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无声告白》有感

时间:2023-04-25 16:04:2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无声告白》有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无声告白》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无声告白》有感1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伍绮诗我刚开始看此书时,有点晕,它一会儿讲故事里现在发生的事,一会儿又讲故事里以前日子发生的事,只好带着疑惑慢慢品味,之后便发现作者讲诉回忆是为了更好地解释现在。

  每件事的发生会有它的前因后果,如何将这些前因后果串得很好,这就很考验作家的功力了。从小说的构造,讲述顺序来说,在我心里,伍绮诗是很成功的。阅读的过程就像是站在山顶上的我,一步一步等着云开雾散。

  但我读完这本书的感觉有点微妙,不知道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要说喜欢吧,没有喜欢到一直想重读的冲动(对于喜欢的书,我会不抗拒地翻很多遍,一遍一遍地回到书中的情景去);可要说不喜欢吧,倒也不抗拒重读第二遍,只是最好时隔一些时日再开启第二遍的阅读。

  中国很大一部分孩子的生活轨迹跟莉迪亚很像呀。我们被父母带到这个世上,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以得到什么。然后,年幼的我们就顺着社会及父母的经验生活,父母认为孩子应该读书,我们就接受教育,父母认为孩子应该会舞蹈,我们就上舞蹈课……直到我们慢慢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可面对父母的期待,却不敢说不,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了。可父母所期待的人生,作为孩子的我们并不想要,然后陷入彷徨。

  莉迪亚就是如此,因为害怕失去妈妈,害怕失去爸爸,她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将自己隐藏,一次又一次地迎合妈妈的期待。直到不得不爆发的那一天,她反抗了……她选择离开这个自己无法选择的世界,选择不再挣扎了。

  玛丽林和詹姆斯那把莉迪亚压得喘不过气的'期待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

  玛丽林对莉迪亚的期待来源于玛丽林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她希望女儿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詹姆斯因为种族问题而倍受歧视,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会被种族歧视而伤害,希望她们活得比小时候的自己开心。可过多的期待会变成沉重的压力。

  这本小说的内容很贴切生活,很贴切现实,现实生活里的很多孩子便是这样。

  父母的期待真的是很沉重的压力,我觉得我很幸运,我的人生选择权大多掌握在我的手里,可就算这样,父母希望孩子成为有用之才的那种热切希望还是会使我有压力。

  读完一本书,要记录些什么?

  可能有人会喜欢记录故事的情节,记录打动自己的句子。

  就我来说,我更喜欢记录由阅读产生的怪想法,怪观点。

读《无声告白》有感2

  用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20xx年在美国的畅销书,就像是有种魔力,被书中一家人深深吸引,想一点点的解开他们一直去掩盖的内心和一触即发的愤怒,对生活,对社会,对周围的一切。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种族歧视的问题,男女平等的问题,家庭教育的问题等等,但我认为最核心的是,每个个体的自我实现。所有这些社会问题当集中发生在1970年代一个美国混血家庭中时,并没有太多的普遍性,但书中反应的每个人不断在追寻自己心中的理想,却不分时代,不分家庭,一直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整本书读来,好像这个家如一口冰冷的地窖,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极力想逃脱,因为他们想要挣脱这个家的束缚去追求内心的自由。

  母亲玛丽琳,本来是要在自己母亲的规划下从哈佛找个理想老公,然后从事医生这让人羡慕的职业,但是由于她从小与众不同的心理和环境,让她对与众不同的“中国”教授一见钟情。不管是对凯瑟琳或者是詹姆斯,他们的相遇好像对彼此都是一种解救。就这样,玛丽琳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母亲断绝了关系,开始了全职太太的生活。在母亲去世之前,她自己的理想被遗忘,但母亲的突然离世,让她心底里的曾经的梦再也不能压抑,她决定离开这个家,离开丈夫,抛下两个孩子,去完成自己的学业。她为什么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呢,的确,她在家庭的角色不允许她有自己的理想。她每天要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研究食谱,打理家务,打理孩子。终于,她迈开了追求自我的第一步,但是就在此时她又怀了第三个女儿,她必须回家。这是全书中她唯一一次追求自己的自由,但她被现实又推了回来。

  第二个书中明显想逃脱的就是他们的大儿子汉斯,他总是被父母忽略,不管是他的学业,还是他的交际,他的爱好,他的理想,基本没有在父母的口中出现过,父母只关心他们的女儿。就这样,他默默的坚持着自己的爱好,为了他的理想和自由。只有两次,他打破了往日的沉默去勇敢的表达自己,第一次是他终于接到了哈佛的录取通知书,第二次是他不顾妹妹的阻挠去找杰克逼问真相。在父母眼中,他唯一的成功就是去哈佛读书,除此之外,家人不关心他任何事情。作为哥哥,他是妹妹在学校唯一的依靠,但他自己不知道,他的离开,带给妹妹多么大的恐惧。

  第三个逃离过这个家的是他们的父亲,詹姆斯。作为第二代移民,他哈佛名校毕业,大学终身教师,但始终摆脱不了“中国佬”的称号。在女儿莉迪亚死亡之前,他是这个家最稳定的守护者。但女儿的离开,让他情不自禁的想要逃避眼前的一切,妻子的无理取闹,儿女的期待,现实的残酷,就这样他投入了另一个女人的怀抱去忘却需要面对的一切,但刚开始他也没有想过要离开这个家。真正在自己的太太说到,是他的与众不同,才让家庭遭遇了所有的这一切的灾难时,他对这个家动摇了。这是他一直深藏内心的自卑和自尊,他自己从来不敢提及,现在从他白人太太终于还是说出口了,他绝望的离开了家。最后,当他终于又回归时,他明白他和太太之间,需要把彼此真正想要表达的正确表达,只有这样,他才能拯救这个家。

  家里最小的,只有五岁被所有人忽略的小女儿汉娜,恰恰是最了解在这所房子里发生的一切。她知道姐姐在向母亲欺骗她不读书的'事实,她知道邻居杰克对哥哥的爱慕,他知道他在家里需要做的,就是去了解真相并且不能告诉任何人,她居然做到了。真是讽刺,当所有大人在以为他们了解事情时却从来没有怀疑过,他们知道的到底是对是错。最后,当姐姐去世,父亲和汉娜再次玩和姐姐曾经的游戏时,仿佛这个家再一次的洒满了阳光。

  最后,是家里的大女儿,莉迪亚。书中以她的死亡,一层层的揭开了这个看似平静的一家人的内心世界。当莉迪亚去世之后,母亲坚持说的一句话是,必须有人要对她的死负责。到底是谁呢?这个悬念在书的最后两章揭开了,莉迪亚终于承受不了母亲给她的学业压力,父亲给她的社交压力,哥哥即将离他而去的现实,她每天生活在恐惧中。就这样,她平静的走进了湖中。谁应该对她的死负责?母亲,父亲,哥哥,朋友,好像所有人,都是把他推向湖中心的凶手,但好像这些人又都是受害者。父亲的童年遭受种族歧视,母亲的毕生理想是做以男性为主导的医生,男性好朋友居然一直爱慕自己的哥哥,当这个刚刚十六岁的小女孩在父母之爱,兄妹之情,男女之爱都将失去的边缘,在这些恐惧中,她选择走向湖中,“无声告白”她所承受的这一切,她终于不用再承受其他人对他的期待了。正如作者所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整本书描述的故事并不多,但在环环相扣的人物叙事中,每个人物形象异常丰满。他们内心经历的痛苦煎熬,是谁给予的?这个夏天,这个家的每个人如同莉迪亚一般,经历了一次在生死边缘的挣扎之后,他们最后选择了一起“再生”。

读《无声告白》有感3

  就文笔而言,中译本前面部分读来觉得有矫饰之过,过于追求“文采”,而把简单的内容写得过于复杂,不够简练,倒显得浮夸。

  但就思想内容而言,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确实让我反思了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与相处方式。

  第一,从妈妈玛丽琳角度,由于受到她母亲的束缚,而玛丽琳的志向恰好与母亲相悖,由此产生了玛丽琳的逆反与抗拒心理,一直想要拥有独立的职业,成为一名医生;但最后成为母亲的她,为了家庭牺牲了自己的梦想,却把自己的梦想强加于女儿莉迪亚身上,并且表面上给予其自主选择权但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期许不断强加给女儿,希望女儿能够完成自己的梦想。

  反思,为人父母,不要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逼迫子女接受成人的世界,不得不承认,小孩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是不同的,当与小孩儿相处时,学会从他们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让他们能够随着年龄的成长慢慢接受这个世界,并能享受各个年龄段所应享有的快乐与纯真。

  第二,从爸爸詹姆斯的角度,最显著的矛盾点在于族裔,作为一名华人在白人人群中显得十分“与众不同”,所以詹姆斯一直想要融入到群体中,多交朋友,不被孤立一直是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方针。

  不得不承认,一个少数族裔在白人社会中生存十分艰难,当周围的人与环境都与你不同甚至抱有敌意时,那种无助感、孤独感会让少数族裔更自卑与绝望,而且这不是凭借个人力量可以轻易改变这个环境以及周围人群的敌对态度。但如果处在那种环境之下,只能不断地调试自己的心理,做好自己,慢慢去感化身边的人,但不要过分扭曲,为了融入这个社群而丧失了自我。并且,当外来人员来到我们居住的'环境时,我们要以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他们,不要因肤色、地域的原因而给人贴标签,要客观看待他这个独立的个体,关注这个人本身。

  第三,从莉迪亚角度看,要勇敢地说不,勇敢地做自己,把自己真实的想法与父母交流,而不是为了迎合父母的期许而丢失了自己的想法与梦想,不要害怕自己做的不好而失去他们,父母与子女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不要给对方太多的羁绊,成为一个独立健全的个体才是每一个人生活的基础。

  第四,从内斯的角度看,小时候父母的重心都在莉迪亚身上,而自己遭受了冷落。一方面,为人父母要关心每个孩子,或许对某个子女有些偏爱,但其他子女也要关心呵护,每个人都不嫌弃关心与爱护,被关爱的感觉让人幸福。另一方面,或许内斯可以跟父母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其实这很难。另外,他与杰克之间的关系,不要因表面的事物而误解他人,不要对他人有刻板印象,或许这些都是自己的错误认识而伤害了他们。此外,他与莉迪亚之间的感情,有时候父母不能理解的东西,成为了兄弟姐妹之间不可言说的秘密,有人说,兄弟姐妹是这个世界上认识你时间最长的人,何尝不是呢?

  第五,从汉娜的角度,这个小女孩很少有人关注她,她却默默地观察着这个世界,只有她看得最清楚。

  家庭、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爱情,沟通交流是最关键的,只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才能让生活更好地向前走。

读《无声告白》有感4

  看完《无声告白》后,脑海里面一直围绕着莉迪亚、玛丽琳、詹姆斯·李、内斯、杰克、汉娜……还有他们压抑痛苦的生活。

  书中开头便写到了莉迪亚的死,一步一步推断着这个女孩的死亡真相,不得不说,每一步都震撼人心,为着这些挣扎的人而悲伤。

  刚开始,我以为他们都是自卑的,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詹姆斯不愿交际,害怕人们知道自己的父母是学校的工人,害怕人们异样的眼光;就像玛丽琳不愿意遵循母亲的轨道而行,自己去探寻新的路――医生,却在那条路上踽踽独行;就像莉迪亚不喜欢当医生却为了讨母亲欢心而努力学习,最后把自己困在孤岛;就像汉娜从小就会看人脸色,总把自己藏到角落里。

  可是到后面,我看到的是家庭和社会。詹姆斯·李和玛丽琳把自己青年的遗憾与希望全部寄托到他们最爱的女儿――莉迪亚身上。

  即使莉迪亚还小,她还是能够感受到母亲的情绪,每个孩子都是敏感的,她们有许多害怕的事情,害怕父母不开心,害怕父母不再爱她。然而,当问父母时,每一位父母都会自豪的说我有多么多么爱我的儿女。是啊,我们知道父母是真心爱自己的儿女的。殊不知,有时候,那份爱又太沉重,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

  玛丽琳希望莉迪亚当医生,从女儿5岁时就开始谋划,让女儿学这学那,每次生日都送一大堆书,那些书都是玛丽琳自己想看的,什么《科学界的先驱》、《基础理学》都不是莉迪亚想要的礼物。每一次送的时候都说我觉得你会喜欢……

  当父亲送给莉迪亚《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时说,我认为你会需要的,莉迪亚假装很开心,对爸爸说“是的”。女儿不知道父亲在她的年纪的时候希望获得这样一本书,能交几个朋友,越多越好。父亲不知道女儿只是想要一个项链。

  在莉迪亚16岁的时候,父亲送了一条项链,她以为父亲终于懂得她需要什么了,父亲却在这时候说:“我知道今年你压力很大,你母亲对你要求很高。要记住,学校不是生活的全部,它没有友情或者爱情那么重要”,原来父亲还是想让她多交朋友。

  然而,这些真的是莉迪亚想要的吗?她不愿意成为全家人的宇宙中心,每天都担负着团结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苦涩的泡沫。

  父母不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只是一味地认为她喜欢,孩子又不愿拂了父母的意,一味的承受。不难发现,父母与孩子之间,需要的是沟通。

  孩子总会是父母的缩影,孩子越大,与父母就越像,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音容相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总是很重要的。但是,不管你曾经多么希望得到什么,多么遗憾曾经的决定,都不要给孩子做决定,因为孩子的路是他们自己的,要怎么走也都由他们自己决定。

  其次是社会,学校里面没有种族歧视,詹姆斯可能会很好地生活吧,没有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玛丽琳也许就不再执着于医生那个少有女性的职业了吧。我想,除了他们,还会有很多人受过各种的歧视,或大或小,都在人生中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

  在后来,莉迪亚似乎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她说一切都还不晚,她将重新开始。她会告诉母亲,够了。要把项链和书还给父亲,她再也不会把只有拨号音的听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会假装成另一个人。然而,当她走下船,踏入水的.时候,她还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要终结了。

  所以,别人的期待一点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为你自己,我多么希望,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书里面最多的是父母的期待吧。不管是玛丽琳的母亲对她的期待还是她对女儿莉迪亚的期待。这些期待都在她们的身上刻下各种印记。玛丽琳摆脱家政,想要做医生,直到结婚,玛丽琳母亲去世,一直都在与她做斗争。莉迪亚害怕失去父母,一直努力地学着做一个他们喜欢的孩子。

  其实,回想过去的我,何尝不是莉迪亚呢。当奶奶说谁家的孩子怎么听话了,做了什么,会做什么了。我都会默默地记下来,等到下次我做那件事情的时候会努力做到最好,想要她也夸夸我,想让她觉得,我也不差的。

  莉迪亚的父母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她的身上,忽视了内斯与汉娜的所有生活。内斯与汉娜想得到父母的关注,而莉迪亚已经在那种疯狂的期待下艰难前行。即使不愿意,都不愿意捅破那一层薄膜,因为害怕失去。

  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会有我们喜欢的或不喜欢的,但是不管你是多么的爱一个人,都不要为了他的期待而生活,找到真正的自己,相信爱你之人依然爱你。

读《无声告白》有感5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题记

  人生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最喜欢的是徐沪生在知乎上的回答——人生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成为了别人想让你成为的人,而非你自己想成为的人。

  《无声告白》中就有一个可悲的女孩——莉迪亚,在如花的年纪经历了这件最可怕的事情,死在了十六岁的.边缘。

  莉迪亚原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哥哥的疼爱,有妹妹的羡慕,因为长得像母亲,成了父母毕生夙愿的传承者,可是年轻的她不堪重负,在一个夜晚投湖自尽。

  读完全书,我一直在想,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愿望到底是什么?是爱情之间再无种族之分?还是女性能够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可是倘若只因这些愿望便剥夺莉迪亚自由成长的空间,是否有些太过残忍?将自己的志愿强加在子女身上,用道德和爱压制子女的反抗,是否有些太过自私?

  教育不是生产同一种摆件的机器,应该是一位雕刻大家,在他的手下能诞生各种各样却鲜活有思想的孩子。莉迪亚本能像一个普通女孩般成长,无论是成为医生也好,家庭主妇也罢,命运也是由她一笔一划镌刻而成,而非像故事中那样顺着父母既定的路线去行走。

  由此,这本书大概最能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吧,就像曾看过的一则新闻:父亲喜欢踢足球,所以不满十岁的儿子也要学着踢足球:母亲觉得钢琴能培养气质,女儿便要去学习钢琴,又因为钢琴在许多场合无法炫耀,母亲又后悔让她学了钢琴。

  看了这样的新闻,心头满是痛惜——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无论长久与否,都应给予他们探索的机会与权利,而非去走人们眼中的光鲜亮丽之路,就算功成名就,也只会成为两种人,一种是活着的空壳,另一种是死了的肉体。

  莉迪亚就是由一具活着的空壳变为死了的肉体,她一定不想辜负父母的期望,因此她默默承受压力,却又默默放逐自我,可她一定又是想找到自己的,因此她偷偷抽烟,和公认的坏男孩来往。但是当一切支持她成为自己的力量消失时,灵魂随之毁灭,肉体将不复长存。

  真正的自己就是如此,很难找寻,但是一旦找到,余生将不再空虚,亦不怕他人将意愿强加于自己身上,这或许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强大。

读《无声告白》有感6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以死为始,一片无声的压抑蔓延开来。

  作者耐心地层层剥开死亡的袈裟,细腻地切割读者的心。

  莉迪亚,父母的宠儿,在父母的眼中,只有这一个孩子,因为她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不幸的父亲是中国人。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

  詹姆斯的一生,极力避免与众不同,渴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却始终迈不过种族的门槛。玛莉琳呢,她的医生梦在遇到詹姆斯时就悄然破灭了。詹姆斯作为一个优秀的哈佛男人,无形中也应了玛莉琳母亲的要求。也许相夫教子的生活也是玛莉琳的母亲对她的期望。我母亲一辈子都想把我变成她那种类型的人。

  内斯和汉娜,拥有父亲的血统,应该说是幸运吧,因此逃过一劫。莉迪亚作为家庭的焦点,不得不用她稚嫩的肩膀承载父母亲的殷切期待。这期待,一遍遍拍打着莉迪亚幼小的心灵,她像一根纤细的琴弦,父亲和母亲都想在她身上弹奏属于自己的华美篇章,无奈,绷紧的弦终于在某一刻,断裂。这是无声的'回响,沉默的告白,这诉说,应该鞭挞我们每一个自私的灵魂。

  父母亲喜欢把自己的期待当成礼物送给莉迪亚。

  父亲会送她《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我觉得你可能需要它。他说,它能呃,帮你赢得朋友,变得受欢迎。父亲的目光像利剑,一点点绞碎莉迪亚的心。破天荒的,有一次父亲终于送她想要的礼物,项链,但打开挂坠时,呆住了,里面有父亲的和她参加舞会时的相片。项链是银的,我本来想买金的,但可靠人士告诉我,今年大家都戴银的。詹姆斯永远都在关心大家都在做什么,而忽略了女儿真正想要什么,多么可悲。

  母亲热心辅导莉迪亚,会把铅笔削好,把作业放在粥碗的旁边。母亲会在她生日时送她《医学简史》、《罗莎琳徳富兰克林与DNA》、《人体解剖学色彩图集》、《科学界的女先驱》、《你的身体是如何工作的》、《儿童化学实验》和《医学的故事》等等诸如此类的书籍。这些书,对莉迪亚来说,是一座座高山,光是看着就很有压迫力,无奈的是它们一直压在心头。也许在下一刻,她就会窒息而死。

  这些还不够。母亲曾经离家出走,为了母亲能够回来,莉迪亚暗下决心,母亲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她要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意愿。这是悲剧的一个征兆。从此,母亲将倾尽余生指引莉迪亚,庇护她,像培育观赏玫瑰一样。

  终于,在某个夜晚,莉迪亚想到了当初的那个码头,这是开始还是结束?她最后还是踏入了湖里,在父母的眼光汇聚而成的海洋里沉没。

  纪伯伦有首诗很精辟,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每个生命个体都渴望活出自己的本色,而不是成为一个模具。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可,很多人的一生,都在为博取别人的认同而努力,我不能说这有什么错,但是人生有无数种可能性,你就不想为自己活出,哪怕只有一丝丝与众不同的光彩?那光彩,是海浪拍打海岸时不断漂移的涟漪;丝丝缕缕,像空气萦绕在我们身旁的无形场域,蜕变于一声声无言的呼唤,它来自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要做的,是倾听,抛开一切纷扰的倾听,然后起航。你会知道梦的那边是梦还是现实的。

  即使是一支羽毛,也有自己的色彩,不是吗?

  我惊异于人类的可笑,不停地变换着角色,自然地遗忘自己过去曾背负的伤痛,奴性十足,反过来又鞭打着另一批无辜者,衔接得如流水般顺畅。

  莉迪亚死了,但我们还活着,我们应该为她的死点开另一个逗号,这是无数链条的一环,不会结束。我们不该前仆后继,而是找到自己的那一个分岔路口,从此,天高海阔。

读《无声告白》有感7

  在我开始的现在,我并不知道我会说什么,而只是练习去表达一些什么。

  花了一天的时间看完,是因为我在看书时特意要求了我的速度。为了提高速度,我用手指划动文字,虽然看得眼睛疼,不过却在提高了注意力的时刻也加快了阅读速度。

  莉迪亚,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整本书的迷之所在。从开头写她的失踪、死亡,一直到最后的真相大白,中间从她的父母的结合开始写起,写他们认识之前的身份、写他们相遇的经历,也写他们结合的美好,当然更多的还有他们婚后生活的惯性,这是一种迪莉娅的父母带自他们各自家庭的思维惯性。当这种惯性在现实的现实生活中经受考验时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也由于他们的不自知,又将这种状态呈现给了自己的孩子。

  有句话是,这世界上最爱你的,是你的孩子。父母对莉迪亚的期待成了莉迪亚对这对可怜父母最大的爱,她不断地满足父母的要求,却也在不断地消耗着自己,用一种父母期待的样子活着,而不是真正莉迪亚的样子活着。

  重压之下的迪莉娅叛逆了,她坐上了淘气小子杰克的车,却没想到从这个别人眼中最不堪的人身上得到了做真正自己的力量。当她面对一个那样勇敢面对自己的人的时候,终于轻松了,她要做自己,因此她回到那个失落自己的地方,想要重新开始,却没想到,那里既是她的开始,也是她的结束

  莉迪亚的死对这个家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对她寄予厚望的父母。她的死彻底摧毁了父母炽烈的期望,但他们不能再依靠莉迪亚来实现他们心中的愿望时,他们都失去了生活的重心,爸爸和年轻的助教发生了关系,借此来缓解内心的压力和苦闷;妈妈则是借着愤怒来发泄内心对无法实现生活梦想的痛苦。

  哥哥则是因为妹妹的死开始留心最后和妹妹在一起的杰克,才了解了杰克心中的秘密……唯有一直不受重视也不受“迫害”的小妹汉娜保持着孩子的天性,感觉到了人们内心的苦痛与挣扎,用默默守候、陪伴、倾听来安抚这些受伤的大人和这个支离破碎的家。

  故事在最后的揭晓谜底和父母的和好、哥哥的平静中结束。

  掩卷长思,书最一开始的那句话,“我们终其一生,就是摆脱别人对我们的期待,成为我们自己”,一句看似如此简单的话,往往却需要我们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能换来。是别人给与我们的太过沉重,还是我们太过软弱,因为爱而软弱,因为怕而软弱?

  周六晚上那期的奇葩说讨论的话题是“我们该不该向父母出柜”,也就是向我们的父母承认,要做我们自己。高晓松在最后的陈词时说,这个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歧视:同性恋,甚至是脸大、腿粗都是,但这个社会也是因为如此也激发出人们的不断进步和改善。不要因为不同而自卑,那些相同的人里也有很多王八蛋。

  在那个现场,最不同、最勇敢的就是蔡康永和金星了,他们一个是同性恋,一个是变性人。他们都是同行业的精英,他们都非常坚强……他们都做了自己。

  说到这里就又想到蒋勋里不断提到的“自我的完成”,最常提到的就是竹林七贤,相同的是都在挣脱那个时代对“不同”人的束缚,说重些就是别人眼中的“异类”。

  通过那些成功的完成了自己,让自己从沉默的螺旋底端转动到上面来的那些人,都有一些共同点,即他们的力量源泉,书籍!

  这段日子的读书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原来书籍真的会铸就人的血肉和灵魂,改变一个人,给人以力量,导向人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路途。这就是我今天想要表达的。

读《无声告白》有感8

  《无声告白》是华人女作家伍绮诗的作品,初次看到是在榜单推荐上,只是刚好手边没有书所以试试看的态度,一向是不迷信榜单推荐的,读书是一件很主观的事,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惊喜与思考。

  书的主角是一个混血的华人家庭的孩子,书的一开始就非常沉重,主角去世了,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看这本书,一度搁置了下来,但是很庆幸,最终看完了,拨开迷雾,结局是灿烂的阳光。

  华人在异国想要融入非常困难,近年来留学日趋低龄化,移民的数量也急速攀升,随之而来的负面新闻也多了起来。近期还爆出新闻,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进行校园欺凌被告上法庭,家长欲与被欺凌者私了,被控告贿赂证人。中国人的特点决定,适应移民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在外国人的眼里,中国人不喜欢和外人交流,他们喜欢聚在一起,对圈外的人非常警惕。这其中有歧视,当然也有我们本身的民族性格原因,我们隐忍,安静,聪明,同时也难以融入完全不同的环境。别说是异国,即使在同一个国家,要异地都很困难。一个外乡人要融入北京尚且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户口、房子,然后是话题、口音,需要几代人埋头苦干的努力,才能让后代过上和当地人一样的悠闲生活。

  主角也是这样,经历和祖父,父亲的艰苦努力,才能堂堂正正进入美国的学校,做一个普通的学生。但是内心的孤独很难除掉,在美国同学眼里,主角是东方人,但东方人看来,混血的主角显然是个异类。父母各有各自的问题,母亲好强,女权主义,把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都寄托在同为女性的女儿身上,父亲一直困扰于华人的身份,内心自卑的他很为金发的女儿自豪,每天都鼓励主角与当地人交朋友,唯一知心人的哥哥考上了大学,迫不及待的要离开这个让人窒息的家庭。

  书的前半段,把主角一点点的从父母对她的乖乖女印象里解放出来,女主从来没什么朋友,父亲看到的每晚与好友煲电话粥其实只是孤单的独角戏,女主从不爱学习,面对母亲每一份礼物都是科技书籍,女主的灿烂笑容只是因为担心母亲再离开自己,女主与学校公认的坏男生交往,女主因为哥哥马上就让把自己一个人撇下独自奔向自由而心灰意冷。书中的角色,一点点的从特性变成了共性,抛开异国的背景,女主的这些问题是我们所有人必然经历的放大,每个人都是害怕孤独的,但是在父母殷切的眼神下,有些孤独与彷徨又是说不得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父母不是希望自己的儿女好的,但是他们认为的好,大都并不是开心,更多的是殷实,衣食无忧,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我们普通家庭的基础很薄,父母禁不住的要担心我们未来的生活。他们不断的说加油:加油学习,以后才能考上好大学,有个好工作,能负担自己的.生活;加油交朋友,因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没有人脉那是高分低能;加油学特长,因为一招鲜吃遍天,特长是你能力的补充,是将来踏入社会的砝码,我们有太多要加油的东西,以至于迷失了自己,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但是我最喜欢的演员却说,请千万不要加油,请千万不要努力,请慢下脚步。在每一个人生的低谷中,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不断的强迫自己,对自己说加油、努力,而是对自己说,让我难过一会儿吧,让我自己拥抱自己一下,让我有足够的时间,看清心底的悲伤,然后自然的痊愈。很庆幸,在生命的尽头,女主甩开了跟随她短暂一生的悲伤和彷徨,她的心境是明朗,澄明的。

  就像书名写的——那些我从来没说过的事,这本书里,有我们每一个人影子,有我们想说,却没有说,无人诉说的话。看完这本书,我只想说,请,别丢了自己。

读《无声告白》有感9

  记得刚读完这本书时,我感动得涕泗泪流,书中的人物深深影响了我。

  打从莉迪亚出生起,她的一切就被父母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她就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因此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经常受到忽视。莉迪亚的爸爸詹姆斯是中国人,妈妈玛丽琳是美国人,而莉迪亚却继承了妈妈的蓝眼睛和爸爸的黑头发,这也是她受到与家里兄妹不同的待遇。可是因为基因的不同导致詹姆斯一家到哪里都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莉迪亚没有朋友,自从那年母亲离家出走又回来后,莉迪亚就发誓不再让母亲离开,不再让母亲失望。玛丽琳希望莉迪亚完成她没有实现的理想——当一名医生,与众不同,而詹姆斯却希望莉迪亚能够融入人群,广交朋友。很明显,玛丽琳和詹姆斯的想法是矛盾的。

  而莉迪亚就像一块夹心饼一样,一边背负着母亲的梦想,面对着堆积如山的作业,一边又遭遇被迫地社交和哥哥内斯对其的冷漠,终于导致莉迪亚意外在湖中溺水死亡。

  莉迪亚的死所有人都有责任,表面上的溺水事故却关系到更深层面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莉迪亚看起来很受宠,却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父母期望下的矛盾、学习上的负担、内心的孤独、他人的冷漠,没有人关心她,爱护她,理解她,她并不喜欢当医生,不喜欢每年的生日礼物只有书,但她不敢说,她害怕母亲会再次离家出走,所以她只有无条件地服从母亲的安排,让母亲高兴,不再难过。但她忘了,她还只是个孩子,母亲的.离家出走不是她的错,她没有必要装上母亲的理想向前走,没有必要自己一个人承担所有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她遇见了杰克,而杰克是没人管教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压垮莉迪亚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是莉迪亚的开始,也是结束。莉迪亚用死换来了一家人的醒悟,然而这个代价是沉重的,莉迪亚虽然死了,但是这个家庭里的每个成员永远都会为当初的行为内疚自责。

  生活还要继续,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修补,也许,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最后,于无声处,对自己告白:保持奋斗,决不妥协。我想这是这个故事给我最大的启迪。

读《无声告白》有感10

  莉迪亚死了。

  伍诗绮一句惊悚的开场白,注定《无声告白》不会是冯唐般的充满荷尔蒙的青春小说。应该与作者本人的华裔身份背景有关,整本书的阅读对中国读者的障碍不大。水平有限且防止剧透,书中细节就不一一穷举了。全书围绕一个移民美国家庭的大女儿的死亡展开,如同英文书《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作者在书中娓娓道来。

  其实该书的副标题:我们终此一生就是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可以让读者很好的理解这本书。

  中国读者,以我为例。看到莉迪亚的悲剧恰巧是现在中国少年所经历的。孩子在父母的期望中成长。她的父母不想莉迪亚重走自己年轻时的人生,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并要求自己的孩子该如何去做或者做什么。此时,已经埋下了的悲剧开始,所谓的悲剧不单单是书中莉迪亚般的死亡更可怕的是失去自我。我理解的是莉迪亚找到的.自己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做,她最终选择了一种最令人震惊遗憾对她而言最简单的方式。悲剧的发生时,过来人总是不痛不痒的。他们总会吃惊。从未想过原因。

  看完这本书,正好赶上家里人有人在报考大学志愿。然后我们大家就想起自己当年选志愿的情形,都是充满着懊悔以及不甘心吧,但是大家起码过的艰辛但是还算开心。我对那位即将步入大学校门的弟弟说:大学专业没有选对或错,只要是自己选的就行。阿甘盒子里的巧克力的滋味,只有尝过才知道。人生本来就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对你而言,最重要的是该如何度过4年。

  古希腊哲学家的:认识你自己。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的课题。

  人一生中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碌碌无为。也许你现在或者别人眼中羡慕的生活,可是当明月高悬,城市华灯初上,远处昏暗灯光中的你真的快乐了吗,这一切是你自己想要的吗?或许大家会说“那我又能怎样”?其实我也不知道答案,或许我有,只是不知道对错。但是我很笨,我在尝试,我在用最简单的排除法去寻找自己的答案。

读《无声告白》有感11

  《无声告白》这本书买了很久了,一直没有看,除了没有留有足够时间给这样一本尚未成为真正经典的书外,主要是这本书普通的外观没有引起我的兴趣:散装、平凡的腰封、书本太薄。然而,可能是缘分的作用,它最终与我相遇了。

  这本小说的作者叫伍绮诗(Celeste Ng),是一位美籍华人,父母均为科学家的她,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当然,介绍作者肯定有一定原因,况且此书是作者的处女作,但凡处女作必含有作者早年经历的影子,因此本书也无疑是在作者自身叙述的基础上的延伸虚构。

  《无声告白》的故事由一个华裔家庭的`女儿莉迪亚的突然死去引起,作者的笔牵着读者的神经在以这个华裔家庭的组建开始以后十多年的时光里任意穿梭。单单为了爱情建立家庭还是为了顺畅的人生或是其他东西,这是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十几年的内心矛盾。有时候,大家都说要活得与众不同,但这种与众不同却是在李氏家庭与当地的种族差异上,可能这种差异性并不是他们想要的,恰恰这样一个家庭存在于如上述的矛盾之中,以及他们对莉迪亚死亡原因的追溯而产生的不同意见,父亲、母亲、哥哥、妹妹、警察、同学……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孤独中。

  我发现美国的小说乃至电影都喜欢利用时间所产生的效果,这种效果并非是时间让人产生的历史沧桑感,而是时间的随意性。其实我们也会在中国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里体会到,但这似乎并不是我们的传统,中国人相信因果,于是中国文学(当然指的小说)的方式也以顺叙居多。美国文化是欧洲分裂出来的文化,是从其他文化中抽离并组合起来的,因此这种起伏感、跳跃感也会在他们的文学中表现出来。

  纵观中外大部头的文学名著,几乎所有作品的时间跨度都非常大,战争、爱情、贫富这些文学主题在时间中得到延伸,从而传达出时代感、孤独感和凄凉感。而当下的文学正缺少这种能力,仅仅在一个节点抠得死去活来,总会使读者产生厌烦。然而这也并不能全部归罪于作者,像《红楼梦》、《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这一类的作品的诞生对作者的要求当然也极高,没有非凡的经历而强迫写类似的作品也必然一塌糊涂,因此当下的作者就找到了另一种出路,于是最近的作品就呈现出细腻的特点,而阅读就不会有那种真正过瘾的感觉了。

读《无声告白》有感12

  已过午夜,丈夫和儿子发出轻轻的鼾声,我仍在捧着一本书读得惊心动魄,还差最后三十页,绝对等不得睡一觉的间隔。小说写得太精彩了,尤其是作为一位母亲,读来更是寸断肝肠。

  这本叫《无声告白》的小说,出自一位美籍华裔女作家之笔,扉页上的她很年轻,也很漂亮,很难想象如此深刻、如此刺痛灵魂的故事是这位优雅、温婉的女士所作。小说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写的是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与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

  先说说故事梗概:莉迪亚死了,她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莉迪亚的尸体被发现后,她的父亲内疚不已,母亲则一心报复。莉迪亚的哥哥觉得,隔壁的坏小子铁定脱不了关系,只有莉迪亚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

  莉迪亚的妹妹看清了什么呢?

  原来,李先生是一位出身穷困的华人移民后代,从小受到排挤、孤立,最大的梦想就是融入白人的世界。李太太由单身母亲抚养长大,虽是地道的白人,却不愿屈从母亲期望的女性传统角色,她梦想拥有自己的事业,比男人更加卓尔不群。俩人的结合有爱,也有很深的.误解和由误解产生的期待。等到孩子相继出生,误解越来越深,差点导致家庭的崩解。此后,莉迪亚就成了维系家庭表面安稳的纽带。她既要安抚父亲对友谊的渴求,又要满足母亲对出人头地的期盼。她被亲情绑架,被父母的懦弱压垮。

  在小说中,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梦想,在现实中却都举步维艰。当成人的梦想遭到现实困境,当成人解决不了自己内心的痛苦,这种愤愤不满,这种失魂落魄,就会转嫁到幼小而柔弱的孩子身上。

  痛苦像瘟疫一样,不但互相传染,还会感染给所有的家人。当内心的痛苦深藏成秘密,这些秘密就会让家庭产生裂痕。我想,每个人都难免心意难酬,难免伤痕累累。但是,这些决不能成为勒索他人的借口,尤其不能转化成催逼孩子的重压。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有不可避免的困境,都有绕不开的难题,那么,这些都应该由每个时代里的每个人去求索,去抗争。转嫁痛苦是一种怯懦,自己消化不了,扛不下来,也只好自己认,至少不要让它再去毒害孩子的心灵。“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封皮上的这行字像针一样刺进你的心里,告诫你:要有勇气活出自己,否则,你不但成为不了他人期待的样子,还会因此自我毁灭,带给他人更大的打击。因为,每个人的问题只能自己解决,在别人哪怕是最亲近的人身上也得不到彻底的代偿。

读《无声告白》有感13

  人的一生需要怎样度过才有意义呢?拿起《无声告白》这本小说时,从读到开始时就猜到了结局,但是却又在读的过程中让人停不下来,不断的思考和感悟。

  书中人物都特别有代表性。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在书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些自己的影子。小说中有6个主要人物。女孩莉迪亚,妈妈玛丽琳,爸爸詹姆斯,哥哥内斯,妹妹汉娜及同学杰克。小说围绕莉迪亚的死展开描写。莉迪亚是谁?她怎么了?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在不断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们最终了解了莉迪亚的死因,全程仿佛是一种无声的诉说。

  妈妈玛丽琳,一心想成为医生,却最终放弃学业,成为了家庭主妇。但是她放不下自己的梦想。最后,她把自己一切的梦想都强加到她的女儿莉迪亚身上,对她倾注所有的关心,甚至忽视了她另外的两个孩子。然而她却没有注意到这些压在莉迪亚身上的东西太沉重了。

  爸爸詹姆斯是华裔,无论他怎样努力,学业怎样出色,他都无法融入美国社会。他不想莉迪亚也和他一样,便送给女儿如何与人相处的书,希望她快乐开朗,但是他不知道,其实是他和妻子的爱和期待,牢牢的将莉迪亚禁锢起来。

  杰克的出现点醒了莉迪亚,让她明白自己一直以来都不够勇敢,是她的软弱将自己的内心一点一点隐藏起来。最后她想明白了一切,她想游到对岸去证明自己的`内心。然而,莉迪亚忘记了一件事——她根本不会游泳。最后所有的秘密都被藏在这深深的湖水中。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却让人难以忘怀。

  故事中的父母其实很像现在的许多父母们,把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强加在子女的身上,把自己认为发展好、有前途的职业规划在自己孩子的成长路上,但是从来没有问过孩子们的意见,也从来不关心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实际上,在教育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生命之初,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当充分保护孩子的个性。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对话是爱的桥梁,沟通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家庭意识到。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沟通,才能帮助孩子在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上提供帮助。

  最后,附上如这本书封皮的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读《无声告白》有感14

  《无声告白》,原名是《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前几年的时候看到封面的一句话简介就种了草,是——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寻找真正的自己。

  当我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之后,再去看这本书,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虽则不需要考试,但是如何为人父母,以及如何与自己的父母和解,是我们一生的课题。《无声告白》是一本可以当做育儿类书籍来看的小说,它不是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不要做什么。

  小说的第一句就是“莉迪亚死了,他们还不知道”。这位承载着父母一切希望的乖乖女,悄无声息地永远离开了让她窒息的家。母亲希望她成为医生,父亲希望她合群,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女孩。她如履薄冰,扮演着一个完美的女孩,直到那个星光朗朗的夜晚,深邃的湖水化作了召唤她的力量。

  书里她的心理独白说到:“她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尽管她不愿意成为这个中心——每天都担负着团结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

  以及,“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看书的过程其实是压抑的,她的父母是爱她的,是种畸形的爱。

  更让我感到彻骨心寒的是,我害怕有天也会成为像玛丽琳同款的母亲,细思极恐,幸好一切还来的及。前些日子看到《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结尾,弗莱迪的父亲终于认可他有“深邃的思想,得体的谈吐,正确的举止”,父子相拥的一刻我泪流不止。每一次看到两辈人的和解,我都为其难得的可贵而感动。更多的“和解”是像《都挺好》的结尾那样,明玉身上渐渐有了赵美兰的影子,于是有了水到渠成般的原谅,这比撕破的关系更令人不寒而栗。

  成长为自己最痛恨的那种人的样子,是最最可怕的.诅咒呀。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摆脱别人对自己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减少对他人的期待!

  最后,和大家分享纪伯伦在《论儿女》中的一段话——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读《无声告白》有感15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作为自己,要有自己的生活,兴趣爱好,要有自己的信仰,不要在琐碎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打一局游戏,追一下肥皂剧,做一顿好吃的`,生活需要仪式感的。

  作为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把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对他们要有耐心,多多陪伴,多多倾听,给予他们温暖的爱,理解,包容。

  作为儿女,也要体谅父母的不易,明白父母的苦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给予父母足够的理解,多陪父母,父母要求的不多,把最好的脾气留给父母,留给家人。

【读《无声告白》有感】相关文章:

读《无声告白》有感06-03

读无声告白有感04-04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1-20

无声告白读书心得11-22

《无声告白》读书心得12-13

《无声告白》读书心得09-02

《无声告白》读后感06-18

《无声告白》读后感06-09

《无声告白》读后感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