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逆向管理》读后感

时间:2021-06-19 18:35:4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逆向管理》读后感

  打破你的认知:先行动,后思考下面是CN人才网给大家整理的《逆向管理》读后感,欢迎参考~

《逆向管理》读后感

  篇一:《逆向管理》读后感

  第一章

  打破你的认知:先行动,后思考

  针对人类普遍的先想好再行动的习惯,作者提出看起来是对立的观点。

  人当然是先规划再行动的典范,多少年来人类也从此受益匪浅。不过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主体无法做出超越其意识、能力和经验水平的思考和规划,这样带来的行动缺乏突破;同时由于过多的思考很可能阻碍了行动的开始;更多的是行动不足,学习研究却过度的状况。基于此,作者才提出这一对立观点,意思是停止空想赶紧行动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行动才能确定真实有效的方向目标

  “三步走”助你实现领导者转变 013

  先跨出目前的工作,参加更高更广或不同视角的活动->重新审视工作、重新建设人际关系网络->改变做事方法,增加新的有意义的工作内容->逐渐减少以前的一些工作->继续寻求转变

  以上均为有价值的行动,但是思考是融汇在里面的。

  领导——成为一座桥梁。在外走访并确保团队能得到正确的信息和资源,然后有选择地汇报给大家。当产生问题时,确保其带领的团队能获得上级的认同。

  有魅力的领导——阅历丰富,有坚定信念;能通过讲述个人故事,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知行合一

  西蒙在ted 黄金圈——成功的领导者会解释他们内心深处的信念,来鼓舞人们,因为人们会追随那些鼓励他的人,而不仅仅是有能力的人。(要善于总结个人故事,尤其是找到合适的故事以及角度去讲)

  第二章

  重新定义你的工作

  定义:站到更高的层次,更广泛的范围或者不同的视角去看自己的工作

  把工作当成一个平台(也就是一个工具),使用它来完成更好的转变

  注意能力陷阱:擅长什么就做什么掉进去出不来

  第三章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1)与不同的人建立联系,预见新的可能性,提升影响力

  2)人际关系的三类:战略关系

  3)伍迪艾伦有句著名的话——成功的80%在于自我表现,自我表现是扩展人际关系网络的伟大向导。

  第四章

  试着朝更多不同的`方向发展自己

  1)对自己不要有成见,任何时候不放弃探索自己的多方面可能性

  2)不要拿做真实的自己当借口偷懒,避免真实性陷阱。

  3)通过模仿领导成为真正的领导

  克里昂对此有过极为经典的概括:“人类所具有的一项很神奇的缺点就是,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模仿别人。在我们未能成功模仿我们的偶像时,便会发现真实的自己。这就是进步过程。”

  第五章

  合理规划前进的道路

  总结中心:先行动->再思考反省->重新树立或改善

  人的一生都在不停改变我们不可能提前确定自己的目标。“设定具体的目标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新的行为方式符合我们的目标的可能性,所以最后我们不得不改变目标。”

  小结:

  领导者转变方法:

  (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管理者是高效能的完成每日既定目标,规程,而领导者是不停地改变我们要做的事和思考我们如何去做的问题。)

  (新工作、新关系、新自我)

  1、思考你所做的工作类型;

  2、转换新角色或参与新活动能让你接触到不同的人,这些人有着与你不一样的世界观;

  3、重新审视自己,变做事方法。

  这是一套全新的理念:做怎样的事,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实践方法: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观察那些厉害的人如何交流、思考以定义工作;与部门或公司外部的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每天做什么,理解圈外的世界;找出偶像,认真地观察其言行,以人为镜,寻找自我。在未来的三个月,参加一个专业领域之外的项目以开拓工作;与那些可能给你工作提供有用帮助的人加强联系,共进午餐,扩充你的社交圈;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偶像,与之交流,深入理解。即使在今后的三月,同样功课满满:多听Ted演讲,更好地理解工作;列出5名想进一步了解的高管,设法与他们加强联系,提升你的社交圈;找到痛点,订下学习目标,不断向前。

  篇二:《逆向管理》读后感

  我非常喜欢或认同或觉得有意思的语句:

  1、“一个高效优秀的领导者一定具有以下几个特质:有高度的自知之明,有明确的目标导向,还要是一个真实可靠之人,但是很少有研究关注这些领导者成长的过程”;

  ——看到这句话,我首先想到了我们老板有次跟我说的:“有强烈目标感和信守承诺/契约精神的人,是值得敬佩和尊重的。”其次,的确对于领导者的研究真的不多,更多是啥成功者语录和讲话。比鸡汤更加鸡汤。

  2、“先像领导者一样做事,而后才能像领导者一样思考,这样的一个循环——外在改变引起的内在改变”

  ——思路决定出路,而在实践中感知及提炼方法论或思路,这样的流程。得到的东西会更加的属于自己,属于自己的能力。

  3、“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很难改变的,因为改变需要外在经历。如果不是由外而内改变,我们的自我会被过去所禁锢,从而导致思想和行为也无法改变。”

  ——我看到这句话,非常高兴:第一因为我最近一段时间也在思考关于思维和环境的问题;第二我看到了一种大咖的共鸣感。一个人的思维很重要,也很难改,但是不代表它不能改变。而一般的人,都是需要一种外力、或氛围、或要求、或压力等促使下才有可能成功改变及构建。(那些意志力强及自我驱动强的大咖除外。)

  4、“工作范围和人机关系网络的本质都是自我概念的产物。”

  ——挺有意思的一句话,有那么一点点哲学的意思。就如哲学家说“自我总是在与他者的对话中确立自己的。”一样。

  5、“五件事都可以开始让自己的工作变成一个能增强自我领导力的平台:增强你对形势的定位感;接触你专业领域之外的项目;参与外部活动;结合个人经历谈谈‘为什么’;放松你的日程安排……”

  ——一种方法论或者是一种思路,可以借鉴、可以参考,但不建议也不觉得完全可以正确。

  6、“过去的成功会造成一个能力陷阱”

  ——这种道理是可以理解的,可惜我们生活中往往都自觉不自觉的踏入这样的陷阱中。

  7、“自恋和懒惰原则是指人们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建立联系,因此少数派、大众派和专业人士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交际似乎都不会太多。”

  ——挺有意识的一段问题,它让我看到“自恋”与“懒惰”,挺好玩的。

  8、“成功的百分之八十在于自我表现——伍迪*艾伦”

  ——这让我想到了“解铃还须系铃人”

  9、“改变自己最快的方法是与那些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做朋友”

  ——与高手靠拢,再让自己成为高手。 生活水平或层次,真的跟自己经常接触的圈子和朋友有关。

  10、“事实上,成年人的学习和改变大多数时候都是从对自己不满意或是觉得很迷茫开始的,他们发现了自己的期望与别人的评价之间的差异。”

  ——这种观点,我深有体会。因为曾经的我就是这样的情况。但是现在不是了,因为我更明白、不断在明白自己的需求,所以我会自觉学习、有自我规划、自我探索的学习。

  以上就是我读后感,也就是我瞬间觉得非常不错的话语。仅此而已。

【《逆向管理》读后感】相关文章:

hr智慧故事:逆向思维12-28

新手倒车逆向法则11-24

逆向思维能力测试02-15

创业--如何逆向思维取胜12-25

令你与众不同的逆向思维简历01-10

《凡卡》逆向思维教学设计03-03

凡卡的逆向思维教学设计03-04

创业要学会用逆向思维01-02

测你的逆向思维会有多强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