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乌塔有感

时间:2023-08-13 13:23:1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合集】读乌塔有感1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乌塔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乌塔有感1

  小学课文中,有一篇叫《乌塔》的文章,自从学了它,让我受益匪浅。

  《乌塔》主要写了一个叫乌塔的十四岁德国女孩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当我读到“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时,我的心里冒出了无数个问号: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怎么可能一个人游历欧洲呢?她的家人不担心吗?她是怎么攒钱的……而且,要是一个中国的同龄人也像乌塔这样出国旅游好几天的`话,即使自己愿意,父母也是一千个、一万个不同意。

  读完了这篇课文,我才知道外国家庭虽然有的富裕有的贫穷,但他们都是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锻炼身体,长大后好应付五花八门的世界。而中国呢?中国的教养方式用一个故事就可以讲述清楚了:

  一只壁虎被一个钉子钉住了尾巴,困在强风中长达十年。在这十年里,另一只老壁虎一直衔来食物喂它。其他人或许会感叹这爱有多么伟大。但其实,壁虎在被钉住尾巴时,完全可以挣脱尾巴逃生,不久还会长出一条新尾巴来。但由于老壁虎无微不至的“爱”,舍不得孩子忍受断尾之痛,从而使孩子承了10年的黑暗无自由生活。中国的家长都把孩子们当成“小公主、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如果每人都这样,那么中国的未来还有什么希望呢?

  让我们对自己说:“别人行,我能行;别人不行,我要试。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没有黑夜,不见白天。我不做依赖别人的云雀,我要做展翅高飞的雄鹰!

读乌塔有感2

  学了《乌塔》这篇课文,我从心底里佩服外国的“雄鹰”。乌塔,是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女孩,竟能独自游历各个远近的国家。但她坚决不会花父母一分钱和一滴心血,只用她自己那三年辛苦干活而得来的,她觉得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让我们再来看看这边的中国人是怎样来爱孩子们的吧!整天就知道让孩子好好学习,以后可以享福,永远让孩子生活在他们的翅膀下。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哎~我真想给中国的家长们开一个家长会,说:“家长们,你们好!你们知道对孩子们来说,爱是什么吗?爱就是让孩子们展翅高飞,飞向高高的蓝天……”

读乌塔有感3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名叫《乌塔》。在学这一篇课文之前,我就在想: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塔吗?这一个有很多黑乌鸦的塔吗……

  今天学了这篇课文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主人公乌塔,才14岁,在我们的眼里14岁也是爸爸妈妈的小宝贝,可是乌塔不一样,他趁着这个暑假,独自游欧洲,她的独立和自立意识,让我很赞不绝口。

  乌塔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她用她自己的钱,出去游欧洲,而且,每当到了一个地方的时候,她都会给爸爸妈妈打一个电话,让爸爸妈妈放心。在课文中我还发现了乌塔是一个很有计划的女孩,因为她用三年的时间去准备,在准备的'时间里,她读了很多很多的资料,这些资料就让她有了计划感和要去哪里的顺序。

  和乌塔比较,我对世界的认知实在是太少了,乌塔说:“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觉得乌塔说的太对了,我们被爸爸妈妈当做了心肝宝贝,哪儿也不能去,每次有了一点儿小刮擦爸爸妈妈就得把我们的自由全都抹去。

  乌塔你是我们的榜样,我要向你学习你的独立、有主见、胆大和细心。

读乌塔有感4

  星期天,我看了一本书,书名是《乌塔》,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小乌塔是一个七岁的小姑娘,她的父母在很远的地方,对小乌塔毫不关心,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家。小乌塔很伤心,于是她下定决心要独自一人去寻找自己的父母,自己要永远跟他们在一起。

  合上书本,我陷入了沉思,文中的小乌塔不正是和我一样的遭遇吗?我的父母也远在外地做生意,对我的学习成绩不闻不问,过年回家说的话也是有数的,更别说是平时了,几乎是一面也见不上,电话也不打。当我看见别人的爸爸妈妈都在他们的身边,而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免不了几颗“金豆豆”会洒落。当我看见我们班学习差的学生也有自己的父母陪在他们身边,我就很嫉妒,为什么,为什么我不能和我的父母在一起,这是为什么?我宁肯自己学习也很差,只要父母在我的身边,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可是天不从人愿,我的愿望只是浮云。当别人问妈妈为什么不让我和她们在一起时,妈妈总会笑笑说:“自己独立也好,再说了,给她安顿到这里人生地不熟的还费钱,在家吧。”妈妈自以为找了个绝妙的理由,可是以乌塔的的话说,就是:“既然爱孩子,为什么不让孩子跟你们在一起呢,为什么要让孩子日思夜想,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呢?”

  在外工作的`大人们啊,从今天起,减少工作的应酬吧,工厂没有你一样会运转,但孩子的成长过程缺少你们的参与,却是一片空白。有人说,培养好一个孩子就是赚钱了,当一个孩子学坏是,你要花费很多的金钱和时间,才能让它学好,这样你还是幸运的。最怕的是你付出了所有,孩子依然不能变好。金钱不是万能的,它能让你买来孩子,但买不来好孩子,它能让你买来亲人,但是买不来失去的亲情。有人说得对,养好孩子就是赚了钱,赚了

一个家庭的幸福,赚了人生的快乐。

读乌塔有感5

  我们语文教材第二十七课的题目是《乌塔》。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年仅14岁的乌塔利用暑假时间独自一人外出旅行,结果游历了整个欧洲,作者听后特别惊讶和敬佩的`事情。

  在这篇课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七自然段,主要内容是讲了乌塔用了3年的时间来准备这次旅行。在这一大段的时间里,她阅读了很多关于这些国家的书籍。还在空余时间帮超市、商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以挣取旅费。在旅行期间,她每到一地就查那里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并给家里打一个电话或寄一张明信片。一方面是为了在遇到危险时求救,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家人报个平安。从这里来看,乌塔是一个有计划的孩子。她为了一切进展顺利,竟然用了三年的时间来准备这次旅行,我觉得她可真有耐心啊!

  从书本和电视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只有向乌塔那样,亲身去体验,才能认识世界。但是在出发前,必须做好精神、物质、体力上的充分准备,才不会手忙脚乱。我们要向乌塔学习,做一个有计划的孩子。

读乌塔有感6

  最近,我有幸学到了《乌塔》这篇课文,乌塔在14岁时就能独自游历欧洲,我被乌塔那善良、大胆、细心的品质所折服。

  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心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为什么中国孩子不可以独立自主呢?难道人们所说的“安全”就是对孩子全部的爱吗?我们是一群渴望去窗外自由飞翔的小鸟,而现在家长们对我们的溺爱,简直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父母过分的关爱让我们窒息。

  在家里,我不做任何家务,都是家长包办。我只是学习的小能手,真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每当我学习闲暇时,想去帮家长做点什么,总是被爷爷奶奶拒绝,结果,变成了真的书呆子。

  在中国,在家里养尊处优的孩子不止我一个。我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考上了名牌大学的学生,只是因为自己不会洗衣服、叠被子,甚至不会整理书包而辍学。由此可见,中国的孩子多么缺少独立自主的意识,生活上太多的依赖,思想上太多束缚,行动上太多的无奈!那些把孩子紧锁着的家长们,快打开门窗吧!

  乌塔是幸运的,她有着丰富的阅历,有着广博的学识。她有亲自实践、亲自品尝生活苦辣酸甜的神奇经历。而我呢,是幸福的,但却是有缺憾的幸福!在这里,我要对同龄的朋友们说,主动从父母溺爱的怀抱中走出来,锤炼自己独自生活的意志!我要对所有的中国父母说,给孩子撑起一片独立自主的蓝天,让爱更充实,让爱更完美!

读乌塔有感7

  读了《乌塔》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一个年仅14岁的女孩竟然独自一人游欧洲!

  文章中的对话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也产生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孩子为什么连独自逛街都不行,而德国的孩子却能独自游历欧洲?乌塔用了三年时间准备这次旅行,放弃了可以玩耍的假期,到市场分发传单,到别人家陪小孩玩耍……而且每次出发前就已经查阅了有关书籍,设计好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再给家人打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这都是我们无法独立做到的。

  再想想我们中国的孩子,大多数连自己上、下学都要大人陪同,有的孩子就是不需要,大人也会在后面跟着,直到进了校门。记得我刚搬进新房子时是二年级。我新家就在学校旁边,当时,我十分想自己去上学,自己回家。但家长总是跟在后面,直到三年级下学期,在我的一再要求下才脱离“魔掌”,自己去上学。还有一次,我已经四年级了,想自己去买个文具。但无论我怎么说,都无法自己去。要知道,去文具店比学校更近啊!

  在这里,我想对全中国的家长说:“请松开双手让我们翱翔在蔚蓝的天空上!”

读乌塔有感8

  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在父母的支持下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

  当我读到“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她很自然地问答道。”使我感到她很可爱,善于交朋友,很热情,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而中国小孩恰恰相反,不要说见到陌生人,就是见到自己的亲朋好友也要父母提醒才不好意思地打招呼,让人觉得中国小孩很不礼貌。我还感受到乌塔的独立性很强,居然敢独自一人游欧洲,并把这看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读到这里使我想起一件事,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当我独自一人下太白岩时,爸爸总是不放心,在小路旁看了又看,并且让哥哥在山下接我。哎,不就是下个太白岩嘛!爸爸就那么放心不下,假如我也去游历欧洲,那爸爸妈妈不知有多担心。然而外国的父母总是把锻炼儿女的独立性放在第一位,给他们学习独立生活的机会,真令人羡慕。

  我还从“她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个周末去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陪小孩玩”读出了乌塔很细心,也很了不起。说她细心,是因为乌塔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看了许多关于这些国家的`书籍,每个细节都想得很周到。说她了不起,是因为她自已挣钱游欧洲,想想看游历欧洲需要那么多钱,她却要自己辛辛苦苦地挣,真是个了不起的小女孩儿!

  读完《乌塔》这篇文章后,使我十分羡慕乌塔,羡慕她独自一人游欧洲多自在呀!而我——中国小孩就连独自一人游重庆、北京都没有想过,更别说欧洲了,就是想过父母也只会说让你扫兴的两个字,那就是“不行。”我多么希望中国的家长也能像外国家长一样锻炼我们的独立性。文会删除所有投稿!

读乌塔有感9

  我们是21世纪的新主人,必须要有独立的能力,可我们却常常因为是独生子女而被娇生惯养,沉醉其中,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是我读完《乌塔》这篇故事最大的感受。

  《乌塔》是一篇外国故事,讲了“我”在旅游途中遇到14岁的乌塔独自一个人游览欧洲。“我”在与乌塔交谈中发现她是一个独立能干的孩子。而乌塔对“我”说的“中国孩子是家里的宝贝,家长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去玩”这句话不认同,因为她认为自己也是家里的宝贝,但她可以自己挣钱去各地游玩。

  我们和“乌塔”一样都是十来岁的孩子 ,可我们的父母把我们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恨不得天天看着我们,管着我们。我们天天穿着上百元的衣服,喝的、吃的全是高级食物,有的孩子连前程都被定好了,这样真的很好吗?我记得陶行知爷爷说过:“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我们更应该“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

  读完了故事,我不禁想起了我和我的.爸爸妈妈。乌塔的爸爸妈妈肯定很相信并支持乌塔的。可我的爸爸妈妈却一点儿也不放心我。特别是我的妈妈,每次出去,哪怕只有十分钟,也要把我带上,除非有爸爸在身旁。有一次,我去同学黄佳艺家玩,我和黄佳艺家是前后楼,可妈妈还是坚决要陪我去。她临走时又嘱咐了我一大通,我暗地里叫苦不迭。妈妈就像一只母鸡,我就像一只小鸡。妈妈想让我永远躲在她的翅膀下,把所有的风风雨雨都给遮挡住了。可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呢?在妈妈的庇护下,我变得胆小了。有一天晚上,我们全家都在酣睡中。突然我做了个恶梦,吓醒了。在我眼中,我房间里的一切都成了魔鬼,张牙舞爪地朝我扑来。我惊慌失措地抱起枕头,跑到妈妈的房里。我的哭声吵醒了妈妈,妈妈一见是我,连忙问:“怎么啦?”“我……我……做恶……恶梦……了!”我哭哭啼啼地说道。妈妈连忙翻身起来抱起我,让我和她一起睡。

  我和乌塔相比,乌塔是独立的,她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和妈妈一起努力,向乌塔学习,让妈妈学会该放手时就放手,该收回时就收回。而我就像那一只飞向蓝天的风筝,当妈妈抬头望我的时候,那风筝线会告诉她,我哪怕飞得看不见,都不会离开她。而我也要在妈妈的帮助下飞得更高,更远。

读乌塔有感10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发现乌塔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强,自立意识很强。

  而14岁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家里,我们都是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懂杜家人们的'关心,不让自己一个人去外面,而乌塔和我们一样,都是14,却自己一人游历欧洲,他恨我们完全比一样。

  我要向乌塔学习。

读乌塔有感11

  读了《乌塔》这篇文章,我替文中的德国小姑娘乌塔高兴。

  只有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就独自一个人环游世界,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她还想得很周到,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每到一地就查看警察局的电话,给家人打电话。14岁的小姑娘竟有这样的勇气,他们的自理能力强而且兴趣广泛。其实中国的孩子也有一颗好奇的.心,也想去探讨,但是中国的父母哪怕自己的孩子会有一点点离开,他们都不放心,才造成了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不能单独出门。读了这篇课文,使我想起了前几天所发生的事情,那时我想独自去商场,但妈妈一听,马上就拒绝了我的请求。

  她说:“要去也可以,但要我和你一起去。”这时我真觉得妈妈的教育不适,总是不肯给予我一个机会。假如有一天,我要离你远去,但我还是不能照顾自己的话,怎能在社会上立足?希望所以的父母,如果你是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话,那就请给他们一个磨炼的机会,不要让他们长大后一事无成!

读乌塔有感12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再次阅读了《乌塔》这一篇文章。它使我知道了外国的小朋友很勇敢、很聪明和没有依赖性。

  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在罗马认识了乌塔,作者从她的谈话中知道了她是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而路费她挣了一半。她在家里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当乌塔问作者中国的孩子是不是这样旅游时,作者一时语塞,但回答了问题。但是乌塔不满意这个答案,就马上反驳。让作者知道了在电视和书本上认识世界是不完美的。个、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是非常强的。

  我读完了这一篇文章后,我发觉乌塔的许多优点是我没有的;不但是我,大部分小学生也是没有的.。如:乌塔没有依赖性、做事会先有准备、自立更新......而我们每一个人都依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点独立自主都没有。乌塔为了去欧洲旅游,准备了三年;而我们就临急抱佛脚,不像乌塔那样做事会先有准备,上课了,才把该用的书籍拿出来。

  因此,我们每一位小学生都因该以乌塔作为榜样,做一个像她那样的人。

读乌塔有感13

  自从读了《乌塔》这个故事,我的感触颇深。从乌塔的身上,我收获了很多有益的知识。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名叫乌塔,她独自一人去世界各地游玩的故事。开始,我有很多疑问:她和我差不多大,又是一个小女生,怎么能独自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旅行呢?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读完了这本让我大开眼界的书。

  读完这个故事,我的内心被震撼了。因为乌塔和我们太不一样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家里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被家人百般呵护的“小王子”“小公主”,而乌塔却不一样,她很独立勇敢,14岁就独自一人去欧洲旅行了。

  文中还提到乌塔的旅行费用全部都是自己在课余时间发广告、打零工挣的,没让自己的家人出一分钱。可想想我们自己,每天还在向家人索要零花钱,并且还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从未想过要靠自己的.劳动去挣钱,甚至想去哪里旅游,都需要家长带领出行。想想我们还是太不自立了。

  那么为什么乌塔能独自一人去周游世界呢?是因为她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呢?就比如:在周末之前你是否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周末时是否又遵守了呢?诸如此类,只有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渐养成独立自强的精神。

  看了这篇文章,想想我自己,我都觉得有些羞愧,乌塔和我年龄相差不多,可区别却那么大,她那么独立自强,而我却还是家长眼里需要备受呵护的花朵儿。我真应该向她好好学习这种精神呀!

读乌塔有感14

  最近,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德国女孩——乌塔,自己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读完这篇课文后,让我体会到乌塔是一个勇敢而又自理能力强的女孩。她让我很敬佩。

  当我读到“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时,我体会到乌塔是一个很有礼貌,很热情的.一个好孩子。当我读到“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打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时,我不禁想到乌塔年纪这么小,就早早设计好路程。可见她有丰富的旅游经验和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

  这让我想到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有一次,妈妈叫我出门儿买西红柿,因为我不想一人出门,所以我一边急匆匆跑回自己的房间,一边说着“我不要,我害怕。”经过几番争吵,最终还是妈妈去买西红柿了。现在的我,连独自睡觉也是偶尔,经常和爸爸妈妈挤在一块儿睡觉。平时生活中,我也不敢出远门,生怕被别人欺负。但自从我学了《乌塔》这篇课文,我不禁感到很惭愧,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

  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要做一个有主见,独立自主的孩子。在此,也想告诉所有家长,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勇敢地走出家门,做一只搏击长空的飞鹰,不做笼中的金丝雀。

读乌塔有感15

  读过这篇课文,我的心里拥有非常大震撼人心。

  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小孩,居然能独自一人游览欧州!想也无需想就了解东西方小孩子有多大区别,一个能自立自强,一个是经常呼爹唤娘!中国的孩子们,是温室的塑料大棚的花瓣,经受不住风吹,稍微受挫就拉肚子。大家中华文化世世代代代广为流传的磨练意志去哪了,难道说确实要毁在大家手上了没有?大家经常便是学习,学习,再学习,随后变为“老实人”。乌塔是翱翔于蓝天白云的苍鹰,而我们都是养在金絲笼中的小鸟!乌塔能感受独立学习的开心,度假旅游的开心,打工挣钱的开心……。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乌塔对比差得很大太大。

  我想高声的告知中国的爸爸妈妈,大家确实想要祖国的花朵毁在大家手上吗,赶紧开启“娇惯之锁”给小朋友们一片自立自强的蓝天白云,让爱更极致,让爱更丰富!

【读乌塔有感】相关文章:

读《乌塔》有感06-29

读乌塔有感05-08

读乌塔有感06-26

读《乌塔》有感06-10

读《乌塔》有感01-24

读《乌塔》有感【推荐】12-26

读《乌塔》有感【精】12-26

读乌塔有感【推荐】09-25

【荐】读乌塔有感09-25

【热】读乌塔有感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