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时间:2021-01-05 16:38:21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2016关于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

  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下面是CN人才网给大家带来的2016关于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2016关于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

  2016关于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1】

  “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第一句话,就从一种别样的角度吸引着我。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第一页,全身心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书中没有枯涩难懂的理论,有的是作者对现代学校教育的独特见解,有的是一个个我们平时遇到的,但是又很难解决的问题的建议,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我认为真正的影响就是在偶然的不经意间的阅读过程中自动地产生的,尤其是我们当教师的在听惯了各种各样讲台上、主席台上滔滔不绝的说教后,在难得的清闲之中,对不经意间的一点心灵的萌动,会觉得是那么珍贵。”

  全书四个部分:“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慧语连连,充分体现此书的精神底色,它像一声断喝,唤醒了教师对自身精神性方面的关注与追求;“教师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重在阐释教师发展与学校建设方面的话题;“教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从人性关怀的角度论述教师应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作为一种自由职业者”则是从职业化的崭新视角深入剖析教师当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做一名成功的教师这一话题,颇具新意。四大部分一百条建议,融汇在一起,让我感受颇深。以下几点印象尤其深刻:

  一、“把困难当作机会”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适应社会变化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反之,不能适应变化,或不愿改变自己去适应变化的人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我们的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它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老师越来越难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摆在眼前的困难,你做怎样的选择呢?是退缩,还是前进?郑杰为我们做了细致的分析:“如果我们退缩……我们将不仅放弃了人生难得的体验,更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存权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解决困难中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的确,只有将困难视为机会,才能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得到自我的提升。

  二、“从四十分钟里榨出油来”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困扰我们每位教师的一个难题。因为低效率的课堂总是枯燥乏味、浪费时间,而高效益的课堂总是受到大家的喜欢。学生喜欢高效益的课堂,家长欢迎高效益的课堂,教师也因课堂的高效益而愉悦。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将成为我们不断探索、改进的一个课题。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这一点。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 这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努力的方向,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凸现知识的乐趣。在课堂上能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学生听,不照本宣读,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明白知识的意义、学习的'乐趣,让孩子们真正爱上语文,爱上数学,爱上英语,爱上思想品德。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斥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学生,你不用对他们吆五喝六,他们总是乖乖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当你面对那一个个千差万别、生龙活虎的差学生,他们一旦出了点小问题,我们总习惯先对他们进行批评、写检查、罚扫地……然后再对其讲道理,进行所谓的原则性的指导。其实处罚和枯燥的说理不能触及后进生的灵魂,反而拉大了老师与后进生之间的距离。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三、教师要有静气。

  有的人一身匠气,只知机械地干同样的事,干得毫无生气。他们眼中的工作,仅仅是要完成的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只习惯于从过去的经验中去搜取营养,在这种消极态度下,人们形成了一种定势:凡事都可应付,只需照老规矩办就是了。有的人沾满俗气,或者叫市侩气,又叫小市民。他们遇事总先考虑自己的得与失,不斤斤计较一番,他绝不罢休。有的人躁气,这种毛病许多人都有,躁气就是浮躁之气,做起事来冒冒失失,想急于求成,没有多少事情能干到彻底,却急于表功,事情没有干完,就要评这许那。

  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干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点点滴滴,任何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替代一天天熏陶,一本本作业,一句句话语。所以,教师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最好地超越自己;静气就是要静得下来细细地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乐趣自然在其中,生活的意义也在其中。静气才能平心,心一平,生活会是另外一番景致,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番景致。

  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是呀,作为年轻教师,有的是满腔的热情和把事情做好的信念,但是要把工作做好,做精,的确需要静。需要静下心来备好每一堂课,批改每一本作业,读几本好书,总结一下自己的不足,细细品位与学生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品尝作为老师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一百条建议,一百个法宝,似阳光,如雨露,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而读出的更多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此书让我感动,更让我深思。但愿在其新锐思想的指引下,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2016关于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2】

  读师范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每一位走上教育工作的人必看的经典之作。那时候因为好奇,囫囵吞枣的看了其中的几点,只知道里面的内容很有新异,也不清楚里面写的是什么 ?而今细细的品读这本书,颇有感触。

  1、 用一生的时间来思考,来备课。

  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

  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三年来,我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尤其是对备课,我一点都不敢马虎,因为我觉得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注重的是人的思维培养,条理性非常的强。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过程,有一个清晰的数学,教师必须有一个既有条理又清晰而完整的数学。每次备课我都是琢磨了又琢磨,生怕其中的哪一点讲忘了,讲丢了,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致于没有空闲的时间静下来,细细回味学生是怎么学习的。把备课看做一个独立的环节,备好课就觉得事情就好了。看了这个故事后,我对自己的做法感到惭愧!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大师告诉我要——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读书打造教师的专业底气,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对学生来说教科书的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之一粟。发展学生,也要发展教师自身;照亮学生,也要照亮自己。这样才能在自己这个工作岗位上,虽然过的平凡,但也充实,不至于“蜡炬成灰泪始干”。

  2、 学习以思为起点,也是后进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的关键。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抱怨某某的学习成绩如何的不堪入目,教的我们老师发疯了,可他的成绩还是依然如故,甚至有的老师拼了命似的给这帮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讲解,一题又一题的练习,希望从题海战术中给他们以印象,希望他们能从中受到一点点的启发。想想我自己又何尝不是用这种方法的,效果当然比不补课的要强多了,可是,整天把自己搞的愁眉苦脸,疲惫不堪的,还是没达到自己的目标,这一学期补上,终于可以好一点了,但下一学期还是要加大力度去补,为什么会这样的?对于后进生,我们一直以他们的智力水平不够好才学不好数学为理由,一次又一次的帮他们讲解,但我忽视了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他教了5年的学生叫费佳。费佳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在学习这些知识时。费佳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他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他的思想刚刚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苏霍姆林斯基给这些孩子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习题集里约有200道应用题,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它们的绝大多数并不需要进行算术运算;解答这种习题首先要求动脑筋思考。我从《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里摘出了两道习题。

  1.有三个牧羊人,由于天气炎热而疲倦了,他们在一棵树底下躺下休息,接着就睡着了。调皮的放牧助手用橡树枝烧成的炭灰,把睡熟的人的额头上都涂上了黑。三个人醒来后,都哈哈大笑,每一个人都以为另外两个人是在互相嘲笑的。突然,有一个牧羊人停住不笑了,他猜到了自己的额头也被涂黑了。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2.古时候,在辽阔的乌克兰草原上,有两个相距不远的村庄——一个叫“真话村”,另一个叫“假话村”。“真话村”的居民都说真话,而“假话村”的居民总是说假话。假若我们当中有谁突然来到这两个古代村庄中的一个村庄,只允许向第一个碰到的当地居民提一个问题,打听自己来到的是哪个村庄,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提法?

  起初,费佳只是简单地读读这些习题,就像读关于鸟兽、昆虫、植物的有趣的故事一样。过了不久,费佳就明白了:这些故事就是习题。这孩子对其中一道最简单的习题思考起来,并且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帮助下解答出来了。这让费佳感到解题原来是这么普通的事,久而久之,费佳就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解题。

  有时候我在想我对学生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我做到了别人都无法给予的关怀和帮助,看了这块内容后,我才明白任何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能力,培养思考能力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只不过,后进生的思考能力是隐藏着的,需要教师去发觉。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我想这就是教学的艺术,我虽有对教学的热忱,但缺少了艺术。

  3、 思考以掌握基础知识为基础,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关于教师传授知识有这么一段话:小学教师们!你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这个地基要这样牢固,使得接你们的班级的教师不必再为地基而操心。譬如你正准备教一年级。那就请你看看四年级的教学大纲——首先看语文和数学教学大纲,也要看看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大纲。请你看看阅读课本里有关历史、自然、地理的教材,再看看四年级的这些学科的教学大纲。请你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比较一下。请你想一想,要使学生以后的四年级和五年级顺利地学习,那么他在三年级时应当知道些什么?

  看了这段话,回想自己现任教的班级,我感到很欣慰,我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扎实的。我也反复的跟他们说:学习就像盖房子一样,地基打的越扎实,才可以一层一层的往上盖,只有我们现在把知识打扎实了,往后的学习才会像盖房子一样越盖越高,越来越好!再把学生分分类,好的学生和一般的学生,除了某些确实是智力上的因素,好学生一般都是会思考的小朋友,而其他的相对来说思考的成分也越来越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今天,我总算是明白了:会思考的基本是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的小朋友,基础知识掌握的好的小朋友一般都能独立的思考,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就必须让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但非常遗憾的是我没有做到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把“地基”的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达到牢记终生的程度。看了这句话后,我有一种感觉,我所打下的地基,时不时的出现了裂缝,所以我的学生还是在思考的边沿打转。

  书中一直在强调地基的基础知识,新课改的数学一直强调计算的时候要算法多样化,强调要用多种方法去计算,只要孩子们自己想的,那都是好方法,去听一节公开课的时候,老师上的很精彩,学生也很出猜,能用多种方法去思考某一个问题。比如:在上“9加几”一课时,学生的方法很多,有用接着数的,有一个一个数的,有凑十法的……,教师只是一味的说:“好,有自己的想法”。我想对于已经掌握的小朋友,他们确实是懂的,但对于能力稍微弱一点的小朋友,他有可能就被搞的稀里糊涂的,这些方法都可以,到底我要掌握哪种方法呢?就像我们站在书生小学,要去太阳城,假如,我们去问路,人家告诉我们说,可以往左走,也可以往右走,还可以……。我们也许还不清楚,我们到底怎么走?所以想想,我们的算法多样化,对能力稍微弱的学生来说,那样的教法是最不切实际的。

  虽然只读了这么一点点,也只写下这么一点点,但从这么一点点中,我收获了很多,我会把它用在自己的教学中的,学以致用!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给教师的建议》的教师读书笔记02-03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03-29

《给教师的建议》的读书笔记01-17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03-23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01-31

给教师的建议的读书笔记04-03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范文01-29

关于《给教师的建议》的读书笔记范文01-08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08-31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