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师读书笔记

时间:2023-08-11 11:15:3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教师读书笔记合集(1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读书笔记合集(15篇)

教师读书笔记1

  读了《困境与超越》使我认识到: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引路人,是该尽最大努力地追寻胸罗万象呢?要站得高,才能把生命读得开阔、灵动、乐观、豁达、鲜亮;才能把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世界的多样与神奇,世事的无端与诡异,传授给那些求知如渴的莘莘学子们。

  教师是冒险甚至危险的职业。伟人和罪人都在他的手中。,教师如履薄冰,尽最大努力让和的学生走向崇高。

  教师的幸福也仅是学生的,应该是的充实与。教师可以的与空间决定了教师是幸福的人。他完全可以自我的设计与武装,让多才多艺,让的精神世界,让脱离庸俗。

  教师要上述的境界,最的途径读书。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财富保存的载体主要教育的经典著作,阅读经典,与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条件,教师教育思想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智慧的,在意义上说,跨越由经典构成的桥梁的过程。这是不可超越的过程。

  人类的`教育变迁与发展,教育的不会,教育培养人的功能不会,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不会。如教育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创新教育的论述,现在并超过陶行知。,现代的许多教育新思想,其实只不过是用时代的语言和案例与大师的对话而已。

  教师读书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从的教育家的著作中,教师可以学习的东西。有心的教师会阅读教育的文献,学习不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的教师善于思考,远离浮躁,从而让的教师有教育的智慧,让的教育美丽。

教师读书笔记2

  孟繁华教授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这本书从家长、学生、教师等角度,选择了一个个典型的案例,来诠释成功教育的奥妙所在,每个故事的后面还附有家长留言,专家评析,生动而又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又往往出人意料,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一些被人们认为智力低下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教育者的启发、赞赏、激励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走上成功之路。

  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学习的优秀典范。他们的事迹给予我许许多多宝贵的启示。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几十名孩子,面对几十双充满渴望和期待的眼睛,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情感态度,无不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或表现不佳的时候,严厉的批评,大声的斥责,换来的是孩子暂时的'服从,表面的听话,但同时也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叛逆和怨恨。老师不仅没有转变孩子,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反而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伤害了师生感情,给今后的工作带来更大的麻烦。所以,全新的时代需要拥有全新观念的老师,全新的时代赋予“敬业”和“专业”全新的含义。教师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对象是虽然年幼无知,但是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独特个性的孩子。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求,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远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时时刻刻历练自己,用我们无限的爱心、耐心、细心和关心,尽可能使用鼓励或激励的的语言,为孩子也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教育境界。

教师读书笔记3

  《慢教育》为你翻开的,是一种慢慢氤氲心灵、慢慢丰富生命、慢慢滋养职业的教育之美。我们现在需要给自己的教育生活找寻一个生命的原点,一个思想的源头,一个美好的上游,让自己有清醒的头脑和沉着的心情,去面对那些可能熟悉得厌倦的教育场景和各种意料之外的教育事件。

  《慢教育》这本书既有理论色彩,又有人文风采。朴实平和的内容中充盈着深刻的哲理,从而给人一种独特的享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教育是一种等待的艺术,再好的教育也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这也决定了她特有的行走姿态慢一些,平稳一些。

  让真的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从心里发出,打到心灵深处〔陶行知语〕。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刻骨铭心的经历,学生在和同伴、老师的交往中能体会到快乐,有自己施展才华的领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开展。因此,需要放慢教育的脚步。

  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尤其是那些淘气的孩子、接受新事物迟钝的孩子,教师就如一个母亲面对蹒跚学步的婴儿,站在他的对面,微笑着耐心地看着他,等待着他迈出第一步,哪怕是摇摆的,哪怕是瞬间的跌倒,允许他失败,给他鼓励,给他目标,吸引他向前,一步,两步,从摇摆到平稳,从磕绊到连续,从害怕到沉着。在不可预知中,慢慢地感受成长的喜悦,慢慢地等待着孩子成长,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

  我们现在需要把自己从效率至上的机械运转及由此带来的精神困顿中解放出来,进入慢的教育情境中,恢复教育本来的慢性。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教育是崇高的事业,任何功利和急躁只能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我想,放慢自己教育的脚步,少一些急躁与功利,多一些耐心与平和,这也是教育成功的途径之一!

教师读书笔记4

  我们教师学习新知识面对新挑战不容忽视。它可以提供我们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比知识更强大的力量,用知识武装的人是无法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们不能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学习,读书成为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可以充分利用业馀时间,不受空间的限制,可以简单地学习新的东西,扩大新的想法。总的来说,阅读对我们个人成长的好处可以反映在几个方面。

  一、阅读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看问题,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牛顿之所以说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能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对整个人的关系,就像记忆对个人的关系一样。书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录了古今历代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更高的水平上看到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更高的起点。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根据前人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大大促进了个人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社会的持续和发展也是如此。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的,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巨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二、阅读拓宽人的视野。

  书中的知识包罗万象,他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的知识更加全面。可以更深入地思考问题,事物广泛相关,现代许多实践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妨碍自己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最大限度地降低未来的不确定风险。就像做股票的人要了解今天的政治经济形势,更好地分析股票趋势一样。研究物理学的学者们必须有一定的化学和其他基础。我记得诺贝尔获奖者在复旦演讲时说,现代科学没有明显的界限,必须理解相关科学。

  在这方面,伟大的领导恩格斯是广泛学习的典范,他只上过中学,但他兴奋地读书,十九岁时可以用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中断学习和研究,所以被马克斯称为真正的百科全书。广博渊深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正确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帮助。从经验中,我们可以体验知识的力量,体验书作为人类掌握知识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阅读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无善无恶,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良师益友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书就是这样的人。一本好书就像一个好老师。它可以教你如何成为一个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书可以安慰我们的心,摆脱悲伤和痛苦的羁绊书可以把无聊的岁月变成快乐的时光。书一定会把各种各样的信念注入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充满崇高的喜悦和思想,让我们忘记爱情,灵魂升华。

  因此,我们必须倡导和支持阅读,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有能力的教师,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教师读书笔记5

  假期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我的教育理想》使我对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教学方式应当有所转变。

  1、变封闭的课堂教学为开放的课堂教学。开放的课堂教学形式,组织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创新型的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主,辅之以与教材有关的生活材料,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指导他们观察生活、认识社会。开放型的教学手段不再是“教师一张嘴,从头讲到尾”,而是借助于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实现由平面向立体、单向向多向的转变,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天地。

  2、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民主化的教学风格。综观目前教学状况,课堂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重师道尊严,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强调以学生为对象,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把学生看做能动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抛弃以教师为中心,倡导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个性的发展,学生有个性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民主意识,提高学生民主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民主化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主体主动活泼、自由生动的发展。反之,专制型的教学会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使学生失去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3、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巴甫洛夫指出:怀疑是发现问题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是幼稚可笑的,也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而要正确引导,耐心解答,使学生思想中产生的微弱即逝的求知火花得到燃烧发展。

  二、应当具备一定的'教学艺术。

  1、在教育过程中善于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和当时的情境随机应变地对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进行迅速巧妙而正确的处理。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能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与发展方向,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充分而自由地发展。

  2、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以及各知识点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达到思想跨度大、跳跃性强的效果

  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学技巧,积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主动学习和探究中体验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及时的表扬和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很有必要。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尤其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出一些出乎教师意外的问题时,有些教师会不自觉地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这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

  4、营造创新的环境,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思想和观点,接触多种材料和工具,以帮助学生更敏锐地感受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新教育理念的提出无疑是对我们的一次挑战,我们应当转变观念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

教师读书笔记6

  刘教授在文中指出,教师的“课程智慧”是一种专业智慧,体现在老师上课时讲的知识比较丰富,而这个丰富不是杂多、杂乱,而是这些丰富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到有足够的信息量,而不是贫乏、简单。一个有课程智慧的老师,必须懂得如何科学地有意义地处理教材。刘教授对此提出了“吃透教材”、“补充教材”和“更新教材”三条建议。

  要改变教材,首先要“吃透教材”,明确课程设置的目的,清楚教材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在此基础上再谈改变教材和超越教材,要谨记不能只为了考试来选定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其次,用比较保守、温和的.“加法”态度来“补充教材”,既包括教学资料的补充,也包括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态等手段来增加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意义。刘教授指出,有些老师在课堂上表面上在“对话”,实际上是在“独白”;有些老师表面上是在唱独角戏,甚至在演默剧,而实际上是在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我一直认为,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对于一个语言老师来说,尤其重要。至于更新教材,就是要重新开发教材,在适当补充的同时,要懂得舍弃,学会删减,最终做到对课程资源的科学整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效率。

  我校同时使用4套教材。对这4套教材,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侧重和取舍,但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也不局限于这4套教材,经常从各类英文报刊书籍上选取一些合适的素材作为日常教学的补充,大大丰富了内容,增加了信息量。不过,这很需要老师的心思和功夫。

教师读书笔记7

  一直很仰慕魏书生魏老师,但是一直没有整体地去学习魏老师的一些教育思想及教育理论。这次,下定决心,买了本魏老师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师》,当然,收获良多。

  这本书魏老师从自己读的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角度作为突破点,再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及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教育实际,不仅给出了种种对于教育的好的建议、个人思考,而且也把中外教育、古今教育做了个很好的比较,指出了今后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及老师们应该怎么样做一个新时代与时俱进的教师。先来谈谈魏老师学习的一些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吧。

  追求阳光的教育人生“教师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和灵动的激情;教师人生,需要感动;教师人生需要责任;教师人生,需要体验教育的快乐与幸福??教师人生需要教师在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成就自我中净化着心境,体会着活得更有价值、有意义,感悟着人生的真谛??”品味其中的内涵,我才进一步看清自己,接纳自己,决心再塑自己的教育人生。

  我是一九七九年考入师范学校,当时出于能够跳出农门的想法而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毕业后,分配到乡镇中心小学任教。在我拿到分配介绍信那时起,我就知道是职业选择了我,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当我进入角色时,我渐渐发现: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功在他人,利在社会的劳动。这种劳动,需要付出全部的聪明才智和大量的时间、精力,是十分繁重和辛苦的。我还一直以为“教师”不是我最擅长的职业,因为我个性内向,且口才不突出。但是,我没有气馁,用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对教育的热忱,对教改未来的信心,从对这份职业的尊重和热爱中,一路探索着,收获着、并快乐着。享受实现自我价值的无比快乐,不断铸就自己的职业人生。

教师读书笔记8

  说来惭愧,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在政治课上竟然找到了上课的乐趣。

  今年带初一的政治,我更多的是忐忑。我私以为政治是初中生三观塑造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备课时,小心谨慎,言语间字字斟酌。一进门,四五十个小脑袋摇摇晃晃,齐刷刷地逼向门口,这些小可爱们打乱了我的教学理念——一本正经的灌输正确的价值观。

  在一节政治课上,谈及“家庭的含义与作用”时,我首先举了个例子让大家定义自己的家庭:我的家庭是一个××的家庭,我之所以这样定义它,是因为……很多学生纷纷举手,其中一位女生说她的家庭是一个冷清的家庭,因为她的爸爸妈妈都在上班,她晚上回家也见不到人,父母周末也要上班。我因势导利:“大家记住了没,以后周末就去××家蹭饭”大家纷纷响应,课堂氛围十分热闹。我相信那一瞬间,女生的心中也不全是心酸无奈感。事实证明,学生在课堂上是真的可以说,也是真的能说出来的。而对于老师来说,他们的教学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是最让他们开心的事情了。

  吴非在《致青年教师》中谈到:“多让学生说说话吧。现在多说说,在说中想,在说中提高表达的水平。”我深以为然。教学的本质决定了这是一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言语沟通无疑在这场谈话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但是如何说?怎样说更为合适?这些显然需要多花费些心思。

  初二语文教学任务中,有一篇写景作文,让我甚为苦恼,原因无他,班里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们,即使节假日也被家长安排的辅导课程占得满满的,哪来的时间和心思去看看身边的景呢?她们印象中“落叶像蝴蝶一样在空中翩翩起舞”不知是哪位前人留下的“牙慧”。所以周五的最后一节课,我与她们商量,趁秋意正浓,我们在校园里看看秋景,将所观所感真实的记录下来,完成一篇秋景散文,题目就叫《遇见秋天》。那天下午,很多老师都看见一群学生在中央大道旁的银杏树下叽叽喳喳,三三两两坐在树下;几个女生在人工湖边给芦苇“画肖像”,几个调皮的男生之间互相品尝树上刚摘下的橘子,后来看他们在作文中写道:“原来橘子也不都是酸酸甜甜的,也有些偷懒的橘子是苦涩的。”我在旁边批注:所以我们要不负好时光,努力做个“甜甜的橘子”。更有写细心的同学问我同是一排的银杏树,有的满是黄叶,有的却多是绿叶,这是什么原因。

  我忽然想起我的高中数学老师也曾在数学课上提出类似问题:正值春夏交替之际,为什么同一排的树木有的先生的枝繁叶茂,有的却枝头绿叶寥寥?同学们都很好奇,老师便让我们勤于观察,思考作答。我记得那天中午放学,我骑着电动车路过桥时,倏忽间发现桥底河岸高低的几排树木果然是如老师所说,有的枝繁叶茂,有的枝头绿叶稀稀疏疏,回家查阅资料才发现,靠近岸边的树叶因为没有遮挡物,受阳光雨水比其他树木充沛,长势自是喜人。秋天万物凋零程度不一也是此原理。那一刻我无比认同吴非在书中的这句话:“你的学生喜欢你的课,主要是因为你引导他进入有意思的境界,通过你的教学,他学到了方法,发现了智慧,而不是在看一场演出。”

  总的来说,一本好书不在于通篇都是至理名言,而是其中只言片语与你的生活有所交集,如此,你才会有所得、有所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指引自己的人生。

教师读书笔记9

  《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元祥的著作,本书主要通过“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三大方面阐述了教师应该不断完善的20项修炼。所谓修炼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炼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内在的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

  本书的一大亮点就是作者率先提出了“教育人生”这一术语。“教育人生”就是要求教育中的人和教育相关的人,特别是教师自己,不再把教育仅仅作为一个职业、一个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来看待,来处理,而是当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来体验,来充实,来完善;“教育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激情,需要生命的灵动,要用目标去激励学生,用活力去感染学生,用激情去感动学生,用美德去感化学生,用创新去吸引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用文化去丰富学生用良知去引导学生;“教育人生”需要感动,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家长、感动社会、感动中国、感动未来;“教育人生”需要理想,更需要信念,要有追求卓越、反对平庸的理想和信念,要有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良好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还需要责任,需要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

  本书作者从三大方面作了详细地阐述,有“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等三方面的内容。其中“修炼教师形象”共有8项内容,有“教师的服饰——服饰是信任的外衣,有调查研究表明60%的人认为得体漂亮的服装能够增加自信;教师的微笑——身体的教育意义,我们何不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对同事多一点微笑,对家长对一点微笑呢;教师的语言——沟通无限,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教师的习惯——习惯成就人生,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需要改良与更新、发展和进步;教师的宽容——用德性育人,教育中没有了关爱、挚爱、热爱,便没有了教育激情;教师的智慧——成为一个大智的人,教师工作是充满创造的劳动;教师的情感——做一个多情善感的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等待的艺术。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本书的第二部分“精炼教师生活”,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君子之乐”。乐从何来呢?从有魅力的教育中来。教育是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是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一种人生的样式;教育就是教师的专业生活。因为,教师的成就感来源于教育,教师的幸福体验产生于教育。精炼教师的专业生活,乃教师修炼必需。教师要学会自主思考并规划教育人生,要通过阅读来拯救自己,要学会表达教育生活体验,要反思教育生活,要追求成就体验,要学会释放压力,要从教育中寻找快乐,要珍爱身体,要真正成为人师。

  教师的规划——自主思考并规划教育人生,缺少生涯规划的教师,极容易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教师的阅读——所谓阅读就是过一种阅读的生活,因为阅读不只是去读,更重要的是自我觉醒。无论我们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阅读来开拓胸襟,拓展思路,都可以用阅读来拯救自己。教师的研究——专业发展必经之路,“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一种境界。教师的写作——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写作即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必须写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而且要写得真确、诚恳才成。

  教师的反思——新型教师的必备能力,盲目的反思不可能有什么好的启发,教师反思的对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所谓理念就是理想和信念,就是理论和观念。理想地说,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都应该建立在一定理念基础之上,所谓有理念就是对自己的策略选择和行为方式能够清晰地进行理念解释和行为描述,能够进行“为什么”的阐释。二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理念的形式,观点是理念的内容,思维方式是支配行动的`重要因素,我们怎样思维,就会怎样行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常用的反思主要是总结性反思,总结,其实是一个将零散的、过程性的点点滴滴进行整理的过程,是将其系统化的过程,总结其实就是一种反思的过程;总结是反思的起点,总结过去的经历和经验、感想和感悟,就是反思的开始。

  教师的幸福——体悟教育之美,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教师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要始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对着镜子朝自己笑一笑,每年做一次体检,每月听一场音乐会,每周唱一首歌,每天多喝一杯绿茶或酸奶,每小时伸伸胳膊踢踢腿,每分钟都保持乐观阳光的心态!教师的健康属于自己,也属于教育!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理解与尊重中来,从仁爱与豁达中来,从沟通与合作中来,从反思与研究中来。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具有教育精神、教育专业品格的人。她不仅拥有人格魅力,而且具有教师的专业品格。他们善于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育艺术;他们善于擦亮眼睛看教育,反思课程、教学、德育、管理,形成自己的教育行为品质;他们善于变革,改变自己,向往卓越和崇高,对学生展现出充分的文化影响力。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从教育实践中来,从教育反思与研究中来,从教育良知与教育责任重来,从教育梦想与教育追求中来的!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重要的是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成为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作为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必须有信念,作为一位有品位的教师,还要必须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

教师读书笔记10

  今天我要跟大家交流的是《优秀小学数学教师》这本书。在范存丽老师的书里,我能体会到她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是怎样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让学生感受数学鲜活、好玩儿,同时我又能感受到她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又是怎样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怎样帮助学生赢得学以致用。

  范老师说,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爱数学,我爱教学生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吸引我去努力探求问题的答案,成为贯穿我的数学教育的一条主线。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与能力的获得是永存的。因此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的。新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正反应了上述要求,数学教学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创造、个性发展将受到更多的重视。数学教学将更重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广泛的数学能力。

  我特别欣赏范老师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范老师说在“玩”中教数学、学数学是学生体验数学、喜欢上数学的好办法。这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让孩子看到的数学不仅仅是一张严肃的'面孔。张老师在教学立体几何之前,留给学生的作业就是做玩具。做柱、锥、台或由柱、锥、台组合而成的物体。结果老师收到了学生们制作的许多漂亮的立体几何模型和手工纸模艺术品,如台灯、压力热水瓶、折纸魔星、长颈鹿、飞机、火箭、仿古花瓶、未来汽车等等。这让我想到,其实我们的作业可以不必那么机械,只停留在读读写写上,可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生活,动起来,玩起来。例如,我们一年级在教学方向与位置一单元时就让学生回家设计动物园的平面图,孩子交上来的作业五花八门,可是却渗透了学生的智慧和快乐。

  范老师在书中还写到,每年我都要组织学生到郊外的大自然中去玩,但我强调,玩不是无目的的疯玩、傻玩,要能够在玩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在这本书里,张老师还特别介绍了一个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感受到数学鲜活、好玩儿的办法,为了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形成科学探索精神。最后我想,没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没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义,没有“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大志,岂有大教育家?

  我想,也许不是每位老师都能成为教育家,但我们都是默默奉献爱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读书笔记11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陶行知先生的《小孩不小歌》。从这首生动的小诗里可以看出,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的根本点在于正确地看待儿童。和成人比较,儿童小的只是生理,只是年龄,不小的是他的“心”,是他的精神生命;在陶行知先生的心目中,儿童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儿童的精神生命与成人是平等的。

  陶行知先生奉行教育民主,强调儿童与成人的平等。表现在儿童教育上,特别强调三个理念——

  1.信任。信任的是潜能。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智慧充其量开发不足10%,每个孩子,哪怕是残疾孩子,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尊重。尊重的是人格。儿童与成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当给予极大的尊重。在人格结构中,自信是根基。因此教育者应当格外注意保护和激发儿童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成功者的心态,这才是握住了开发巨大潜力的金钥匙。

  3.理解。理解的是心灵。人是千差万别的。各人所处的环境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决不能用单一的尺度去衡量每个人的生命价值。成功的真正含义是各自尽展潜能,人人创造最好的自我。在不承认差异的教育里,大多数儿童是找不到自信的,因而其潜力开发的路径必然被阻塞。差异不仅应当可以接受,而且应当成宝贵的`财富加以开发。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很多教育者呼唤的教育平等。“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这句话或许就能充分体现这个教育理念。现在,我们的班级中,有不少是外来民工子弟,这些学生刚转来时,其中有部分学生基础差且思想、道德与老生有着不小的差异,如果对这些学生有羞辱、嘲笑、蔑视和冷漠的现象出现,只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干扰他们的学习,破坏和谐的教学氛围,只会给教育带来不利的因素。

  为此,我们将牢记陶行知先生的教诲,树立平等育人的理念,本着“爱满天下”的精神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为学生服务,让他们人人得到尊重,人人享有机会,人人有所追求,人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读书笔记12

  20xx年5月4日,学校教务处对全校在职教师的读书学习笔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整体情况令人非常满意。具体情况小结如下:

  一、学习经常、热情高

  老师上交笔记本准时,可以看出大家学习的经常。全校除2名教师因请假,学习笔记未按时上交外,绝大多数教师上交都非常及时,从老师摘抄的字数,也可以看出大家学习经常、热情高,90%以上的教师笔记记录有10篇左右,笔记比较优秀的老师有:李之华、张蕊、韩素芳、袁庆堂、晁艳丽、孙红芹、崔永娜、温美丽等。

  二、学习认真,觉悟高

  老师学习的内容与时俱进,老师书写情况令人叫好,绝大多数老师都采用学校下发的'专用笔记本,字迹规范美观,有的老师一笔一画,写得一丝不苟,有的老师字体飘逸潇洒,有的则遒劲有力……

  但在检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几个小问题,有待大家予以改正、规范。

  (一)个别教师书写欠规范

  检查中发现,有个别老师的笔记不规范,只是摘抄内容,有个别教师书写时使用的蓝色圆珠笔或蓝墨水笔(不便于保存),请予以改正。

  (二)个别教师学习待加强

  读书学习应该人人进行,不能有丝毫懈怠。请未能及时上交的教师(无论在哪个岗位、是否是老教师)、字数未达数量的教师在近期内加强学习,重新记录。

  (三)个别老师心存侥幸,有待加强

  个别教师心存侥幸心理,总是抱着侥幸态度,把完成任务当成了负担,读书笔记单篇的内容较少,字数不足,读书笔记整个内容单一。

  最后,希望老师们在下半学期中,书读得更多,读书笔记写得更好,获得的收获也更大。

教师读书笔记13

  11月14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女教师寻缺课学生救回三条人命》的报道。介绍了两位女教师(姜文老师和陈霞老师)发现缺课的姐弟同时没来上学时,一起到家中找寻,结果一家三口均中煤气昏倒在家中,于是救了一家三口的命。

  两位女教师的救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的善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如“只有把孩子装在心里的老师,才会有这样的职业敏感,才会有救人的奇迹。”

  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责任感,更深层却是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两位老师冒着被领导责问的危险一起出去找寻学生,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老师出去找学生了,而学生却因为某种原因从另一条路上来到了学校,老师却苦苦寻找没有找到学生,以致耽误了自己的.课,此时,领导面对那纪律纷乱的课堂,做何感想?领导还会去听取老师找寻学生的解释吗?她们会不会成为无故旷工的反面典型呢?她们过多的解释是否会被认为是无理取闹呢?如果这件事情又恰恰被那些断章取义的闲人发到网上,人们还会对这种找寻学生的行为给予如此高的赞誉吗?网上会不会出现一浪高出一浪的声讨呢?同一件事的正反对比,难道不能令我们深思吗?

  这两位老师的事迹,所折射的不正是教师职业的伟大吗?不正是教师群体的伟大吗?其实,伟大不应该因为最终影响力大小所左右,关键在于她们这种先学生后个人的精神,在于她们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对学生深深的爱,这才是对教育真正负责任。教师的伟大,在于排除任何好的不好的表象后老师那颗“为了孩子们,我们辛苦点没啥!”的心;在于生死攸关的时刻,老师会像父母一样将生的机会留给学生,将死的机会留给自己;……这就是我们如今的教师!

教师读书笔记14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老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作为一名老师,想要自我完善、不断提升,就需要不断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只有在反思中总结出规律和经验,才能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发展;只有在反思中提炼出精华和真理,才能不断地修炼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教学反思是老师做的最多的也是最切实有效的反思活动。翻开杂志,打开网页,可以说每一个优秀的教师,成名的教师都有一个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可以说教学反思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它一方面让我们在教学中的正确的行为予以肯定,不断的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使我们自己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改正、自我完善。教学反思使我们拒绝平庸,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得以升华,使我们吐故纳新,每一天都是新的。

  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写反思都是在查找教学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而在发现自己的优势,肯定一节课的亮点上花的功夫相对少了一点。同时,我们在反思时,往往写的都是教学反思,而忽略了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的反思。所以,对于平日里与学生接触时的一言一行,我们都要认真地、耐心地反思,从中找到某种教育规律。

  再者,我们进行教学反思往往仅仅满足于获得教学经验,而没有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虽然做了好多年教师,偶尔也进行过教学反思,但创新方面是少之又少。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老师终身受益。”教育随笔,不是为了晋升职称而炮制的论文,也不是为了课题交差而拼凑的“成果”。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全纪录,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

  只需我们抓住一天中的一个火花,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听课,也可以是网上,杂志上看到后的灵感。

教师读书笔记15

  《解放儿童》这本书共用三个篇幅来阐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第一篇:尊崇天性。“游戏是儿童重要的生活方式”,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在不自觉的限制儿童的游戏。其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为了孩子的安全。游戏当中孩子会全身心地投入游戏的世界,扭打、碰撞,诠释丰富的肢体语言。老师就会担心孩子别磕着了、碰着了。

  其实,老师的担心也是源于家长过多的呵护导致老师去限制孩子的游戏,游戏中是让孩子最容易出状况的时候。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老师就会设置很多的框框来要求孩子。让孩子在游戏中瞻前顾后,而不能真正的融入角色。“乡下有儿童成长的沃土”。乡下是美丽的,是童话滋生的原野,是梦想飞翔的地方。带有浓郁田野色彩和气息的《草房子》不就是曹文轩深藏内心的乡村生活吗?我来自农村,对乡村的'回忆是夏日的夜晚,繁星点点,趁着夜色,常与同伴在户外尽情玩游戏。累了就围坐在大人旁边纳凉,享受着扇子传来的习习凉风。缠着村中的长者讲故事,那是何等的乐趣。乡下物质生活虽然贫困,但乡间广阔的天地却赋予孩子一个美丽值得回忆的童年,培养了人间最纯厚的品格。而如今的孩子,物质生活非常富有,但缺少自然的滋养,缺少玩伴。

  天冷了不能进行户外活动担心孩子着凉,天热了户外活动温度过高会中暑,还会有蚊虫叮咬等等。真正适合孩子出外游戏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和家长交流中经常会听到家长说:孩子吃饭要哄着吃、跑着喂;经常会在课堂上看到孩子在手工活动中说“老师我不会,你来帮我”;放学后家长看到孩子衣服脏了就会说下次小心点,别再把衣服弄脏了等等。

  我们不能把孩子当做笼中的小鸟,毕竟圈养的鸟儿是不能成大器的。

  

【教师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教师读书笔记06-18

教师读书笔记06-18

教师的读书笔记12-05

【荐】教师读书笔记01-25

教师名著读书笔记02-20

教师读书笔记范文05-09

教师读书笔记【热】06-14

教师读书笔记【荐】06-15

【热门】教师读书笔记06-15

【热】教师读书笔记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