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摆渡人高三读后感

时间:2024-03-11 06:56:3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摆渡人高三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摆渡人高三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摆渡人高三读后感

摆渡人高三读后感1

  在骄阳似火的炎夏中,窗外不断地蝉声让人烦躁,扑面而来的热浪让空气灼热,人们的耐心和定力在其中消失殆尽。可当我们捧起克莱儿的《摆渡人》时,当我们看见迪伦被阴险疯狂的黑烟恶魔拖入地狱时,我们身上的寒意早已湮没了燥热。

  迪伦是一个父母离异,性格敏感又有点自卑的十五岁少女。她与母亲无法正常沟通,在学校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和嘲笑,的好友又因转学而离开。当她只身坐火车去看望多年未见的父亲时却遭遇车祸,她一醒来便看见了崔斯坦,她的摆渡人,就此开始了一段惊险的旅程,只为平安到达另一个世界。

  初读这本书并没有多大感慨,内容无非是少年少女一起经历了一段魔幻的奇遇,它并不是一个多么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可细读时才发现这部小说别具一格的魅力。它虽然情节并不跌沓起伏但错落有致,虽然辞藻并不华丽多姿但朴实细腻,娓娓道来了对友情、亲情和爱情的美好勾勒。

  当迪伦得知自己不是事故中的幸存者,而是一个没有逃出来的人时,她没有哭哭啼啼、悲叹抱怨,只是默默思考着所经历过的'一切不合理的事情,最终怀着沉重又宁静的心淡然接受了事实。她能勇敢地面对残酷无比的真相,能乐观地面对疯狂魔鬼的追击,正是源于她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勇气和信心面对未知的前方。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史铁生正是如此,青年时便遭受病魔缠身,但他却用残缺的身体写出了最为健全的思想,这正是源于他对写作的热爱。这种充满了活力的斗志或许正是我们所缺少的,若我们能拥有它,也许能换个角度去发现世界的美。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而崔斯坦的责任则是在这条曲折道路上引导和守护要穿越的灵魂们。为了引导灵魂穿过荒原,保护他们免遭恶魔毒手,平安到达另一个世界,他会变成那些灵魂想要的容貌,而这都源于他对自己使命的责任感。他因灵魂们的需要而存在,又因对使命的责任感而愿承担恶魔给予的一切伤痛。他告诉迪伦身体只是心像的投射,眼前困难重重的荒原只是幻觉,鼓励她保持乐观心态,在那时他的责任感便转化成了迪伦拥有坚定信念和正能量的来源。

  列夫·托尔斯泰说:“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当迪伦跨越分界线时,崔斯坦却因本质只是一束光而消失,但迪伦的生活却不能没有他,她决定重回荒原,在千千万万个摆渡人中寻找崔斯坦,寻找她的幸福。

  如今七月流火已过,蝉声也已无,那谁又是我们灵魂的摆渡人呢?

摆渡人高三读后感2

  迪伦在学校和家里感受不到归属感和被承认感,于是她踏上逃避之旅,想去找将尽十多年没见面的爸爸。故事至此拉开了序幕。

  火车遇难,迪伦死了,被摆渡人接引。迪伦在被引向彼岸,和魔鬼斗智斗勇过程中,爱上了摆渡人崔斯坦。可这爱的旅程是如此短暂,他们刚确立恋爱关系,爱情就面临结束。迪伦被崔斯坦引到了彼岸,一个安全却又死气沉沉的世界。

  迪伦不甘心失去崔斯坦,于是,她又回过头来寻找崔斯坦,两个人逆向而行,吃尽苦头,终于穿越到现实世界,一个还魂,一个有了肉身。

  故事脉络大致如此,该故事结构简单,存在着逻辑上的硬伤。文章起初文笔生涩,随情节一步步展开,文笔才渐渐圆润生动起来。

  摆渡人就是个接引者,一个导航系统,一盏指引灯,他本该是个无情者,却又多情如斯,挑逗、勾引着迪伦,明知爱情不会有结果,还是爱上了迪伦。一个才15岁,一个却是老妖怪,老得忘记了年龄产生了职业倦怠的老妖怪。好吧,就算爱能化腐朽为神奇,在爱情面前,年龄,阅历等等都不是问题,可这老妖怪面对迪伦的回归,居然还要迪伦告诉他该怎么做,无知至极。在这里,老妖怪弱化成了一个男孩,一个只比迪伦大一岁的男孩。

  偏偏这个老妖怪法力薄弱,对付魔鬼只会手拽,拨拉,唯一使用了一次魔法,却杀伤力不大,只是制造了阵风,把魔鬼吹吹开,延缓一点魔鬼追赶的速度。

  灵魂与魔鬼的斗争,全靠意志力足够强大,全靠身体足够棒,只要脚程胜过魔鬼,先魔鬼一步在天黑前赶到能提供庇护的安全小屋,就算赢。照这么说,老弱,病残的灵魂全都是魔鬼的饲料了,他们根本跑不过魔鬼,照这种逻辑,到彼岸的都是些身强力壮型,难道彼岸之路也是条适者生存的竞争之路?

  魔鬼来来去去也只有几招,毫无新鲜感,魔鬼变成了一种模板和背景。我以为迪伦逆向寻找,搅乱了轮回,魔鬼会有大招,会有规则的制约,结果,天道反而帮起忙来,边界之门轻易打开了,闭着眼睛,也划船划上了岸,想要木桨,想要生火,想要找到崔斯坦,这些梦想全不费吹灰之力就实现了,真是想什么就有什么,天道宠儿也不过如此了。如此顺利的历险削减了故事的'趣味性,单一的战斗模式削减了故事的刺激性,虽然文字描写生动细腻,可故事有这些硬伤,总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

  玄幻题材的故事可以使着性子胡乱编,越玄乎越好看,在想象力方面,这故事还是束手束脚拘谨了点啊!

摆渡人高三读后感3

  想看《摆渡人》很久了,暑假里完成了大部分作业后,终于拿到这两本书。每天晚上入睡前看一看,从一开始的“初尝”到被故事主人公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动。

  15岁的迪伦在学校里不如意,好友又转学,加上和母亲关系太过一般,她才想去寻找自己的父亲,其实是为了脱离这种生活现状。她踏上火车的那一刻,她还心情激动地想象着和父亲见面时的场景,但是很不幸,途中发生了意外。当迪伦从出事的火车爬出,想找着列车上其他幸存者时,她看到了她的摆渡人——崔斯坦。

  崔斯坦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他有着一头淡茶色的卷发,钻石般蓝色的眼睛,鼻子上还有一排可爱的小雀斑。当迪伦以为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是崔斯坦带着她走过山峰,也闯过了山谷,还有那深不见底的发出恶臭的湖水,躲过无数恶魔。崔斯坦具有非凡的智慧,也有过人的胆识。

  于是,善良的姑娘和英勇的`摆渡人相爱了。

  但毕竟崔斯坦是一个属于千万灵魂的摆渡人,而因为事故已经去世的迪伦要去天堂等待她的家人。原本就要因此分开的两个年轻人,却用彼此纯洁的爱情向对方走去。

  虽然小说只是虚构的情节和故事,但是主人公面对困难不退缩,遇到事情不急躁,敢于尝试的积极乐观心态感染了我。正是因为迪伦的坚持,崔斯坦最终才能和她来到同一个世界,完成自己的梦想。

  就像我,就是通过了整整三个暑假让自己从一个怕水的“旱鸭子”变成了“小鱼儿”。其实最初决定学游泳时,我的内心是抗拒的,因为我看到水就会恐惧,甚至担心自己会溺水。从最初80厘米小池到120厘米的浅水区,再到160厘米的深水区,我一次次克服内心的恐惧。有时候真的不想下水,爸爸、妹妹和教练就在边上不停地鼓励我,让我拿着浮板,然后慢慢地拿掉了浮板。

  我发现,我居然真的可以游起来了,再也不怕水了。尽管现在我还是会有一点点惧怕,但我还是不停地告诉自己,学习游泳是为了学会一项技能,假如某一天遇到困难,至少我可以自救,甚至可以救助别人。

  又比如在平时在学习中,我也经常遇到题目不会解答,但是我从不抱怨,而是想一想:这种方法不行,那换一种呢?结果就出来了,这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在往后的人生里,我不会像崔斯坦那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着。我要坚持我的梦想,就算遇到再多的困难和挫折,我也会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漫画家。

【摆渡人高三读后感】相关文章:

摆渡人经典句子12-29

《摆渡人》读后感12-28

《摆渡人》经典读后感04-07

摆渡人读后感08-20

摆渡人的读后感02-24

《摆渡人》读后感01-03

摆渡人读后感[精选]08-06

摆渡人读后感08-21

《摆渡人》读后感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