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春节》教案

时间:2023-03-14 14:03:20 对联 我要投稿

《春节》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教案

《春节》教案1

  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图片、故事,了解我国过年的几种传统习俗,了解“年”的来历。

  2、 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过年热闹、喜庆的气氛

  3、 乐于参与活动,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 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 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1、各种过年风俗习惯的图片制作PPT,收集“年”的来历的视频

  2、收集各种有关过年的庆祝活动的图片:贴对联、福字、放烟花、买年货、穿新衣、压岁钱、拜年、包饺子、放鞭炮、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

  3、音乐《喜洋洋》

  4、白板、磁铁

  活动流程:

  一、由欣赏倾听音乐《喜洋洋》,感知“热闹、开心”的气氛 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呀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眼睛闭上,仔细听一听老师的音乐

  (教师播放《喜洋洋》大概1min)

  (音乐完)教师:好了,刚才我们听了好听的音乐。

  ① 小朋友们能说说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放鞭炮、吹喇叭、敲锣打鼓) ② 感受到了什么 (热闹、欢快、开心)

  ③ 你们在什么时候听到过这样的音乐 (大概过年的时候)

  二、感知音乐,自然过渡到谈话说说幼儿过年的经历 教师:刚才呀,有小朋友听出来了,这是过年时候放的音乐,那小朋友们 过年的时候

  ① 都做些什么呢

  ② 都是怎么做的呢

  ③ 现在啊,不要慌着告诉老师,先和你们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待会儿老师请小朋友上台来和大家分享

  (幼儿讨论后)

  请小朋友上来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过年经历,幼儿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进行相应图片展示,并贴出

  三、由孩子回忆以有过年的经验,过渡到过年的各种习俗 教师:刚才我们的小朋友都说了很多过年里要做的事,这些事情就叫做过年的习

  俗。那现在老师也收集了很多过年的习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还有那些习俗是小朋友们刚才没有说到的

  播放PPT,一边引导幼儿讲述过年的习俗

  四、由过年的习俗过渡到年的来历

  教师:

  ① 小朋友们刚才都说了那么多过年的习俗,那为什么我们要过年呢? ② “年”是什么呢?

  ③ “年”是怎么来的呢?

  小朋友们说不上来,没有关系和老师一起来看看一个小短片,我们就知道了 (播放视频“年的来历”)

  教师:

  ① 你们在短片里看到了些什么呢?

  ② 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③ 现在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告诉我们这是怎么样一个故事

  请幼儿复述故事,年的`来历。教师引导幼儿说出

  ①“年兽”的样子

  ②说出人们打败“年兽”的三大法宝

  五、由教师总结:年的来历、过年的一些传统习俗过渡到让幼儿制作装饰过年的饰物

  小百科:爆竹的原始目的是迎神与驱逐鬼怪。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

《春节》教案2

  二年级《春节你不要走》原文

  春节,我们终于把你盼来了!这是大人小孩都盼望的节日,这是一年中的节日,最快活的节日,最热闹的节日,这是迎接春天的节日呀!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红灯、贴春联;这一天,大人小孩都要穿新衣;这一天,要吃饺子、吃汤圆……这一天,要扭秧歌、耍狮子、舞龙灯、划彩船、踩高跷……这一天,我们小孩还要敲着小鼓小锣,走遍大街小巷——“咚咚咚”“锵锵锵”,新年的锣鼓声报告春天来到了。呵,什么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都汇到一起了。啊,春节到了!春节真好,春节真好!

  要是天天都这样就好了。春节呀,你不要走!

  二年级《春节你不要走》知识点

  字:挂、贴、穿、扭、耍、舞、划、踩、敲、咚、锵、汇

  词:盼望、快活、热闹、锣鼓、春节

  重点句子:

  1、春节,我们终于把你盼来了!这是大人小孩都盼望的节日,这是一年中的节日,最快活的节日,最热闹的节日,这是迎接春天的节日呀!

  2、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红灯、贴春联;这一天,大人小孩都要穿新衣;这一天,要吃饺子、吃汤圆……这一天,要扭秧歌、耍狮子、舞龙灯、划彩船、踩高跷……

  3、这一天,我们小孩还要敲着小鼓小锣,走遍大街小巷——“咚咚咚”“锵锵锵”,新年的锣鼓声报告春天来到了。呵,什么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都汇到一起了。啊,春节到了!春节真好,春节真好!

  主要内容:

  《春节你不要走》主要讲述了在春节的时候小朋友可以看好看的,玩好玩的,可以穿新衣服,总之是大人小孩都盼望的节日,是一年中的节日,最快活的节日,最热闹的节日。

  二年级《春节你不要走》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结合图片、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在有感情的朗读中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借助插图,体会春节的快活、热闹,感受孩子们盼望春节、爱春节、挽留春节的思想感情。

  2、自主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有关春节的课文。(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激趣学词、识字

  1、你们喜欢春节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一看小伙伴们是怎样过春节的,好不好?想去的孩子坐端正了,睁大眼睛仔细看。(配乐《春节序曲》播放过春节的各种图片。)

  2、春节热闹吗?你看到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细心的孩子还有什么新发现?(根据生的回答随机点出11幅图和11个词及拼音。看图、理解认读)

  3、过春节可真热闹,这些热闹的场面在咱们课文里也有,请大家带着这份好心情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找到刚才这些词娃娃多读几遍。

  4、现在,课文里的生字娃娃跑到咱们卡片里来了,请小组长举起来在小组里考考大家,可以齐读、轮读、抢读,读得好,相互竖大拇指夸一夸,没读准的,当小老师教教他,小组开始。

  5、读好了吗?你觉得哪个字娃娃最容易念错,来给大家提个醒,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6、刚才提醒的地方都记住了吗?这下子老师要考考你们。(巩固识字:师指屏幕随机抽查几个字,抽读,齐读。)

  三、美读课文,体会品味

  1、真了不起,这么快就把这些字全读准了,现在生字娃娃又藏回课文里了,你还能读准它吗?请大家再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想,哪一自然段描写了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些欢乐的场面。

  2、生自读、汇报(第二自然段)

  3、该怎样读这一段才能表现小朋友们过春节的欢乐与高兴呢?大家试一试,自己练读练读这一段。

  4、大家读得真起劲,谁来读读这一句,把你过春节的快活、欢乐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出示第二段第一句)其他孩子当小评委。

  哪个小评委来评,他读得怎么样?

  请生评,师作适当补充(你们觉得他读出过春节的高兴劲了吗?嗯,还不够,还没穿上新衣、吃上饺子,谁再来试一试。)

  抽生再读,评:有进步。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欢迎吗?我请大伙儿都来给老师当当小评委,听仔细了。(师范读)

  生评:(做动作……)师:真是个了不起的小评委。

  师适当提示:觉得老师高兴了吗?还带了表情,做动作,而且边想象边读。

  你们还想读吗?一起来读,可以看大屏幕,可以看书,想读的站起来,咱们一起来表现过春节的欢乐,可以做动作。(齐读第一句)

  5、过春节真高兴,真快活呀!刚才咱们用做动作读、边想像边读,带上丰富的表情读的`方式展现了春节的高兴与快活,现在大家运用这些方法,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自己练读这两个句子,开始。

  6、谁想读读第一个句子?(抽生读)

  师:有这么多好玩的,读得很高兴!谁还想读?(再抽生读)

  师:喜欢玩的孩子,咱们一起来读读,可以站起来

  7、真高兴,还有咱们小孩更喜欢的事情呢!谁来读读下面这个句子。(抽生读)

  你们也想敲小鼓小锣吗?怎么敲(生做动作)

  想敲的孩子,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敲一敲(齐读)

  8、(坐下)好玩吗?是啊!过春节,有那么多好看、好玩、好吃、好喝的等等等等,你觉得过春节好不好?你觉得过春节高不高兴?

  那就让我们一起高兴地说(课件出示):啊,春节到了!春节真好,春节真好!(生齐读)师:再高兴点(再次齐读)

  9、春节真好,春节真热闹,你能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把春节的热闹情景表现出来吗?(出示二自然段)就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完整地读读这一段。读好了,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过春节,过咱们中国人所特有的中国年,好不好?

  师配上音乐《春节序曲》,音乐起,起音读。

  10、读得太好了,就让我们一起去欢度这个快乐的中国年吧。课件配乐播放:《欢乐中国年》

  音乐起,师:让咱们跟着她一起唱吧,跳吧!(师随音乐拍手,或做拉、贴、舞等动作,不用语言而以动作带动学生做,尽情体会过春节的热闹与快活。)

  11、孩子们,我们终于把春节盼来了,过得高兴吗?

  12、师领读第一段后面几句(课件出示)

  是啊,这是大人小孩都(盼望的节日),这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这是最(快活的节日),最(热闹的节日),这是迎接(春天的节日呀!)

  13、带着对春节的喜爱,再次齐读这一段。

  四、小结:

  1、刚才我们在一起欢度了一个快乐的春节,现在,你最想对春节说点什么?

  (抽四、五个学生谈体会)

  2、春节太热闹,太快活了,我们都多么希望,要是天天都这样就好了。可是,热闹快活的春节就要走了,你舍得它走吗?那让我们一起对它说--春节呀,你不要走!(出示,齐读)

  让我们再次挽留它--春节呀,你不要走!

  五、下课。

《春节》教案3

  活动目标:

  1、知道燃放烟花炮竹有危险性,了解安全放炮的常识

  2、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鞭炮炸伤事故照片3张。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

  1、教师:小朋友,过新年时你有没有放鞭炮?你喜欢放鞭炮吗?为什么?

  2教师:烟花爆竹在夜空下绽放,非常美丽,而且过年时放鞭炮也非常热闹,但燃放烟花炮竹也有一些要求你知道吗?

  二、教师出示幼儿用书,指导幼儿了解安全放炮的常识。

  1、幼儿看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讨论书中不安全因素。

  教师提问:图中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这样做安全吗?

  幼儿讨论:为什么这样做不安全?应该怎样做?

  2、教师指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幼儿了解如何安全放爆竹。

  教师:小朋友刚才说了很多放炮时的注意事项,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做的对吗?为什么要这样做?(幼儿用书p2)

  教师提问:在什么样的地点燃放炮竹比较安全?所有的炮竹都适合小朋友们燃放吗?

  教师小结:放鞭炮时首先要选择空旷的场地,不能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另外必须有大人的陪同,不能自己放鞭炮,还要选择适合小朋友放的小型鞭炮,燃放时小朋友要站在远处,并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三、教师出示燃放鞭炮事故照片,使幼儿了解不注意安全的危害。

  1、教师:有些小朋友,在燃放炮竹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很悲惨的事故,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说一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2教师:小朋友的手怎么了?为什么会受伤?自己去点燃炮竹会怎样?如果爸爸点燃后炮竹没有响,应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小朋友,放鞭炮时要选择空旷的场地,不能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小朋友必须有大人陪同,不能自己放鞭炮。燃放时小朋友要站在远处,并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四、游戏:放鞭炮。

  教师:小朋友,放鞭炮很危险,我们尽量不去做。今天老师带你们玩一个放鞭炮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幼儿拉成圆圈,教师站中央,一起说儿歌:闹元宵,放鞭炮,放炮喽!老师做点燃炮竹状,幼儿同时发出“呲……咚”的声音然后蹲下。老师抓蹲下晚幼儿。(也可请一位小朋友做点炮人)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美丽的烟花我来画。

  请幼儿自由创作绘画“美丽的烟花”,并展示在教室或者幼儿作品栏中。

  环境创设:

  设立安全角,幼儿和家长共同搜集更多的放鞭炮时的注意事项并贴在安全角中。

  家园共育:

  烟花炮竹不适合幼儿,尽量不带幼儿去燃放,更不要把烟花炮竹带到家中,成为安全隐患。

《春节》教案4

  一、课题:

  在喜庆的日子里――音乐欣赏《春节序曲》

  二、课型:

  欣赏课

  三、教材版本:

  广东教育出版社

  四、学生人数:

  30位

  五、授课年级:

  七年级

  六、案例背景:

  《春节序曲》这一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喜庆的节日里”的第二课时,是在《北京喜讯到边寨》之后进行。根据《春节序曲》的特点与音乐内涵,结合我国的重大节日――春节的民族习惯,设计了此案例,主要目的是带领学生进行一次通过音乐去体验节日的欢快,让学生把音乐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设计思路:

  本节课为欣赏课,基本思路是: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听、想、创、律动,去理解音乐、音乐想像与音乐体验,从中真正体验到欢乐的情绪;在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里,通过实践创作、生活经验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八、教材分析: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涣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乐曲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乐曲的特点为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描绘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景。

  九、课程挖掘:

  《春节序曲》这首乐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情绪活跃、轻松,三段音乐的对比明显。基于以上的特点,在设计上,以欣赏为主,让学生轻松、欢乐地去感受音乐的内涵;以音乐实践活动为辅,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去体验各部分的音乐主题,从而达到活跃音乐教学课堂,在轻松的课堂中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

  十、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小学生有明显变化,是对小学阶段的一次升华,同时通过多次合理的音乐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并且能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爱好,还为学生终生学习音乐和音乐审美素质的提高奠定一定的基础。

  十一、教学目标:

  1、在欣赏《春节序曲》中感受音乐作品欢乐、热烈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在对比、欣赏和实践体验中,感受音乐要素给音乐带来的影响,初步认识三段体。

  3、通过交流、体验活动、表演、师生评价等方式来正确理解音乐作品与培养丰富的音乐想象力,激活学生的欣赏热情。

  十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听赏《春节序曲》过程中,感受音乐欢乐、热烈的情绪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丰富的音乐想象力与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

  十三、教学方法:

  聆听欣赏法、比较法、情景创设法、实践体验法等。

  十四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打击乐器、扇子等道具。

  十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2分钟

  1、播放歌曲《好日子》一段VCD。

  2、《好日子》把我们带进了节日的欢乐中,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喜庆的气氛?(学生举例)

  3、由谈话的感受导出课题:在喜庆的日子里――音乐欣赏《春节序曲》。

  创造喜庆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名曲欣赏(30分钟)

  1、初赏全曲,并在赏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赏;谈感受。

  3、分段欣赏:

  引子:谈谈听后的感受。(老师从音乐的情绪、速度、节奏去引导)

  第一部分:

  (A)这一部分有两个主题,请学生比较两个主题有什么区别?在这段音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

  1)刚才大家说到第一主题有锣鼓喧天的感受,你能用老师提供的打击乐器(锣、鼓、铃、三角铁等)表现一下过节的喜庆气氛吗?

  2)第二主题出现了载歌载舞的场面。

  第二部分:

  (B)第二部分的音乐与第一部分的音乐有哪些变化?(提示:节奏、速度、节拍、情绪等要素加以理解)

  表现了什么?

  现在我们以舞蹈秧歌的形式来再次感受这段音乐。(请同学们用秧歌的基本舞步感受第二部分音乐的美。请几个女生带领舞蹈。老师提供扇子等道具)

  第三部分:

  (A)请学生学生欣赏,并感受一下是哪一部分的缩短重复?

  1、整首乐曲的结构是:引子+ A+B+A,(学生初步认识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2、认识音乐家――简单介绍李焕之。(课件展示)

  开放式的提问让学生在轻松、大胆中去感受音乐。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在体验式学习中感受喜庆气氛。

  利用比较法加深对音乐要素的理解。

  三、全曲复听,自由参加小组活动(8分钟)

  1、全班分成两组:喜欢第一部分的为第一组,站在左边;喜欢第二部分的为第二组,站在右边。

  2、自选乐器去创编;自创舞蹈律动去吻合音乐。

  3、全体轮流表演,并注意观察另外一组的表演,待会评评。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全体学生参与,从而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四、互评(2分钟)

  请学生互相点评刚才小组表演的情况。

  从评价中获得发展与完善。

  五、学生总结

  (2分钟)

  刚才大家评得很好!现在老师想知道你们在这节课中得到什么收获?

  对本节课进行个人小结,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

  六、老师小结

  (1分钟)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大国,有着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其中有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今天我们感受的是《春节序曲》,以后再欣赏其他的乐曲,让我们共同期待精彩的下节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法,听、动、表演、创编等为主,要求各个器官的协调配合,以及更换教学法,愉悦了身心,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如欣赏第一遍音乐后,让学生自由谈感受、说想象;重视学生的创编活动,通过让他们创编节奏、律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能力的培养,如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法来加深对音乐要素的理解。

《春节》教案5

  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寒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学生过新年的情感,教育学生愉快、合理地过寒假。

  3、培养学生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安全方面的图片,作为教学素材。

  活动过程:

  一、使学生了解寒假的含义,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过新年的兴趣。

  1、教师:

  “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学生园就要放假了,这个假期叫做寒假。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

  2、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3、教师总结寒假的含义:

  这个寒期是在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放的,我们叫它寒假,寒:就是冷的意思。

  二、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安全、愉快、合理地过寒假,培养学生完整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判断能力。

  1、教师引导学生:“寒假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学生互相说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欢做的事情。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想像能力。

  3、那么在寒假里,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

  师:小朋友大意在寒假里有这么多丰富多才的活动,那我们在玩这些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请个别小朋友来回答)。

  4、出示安全知识,提问学生:可以这样做吗?不可以做这些事情吗?

  运用安全卫士的话语来帮助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认真、投入地参与活动。

  师:当我们在和妈妈去逛街时,街上很多的行人,一不小心妈妈不见了,那你应感怎么做呢?(请个别学生来回答)。

  师:对了,首先应该不能离开妈妈,离开大人,要牵住妈妈的手,如果不小心妈妈不见了,不能跟陌生人走,就在原来的位置等妈妈回来找你,看到看制服的警察叔叔可以请他帮忙。也可以拨打110。

  师:过年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会放烟花,鞭炮,你们觉得这样危险吗?(危险。)

  小结:小朋友都知道要注意安全,那除了这些,我们还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呢?我们一起来记住。

  三、教师总结寒假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如果回老家的小朋友,不能一个人或和小伙伴到河里去玩。

  2、不能玩火、玩电、玩尖锐的物体。

  3、冬天天气寒冷,不能长时间到室外玩耍,要保护自己的皮肤,以免冻伤。

  4、要少吃生冷食物,不能吃三无食品,否则,会引起肚子痛,影响身体健康。也不能吃陌生人给你的食物。

  5、独自在家时不要让陌生人进来,不要告诉陌生人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6、出外与家人走散了,要懂得打电话110报警,不要跟陌生人走等。

  四、学生看安全图片。请学生来判断对与错,并说说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

  1、出示图片,引导小朋友来看看,说说。

  2、小结:让我们快乐度寒假,安全在我心。

  小朋友一定样记住今天我们学到的安全知识,回去请你们一定告诉爸爸妈妈应该注意那些安全,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你来当爸爸妈妈的小老师

《春节》教案6

  活动目标:

  1、让中班幼儿在熟悉歌曲《新年好》和掌握了三拍子的基础上,学习自编简单的身体动作。

  2,学会唱《新年好》这首歌。

  活动准备:

  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让中班幼儿观察活动室,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我们的教室有什么变化呀?

  中班幼儿:有灯笼和对联

  师:为什么?我们怎样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中班幼儿:我们可以唱歌跳舞做游戏。

  2、引出本次活动内容:为歌曲《新年好》。

  二、学唱新歌《新年好》。

  1、教师先一边弹琴一边范唱一遍,小朋友你们听听老师是怎么样来庆祝新年的。

  2、教师要求中班幼儿有表情地演唱。

  3、请中班幼儿分男、女演唱,要求中班幼儿在唱强拍时拍一下。

  4,全体中班幼儿跟着琴声合唱歌曲。

  三、启发中班幼儿自编节奏动作。

  1、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示三拍子的节奏?(如拍一次手,拍两次头:拍一次手,拍两次腿:跺依次脚,拍两次肩等等)

  2、中班幼儿听教师弹琴《新年好》合着拍子的节奏,自由用动作表现强弱弱。

  3、请个别乐感强的`中班幼儿听琴声《新年好》,大家做示范表演。

  四、进行结束。

  教师带领中班幼儿一起完整的唱完《新年好》这首乐曲。

《春节》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初步学习用欢快的节奏朗读这首儿歌。

  2、感受儿歌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二、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热闹喜庆的音乐和鞭炮声的录音;配乐儿歌朗诵;各种小动物角色图片。

  2、 经验准备:了解我国民间过春节时的一些传统习俗。

  三、活动难重点

  1、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学习用欢快的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2、活动难点:感受歌遥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通过倾听、观察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四、活动过程

  1、听录音激发幼儿的兴趣(远处传来热闹喜庆的背景音乐和鞭炮声)让幼儿猜猜:“是什么事那么热闹啊?”

  教师小结: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2、听听、看看、讲讲中理解儿歌内容

  (1)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小动物准备过什么节日?有哪些动物在迎接春节?它们是怎样迎接的?

  3、欣赏儿歌。

  (1)老师以开心的心情、欢快的节奏来进行示范朗读提问:儿歌的名称叫做什么?听了这首儿歌,感觉怎样?

  (2)再次欣赏儿歌。

  提问:小动物分别是怎样过春节的?(教师逐一出示儿歌中的动物角色,与幼儿一起说说、学学小动物所做的事,并引导幼儿用儿歌的话语来小结。)

  4、学习朗读儿歌

  (1)引导幼儿看着动物角色练习朗读儿歌

  (2)边读边模仿角色的动作以增强朗读的趣味性。

  (3)模仿用欢快的节奏朗读儿歌。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把小动物们过年时开心的感觉读出来呢? (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表情,并请一些幼儿进行朗读。)教师以两种不同的对比明显的`朗读方法让幼儿判断,找出最适合这首儿歌风格的朗读方法。

  (3)在喜庆的音乐背景下带领幼儿练习朗读,充分感受儿歌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4)分组比赛等多种形式朗诵儿歌,并组织幼儿从朗读时的节奏、感情等方面进行朗读评价。

  5、集体完整朗诵儿歌。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六、活动延伸

  1、可将幼儿的朗读进行录音,既可提高朗读时的趣味性,又可在倾听自己朗读录音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提高朗读的技巧。

  2、可引导幼儿将儿歌的内容绘画出来制作成小书:《过新年》

  附儿歌:过春节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黄狗贴春联,山羊把地扫,猴子买糖果,花猫蒸年糕。

  松鼠宝宝剥花生,母鸡大婶搓元宵,三个小猪来拜年,穿着新衣戴新帽。你来舞龙灯,我来踩高跷。放起爆竹劈啪响,恭喜恭喜春节好。

《春节》教案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过年包饺子的风俗,体验“包饺子”游戏的乐趣。

  2.初步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游戏的意识。

  3.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4.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儿歌《包饺子》,包饺子图片,饺子皮头饰,饺子馅贴纸

  2.经验准备:

  (1)课前教师出示包饺子图片,让幼儿了解包饺子的过程。

  (2)课前熟悉资料部分儿歌。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包饺子的过程。

  提问:饺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教师为幼儿简单讲解包饺子的过程。

  小结:擀饺子皮――包饺子馅儿――然后把饺子捏好。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饺子馅儿的种类。

  提问:小朋友们最喜欢吃什么馅的`饺子啊?(萝卜、芹菜、豆角、肉等)

  3.师生一起玩游戏“包饺子”。

  提示: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今天要来客人,小朋友们一起包饺子给客人吃吧”。

  游戏基本玩法:

  (1)教师给幼儿发饺子馅及饺子皮贴纸,先让幼儿认识一下自己是饺子皮还是馅,是什么口味的馅。

  (2)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边说儿歌边向一个方向走动。

  (3)儿歌结束后,教师指导带“饺子皮”头饰的幼儿牵或抱“饺子馅”幼儿,站在一起。

  (4)教师和未带头饰的幼儿一起走上前,问一问他们包的是什么馅的饺子,闻闻香不香,然后一口“吃掉“它。

  备注:如果头饰不够就让幼儿轮流带,但是全体幼儿一起围圈说儿歌尝饺子等,确保幼儿集体参加。

  4.教师根据本班幼儿情况进行头饰更换,此游戏可反复进行。

  资料:

  儿歌:过年喽!过年喽!擀饺子皮呀,和饺子馅,大大的饺子香又鲜,我来抱住你,包个大饺子。

《春节》教案9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喜欢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乐于主动了解中外民俗风情,创造性地参与表现活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春节序曲》,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熟悉主题旋律。

  3.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序曲的类别。能听出并演唱乐句的对答,即兴创编歌词进行对答活动。.

  教学重难点

  1.听出并演唱乐句的对答,即兴创编歌词进行对答活动。.

  2.感受乐曲的情绪以及节奏、拍子、速度、力度的变化,并能用动作表示出来。

  教具准备:收录机 cd碟片及播放器 钢琴 图片 带红(或绿)绸的腰鼓棒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1.听《春节序曲》片断

  这段音乐把我们带入了什么时候的什么情景之中?是什么因素使你产生这种联想?

  2.中国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3.给这段乐曲取个什么名字最合适呢?

  4.揭示课题《春节序曲》

  对这个标题有什么疑问?教师简介序曲类别。

  把学生引入过年的热闹气氛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乐曲的情绪,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习惯。

  了解序曲的类别。

  (2)认识

  学生完整地欣赏《春节序曲》

  这首乐曲共有几大部分?总的情绪与气氛怎样?哪一部分的音乐最舒缓优美?.听后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展开想象,归纳出对乐曲的总体印象。

  (3)深入

  1.教师弹奏主题旋律,学生仔细聆听,说出旋律的情绪如何。用“la”模唱旋律。依次听唱旋律1(1)、1(3)、2、1(2)。

  2.视唱旋律1(2)

  3.听辨这条旋律在乐曲中是怎样演奏的?好像两边的人在干什么?学生分两组以对答形式演唱这条旋律。

  4.以对答形式即兴创编歌词并演唱。

  5.欣赏乐曲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两部分音乐在节奏、拍子、速度、力度上各有什么特点?各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和情绪?

  学生边听边用绸棒表现乐曲的高低、快慢、强弱等变化,听后用合适的词语(或图形、线条)表示出来。

  引导学生总结:欢快热烈的情绪通常用紧密的节奏、2 /4拍、快速、强力度来表现;优美抒情的情绪通常用舒展的节奏、4/4拍、徐缓的速度、稍弱的力度来表现。

  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感受其情绪。

  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减轻识谱的负担。注意到音乐中的对答,通过即兴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加入到音乐中去,更进一步关注音乐各要素的变化和它的表现作用。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4)拓展

  1.导入:一年一度的.圣诞节是许多国家万民同庆的盛大节日.。在圣诞节前夜你会听到一首家喻户晓的乐曲《平安夜》。

  2.聆听乐曲听后说说:乐曲的情绪如何?你的感受怎样?

  3.大家想知道外国人民在过自己传统的圣诞节时有哪些习俗吗?课后搜集资料了解一下,下节课进行交流。

  拓宽视野,感受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手法。

  激发学生兴趣,养成搜集信息的习惯。

  (5)创编

  完整地听赏全曲。

  边听边感受乐曲的情绪和过年的热闹气氛,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合着音乐表演过年的热闹情景。表演好的学生到台前来表演。

  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表演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春节》教案10

  目标:

  1、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庆新年的各项活动中去,充分感受节日的快乐,为了让孩子们能感受新年的愉悦,也为了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积极、互动关系的形成,增进亲子间平等、融洽的亲情关系。

  2、引导幼儿知道过新年了,我又长一岁了,应当争取更大的进步。

  3、积极参加园内的各项活动,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有礼貌的、大胆的说话的'能力。

  准备:

  1、准备每位幼儿一张贺年片与家长制作

  2、磁带、录音机及幼儿的礼物

  3、布置园内环境,使整个幼儿园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4、每名幼儿准备一句祝福的话。

  过程:

  带幼儿参观已布置好的园内环境和活动室,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的幼儿园为什么特别的美?

  幼儿:快过年了!

  教师:你们都看到了,快过年幼儿园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小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有什么打算?

  幼儿自由回答。

  教学活动活动展示。

  家长教学活动展示。

《春节》教案11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风俗,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北京春节的浓浓的“年味”。其实,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值得我们细细咀嚼。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嚼嚼这一独特的味道。提问:我们知道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春节的时期的几个重要日子活动。那么,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在文中详写的四天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腊八”这部分,现在大家来回忆一下:腊八的时候,人们做些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语言风格?

  二、深入阅读,体会气氛。

  1、指导品读“除夕”,指名朗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闹。

  (2)抓“除非,万不得已,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3)指导学生感情读文

  2、指导品读“正月初一”。

  小组齐读,边读边思考:

  (1)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气氛有什么不同?

  (2)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你们春节拜年吗?说说你拜年的经历。

  (4)引导学生了解庙会时怎么回事?

  3、指导品读“元宵”。

  全班齐读,边读边画:

  (1)分别画出表示灯的数量多的词句,说说你表示灯的种类多的词句,体会人们对元宵节的热情。

  (2)如果你置身于这灯的`海洋,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能用朗读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吗?(指名朗读展示)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研读,创设情景读,结合生活体验,深入走进北京人的春节,感受人们的欢乐和浓浓的民俗风情]

  二、拓展阅读,领悟表达特点:

  1、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2、引导分析:这篇文章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一是按时间顺序进行有条理的叙述:二是详略得当,详写春节中的高潮部分,略写其它部分;三是语言通俗,简练。)

  三、延伸谈话,了解风俗。

  1、师:北京的春节是很吸引人,但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一些不同的风俗吗?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

  2、启发思考:我们所了解到的这些春节风俗今天是否依然广泛存在??你觉得现在过年的氛围浓吗?说说你的感想。

  (学生自由畅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发他们对如何传承中华民俗文化的思考。]

  四、作业

  小练笔: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的实际写一写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春节》教案1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喜庆。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重点:

  感受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及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今年的'春节你们是怎么过的?(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走进他童年时代的北京,看看那个时代的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

  2、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回答)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精读课文,了解风俗。

  1、再次读课文中印象深的有关段落。同位交流,为什么印象深?

  2、汇报,师生共同交流。

  腊八:

  1)怎样描写腊八粥,腊八蒜的?

  2)这样写说明什么?

  除夕:

  1)印象是什么?从哪儿能看出真热闹?

  2)除夕有什么风俗?

  3)指导朗读。

  正月初一:

  1)除夕是热闹的,喜庆的,而正月初一与除夕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2)解释截然不同.

  3)了解正月初一的风俗习惯。

  正月十五:

  1)认真读11、12自然段,从中体会到什么?

  2)具体说说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灯特别的多?

  3)说说我们这儿的元宵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4)指导朗读。

  3、除了这些日子,作者还提到了哪些日子的活动?(出示童谣)

  四、总结写法,拓展延伸。

  1、详略得当的写法。

  2、阅读链接《过年》,与本文比较,突出写法。

  3、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讲究的是火爆,热闹,祥和,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正在变成电视机前对一场春节晚会的观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课后写下来。

  教学反思:

  要想使学生对一节课感兴趣,教师自己必须有兴趣。我正是带着极大的兴趣来上这节课的。我的情绪也极大地感染了我的学生,大家学得很投入。不足之处是我没重视学生读的训练,学生读的质量不高。

《春节》教案13

  设计意图:

  活动我想幼儿通过尝试购年货,了解过春节人们购年货的习俗,并借助本次活动让幼儿用五元前钱购买两件年货。购物完成后,幼儿能大胆表述自己购买年货的意图,使孩子获得互动交流的乐趣,体验购年货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体验购年货的快乐。

  2、在看看、议议、做做、讲讲中了解中国人过春节购年货的习俗。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价值取向:帮助幼儿巩固复习有关新年的知识。

  再过一个多月将要过我们中国人民最重视、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是什么节日?

  小结: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我们穿新衣,戴新帽,准备许多东西,迎接新年。

  二、操作体验

  ★价值取向:了解买年货的习俗,尝试购买年货

  1、春节到了看看我们的爸爸、妈妈们在忙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

  2、小结:买新年里需要的东西叫做“买年货”,购买年货是我们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

  2、你想不想也学学爸爸妈妈买年货?

  3、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多少钱?(出示钱币,幼儿计算)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4元钱,我们用4元钱到超市去购买我们想要的年货好吗?把老师送给你们的钱用完好不好?不过在买年货时可要想一想,你为什么要买这些年货,你打算怎样享用这些年货?

  4、幼儿购年货。幼儿手提购物篮进超市购年货,师适时指导。

  三、交流分享

  ★价值取向:体验购买分享年货的快乐

  1、自由交流自己所购的年货。

  2、与同伴分享年货。

  活动反思:

  虽然小班孩子对合作的概念还很模糊,但是通过活动孩子知道了人多力量大的经验。今天的活动中,发现孩子们随心所欲的比较多,这固然和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关,但和我问题设计的不怎么合理也脱不了关系。我先用简单的问题铺设一下,让幼儿在回答中重新回忆、想起动作要求,对后面问题的回答才比较容易,也不大会跑出问题以外。因为幼儿的记忆大多是暂时、短暂记忆,歌曲听过了,他们就可能忘过了,不知道刚才的歌曲唱的是什么,所以也就回答不出问题了。

《春节》教案14

  设计背景

  刚刚过完春节,很想让孩子们了解一下我们中国传统的春节风俗贴对联、穿红衣、燃放烟花爆竹等是如何而来的,这些对孩子认识自己的国家很有意义,所以我设计《春节风俗》这一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的情节和内容,了解中国春节各种风俗的由来。

  2.认读字、词“年,春节”。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春节各种风俗的由来。

  难点:了解春节各种风俗的由来。大多数孩子只知道过年的时候有新衣服穿,长辈们会给自己压岁钱,但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活动准备

  自制小对联、年兽的挂图、汉字卡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们,寒假我们在家过年的时候有没有见过这个呀?(出示小对联)

  幼:……

  师:这个就叫做“对联”,过年的时候我们除了在家门前贴这个对联,还会放鞭炮、烟花。现在老师要讲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家门前贴对联,放鞭炮。

  幼:……

  2.听故事:

  师:在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怪兽,专门靠吃人填饱肚子,而且特别喜欢吃不听话的小朋友。

  幼:哇!那怪兽长什么样子?(我们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听有关怪兽的故事)

  师:这只怪兽长得跟狮子很像(出示年兽的挂图),但是它比大象还要大,爪子也长得很长很长。

  幼:哇……

  师:人们给这只怪兽取了一个名字叫作“年兽”(出示汉字卡“年”)。为什么叫“年兽”呢?因为这只怪兽每逢365天就会出来吃人,而每年有365天,所以人们就把这只怪兽叫作“年兽”。还有这只年兽都是在天黑以后才出来,天快要亮的时候就跑回山里去了。

  幼:……

  师:因为年兽会吃人,所以大家都很怕它,但又没有办法消灭它。直到有一年,年兽闯进一个小村庄,遇到有一家门前挂着红布帘,穿着红衣服的人,还有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燃放爆竹玩耍,爆竹点燃以后发出“啪啪”的响声,年兽看到火光,听到响声后,掉头就逃走了。于是,大家知道了这只年兽害怕红色,害怕响声,还有害怕光线,所以每年到了年兽快要出来的时候,家家户户就会在家门前挂上红布,也就是我们现在贴的对联;穿上红色的衣服,所以小朋友们每到过年的时候都会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也就是小朋友们现在玩的鞭炮了。还有年兽出来的那天晚上,大家都会躲在家里,全家人一起吃晚饭,这一餐饭我们现在叫“年夜饭”。到了第二天,大家才会出门,见到别人就会说“恭喜”,长辈还会给孩子们压岁钱。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春节”了(出示汉字卡“春节”)。

  3.智慧启迪:

  师:小朋友们,我们古时候的人为什么要贴对联、穿红衣、放鞭炮?

  (引导幼儿说出赶走年兽。)

  师:这些是我们中国春节特有的风俗。

  师:那春节的前一个晚上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吃的晚饭叫什么呢?

  (引导幼儿说出年夜饭)

  4.识字游戏:

  师:现在小朋友们来看(拿着汉字卡),谁跑到了老师的头上呀(把汉字卡放头上)?

  幼:……

  师:谁又跑到了老师的手臂上了(把汉字卡放到手臂上)?

  幼:……

  5.活动延伸(家园共育):

  师:小朋友们还记得刚才老师记的故事吗?请你们回家后也给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讲一遍。

  教学反思

  1.刚刚过完春节,孩子们对贴对联,穿新衣、放鞭炮这些事情还记得很清晰,加上我用故事引导,加深孩子们的记忆,并且了解为什么到了春节我们要这样做。

  2.本班的幼儿对怪兽,一年的天数,古代等都有一定的认知,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3.在讲故事的时候,我的语言有欠生动,缺少与孩子的`互动,对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力度不够。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丰富自己的语言,多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多设计些问题和游戏与孩子们互动。

  4.大班社会传统的春节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春节,知道过年的由来,了解过年的传统风俗。

  2、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并会正确对别人说一句祝福语。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回忆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谈论。由此,引起有关"过年"的话题。

  2、先让幼儿讨论自己对"年"的认识:为什么要过年?过年是怎样的?等等。

  3、教师讲有关过年的故事、传说。

  4、再让幼儿谈论大家过年的风俗都有些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知道祖国很大,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观察角摆放有关物品、布置,让幼儿深化认识6、评价、结束课。

  活动反思:

  过年是孩子最喜欢、最兴奋的事情。所以在活动一开始的谈话部分,幼儿就十分投入,兴致很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讲述自己过年时所经历的事情。而我好像是作为一名资料补充员的身份,当幼儿讲到一个什么事情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时,我就在展示台上出示图像、图片等,加上幼儿和我的共同讲解,使中国过年时传统风俗在幼儿面前展露无遗。使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些操作活动真真切切地展示在幼儿面前时,幼儿的兴奋达到了xx。从活动效果来看,幼儿动手能力很强,做出了许多精彩的东西。将民间美术欣赏与特定的节日结合起来,幼儿比较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再让幼儿进行手工操作,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解决了幼儿园手工难教的问题。

《春节》教案15

  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让幼儿回忆过春节的热闹情景,共同分享快乐。

  2.引导幼儿认真听小朋友讲话,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3.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准备:

  幼儿春节活动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同幼儿谈话

  1.教师与幼儿互相问春节好。

  (1)教师:现在,饿哦们都来说一说自己是在哪里过的春节好吗?

  让幼儿互说,激发讲述情趣。

  (2)你是在哪里过春节的?春节你去了哪里玩?

  和谁去的?看到了什么?

  (3)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二、生活讲述

  1.老师知道春节大家都拍了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

  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找朋友,一起看。

  (小朋友自由结伴互相观赏)

  2.幼儿讲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

  三、交流讨论

  1.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照片贴到主题墙上,(星星.教案网)让大家一起来欣赏呢?

  我们都来看看小朋友的照片,了解春节有趣的事吧。

  四、活动延伸

  幼儿边看边讲述自己过春节的有趣事。

  活动反思:

  在节日气氛中,大家的心情格外的好,并不只因为过节。孩子们制作了一个个红红的灯笼,一串串五颜六色的拉花,一张张可爱的贺卡,让我看到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制作的小手工更加细致、精美;大家合作起来齐心协力,有剪纸条的、有撕双面胶的、有粘贴的、有做装饰的,各尽其能,配合的相当默契;课堂十分安静,连下位自由组合的小组合作起来也不会有大动静;认真整理自己的物品,地上的碎纸全数将干净……看到孩子们放学时,手里拿着自己做的拉花和灯笼,高兴地在父母面前炫耀的样子,我也心里美滋滋的。

  现在想想,我的愿望是希望看到学生们有成就感的样子和开心的笑。

  小百科: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岁节(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春节》教案16

  活动目标:

  1、让小班幼儿在熟悉歌曲《新年好》和掌握了三拍子的基础上,学习自编简单的身体动作。

  2,学会唱《新年好》这首歌。

  活动准备:

  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让小班幼儿观察活动室,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我们的'教室有什么变化呀?

  小班幼儿:有灯笼和对联

  师:为什么?我们怎样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小班幼儿:我们可以唱歌跳舞做游戏。

  2、引出本次活动内容:为歌曲《新年好》。

  二、学唱新歌《新年好》。

  1、教师先一边弹琴一边范唱一遍,小朋友你们听听老师是怎么样来庆祝新年的。

  2、教师要求小班幼儿有表情地演唱。

  3、请小班幼儿分男、女演唱,要求小班幼儿在唱强拍时拍一下。

  4,全体小班幼儿跟着琴声合唱歌曲。

  三、启发小班幼儿自编节奏动作。

  1、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示三拍子的节奏?(如拍一次手,拍两次头:拍一次手,拍两次腿:跺依次脚,拍两次肩等等)

  2、小班幼儿听教师弹琴《新年好》合着拍子的节奏,自由用动作表现强弱弱。

  3、请个别乐感强的小班幼儿听琴声《新年好》,大家做示范表演。

  四、进行结束。

  教师带领小班幼儿一起完整的唱完《新年好》这首乐曲。

《春节》教案17

  活动目标:

  1.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集体联欢的场景,体验温馨情感。

  2.继续学习群体人物画的构图方法,画面内容丰富、饱满。

  3.在绘画过程中能自始至终围绕主题进行创作活动,有一定的坚持性。

  活动准备:

  1.在新年联欢会的亲身体验,感受过热烈欢乐的气氛。

  2.有画群体人物的经验。

  3.纸、笔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主题,引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1)教师:我们是怎样迎新年的?开展了哪些活动?最热闹的是什么活动?

  (2)教师:在新年联欢会上你表演的什么节目?你最喜欢的节目是什么?为什么?现在请你把这样的场面画下来。

  2.师幼共同讨论如何安排画面、表现热闹的氛围。

  (1)教师:你准备画些什么人物?舞台上表演的小朋友要画在纸的.什么位置?有什么样的动作姿态?

  (2)教师:观众画在什么位置?怎样表现?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强调重点:表现各种人物的动态。

  (2)注意难点:处理好主体人物和衬托人物的关系,并会用色彩突显画面中的主题人物。

  (3)画面要求:画面丰富、生动,能在构图和完成轮廓的`基础上,仔细涂色,耐心地完成绘画内容。

  4.师幼共同欣赏幼儿作品,交流绘画体会。

  教师:你觉得哪幅作品表现出了新年联欢会热闹的场面?

  x集体活动名称:

  谈话活动:怎样过新年

  内容和要求:

  1、通过活动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大胆的创新精神。

  2、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求幼儿能够用较为流利的语言描述情景,并能够使用丰富的词汇来形容新年的快乐和自己愉悦的心情。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环境与材料:

  各种与新年有关的图片或者物品

  过程与指导:

  1、谈话导题:“新年就要来到了,大家都很高兴,让我们来想一想,怎样过新年才快乐呢?”幼儿自由讨论,请想好了的小朋友来讲一讲,他准备怎样过新年?去年的时候是什么过的?心情怎么样?

  2、出示各种与新年有关的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上面都有些什么,人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表情看起来怎么样?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3、回忆去年小朋友给其他的班小朋友拜年的情景,请幼儿想一想当时的情景是怎么样的?我们在拜年的`时候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拜年》这首儿歌,全班一起来背诵,激发幼儿对新年的向往。

  4、告诉小朋友,新年是一年的新开始,小朋友又大了一岁了。提问:你在新的一年里有些什么打算,有什么愿望,应该怎样做?

  5、教师小结:我们不仅自己要快乐的过新年,而且还有给身边的人送去自己的祝福,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拜年的话,还可以把自己的祝福画出来,做成贺年卡,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好吗?

  活动反思:

  本节课以“过新年”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始终。从情境导入、学唱歌曲、参与体验、创作表现、拓展延伸等几方面,突出对歌曲《过新年》的学习,是一个综合型的课程。本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并能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淡化和解决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快乐中、游戏中学会了歌曲。

《春节》教案18

  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探究自己身上有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开启青少年的心扉,正视自己青春期的种种变化

  二、学生分析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在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体发育加速,与此同时相应的产生一些心理矛盾与困惑,以至影响自己的健康成长。因此,同学之间给予交流的机会和老师的恰当引导,有助于学生焕发出青春朝气蓬勃的力量。

  三、综合设计思路:

  本课是从生理的变化引入,然后从心理变化的层面对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进行分析。

  对号入座活动

  将事先准备好的5组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婴儿、幼儿、小学低年级或目前)的照片编号、打乱出示,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对号入座找出5个学生的成长路线,时间最短者为优胜。

  分析:1、活动中为何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2、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照片,对照归纳出主要有哪些变化?

  3、男生、女生的变化是否一样?

  4、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自制下表,根据本组实际情况填写:

  角色 生理变化

  男孩

  女孩

  链接1:女性青春期有哪些生理特点? (必要时补充)

  链接2: 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必要时补充)

  链接3:青春期生理变化 (必要时补充)第五课时 第四课第一框 走进青春:成长不烦恼

  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正视自身存在心理卫生问题。通过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阐明不健全的心理将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道理。

  二、学生分析

  儿童时期,自我意识发展缓慢,过着与世无争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但进入青春期,在身体发展悄悄变化的同时,心理上也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自我意识的突现,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和责任感,突然发现自己肩上背负着许许多多沉重的使命,包括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等,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存在异时性,儿童模式被打破,而成人模式尚未建立,因此心理上出现不平衡,使得初中生很难适应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无法消除因成长而带来的烦恼,从而产生迷茫的心理。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本课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清除因身体发育成熟而引起的心理障碍;培养健全的人格;力求顺利地度过“危险期”。

  三、综合设计思路:

  欣 赏:《小小少年》(附歌词)

  分 析:1、这首歌能否使你产生共鸣?是什么?

  2、你是否也象歌中唱的那样“但有一天,风波突起,忧虑烦恼都到了”?

  3、在成长、学习、生活中你都遇到了哪些烦恼?

  活动:争当“排忧王”

  1) 每人将自己在青春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心事写下来,塞进

  事先准备好的箱子里,不记名

  链接1:生活中的压力 链接2:体毛与体臭

  2)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抽3个,讨论分析该如何为同学排忧解难,并宣读,其他小组学生可补充

  3) 最后将各组宣读的烦心事归类,课上没能解决的留待课后查资料、请教师长或专家

  4、歌中唱到“小小少年,很少烦恼,无忧无虑乐陶陶……但愿永远这样好”,是否说明我们遇到的烦心事都是不好的?有哪些切实有效的方法或途径可以让我们的青春期“无忧无虑乐陶陶”?

  结 论:成长不烦恼!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突出表现之一,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观点和生活方式,安排自己的学习处理人际关系。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对老师的态度也是一样,包括老师的教育和苦口婆心的心理疏导,他们也许表面上认同,但心里并不一定接受,相反更多还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如何使自己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践行中调试心理矛盾、解决心理问题还需共同探讨。

  第六课时 第四课第二框 感悟青春:青春误读

  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针对学生青春期出现的典型问题探讨如何面对青春。

  教学难点:在课堂上现场提取出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来解决学生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

  二、学生分析

  在青春期,学生主要对一些问题存在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如取笑同学的生理变化,对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过于敏感,误把逞强当成长等。而学生的逆反心理可能会对相关内容的进行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课堂交流和课后的师生独立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综合设计思路:

  本课针对学生在青春期可能存在的一些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进行专门的讨论,进而引导学生全面把握青春的含义来“感悟青春”。

  1、导入新课:

  投影:要爱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

  ——高尔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读青春,又应该如何度过我们的青春时光呢?

  2、新课分析:

  感悟青春:青春误读(板书)

  学生活动:针对下列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或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问题1:拿别人的生理发育特点开玩笑是否合适?应该如何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总结出:同学间可以相互交流,共享成长的经验,但要遵循彼此尊重的基本原则。在尊重与关爱的环境中,我们将进一步体会到青春成长的美好。

  问题2:如何表现自己的个性?(可以联系扩展资料《纹身少年:刺激?自虐?“酷”?还是残酷?》进行讨论)

  总结出: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处散发的美丽,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

  问题3:男女同学之间要不要交往?应该如何交往?

  总结出: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但要做到以下几点: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要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交往关系要疏而不远,若即若离,把握两人交往的心理距离,排斥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本课提出了青春期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交由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果用辩论赛的形式也许更有效,但我没有试过,大家不妨一试。

  第七课时 第四课第二框 感悟青春:青春畅想

  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从一种精神气质的角度全面认识青春的内涵,解读青春。

  教学难点:本课教学主题带有丰害情感性。因此,如何保持课堂中轻松活跃的氛围,让学生亲身体会“欢快”是难点所在。

  二、学生分析

  资料收集、游戏活动、故事会以及诗歌朗诵,这些都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学习活动,可以说学生的积极性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但学生收集什么资料、怎样组织开展有序的教学活动还缺乏经验,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使课堂做到活而不乱,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三、综合设计思路:

  帮助学生在青春期的一些观念及行为误区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成长、对青春有更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从关注自己的身心变化提升到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课前搜集描写青春的'诗歌、散文,或自己创作,课堂上进行朗诵表演。

  通过学生的创作和表演,让学生领悟信心、爱与美丽的梦想将使青春永驻。青春将使我们对未来充满新奇,使我们有勇气去面对眼前的一切。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本课的课堂气氛的调控是比较难以把握的,既要防止冷场;也要避免毫无效果“新闻发布会”即唱高调的局面出现。

  第八课时 第四课第三框 祝福青春

  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1、解读青春:通过学生自己收集材料、讨论、并论证观点,从理性角度认识青春。

  2、探讨、升华青春:通过学生自己对两段材料的分析,让他们逐步揭示青春的

  含义是分两个层面的。探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把握真正的青春,使学生明白珍惜美好青春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青春并不是由年龄决定的。拥有青春的体魄,并不意味着拥有真正的青春。要拥有并保持真正的青春是需要付出不断努力的。

  二、学生分析

  有句话叫“生在福中不知福”,如果把它用来形容此时的初中学生,那时最贴切的了。的确,现在的初中生在物质上得到极大的满足时,但由于年龄和学习上的压力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幸福没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很多学生都认为其他人比自己更幸福,对青春缺乏一种渴望的热情。因此,科学引导学生的认识,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综合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学生的体验和行动祝福自己的青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在教材处理上,我将《感悟青春》这一框的后半部分“青春畅想”与《祝福青春》这一框结合起来,把内容做了调整,做了一个课时。目的在于理清线索,前后连贯,以免类似的活动使学生产生重复感。

  在课堂内容设计上,我采取“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思想认识——融入日常生活”的流程,首先用大量的材料(教师搜集、学生搜集)穿插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搜集、思考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并在讨论、论证过程中,自己慢慢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并把问题的解决方法融入日常生活中去。

  活动1:想象青春

  每人准备一张纸,填写下表:

  看到“青春”两字,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 哪一种(个)……

  1、颜色: 2、形状:

  3、动物: 4、植物:

  5、季节: 6、歌曲:

  7、人物: 8、服饰:

  9、词语: 10、体育运动:

  分 析:你所填的有没有什么共同或相似之处?是什么?

  活动2:解读青春

  青春是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请将课本P41的青春字母续下去,评选出最经典的续写。

  分 析:有人说,青春是一颗划破天宇的流星,虽然绚烂却很短暂;也有人说青春是一棵常青树,永不凋零。你认为决定青春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活动3:珍惜青春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与儿童、父母、老人相比,我们拥有更多的是什么?

  活动4:祝福青春

  将课前收集到的青春箴言在组内传阅,并评选出最佳的2句,课后张贴在教室里。(也可以是朗诵的形式)

  链 接:青春随想曲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避免将“传递青春箴言”流于形式,要注意在传递中得到相互祝福的意愿。

《春节》教案19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除夕前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炮声不绝。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春节》教案20

  【教学目标】

  1.了解过春节的有关常识和传统风俗。

  2.体会和感受春节的热闹和欢乐。

  3.喜欢过春节,并在春节活动中过得快乐、文明、安全。

  4.对春节中的一些现象和习俗产生探究的愿望和初步行为。

  【教学准备】

  1.在家长帮助下收集有关春节的年画、对联、年历画、小灯笼、过年买的小玩具、装压岁钱的红包、过年拍的照片……上课时带来。

  2.查询、回忆春节有哪些与平时不同的活动;在春节活动中发生过哪些事故。

  【教学过程】2课时

  第一课时 春节的知识、习俗

  活动一:春节物品展示会

  1.学生把收集到的物品摆放在“展台”上。

  (展台由课桌拼搭而成,根据物品多少、大小而定“展台”大小。)

  2.由提供物品的同学进行介绍、说明,可以是物品的来历、收集的方法与经过,物品的用途、含义等。如果提供人介绍不清,可以由其他人或老师代为补充说明。对收集得好、介绍得清的同学要及时予以奖励和夸赞,特别对那些收集方法奇妙的同学更要如此。

  (注:建议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争取能开设自己专门的展台。)

  活动二:春节探秘

  1.探究关于春节的时间。同学汇报、教师板书:春节──正月初一

  (注:学生汇报时要说明掌握、了解到这个时间的方法、途径,有必要的还可以出示物证,如历书等,教师也应做相应准备。)

  2.了解关于春节的传说。以开故事会或听故事录音的方式进行。要努力让学生把搜集、查询到的有关年的`传说介绍出来,越多越好。

  3.关于年的探究。比如,让学生探究为什么元旦叫过年,春节也叫过年?元旦是哪一天,春节又是哪一天?

  4.自由谈:“我爱过春节”。同座或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爱不爱过年?为什么爱过年?你过年最盼望什么?

  5.结束语:过年真好,小朋友们都盼望着过年的那一天早点到来。你们可以把挂历上注明春节的那一天做上记号,天天看一看、数一数:还有几天就该过年啦。还有,请小朋友回家去问一问、查一查:春节前要做哪些准备活动,春节后又有哪些活动?在过春节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下节课我们将与大家讨论这些话题。

  第二课时 春节活动和注意事项

  活动一:讨论交流、春节期间有哪些活动

  1.可以分节前和节后,着重说春节所独有的和自己最喜欢的活动。

  (如,节前:熬糖、煮酒、杀猪、腌鱼肉、腌鸡鸭、灌香肠、打年糕、打扫卫生、买年画、写春联、购买衣服和玩具;节中:贴春联和年画、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发压岁钱、给亲友和邻居拜年;节后:走亲戚、拜年、耍龙灯、舞狮子、撑旱船、看戏、逛街、赶集等。)

  2.选代表汇报、教师边听边把图片或板书随机张贴或板书出来。

  3.最后小结浏览一遍。

  活动二:模拟拜年

  1.对传统的拜年动作、语言的模拟。

  (模拟拜年时老师要组织学生引导、讨论,确定文明、得体的动作和灵活、多变的祝福语。)

  2.新式拜年方法的表演,如利用打电话、写信、利用电脑发邮件等。

  活动三:情境研讨──我有好办法

  (一)出示若干情境,组织学生研讨

  情境1

  过春节虽然热闹、快乐,可是也有烦人的事。过春节的前一天,明明跟着爸爸上街赶集。集市上真热闹,人太多,货也太多,明明跟着爸爸

  买这买那,看这看那。一个没留神,他与爸爸走散了。这可怎么办呢?请大家帮明明想想好办法,怎样才能让他不着急?

  情境2

  正月初二,小红跟着哥哥去外公家拜年,搭车的人非常多,大家拼命地挤上挤下,小红该怎么办?

  情境3

  大年三十那天,是个晴天,有点风。小丁吵着要玩爆竹,爸爸就给了小丁一封小鞭炮。小丁放鞭炮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教师小结

  春节期间,虽然喜庆热闹,却有“四多”:

  (1)走亲访友的人多,车上非常拥挤,造成的交通事故多。

  (2)大家烧纸、点蜡烛、放鞭炮、放铳,引发的火灾多。

  (3)因为坐车、看戏、放鞭炮,小学生受伤害的事故多。

  (4)春节好吃的东西多、作客多,容易多吃多喝,所以得肠胃病的多。

  我们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四多”灾难的发生。

  [以上拟设情景可增可减,视时而定。]

  全课小结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喜庆、最欢乐的节日。我们放假以后,很快就到春节了,希望同学们把在春节中看到的新鲜事,参加的有趣活动牢牢地记在心里,开学时告诉同学和老师。同时,老师也衷心祝愿小朋友在过一个快乐、吉祥、安全的春节!

《春节》教案21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揣摩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学习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春节的习俗。

  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1、了解单元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

  (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板书:民风民俗)

  (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了解课文安排。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二.谈话导入,共话春节

  1、导语:“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寒假里我们刚刚过完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我想春节的场面大家还历历在目吧。我记得小时候学的一首关于我们东北过春节的歌谣:“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贴对联,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吃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喝烧酒,三十走油,初一磕头。”老师也在网上下载了一首有关老北京过春节的歌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你们想知道老北京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好,现在,我们就跟随老舍走进老北京,重温那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那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⑴ 关于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不但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 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⑵ 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 贴春联 守岁 闹元宵等。

  ⑶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

  4、小结:的确,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古都北京,过起春节来更是京味十足。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节。

  三、.放手初读,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下面,老师请13名同学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前后多长时间呢?(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3、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然后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师出示表格)

  时间 风俗习惯

  4、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5、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能发现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6、春节像一场大戏,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的拉开了序幕,请同学们速读浏览,按照年前、过年、结束的顺序找出相应的段落。

  7、老舍先生写了这么多关于老北京的民风民俗,那么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板书: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

  四、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过渡: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⑴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①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

  ②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⑵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①找读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

  (腊八粥、腊八蒜;杂拦儿;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说说体会(充足、丰盛)。

  ②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⑶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①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的心态。

  ②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⑷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五、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北京春节哪些热闹、浓烈的画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几幅。

  2、小组研读: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划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⑵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⑶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自己再读相关段落,补充完善自己的阅读感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哪一天?选择你最喜欢的那一部分,深入地读文,读到你印象最深的地方,你就把它画下来,结合自己过年的感觉,简单地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并且可以把你的感受和小组同学交流。

  六、及时反馈,当堂验收

  色味双美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男女老少 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各形各色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

《春节》教案22

  活动目标:

  1、了解过春节的多种风俗习惯,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感受合作的的快乐。

  2、体验过节的喜庆氛围。

  环境布置:

  活动室布置成喜庆的氛围(鞭炮、灯笼、春联等)

  孩子们收集的各种有关春节习俗的资料

  主题来源:

  寒假刚结束,孩子们还沉浸在过新年的气氛中,有的孩子一来幼儿园就说,“老师,妈妈带我上超市去,超市里真热闹,都吊满了鞭炮”

  有的说,“我妈妈给我买了新衣服。”有的说:“有许多客人到我家做客。”随着他们的话题,另外的孩子参与了话题讨论,我想,我们刚过完一个春节,春节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我们周围也到处是喜气洋洋。对孩子来说也是非常熟悉,来源于他们的生活经验。

  于是我就从孩子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切入,和他们一起去探究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同时也让孩子的认知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得到发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让孩子们体验到春节的快乐,知道自己又大一岁了,所以预设了“喜气洋洋过春节”这一主题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主要从介绍自己收集有关春节的资料、小制作、分享交流等环节入手,来加深幼儿对春节的认识与了解,感受过春节的喜悦。

  主题小结:

  春节是小朋友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刻,也是我国人民最喜庆的日子。本次活动来自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人们怎样欢度新春,充分挖掘了春节欢庆活动的多样化,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新春的快乐,扩展了他们的知识范畴。

  在活动“春节歌谣”中,孩子们带来了春节里各种喜庆用品,如:春联、中国结、福字等,并且交流了春节里最高兴、最难忘的事情;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的又一个民间节日,又叫灯节,在元宵节有许多习俗,如:家家要点灯、吃元宵、猜灯谜以示庆祝,表示大家过好年要同心协力加油工作了。于是我们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灯笼,有鱼灯、兔子灯、狗灯,一时间教室里挂满了灯笼,漂亮极了。

  春节里还有形式多样的庆祝表演,舞龙舞狮就是非常典型的`庆祝方式。孩子们用收集的纸盒和彩带等不同材料连接做成一条龙,然后由幼儿分别扮演龙头、龙身、龙尾,一个接着一个,在“金蛇狂舞”音乐的伴奏下,不断地改变舞龙的姿势,亲身感受到春节热闹的气氛。

  另外,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实施高质量幼儿教育的保证,充分利用和开发家长资源,在课程实施中实现家园互动。本次活动中我请家长参与我们的活动,和孩子一起收集春节用品、带来灯谜等,在无形中让家长懂得让孩子参与收集资料、材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贯彻课改理念:活动中教师是体验孩子需要的支持者,在活动中既做到适时提升总结,又使孩子在创造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春节》教案23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北京的春节》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一份我自拍的画面,想让大家欣赏一下。请看大屏幕。(播放影片,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看过后你都知道这是什么时候了吧。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来看看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画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我们再来看看北京春节还有哪些习俗?(出示幻灯片3)

  3.现在,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这篇文章了。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其中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出示问题-课件)

  3.交流汇报,老师同时出示图片: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以及课文的详、略)

  4.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说说老北京京味十足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出示问题及重点词语)

  三、交流探讨,感受北京独特的民俗文化。

  同学们,详写的这些内容你最喜欢那部分的内容?咱们就先来分析那一部分。

  腊八

  (1)学生齐读本段。

  (2)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出示重点句子及理解-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他的腊八节完了,大家还愿意阅读那一部分。)

  除夕在春节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呢?(热闹)对!

  就让我们抓住除夕真热闹来体会。首先从人们的活动来体会除夕的热闹。(人们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在外边的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出示重点词语

  接着让我们从味、色、音来体会。

  味:酒肉的香味

  色:各色的年画、红红的对联(出示重点词语)

  音:鞭炮声不断

  小结:短短的一段话,就足以见到老舍在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和描写手法的`细腻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配着音乐来朗读这段话。(放音乐)

  3、正月初一

  读一读该段内容看一看北京春节初一的人们都在做什么?最吸引你的活动是什么?(出示问题)学生自学、交流、汇报

  逛庙会、拜年、所有店铺关门--人们悠闲、快乐

  正月十五

  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

  (1)、作家写元宵节抓住一个灯字做足了文章,突出了灯的什么特点呢?(找出相关联的语句读一读并概括出来)

  灯的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元宵上市,春节又一个高潮到了。这句话。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什么?(重点是一个又字)

  (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积累好词好句

  (这课中有很多好词好句,老师也积累了好多,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一起把他们读一下。)

  (出示词句):

  色如翡翠色味双美零七八碎万年更新

  灯火通宵日夜不绝万不得已娴熟技能

  腊七腊八,冻死寒鸭,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日夜不绝。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本课小结:

  本课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作为纬线结构全文。

  每部分都以表示时间的词开头,构成各段的总起句中心句,紧接着围绕中心句列举事例.这种结构安排自然流畅,脉络清晰

  在内容上安排的详略得当,整体介绍北京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了腊八、除夕、初一、十五这四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语言上更是幽默风趣,通俗浅易,朴实无华。

  布置作业:

  1、搜集更多地方过春节的习俗。

  2、用你搜集到的资料作为素材,办一期以春节习俗为主题的手抄报。(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附:板书设计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

  详略详详

  农业展览会最热闹悠闲快乐

  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详略

  春节的又一高潮

《春节》教案24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本篇文章老舍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以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的语言展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因此,教学时,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氛围,充分地发表读书见解,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多层次的朗读感悟和自主合作式的研读,理解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领悟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体会本课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与春节有关的图片及视频。

  2.制作课件:春节的视频片段。

  学生准备:1.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

  2.搜集各地过春节的民风民俗。

  课时安排

  2课时。

  注:1.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见前面的“课文备课方案”。

  2.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学生活动卡”请使用手机扫描封面二维码进行下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能把你过春节的趣事说一说,让大家也来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吗?(生自由汇报:放爆竹、吃年夜饭、贴春联、拜年、守岁等。)

  2.揭题:在几十年前的北京,人们又是怎样过春节的呢?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图片欣赏唤起春节的记忆,回忆春节趣事,走近春节,揭示题目,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正文的学习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凝聚,讲究的是热闹、祥和。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中华儿女会吃团圆饭、祭祖、守岁,带着美好的心愿辞旧迎新,但是每个地方的习俗有所不同。今天,我们就跟着作家老舍,走进《北京的春节》,请同学们打开书,朗读这篇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后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试着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重点指导“醋、拌、燃、贩”的读音。注意易错字“醋”的左边里面不要少一横;“彼”的部首是“彳”,不是“亻”。)

  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不懂的词语可借助字典、词典弄懂,也可以请教伙伴或老师。

  3.指导生字书写,重点指导:蒜、醋、眨、宵、燃。学生独立书写,师生点评、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4.指名朗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那时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热烈、忙碌、喜庆、团圆、祥和……)

  5.快速浏览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看一看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的。围绕春节,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以及这些日子的哪些习俗?

  6.学生进行汇报,在此基础上说一说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自主钻研文本,自主读文归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加强朗读,感受语言

  1.选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或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文字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最能表现春节氛围的词语和最能表现“年味儿”的句子。

  3.学生汇报,引导思考:从这些词句中,你感觉北京的春节是一个怎样的春节?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语言特点,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年味儿”,为下节课的细读做铺垫。

  四、回顾全篇,拓展延伸

  1.总结:“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声迎新春。”老舍先生用他那京味儿十足的笔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热闹、祥和的北京春节,让我们有机会体味老北京有声有色的年味儿,在这么多的节日里,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日子?你最感兴趣的又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交流。

  2.拓展延伸: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各个民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通过课内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并通过查阅资料,加深了解我国各族人民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为下节课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题入文

  1.认读词语:热情、自傲、饺子、万象更新、鞭炮、眨眼、通宵、间断、万不得已、截然、燃放、小贩、摆摊儿、彼此、贺年、骆驼、恰好、一律、彩绘、分外。

  2.小组互评、订正。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儿,谁愿意说说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忙碌、热闹、喜庆、欢乐……)

  设计意图:巩固词语,读准字音。引用多元话题,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个性化感悟,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乐于参与,使学生没有了“必须”做的压力。

  二、品读课文,品京味儿年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哪些日子给你的印象最深?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生汇报交流)

  (1)年前的忙碌。

  ①过渡:为了迎接春节,人们一般从入腊月就开始准备了。文中介绍了年前的哪些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人们都有哪些主要活动,有哪些讲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怎样的心态?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7自然段。

  ②学生交流汇报,谈感受。

  ③质疑:腊八的活动很多,为什么单写腊八粥、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重点句品析: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农业产品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在开展览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⑤小组轮读课文第1~7自然段,要读出浓浓的年味儿,然后评读。

  (2)除夕真热闹。

  ①(课件播放除夕时喜庆的场景。)自由朗读第8自然段,找到最能表现除夕真热闹的词语。(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标注重点词语。)

  ②小组研读,合作交流。

  A.这个节日有什么特点?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B.第一句与后面的句子是什么关系?

  C.这个自然段中的哪些语句体现出北京的除夕真热闹?

  ③指名朗读、评读,品味除夕的热闹。

  (3)元宵节火炽而美丽。

  ①过渡:如果说除夕是家庭中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

  ②元宵节的`特点是什么?(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③课文描写了哪些灯?这些灯有什么特点?

  用“有的……有的……”的句式,说说元宵节还有什么灯。

  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图片,然后进行句式练习。

  ④作者用这么多笔墨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其用意何在?从中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元宵节?你能读出这样火炽而美丽的节日气氛吗?

  (4)初一的祥和与幸福。

  ①过渡:与除夕和元宵节的热闹相比,初一又有着怎样的光景呢?

  ②初一这一天有什么特点?“截然不同”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说“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呢?

  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9、10自然段,从作者的描述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气氛?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住不同人群的活动来体会。)

  ④指导朗读,读出不同人群的不同状态,从中感受初一的祥和与幸福。

  (5)激趣:北京的春节热闹、祥和,大人、小孩都情趣盎然,相信同学们会从下面的童谣中品味出来。(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你从这样的春节中体会出了北京人的哪些心愿?说说你的感受。

  2.课文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本,全面整合教材。不是必须按教师安排的任务去一项一项落实,而是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生成自主感悟,让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或意愿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感受情感,总结全篇

  1.讨论:快速浏览课文,从哪里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可以运用“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感。

  2.小结:春节是我国的一个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讲究的就是热闹、红火、祥和。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就让我们一边欣赏这首《恭喜发财》,一边观看课文的插图,再次感受过年的喜庆和热闹。

  设计意图: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陶醉在北京祥和、热闹的年文化中,身心均受到感染。

  四、布置作业,强化练笔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与家人过春节的情景,选择一个最难忘的时刻,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2.搜集春联或有关春节的故事、传说、美味佳肴等,办一期春节简报。

  设计意图:拓展语文教学外延,做到读写结合,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腊八—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时间顺序)

  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 (详略得当)

  教学反思

  1.从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入手,抓住重点语句研读,创设情境,结合生活体验,走进老北京人的春节,感受人们的欢乐和浓浓的年味儿。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读书的过程中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氛围,在表达时借助情景,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拓展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在了解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

《春节》教案25

  教学目标:

  1、回忆、分享自己了解有关“过春节”的趣事,进一步感受过年的快乐气氛。

  2、理解诗歌内容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3、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4、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对中国春节习俗有初步的了解

  材料准备:台历一本

  教学重点:

  理解儿歌内容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过春节”经验帮助记忆儿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两个新年

  1、重点提问:你们知道我们中国人每年要庆祝几次新年吗?是哪两次?

  2、找找元旦和春节:请幼儿在年历上把两个新年的第一天找出来。

  小结:元旦每年都一样,都是1月1日。春节年初一每年不一样,今年就是2月19日。

  3、重点提问:在世界上有哪些人要庆祝春节?

  小结:春节又叫中国年,是所有中国人的节日(理解:华侨)

  二、春节印象(解决难点)

  1、问题导入:每年的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忙着做准备。你们家做了哪些准备?

  (春联、放鞭炮及窗花等)

  2、讨论:

  (1)大年初一的前一个夜晚称为什么,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2)春节期间,大多数人都要连着休息几天?七天里,你们觉得最开心的是什么?

  三、春节歌谣(解决重点)

  1、欣赏老师朗诵的歌谣,请幼儿说说歌谣中的'动物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哪些事情你也在春节里做过?

  2、学念儿歌。

  四、结束活动。

  小百科:春节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游戏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春节是中国最重要和最具文化内涵的节日,更是推动产业经济和内需消费的重要内驱力。

《春节》教案26

  教案前言:新的一年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大家了解新年的来历和意义吗?作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通过这次的幼儿园教案让大家了解什么是“春节”。

  教案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春节,知道过年的由来,了解过年的传统风俗。

  2、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并会正确对别人说一句祝福语。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教案过程:

  1、让幼儿回忆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谈论。由此,引起有关“过年”的`话题。

  2、先让幼儿讨论自己对“年”的认识:为什么要过年?过年是怎样的?等等。

  3、教师讲有关过年的故事、传说。

  4、再让幼儿谈论大家过年的风俗都有些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知道祖国很大,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观察角摆放有关物品、布置,让幼儿深化认识。

  什么是“春节”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教案27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寒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教育学生愉快、合理地过寒假。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培养学生反应的敏捷性和对动作的控制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安全图片、《寒假安全知识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谈话与讨论

  1、小朋友们谁来说一说在学生园里怎样做才能不发生危险?

  学生自由讨论,根据平时已有的经验和我们平时的嘱咐回答。

  教师小结:(在教室里不能跑因为有桌子和椅子,到处有尖尖角,在洗手时要排队防止地面有水摔倒,小朋友上下楼梯要靠右走,不能推挤。户外活动时,滑滑梯不能倒着滑要扶好扶手,在楼上走廊玩玩具时不能扔到楼下去,发生危险。使用小剪刀不能对着小朋友等等。)

  2、丰富知识经验,激发学生过寒假的兴趣。

  (1)小朋友过几天小朋友就要离开学生园了,你们知道为什么?(知道放寒假了)

  (2)因为过年了,小朋友要放寒假,在家里一个月的时间,小朋友们高兴吗?(高兴)

  (3)怎样开开心心的过新年呢?(引导学生只有注意安全才能开心过年)

  二、和学生一起讨论怎样安全、合理地过寒假,培养学生完整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判断能力。

  1、教师引导学生:“寒假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可是在寒假里,有些事情是可以做的,但是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引导学生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

  请学生观看图片说一说

  (看图片:放鞭炮、陌生敲门、在公路上玩耍、溺水等一些安全图片)

  (1)讨论在家的安全

  激发学生对家中危险的重视,初步对家中的危险进行了解:自己在家有陌生人来敲门怎么办?在家里能不能自己插电源?能不能玩火、放鞭炮?能不能在窗台上玩耍?等等)

  (2)讨论外出时的安全

  除了家中的危险,我们身边和生活中还有许多危险存在着,你知道的危险有哪些?(不能独自去公路上和水边玩耍,在路上遇到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要,在商场里大人走散应该怎样做?)

  三、请学生看图片,找对错

  请小朋友看一下,这里的小朋友他们做得对不对?

  四、教师总结寒假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过春节时,好吃的东西很多,不能一下子吃得太多,否则会引起肚子痛,影响身体健康,也不能吃生冷不干净的东西。

  2、独自不能玩火、放鞭炮、玩电、玩尖锐的物体。

  3、寒假里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不要到户外长时间地玩,要保护自己不被冻伤。

  4、独自在家时如果陌生人敲门不要给他开门,不能攀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

  5、如果和大人逛商场走散了,要找超市的阿姨。

  6、不能独自去水上滑冰,不能在马路上玩耍。

  7、知道三个电话号码:110、120、119。

  8、在家玩电脑、看电视的时间不要太长,不使眼睛过度疲劳。

《春节》教案28

  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使幼儿回忆过春节的快乐,共同分享快乐。

  2、引导幼儿认真听其他小朋友的讲话,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春节活动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重现

  教师与幼儿互相问春节好。

  师:你是在哪里过春节的?

  春节你去了哪里玩?和谁去的,看到了什么?

  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二、引导发现

  1、有的小朋友春节好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找朋友,一起看。(小朋友三五成群地一起看)

  2、幼儿讲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

  三、交流讨论

  现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贴到语言区的.墙上,给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过春节的有趣的事。

  四、延伸活动幼儿边看边讲述边用纸笔画出自己过春节的事。

《春节》教案29

  教学目标:

  1、通过谈话使幼儿回忆过春节的快乐,共同分享快乐。

  2、引导幼儿认真听其他小朋友的讲话,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教学准备:幼儿春节活动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重现

  1、教师与幼儿互相问春节好。

  师:你是在哪里过春节的?

  春节你去了哪里玩?和谁去的看到了什么?

  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二、引导发现

  1、有的小朋友春节好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找朋友,一起看。(小朋友三五成群地一起看)

  2、幼儿讲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

  三、交流讨论

  1、现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贴到语言区的墙上,给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过春节的有趣的事。

  四、延伸活动幼儿边看边讲述边用纸笔画出自己过春节的事。

  教学反思:

  在《快乐的春节》主题中,抓住了孩子们天天盼望新年的到来,迫切想了解人们怎样欢庆新年的心理,充分挖掘了新年欢庆活动的`多样化,让孩子们体验了新年的快乐,进入新年欢庆的气氛,扩展了他们的知识范围。

  本次主题是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的一个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多媒体及故事、游戏的形式来开展,使孩子深刻地了解了年的来历和传统的风俗习惯,通过活动,提前使孩子感受到了过年的快乐。

《春节》教案30

  活动目标:

  ①让幼儿了解春节中应注意的安全,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②通过讨论,教育幼儿愉快、合理地过春节。

  ③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安全图片、《春节安全知识调查表》

  活动过程:

  ◆ 谈话与讨论:

  ①小朋友们谁来说一说在幼儿园里怎样做才能不发生危险?

  幼儿自由讨论,根据平时已有的经验和我们平时的嘱咐回答。

  教师小结:在教室里不能跑因为有桌子和椅子,到处有尖尖角,在洗手时要排队防止地面有水摔倒,小朋友上下楼梯要靠右走,不能推挤。户外活动时,滑滑梯不能倒着滑要扶好扶手,在楼上走廊玩玩具时不能扔到楼下去,发生危险。使用小剪刀不能对着小朋友等等。

  ②丰富知识经验,激发幼儿过春节的兴趣。

  ⑴小朋友过几天小朋友就要离开幼儿园了,你们知道为什么?(知道放春节了)

  ⑵因为过年了,小朋友要放春节,在家里一个月的时间,小朋友们高兴吗?(高兴)

  ⑶怎样开开心心的过新年呢?(引导幼儿只有注意安全才能开心过年)

  ◆ 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安全、合理地过春节,培养幼儿完整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判断能力。

  ①教师引导幼儿:“春节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②可是在春节里,有些事情是可以做的`,但是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

  请幼儿观看图片说一说(看图片:放鞭炮、陌生人敲门、在公路上玩耍、溺水等一些安全图片)

  ⑴讨论在家的安全

  激发幼儿对家中危险的重视,初步对家中的危险进行了解:自己在家有陌生人来敲门怎么办?在家里能不能自己插电源?能不能玩火、放鞭炮?能不能在窗台上玩耍?等等

  ⑵讨论外出时的安全

  除了家中的危险,我们身边和生活中还有许多危险存在着,你知道的危险有哪些? (不能独自去公路上和水边玩耍,在路上遇到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要,在商场里大人走散应该怎样做?)

  ◆ 请幼儿看图片,找对错

  请小朋友看一下,这里的小朋友他们做得对不对?

  ◆ 教师总结春节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①过春节时,好吃的东西很多,不能一下子吃得太多,否则会引起肚子痛,影响身体健康,也不能吃生冷不干净的东西。

  ②独自不能玩火、放鞭炮、玩电、玩尖锐的物体。

  ③春节里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不要到户外长时间地玩,要保护自己不被冻伤。

  ④独自在家时如果陌生人敲门不要给他开门,不能攀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

  ⑤如果和大人逛商场走散了,要找超市的阿姨。

  ⑥不能独自去水上滑冰,不能在马路上玩耍。

  ⑦知道三个电话号码:110、120、119。

  ⑧在家玩电脑、看电视的时间不要太长,不使眼睛过度疲劳。

  ◆ 延伸活动:

  发给每个幼儿《春节安全知识调查表》。

  要求家长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并做好监督护理工作,填好调查表,让孩子渡过一个充实、快乐而有意义的春节。

《春节》教案3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

  1.“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不但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②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

  ③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

  3.假如请你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

  4.的确,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古都北京,过起春节来更是京味十足。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节。

  二、放手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课文自学情况:

  ①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②出示本课需会写的生词集体认读。

  ③对这些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

  3.默读课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你可以用笔画下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读书动笔的习惯。)

  5.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顺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

  腊月→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6.春节像一场大戏,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的拉开了序幕,请同学们速读浏览,按照年前、过年、结束的顺序找出相应的段落。

  三、细读鉴赏,感受春节。

  (一)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北京春节哪些热闹、浓烈的画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几幅。

  (二)小组研读。

  出示研读提示: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划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②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③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自己再读相关段落,补充完善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二课时

  一、细读鉴赏,感受春节。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体会年前的忙碌。

  ①交流节前的年味主要表现在哪?重点交流节前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的主要活动、讲究及人们的心态。

  ②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读中体会人们忙碌中洋溢着的喜悦和希望: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④指导学生抓住学生反馈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

  ⑤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在过春节的这段时间都干些什么呢?

  2.体会过节的热闹

  ①交流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过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热闹)

  ②同是热闹,但闹中各有不同,默读思考:除夕、初一、正月十五这三个日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③交流各自的体会,教师相机引导:

  除夕:喜庆、团圆;初一:悠闲、快乐;十五:红火、美丽。

  ④再读一读,讨论、交流:这些感受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⑤交流反馈“除夕”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喜庆、团圆。

  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烈;

  抓“除非,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⑥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二篇短文,比较:同是写除夕,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梳理:老舍笔下的除夕为我们展现的是全景图,抓住除夕人们主要的活动简单勾勒,语言简洁明快;而“阅读链接”短文二由回忆外婆入手,重点写了一家人怎么过除夕的情景,其中细致描写了准备过程和围炉情景。

  ⑦交流反馈“初一”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初一的悠闲、快乐。

  重点指导朗读“逛庙会”时人们的表现来体会悠闲与快乐。

  ⑧交流反馈十五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

  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引导想像:还会有哪些花灯呢?除了灯,还有什么?

  出示老舍的原文,创设情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

  ⑨总结:从腊八到正月十九,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却被作家仅仅用了一千多字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正是抓住每个节日最突出的特点,用极其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去用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先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①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再读腊八一段,思考:腊八的活动很多,为什么单写腊八粥、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文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一例吗?

  2.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

  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谈,如:选材要详略得当、描写节日要抓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夹叙夹议等。

  三、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内容如下:

  1.春节印象: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

  2.春节花絮: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中选择编写。

  3.精彩再现: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

  4.春节建议:春节怎么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5.节日集锦:除了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从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入手,抓住重点语句研读,创设情景,结合生活体验,走进北京人的春节,感受人们的欢乐和浓浓的民俗风情。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过程中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氛围,在表达时借助情景,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拓展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在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受到思想、情感熏陶。

《春节》教案32

  盼望着、盼望着,新年的脚步近了,我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哥哥在大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和福字,妈妈挂起了红红的灯笼,爸爸和我买来了“年”最怕的鞭炮。夜幕刚刚降临,妈妈就为我们全家精心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香气扑鼻,色泽明亮,馋得我直流口水。我正要用筷子夹鱼吃时,爸爸的厉害武器---筷子压住了我的筷子,使我这个小兵不得不退回去。然后爸爸耐心的(地)对我讲:“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与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听完爸爸的一番话以后,我恍然大悟。心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啊,看来我以后要好好研究研究呀!这顿年夜饭,我不仅吃出了快乐,也吃出了知识,可谓是“处处有语文”啊!

  吃过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围坐在茶(几)旁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边包饺子。爸爸擀皮,我和妈妈包饺子,包进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包进了一年的收获,包进了我一年的快乐,也包进了我新年的新希望!看完春节联欢晚会,爸爸妈妈给我准备了压岁的红包,希望我快快乐乐的成长,步步登高。我给爸爸妈妈磕头,祝他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窗外不时传来阵阵鞭炮声和礼炮声,我们也赶紧出去放爆竹,胆大的爸爸竟敢放高升,“咚——”我吓得直往妈妈怀里钻,不敢看。两只手还紧紧捂着耳朵,这时的我心还砰砰地跳。胆小的哥哥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小心翼翼点炮,点着了就赶紧跑,我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半天才噼里啪啦响了起来。爸爸给了我几根手执花让我放,我学着“小燕子”的样子,拿着手执花边放,边跳舞。十一点半后,噼里啪啦的响声此起彼伏,你看天空中盛开了朵朵五彩缤纷的礼花,有红的、黄的、紫的、绿的、橙的??哥哥说那是天上五彩的星星,我说那是春送来的祝福,她用神奇的魔法棒把幸福洒满人间,把欢声笑语洒满人间??

  这次有趣的除夕夜,不仅使我获得了快乐,也让我了解了除夕夜的习俗,比如说:守岁;压岁;踩岁;吃万万顺??这一切都说明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其实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就能在快乐中获取知识。俗话说的好:“处处留心皆学问嘛”!“爆竹声中一岁除”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我们共同庆祝春天的节日,庆祝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祝福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春节》教案33

  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回忆春节时候的情景,分享快乐。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所发生的快乐的事情。

  3、能将自己快乐的心情画出来。

  活动准备:

  春节时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再现

  1、教师和幼儿互相问候春节好。

  2、幼儿说一说春节都在哪里过?如何过节?

  二、照片分享

  1、幼儿结合春节的照片说一说节日里发生的快乐的事情。

  2、和同伴分享照片,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

  三、交流讨论

  1、幼儿将过节时的快乐事情画出来。

  2、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将照片和绘画作品粘贴在语言区,便于幼儿交流。

  活动延伸:

  教师可将自己在春节的时候发生的快乐的事情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传统节日春节教案8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

  1.“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不但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②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

  ③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

  3.假如请你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

  4.的确,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古都北京,过起春节来更是京味十足。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节。

  二、放手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课文自学情况:

  ①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②出示本课需会写的生词集体认读。

  ③对这些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

  3.默读课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你可以用笔画下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5.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顺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

  腊月→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6.春节像一场大戏,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的拉开了序幕,请同学们速读浏览,按照年前、过年、结束的顺序找出相应的段落。

  三、细读鉴赏,感受春节。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北京春节哪些热闹、浓烈的画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几幅。

  2.小组研读。

  出示研读提示: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划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②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③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自己再读相关段落,补充完善自己的阅读感受。

《春节》教案34

  活动目标

  1、能回忆过春节的情景,画出过年喜庆、热闹的场景。

  2、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

  1、有关过春节的图片、挂历和相片。

  2、水彩笔、油画棒、线描笔、图画纸等。

  活动指导

  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回忆、交流"愉快春节",丰富表象和经验。

  1、引导语: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穿什么样衣服?表情怎样?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2、幼儿交流、讨论,教师及时小结。

  二、讲解与示范

  1、启发构思。

  小朋友,请你想想,过春节时什么事情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和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

  2、示范构图。

  教师边参与与幼儿讨论边示范,画出主要人物和场景。

  3、启发添画。

  引导幼儿根据绘画的主题,添画细节和场景,选择鲜艳、喜庆的`颜色,表现热闹、喜庆的场景。

  三、组织幼儿分组作画。

  1、介绍提供的绘画材料,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材料作画。

  2、引导幼儿先构思再动笔,先勾勒大形再添画细节和场景。

  3、教师观察指导,给幼儿适当、必要的帮助。

  四、引导幼儿展示、分享作品。

  1、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

  2、结合作品,引导幼儿说说新年的愿望。

《春节》教案35

  教案目标:

  1、感受新年的热闹,快乐的情绪。

  2、能唱准跨度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结构。

  教案准备:

  鼓、钹、鞭炮的声音。

  教案过程:

  1、练声

  根据533|15|531|60|幼儿先听,然后用“啦”来唱出来。

  2、理解歌词,学习歌曲。

  教师:“前几天我们过的什么节日啊

  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呢?”(幼儿讨论)

  教师总结:

  因为是新的一年由开始了,人们心里很高兴,为了庆祝所以要过元旦这个节日。

  教师:“你知道人们是怎样庆祝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敲鼓、放鞭炮)

  教师播放放鞭炮的声音,用鼓敲歌曲中的节奏。让幼儿模仿声音。

  教师:“为了庆祝这个节日,老师还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呢!想不想听听啊?”

  (教师示范完整的唱一遍)

  教师:“你感觉老师唱的'哪个地方象刚才的声音?你来学一学!”(幼儿说)

  教师:“那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这一遍你又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带领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说歌词,2——3遍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唱歌。集体合唱。

  3、体验歌曲的快乐情绪

  教师:“你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那我们在唱的时候应该怎样唱呢?”(幼儿说)

  教师:“那我们根据你说的,我们一起来唱一遍,我们的脸上要怎么样?”(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活动结束:

  教师:“我们一起去放鞭炮吧!”(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

《春节》教案36

  教案目标:

  1、引导幼儿认真听其他小朋友的讲话,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2、通过谈话使幼儿回忆过春节的快乐,共同分享快乐。

  教案准备:

  幼儿春节活动的照片。

  教案过程:

  1、教师与幼儿互相问春节好。

  师:你是在哪里过春节的?

  春节你去了哪里玩?和谁去的?

  看到了什么?

  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2、有的小朋友春节好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上传到你个人的相册里,想什么时间看就什么时间看。永久留下你的美好的回忆。

  3、幼儿讲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

  4、现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贴到语言区的墙上,给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过春节的有趣的事。

  延伸活动:

  幼儿边看边讲述边用纸笔画出自己过春节的事。

  教案分析:

  通过宝宝过春节的活动,仿佛又让小朋友们回到了春节时的开心氛围中去了,一时间难以收复小朋友们兴奋的心情。通过活动的目标要求的学习,我们间接地指引幼儿培养倾听的好习惯。

《春节》教案3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新年的知识。

  2、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会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3、愿意参与活动,感受与同伴相互祝贺新年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用皱纹纸剪成的'彩带简单装饰一下活动室。

  2、新的一年的挂历(或日历)、《新年真热闹》挂图。

  3、《新年好》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营造迎新年气氛,激发小班幼儿兴趣,让小班幼儿知道新年是一月一日。

  (1)小朋友,我们的活动室漂亮吗?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装饰我们的活动室吗?

  (2)出示新挂历,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新年的第一天。

  (3)请小班幼儿观看挂图,感受新年的喜庆。

  二、教小班幼儿学唱歌曲,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

  (1)引导小班幼儿说一说,要过新年了,小朋友想干什么?

  (2)欣赏教师演唱歌曲《新年好》

  (3)引导小班幼儿说出歌词的内容。

  (4)教师带领小班幼儿学唱歌曲并用肢体动作表演《新年好》。

  三、让小班幼儿自由结伴,表演歌曲《新年好》。

  (1)教师引导小班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见到好朋友时的亲热情景。

  (2)小班幼儿自己找到好朋友,面对面唱歌,在歌曲结束时,互相做一个亲热的动作,如:拥抱。

  (3)随着《新年好》的音乐,请小班幼儿自由祝贺大家新年好。

  【活动延伸】

  回家给爸爸妈妈表演《新年好》,祝愿他们新年快乐。

《春节》教案38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内容目标具体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常识,从容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1、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知道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期。

  2、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的方法。悦纳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资源分析】

  (一)学情分析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在初中阶段,学生陆续都将进入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青春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体发育加速,学生相应产生一些心理矛盾和困惑,处理好这些矛盾和困惑。克服青春期的烦恼是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

  本框分为两个环节。

  第一目:青春悄悄来。由于青春期的到来而产生的生理变化,及由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烦恼,如发育的快慢不一样,出现了一些特别的生理特征等,让学生正确认识这些变化,从容面对这些变化;

  第二目:成长不烦恼。这部分内容是关于青春期心理健康方面的,身心的发展不可分离,心理的困惑和烦恼很有可能就是因为生理的原因引起。同时,在青春期会出现一些典型的心理特征,如教材“自画像”中列出的.。学生需要认识到这些心理特征,并获得一些基本的心理调节的方法。

  【教学重点】

  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探究自己身上有哪些变化;让学生体验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教学难点】

  开启青少年的心扉,让学生能正视自身存在心理卫生问题,通过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阐明不健全的心理将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道理。

  【教学方法】

  (教法)1、对比分析法2、情景教学法3、分析讨论法

  (学法)1、自主学习法2、合作学习法3、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可进行协助分组(形成男女配的小组形式),并对学生搜集资料(如诗歌、图片、影视作品、成长照片等)给予指导。

  学生准备:(1)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各自准备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照片。(2)每位学生用自己最真实的感情写出青春期的烦恼若干。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板书设计】

《春节》教案39

  教学目标

  1、体会我国传统的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在春节活动中能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春节活动中的新鲜事、有趣事。

  3、学习搜集与春节活动相关的资料。

  4、学习在人多拥挤环境中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5、表现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展示春节期间的特色物品,体会春节活动的热闹气氛,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2、学习在人多拥挤环境中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3、表现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搜集与春节活动相关的资料。

  2、教学器材:日历、春联门神等春节特色物品。

  3、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了解过春节的时间。

  了解人们在春节期间进行的活动。

  交流逛庙会的感受。

  展示庙会中的特色物品。

  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和应遵守的公共行为。

  亲自实践体会春节活动的美好。 查找日历上的日期。

  搜集资料,向同学介绍自己知道的知识。

  说自己逛庙会时的感受。

  介绍自己收藏的物品。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在家长的带领下逛庙会。 帮助学生查找日历上的日期。

  补充介绍相关知识。

  展示各地人们逛描绘时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进行补充介绍。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逛庙会。

  教学过程设计:

  一、了解过春节的时间:

  元旦过后,我们就要迎来中国传统的,也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找找看,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的?说说你是怎样找到的?

  二、了解人们在春节期间进行的`活动:

  1、课下同学们搜集了我们国家不同地方人们过春节时的活动资料,现在请你给大家人们过春节时会举办、参加哪些活动?

  2、(出示图片) 教师介绍过节期间人们舞狮、观花灯、贴窗花等活动。

  3、问:活动过程中,大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4、问:同学们每年过春节期间,你会参加什么活动呀?当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5、小结:过春节时人们的心情都很愉快,所以常说:“我要欢欢喜喜地过春节,快快乐乐地逛庙会。”

  三、展示庙会特色物品,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问:在庙会中你曾收藏了哪些有趣的特色小玩意,将它的名字、来历或相关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指名两人介绍,教师介绍一个,然后可以自由结合小组互相介绍)。

  2、问:在庙会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或难忘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听。

  四、了解庙会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应遵守的公共行为:

  1、过渡:兔子贝贝在庙会中发现了这样两件事情,请你们帮忙想办法。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1)、有人乱扔垃圾,这样好不好?你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

  (2)、人多拥挤怎样防止与家人走散?如果走散了该怎么办?

  3、全班交流。

  4、问:还有哪些事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5、设计宣传牌。

  五、预祝大家欢欢喜喜地过春节:

  1、师:同学们,过节是令人向往的,春节就要来了,预祝大家欢欢喜喜地过春节。

  2、播放课件,感受过春节的喜悦气氛。

  六、课后延伸:逛庙会时收集特色物品,回来再交流。

《春节》教案40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引领学生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学习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关于古今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

  2、学生假期拍摄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照片。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引导谈话:

  同学们,寒假时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语文生活实践题——“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的拍照,很多同学都完成得不错,都按要求发到了老师的邮箱里,下面我们来展示大家拍摄的照片。(学生欣赏图片)

  那么,根据我们上节课读课文了解的情况,你能说说说说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你印象深的有哪些?

  生交流:我印象深的有腊八,除夕,初一,正月十五。

  2、师为什么你对这些内容印象深刻?

  生交流:因为作者详细的写出了这几天包含的春节的习俗。

  3、教师继续谈话:这长达四十多天的春节被作者称为美好快乐的日子,这节课我们班三个学习小组继续深入的品读课文,了解春节的习俗,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感受老舍先生对这些日子的描写。

  (设计意图: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对这节课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根据导学案分小组自学课文

  1、明确学习任务。每四人小组选择一个日子,读读课文,弄明白作者写了哪些民俗,交流你查找的资料,谈一谈感受。

  2、小组交流自学。

  三、汇报学习成果

  (一)第一学习小组汇报读书情况

  1、教师谈话:哪位同学能选择一个日子来介绍?

  2、生交流:我们组选择的是腊八这一天。课文主要讲了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这两样习俗。并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3、师评价补充:你们查找的资料既让我们了解了知识,又让家乡人民感到自豪。还有谁能补充介绍?我想补充一点,腊八粥谐音腊八祝。在民间有祝福农业生产的意味。能读一读你们喜欢的句子吗?

  4、生读:(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5、教师创设情境引读:对,正是由于腊八粥是由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材料丰富品种众多,所以,作者说-----这正是老舍语言的特点,我们再读读-----

  6、男女比赛读、师:请你来读。还有谁想读?男女赛读,师评价。大家一起来读。

  谁能带我们领略其他日子里的春节文化?

  (设计意图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朗读,多次与文本交流,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默读、朗读能力,对课文内容更加熟悉。其次教师范读和指导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深刻体会老舍语言的特点。短短几分钟学生体会到老舍语言的幽默风趣,不用说教,不用硬塞,一切都顺其自然。)

  师:谁能带我们领略其他日子里的春节文化?

  (二)第二学习小组汇报

  1、这个小队的代表汇报他们队喜欢的段落是除夕后,并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小队一起朗诵除夕全段。

  2、教师谈话:当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红的春联,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继续体会,谁还能从文中的.句子中看出除夕的热闹?

  3、生交流: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4、师引导过度:但是这样的团圆远远不如亲人回家的温馨,所以课文上还说——引读---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5、师播放爆竹声和喜庆的画面课件,此刻你想到哪首诗?你似乎看到什么场景?

  生交流:看到人们放鞭炮、欢庆、品尝美味、玩游戏的场景

  6、师:是啊,这真是“色”“味”“声”“情”齐全的除夕之夜。让我们一起读中体会,师引,生接读。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有三个环节恰如其分:第一,音像造境、爆竹、音乐将学生很自然的带入情境中;

  第二,古诗连接与校本课程“古诗文”结合,使背诵的古诗和课堂学习紧密结合,不仅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对语言的积累;

  第三展开想象,让学生充分想像场景结合自身的体验拉近与文本、与作者的距离,那份热闹与喜庆不仅看得见、摸得着,更能用心品悟。)

  (三)熬过了除夕夜,人们通过守岁把美好的祝福赠给了长辈和孩子,于是正月初一到来了。下面请第三学习小组的队员来介绍介绍。

  1、生交流:课文主要讲了初一的光景,男人拜年,女人招待客人,小孩子逛庙会。通过交流资料,我们发现直到现在初一的过法都差不多。现在人们仍旧是拜年,逛庙会等。

  2、师引导:那么有没有不同呢?虽然还在拜年但是方式有很多创新对不对?

  3、生交流,现在我们可以用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和电子贺卡,发短信,网聊的方式给远方的亲友拜年。

  4、师评价:你们是多么爱我们的节日——春节,是啊,春节的快乐属于海内外每一个龙的子孙。-------

  四、总结拓展,升华感情

  1、师:大家被春节的魅力吸引,老师也是如此。其实我们中国还有很多历史悠久的节日,谁能说一说?

  2、生: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

  3、深化主题,课件出示对联,全班齐诵:

  共赏圆月,不忘骨肉父老;

  喜迎中秋,怀念台湾同胞。

  4、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

  3、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到老舍爷爷在《北京的春节》里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都只写了一句话。但梁实秋和斯妤却写得很详细。同时懂得,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内容如下:

  1、春节印象:写关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的习作。

  2、春节花絮:编春节的传说习俗。

  3、精彩再现:摘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

  4、节日集锦:调查我国传统节日知多少。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提升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使课堂学习内容得到拓展和延伸,为学生创造思维拓展积累搭设了阶梯。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可进行个性化的选择。)

《春节》教案41

  教学目的:

  1、 了解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2、 能根据春节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写作。

  3、 学会有条理、详略得当地表述。

  教学重难点:选择典型材料,有条理、详略得当地表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聊天导入:

  同学们,在所有的节日中你喜欢哪个?(喜欢春节的孩子占多数)和学生随意聊聊春节,然后转入正题,今天我们来写一写快乐的春节。

  二、理清思路、确定写作内容

  1、写好总体场面

  (首选采用问答式,让学生知道整体场面从何写起,写哪些内容)

  师:人们从哪一天起准备过春节呀?

  师:按习俗,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为过春节做准备了。各家各户都做什么迎接春节呀?

  生:办年货、打扫卫生、包饺子

  师:街上一定很热闹,怎么这么热闹呀?

  生:街上人多,都忙着办年货呢优秀篇快乐,春节作文。

  师:这些人有什么特点?(做个手提东西的手势)

  生:手里提着大包小包往家赶,有的还在转,想再买别的东西。

  师:包里都有什么呀?

  生:糖、瓜子、鲤鱼、带鱼、鸡、鸭等

  师:大街上是人来人往呀`人们提着年货面无表情、静悄悄地转来转去吗? 生:人们脸上都挂着笑,遇到熟人互相打招呼,问过年好

  让学生把刚才的问答连起来,组成一段话,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优美的语言加以赞扬。

  2、抓住重点事件,用具体事件表现节日的快乐,注意细节描写。优秀篇快乐,春节作文

  师:你知道春节我们都有哪些习俗吗?

  生答师总结并板书:放鞭炮、吃年夜饭、看春晚、拜年得压岁钱、贴春联、办年货、穿新衣戴新帽等。

  师:我们根据时间把这些事排排序

  生:办年货、贴春联、穿新衣戴新帽、 吃年夜饭、放鞭炮、看春晚、拜年得压岁钱 师:这么多件事,都写进我们的作文中来,行不行?

  生:不行,太罗嗦了

  师:那该怎么办?

  生:选一两件写下来

  师:你最喜欢哪一件呢?

  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拜年得压岁钱,问学生什么时间拜年?(学生竟然答不上来,大年初一早上)自己给爷爷奶奶拜年得压岁钱的过程,然后请一名学生讲一讲。

  开始学生不会讲,站起来不知道该从哪说起,还是用问答式引导学生把事表达出来:按照拜年时间(大年初一早上)谁(我和爸爸妈妈)去给谁(爷爷奶奶)拜年,怎么去的(开车、有的骑自行车),怎么拜的年(跪下磕头)谁给的压岁钱`多少(爷爷,给了100)(奶奶100)得到压岁钱之后又干了些什么?(又去给叔叔和姑姑拜年或吃早饭——饺子,然后看电视重播春晚)

  学生把拜年经过讲下来之后,让其他学生评,这个同学拜年的过程快乐不快乐?

  大部分学生摇头:他讲的一点都不生动,不快乐。

  师:刚才这个同学讲的,你们发现问题没有?

  学生瞪大眼睛你看我我看你,摇头。

  师:这个问题很严重!一过年全家都变成了哑巴,谁也不会说话了,悄悄地来,悄悄地拜年,悄悄地给钱,然后悄悄地溜走。

  学生听完大笑,明白了问题出在了哪儿。

  师:谁能给他补充?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来到爷爷家,我大声喊道:爷爷,我们给您拜年来了! 爷爷奶奶迎出门,笑着说:“我的乖孙子来了,赶快进屋。”

  师:太好了,加上这些就生动多了。那么拜年的时候再补充些什么?

  生: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寿比南山!祝爷爷奶奶春节快乐!

  师:真精彩!这些话应该在拜年之前还是拜年之后说?

  学生摇头,都不是,应该边拜边说

  师点头称赞:非常好,这样的拜年就更精彩了,爷爷奶奶看到孙子又拜年又祝福,心情怎么

  样?

  生:高兴

  师:高兴有什么表现?

  生:奶奶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师称赞:这句话太精彩了!“笑成了一朵花”把奶奶心里的美和乐通过表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奶奶高兴了,美了,钱也该拿出来了吧?

  学生笑:奶奶递给我一张崭新一百元

  师:太棒了,一个“崭新”表现了节日的喜庆。奶奶的钱哪来的?从空中抓来的吗?还是变魔术一样变出来的?

  生笑:从兜里掏出来的

  师:这就对了,奶奶可不是刘谦,哪会变魔术呀,接过钱之后,“我”高不高兴?有什么表现? 生:我接过钱,反过来调过去地看,又用手摸摸,看是不是真的

  师:狡猾!

  学生大笑

  师:经过验证之后确认是真的.,又怎么做了?

  生:放在兜里,拉上拉链,生怕它飞了。

  师:钱放在你这比存银行还保险。压岁钱进兜了,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心里乐滋滋的、可以用这钱买我喜欢的书和玩具

  师:太棒了!不但说出了心情,还给压岁钱安排了用处。通过这样一说,同学们是不是感受到了拜年得压岁钱的快乐了?(学生赞同)优秀篇快乐,春节作文

  再指导学生把拜的的过程连起来讲一讲,注意细节之处提示学生适时表达。

  3、结尾抒发对过春节的喜爱之情。

  师:通过拜年得压岁钱体会到了春节的快乐,如果让你一句话结束作文,你想说什么? 生:春节真快乐呀!希望天天过春节! 明年的春节快快来到!

  ??

  三、小结

  总结: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说得棒极了!其实写作就是这样简单,只要你平时细心观察了,记下了这些过程,然后按顺序写下来,一篇作文就成功了!如果再把我们积累的好词佳句适当地用上,作文就更精彩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大展身手,动笔写下这篇《快乐的春节》吧!

《春节》教案42

  一、活动目标:

  1、丰富20年某月份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2、通过系列手工和美术活动,发展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

  二、活动时间:

  20年某月份。

  三、活动形式:

  微型课程、手工美术活动。

  四、活动内容安排:

  美术手工课程:绘画——糖果手工——做鞭炮、剪窗花、做灯笼、诗歌《贺年卡》

  1.初步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发准儿歌语音。

  2.根据已有地生活经验,尝试仿编诗歌。

  3.乐意阅读贺年卡上的.语言,产生关心他人的情感。

  (2)准备各种贺年卡、幼儿用书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贺年卡。

  1.教师听幼儿讲述贺年卡上的内容,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贺年卡。

  --师:你带来的贺年卡上有什么?贺年卡里说了什么?

  2.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诗歌。

  --师:诗歌里说了什么?

  幼儿阅读《贺年卡》。

  --师:打开书本,看看诗歌里讲了什么?小雪花有几个瓣?它们飘到哪里去了?又变成了什么?这张贺年卡是送给谁的?上面写了哪些祝福的话?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诗歌,在幼儿朗诵时,注意提醒幼儿发准儿歌话音。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师:假如你有一张贺年卡,你想送给谁?在贺年卡上写上哪些祝福的话?

  --鼓励幼儿将贺年卡送给不同的人,说出不同的话。

  --教师引导幼儿将他人编的儿歌一起读一读。

  课程内容设置:让孩子了解新年的来历,学习拜年礼仪,学说新年吉祥话、学习歌曲《新年好》,在春节期间的安全教育“安全在我心中”,内容:春节期间要注意饮食;合理安排好饮食与休息;不要燃放烟花爆竹、远离烟花爆竹;走亲访友要有礼貌,跟好家人。

《春节》教案43

  ⊙ 课程标准:

  1.1.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1.1.2 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2.1.3正确认识与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交往.

  ⊙ 教学目标:

  Ο 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常识。

  Ο 能力目标:从容面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自觉减少心理上的混乱与恐慌,促进生理与心理协调发展,同时做到尊重他人,不拿别人的生理变化取笑,认识青春期各种烦恼的缘由,消除紧张不安的心理,一方面应主动调控心理冲动,另一方面应接受来自师长的指导,澄清对一些问题的错误认识,正确看待自己的成长、与父母的关系、男女同学的友谊,与父母、朋友共同分享成长的美好。

  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青春期的到来,体验青春的幸福,创造美好的青春。

  ⊙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框的教学重点是结合自己的经历引导启发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生理变化及由此产生的特有的矛盾心理特征,从而自觉主动调适自我,认识到青春更代表了一种新的精神境界。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青春期的心理自我,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正确看待自己的成长、与父母的关系、男女同学的友谊,与父母、朋友共同分享成长的美好。

  ⊙ 课时安排:

  一课时

  ⊙ 课前准备

  学生了解家长是如何度过青春期的,请家长给自己的青春提出期望。

  ⊙ 板书设计

  第 四 课 欢快的青春节拍 第一框 感悟青春

  一、青春误读:

  1、错误:如取笑生理现象;歪曲“酷”的标准;取笑男女交往。

  2、正确:如彼此尊重;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处散发的魅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二、青春畅想

  秀丽的容颜、优雅的气质、健美的身姿

  心态、气质、想象力

  成长多快乐精神世界:活力的象征、智慧、勇敢、意志;

  尽情地享受人生

  ⊙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你是否因长大了,身体发生了变化而被人取笑?你是否因长大了有很多的奇思怪想呢?(引起学生的思考,进入课堂)

  活动一:讨论“我看同学的生理变化”

  该不该谈论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呢?

  拿别人的生理发育特点开玩笑是否合适?如果你被别人取笑,你会有什么感受?

  (小结)取笑他人生理发育特点、造成对他人的伤害,产生同学矛盾,极不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彼此尊重是我们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在尊重与关爱的环境中,我们将进一步体会到青春成长的美好。

  活动二:畅说“我的美丽标准”

  ①阅读P40材料,分析小刚与妈妈的对话。

  小刚理解的“酷”是指穿着打扮上要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以此展现给别人自己已经人格独立了。我理解的“酷”是不仅具有秀丽的容颜、优雅的气质、健美的身姿,还应更多地体现出一个人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坚定的意志、优雅的气质、丰富的想象力和真挚的情感。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处散发的魅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

  反映了他急于摆脱依赖,展现自己的独立性。

  小刚理解的长大就是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追赶时髦,自己可以安排自己的衣着打扮,自己说了算,想怎样就怎么样。我的理解是独立是建立在有自立能力的基础上的,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处散发的魅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

  ②男生变声难过吗?

  ③女生长得丰满而不苗条感觉如何?

  (小结)上述青春期现象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们要相信,是蓓蕾总会开出美丽的花,是果树总会结出成熟的果,我们所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

  活动三:我与异性同学的往来

  P40,说说小菲的心情?

  小菲担心的是一些同学出于不理解,对于他们二人的这种正常交往在背后指手画脚和说三道四。特别是怕说他们是在早恋。

  我不赞同。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两者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温馨、合作团结的氛围。但是男女同学交往要适度。

  大家互相谈自己以前是如何处理男女同学交往的?与本班异性同学(以前从未说过话的)谈几句话。

  活动四:畅想“我有多美好”

  哪些词语能表现“现在的你”?

  我们会想到很多美好的事物。它不仅表示秀丽的容颜、优雅的气质、健美的身姿,还蕴涵着智慧、勇敢和意志。

  结束语

  我们处在青春期,要正确面对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变化,相互尊重,彼此关爱。青春将使我们对未来充满新奇,使我们有勇气去面对眼前的一切,使我们坦然地接纳欢喜与忧愁,使我们能够尽情地享受人生竞赛的乐趣。

《春节》教案44

  教学说明:

  本课内容是上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节日欢歌》的第二课时,课堂中选取反映节日题材的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作品。在课堂设计中,学生通过聆听导入、名曲赏析、活动体验等多种环节,熟悉优美的民族音乐,从中领略民族音乐中的人文精神,文化特征,同时以节日音乐中的欢乐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具有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

  1、聆听歌曲《好日子》,通过喜庆的情景导入。

  2、《春节序曲》作品赏析,了解并掌握音乐作品的情绪、调式等。

  3、学生通过体验拓展,以不同的形式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春节序曲》中感受音乐作品欢乐、热烈的情绪,使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健康心态。

  2、在对比、欣赏、聆听和实践体验中了解掌握五声调式的基本结构,初步认识三段体。

  3、通过交流、体验活动、表演、师生评价等方式来完成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欣赏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在听赏《春节序曲》过程中,感受音乐欢乐、热烈的情绪。掌握五声调式的基本结构。

  教学方法:

  聆听欣赏法、比较法、情景创设法、实践体验法等。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打击乐器、扇子等道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歌曲《好日子》一段MTV,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他们充分进入喜庆气氛之中。

  2、《好日子》把我们带进了节日的欢乐中,我们知道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喜庆的气氛。(举例)

  3、由欣赏的感受导出课题:节日欢歌——音乐欣赏《春节序曲》

  二、名曲欣赏:

  1、欣赏全曲,设问:请同学们感受音乐展现的是怎样的场面,可以想象描述一下吗?(播放《春节序曲》MTV)。

  2、分段欣赏:

  引子:音乐的情绪、速度、节奏等如何表现的?

  第一部分:(共2个主题)

  请学生比较两个主题有什么区别?在这段音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你能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绘一下这场面吗?

  1)第一主题锣鼓喧天的感受,你能用老师提供的打击乐器(锣、鼓、铃、三角铁等)表现一下过节的.喜庆气氛吗?

  2)第二主题出现了载歌载舞的场面。分析一下音乐的调式特点。(五声宫调式)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的音乐在旋律设计上出现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提示:节奏、速度、节拍、情绪等要素加以理解),学生唱一唱旋律。

  请同学们用秧歌的基本舞步感受第二部分音乐的美。请几个女生带领舞蹈。(老师提供扇子等道具)

  第三部分:

  请学生感受其音乐特点——体会到是第一部分的缩短再现。

  3、整首乐曲的结构是:引子 A+B+A,(学生初步认识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4、认识音乐家——简单介绍李焕之。(课件展示)

  5、完整的欣赏一遍,感受音乐带来的节日喜庆,并区别出不同的主题表现。

  三、拓展活动:

  小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才能表现节日的喜庆气氛。

  三个小组的拓展活动:乐器组、歌唱组、舞蹈组。

  四、互评小结:

《春节》教案4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铃铛随着音乐节奏欢快的歌唱。

  2、让小班幼儿感受新年到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ppt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听《大鼓》音乐,一起复习儿歌.

  师:我们什么时候要用大鼓来庆祝呢?

  2、师:新的一年就要来到,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时你会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呀?

  过年时,我们除了可以说出新年的问候,还可以用唱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美好的祝愿.

  二、唱唱说说

  1、师:出示新年图片,让小班幼儿观察,引导小班幼儿说出图片里的人在做什么?同时引导小班幼儿说出歌词。

  2、教师一边拍节奏一边说歌词,并请小班幼儿说说。

  3、播放ppt《新年好》歌曲

  4、请小班幼儿伴着音乐一起演唱。

  5、师幼共同唱。

  三、展示分享、情感激发

  1、展示分享:小班幼儿可分为三组,小鸡队一组,小鸭队一组,小猫队一组,看哪组能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摆动小乐器,对摆动的好的提出表扬,并请他上来让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一学!

  2、情感激发:师:小朋友,我们除了可以用唱歌、跳舞来庆祝新年,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庆祝新年呢?(小朋友之间互赠礼物等)

  四、扩展放松

  师放听音乐,小班幼儿自由找好朋友一起表演。(师引导小班幼儿根据歌词来做出相应的动作)

《春节》教案4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3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理解自然段,找出各段讲的什么。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散文。

  教学方法:

  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完成“初显身手”。

  学生讲自己查资料了解的情况。

  2、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顺序。

  ⑵、出示13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矩,蒜,醋,假,夕,鞭,戚,逛,驴,恰,盏,预,吉

  (请每组2、4号同学起立教读)

  ⑶、出示生词,同桌读。

  规矩,大蒜,香醋,放假,除夕,鞭炮,亲戚,逛街,恰好,几百盏灯,预示吉祥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老北京的春节怎样”用一个词来概括。

  ⑵、指名接读。

  ⑶、齐读课文,分组讨论:

  老北京的春节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哪些日子是最热闹的?勾出这些日子来。

  ⑷、齐读课文4—6自然段,谁用一名话概括这部分内容。

  ⑸、接读1—3自然段,谁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部分讲了什么?

  ⑹、齐读1—3自然段。

  ⑺、齐读7自然段。

  ⑻、朗读全文。

  ⑼、分小组学生谈自己家乡过年的情景。

  三、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开始(腊月初)

  除夕

  老北京的春节,初一,高潮

  元宵

  结束(正月初十九)

  五、教学后记

  《老北京的春节》教案6

  第一课时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儿。

  重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难点

  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儿,体味民俗。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过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时间风俗习惯4、交流汇报,老师板书:腊月初旬→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结束(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

  5.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儿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处做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①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十五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中有声有光地玩耍。)

  ②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用来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①找出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拌儿;二十三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除夕以前,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正月十五,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说说自己的体会。(充足、丰盛。)

  ②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①初一逛庙会,元宵节逛灯会。体会人们清闲、娱乐、高兴的心态。

  ②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认真读第8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受,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彻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

  4.配《恭喜》乐曲朗读,体现“除夕真热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的本课词语。

  2.收集各地春节习俗。

《春节》教案47

  教学内容:

  欣赏我国著名音乐家李焕之所作的乐曲《春节序曲》

  教具:

  电视、VcD、幻灯片、录音机、鼓、绸子、扇子等。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的表现作用。

  2、感受乐曲的情绪。

  3、初步分析作品的结构。

  4、通过学生的参与欣赏,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

  教材分析: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涣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乐曲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世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乐曲的特点为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目里热闹难腾,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情绪。

  乐曲结构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c宫调式。从一个引子开始,以两个具有对比性质的音乐主题组成了序曲的第一部分。引子以强烈的节奏、力度的对比、旋律的起伏,提示了洋溢于全曲中的欢快情绪。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明快粗犷,节奏不断紧缩,表现了秧歌群舞的生动场面和热烈气氛。第二主题活泼流畅,由长笛吹奏主旋律,双簧管吹奏对位声部给予衬托,音乐表现了人们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心情。

  中部主题旋律十分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也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了对更美好的明天的憧憬。在小号变奏了这个抒情主题后,将音乐引入了第三部分(再现部)。在这里,火热的旋律,跳荡的节奏音型,表明更热烈的群舞又开始了。引子和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在这里作部分重复和变化重复,并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重点:

  乐曲中第一、第二部分不同的节奏、节拍与速度表现不同的情绪与场面。

  教学难点:

  感受不同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

  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乐曲中第一、第二部分不同的节奏、节拍与速度表现不同的情绪与场面。教学难点感受不同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欢乐中国年》。二、初听音乐,感受乐曲情绪。三、复听音乐,划分段茖。四、分段欣赏,感受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及所表现的情绪方面的不同以及了解乐器的演奏。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旋律欣赏第三部分五、创编节奏六、最后一遍欣赏音乐,综合性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对音乐的理解。七、教师总结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我第一次给同学们讲课,那么你们有信心来和我一起上好这节音乐课吗?生:有!教师:好,那么在上课之前,让我们把耳朵放松一下,一起听一首欢快的歌曲。同学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节日呀?生:春节!教师: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生:喜欢!教师:为什么喜欢呢?生:过春节可以…师: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只小朋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喜欢过春节。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在欢快的音乐中,一起来迎接我们最喜欢的节日好不好?生:好!师:大家听,冬爷爷渐渐远走,春姑娘的脚步近了,许多的人们欢歌笑语,敲锣打鼓地迎接春姑娘的'来临……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这首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你们听完之后有什么感受,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生:热烈欢快,我仿佛看到了……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让我也来说一说好吗?生:好!教师介绍乐曲的情绪及背景。师:我知道我们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过春节,那谁能说一说中国的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生:包饺子。。。师:看来我们的同学们对春节真的是非常的了解,都是“龙的传人”!那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乐曲。但是听完之后呢,老师有一个小问题要问大家,那就是:你觉得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我相信聪明能干的同学们一定能够回答出我的小问题的。师:同学们,听完之后,你们觉得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生:三部分师:为什么呢?你是根据什么划分的?生:节奏,速度的不同划分。师:同学们真聪明,说得真棒,这首乐曲根据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不同可以分为三部分,那么下面让我们来分段欣赏一下,再来感受一下这三部分的不同之处。师提问:乐曲一开始表现的是什么场面?生:大家一起跳秧歌的热闹场面和气氛。师:乐曲情绪热闹欢腾,描绘了人们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场面,那么你觉得用什么颜色来表现最好?生:红,粉。师:很好,前奏后接下来为第一部分第二主题旋律,它柔和明亮,象姑娘的吟唱,是用长笛和单簧管吹奏出来,你认为什么颜色接近柔和明亮?生:黄,绿…..师:同学们,你觉得这一段的旋律跟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节奏很慢。。。师:这

《春节》教案4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与分享节日的快乐。

  2、发展与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春节的风俗习惯,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尝试用多种表达情感。

  活动准备:

  1、把教室布置成过年的气氛,创设宽松、自由、热烈的氛围。

  2、歌曲《拜年》磁带。娃娃家的头饰(爸爸妈妈宝宝)、表演材料。

  3、幼儿自带和家人一起制作的有关过年的图画。

  4、歌曲《拜年》录像带,彩绸、锣鼓等表演材料。

  活动重点和难点:

  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看今天咱教室像是过什么节日的呀?小朋友答:过年引出主题。那小朋友互相讲一讲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

  倾听故事《过年》,可结合音像资料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北方、南方过年的一些习俗趣事。

  进行部分

  1、教师提问小朋友动动自己的小脑袋想想“过春节”了:

  (1)、自己和家里人是如何过的?如:全家人吃年夜饭的情景等。

  (2)、春节里有哪些事自己最开心?如:爸爸、妈妈为自己准备的新衣服,去长辈或父母的`朋友家拜年,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等。

  评价:幼儿在回答以上几个问题时教师要及时补充启发幼儿有条理清楚的表达。

  2、设置场景玩表演游戏:拜年。

  幼儿边欣赏歌曲《拜年》,边让小朋友自由发挥表演娃娃家是怎么过年的?怎样拜年的?

  结束部分:

  咱们一起把你们制作的画贴在咱的教室。活动自然结束。表扬大胆讲述的.幼儿!

  教后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有条理的表达过年。

《春节》教案4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把课文读流利,理清文章层次,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教学重难点:

  能把课文读流利,理清文章层次,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春节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2.假如请你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合作填表

  时间 风 俗 习 惯

  (3)作者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三、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2、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分清详略,练习朗读,领悟写法

  1、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2、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那一段,力争读出感情,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好批注。

  3、合作交流。

  4、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三、课内拓展:“阅读链接”

  阅读“阅读链接”中的两篇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除夕,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四、课外拓展。

  以“郧西人的春节”为主题,借鉴本文的表达方式与写作方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写出郧西人春节的特点。

  2.表达出你对节日的迷恋之情。

  3.要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春节》教案50

  课 型:欣赏课

  教学目的:学习怎样听赏音乐(体验和理解);对节奏、、音色、曲式,情绪等音乐要素的练习;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教 具:录音机《春节序曲》录音带(人民音乐出版社小教音带第九册B面)。全班分五个组,分别为小钹、双响筒(木质)、三角铁(金属类)、串铃(沙锤)、鼓类五个小组。

  教学准备:熟悉曲谱,分析曲式结构,选好该曲的主题与副题等音乐的谱例,配上打击乐。

  副部共出现三次,分别为双簧管、大提琴、弦乐奏旋律。伴奏声部第一次Ⅰ用串铃、Ⅱ三角铁;第二次,Ⅰ双响简、Ⅱ为鼓;第三次除鼓外,所有打击乐全用上。

  教学活动过程:(一课时)

  1、先将该曲主部主题,由教师口唱旋律,小鼓、双响筒声部听唱跟着敲击,到较为熟练时,就跟录音机中这段音乐敲击(教师事先要将分段音乐单录在教学用带上。)

  2、副部练法同上。

  3、没有配上打击乐的部分要静听录音,待副部主题出来再跟奏。教师要掌握好音乐,及时予示副部主题准备。

  4、整个曲子听一遍,听到中段主题出来就开始奏乐,教师的指挥要提前予示将出来的声部。用此方法可全曲奏2―3遍。

  5、放下乐器静听一遍全曲。

  6、问中段主题、副部主题各出现过几次。介绍作者、曲名。

  7、对中学生可将全曲曲式结构图画出来。

  为乐曲配节奏等伴奏使学生有亲临参加合奏的感觉,对培训学习音乐的兴趣,集中精力仔细听音乐,及随着音乐情绪变化而变化节奏及打击乐器,从而加深对音色、音乐情绪变化的体验都有很突出效果。这样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对音乐的分析就更易理解音乐。根据笔者实践,常常学生们不愿下课。

【《春节》教案】相关文章:

主题教案:春节03-04

《北京的春节》 教案03-03

《北京的春节》教案02-03

关于春节的教案02-07

《开心的春节》教案03-05

北京的春节教案03-08

小班春节教案03-12

《春节》小班教案03-14

小学北京春节教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