚,认为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就是对学生的负责,是对学生的关爱。我发现我这样行为不是对学生的爱,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不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用博大的胸襟来宽容感化学生;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而是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看完这本书后,我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孩子们需要的爱去爱孩子。

  在教学的第二年时,我便给自己下了决心“让所有我教过的孩子都因我是他们的语文老师而骄傲”这样的决心需要付出很多很多,有时候也感到累过,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他不仅仅于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更多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相比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真是惭愧万分。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李镇西老师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这个不一样的假期,再次获得了精神的洗礼,我也想做“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孩子们的教育者、引领者、关爱者,做好教学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争取越做越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6

  我最近一直在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书中的内容犹如阵阵清风吹进我的心里,让人感动,荡涤心灵。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他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朴实形象的语言中透露着诗意,包含着深情。

  其中有句让我印象深刻:“‘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话我是这样理解的,觉得话中蕴含很深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想想自己每天的教学过程中,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我用恨铁不成钢和急功近利的方法矫正他们的行为时,却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不妨向李镇西学习,手持爱的灯盏,用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分信任,就搭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分鼓励,为他的每一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那就为孩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的孩子一点宽容吧,让我们无私的爱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毕老师多次这样对学生说。他说:“‘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这就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自觉的追求更好的境界。这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在不断追求“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树立人生和事业的标杆,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7

  寒假中我读完了这本《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充满了智慧和哲理,我被它深深的打动了,它告诉我要在爱中找到教育。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看作或者当作一个孩子,从孩子们的角度去多思考,去聆听,去探索,去散发出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与孩子们的思维和情感保持一致,更好的和孩子们相处与交流,也能让孩子们对老师更加的亲切和热爱!

  我觉得要做最好的老师:

  首先,要有自己的思想并且要善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品质,同时也能培养出学生这样的品质。想要培养出这样的品质就必须对我们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要有创新的意思和丰厚的文学底蕴。因此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看作是自己生活中不可少的部分。我们要学习老师的这种精神,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去过学习,把这个养成一种习惯。作为老师我们要以身作则,作为学生的榜样,去引导和督促学生多看书,多学习。把这些培养成自己和学生的一种习惯,让自己和学生们都体会到读书和自己写作的乐趣,并且分享给大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因此对待学生要有奉献、理解、平等的。教师首先要点亮学生心中的那盏灯让它不断的照亮,直到照亮整个自己。同时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然后,要做最好的老师。每个老师都有过作为一个伟人巨匠的梦想,但是想成功并没有那么容易。怎么才能成为一个最好的老师呢,需要我们一点点的积累,发扬水滴石穿的精神,慢慢的积累,最终定会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也是最好的老师。要不停的拿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做对比,对比今天有没有进步?有没提高?今天有没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要不断的自我思考,这样才能进步。每天都进步一点点,经久累月之后你会发现前进的便是一大步。我们要对做最好的老师这个目标充满着激情,同时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敬畏的态度。因为你不仅要做自己心中最好的老师,也要做学生心中最好的老师。也许没有最好,但是我相信未来总能够越来越好,成为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师,让自己以后在教育的生涯之中做最好的自己,也不枉费以后桃李满天下的自己。

  最后,作为一个老师应该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对教育的热爱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感,要将自己的生命融于人类和民族的发展之中,不断提高自己,警醒自己。同时,教师要具有修身意识,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要处处严于律己,要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风范,让学生以自己为榜样,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化和教育学生。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8

  “真正的教育者,不是没有失误,只是他总会从失误中汲取新的的力量。几乎可以这么绝对地说,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我引用了李镇西的文章题目,同时也想用他的话作为开头。

  读着李镇西的文章,我越发感到他是那么的坦诚。很多名师在他的著作里,无不是向教师们描述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成功之处,似乎在一些名师的身上没有瑕疵,这给许多老师一个假象。每天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他们不都是乖巧的、听话的、懂事的,更有顽皮的,自制力差的、不学习的,班主任工作量大,每次听到或看到班里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再有耐性的教师有时也不免会有不理智的行为,从而做出出格的事情。李镇西说: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反省自己的教育失误,会让我们不再重复曾经犯的错误,但可悲的是许多教师没有做到这一点。

  读《罚站任安妮—我永远的痛》这篇短文,又一次冲击了我的心。安妮要休学了,李老师对家长说了一些感性的话,家长感动,而李老师心里暗暗高兴,因为安妮成绩差,总算甩掉了一个包袱!但第二年安妮再来学校时,被分到另一个班,但见到李老师却是那么的高兴,李老师说:“在安妮纯真的心灵中,不知道她所想念的李老师曾为她降到另一个班而暗暗高兴啊!”名师能这样坦诚的写出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让我感到了李镇西并不是遥不可及,就如我的同事一般,因为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记得一次快开学了,有位家长给我打电话,说让他孩子明年继续跟着我,(每年学校要重新编班)孩子的名字记不住了,我只知道我不是特别喜欢他,就对他家长说:“其实哪个老师教都一样,您的孩子应该让不同类型的教师教,这样孩子性格品质的形成才不会单一。”这些都是我推辞的话。分班时,他终于没有分到我的班,我还挺高兴的,这位家长找到我,但终没有成功。老师有时真的辜负了家长和学生的信任,可我想辩解,是应试教育逼着教师这样做,如果不是逼着学生学习,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但我这样的借口似乎又太苍白无力。“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的学生将会如何对待他人。”

  曾经认为名师教的学生里该不会有成绩是个位数的吧,李镇西的文章告诉我,有!读完他的《我和万同的故事》我一下子心里平衡了许多,万同和我现在所教班里石宇翔一样让他头疼。石宇翔在我前面的博文里曾多次提到他,他由于基础太差,上课听不懂,所以要没事找事,我没有把他定位成差生,告诉他学习不好的孩子,要用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去赢得他人的尊重,石宇翔还算争气,给我添乱的次数越来越少,我也告诉他上课要尽力去听,一次在课堂上,我发现他在看课外书,我悄悄走过去,他觉察到连忙把书往抽屉里塞,我把书拿出来,放在他的课桌上,说:“实在听不懂,看课外书总比什么也不干好!”想想我这样对待石宇翔是由于我曾有过把差生变得更差的案例。我曾让只会捣乱的吕亚备上我的课时就坐在门后,把他和学生隔离开,可他总会从门后探出头来,做出鬼脸,引得班里学生窃笑,我一生气,就批评他,他也越来越不在乎,反正我就是差生,他的调皮是全校闻名,后来升级时,都没有老师愿意教他。但富有喜剧效果的是,现在我都不教他了,他每次见我都大老远和我打招呼,正是有了这样的事情,我知道所谓的差生需要老师换个角度去观察,也许会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我内心呼唤,什么时候不用分数评价学生,什么时候不用分数评价教师,教师和学生都是最可爱的人。)

  “真理之川从错误之渠中流过。”记得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古时候一位大官要给自己找一位车夫,有两个车夫应聘。大官问:“你俩翻过车吗?”其中一个车夫说自己赶了十几年车从未失误过,而另一个却说他曾因为赶车疏忽差点丧命。大官聘了第二个车夫,原因很简单,只有在失败中才能吸取教训,而教育又何尝不是呢,当我又回过头看我曾经失败的教育时,我知道了我不成熟的教育方法是我成长的必经之路,基于这一点,我少了对自己的自责,少了对教育的彷徨,我更清楚了要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获得教育启示。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9

  读《做最好的老师》,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做最好的自我。证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最好永远做不到,可是一个比一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意味着尽可能在自我的职业中到达自我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就我个人来说,也在不断的反思自我,怎样才能做的最好,也在时时刻刻的努力使自我做得最好,可是总是觉得不够满意,总是以别人为榜样,总是问自我,自我为什么就没有人家那样出色,自我也很努力,怎样没有人家优秀,所以困境总是困扰着我,自我压力很大,也很郁闷。所以总是给自我施压,让自我力求事事都要好,都要超过他人,至少不要让自我落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慢慢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别人的欣赏和赞扬中慢慢的放松了一些压力,一路走来,慢慢顿悟出自我为什么要和别人比呢?还是和自我比的好,怎样和自我比呢?那就是今日我做了些什么,是不是比昨日提高了。这段时间学习是不是坚持的很好,是不是比前段时间坚持的好。今日的时间是否有浪费的现象,今日做的事自我是否满意,如果满意的话那就会很塌实,慢慢的自我变觉得塌实了很多,充实了很多,心境也就愉悦了很多。慢慢会树立自信,自我便更加热爱自我的工作与学习了。

  经验告诉我,人要自信,要有幸福感,那就要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件事,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件事,日积月累我们会不断的提高,慢慢的我们就会高兴很多,欢乐很多!

  作为一名老师,用良好的心态对工作与生活,用阳光的心态对待学生,对待你的课堂。你的学生同样会收获阳光雨露的的普照与滋润,他们就会茁壮健康的成长!这样良性循环,学生会越来越喜欢你,你离做最好的老师也会越来越近。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活力的行为,也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某种人生梦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只管登高不问高”,尽可能每一天自我能做好的事,哪怕暂时遭遇挫折与不幸,最终也将赢的人生的欢乐,这叫“道是无情却有情”。

  做最好的老师,让我们内心收获一份宁静,让我们远离浮躁,让自我更加踏实与充实。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10

  读完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后,我感慨颇深。这本书是李老师用自我的心血写成的,里面包含了他漫长25年的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虽然其中有些令他耿耿于怀的痛苦经历,但更多的则是他与学生之间那种纯粹的友谊之情。我认为,李镇西老师是一位十分幸福的人,而他的幸福则来源于他对学生无私的爱。他说:“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看来,要做最好的老师,最最重要也是最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是啊,“爱”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爱得有多深,工作就有多细,效果就有多好。李老师对“优生”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异常是他让“优生”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我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忙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正是这种无私的爱,才会无悔的付出。我们也是教育者,当我们应对着我们眼中的差生,我们是怎样对待的。对他们,我们轻则嗤之以鼻,重则讽刺挖苦。

  还记得书中列举的那个经常迟到的女孩的事例。李老师当时的做法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李老师当时对后进生的态度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此刻依然存在的态度。想想我们对待自我的孩子,能够说是无微不至,不管孩子怎样,我们都会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他,爱他。而我们的后进生,他们的父母也会像我们疼爱自我的孩子一样疼爱着这些孩子——我们眼中的这些后进生。当我们对这些后进生大发脾气甚至把他们说的一文不值的时候,请想一想孩子的父母,请想一想我们自我的孩子也许有一天也会被别人说的一无是处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感受。鲁迅先生有句话说的好:“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老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我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读书就是在读人生。这次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此刻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日比昨日做得更好,明天比今日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11

  最近一个星期我读《做最好的老师》陶行知曾提出“爱满天下”,所以他才能为学生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深深明白应当把班级当作“家”,我班的小凡同学,学习成绩在班中一向是处于中下等的,但开学初我发现他上课精神恍惚,课后作业总是拖拉,甚至连他最拿手的背诵课文也有了困难,还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比如上课招惹同桌,说谎。这在以前是从没有过的,我十分担心。每次学生违纪或发生变化,我总会想必须是有原因的,这时我们老师最忌讳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而是应当帮忙学生找出原因,解决根本问题。那天他因为背书的问题被留了下来,看到他那心烦意乱的样貌,我决定先跟他谈谈,谈话进行得比较顺利,或许这事在他心里已憋了太久,他太需要倾诉了。

  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他的爸爸,我把孩子的变化及孩子变化的原因告诉了他,他心平气和地听我讲完,又虚心地向我征询恰当的处理方法。讲完我如释重负,跟家长打交道是要讲究方法策略的,一不细心得罪了他,那就引火上身了。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孩子上课能认真听讲、进取发言了,作业也能及时完成了,一切都进入了正常轨道,班级中的每个学生,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能帮忙他们“闯关”的是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更应当有老师无私而深厚的爱,我们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多一双观察的眼睛,多一对倾听的耳朵,多一次温暖的行动。

  老师对学生的爱还表此刻尊重、理解学生上。学生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其中有一条就是老师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尊重每一位学生,即使是学生犯了错误,甚至伤害了老师,老师仍能一片诚心,宽宏很多地对待他。异常是当老师讲课时出现错误,或批评错了学生,或处理问题方法不当时,应当当着学生面大胆地承认错误,请求学生的理解和原谅,这不但不会失去威信,还会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思想境界高,学生会更信任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12

  选择这本书是因为书名吸引了我,“做最好的老师”是我一向以来的追求,其实什么算是最好,自我心里一向存在着疑问,拿到这本书我好像找到了通往目的地的指路灯,迫不及待的翻开了这本书,书中没有通篇的大道理,完全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教学实录。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一个个鲜活的学生仿佛就在我们身边。说实话我从没有这么认真的看过一本教育专著,而这本书却一向深深的吸引着我。

  在这本书中最喜欢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的几句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所以,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老师,就要当最负责的老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为名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能够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一个!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我’,强调的是自我和自我比——昨日的自我和今日的自我比,不断地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我’,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我的职业中到达自我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我把这段话写到了我的空间里,我想与我的学生,我的朋友共同分享。

  经过阅读,发现贯穿李老师的教育思想的就是一个字“爱”。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爱去启迪学生。“在老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职责之心等老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完美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所以,老师的职责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终排挤掉自我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团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所以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职责”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老师的气

  度,老师的魅力。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八章学生思想改造工程——后进生的转化,有这样一句话:“即使是某些教育者心目中“一无是处”、“不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着完美道德的萌芽,所以,对后进生的成功转化,与其说是老师向他们:灌输(即使是很巧妙的灌输),不如说是引导他们发现自我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忙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读完他怎样对待“后进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

  在我们学校也存在这样一批后进生,包括我当班主任时所在班的学生,其实当你真正用心去和他们相处和交流时,你会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可爱的地方。在这本书中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采用10种有效的具体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团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对手竞赛;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干部;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其中很多方法我们都能够尝试,我相信只要我们有爱,必须会唤起他们心中的爱。

  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会不断地提醒自我,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做最好的老师,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13

  在很多人的眼里,教师是一份轻松的职业,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不容许有半点的闪失。一个人的灵魂可以很强大也可以很脆弱,而这一切的改变可能就在教师的一个眼神里,教师的一句真诚的鼓励就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在读此书以前,我一直认为:做好一名老师,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满腔热情就足够。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我为自己的狂妄与无知汗颜。我从书中感受到:在实践中成长的老师将要经历那样多的磨砺,学生对教师的爱戴是多少点滴的累积,教师对学生的付出又是多少岁月里的呕心沥血。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老师对学生的真诚的情感是那么的自然,洋溢着李镇西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我想:可能其他职业的人读起这本书会是另一种心情,另一种感受,而作为与李镇西老师同一职业的我却更能体会书中老师对学生的情谊,“做最好的老师”,是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每天进步一点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认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那每天就都会有新的快乐。实实在在的做法以及自身的不断的自我超越的境界就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另外,书的序言部分也让我颇有感受,虽然《序言》仅仅只有四页,但也是书的精髓所在,其中李老师谈到本学期他担任着两个班语文课,连早读和辅导课在内,周课时二十一节,此外还担负着校长的一些职务,他很坦率:“我现在感到累,的`确累。“

  但他本人对于“走路都在备课的状态而感到高兴,准确的说,感到内心的宁静,因为这种状态能够让他感到踏实,感到不浮躁,这是一种与学校与学生真正融合在一起才有的心态。“做最好的自己”正如李镇西老师讲的那样,才有了: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当遭到非议和误解时,虽有过灰心但不气馁。正因为这样,李老师才会有今天的成就,而更难的可贵的是如今“硕果累累的他还依然保留着那份对学生对课堂的挚爱。李镇西老师的书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从教25年来,风华正茂也罢,人到中年也罢,默默无闻也罢,暴得大名也罢,普通教师也罢,教育专家也罢……这一切都没有改变我的生活状态,那就是——我一直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读完这段文字,顿时觉得真的好佩服李镇西老师,更是崇拜。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作者对教育事业的一份执着,文字朴实无华,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好老师,更想努力地去做一名好老师。

  现在我才深刻的明白,要承担起教师的职责,不仅需要我不断的自我学习增加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爱心去灌溉。只有充满对职业和对学生的爱,才能令我肩负起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最后,我想引用附录中的一段话:教育是美丽的——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14

  读李振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让我收获颇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四章《走出教育误区》中的一节《教育也是“遗憾的艺术”》。在这节中,李老师这样说:根据我的教训,教育者要尽量避免在这四方面对学生心灵造成伤害:打学生,用语言伤学生的自尊心,冤枉学生,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对他绝望。

  当我读到这四个方面时,感觉有如五雷轰顶,映照出我的种种不足。其中,冤枉学生这一条,使我备感惭愧。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件事。

  一次上课铃响了。我站在教室门口“监督”学生上课。同学们大多都飞快地回到教室。第二遍铃响过后,我突然看见我班顽皮男生小勇兴冲冲地跑进教室。我想:“这小子肯定是跑到操场上玩了,才会迟到!肯定是这样的,准没错!”一下课,我把他叫到讲台前,严厉地批评他上课迟到。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他这下可急了,我看到眼泪在他眼圈里打转。“您冤枉人,我根本没玩。一年级二班的小同学在厕所里没有了纸,我给他送了纸才回来晚的!”我的脑中“轰”的一下,是呀,为了改掉他的一些坏毛病,我让他多多做好事的!我知道错怪了他,连忙道歉。他却气乎乎地走了,以后几天都不怎么理我。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注意到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学生都是在不断成长的,我们不能拿老眼光去看人,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有时老师由于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会说出一些过火的话,如:“你真是咱们班的害群之马,我怎么会遇上你这样的学生!”“咱们班有了你算是完了,你就是一个小流氓的坯子!”“你真是无药可救了,还是回家自学去吧!”“你永远也学不好,你要能及格,太阳就从西边出来!”这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时,教师一句伤学生的话,就可能使学生永远不能原谅老师,产生对立的情绪,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

  李老师的书通俗易懂,是他多年的经验总结。好好读,认真品味,我们一定有很多收获。相信学生,学生具有可塑性,是我最大的读书体会。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15

  现在读经典、谈经典、学经典、用经典,成了老师们学习、工作与生活的主旋律。我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细细地品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编写的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每次打开它,我的心灵总会受到一次次地震撼,思想总会一次次得以提升。李镇西老师在书中所提到的一个个教育思想,犹如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的教学路。

  一、全心全意地爱着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亲爱的朋友,请记住,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地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李镇西老师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忠实的追随者,因此他提出了“爱是永恒的教育理论”,提出了“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提出了“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因此才有了他与学生的相濡以沫,才有了他与学生的相依相随,才有了他们彼此的信任与依赖。

  回想一下自己的教学历程,对待学生又有着几分爱呢?“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可是,我们对待学生有过几次温暖地爱抚,有过几次亲切地慰问,又有过几次敞开心扉地交流与尽情地嬉戏呢?因此,“爱”,应该是老师们永远追随的主题。

  二、创新地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在李镇西老师的眼里,已不再是一本教科书,而赋予了它新的思想与内含,如:一份份深入人心的调查报告,一次次充满挑战性的辩论会,一张张写满热点与焦点问题的班报与日报,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这不都是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吗?在大语文观全面普及的今天,对于在80年代就如此教学的李镇西来说,难道不是走在了教学改革的前沿吗?对于我这个面临新课改正处在迷惘阶段的老师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指导。

  三、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李镇西老师在著作中用了大量的篇章介绍了如何进行班级管理,如何当班主任,最让我钦佩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我认为这才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有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才会减少老师们的口苦婆心,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治”,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所不及的。并且李老师还较好地把“法治”引入班级管理,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包括老师也不例外,使学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法可依,都井然有序,很好地给班主任老师减了压,减了负。

  合上书本,李镇西老师的教学思想仍在我的脑海中回响,“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让我们一起在爱的土壤里结出丰硕的果实。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16

  一直都在担心自己能不能做好一个老师,害怕自己遇到很多难题,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不适合做一名老师。看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了解该如何去做一位好老师。李镇西老师说作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他能走进儿童的心灵,爱心使他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能使他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

  我也一直认为作为一名老师要真正的站在学生的角度,进入他们的世界,而不是一味的将自己的经验强加给他们。我的观点是把学生当作是自己的孩子,关心他们,在他们的犯错的时候,责怪的同时也要耐心的教导他们,监督他们。李镇西说过“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只要我们心中有爱,用那炽热的爱去点燃孩子们心中的火花,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自尊心,他们一定会成为明天最美丽的花朵。对学生的爱要像父母对孩子的爱,即使他在调皮捣蛋,成绩不好,都不可以放弃他们。

  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向李镇西老师学习“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也许做不到最好但我相信一、要有宽容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师习惯把违反纪律的学生当着老师或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让被批评的同学面红耳赤、羞愧难当。也有些老师习惯把课堂上答不出问题的同学叫起来站着上课,以示惩罚。

  当然,我们的老师主观愿望是好的,是想让学生受到一点小小的惩罚后,接受教训,下次不再违反纪律。但是这种做法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我们应该学习一点柔性管理,只要使学生觉得自己错了,下次改正就行了。

  二、要有耐心。

  老师在叫一些后进生回答问题时,当这些学生回答不出时,老师往往会大发雷霆:“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讲了几遍了,全班同学都像你,我书不用教了。”老师的情绪是发泄了,可这学生的自尊心也受到了沉重打击。反过来,老师能静下心来,耐心地给他们教一遍,或许他们也就掌握了。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应该得到细心维护。

  三、要有恻隐之心。

  在日常工作中,不少老师总喜欢把学生的错误指名道姓地公开,希望通过这样教育学生,让他今后不再犯错误。殊不知,这样做是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严重挫伤。犯错误的同学是个别的,学生的错误又是偶然的,不公开学生的错误,教育的效果会更好些。

  四、要将心比心。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老师也一样,当学生严重违反纪律时,特别是有些学生敢于顶撞老师时,往往控制不住情绪而大发雷霆,这时对学

  生的批评就可能会出现过激现象,语气激烈,用词尖锐,这时最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发生这种现象,事后怒火一消,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过激行为是很不妥当的,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自己主动找学生谈心,来个推心置腹的交流,来个诚恳的道歉。这样做,其实也是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护,可以排除学生受委屈之后憋在心里的气,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否则,学生有余怨,对立情绪不消除,教育工作就更加难于开展。

  青少年往往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他人尊重自己的言行,认可自己的才能,肯定自己的成绩。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护,使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和发展。

  向李镇西老师学习“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也许做不到最好但我相信可以做到更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17

  拿起《做最好的老师》,心里很是沉甸甸……现代的社会服务行业非常透明,就是以往让人最崇敬的“人民教师”也是被排入了量化、透明化的行列!怎样才能做学校、家长、孩子心中最好的老师?真是难为教师了!学校、家长、孩子好比顾客,教师就是那么一道菜,想要这道菜能入千百口人的胃,那得需要多少高超的厨艺啊!?

  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做最好的老师》目录,急切地想寻找怎样做最好的老师!目录分了是个章节,分别从“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素养”、“育人之道”、“走出教育误区”、“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以学生为主”、“锻造卓越人格---优生的培养”、“转化后进生”、“学生青春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索”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做一名最好的教师!我慢慢品味着……

  一、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如何把握师爱和教育呢?曾记得因学校工作的原因,我送完一届的毕业班,转辗又新接一届毕业班,这班可是整个年级最调皮捣蛋的,又加上我是小学最后一年接任,对他们既不熟悉又不了解。由于学校工作的繁忙,我基本只是上课时间去教室,偶尔在晨会课上进行批评教育,但是这些全班性的点面结合的批评教育根本不管用,每当上英语课时张同学总是拿出魔方来玩耍,又带动了周围一批调皮的男孩在课上窃窃私语!我苦恼至极!在课后几次找张同学谈话,可是没有效果!好似天书的英语家作,张同学总是不能完成!作为任课教师的我,也似乎很关心地赠予张同学英语家作本,想鼓励他能今后及时完成作业!可是好景只持续了三天,三天过后还是老样子!怎么办?怎么办?直至有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根据学校要求给这些后进生补补营养。于是我从乡下赶来,就请了张同学来校补英语,我细心的讲解,每讲解一步骤,我都耐心地问他懂了没有,再给他类似的题型练习。其实张同学也是个懂事的孩子,只是有些时候缺乏自我控制意识,看到我如此耐心地教授与他,他听得很认真,题目也会做了,尝到了甜头,他更是认真了!我们就这样学习着直至傍晚5:30,那天是我送他回家的!

  第二天起,在课上张同学再也不玩魔方了,即便遇到了难题,他也拼命地翻书查找,不会放弃!我每堂课上都关注他,提点他,他每天都在困难中坚持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后毕业会考中,张同学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前不久,这位在同学心目中调皮捣蛋的张同学来看望我了,并从他的口中得知他在遥远的地方望了我几次了,看到我忙碌就没进来!多懂事啊!从这件事中我也懂得了“师爱不是简单地赠予,而是真心地付出!”孩子,加油!

  二、提高教师的素养

  在这一篇章中最能让我有感触的是----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爱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的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澎湃汹涌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致逐步丧失了最崇高的精神境界。“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本学期我又因为学校的工作需要,送完一届毕业班又新接一届毕业班,同样的,在短短的一学期中想要深入地了解他们,和他们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很难。最主要的是我一下子很难有时间深入他们的内心,在学习上就会表现为浮躁、随意、无所谓!果真如此,开学的一个月里,班级里的英语学习氛围不是很浓,孩子认为换了个老师,不了解他们,他们也就可以更随意些了!于是在英语学习上我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并且我亲自做了一些记录,适时地进行表扬与批评,孩子开始有点收敛了,心慢慢地回到了英语学习上,早读课、英语课变得安静了!期中的家长会更是让我深入了家长的心!我根据平日里的观察,在班级中选了五个典型的孩子,在家长的面前进行适当地引领,给他们做各方面的示范和榜样!家长也是用心地回家教育孩子了!在期末,有位家长在班级QQ群中这样写道:“发自内心,对三位老师说一声谢谢六年不算短的时间,孩子们换了九位任课老师,实话每位老师都很棒很有教学经验,可对自己的孩子我捏了一大把汗。刚开学几天,孩子回家告诉我,妈妈,我们陈老师英语是全校最好的,所有班听力全是他报的,还带了别的一个班,她从进门打招呼全程用英语,我连起立,坐下,也听不懂咋办!看成绩好的同学站,我就站,坐我就坐打陈老师的电话,当时我手机拿起放下,放下拿起心里很矛盾。最后儿子提出,妈妈你要相信我你每天帮我报单词,在大考卷上做自己不会做的题,前面几次全是良,回来他自己也更加努力了,付出总有收获 !”可以看得出这位家长是发自内心的,我很高兴,在我的教育下孩子能取得好成绩!我也这样回应道:“其实谁教都一样!1.习惯是养成的,习惯了哪个老师就行!2.好的习惯也是靠自我约束才能养成的!3.找对方法很重要!4.坚持才能实现最终的梦想!5.更重要的是相信这句话:天才=99%汗水+1%的灵感!”我相信,来年我们班的英语学习将更是一片美好的景象!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18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这是教育界上人人皆知的事。《做最好的的老师》这本书在序言中“做最好的自己”触动了我的心弦。我念这段话给大家听听:"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

  在《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中,我最喜欢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的:“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当读到此,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这段话给我的感觉,就像一盏指路的灯塔,在我茫然没有方向的时候,忽然大放光芒,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吗?“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只要我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日三省吾身”,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个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爱学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章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19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以后,我深深的被书中的伟大感染了,只要我们用爱无私的奉献,不但的学习,我们就是一位优秀的老师。

  书中“最好的老师”指的是老师本人和自己阶段上的成长与反思相比!也就是今天的我自己和昨天的我自己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队活动是不是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更细心?……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靠近。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明白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爱心;爱心是好老师的基本条件。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但这种感情,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对学生将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因为教育不仅意味着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能力水平,同时意味着按文明社会与他人交往的准则规范人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养成教育”,带有某种强制性——这种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强制性”与我们现在反对的思想专制不是一回事,作为社会人,不遵循起码的公共规则和次序是很难与人交往的。同时,在一个集体中,一个人违纪必然防碍其他更多的人,这样为了尊重多数人学习的权利,有时不得不对违纪者必要的惩罚。凡是离开了严格要求,迁就和纵容学生的爱,绝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真爱。

  其次要有奉献之心;爱即为付出。从古到今,教育是无私奉献的职业。但令人们遗憾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澎湃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偏离了职业付出的底线,教育也因此失去了“心心相印”的情感魅力。陶行知识先生不仅自己有奉献之心,而且还反复强调教育学生要有教育之心。他认为最重要的教育“给的教育”,教学生拿出己有的力量来为社会服务。这样的爱心,也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再次,要不断的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进步;所谓反思就是当你做完一件事情以后进行总结归纳,想一想你哪一些地方是做的好的,而哪一些做的是不好的,然后把它记下来,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你就有经验了。做的好的地方发扬下去,做的不好的地方改正。作为任课老师,你可以每天对你上的课进行反思;把这节课好的地方记录下来,不好的地方进行分析原因。思考:我成功的地方在哪里或者说这节课精华之处在哪里?我失败的地方在哪里?我为什么会失败?学生学了以后效果如何,如果错的话错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老师的原因还是学生粗心),为什么这么多学生都是这个地方错呢?为什么这节课举手的学生会这么少呢(是你提的问题太难了还是他们对你设计的课不感兴趣)?为什么学生的注意力总是那么不集中?为什么学生写的字总是那么难看?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都应该好好的反思反思,写一些反思日记,而且一直的写下去,那么你不仅是一位好老师而且是一位研究型的老师。

  第四,要不断进行阅读和写作;阅读不但赋予我们独立思考的信念,而且让我们从发展的角度俯瞰教育。俗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可以从书中吸收精神财富,作为计算机专业老师的我,可以看一些和计算机专业有关的书。书中就用现成的阅读例子仅供参考:一、要日积月累,不能急功近利;二、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三、要自然朴素,不能故作高深;四、要读写结合,不要读写分离。如果一位老师只会上上课那是不够的,一定要学会阅读和写作,向研究型老师迈进。

  总之,阅读提高了我的认知,阅读提升了自己的品味,阅读引导我在工作中面对自己不满意的态度,就是要不断地学习。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20

  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他的教育思想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作为一个老师,但是做老师的心态却不一样。我以前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从来不知道应该如何更好的表达,我认为“严”就是爱,读了李镇西老师“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明白了教育,需要我们常常站在儿童的角度看问题,所谓的“理解儿童”,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理解,而是以儿童的心去理解儿童的心。平时我总是拿一个成人的标准来看待我的学生。我经常对他们说“你们都有这么大了,什么道理不明白?”“成天只知道吃、玩,什么时候才能把劲儿用在学习上!”

  冷静下来想想,他们才多大,也不过十二三岁左右,正是爱玩的年纪,如果都把他们变成我们心目中懂事、听话、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的完美类型,那孩子们就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我忽略了孩子们的内心,忽略了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而李老师能够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向学生学习”,他真诚的尊重学生,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李老师说的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回忆自己的教育行为,我陷入了沉思:“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且明白的道理,而我实在是做得不够好。作为教师,在学生的面前要保持着一份童心,用自己的童心唤醒当代孩子的童心,这样才会走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感受你的爱。我想,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去教育你的学生,说是教育,或许更多的是一种行为的感染。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就没有让你头疼的学生吗?”有呀!怎么可能没有呢?但我换一种眼光去看这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我便不再头疼了。换一种什么眼光呢?那就是“科研”的眼光。我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这是摘自李老师书中的一段话。再对比自己对待后进生时的厌恶及不耐烦的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是呀,正是因为我们平时对学生缺少发现,不懂得用“科研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而总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教师本身对问题学生都心存一种抵触、排斥的情绪,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又怎么能把心平静下来,对学生循循善诱呢?谁都会犯错误,何况是孩子呢?我想更大的原因是因为我的心态没有摆正,虽然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动机是好的,但是我面对问题时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难免会狭隘,取得的效果也是事倍功半。

  李老师说得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强调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因此,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所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是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中最好的那一个自己。”是的自己和自己比,每天都问问自己: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吗?相信肯定了这个问题才可以去开展你的教学,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体现出你的爱。

  李老师认为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充满人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喜爱的老师,一定是最富有人情味的。

  李老师的这些教育理论将成为我的照明灯,把教学育人当做是自己毕生的追求,一次一次地赶超自己,立志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21

  按照学校教导处组织青年读书报告会的要求,我利用暑期阅读了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本来很少读书的我,尽然也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还想多读几遍。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这样说到:“从教20余年,我可以这样说,我一直在不停地阅读,这已经成了我的生存方式之一——或者干脆说,“阅读欲”就是我的“生存欲”!这种“阅读欲”源于自身的危机感。学问的功底,学识的功底,使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李镇西老师无疑也给我指出了一条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一条“捷径” 。《做最好的老师》语言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真诚与谦逊。阅读此书,我在激动、赞叹、折服的同时,受到了激励、鼓舞,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拢。”李镇西老师强调自己和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向李镇西学习,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分信任,就搭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分鼓励,为他的每一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那就为孩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的孩字一点宽容吧,让我们无私的爱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在教育实践中好的做法,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的方法。读后,心里极不平静,这不正是我所急需的吗,他像一盏明灯,引导我向做最好的我不断探索!前行!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22

  最近读了李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做最好的老师”,是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每天进步一点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认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那每天就都会有新的快乐。

  在去年刚毕业时,我承担了我们胜溪新村学校小学部三到六年级三个班的美术课。那时的我热情满怀,踌躇满志,对学生也充满了爱心与耐心,立志做一名受学生喜欢和家长爱戴的好老师。而学生也确实没有辜负我对他们的那份热情,课堂学习和交流非常积极,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学生对美术课的热情依旧和从前一样,但是由于我的管理经验不足和管理方法不当,在课堂纪律管理上一直不是很好,一些学生比较顽皮,常在课堂上捣乱,我把能想到的管理方法都用上了,打、骂、做思想工作,这些办法不能说一点作用都不起,但效果的确不怎么样。

  我在看了李老师这本《做最好的老师》后,对这方面找到了一些灵感。李老师提供的方法是:多想学生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起玩儿,这样学生们就会越来越爱自己。李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我一直都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我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是的,只有和学生们零距离接触,才能感受到学生们的可爱之处,才能更多地用文字记录下和学生们的点点滴滴,才能体现老师的真正价值!

  对于老师,教学经验来自于与学生们零距离的交流与接触,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论。试着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你会觉得教学原来是如此精彩!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最后,我还是要把李老师的一段话献给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23

  这些年教育界流行这么一个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李镇西老师的一些教育思想早就有所耳闻,就在前两天有幸观看了学校组织的李老师的视屏讲座。

  在讲座中最喜欢李镇西老师在开始说的几句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为名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一个!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每日三省吾身"

  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俗话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只要我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日三省吾身",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片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有次在家长会上,听见有位家长说:胡老师人很好,她从来不当着孩子们的面骂同学。我一愣,我真是这样的吗?回想有时候火气上来,控制不住,就会在教室里斥责学生。可自从开完那次家长会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马上想到学生的自尊,尽量控制自己的脾气。

  允许学生犯错

  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就不要老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有时,我们教育者就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犯纪律了等等。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

  有些学生在读书方面实在是不行,没有这个能力,比如曾经我们班有一位叫蔡智斌的学生,一开始我希望他能够认真学习,按时交作业,所以每天督促他,可后来的事实让我觉得这样根本就不现实,所以决定原谅他,就转变策略,告诉他:学习不好没关系,可品德一定要好,希望他不要触犯校纪校规,不要影响其他同学上课。从反馈来看,他告诉我,这样做让他很感动,他也意识到自己行为要规范,比如上课迟到他会喊报告,如果有事需要他帮忙,他也很乐意帮助,这说明他还是很懂礼貌的。

  我真的爱每一个学生吗?

  爱学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观看李老师的讲座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看完后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也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老师对爱的那份执著,对爱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

  "师道尊严"?

  看完讲座之后,我就想哪段给我的触动最大。马上想到的就是《给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这一视屏小段。当时听到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第二感觉是认同。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有时我总是板着脸,故作严肃,装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时,有时我也会在全体同学面前批评一个同学,杀一儆百;每次我远远地看着他们,而不是溶入孩子们中去时,我并没有获得他们的多少尊重、爱戴。反之,只是一个充满笑意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却使他们更靠近我。

  正像李老师在讲座中所讲:"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已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就是李老师所说的"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24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教育界曾流行这么一句话,我对李老师的教育思想早有所闻,如今在培训的闲暇时间有幸拜读了李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不禁为李老师书中原汁原味的对学生的大爱所感动,被李老师那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也在不断思考: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我怎样向李老师学习,努力做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最好的老师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也是我不懈追求的目标。

  一、做有思想的老师

  有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本书第二章“提高教师的素养”中这样说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巴尔扎克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有力量的人!”

  的确,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成为思想的先行者。反观我们的教育现实,盲目跟随、低头拉车、疲于应付的老师太多了。要开课了,网上拉份教案、下载ppt参考;明天交流了,网上下载材料修改……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没有思想,又如何培养出有思想、有创造力的学生?因此,要努力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要善于学会冷静与宁静,冷静处理教育教学中突发事件,宁静对待浮躁和喧嚣,做到让自己的天空常蓝,给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心灵家园;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维,不因浮华而盲从,不为浮躁而跟风,在日新月异的新观念中守住常规,做一个有个性风格的教师。

  二、做有底气的老师

  教师应有扎实的基本功、厚实的人文底蕴、创新的意识,那样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并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等等,真是博览群书!惊讶李老师哪来那么多的时间去读书?原来他早已养成了阅读的习惯,那是一种积累,只有厚积才能勃发。

  我们有时候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平时作了很多工作,但到了写总结或其它文章时,总觉得少了一些底气,很难用言语表达清楚,这时候想想平时却是应该多学习、多积累,增强一定的文化的底蕴。正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我校一直坚持开展着一项传统活动——读书节。每年我们抓住一个契机,围绕一个主题,向全校师生推荐一部分优秀书籍,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大家多读书,读好书。让师生在活动中品读、交流、提升,让书香文化的氛围逐步形成,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作为这一工作的分管副校长,我更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更应该走在学校老师的前面,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增强底气。

  三、做有爱心的老师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书中最震撼我的就是李老师对学生那种无比真诚和执著的爱。爱学生,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在没有观看李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看完后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是想方设法唤起“后进学生”积极向上的信心。爱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有些老师由于脾气不好或者其他种种原因偶尔也会产生一些失误的教育行为,如因学生的一些失误、过错,教师会“发火”、“冲动”、“罚站”、“罚抄”等。我们做老师的可能都心里想着我是为他们好而理直气壮的做过或正在做着,但这种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有悖教育规律的做法,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与信任,只会适得其反,与原有的目标越走越远。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应多尝试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其它专题活动。用“学生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学生的情感”体验活动,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学生纯真的笑容,赢得他们的尊敬和爱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让我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献出自己最大的爱心,做孩子最喜欢的老师,让自己无悔!

  四、做有进步的教师

  李老师在书中写到:所谓“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拿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是啊,比一比: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我今天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事实上,每位老师在潜意识中都希望自己是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他们也有反思,也有比较,只是不够深刻,不够执着,不够超越,于是往往都与“最好的老师”失之交臂。其实,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只要我们在工作之余主动思考一天或几天来的工作,思考自己的德育工作,思考自己的课堂,思考自己的学生,有没有得失,如何可以做得更好?并且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接受各级各类培训,听取专家讲座时,主动去思考,获得哪些收获启示?及时备注并运用到学校教育教学中去,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就是使自己做得最好的具体体现。

  再一次翻开序言,里面有那段令我感悟最深的话,摘抄下来作为我的结尾以此自勉:“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25

  假期读了《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它是由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所著。这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书中每一章节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李镇西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它让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也有许多心灵感触,在此谈谈体会: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

  读李老师的文章,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

  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我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26

  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拢。”李镇西老师强调自己和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向李镇西学习,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分信任,就搭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分鼓励,为他的每一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那就为孩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的孩字一点宽容吧,让我们无私的爱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在教育实践中好的做法,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的方法。读后,心里极不平静,这不正是我所急需的吗,他像一盏明灯,引导我向做最好的我不断探索!前行!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02-12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03-25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范本02-08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演讲稿12-03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1500字3篇02-16

《做最好的自己》读书笔记03-02

做最好的自己读书笔记04-03

做最好的自己读书笔记06-12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