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智囊全集》有感

时间:2023-12-20 10:27:5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智囊全集》有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智囊全集》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智囊全集》有感1

  《智囊全集》是冯梦龙编著的一本历史故事全书,书中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一千多个历史片段,并且从中展现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之道。这本书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记录了中国智者先贤朴素的哲学思想和实践,他们的智慧和谋略不仅创造历史,也为后人留下启示。

  宋朝时孙莘老(孙觉)任福州知府,他让前来祈福的富人捐钱帮助被收押下狱的贫民偿还欠官府的钱,富人们虽不情不愿,但也答应了。这体现了孙莘老对于百姓的体恤。更值得赞许的是,孙莘老的做法解放了生产力。中国古代劳动力不足,如果一味关押百姓,反而破坏了生产力。赵清献的做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巡查青州,发现各地监狱当中受牵连者众,于是施行一条政策,以囚犯数目的多少作为评估官吏的指标之一,一年以后各级官吏都不敢大肆羁押百姓。

  不过,书中也有让人感慨的一面。贾彪担任新息县县令时,一次当地同时发生两起案件,分别是强盗抢劫杀人和一位妇女杀死自己的儿子,贾彪在决定办案优先级时认为母亲杀害孩子更为不仁不义、违背道德,因此首先查办这一案件,在妇女被定罪后,强盗自首了。如果强盗心中不是尚存一些良知,他应该趁机逃走才是。

  都说虎毒不食子,而母亲杀子的动机从书中可见一斑,那就是贫穷。当地贫困,于是许多人对孩子的态度是生而不养。古代人没有科学的方式避免生育,唯有生下来,可又无力养育。官民处境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大有差异,当贾彪强调道德教化的时候,那位妇女恐怕只是想着明天该如何生存。得到理解很难,旁人想必觉得她不可理喻。唯有真正经历过绝望的人才知道,在生命被逼到尽头绝境,即使至亲骨肉也无法保住。

  不过,书中并没有对这件事的背景交待多少,以至于来龙去脉显得无比模糊。我们看到了贾彪办事中的道德标准,历史却无法为那位母亲留下发声的机会。书中也明显体现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制度下皇权高于一切、三纲五常不可违背的思想,而缺乏法理平等思想的萌芽。毕竟任何书籍都不可避免有其时代和认识的局限性。考虑到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古人不可能像西方近现代那样强调个体人权。

  读《智囊全集》,能够让我们学习古人智慧的同时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

读《智囊全集》有感2

  读<智囊全集>萧何,任氏一文,颇有感想。沛公刘邦占领秦都咸阳后,他的部将们都争着跑到秦国府库中去瓜分金银财宝,只有萧何一人带人去没收秦丞相,御史制定的法律典章,文书挡案,并妥善收藏好。刘邦之所以能够全面了解全国的险要关塞,人口多少,那些方面强,那些方面弱以及人民所痛恨的是什么,就是因为萧何接管了秦朝的这些重要文件的'缘故。秦汉时期宣曲[今陕西西安市西]任氏是一个大富商,他的祖上为秦时督道仓的官吏。秦朝失后,豪强人人争着夺取金银珠宝,只有任氏窖藏了许多粮食。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争夺天下,相持于荥阳一线,农民无法种庄稼,一石米价涨至一万钱,从而豪强们的金银财宝又都流到任氏手中了。这两个人的智慧不分大小,换一个地方使用,效果也是如此。智慧有时看似简单或叫愚钝,其实机理却在其中。萧何不拿金银财宝,而是收藏了文书档案等看似无用的东西,成就了一番大业。任氏不抢金银而是囤粮,最终金银又回到他的手只,实质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表现。

读《智囊全集》有感3

  米老师曾说:“中国有无数圣贤,你找到了圣贤就找到了智慧和财富之灯”。这句话也成为了我们企业每天诵读的内容。感恩米老师及每天导读老师的辛苦付出才让我们有机会亲近圣贤,潜移默化增长了自己的智慧。“智不足量不大”这句话也一直鞭策着我,通过《智囊》的学习,收获到处理问题的方法、面对诱惑的态度、身居要职的心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遇事不徇私情的大义等等。

  《智囊》的学习感触很深,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能从中悟到很多,正如米老师所说:“读经不必在多,能咬住几句,便有大用;明理不必在言,真知晓数语,即能充饥!”姚总常说:学习分享,只要能够从文中找出一句有感触的,哪怕是原文,只要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有帮助,那么读书就是有意义的。也是姚总的这份坚持,才让赛晖人一直亲近古圣先贤的智慧,才让我们有幸接触十翼书院,智慧步步增长。

  《明智部·知微卷》,“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让我感触很深,知微知几是智慧的体现。圣贤均是得道之人,圣贤们能从细微的小事中预知祸患的来临,弥缝、补救祸患于萌芽中,总能够防微杜渐,未雨绸缪,进而得到圆满的结果。虽然我们暂时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但是我们要有防微杜渐的洞察力。经常在会上听姚总分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事事相关,物物相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任何事情的发生并非偶然,都有内在的关联。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学会举一反三,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失败,寻找失败的根源,从根本上杜绝问题的发生。这样才能达到管理的目的。

  除了以上的感悟,主要的收获还是在我本职工作这一块,清代学者魏源曾说:“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人力资源管理者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避人所短用人所长。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在招聘的时候我们要利用现代技术,做好人才的测评,岗位评价。作为管理者要有智慧,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恰当的时候要放权,敢于让下属犯错误,下属才能够成长。

【读《智囊全集》有感】相关文章:

有关读论语心得全集06-17

读《福尔摩斯全集》有感01-02

读《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有感09-11

个人投资理财知识小智囊09-11

读《福尔摩斯全集》有感15篇01-02

读《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有感15篇09-11

读《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有感(15篇)09-11

狼道全集读后感04-29

鲁迅全集读后感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