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中华美德》有感

时间:2021-08-23 09:24: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中华美德》有感(通用1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中华美德》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中华美德》有感1

  这两天我看了《中华美德故事》,里面有许多故事,我最喜欢的是《一枚钱的罪恶》,这个故事说的是在北宋时期有个叫张乖崖的清官,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有一天,他在树荫下散步,走着走着就来到一个库房旁边,突然看见一个小吏偷偷摸摸的从库房中走出来,乖崖看见他神情慌张,一问才知道小吏偷了一枚铜钱,乖崖很生气,命令人打小吏三十大板,小吏很不以为然的说:“我只是偷了一枚钱,没什么了不起的,何必如此重罚。”乖崖说:“用绳锯树时间长了木头会被锯断,屋檐上滴下来的水能穿透坚硬的石头。你呀一天偷一枚钱,一千天偷一千枚钱,天长日久国库都要被你掏空的。”说完,张乖崖拔刀把不知错的小吏杀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想,当时小吏如果知错能改,他就不至于被杀了。还有我想起一句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什么事都是从小事做起。

读《中华美德》有感2

  俗话说得好:''阅读 ,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是人生成功的道路."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念的 树立,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从小 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中华美德故事】便是从数不胜数的美德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的事例,从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热爱祖国、立志奋发、友善互助。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得是孝敬父母类的一篇,叫【汉文帝为母尝药】,主要讲了汉文帝,也就是刘恒,当上皇帝之后,不但政绩突出,而且非常孝敬长辈们。可好景不长,刘恒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从此卧床不起,刘恒每天殷勤看护侍候。白天他忙于国政,夜间侍候母亲。每次煮药都是他亲手煮,有时因太忙抽不住时间,只好请太医代劳,不过太医每次煎完药刘恒总要先尝一尝,尝尝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合适了,才拿给母亲喝。我认为汉文帝可称得上是一位仁孝之君,我有一首诗要送给他,歌颂他“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象这样的孝敬父母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花木兰替父从军、缇萦上书救父、伯愈敬母泣杖 .......

  我认为‘孝’下面是个‘子’女的‘子’,去掉‘子’。再加上‘匕’,就是老人的‘老’,子女孝敬自己的长辈,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现在的大人整天只想着怎么样赚钱养活家人,往往忽略了家人的感受,总是以为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时万万不能的。从而忽略了家人需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我希望小孩能够尊敬长辈,年轻人能够给予长辈关心,关爱,与实际帮助。

读《中华美德》有感3

  有一种境界,不计得失;有一种态度,化千戈为玉帛;有一种胸怀,能包容天地,那就是宽容。它是传统的美德;它是做人之根本;它是一种高尚的名族精神。

  曾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对夫妇带着儿子在意大利旅游,儿子竟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无辜被害,夫妇俩痛失爱子。但他们最后做了个震撼的举动:他们在这儿把儿子身上健全的器官分别捐给了五位意大利人,也许我们不知道他们那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和以德报怨的人生境界所震撼。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世上唯宽容感人,唯厚德载物。君子者,非量小无立也,凡成大事,就伟业之人,皆不缺度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嘛!

  战国时蔺相如官位显赫,引起武将廉颇的不满与排挤,面对廉颇的非难,蔺相如总是一笑避之,不理会他人的嘲笑,于是引出了“负荆请罪”的千年佳话。而东吴大将周瑜刚好相反,好生嫉妒,面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虽自知不如由不甘落败,最后,还是吐血身亡,还给人留下“三气周瑜”的笑柄,这是度量小所致。凡事让人三分,于人于己皆有利无害。“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步,风平浪静”。

  学会宽容吧,宽容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化解了两颗彼此仇恨的心中的冰点;学会宽容吧,宽容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曾经跌跌撞撞的日子;学会宽容吧,宽容是一座桥梁,跨越了感情的沟壑与悬崖。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河海泽细流,故能就其深。我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宽容处事,要积极弘扬传统的美德,让宽容的心充满人间。

读《中华美德》有感4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每天快快乐乐地生活着、学习着,可我们想过吗?这一切是谁给予我们的?是大自然,是父母,是老师,是同学,是我们这个美好的社会!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努力回报他们!大自然为我们带来了春夏秋冬,带来了鸟语花香,带来了绿树成阴,带来了硕果累累,还带来了雪花纷飞……我们感恩大自然!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从我们呱呱坠地起我们就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是那么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教会我们走路,教会我们说话……他们总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我非常感谢你们,我长大了要好好报答你们,乌鸦还知道反哺,羊羔还知道跪乳,我们更应该感恩父母。

  上学了,是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和技能,是老师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是老师让我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老师就是天使,就是大树,就是海洋!感恩老师!他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就是那无私奉献的春蚕,就是那默默燃烧的红烛!感恩老师!

  小鸟感恩蓝天,是蓝天给了它飞翔的快乐,小草感恩春天,是春天给了它勃勃的生机!我们要感恩给我们帮助让我们健康成长的一切!时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你就会发现这世界原来是那样的美好,让我们都学会感恩吧!

读《中华美德》有感5

  当我看到“弘扬中华美德”这六个字后,我就忍不住要继续看下去。看完这篇文章后,我心里的感受多如牛毛。

  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可见弘扬中华美德是多么重要啊!现在“麦当劳文化”正在侵蚀着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我们应该不一概排斥,而要加以改造,让它变成我们的中华文化的有力补充。这样,我们的中华美德才能更好的弘扬。

  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一定要弘扬我们中华民族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从观念意识上做到弘扬中华美德,这样我们的中华美德才能更好的弘扬发展。弘扬中华美德就是要振奋民族精神,抵御一切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的侵蚀。

  雷锋就是弘扬中华美德的代表人物,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在弘扬中华美德的道路上接力着,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弘扬中华美德是我们每个人的应该做的事,是我们的本分。雷锋那乐于助人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让我们从小做起,成为社会建设的骨干,弘扬中华美德!

读《中华美德》有感6

  《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是我喜欢的书之一。因为书里告诉我们很多美德,而且这些美德我们都没有。所以,我从这里面学到了很多,比如节约、勤学读书等但使我深受感动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中华美德的精选》是以一个个故事的格式所写的。其中说到的一句名言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勤奋的读书方面发挥得格外突出。无论是善于之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无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现在的成就都是从前用自己的努力学习换来的。俗话说:“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立志,贵在少年。只要去稍稍浏览一下历史,一个个动人的读书故事就会出现在你的眼中。匡衡幼年凿壁透光去读书,终以说《诗》乃是人们的必读之一。

  历史再发展,社会在前进。今天,不像往常人们有了更优越的学习条件,发扬了中国人民勤学苦读的美德。

  我国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他小的时候不喜欢读书每次老师不在的时候就偷偷地跑出去玩耍。他跑到了河边看见了老婆婆在磨针就上前去询问,老婆婆告诉他:“铁杵是可以磨成针的。”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从此就开始每天起早贪黑的读书。他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用行动来践行我们名族的传统美德。

读《中华美德》有感7

  今日,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这本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非常引人入目。它即住、增长了历史知识,又是我深深地受的了启发。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瀚的历史人物这部书通过一个个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自强不息、诚信不渝、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 书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到深夜,手指头都有血了,最后终于领悟的乐曲的深奥之处了,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要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

  勤学好问是我中华民族以中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美一个血生都应给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校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传统美德中,最重要的是孝敬父母,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长大,父母的爱既温暖又伟大。父母往往是那么令人敬佩,无论发生什么是。父母总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爸爸是船,妈妈是帆。他们让我们游边大江南北。

  长大后,我们因该好好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我们却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想不开,放弃自己的前途,就在这个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父母吗 爸妈谢谢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我们、要以最好的成绩来报答你们。

读《中华美德》有感8

  地震中绽放的生命之花,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九个学生的老师;是在地震发生时,用短信给孩子留下了最后几句话,并将他奋力救出,自己却不幸遇难的母亲;还是在地震中,失去双腿,却热爱舞蹈,仍然坚持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舞者……

  2008年5月12日,是国人们难以忘怀的日子。在那一天的下午14时27分,汶川的大地上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地震发生了!

  这时,什邡市古镇民主中心小学的年轻教师袁文婷,本能地冲学生们大喊,可是年幼的孩子被吓傻了,不知该往哪里跑,袁文婷迅速地抱起一名学生朝门口冲去。把怀中的学生放到教室外,她又立即回去就其他学生。一个、两个、三个……她奋力救出了十三个学生。“轰”的一声,整座房屋倒下了……

  八小时后,救援人员在一块厚厚的水泥板下找到了袁文婷。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保持了这样的姿势,永远定格在在场人的心中:袁老师背向门口跪在讲台上,她瘦弱的双臂撑得很开,形成一个保护伞的形状,在她的手臂之下,藏着九名学生。

  袁老师把她年轻的生命、满腔的关爱献给了她的学生,被称为汶川地震中的“最美女教师”。这让我想起了刚刚结束的大型公益舞蹈节目《舞出我人生》里的亚军廖智,她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双腿与孩子,可她仍然站在了舞台上,用自己的实力和勇气向观众说:“我虽然失去了双腿,但我还是可以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完成自己的梦想。我其实与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因为我还能像普通人一样舞蹈,我在用生命舞蹈,我在舞出自己的人生!”在明星助梦人的帮助下,她尝试了用舞蹈轮椅、假肢,还在假肢上穿上了高跟鞋,可她每一次舞蹈都是用心在跳,所以也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认可,夺得了亚军,还让更多人认识了她,同时也给了其他在地震中像廖智一样遭遇的人们证明了一点:残疾人没什么可怕,只要你努力去做每一件事,把它做好,你就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地震中绽放的生命之花,一朵永远开在人们心中的花。当她绽放时,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花。

读《中华美德》有感9

  雷锋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浸染,是雷锋精神产生和接力传递的深厚历史文化资源和思想基础,也是雷锋精神鲜明的民族性的具体表现。  

  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扶危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信条,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尊师爱幼、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廉洁奉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道德准则。雷锋那种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正是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的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必然产物。雷锋精神在今天之所以长盛不衰,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

  雷锋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丰富的道德传统宝库中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时期的具体表现。雷锋精神融会和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以极大的凝聚作用贯注于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之中,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魅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又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培育出千千万万个雷锋式的英雄模范人物,因而成为雷锋精神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永恒价值魅力的无穷源泉。

读《中华美德》有感10

  中华美德,顾名思义,中华民族的美好道德。《中华美德故事》正是汇集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故事。

  一提到中华美德,可谓是源远流长。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有着数不胜数的故事,蕴藏着内涵。

  香九龄,能温席。

  话说古人黄香,母亲早逝,便把对母亲的爱和思念都倾注于父亲身上。炎炎夏日,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了再让父亲睡下。冬天,黄香怕床太凉,就用自己幼小的身体替父亲捂暖了被窝。一个九岁的孩童,竟如此有孝心。

  现在的孩子,似乎比黄香差了十万里。个个都是家中的“宝贝”,娇纵任性,有几个孩子能做到像黄香那样体贴父母呢。一个九岁的小孩子,都不懂得人情世故,都只知道撒娇。别说是九岁的孩子了,估计现在连十九岁的人都很难有那么多的孝心。

  纵观当今社会,一些传统的美德都被抛之脑后。试问,现在还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路见不平一声吼”?可以做到有难就帮现在人都很冷漠,没有同情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呢也是我们自己所导致的,正是因为我们自己利用别人的“爱心”,进行敲诈、敛财,才致使现代人有难不敢帮。

  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弘扬才对。不应该利用别人身上的“美德”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用我们的行为去对比古人,实在是有愧。古人之所以称为古人,是因为他们已经过去了,作为现代人,应该比他们做得更好。所以,我们必须把传统美德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让我们的中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让世界的人知道:我们中国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有许多美德,而在我们中国人身上都具有这些美德。

  只要我们具有美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美好,让我们将中华美德发扬光大。

读《中华美德》有感11

  这本书中蕴藏着很多道理,使我读了之后受益非浅。其中有一个画家与“钉子”的故事:

  著名的法国画家“莫奈”,小时候是个脾气很坏的男孩。每天都和小伙伴吵架。爸爸对他说:“你每次和小伙伴吵架时就在篱笆上钉一根钉子。”小莫奈开始钉了37根,后来,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有一天,他一根钉子也没钉。这时,爸爸又对小莫奈说:“只要你一天不吵架,就可以拔一根钉子。”最后,钉子被小莫奈拔光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犯过类似的错误,但是,我却屡教不改,我把爸爸的劝告当作了耳边风,总觉得自己才是对的。但是,自从看了这个故事之后,我懂得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知道了我以前的自以为是是大错特错。因此,我的错误逐渐减少了,再也不象从前那样脾气坏、不听话、性格固执了人,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美丽。

  国家,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

  世界,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缤纷。

  中华美德,人人皆知,从小到大,一直以来父母、老师、长辈总是教导我们要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泱泱中华美德,几千年来绵延不息就如那川流不息的江河。而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文明进步”成为了最重要的中华美德。中华美德的体现不在于它有多么壮观、伟大,而事实上,它在我们不经意的动作中已经产生。

  在我上学坐的车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那两位老人上车之前,车上的人们在我看来普通极了,没有年老、体弱的。而当年老的爷爷、奶奶上车,售票员叫到:“请车上哪位好心的同志让个座?”时,原本平凡的人们开始焦躁起来,有的人说我身体不舒服,有的人并没有说什么,但他们的脸上却多了一种焦虑的表情。看着每个人的神情,两位老人似乎感到可惜、难过。每个炎黄子孙最为平凡的“中华美德”,到哪去了?我很庆幸,我让了座,我没有失去那高尚而又细小的“中华美德”我在老人的眼中又看到了安慰、希望。

  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矢志爱国、善待自然、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事迹如中国的瑰宝,数不胜数,“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国文化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我相信中华美德会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迹;中华美德会在这个多姿人间流芳百世;中华美德都会影响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所有的中华儿女,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让中华美德永驻吧!弘扬中华美德,构建的不只是和谐校园,更是一个和谐社会。 ——后记

读《中华美德》有感12

  美好的道德品质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绵延不断的优良传统,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花朵。这是我读了《中华美德》这本书后最大的感受。

  在小学阶段,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什么总把“德”摆在第一位?为什么从古至今,人们对“德”都是这么的注重?因为道德品质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制约着人所取得成绩的大小,影响着一个人对社会的作用到底是栋梁,还是朽木。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就算他的本领有多大,他都只是个卑鄙小人,连凡夫俗子都比不上,他只会危害人间。看,古时候就有一个为了陈园园,把清兵引入关的大将吴三桂,他的一贯作风都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他有德吗?而现在呢?我曾从报纸上看到:清华大学的一个优秀大学生竟然拿硫酸来测验熊嗅觉的灵敏性,给它们带来无法补救的痛苦,他的这种行为,不知道是无知,还是可耻?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培养道德是何等重要,是燃眉之急。

  邓小平爷爷曾指出:“现在中国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有纪律。”而最强调的是有理想,为什么呢?我曾经百思不解,当我看完《中华美德》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了,学习,以至人生都如同是万米赛跑,如果你在这期间,只是毫无目的地向前跑,你将一无所获,而理[来源于]想就像万米长跑的路线,它让你一直向着你的目标前进,而理想更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铺路石,正所谓胸无大志,则一事无成。为此,全社会应该行动起来,倡导精神文明、规范社会道德。做人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以俭为本,以节理事的质朴之风,“己知不欲,勿施于人”的修身品行,把公众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要关心国家的安危,维护祖国的统一;要保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做一个倡导绿色文明新时尚的人;在社会上要尊敬老人和老师,关爱留守儿童,把慷慨解襄,救人之危、解人之难当着自己的最大快乐。友人、邻里、同事之间友好相处,彼此关之,相互照顾,亲密和谐。看见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应伸出援手,给以援助,使其摆脱困境;要做一个讲信用、谦逊恭谨的文明学生,遵纪守法,见义勇为;树立崇高理想,为实现理想认真学习,勤学求索,自强不息。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美德就像是春天里的细雨,它洗涤、滋润了无数人的心田,让无数自私的人学会了奉献,美德让人们更加美丽。朋友们,让我们都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吧!

读《中华美德》有感13

  这本书读过之后我的感触很深,我挑一个是我最喜欢的来说吧。

  《孔融让梨》:一天,父亲从集市回来,带了一蓝梨子,给孔融和兄弟们吃。黄澄澄水灵灵的梨子特别诱人,孔融的兄弟们一拥而上的争抢梨子,然而只有孔融没有,父亲见状叫其它兄弟们把手里的梨子放回蓝中,让孔融来分给大家。

  孔融先是挑出二个的给爷爷奶奶,然后又依次的分给父母兄弟们,分到最后只剩下二个梨子了,孔融毫不犹豫的把的那个给了小弟弟,孔融却挑了个最小的梨子。

  当父亲问孔融时,孔融说;老师教我们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所以理应把大的发给父母兄长,弟弟比我小应当让着他。

  以后在我的生活里我也要多向孔融学习,做到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爱护幼小。

读《中华美德》有感14

  历经几千年的沧桑,人物与朝代不如换过几何,有些人一逝而去,没有留下一点这个世界有他存在的痕迹,而有些人生命很短暂,却在我们心中大点绽彩。

  《中华美德精选》这本记录了那些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人,平凡的是他几是茫茫人海一粒小小的沙子,不平凡的是他那显示中华美德的品质。

  像寇准摆宴这个故事讲述当朝一个宰相寇准过生日,既是宰相,哪有谁敢不送礼啊!官员们都来祝贺送礼,挤满了整个房子。可寇准的奶奶却向寇准说起了她原来的艰苦日子,提醒他只铺张。寇准大彻大悟,取消了这场寿宴,只这一件事就说明两种美德、一是不要浪费二是节约。这个老奶奶她虽年老衰迈,但他却能坚守着中华美德,值得别人对他称赞。

  但是与其称赞她,不如为自己喝彩,难道当你有当官的亲戚过生日时,你不会在旁边劝谏他吗?我想你肯定会劝他少铺张,多节俭一些,这些也是你遵守中华美德的“证据”啊!

  或许你们会说那些是大官的事,与我们无关,那孔融让梨的故事你们听过吧?孔融只是一个小孩子,小孩子面对美食肯定是不能抗拒的,但是他在面对那些梨时,能够先想到别人等别人把梨挑选好了,才去拿最小的。他只是一个小孩子啊!却能想到他人,他或许微不足道,但是这个精神美德同样值的我们学习。

  《中华美德精选》他让我学会了中华的传统美德如:机智,好学,勇敢,正直等等,这些美德可以滋润人的心灵,洗涤人的灵魂。

  如果你能遵守这些美德,那么你就是最美的,就是最值得令人尊敬的!

读《中华美德》有感15

  最近,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其中《孔子学而不倦》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多岁了,应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了,但他还要拜师学琴,而且学得非常刻苦。其他同班的年轻人学一首曲子只练了两三天就迫不及待想要学新的了,而孔子学一首曲子要勤奋练习好多天。不是他学得慢,而是他明明练得很熟了,却还那么刻苦练习,因为他想真正感受作者写这首曲子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想想自己,我觉得很惭愧。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学小提琴了,四五年过去了可是我的琴技并不怎么好。每次老师布制作业回到家,我完成得一点也不积极,每次都能躲就躲能拖就拖总要妈妈再三催促以后才很不情愿地拉每个曲子五六遍,就觉得很熟了,但是到老师那里便被老师指出一大堆错误来。从孔子身上,我感受到了他勤奋学习的伟大精神。孔子都那么大的年纪了还能坚持不懈地潜心学习,我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更应该勤奋努力。

  我决心今后不管是练琴还是学习其他的本领都要保持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态度,不要别人催促,自己主动。相信只要努力去做,就一定会收获。

【读《中华美德》有感(通用15篇)】相关文章:

读中华经典诵读有感(通用5篇)03-18

读中华经典诵读有感03-18

读中华经典诵读有感(5篇)03-18

读中华经典诵读有感5篇03-18

读《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03-18

读中华经典诵读有感(集合5篇)03-18

读中华经典诵读有感合集5篇03-18

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有感(15篇)04-04

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有感15篇04-04

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有感(15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