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艺术人类学读书笔记

时间:2021-01-13 20:14:37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艺术人类学读书笔记

  在阅读的初期,翻开一本书,心很难快速静下来。此时写读书笔记,会是一个很好的让你心静下来的方式,不易走神,会更专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艺术人类学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

艺术人类学读书笔记

  篇1:艺术人类学读书笔记

  人类学就是对人类过去和现在所有的生物复杂性与文化复杂性的研究,是关于人的科学,它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它包括,生物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研究人类学对当今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文化人类学则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种种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其最有成就的工作是对人类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原始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作为人类学的分支,文化人类学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促进其他人类学方面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人类学乃至世界的发展。文化人类学也有很多分支,增强每个方面的研究,对人类生活的进步有很大作用。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学派,它的诞生可以说是文化人类学作为一个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在达尔文进化论出现之前,人们在人类研究方面更加注重人的生理方面 ,即人的生物性。所以开始的人类学注重解剖等行为。但是自从达尔文进化论提出,人们对“人”这种动物开始有了清晰的认识,所以人类学开始去关注一些与人有关的问题,可以说达尔文对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泰勒是第一个在科学意义上为“文化”下定义的人,他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以及作为一个社会人员所习得的其它能力和一切习惯。”古典进化论学派认为文化是独立创造的并且他们坚持这三个观点: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二、各民族文化都循同一条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只是时间上的不一致罢了。三、整个世界依然是自然法则所掌控的。

  传播论学派则把人类文化或社会中的变化归因于物质文化和习得行为从一起源社会散播到其它社会。传播学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德奥历史传播学派,另一部分是英国极端传播学派。传播论学派认为文化的传播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内容,全部的人类文化史归根结底是文化的传播、借用的'历史。我本人比较赞成传播论学派的观点,我也认为在历史进程中文化传播的影响大大超过了文化的独立创造。因为我觉得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各地的交流也不断加深,流动的人口以及工商业很容易就引起文化的流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我国四大发明的传播,以及我国茶文化对世界各地的影响。如今四大发明使世界各国受益,不可否认其独立创造的确很重要但是若是这些东西没有传播出去没有经过外国人的发展与改造它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作用。正如英国开始并没有饮茶的习惯,直到他们在荷兰商人那里见到了中国的茶叶后才兴起茶文化一样,这世界并不是每个地区亦或是民族都有独立创造文化的条件,所以我也认为文化传播的功能更大一点。

  第三个学派是文化历史学派,他们认为文化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总和”,通过这种研究来“构拟”人类文化和文明史。但他们所主张的“文化史”不是指世界各国的一般历史而是指各个民族的具体历史;因为每个文化集团都有其独一无二的历史,而他们认为只有具体的东西才是历史的可靠的。

  礼,在中国过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封建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等级制度的工具。如周礼。同时,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我觉得这也是人区别于其它物种最重要的标志。我认为礼仪、仪式与节庆,是多数人作为社会个体为了适合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被大众广泛接受的行为,是特定人群里的一种文化符号,有区分不同文化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来说,仪式是具有表演性质的,是一种“秀”。虽然我对这个说法开始不太能接受,总觉得这是对仪式的亵渎,但话说回来,没有作秀就没有关注,我们今天很多文化的流失正是缺乏这种“作秀”的精神。我觉得我们应该改变自己对待礼仪、仪式、节庆的态度,学会用自己的热情去感知,它们就是我们所持有的文化的果实,否则我们的传统文化终将离我们越来越远。

  世界各地由于地域以及文化的差异其所表现出来的饮食文化也大不相同,一个民族的特质往往能形成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同样一种食物,有些人认为很美味而另一些人则觉得很恶心。比如说皮蛋在中国人眼中非常好吃,但美国人确认为其难以下咽。这就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生活文化环境不同造成的。在我们中国,大家喜欢围成一大桌,大家都在盘子中夹菜,筷子你来我往不亦乐乎。然而西方的人却每个人面前摆一个单独的盘子,非常注重独立思想,并且主人也不会去给客人夹菜,服务周到就是他们对待客人最大的热情。我觉得这样的饮食文化就是由不同的民族文化所造成的,西方国家深受海洋意识的影响人们推崇冒险追求个人的独立价值而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深受宗族伦理制度的影响,人们很少注重自己的独立个人的自由。所以就造成了这种饮食文化的差异。总之,我认为饮食文化的差异可以映衬出文化的差异。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并且对世界各地有着重大的影响。相对于英国茶文化的高雅日与本茶文化的“和敬清寂”,中国的茶文化已达到了一种雅俗共赏的状态,这也表现出我国茶文化的发达。在中国的街道,你可以看见大大小小的茶馆,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人人面前一碗茶,这样简简单单的就可以度过一下午的时光。同时在中国“高雅”的茶道中也融入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家的思想内涵,饮茶有三个阶段: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饮茶之道,是指饮茶的艺术,也可说是饮茶的方式技艺;饮茶修道,是指通过饮茶来正心修身、志道立德。在饮茶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成为真君子;饮茶即道则是最高的境界了,“道”就是真理、本源,它存在于世界万物之中,说不定你在喝茶的时候对心中一直不能释怀的事顿悟,获得另一个世界。中国雅俗共赏的茶文化是一种艺术,不仅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更是一种人生的艺术!

  语言在人类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语言与文化也有很多联系。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重要的载体,文化对语言也有制约作用。我们很容易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例子,比如说为什么我们今天能够研究古代的文化,很重要的而一个原因就是古代留下了很多可供我们使用的文献资料,从这些书面语言中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古代的文化。再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我们中国体现得尤为明显,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不仅这些方言现象并且它们的变化与发展都会表现出了文化的差距!为什么东北话和吴侬软语听起来完全是不同的感觉,一个粗犷沧桑,另一个则尽显“小家碧玉”。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两地的文化氛围完全不同,所以所孕育出的人的性格差距也很大,自然所说出的语言也大有不同,这就是文化对语言的一种制约。还有就是最近几年盛行的网络语言,打酱油、贾君鹏你妈叫你回家吃饭、神马都是浮云、快到碗里来……其实这些网络语言都是社会生活文化的一种反映,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将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只属于某个时段的“流行语”。其实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在我看来,由种种原因,我们每个人作为个体所看到的所能够感知到的世界是不同的,所以为了不被个人的狭隘视野所蒙蔽,为了能用自己有限的视线看到无限的世界,文化人类学的存在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表现出不同群体之间的共性与差异,让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人群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这无疑会促进人类文明的进程。

  篇2:艺术人类学读书笔记

  残酷的事实给我们的文化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强调知识教育、道德教育(诸如社会道德、职业道德、经济道德等)、法制教育(制度、规范等)并不是文化发展之本意,也不是提高民众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根本的问题是如何提升人们的艺术或美感的素质,是一个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和审美教育问题。一个人道的社会不应仅是告诫人们如何利用知识博弈,顺从规范获利,而且还要教会人们如何培养优雅的性情,提升生活的美感,体验存在的愉悦,追求幸福的生活。因此,通过艺术教育,提升人们的审美感知能力,使人们不仅学会理解美并能够为美的人性,、美的生活、美的世界所感动,所倾倒,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成为一个真正人文的社会,我们的世界才会是一个美丽的世界。(可以设想: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者说对自然的保护以及对他者的关心,出于规范或伦理的制约与出于维护生活的美感和人性之光辉会有什么不同?)

  这并非审美理想主义的陈词滥调。只有人类艺术素质的提升与美感能力的增长,和谐社会才能地基牢固:如果我们能够把他者作为美来欣赏,甚至于从美学的角度来欣赏他者的丑,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成为马丁·布伯所谓的“我——你”的一体化关系而不是“我——他”的功利关系,人与人的和谐便应运而生;如果能够达到对生活的艺术设计或者生活的艺术化,工作、休闲、居家都成为一种艺术创造,那么,人与生活就会和谐相融;如果爱自然是因为自然是我们生活美感的一部分,那么,人与自然就会和亲和爱;最后我们能够超出有限的人类世界和生活世界而达至与宇宙万物一体相通、和融无碍的圆满境界。

  人是皮肤的囚徒,不可能无欲;人是社会的动物,不可能不算计功用;但人又是文化的动物,他的存在不能完全陷入rou欲与功用理性之中。他必须由此跨出一步,在一种更高的层面体验生命的感觉、生活的想象、人生的幸福。这一步的跨出,头顶的星空就不再单纯是雨露的源头,庄稼的养殖场,而是一个绝对,一个万有,一个美。它令我们惊愕、激动、愉悦,并引诱着我们的心灵远游……

  好奇与冲动不仅是人作为人的一种本然性,就像儿童的眼睛,而且也是人类的幸福之源。


【艺术人类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生活的艺术》读书笔记12-20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06-11

论科学与艺术读书笔记10-27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11-04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书笔记06-08

《有效教学艺术》读书笔记03-24

《教学结课艺术》读书笔记01-30

《生活的艺术》读书笔记5篇01-31

爱的艺术的读书笔记(精选7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