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心中的顽石有感

时间:2024-02-17 09:36:3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心中的顽石有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心中的顽石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心中的顽石有感1

  我是中学的时候第一次看余光中先生的散文集的,这一篇是《青青边愁》这本散文集的的第一篇,所以印象尤为深刻,如今有机会又把书找了出来,再读一次,还是对这一篇最为钟意。

  关于游记散文,不得不说的是另一位大陆的散文大家——余秋雨先生,无论学界评价怎样,他的文章读起来是美的。我以为的美的游记散文,不是将景色描绘的多么迷人,而是表达作者自己观景的感想,发散出来的思考,是那些比景色更深一层的精神上的体悟。两位余先生都是此中的大家,只不过一个通过历史,一个透过哲学。

  “不朽”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抽象概念,古往今来似乎似乎谁都能说上几句,而文人们又大多多愁善感,常常被他所“伴生”的物是人非所牵绊。

  我一直认为不朽是一个相对名词,因为有“朽”所以才会有“不朽”,所以在人们提到它时往往不是说什么永恒不变,而是先说什么变了。

  在记述前往英国西敏古寺的行程时,先生所说“变”是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历代诗人们,而不变的是那堆雕刻各色形象的雕塑吗?不是的,“他”说:“传神尽在阿睹,画龙端待点睛。”不朽的是那些顽石眼睛中透露的,是世人们需要用精神去体悟的历代先辈的灵魂——或者说是他们的思想。

  为什么常常会有人说黑夜是灵感迸发的源泉,为什么在作文是常常需要一个安静的空间?因为寂静创造孤独,而孤独能让你的精神与不朽的载体相触。在无声处,看着一尊尊模样各异的`雕塑,心里会想什么?庸人们怕是会因对鬼祟的恐惧而早早逃离,而智者,则是看着那些雕塑思考更多:“帝王与布衣,俗众与僧侣,同一拱巍巍的屋顶下,鼾息相闻。”这是平等。

  有的人看到变与不变的建筑会想到沧海桑田,前尘不在,就像余秋雨先生给那汪秀美的湖泊写的那样:“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有的人在变与不变中看到的是永恒的思想,就像余光中先生在那座英国寺庙里写的那样:“时间,你带的走歌者带不走歌。”两者没有高下优劣之分,不过是一个为民族文脉发声,一个为人类精神作颂罢了。

  其实读了那么多的游记散文,自己也曾经作过几篇,初成时还沾沾自喜,但后来再看却是问题一堆。只抒情的文章犹如空中楼阁一触即溃,不得深思,只叙事的文章走马观花,有目无神。读书,心生向往;落笔,方知浅薄。

  话又说回来,不朽,是一堆顽石吗?

  非也,恰如辛弃疾评价朱熹:“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读心中的顽石有感2

  人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自信的力量也在推动我们勇往直前。如果你没有了自信,失败就在眼前,你就永远是一个胆小的缩头乌龟。胜利的终点线你永远都不会冲过。所以,每个人面对人生,面对挑战都不可以畏惧不前!

  今日,我读了《心中的顽石》这一个精彩的故事,我从中受到许多启示。

  面对一道难题的时刻,你要充满自信的对待他,用各种神奇钥匙去打开这扇未解之门,只有这样做,成功的喜悦就会属于你,否则的话,胜利的希望就会十分渺茫。失败是态度的问题,如果你的心中有一个巨石阻挡着你前进的道路,你就不会做好每一件事。我们要用善于探究的精神与自信去完成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有心才有行,如果你抱着混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这是不可能的。30届奥运了!多少运动健儿为了国家的荣耀自信的走上了属于自己的“战场”。那些世界冠军,不仅用多年的辛苦汗水获得了金牌,还用自信的心态赢得了荣誉。所以,要相信自己,克服困难。

  有些汽车外表好看,但车中的装置都是下等的。所以我们不要被某些事物的外表所迷惑。我们要学小马过河,亲自去尝试,才可以获得真正的信息。中国有句古话这么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文中的巨石虽大,可以使人跌倒人,但永远不可以让人们那颗敢于挑战的心跌倒。只要有这股力量的帮助,就会克服一切困难与人生道路的坎坷。

  实际生活中,我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去迎接挑战。在困难面前,不要急躁。要冷静的寻找出路。乐观的面对问题。乐观会给人生带来甜滋滋的笑容。给生活带来美好,给家庭带来幸福。困难背后总会有办法的,所以,在遇见烦恼要乐观的面对,这样就会将事情做得更完美。

  这个小故事告诉了我重要的三个人生道理。第一,自信是成功的火种。第二,每一个人做事都需要敢于尝试,不要被眼前的表面看花眼。第三,乐观的心态,代表着完美的一生。这个故事使我受益匪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