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时间:2023-07-25 18:45:11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范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范文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范文1

  大家好!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古典。

  这是一本解决职场和人生困惑的书,当当特约评论员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试着换个角度去思考,换个方式去行动,换个心情去感悟,“拆掉思维里的墙”,你就会发现“墙”外的世界更华丽。

  1、真正限制我们的,是我们思维里面看不见的墙

  书中写道:“人类不可能4分钟跑一英里”(1.6公里)的思维模式在1954年5月被英国的长跑者班尼斯特突破,用时3分59.4秒,两个月后,另一位澳大利亚选手取得了3分58秒的成绩。在接下来的三年内,其他16名选手也纷纷打破了这个记录。

  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不能,而是我们被固有的思维模式“禁锢”了。

  2、心智模式:我们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去年6月,先生买了一辆长安CS75,他惊奇地发现满街都是长安CS75,并不是长安汽车多了,多的其实是他想看到的那一部分。

  3、心态来源于心智模式

  一个酗酒的父亲有两个双胞胎儿子,20年后一个成为了成功人士,一个则穷苦潦倒。

  究其原因,兄弟俩拥有不同的心态。哥哥认为,自己的幸福自己做主,和老爸无关,自己要更加努力,才能成为那个成功的`人;而弟弟则认为自己的幸福跟老爸有关,老爸不好,自己活得不好是正常的,自己不努力,他就成为那个穷苦潦倒的人。

  4、努力付出不一定就会有回报

  选择不对,努力白费,错误的努力比不努力还要可怕。

  5、心智模式升级的必经之路

  我们的心智必将经历:混沌(不知不觉)—察觉(后知后觉)—醒觉(当知当觉)—超越(先知先觉)这个过程。

  6、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古典老师在书中对Success 这个词,从词源上做了解释。这个词来自中古英语“succeden”,前面是拉丁文前缀“suc”代表“靠近,接近”,后面是一个代表“走”的词根“cess”。

  古典老师说,成功这个词的本义,不再是有钱、超过别人或者最终达成一件事情的代名词,成功的真正本义应该是:越走越近。

  正如电影《荒岛余生》中,因为飞机失事,查克掉在了一个孤岛上,他告诉自己:只要保持呼吸,那就是成功。

  7、兴趣有三种境界:兴趣、乐趣和志趣

  我女儿小时候对写字感兴趣,于是我们给她报了书法班。在学习的过程中,书法给她带来了乐趣。

  经过几年的练习,她获得了不少荣誉,从去年开始,女儿过年写对联。那一下午,她很兴奋,一下写了五副对联,写字这件事贵在持之以恒地写下去,即让乐趣变成志趣。

  8、成为一个自我掌控的人

  有一位禅师外出云游,把心爱的兰花交代给徒弟照料。槽糕的是就在禅师回来的前一天,他不小心把兰花摔到地上,兰花摔坏了。徒弟非常担心,他害怕师傅会生气伤心。

  禅师回来以后知道了,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惩罚。他告诉徒弟:“我当初种兰花,不是为了今天生气来的。”

  不管外界怎样变化,我们都应该向禅师一样,有能力对自己的状况负责。

  9、先完成,再完美

  现在清单写作营,一天一本书,然后输出500—800字,对于读书小白,压力很大。我常常翻书就要2—3个小时,迟迟不能落笔,所以每天写完文章,打卡就很踩点。

  如果抱着“先完成,再完美”的心态,是不是能早些打卡?

  10、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

  杨澜说过,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你不能不成长。但是什么是成长?

  古典老师在书中写道,成长是你内心的一个尺度。你能够感受到你的成长,你内心知道你会成长为什么样子,就好像一棵橡树籽,无须教导,也会成长为一棵挺拔的橡树。世界上每个人都可以成长为自己最好的样子,同时我们也拥有关于成长为这个样子所有的资源。

  来到剽悍读书人营的小伙伴们,我想大家一直都在努力成长,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20xx,我们一起加油!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范文2

  用了十天时间读完了古典老师的书《拆掉思维里的墙》,书中很多观点解释了一些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情,读来颇有共鸣。当然共鸣是一回事,对于书中的一些观点理智的认识是另外一回事,暂且记录,或有有一天,阅历够了,对这些事情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1)买房,卖掉梦想的房奴

  书的最前面就写了“买房,卖掉梦想的房奴”和“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这个观点引起我强烈的共鸣,因为,我不也不希望在年轻的时候被一套房把我拴住。在我买房之前我认为买了房,就会被拴住,困在这个地方,当真正买了房,我并没有觉得被房子所困。反而让我没有了这种束缚感,因为这个动作已经完成,我认为积极去面对就可以,不需要认为它有多么沉重。

  因此,我个人并不完全认同古典老师的这个观点,当然也包括上很多故事说马云有50万的时候没有买房,马化腾有50万的时候没有买房,史玉柱有50万的时候没有买房。其实买不买房并不是根本原因,而是他们心中对他们所做事情的清晰认识和对时代潮流的顺应。

  《老男孩》最后有一行字“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退色,反而更显珍贵”,因此,买套房并不能毁掉一个人的梦想,而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梦想的是个人的思维,有人因为买了房,觉得自己做什么都需要谨小慎微,不敢去做,甚至不敢去想,如此,梦想就无从谈起。

  我认为一个正确的态度是,计算好自己的实力,在能承受或者有压力情况下可承受而且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买房。而买房就如同买一件东西一样,购买动作完成之后,贷款就当每月固定消费,如同吃饭一样。把剩余的钱进行计算,将钱用到刀刃上,同时不要让担心占据自己的太多的时间,忘掉房子的事情,把更多的心思放到工作和提高自己的事情上,渐渐你会发现本来的压力已经完全不是压力,而自己也变得足够强大,而买房这件事并不会毁掉自己的梦想,反而给自己一个稳定的家,在心理上更促进自己勇敢的去做事和面对挑战。

  (2)工作和生活中不同表现的合理解释

  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完全两种不同的状态。生活中比较被动,做事欠思考,比较随意。而工作中却积极主动,思维相对比较系统,同时纪律性很强。在两种环境下,个人的心理空间不一样,生活中,具有依懒性,认为这些事情都不用我操心,周围的亲人会把这些事情处理了,而我做不如他们做的好;但是在工作中,心理上认为自己需要做好,别人不能做的事情自己可以做,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两种心理空间给了自己不同的心理暗示,因此促成了不同的外在表现。从这一点来看,有时候对一些人在不同场合下表现的巨大差异也不能单纯的用虚伪来评价,不同场合下个人心理空间完全不同,甚至相悖,于是有巨大发差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

  (3)帮助别人时需要为别人长久考虑而不是暂时的舒坦 书中有个故事,作者在北京租了一套房子,有一个空房间,每次来朋友都免费住在那,吃饭一起吃,全天可以上,书随便看,几乎就是零成本在北京待着。后来作者搬家,发现在这儿住过的六个人发展都不太好。有人开玩笑说房间风水不好,但是自己分析,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这个房子及配套提供的太好了,太有安全感。这会给人一种暗示,幸福可以如此轻易得来,何必那么拼命。作者本是好意,却最终间接导致了朋友的发展不好。因此有时候,作为朋友需要远见和胸怀,用远见为想的少的朋友想远点,用胸怀去接受由于朋友暂时不理解产生的误解。 (4)做事多少需要分情况

  最近看各种书悟出一个道理:目标不明确时需要多做事,以此来寻找合适的事情和目标;目标明确时要少做事,这样才能把精力投入到达到目标的事情上。这改变了以往自己认为的只要多做就好,也就是努力是最重要的,哪怕方向是不对的',其实这个时候少做就是多做,因此分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选择正确的方向、明确目标,再专注的做下去。

  (5)一切真实的事物都是心智模式,而一切的心智模式对你来说,都是实在的世界。

  我们总是对类似企业文化的东西嗤之以鼻,觉得这些都是很虚的东西,但是其实,当一个人从一家公司离开的时候,对自身而言最有意义的只有两点:第一,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包括自身技术和人脉;第二,就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心智模式。企业文化带给员工的就是一种心智模式,而这种心智模式会促使员工依照其要求给自己创造出一个自己所接纳的实在的生活世界,进而按照自己创造的世界生活和工作,因此类似的东西并不是虚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企业文化带给员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就如同学校最应该带给学生的是学习方法一样。

  (6)希望成为什么就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准备。

  最近看书的最大收获就是明白,不要总认为需要什么再去学习什么,这适合于做技术。但是对于个人成长,不要等到需要再去做,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从事什么工作,就利用空闲时间去准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等到机会到来再去学习和了解,已经晚了。

  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证实这些准备是很有必要的。部门交给一个产品设计的任务,虽然任务已经讨论多次,但是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方案。由于两个月前对产品设计的了解和学习,很明确需要涉及哪些内容,哪些内容需要详细设计,因此,搭好框架,一天半,完成了整个产品方案。最终方案得到了部门的高度认可,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常读书,读好书,用挑剔的眼光读书,结合自身情况去领悟书中的道理,并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范文3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于这个客观世界的判断法则,或基于生活的经验,或基于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拆掉思维里的墙》中提到了很多有趣的观念,作者幽默地讲述了很多关于思维的秘密。读完后,让人不禁反思,不是每个人人生的不同导致了个人的快乐或不快乐,命运更多的是由心智模式决定,你的内心是不是有足够的勇气去拆掉自己预设的层层障碍,成长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也是我们一直以来会犯的一个错误。我们总认为暂时没有取得成功问题不在于自己,不是自己不够努力,我们只是在等待兴趣的出现。就好比工作,一旦我们发现了真正想做的事情,我们才会全力以赴投入工作,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在这一个自己并不满意的`工作岗位上得过且过。事实上,是我们都颠倒了工作和兴趣的因果关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短时间内就能找到终生的事业的概率几乎等同于中彩票的概率。只有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才会发现工作的乐趣,才会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和收获才能保持最初的热情,一如既往地热爱工作。

  看完这本书,解答了内心的很多疑惑。一切就如同书里说的那样:“也许,我们自己都不曾意识到,我们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世界,然后又反复强化,最终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就是我们构建的那样。这个世界里,却唯独没了我们本来的样子。”或许,我们都该勇于拿起这把锤子,打破思维里那堵结实而厚重的墙,勇于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坚持自己的内心,成长为自己理想的模样。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范文4

  刚看到《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的时候很惊喜,虽然我们都或多或少知道潜在意识会对生活产生影响,但是那究竟是我们心里的一堵墙还是一道光,却未曾去思考区分。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此书的第三章:心智模式决定我们的命运。

  我们大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篇文章一段读阅前后两个字写反了,就像刚刚那样,你发现了吗?我们的大脑依然会将“读阅”读成“阅读”。很神奇,我们看到的并不完整真实,而是常常由于我们的思维惯性构建成了另外一个世界。就像书中所说:你永远只能看到真实世界中你想要看到的那一局部。听起来很神奇,但仔细回想,当你开始打球,你会发现你遇到背着球包的人变多了,当你对烘焙感兴趣,你的世界里出现了很多烘焙爱好者。乐观的人总能看到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悲观的人常常发出就只剩半瓶水的感慨。这些隐形的意识时时刻刻在影响我们的`思维,最后影响到行动。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4分钟跑完一英里是人类的极限,但班尼斯特在科学论证后把时间缩短到了61秒,停滞不前后,他突然意识到他的潜意识一直在限制他,最后他成功突破了60秒大关。这往往就是现实中的我们,遇到一项工作,假设要先设定了一个我不会的框框,我们就会永远停止不前。也会有些人努力奋斗过后遇到了困难,此时假设你的潜意识是放弃,结果就会草草了事,但假设你的潜意识里是遇到事情不退缩,而是去想去做去尝试,不把自己设置局限,我相信事情的结果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假设想要自己的世界变好,就要修炼自己的潜意识,这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具有正能量。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世界会随心境改变,但不会随意改变,就像60秒人跑不了四英里一样,人是有极限的,但这极限往往要比我们所想的厉害的多,所以引用书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享:愿赐我一颗平静的心,去接纳我所不能改变的事物;愿赐我勇气,去改变那有可能改变的东西;愿赐我智慧,去区分这两者的差异。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范文5

  最近读了一本名叫《拆掉思维里的墙》的书,书如其名,作者在轻松愉快的聊天氛围中为读者展现了一些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模式,引发了大家对生活对工作甚至于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的很多思考。我也有幸颇为受益,在这里想谈谈我的感悟。 "任何一个瑜伽教练都会告诉你,即使认真的投入你的呼吸——这么你每天做无数次的事情——都能感受到无数的乐趣。"作者提出在职场和生活中总是存在着有兴趣一族和没兴趣一族两种人,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人对他的工作或生活是否感兴趣根本上在于他是否投入自我,身在其中。有趣之人敢于尝试和冒险,他们将自己投入进一件事情中,如若事情顺利,他们便收获成功,如若事情不顺利,他们也能收获经验智慧,进而不论事情结果如何,有趣之人总能在其中感受到收获和乐趣。而无趣之人往往因为担心失败,连尝试也不敢去尝试,当然就不会有任何乐趣可言。

  作者还分享了其在招聘团队成员时宁愿选择最初能力不是最好,但肯接受低薪做事的人的理念。"当一个人为了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后的工资来做事情的时候,他往往能够把工作做到最好,也一定会收到最多的报酬。"这与有趣之人才懂得投入工作,与工作相互成就的理念相互呼应,让人深以为然。

  还记得在禄口机场入职的第二天,科长让我们写下加入运行指挥中心的感想和对这份工作的理解和期待。我凭着大学时的实习经历一腔热血地写下了很多看似"高大上"实则浅显空泛的话语。那时只是幼稚地认为指挥中心是机场的"大脑",是负责所有一线保障工作指挥调度的中心,是机场与空管、航空公司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内心因为能够成为一名指挥员而感到非常地光荣和自豪。

  终于正式成为见习指挥员后,才发现这份工作并不像自己想象得那么光鲜而轻松。从航站楼的玻璃幕墙损坏到航空器在半空中遭遇的鸟击,从航空器的加清排污到油量餐食配载,从逐条核对次日航班信息到所有航班停机位的预先分配实时调整,从正常性航班信息统计到应急救援方案的不断更新培训考试演练……指挥科的工作专业性要求高工作内容又繁多而琐碎,指挥员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规章制度,熟悉明了航班运行保障中空管、航空公司、机场各家工作内容的同时,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去做好每一次沟通,正确传递每一个信息,保障好每一个航班。正常性统计席、次日计划席每天都要仔细核对、统计大约500条航班信息,每条航班更是包括了航班号、机号、航线、计划/预计/实际起飞落地时间、挡/撤轮挡时间、是否起飞/关舱门延误、延误原因等等数不清的`分支信息;航班高峰时段或是遇上雨雪天气、意外状况,协调席、资源分配席7台电话、4台对讲设备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塔台、机组、代办、地服、廊桥、现场……都在"呼叫中心";更不用提暑运春运或是动辄天气不好时,通宵是每一位指挥员的家常便饭。

  一次朋友小聚聊起工作,对方薪水比我高,工作比我清闲,却整天觉得工作生活毫无意义。当我向她解释我的工作内容时,她又惊叹我的工作如此枯燥辛苦。接着,一个晚上都成了负能量灌输大会,休息日过得比工作日还心累的我带着满脑子的想不通回去了。

  第二天工作恰逢晚上雷雨,天气骤变,出港航班返航,到港航班备降外场,班组成员全部聚集在AOC大厅共同关注天气情况、协助受影响航班的保障。8双眼睛一同盯着进离港航班监控系统,等待着天气转好,第一架飞机的安全落地。大屏幕上一架架的飞机和大厅里的同事们同样繁忙同样井然有序,我好像突然明白了自己坚守这份工作的理由。

  对于机场而言,绝大部分的一线保障工作都是繁杂琐碎而又辛苦的,但正是因为成百上千个琐碎的工作被我们共同的努力和智慧整合到了一起才能够保障航班的安全准点,才能为航空公司、为旅客提供出优质的服务,将禄口机场建设成为一流的国际机场。因为我们将每一个自我投入进了禄口机场这个集体中、投入进了每一份枯燥琐碎的工作中,才能在不断的学习进步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智慧,才能在其中感受到那份集体的成就荣誉给个人带来的喜悦和感动。

  年轻人,跳出周围的环境给你的思想套上的枷锁吧,拆掉思维里的墙,不要仅仅用世俗的标准冷眼旁观你的工作生活。全力地拥抱你的工作和生活,带着你的青春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它们,你会发现它们也会热情地回你以拥抱。奉献出你的青春,成就你的自我。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范文6

  我很喜欢读书,经常读书可放松身心,开拓视野,散发思维。近期阅读了《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书中提到要成长为自己的样子。自己是什么样子?从小接受义务教育长大,大学毕业后找到工作,结婚生子,这是社会中普遍的样子,谁又能说这不是自己的样子呢。

  偶尔看到一些微信推送,有些人选择归隐或者离开都市生活,离开焦虑与不安,寻找小城的安宁。这似乎与我们平常认为的拼命努力在大城市生存生活有些背道而驰,是对还是错?我认为这无关乎对错,究其原因大体是这些人认为在喧嚣的城市中忙忙碌碌,机械式的工作和生活脱离了生活本质,没有得到精神上的充实和愉悦,没有梦想,没有追求,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因而换一种生活方式,换成自己想要生活的样子。

  上学时候的我很胆小,和同学们买了一样的羽绒服,虽然穿起来毫不起眼、普普通通,但我会感觉安全,其实我并不喜欢。很久以后我每每想起这件事都记忆犹新,通过这件事让我懂得自己喜欢的才是需要的,不被他人的行为言语改变自己,那不是我的样子。忙碌中的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思考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什么是我真实的想法,要追寻的是什么。就我个人而言,我要为梦想而努力奋斗,我要在九三这个舞台上实现我的人生价值,这就是我所追寻的,也是我想长成的样子,我也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拼搏。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节奏很快,越来越多的人用金钱、权利、职位来衡量人生价值,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诉求,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很喜欢张曼玉、林青霞、王祖贤那时候的美女,他们各有千秋,风华倾城,而不是现在统一版的`“瓜子脸、大眼睛、天鹅颈”,相貌如此,追求亦如此,人的追求不能人云亦云,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有追求才有梦想,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

  世界上有各行各业,声色犬马流光溢彩,确立自己的追求目标,把握自己的内心,丢掉无用的顾虑,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人生画卷由自己,浓墨重彩总相宜。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范文7

  最近读了一本名叫《拆掉思维里的墙》的书,书如其名,在轻松愉快的聊天气氛中为读者展现了一些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模式,引发了大家对生活对工作甚至于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的很多思考。我也有幸颇为受益,在这里想谈谈我的感悟。

  "任何一个瑜伽教练都会告诉你,即使认真的投入你的呼吸——这么你每天做无数次的事情——都能感受到无数的乐趣。"提出在职场和生活中总是存在着有兴趣一族和没兴趣一族两种人,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人对他的工作或生活是否感兴趣根本上在于他是否投入自我,身在其中。有趣之人敢于尝试和冒险,他们将自己投入进一件事情中,如假设事情顺利,他们便收获成功,如假设事情不顺利,他们也能收获经验智慧,进而不管事情结果如何,有趣之人总能在其中感受到收获和乐趣。而无趣之人往往因为担忧失败,连尝试也不敢去尝试,当然就不会有任何乐趣可言。

  还分享了其在招聘团队成员时宁愿选择最初能力不是最好,但肯接受低薪做事的人的理念。"当一个人为了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后的工资来做事情的时候,他往往能够把工作做到最好,也一定会收到最多的报酬。"这与有趣之人才懂得投入工作,与工作相互成就的理念相互照应,让人深以为然。

  还记得在禄口机场入职的第二天,科长让我们写下参加运行指挥中心的感想和对这份工作的理解和期待。我凭着大学时的实习经历一腔热血地写下了很多看似"高大上"实那么浅显空泛的话语。那时只是幼稚地认为指挥中心是机场的"大脑",是负责所有一线保障工作指挥调度的中心,是机场与空管、航空公司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内心因为能够成为一名指挥员而感到非常地荣耀和自豪。

  终于正式成为见习指挥员后,才发现这份工作并不像自己想象得那么光鲜而轻松。从航站楼的玻璃幕墙损坏到航空器在半空中遭遇的鸟击,从航空器的加清排污到油量餐食配载,从逐条核对次日航班信息到所有航班停机位的预先分配实时调整,从正常性航班信息统计到应急救援方案的不断更新培训考试演练……指挥科的工作专业性要求高工作内容又繁多而琐碎,指挥员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规章制度,熟悉明了航班运行保障中空管、航空公司、机场各家工作内容的同时,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去做好每一次沟通,正确传递每一个信息,保障好每一个航班。正常性统计席、次日方案席每天都要仔细核对、统计大约500条航班信息,每条航班更是包括了航班号、机号、航线、方案/预计/实际起飞落地时间、挡/撤轮挡时间、是否起飞/关舱门延误、延误原因等等数不清的分支信息;航班顶峰时段或是遇上雨雪天气、意外状况,协调席、资源分配席7台、4台对讲设备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塔台、机组、代办、地服、廊桥、现场……都在"呼叫中心";更不用提暑运春运或是动辄天气不好时,通宵是每一位指挥员的家常便饭。

  一次朋友小聚聊起工作,对方薪水比我高,工作比我清闲,却整天觉得工作生活毫无意义。当我向她解释我的工作内容时,她又惊叹我的工作如此枯燥辛苦。接着,一个晚上都成了负能量灌输大会,休息日过得比工作日还心累的我带着满脑子的想不通回去了。

  第二天工作恰逢晚上雷雨,天气骤变,出港航班返航,到港航班备降外场,班组成员全部聚集在AOC大厅共同关注天气情况、协助受影响航班的保障。8双眼睛一同盯着进离港航班监控系统,等待着天气转好,第一架飞机的平安落地。大屏幕上一架架的飞机和大厅里的同事们同样繁忙同样井然有序,我好似突然明白了自己坚守这份工作的理由。

  对于机场而言,绝大局部的一线保障工作都是繁杂琐碎而又辛苦的,但正是因为成百上千个琐碎的工作被我们共同的努力和智慧整合到了一起才能够保障航班的平安准点,才能为航空公司、为旅客提供出优质的效劳,将禄口机场建设成为一流的国际机场。因为我们将每一个自我投入进了禄口机场这个集体中、投入进了每一份枯燥琐碎的工作中,才能在不断的学习进步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智慧,才能在其中感受到那份集体的成就荣誉给个人带来的喜悦和感动。年轻人,跳出周围的环境给你的思想套上的枷锁吧,拆掉思维里的墙,不要仅仅用世俗的标准冷眼旁观你的工作生活。全力地拥抱你的工作和生活,带着你的青春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它们,你会发现它们也会热情地回你以拥抱。奉献出你的青春,成就你的自我。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范文8

  用了十天时间读完了古典老师的书《拆掉思维里的墙》,书中很多观点解释了一些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情,读来颇有共鸣。当然共鸣是一回事,对于书中的一些观点理智的认识是另外一回事,暂且记录,或有有一天,阅历够了,对这些事情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书的最前面就写了“买房,卖掉梦想的房奴”和“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这个观点引起我强烈的共鸣,因为,我不也不希望在年轻的时候被一套房把我拴住。在我买房之前我认为买了房,就会被拴住,困在这个地方,当真正买了房,我并没有觉得被房子所困。反而让了这种束缚感,因为这个动作已经完成,我认为积极去面对就可以,不需要认为它有多么沉重。

  因此,我个人并不完全认同古典老师的这个观点,当然也包括网上很多故事说马云有50万的时候没有买房,马化腾有50万的时候没有买房,史玉柱有50万的时候没有买房。其实买不买房并不是根本原因,而是他们心中对他们所做事情的清晰认识和对时代潮流的顺应。

  《老男孩》最后有一行字“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退色,反而更显珍贵”,因此,买套房并不能毁掉一个人的梦想,而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梦想的是个人的思维,有人因为买了房,觉得自己做什么都需要谨小慎微,不敢去做,甚至不敢去想,如此,梦想就无从谈起。

  我认为一个正确的态度是,计算好自己的实力,在能承受或者有压力情况下可承受而且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买房。而买房就如同买一件东西一样,购置动作完成之后,贷款就当每月固定消费,如同吃饭一样。把剩余的钱进行计算,将钱用到刀刃上,同时不要让担忧占据自己的太多的时间,忘掉房子的事情,把更多的`心思放到工作和提高自己的事情上,渐渐你会发现本来的压力已经完全不是压力,而自己也变得足够强大,而买房这件事并不会毁掉自己的梦想,反而给自己一个稳定的家,在心理上更促进自己勇敢的去做事和面对挑战。

  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完全两种不同的状态。生活中比拟被动,做事欠思考,比拟随意。而工作中却积极主动,思维相比照拟系统,同时纪律性很强。在两种环境下,个人的心理空间不一样,生活中,具有依懒性,认为这些事情都不用我操心,周围的亲人会把这些事情处理了,而我做不如他们做的好;但是在工作中,心理上认为自己需要做好,别人不能做的事情自己可以做,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两种心理空间给了自己不同的心理暗示,因此促成了不同的外在表现。从这一点来看,有时候对一些人在不同场合下表现的巨大差异也不能单纯的用虚伪来评价,不同场合下个人心理空间完全不同,甚至相悖,于是有巨大发差的表现也就缺乏为奇。

  书中有个故事,在北京租了一套房子,有一个空房间,每次来朋友都住在那,吃饭一起吃,全天可以上网,书随便看,几乎就是零本钱在北京待着。后来搬家,发现在这儿住过的六个人开展都不太好。有人开玩笑说房间风水不好,但是自己分析,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这个房子及配套提供的太好了,太有平安感。这会给人一种暗示,幸福可以如此轻易得来,何必那么拼命。本是好意,却最终间接导致了朋友的开展不好。因此有时候,作为朋友需要远见和胸怀,用远见为想的少的朋友想远点,用胸怀去接受由于朋友暂时不理解产生的误解。

  最近看各种书悟出一个道理:目标不明确时需要多做事,以此来寻找适宜的事情和目标;目标明确时要少做事,这样才能把精力投入到到达目标的事情上。这改变了以往自己认为的只要多做就好,也就是努力是最重要的,哪怕方向是不对的,其实这个时候少做就是多做,因此分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选择正确的方向、明确目标,再专注的做下去。

  我们总是对类似企业文化的东西嗤之以鼻,觉得这些都是很虚的东西,但是其实,当一个人从一家公司离开的时候,对自身而言最有意义的只有两点:第一,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包括自身技术和人脉;第二,就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心智模式。企业文化带给员工的就是一种心智模式,而这种心智模式会促使员工依照其要求给自己创造出一个自己所接纳的实在的生活世界,进而按照自己创造的世界生活和工作,因此类似的东西并不是虚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企业文化带给员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就如同学校最应该带给学生的是学习方法一样。

  最近看书的最大收获就是明白,不要总认为需要什么再去学习什么,这适合于做技术。但是对于个人成长,不要等到需要再去做,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从事什么工作,就利用空闲时间去准备。时机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等到时机到来再去学习和了解,已经晚了。

  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证实这些准备是很有必要的。部门交给一个产品设计的任务,虽然任务已经讨论屡次,但是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方案。由于两个月前对产品设计的了解和学习,很明确需要涉及哪些内容,哪些内容需要详细设计,因此,搭好框架,一天半,完成了整个产品方案。最终方案得到了部门的高度认可,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常读书,读好书,用挑剔的眼光读书,结合自身情况去领悟书中的道理,并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拆掉思维里的墙的读书笔记(通用33篇)03-22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心得11-06

《拆掉思维里墙》读书心得12-04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03-18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03-21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通用18篇)06-24

拆掉思维的墙读后感04-30

《拆掉思维的墙》读后感(通用9篇)08-23

《思维与智慧》读书笔记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