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鹿鼎记读书笔记

时间:2020-12-30 11:43:2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鹿鼎记精选读书笔记

  金庸说:《鹿鼎记》不像是一部武侠小说,与其说它是一部武侠小说倒不如说是一部历史小说。凭着对电视剧先入为主的印象把全书看了个大概。诙谐智趣的地方比比皆是,倒是第一回的章目显得严肃了些,颇与全书的整体风格相悖,却也是该故事的一大伏笔。

鹿鼎记精选读书笔记

  较之金庸先生其他作品,该故事的趣味性较为突出,该作品融文学性与趣味性于一炉,具有极大的可读价值和研究价值。

  小时候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韦小宝如何娶得阿珂,双儿,建宁公主,苏荃(神龙教教主夫人),曾柔,沐剑萍,方怡。七个如花似玉的美人了。以至幻想着长大了也想有这样的境遇。再稍微大一点,可能就会更加关注韦小宝的“过人”才能了。再大一点就会怀疑历史上是否真就有这么一出典故。质疑,是获得真相的第一步。就正如柯南说的:真相永远只有一个。可是,知道真相的人却往往不止一个了。我们能确信的就是: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能从一个不知情的人成为一个知情者,然后掌握主动。

  看完全书的第一感觉除了唏嘘,更多的则是对韦小宝这一形象的厌恶。很多人常常拿这一形象与阿Q做一番对比分析,也时常能得出一些新论。韦小宝与阿Q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却也有着太多的不同。从根本说起,韦小宝与阿Q的最终命运是天壤之别的。一个快乐活着,一个悲惨死去。

  韦小宝出身烟花场所,却因茅十八的介入改变了人生轨迹。从一介平民一路青云直上,加官进爵自不在话下,更是春风得意,玩转黑白两道。

  韦小宝是一位传奇人物,这样的.传奇人物身上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正能量,韦小宝是龌龊的,下作的,好色的,贪生怕死的,两面三刀的,世故圆滑的,却也是讲义气的!如果说韦小宝和阿Q有什么区别,那最大的区别就是韦小宝太梦幻,阿Q太写实。

  《鹿鼎记》以正史和民间野史戏说为蓝本,写了一出颇为大气明末清初的一段传奇,可惜腹中墨水甚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读起来饶是费劲,许多历史典故也囫囵吞枣般咽了下去,惹了消化不良的毛病。理解起来颇为费劲,注意力大多被情节吸引了去,勉力读完,想着还是趁热打铁,这才意犹未尽的说说这个故事,说说这个传奇人物。

  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宣扬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基本上在其他小说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乔峰宁愿死也不愿带兵攻宋。为的也是保边境安宁,不愿屠戮百姓。乔峰的死颇有杀身成仁的意味。在心里怅然若失一番。若韦小宝遇上这等事,第一反应便是想着如何逃跑。我们可以说他犯了逃跑主义路线吗?或许,机会主义为恰当些。

  金庸先生深谙佛学经典,《天龙八部》自不待言,到了封笔作《鹿鼎记》,虽然也有提及,却也隐隐地带了戏说的嫌隙了。

  《鹿鼎记》记录的是一位痞子的成长史,有如莎士比亚笔下的那出爱的罗曼史。前者正经中带着几分正经,于是,韦小宝有了一众粉丝,男粉丝羡慕能娶这么多如花似玉的老婆,女粉丝自然是叹服韦小宝手段的,(系个人的恶趣味,不那么在意的也是大有人在的。)

  武侠是东方文化(中华文化)体系下孕育出的特别的分支。侠,古已有之,古有荆柯高渐离,及至近代有叶问秋瑾霍元甲。武侠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何为江湖?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心有多大,江湖就有多大。《国人为何独具武侠癖》一文精辟地阐述了国人对武侠的狂热现象。我们小时候都或多或少的做过武侠梦,幻想着有一天也能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然而,江湖是什么?武侠又是什么?真就如我们所预想的那么纯真美好吗?

  欲知后事如何,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