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王君《天生我材会写作》有感

时间:2024-02-20 11:18:5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王君《天生我材会写作》有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王君《天生我材会写作》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最初认识王君老师是通过微信公众号“王君青春语文”。每次备课遇到困难,经常从中汲取营养,那时便深知,她是一位很棒的老师。

  今天通过读《天生我材会写作》这本书,再次被王君老师的教学智慧与人文情怀折服。选择读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学习如何教作文。可读完后,我发现书中没有长篇大论的讲解写作技巧,但却让我醍醐灌顶、无地自容。

  映入眼帘的第一个词语是“打假”。王君老师严厉批评学生作文中的各种空话、废话和套话,鼓励学生抒写真实的情景,表达真实的情感,让学生的才气和灵气自由地绽放。仔细读来,发现我好像才是教学生“造假”的罪魁祸首。“模板式的写作思路”、“考前背诵范文”、“围绕“中考”指挥棒研究评改标准”……这不都是我干的“好事”吗?最终学生写出的是和生活脱节的虚假空洞的应试文章。想到这,内疚又失落。

  每周最痛苦的时间就是讲评作文,因为真的很无奈。学生的作文无非是这几种情况:眼前一亮的好作文,复制一两句搜索一番,果然又是整篇的“借鉴”;原创的无非是千篇一律的爸爸妈妈,顿顿吃西红柿炒鸡蛋,唯一的运动就是骑自行车了,偶尔爬爬山;还有几张空白卷,理由是写不出来。深思一下,这好像真的不是孩子们的错。

  你忘了吗?是你教学生“第一次做饭—西红柿炒鸡蛋”的?你忘了吗?是你教学生写“难忘的经历—骑自行车”的?你忘了吗?是你教学生写“爸爸雨天送伞突出父爱”的?现他们都学会了,为什么你却不满意了呢?这些空洞的作文不正是我们曾经的审美吗?

  正如王君老师所说,孩子们真的很可怜,为了应对考试,小小年纪就被“洗过脑”,被格式化了。是啊,在孩子们最美好的年纪,我们把最自由奔放的写作变成了他们最枯燥,最无奈的作业。无数次的训练,导致孩子们渐渐失去了对生活细节和生命现象怦然心动的能力了。学生作文中出现了太多不真诚的东西,他们正在或已经失去了童真童趣。而我们好像真的难辞其咎。那么作文到底该怎么教呢?

  我读到了第二个关键词—“真诚”。王君老师说从一开始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真诚地写,真诚地活。无论学生写出怎样的文字,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哪怕是灰暗的东西,也应该尊重。学生不担忧内容不好,不惧怕字数不够。教师、家长给他们一个安全的写作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真诚。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没有歇斯底里的批评,无论他们怎么写都会被保护,都能够被理解。尊重孩子们的错误,尊重孩子们的成长。让孩子们觉得写作不是为了迎合老师,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只是自由地写,放松地表达。他们放肆地抒写生命原本的姿态,享受文字带来的温情。

  王君老师鼓励孩子们写随笔,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寥寥几字。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是记录自己人生的“史官”,而文字是他们青春的纪念碑。孩子们一笔一画写下的是他们的一呼一吸,是他们的生活与生命。而只有这样真实鲜活的文字,他们才会珍爱,才会着迷。王君老师认为随笔不是写作优生的专利,作文“忧生”最容易有故事,当然“不交作文”也是表达的一部分。巴金所说:“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丢失感情,也就丢失了写作的灵魂”。对孩子们而言,不想写也是他们感情的一部分。基础年级,我们的首要职责是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唤醒孩子的写作激情,引导他们迸发出写作力量。

  关于写作知识导入,王君老师总能借助合适的契机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写作思维中,真正让孩子们有所触动。在《写作无难事,只要“真”“小”“新”》一文中,王君老师通过小六班学生笔下的两株玉兰引导学生感悟人与万物间的真情,并顺势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

  仔细品读王君老师的每个教学案例,你会发现她给予学生的最多的是思想的引领和情怀的培养。她对语文这片热土充满情怀,也用这份真性情感染孩子。在爱的滋养下,孩子们播报,孩子们演讲,孩子们写文言,孩子们创作诗……孩子们去发现,去感动,去书写,去遇见最好的自己。

  不可否认,作文真的是一件苦差事,要想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常抓不懈,付出巨大的心力。在分数为王的应试教育下,你能守住这份艰辛吗?王君老师说她的作文教学价值观核心之核心是经由写作,让孩子们爱上他们自己。这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啊。她的课是生活的课,她的文是生命的文。做一名语文老师累并快乐着,遇见王君老师很幸运。相信一切美好即将发生,一切美好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