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走出大漠的女孩》有感

时间:2024-02-20 14:30:5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走出大漠的女孩》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走出大漠的女孩》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走出大漠的女孩》有感

  雷夫说:“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质决定了教室的容量。”是的,决定一间教室的,不是教室的好坏,而是谁站在教室里。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这才是教育亘古不变的真谛。

  这本书是陈美丽老师根据真实改编后写成的,它讲述了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一个叫曼曼的小姑娘,已经上二年级念不成儿歌,写数字只能写到7,四年后成长为自信、活泼和坚定的女孩的故事。毛毛虫蜕变成蝶的过程着实打动了我,更打动我的是陈美丽老师。

  书中的小主人公曼曼无疑是最幸福的人,从她踏入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那一刻起,她就得到了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注和呵护。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脏兮兮的、分不出性别的、眼神直直的,有点傻傻的孩子引起了所有老师的注意。陈美丽老师对曼曼视如己出,不仅给她洗澡,照顾她的日常生活,还无偿为她补课,用爱点亮了孩子的心灯,唤醒了孩子沉睡的心灵。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像曼曼这样家庭教育环境特殊的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和感受性维持不了太久。基于这种情况,每逢寒暑假,陈老师就把曼曼带在自己身边,让她住在学校和自己生活在一起,随时带她阅读学习。就这样,四年时间,学校老师们的用心付出使曼曼脱胎换骨,她变得自信乐观,开始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敢于表现自己。即使后来到了初中,她依然和陈老师保持密切的电话联系,在她的生命里,陈老师应该是她最亲近的人了。感动于曼曼和陈老师浓浓的师生情,更被陈老师的师爱和无私奉献精神感动。陈老师的愿望花教室应该是所有学生的心之向往,我也想打造这样一间美好的愿望花教室。

  挽救一个受伤的落后的孩子,比教育一个优秀的孩子更能显示教育的真正意义。陈美丽老师做到了,她身体力行,挽救了曼曼这朵不起眼的小花。

  书中最后提到曼曼考上了最好的高中——达旗一中,她在给陈老师的电话里说:“曾经,您给过我一道光。这道光,在我生命最黑暗的时候,给了我温暖和希望……”相信曼曼的未来,会炫如夏花,更相信未来的曼曼,会用爱照亮更多人的生命。

  教育,无论走过再长的路,回过头来,你会发现,我们拯救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自己。充实付出的岁月会让生命更加丰富,那些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境都是让你蜕变的力量。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只要我们用心付出,相信每一粒种子都会慢慢发芽、长叶、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