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寄小读者》有感

时间:2022-08-12 12:53:3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寄小读者》有感合集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寄小读者》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寄小读者》有感1

  卸下一天的疲惫,回到家中,最喜欢和享受的莫过于每晚和吴子韬的亲子阅读时光。最近吴子韬迷上了冰心奶奶的《寄小读者》,我在陪他阅读的同时,重温了这本经典好书,我们常常沉醉在字里行间流连忘返。

  《寄小读者》主要描述了冰心远离家乡,身处异地,抒发了心中对家人的思念和眷恋、对家乡往事的感伤和追忆,处处流露着浓浓的亲情、友情和乡愁,同时本书还描写了异国他乡的风光、民俗习惯和民间传说,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尽情地去遥想未来。

  在这些通讯中,我和孩子最感动的是通讯十一,通讯十一描述了冰心奶奶在得知自己的病是必须要通过休息来静养,刚开始她也曾心酸肠断,感觉到凄楚孤立,可是后来她却在病中看到了“柳暗花明的景色”。这样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和不向困难低头的决心给我和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最直接的感受是他作业中遇到的那些困难和冰心奶奶的病痛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只要用心努力,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过去的自己比较,一点点进步,学习也一定会“柳暗花明”。于是,我们约定不论是我的工作、他的学习、或者是我们以后的生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有一颗平常乐观心,用不懈的努力坦然去接受和面对未来的考验,用快乐和努力去改变人生。

  《寄小读者》看似简单的一封封书信,却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冰心内心爱的波动,感悟到了那纯真的童心和伟大的博爱,希望家长们能和我们一样多多体会,让书香伴着孩子健康成长,感受爱,学会爱,成为因爱而幸福的人!

读《寄小读者》有感2

  寒假,程老师给我推荐阅读的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可爸爸却一股脑儿,给我买了一堆!哈哈!好吧,没想到这又有了一个“超长寒假”,那就慢慢读吧!我最先读的一本是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所写的《寄小读者》。

  她在这本书中写到:“有些孩子,天天盼望着长大,长大真好。可有一点,是我值得骄傲的,那就是:我曾经是一个小孩子,现在有时候也像一个小孩子。因为孩子是最纯真的,他们会发现这个世界多么美好。”

  冰心一生曾环游世界各地,去过几十个国家。在异乡,她想念故乡,想念故乡的亲人,但她最想念的,还是早已逝去的童年。

  她喜爱每一个小孩子,每一个小生命。她在《通讯三》中提到过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她一时糊涂将一只四处逃窜的小老鼠用书本轻轻盖住,结果那只可怜的小老鼠后来被她家的狗吃掉了。她极为后悔,她说道:“哦,上帝!我当时是怎么了?我平生从来没有做过不仁慈的事,我曾为一只受伤的蟋蟀落泪,为一棵砍到的小树痛哭。可这次,我竟做出了这样下流的事!”当她年老之后向别的大人们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别人都说:“就是一只小鼠崽子而已,值得去提吗?”

  她在书中感慨:“那些大人们,忘了自己曾经是一个小孩子吗?为什么他们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每一朵花儿,每一种动物的生与死都视而不见?他们为什么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美?”

  是啊,现在地球上已经有多少种生命永久地消失了?澳洲的大火,被烧毁的总面积已接近600万公顷,烧死数以亿计的动物,萌萌的考拉、蹦跳的袋鼠、飞翔的鸟儿……不管是爬行动物,还是哺乳动物,还是飞翔的鸟儿,它们都被烧死了!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在火烧起来的第一时间去扑灭它!如果冰心奶奶还在,她得多么痛心啊!

  冰心奶奶在《寄小读者》中写到,她到过美国、日本、瑞士,那里的一草一木,每一个人的每一个举动,都被她铭记在心。有一次,冰心病了,她异国的朋友们送给她一束芳香的花。一只蜜蜂和一对蝴蝶被浓郁的花香吸引而来,冰心觉得,朋友送给自己的关爱,是可以分享的。她慷慨地给予了蜜蜂花中的花蜜,与蝴蝶嬉戏的场所,她认为,这才是人与这个世界共存的方式。

  当冰心去看日出时,她总会注意这幅画卷中的每一个小细节,每一寸天空云朵、色彩的变化。当冰心去散步时,她总会注意到草地上的每一颗露珠,每一只蚂蚱。这位仁慈的“世纪老人”,会发现这个世界每一寸土地的微妙、美丽与精巧。

  在这本书中,冰心奶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界很美,我们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还需要有爱美的心灵!

  这些天,我和爸爸妈妈一直住在农村,我突然发现生活变得好慢,春光是那么美,阳光是那么温柔,小树都发芽了,门口的池塘每天都不一样!

读《寄小读者》有感3

  有一次,我买了一本书,叫《寄小读者》。这本书让我十分感动,而我现在也深切地感受到了——爱,就是生活中坚定的信念。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冰心的这一句话:“心是冷的,泪是热的;心,凝固了世界,泪,温柔了世界。”

  《寄小读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的作品,讲述了冰心奶奶在海外的奇闻异事,同时也抒发了冰心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感觉有一些词句很深奥,让我看不懂,于是就产生了不想读的想法。渐渐地,我被书中有趣的情节吸引了。《寄小读者》一书,与冰心奶奶是不能分开的,冰心奶奶就像是这本书的真实写照,在她的眼中,一切事物都值得用文字去描述,她曾经说过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的确,冰心也真正做到了爱孩子、去感悟孩子的世界,《寄小读者》一书,便是最好的证明。 她也曾说过:“假如文学的创作,是由于不可遏抑的灵感,则我的作品之中,只有这一本是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了。” 生活中需要爱,爱可以让软弱的人变得坚定,让绝望透顶的人重获希望与信心。

  冰心奶奶用她的故事教会了我们怎样去爱,怎样去发现、享受、珍惜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读《寄小读者》有感4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好看的书——《三寄小读者》。

  这本书,作者冰心老奶奶都是在过完春节、临近六一或是刚开学时写的,而且每篇通讯都会提到关于革命或是学习的话题(当然,也有专门写学习的时候)。这不,作者在儿童刚开学时的的通讯四就写的是完全关于学习的话题了,这个话题就是——作文。

  通讯四,详细地教会了我们如何写好作文。这篇通讯我读完后,感悟到:平时有空的时候,多拿出书来借鉴借鉴,让它变成自己素材,这样,看的书越多,作文词汇就会更丰富;我还发现作者儿时的那个年代,根本就没有儿童读物,儿童只能在大人的书架上翻一些大人看的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些书。冰心老奶奶在书中写:你多看书,词汇就丰富了,如写《我的第一位老师》,就写你第一次看到他时,他微笑着站在你面前,你就可以用书上借鉴过来的词汇形容他的容貌、声音、语言、动作等等;如果你写记事作文时,比如《在XXX的一天》,就可以用新词汇来描写今天一天所看到的。

  我们马上也要开学了,作文上会有更高的要求。想起暑假里,我看了《有故事的汉字》这本书,它使我对汉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我也认为,不仅在书本中可以学到知识,在生活里也能学到不少常识,如果把生活里的常识和书本里的知识结合起来,比如:生活中,鸭子游水到底是用翅膀还是脚、萤火虫儿什么节气出来得多这就是我在乡村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所以我觉得暑假除了在书海中遨游,也要在生活中去探索,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今天,丰富的儿童读物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知识。我们应该多读多记,用冰心老奶奶教给我们的写作方法,得心应手地运用到学习中。

读《寄小读者》有感5

  假期里,我读了冰心奶奶的文集《小桔灯》,在她的文中,她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其中《寄小读者》中的通讯五给我启发很大。这篇通讯是冰心奶奶在火车上遇见一对母女,那女儿不住地撒娇,要汤要水。母亲面目蔼然,和她谈话的态度,似爱怜,又似斥责。这不禁让冰心奶奶想起自己的母亲,临风偷洒了几滴泪。回忆起临行时,姨母问她舍得母亲么?她从容一笑,回答:“那怎么舍不得?日子那么短,那边还有人照应。”可其实内心舍不得母亲,更舍不得母亲对自己的爱。

  如果问我人世间什么爱最伟大,我会斩钉截铁地说:是不求回报的母爱。有一个星期天,刚吃过饭,我便嚷嚷着玩电脑,妈妈被我“死缠烂打”得没了办法,只好说:“把你的作业拿出来,让我检查一下,如果做得好,就可以玩电脑。”“太棒了!” “作业做得认真吗?数学题都会做吗?”妈妈半信半疑地问。“小菜一碟,小事一桩……”我还没说完,却发现妈妈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你看看你做的数学题,书写潦草,不动脑筋,计算粗心,做错了这么多题……”妈妈边说边打错号,越打错号越生气,最后一口气把我的数学作业撕了精光,“重做!”望着妈妈生气的脸,我没敢再说一个字。我知道:妈妈这么做,确实是为我好。因此,我认认真真地把数学作业重新做了一遍,妈妈还把我不会做的题详细地讲了一遍。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也多给母亲一点爱与关怀,那怕是酷暑中的一把扇子;寒冬中的一件毛衣……

读《寄小读者》有感6

  合上《三寄小读者》的最后一页,夜已深,眼已倦,我始终沉浸在冰心奶奶浓浓的爱意中。

  《三寄小读者》是冰心在三个时期所写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的合集。她以书信的形式,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尽情地抒发自己的内心。岁月如歌,时空如梭,我们却永远能感受到:枕靠在冰心奶奶爱的臂弯里,听她诉说,听她讲述。

  冰心奶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是一种母爱,一种母亲特有的感情,让人感到温暖,好像心底的火焰被点燃。她就好像是我们的生母,用非常婉约的方式向我们倾诉。有时一开头就用“亲爱的小朋友”、“我的小朋友”、“仁慈的小朋友”、“最亲爱的小读者”称呼,最能表现出那种亲切的感情,也最能塑造出一个和蔼可亲的女性。她是把自己当作母亲来写信的,和我们谈生活谈学习,和我们讲道理讲知识;给我们丰富的人生经验,给我们正确的人生目标。我们就是躺在她爱意中熟睡的孩子,连我的血液中也流淌着母爱的温情。

  她精于那种“诗似的散文的文字”。她的语言不是纯粹的散文,也不是纯粹的诗歌,而是诗歌、散文甚至文言文相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文字。这种语言含蓄细腻,蕴含着温情,是一种女性特有的风格。曾经有人说过,冰心的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算是中国最好的`作家了。在文中我们时时能感觉得到:“这信该收束了,我心中莫可名状,我觉得非常的荣幸”,“我不能偏爱,又不肯偏憎”、“别了,别了,最后一句话,愿大家努力做个好孩子”,“窗外灿烂的阳光穿过杨柳的浓荫,射来一层层淡烟般的光雾!多么好的天气呵!我怀着无限欢悦和爽朗的心情,来给我的久违的小朋友们写这一封信”……就是她的那种率直、优美、细腻的语言,让这部作品成了“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作品,也让她成为我们心中一位心底无私、仁慈宽厚的母亲!

  光阴流逝,她依旧保持着一颗童心。她说过,使她最自傲的,就是她也曾是一个小孩,现在仍是一个小孩。她的那颗童心把千千万万个读者吸引着。她没有老,在她那活泼的语言中我发现了,在她那天真的童趣里我发现了,她是我们最热情、最忠实的朋友!她不是用笔在写,而是用那炽热的心在和我们交流。在她的世界里,我们没有长幼的限制;在她的文字里,我们寻到了她仍然天真纯洁的心,正如她说的:“在这两次通讯中间,我又以活跃的童心,走了一大段充满色、光、热的生命的旅程”。

读《寄小读者》有感7

  近日我正读冰心的《寄小读者》。初中时,老师介绍过,但我没有条件拜读。没想事隔20年后,女儿成了小学生,我却当起了小读者。

  读完第一遍,我惊叹:这就是广为传诵的《寄小读者》吗?这是冰心大师的作品吗?文字朴素简洁,只不过记述了她的出游、生病、乡思等等嘛!

  读完第二遍,我不禁为我的浅薄而羞愧。我不敢妄加评论。眼前不时浮现出一位柔弱之人,要么凭栏远眺,要么临窗沉思,要么伏案疾书……朴素清新自然的描述,寥寥数笔,跃然纸上的便是一段情、一幅景、一个人。更让我悔恨不已的是自己的记忆大不如前。年少时虽轻狂,但这样的佳作,只要心里默诵几遍,便牢牢记住。现在,想背下来,却显得力不从心。

  现摘录几句:“……水漾轻波,树枝低亚,当村儿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

  “……今日黄昏时,窗外的慰冰湖,银海一般的闪烁,意态何等清寒?秋风中的枯枝,丛立湖岸上,何等疏远?秋云又是如何的幻丽?……”

  “……‘母亲的爱’打千百转身,在世上幻出人和人,人和万物种种一切的互助和同情,这如火如荼的爱力,使这疲缓的人世,一步一步的移向光明!……”

  目前我正读第三遍。我感到了浓浓的爱:对自然的爱,对父母兄弟的爱,对小孩子的爱。我也感受到了对于我的爱和我付出的爱……

  这才是佳作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掩卷沉思。在物欲充盈、尔虞我诈的今天,独处陋室,听大师娓娓道来,如沐春风。享受着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我还会读第四遍、第五遍的……

读《寄小读者》有感8

  《寄小读者》是一篇以通讯形式表现旅途异邦见闻的散文,主要叙写作者冰心去美国沿途观感和异国生活的感受,表达了她依依惜别的心情和对小朋友的深情爱护。

  世界上有很多小孩,天天盼着自己长大——长成大人,然而冰心却想做回小孩,她说:“有一件事,是我常常引以自傲的:我从前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

  经过几个星期阅读,作为小学生的我对这几个地方印象很深刻:“我常喜欢挨坐在母亲的旁边,挽住她的衣袖,央求她述说我幼年的事”。“期末考试过去了,暑假来了,是不是可以暂时歇一歇力,喘一口气,把暑期作业放一放,先痛快地玩上几天,等到秋季上学之前再赶着补上呢?我觉得这也是不科学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为了使我们的脑子能够合理地工作和合理地休息,我们必须学会科学地安排时间。头脑这件东西,和小朋友一样,是十分活泼好动的,除了睡觉之外,它是不肯休息的,但它在重复地做同样的工作,做得太久的时候,它就不耐烦而疲劳起来了。”这时,我忽然发现冰心奶奶也是一位孩子,一位有着童心的大孩子。在她的述说中,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玩耍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和孩子们一起谈论心事也是极具吸引力的,她的一切事情都和孩子有关系。

  和孩子交流过后,无独有偶,我想到了另外一位也具童心童趣的文艺大师丰子恺。孩子们的记忆中,父亲的形象似乎和什么画家、散文家、教育家没有太大的关系,在他们的印象里,丰子恺更多的是一位善知儿童心思的大朋友。所以他的文章生动坦诚,很多漫画都来源于儿女的嬉戏。

  现在的我总想起上学的时光,那是一段什么日子呢,年轻,时间充裕,觉得毕业的那天很远,所以无所事事,更无所畏惧,甚至有点桀骜。在充满阳光的日子,三五成群、嘻嘻哈哈地漫游,优哉游哉地上课上自习。那段时光,从不知今夕何夕,除了要考试了,要到图书馆占座了。今天,阳光仍在,我已不再完全是当初的我,学会踏实学会内敛也学会筹谋,同时也把“懒散”发扬光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厌弃之时想想其实自己也在为此奔走,每个人也在为此奔走,不同的是有的人乐在其中,有的却不得已而为之。以前还会畅想,如果能在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清闲度日,那该有多好,现在杂事缠身,“张”得太过,总有被迫之感,实非我之所愿,人也变得浮躁、急躁、暴躁。很羡慕那些人,不管遇到什么,总能风雨不动,觉得已非常人。这些非常之人能平静地面对人生的峰谷,承载人生的喜悲,所以她们的脸上,定力与张力共存,这种气度实为我辈仰止、倾慕。可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真正做到时时事事如此吗,不知道,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平静一些,或者说沉静一点,能将本来的自己,真正的自己,保留一分。

读《寄小读者》有感9

  宋代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张,涵泳功夫兴味长。他的意思是说:读书一定要杜绝急急忙忙、一目十行的毛病,应沉浸在书中,反复咀嚼、品味,这才能体会出无穷的乐趣与意味来。文学史上,有些纯真、高洁、优美的散文,就像不败的鲜花和陈年的醇酒,既芬芳当时,又播馨久远。这种施惠广泛、享誉长久的作品,是极不常见和极不易得的。冰心的《寄小读者》堪称这类散文。她以丰富的知识、纯朴的感情、创新的形式、清丽的语言,赢得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喜爱。孩子们从这里兴致勃勃地吸取营养,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

  我终于忍不住诱惑拿起了这本书就不想再放下。《寄小读者》以书信的方式,把所见所闻、感怀循循善诱地讲述给孩子们,处处表露着真诚的依恋与关注,但态度不是低就、训诫,而是平等和尊重。这无疑会使孩子们感到格外亲切,爱读。再加上它清新的文笔,温柔亲切的情调,如诗似的意境,优美生动。

  长期以来,《寄小读者》不仅受到了小读者的喜爱,还赢得了许许多多的“大读者”的推崇。通讯内容大都是报道自己赴美途中,和身居异乡时的一些生活感受,表达她出国期间对祖国的关注和深切怀念。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通讯七”,它也是表现这方面内容非常典型的一篇作品,通过作者对太平洋和慰冰湖美丽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母亲的依恋,对童年时代的追怀,蕴含着她思念祖国的深情厚意。

  冰心散文以抒情为主。情在景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这篇散文的主要特色。在作者笔下无论写海还是写湖,自然景色总是姿态万千,变化无穷,美不胜收。比如在写海景,细微地描写了海水平静中变幻的色彩,或“蓝极”或“绿极”,在"斜阳的金光"下,海水又呈现出“浅红”、“深翠”、“海平如镜”,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绚丽多彩。在写湖上景色时,舍却了湖上的明月和落日,浓阴和微雨,却突出描绘了慰冰湖黄昏湖面主色,更加迷人。作者使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夕阳西下时的海和湖的各自的特色。前部分写海,后部分写湖,进而融为一体,从自然美跃入人间的爱,交相辉映。作者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借景抒发了思国怀乡,依恋母爱的深挚感情。文笔自然清新,隽丽优美,用词精当准确也是这篇散文的显著特点。冰心善于吸收融化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学词汇,丰富自己富于表现力的口语,她的散文语言既有白话文流早晓畅的特点,又有文言文凝练隽永的长处。《寄小读者》反映出了冰心奶奶的童心、真心、爱心。更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领域里的一朵奇葩。

读《寄小读者》有感10

  “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念着这熟悉的句子,似乎又回到了年少时坐在课堂的时光,那时我们学冰心先生的《小桔灯》,认识那个勇敢乐观的小姑娘,我们读《繁星春水》,去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惊喜。如今,我的孩子也走进了课堂,老师推荐阅读《寄小读者》,让我有了再次拾起经典的机会。

  读冰心的《寄小读者》,我被深深吸引了,一如记忆中的细腻文笔,惊世才气,作为成年人再读冰心,更惊异于她竟有那般真挚、美丽、孩子般的心灵。冰心先生是善良的,这善良不仅是对身边事物的体贴关怀,更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美丽自然的诚挚热爱,对人间正义的坚持。所以聪慧如冰心,选择了可爱、可敬的儿童做她的伙伴,与儿童相伴,人生的道路永远鲜花相迎;与儿童为友,行走在世上永远不缺故事。她关怀儿童,与他们沟通交流,伤心的事、快乐的事、后悔的事、梦中的事、胡思乱想的事……林林总总,她毫无保留地与小朋友分享这些“针尖大的事”,这些在成人认为不值一提只会漠然处之的事,在小朋友眼中,却是天大的事,或许会引起他们的一阵争论,或许会为冰心放声大哭,又或者拍手叫好,总之,他们永远会毫无保留地给予冰心,给予亲近他们的成年人最大的安慰与鼓励。这便是儿童,冰心眼中笔下的儿童,这般可爱。

  读冰心,其实是读儿童,如今我也是十岁儿童的父亲了,在追忆自己童年的同时,更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三年级的她开始为写作文发愁,我不知如何为她排忧解难,便搬出了冰心先生的话:有什么可喜乐的事,不妨说出来,让天下小孩子一同笑笑;有什么可悲哀的是,也不妨说出来,让天下小孩子陪着哭哭。只管公然坦然的,大人面前无需畏缩。——小朋友,这是我们积蓄的秘密,容我们低声匿笑的说罢!冰心先生为儿童开辟了说话的“儿童世界”栏,鼓励着所有儿童勇敢地说,说给儿童听,说给大人听,说给全世界听,天真世界无限美好,先生对这些无污浊生灵的关怀与祝愿,大概是源自现在的我们所没有的宽容的胸怀。

  小孩子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小孩子的眼睛中,才有真泪花;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混浊的;用孩子的心灵净化世界,世界是美妙的。读冰心,读儿童,忆年少时的自己保有的美好纯真,更加珍惜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的岁月。

读《寄小读者》有感11

  冰心是少年儿童文学作家,今年暑假,我也阅读了一本她写的书。这本书与别的书不太一样,它是由散文,诗歌,小说等聚集在一块儿组成的。因为每一篇的篇幅都不是很长,所以我很爱读。也因此,渐渐地我发现了冰心奶奶写的书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爱。她爱蓝天大海,爱河流山川,爱花草树木……更爱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因为在她的眼里除了宇宙,孩子就是最美好的。在她的文章中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自然,在她的世界中处处都有爱的身影。

  “母亲啊,你的头发披在你的肩上,这是你赋予我的万缕柔丝”这首小诗虽不长但却歌颂了母爱。父母生下了我们,培育我们,照顾我们,教导我们,我们每一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爱我们,关心我们。在我们顺利时,给我们忠告;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我们帮助;在我们失败时,给我们鼓励;就在我们快乐的时候,他们比我们还开心;我们哭泣时,他们比我们还要伤心;我们生病时,他们比我们着急,会放下一切来照顾我们。

读《寄小读者》有感12

  第一次翻开《寄小读者》,也是第一次品读冰心的作品,同样可以用“我心中莫可名状,我觉得非常的荣幸”来形容。刚一入眼,就觉语句警然,余香满口,好似每一个文字都绽放着耀眼的文学的光芒。

  在通讯二中,冰心告诉了我们一件令她伤心的事情:去年的一个春夜,冰心与其父母在圆桌旁看书、谈话。一只小老鼠,从桌底钻出来,冰心惊叫一声,将书盖在它的身上想让它跑掉,可它一动也不动。这时候,小狗虎儿跑出来了,冰心连忙将书移开了,可是小老鼠不动被虎儿捉走了……这一件事令冰心的灵魂受到了隐痛。那一天,到了睡觉的时候,她在床徘徊了半天,又倚着床沿,伏在枕上,静默了有十五分钟,最后流下泪来。在后来的一年多内,有时深夜读书,看见老鼠就会想起这件事,甚至要躲开。还有在看到虎儿和夜坐的时候也一样想起此事,心中就深深的自责,然而冰心将这事告诉她的一个朋友,朋友却笑着说她越发孩子气了。

  其实,小老鼠的死不能完全怪冰心,也不能怪虎儿,因为虎儿只是出于对主人的忠心。只可惜这只小老鼠初次出来觅食,实在太无机了,把一切的生物都当成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任凭冰心将书轻怪盖在它身上却温顺地躺看一动也一不动。小老鼠的这种心态不正跟冰心一样吗?冰心也正是把一切生物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甚至它是“四害”之一的老鼠也是一样,正是样,她才会深深地为小老鼠哭泣。也许,这就是只有孩子才拥有的童心。然而,在这世上,有多少人能抱着一颗童心走向坟墓呢?也许只有冰心。童心是最为美好的,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怀着这么一颗童心的话,世界将会没有战争,成为一个美好温馨的大家庭!

  夜已深,至此完。

读《寄小读者》有感13

  星期一的下午我们班收到了学校发给我们的书——《寄小读者》。发了这本后,我以为这本书不好看,因为不感兴趣所以我一直没开始看这本书。自从在学校午休无聊时看了一下这本书,才被冰心奶奶写的那些优美的语句给迷住了,我一直看啊看像入了迷一样停不下来直到上课了才停才来。

  我最喜欢的是通讯,那里面记录了冰心的真情实感,我问了很多个同学都说喜欢这一段,这里面冰心的爱惜动物——小老鼠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觉得很讨厌那只猫让这只可爱的小老鼠失去了生命,因此这一段又让我感动又让我有点讨厌。

  冰心所写的《寄小读者》歌颂了母爱,歌颂了童真,歌颂了自然。记录了冰心奶奶的童年和人生的快乐与忧虑,让人欢喜又让人忧心。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冰心以前童年的那种自由自在和无忧无虑,又感受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快乐。

读《寄小读者》有感14

  清晨,迎着清新的空气,靠在窗边,随手翻起一本书《小桔灯》,读起了《寄小读者》中通讯五,我被这故事情节中的一对人物所吸引。

  冰心坐火车时看见一对母女,女儿头上手上戴满了金银首饰,母亲却穿一套青色香云纱的衣服。那女孩说话时善能作态,还不住撒娇撒痴地要汤要水。母亲的面目和她说话的态度又似爱怜,又似斥责。冰心顿时感到难过,她想到自己的母亲,临风偷洒了几点酸泪。临行前,冰心到姨母家去,姨母问冰心舍得母亲吗?冰心说没什么,日子不长。但其实心里的想法怎能一样?是舍不得母亲,舍不得所有的亲人。

  读到这,我被冰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不能不斥责自己,母亲天天都陪伴在我身边,有一点做不好,我都要和她大吵一架。不仅仅是我,现在大多数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都会理所当然地指示大人们干事,如:“妈妈,给我倒杯水。”“妈妈,给我削个苹果。”……有谁又能看到母亲的辛苦?母亲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多少心血!以后我我们都要学会理解母亲,理解这个生我、养我的母亲,去疼爱她,去孝敬她。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知不觉这首诗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而母亲陪伴我的点点滴滴也浮现在我眼前。下雨天,母亲踏着泥泞的道路为我送来一把雨伞;生病时,母亲彻夜不眠地照顾着我;失败时,是母亲一如既往地鼓励我,让我又充满信心;成功时,是母亲赞扬的话语使我信心满满……我们谁都离不开母亲,因为母亲是为我们付出最多的人。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也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现在的窗外已是斜风细雨,我轻轻地合上书,闭上疲惫的双眼,回忆那围绕在我身边的千丝万缕的母爱……

读《寄小读者》有感15

  冬天,风飞雪舞,整个世界白雪皑皑。在这闲逸的时光里,读书是最惬意的。静听飞雪迎春的奏鸣,我轻轻地翻开了冰心奶奶写的《寄小读者》,那质朴纯真的文字、细腻灵动的笔锋,无一不勾起我的心弦,令我爱不释手。

  “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这本书处处体现着冰心奶奶的创作信仰。同时我也体会到她的名言:“心是冷的,泪是热的。心――凝固了世界,泪――温柔了世界。”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需要被爱。没有了爱,我们又何尝不是一具行尸走肉!

  读完《寄小读者》,里面有许多章节让我十分感动,并感受到生活中的信念――爱。

  她在《通讯二》中写到:由于自己当时的念头,导致了小鼠命丧在小狗虎儿的口中,她看见虎儿时想起,夜坐时想起,这印象在她心中隐隐作痛。那只小鼠的生命,就像擦出的火花,只在那一刹那,短暂的生命结束了。我们都忽略了这渺小的生命,以至于看不见。殊不知有多少小生命躺在我们的脚下。

  而如今,那一只只珍惜的野生动物被残酷的杀戮,成了我们口中的一道道美食,这,是多么的不公平!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动物也有生命,不要去伤害身边的每一只动物。有的时候你的一脚,就有可能伤害或者毁灭一个小动物的“家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通讯十》里,冰心奶奶用纯真的感情讲述母爱的故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这段话深深打动了我:爱,是旱地吮吸嗤嗤作响的骤雨的甘霖。我们接受的爱是不附任何条件的,我们因此也要学会回报。

  世间需要爱,爱可以让失望的人充满信心;爱可以让微喟的人喜上眉梢。冰心奶奶用她的故事教会了我们怎样去爱祖国,爱故乡,爱家人,爱朋友,以及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寄小读者》如一艘船,带我找到了爱的海洋,让我在爱的海洋中幸福徜徉!

【读《寄小读者》有感】相关文章:

读《寄小读者》有感04-27

读《寄小读者》有感06-29

读寄小读者有感11-17

读寄小读者有感(15篇)04-09

读《寄小读者》有感(精选28篇)06-28

读《寄小读者之通讯》有感04-26

读《寄小读者》有感精选15篇10-14

读寄小读者有感(精选15篇)10-09

读《寄小读者》有感15篇05-21

读寄小读者有感精选15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