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

时间:2022-08-24 09:30: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通用10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通用10篇)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 篇1

  直到现在,我还将这本书抱在怀里。

  当翻开第一页时,我开始走进了作者深深的谴责之旅。

  书的一开始,便是母亲老了,年纪也大了。没有那些无尽的修辞,没有鸡汤话语,也没有虚假与不堪。

  这本书,我真的不知怎么描述,因为我感到每一页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甚至于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可以看出作者的自责内疚与在写这本书时留下了的泪水。

  书的中途作者也有写过她哭的时刻。就是那份真实,我哪怕是分多次看这本书,我哪怕是每一次翻开重新翻找那一页时都不会走出她的文字。

  就在刚才,我看了几个书评。

  有的读者认为这是一本不敢再读第二次的书。也有的认为这是本恶心的不能再恶心的书。

  我对第一种读者基本赞同,因为这本书它残忍,恐怖,让人心绞发痛。

  但我想对第二种读者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对,你们的说法或许并不是错的,毕竟这世界太大,人也太多。我们每个人都不会一样,因为世事无常,两个人的一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虽说这本书很残忍,但你们不觉得你们依旧残忍?

  文字它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也是一个感性的东西。我很愿意去相信,万物生灵皆有情。哪怕是虚幻的感情,又或是冰冷的机器。你或许认为我可笑,别担心,你没错。因为我身边的人都认为我很可笑。可,那又怎样?

  所以,那些觉得作者是依靠这些文字想去洗清自己不孝敬母亲的说法可以停一停了。

  对太多人来说,文字它是一种很美好的东西,他们还愿意去努力的维持着它的高尚,更何况那是一个没有如今的时代,文字还算安好。所以,我相信,她不会去污染它,她会用真心去待它。那自然,文字,也会把真心还她。

  所以,那些认为书中有太多炫耀成分的人也请你们不要太绝对了。

  是,看这本书时,我确实也有这种想法,你看,他的母亲又有很好的医生做主治医生,又有那么好的病房。确实,感觉一切都那么的顺理成章。可是,像你们所写的辩解,逃避,炫耀。我真的没有读出来,可能是我真的,真的还是见识短浅。

  这本书最能引起阅读欲望的大概也就是它的书名了吧。《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世界上?最疼?去了?它的每一个词,都直面的抨击了我弱小又脆弱的内心。对不起(呸呸呸),我只有想起他们,我的父母。因为描写的是这般的亲人,所以这本书哪怕是作者对于自己的忏悔,它也可以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内心。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 篇2

  读罢张洁笔下的母亲,我感慨万分。不论是柔韧宽容的母亲对女儿的百般顺从、依赖和忍让,还是刚强率真的女儿对母亲的体贴、埋怨和痛悔。无一不在触碰我的心弦。

  世间赞美母爱的诗篇数不胜数,张洁以朴实的笔触流露了最真挚的情感。合上书本,我不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一个朴实、勤劳、勇敢、乐观的女性。当我想要找个恰当的词来形容她时,我突然发现我词穷了,任大脑无限的去搜索。母亲这半辈子,经历了太多太多。其中的不容易,没人能够体会,哪怕是曾与她一起用心写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的父亲。有人说“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定有一个了不起的女人。”我妈就是我家那个了不起的人,为了能够给予我们更好的环境,吃苦受累,忍辱负重几十年,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委屈,她一个人承受,苦痛,她一个人承担。有时候闲聊,我跟母亲说:“妈,我觉得你真了不起,如果我是你,我也许早就承受不了这些了。”她每次都是笑笑不说话,我知道,她的沉默有着太多的辛酸与不易。

  当我写下“母亲”这两个字的时候,心情是沉重的。我想起了这个伟大的女性带给我的一切。赐予我生命,给予我关怀。

  想想以前任性的我,给母亲增添了太多的烦恼与担忧,而她用自己的宽容之心一次又一次地包容了我的年少与无知。

  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在我高三一年中,那个奔走在学校与公交站牌的身影。整整一年,风雨无阻。母亲为了不打扰我上课,就算烈日当头的夏季,她也要赶在午饭的时间来学校。每当我送她去学校门口,她总是说:“快回去,快回去!外面太热!”只关心我热不热的她却从来不会考虑自己还要在太阳下等许久的公交车。每次来学校,她总是看着我坐上车才肯回家。嘴里还不停的叮嘱我要吃好,穿暖。

  去年的开学季,用“千里迢迢”这个词来形容真的不为过。我们坐了26个小时的火车赶到学校。母亲在车上吐得稀里哗啦,整个人都显得苍白无力。要问她何苦来受这个罪,她只会说:“女儿上大学了,离家太远,我不放心。”一句不放心,道出了她对女儿满满的关爱。在她要离开学校的时候,还是不忘一遍又一遍的叮嘱:“在学校好好吃饭,别舍不得花钱难为自己,想家就给家里打电话。”大学生活即将走过一年了,每次打电话,母亲还是这些话。在她看来,我是她全部的希望。

  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带给了所有的幸福。

  即便她没有多富有,没有大的权势,但是这辈子,做她的女儿,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孩子。这份情,我穷尽一生都报答不完,我只想说,我没有理由不努力,没有理由不让您幸福!

  世间有太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每个家庭都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女人。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去珍惜这个人,珍藏这份无价的爱。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 篇3

  这是我一本早就想买的一本书。

  很少读张洁的作品,2022年,母亲去世,我想起了这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一直没有买到。

  现在读来,确实感触颇深!

  作者细腻忧伤的笔调让我又一次体验了悲怆,体验了不能反哺的伤痛、愧疚。真的,读的时候哭了。这些年,随着母亲的渐行渐远,我已不再流泪,可读书的时候,我还是哭了,我的母亲没有见过她的两个双胞胎孙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母爱也许是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感同身受啊!

  每天下午,母亲何尚不是站在家门口,等她的女儿回来!

  为了活着,母亲何尚不是大口大口的喝着治病的偏方!

  ……

  文章确实写得感人,一个个细节,让人不忍卒读,如下面的句子:

  “我就那么抱着她的衣服,站在洗澡间里。可是妈的体味、气息也渐渐地消散了。”母亲是我通向世界的一道门,如今,这道门和身后的城堡都不存在了,我也就成了这个世界上彻底的孤儿了,一个54岁的孤儿。

  “听到有人叫“妈”,我仍然会驻足伫立,回味着我也能这样叫“妈”的时光,忍咽下我已然不能这样叫“妈”的悲凉;

  悲凉,遍体生寒。

  张洁,这个不再有人呼唤“小洁”的54岁的孤儿,向我们陈述着她的怆痛。

  纵使我写尽所有的文字,我能写尽妈对我那报答不尽、也无法报答的爱吗?

  我能写尽对她的歉疚吗?

  我能写尽对她的思念吗?

  妈,既然您终将弃我而去,您又何必送我到这世界上来走一遭,让我备受与您别离的怆痛?

  妈,您过去老说:“我不能死,我死了你怎么办呢?”

  妈,现在,真的,我怎么办呢?

  我已非我。失亲之痛,锥心沥血;亲爱已逝,无法弥补;血肉亲情,弥足珍贵。

  孤独的滋味张洁是体会很深的,从小跟着母亲,相依为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最亲的也就是母亲。母亲一去,与这个世界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作者深刻体会母亲的死,以及母亲死后的虚空。母亲死了,伟大的母女情被带走了,亲情的依靠也就不存在了。

  母亲是伟大的,母爱则是我们的堡垒,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无私的付出只为儿女能幸福,能够无忧无虑的成长。而作为儿女的我们只会惹他们生气,让他们伤心,那是因为我们不懂事。可当我们真正长大了,想报答的时候,母亲却已不在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趁现在母亲还在,多陪陪她们,别惹她生气,让她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度过每一天。

  这真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 篇4

  手语课,老师说让我们看一场特殊的电影,当屏幕上闪现出"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时,脑海里在想最爱我最疼我的人就是妈妈啊。怀着期待而不安的心眼泪渐渐模糊了我的眼......母爱无疑是人世间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因而,歌颂母爱的作品比比皆是。

  《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正是这样一部电影。影片描述的是一个女作家和她生病的母亲相处的最后一段日子。全据据情简单,母爱却贯穿始终,情到深处,让人深思!事业有成的女作家回到北京看望母亲,八十岁的老母和一只猫以及雇佣的小保姆生活在一个简陋的屋子里。母亲为女儿的成功而骄傲,同时也为女儿能呆在自己身边而高兴的不知所措。在家里,她小心谨慎,哪怕是给猫弄食物这样的小事也怕打扰了女儿,再三寻问后才战战兢兢的去做。母亲很爱女儿,她处处为女儿考虑。平日里,她害怕女儿为她花钱,买来的水果她不舍得吃,放在冰箱里变坏后总会受到女儿的责备,为这,她也总是充满歉意的对女儿傻笑。母亲病了,女儿带着她去了医院,检查后又做了手术,并且担当起照顾母亲的责任。长时间的服侍加上赶稿的新书,以及其它一些杂乱无章的事情搞得她心力交瘁。母亲脑萎缩很厉害,时常像小孩子一样吵闹。女儿认为母亲不体谅自己,有些时候总是蛮横地把母亲大吼一顿,但她没有注意到的是母亲的面容日渐黯淡,性格格外怪僻,并且愈演愈烈。女儿是爱母亲的,母亲的坚强乐观和幽默支撑着她活下去。母亲脑萎缩的速度越来越快,她不舍得与母亲相隔两世,于是她随时随地地为母亲考虑。她买来了跑步机,费尽心机地让母亲锻炼以使母亲早日康复,纵使自己不安不忍母亲的劳累。在这个过程中,最不安最难过的却是母亲。令人心疼的母亲不愿意看到女儿为自己心焦,不顾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尝试着各种毫无效果的锻炼。她理解女儿,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还在为她的女儿和外孙女考虑着…影片中,女儿对母亲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但是,从这关怀中,我们是不是觉得她有些急功近利,速于求成呢?母亲病了,她风风火火,不知疲倦,迫切地希望母亲康复,让这一切痛苦都尽快过去,也使自己能早些回到正常的生活秩序当中。

  而母亲的病情母亲的需求她却没有考虑到,只是盲目地遵从自己的意志进行着一个又一个的行动。从这点来看,女儿是自私的,她想的只是工作,是稿子是其他的东西。这样看,似乎身边的每一件事都比养育了自己的母亲重要。她也许是抱着这样一个侥幸心理,来日方长嘛。想想看,于我们,谁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呢?到后来才发现,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何其悲凉!电影的最后,是母亲的外孙女从国外回来了,女作家看她的眼神正如母亲当初看自己时一样殷切。“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该是多么遗憾,多么让人心伤呀!我说,假如生命是一个又一个轮回,那么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留下的遗憾越少越好!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 篇5

  晚上闲来无事,看看电影,有个母亲专题,看到一个很熟悉的名字:"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忍不住按了播放键,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电影观后感。很真实,很感人的电影,斯琴高娃主演,时长一个半小时,有泪下,有沉默,有震憾。做女儿的总是觉得妈妈会永远陪在自己的身边,总是觉得一切都还来得及,把妈妈扔给保姆照顾,自己忙自己的生活,闯自己的事业,烦自己的家庭去了。蓦然一天回了80高龄老妈那个家门,老眼昏花的老太太却问了一句:"你是谁啊?"个性节省的老太太,吃枯萎的水果,基至舍不得用手纸,用一块布代替擦秽物,做女儿的气个半死,做妈的怕女儿生气,一个劲地道歉改过。妈妈的视力已经接近于0了,如果不做手术,就会失眠,而如果做手术的话,那样的高龄,还有脑萎缩的症状,可能就在手术台上下不来…可是这一个骄傲的母亲,为了不拖累女儿,活得有尊严,毅然选择了和死神斗争。

  万幸,手术很成功,母亲坚强地度过了这一道可能有去无回的坎。可是问题又来了。母亲开始半夜梦呓嘶叫,白天黑夜地闹腾,上了厕所不方便,躺上床又要上厕所,女儿觉得母亲在折腾自己,不再心疼自己了,哪知道其实她是病得开始折腾她自己?因为医生的话,女儿开始劝母亲多做运动,自力更生,以防脑萎缩。尽得病得严重,日益苍老衰弱,但还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努力地行走运动,怕的就是让女儿看不起,怕成为女儿的负担,以女为天,说什么就听什么。就算某一天,无力再挣扎,也在地板上爬行着前进着,女儿见着这一幕,以为是母亲不理解自己的苦心,自我放弃了,因此大爱成了大恨。却在一个不经意间,母亲霎时闭了气,一时没缓过来,隐约间仿佛听到有人在召唤她,问她跟她走还是要留下,母亲说:"我要留下来,我还有些话没和女儿说呢…"也是那一刹的失去,让女儿倍感这失而复得的珍贵,母亲其实也明白自己时日不远了,但是不愿意说出来,怕让女儿担忧,那一日,女儿抱着母亲,诉诉心里话,亲吻母亲的脸,温暖了一颗老迈的心,母亲说"你为什么,长大以后,就不亲妈的脸了?"看完这个电影,想起了我的外婆,我的母亲,同样的真实感,仿佛发生在身边,小时候外婆很疼我,有好东西都偷留着给我吃,又极节省,桔子会存放到硬成铁皮的程度,粥就算馊了照样烧开吃掉,当时我觉得这样的饮食很不健康,但外婆总说煮开了,就干净了,可以吃的,不能浪费,外婆90岁的时候还很老健,能做饭能穿针,也许跟操劳一辈子也有关系吧,当时我和妈妈都在温州,或打工,或学习,总觉得外婆还能陪自己很久很久的,我一直以为我外婆能有100高寿的,可是却在她98岁那年的冬天没熬过去…

  我看着妈妈扶着外婆的灵柩声嘶力竭的悲伤,心头袭来一阵阵的酸痛,之于母亲来说,外婆的离去,何尝不也是"世上最疼她的人去了"?该有多少的经历和失去,才会有刻骨铭心的痛楚?晚上妈妈回家的时候,把这个电影的故事讲给她听,找个合适的时间一起看看,我跟妈妈说:"我们今生做母女,前世该有多大的缘份来修行啊"。妈妈说:"是啊,谁和谁一个家庭,共同生活,都是缘份呢。"有时候给妈妈染头发,看着那冒出来的银丝,总觉得岁月匆匆太无情,这么多年,母亲一直包容着我的任性,我的坏脾气,妈妈,谢谢你,感谢你这一生做我的母亲!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 篇6

  “世界还有什么打击比这更为沉重,当你知道你所挚爱的人还有两个月就要和你诀别的时候······”

  当看到这段话时,心就忍不住抽痛,泪水不住的往外涌,脑海里总是盘旋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自小张洁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对张洁的爱琐碎,但却触人心弦,张洁用锥心泣血的文字述说着永远的母女之情。或许,我们都还年轻,认为父母给与的爱是理所当然的,是义务,却不明白他们的爱是呕心沥血的,是倾尽所有的,是自然真情的表露。总是在失去失去后才懂得去珍惜,“亲不待”是如此的残忍和锥心。当初是否因母亲的“参政”而与母亲恶语相对,熟不知它是母亲对我们的守护,最纯真的情感,是否因父亲的严厉而刻意与之作对,并当作你叛逆心理的借口,却不知父亲的严厉是一种父式的爱,总以为时光会停留在原处,其实早已被洪流无声的冲走,英俊潇洒的父亲,美丽的母亲都早已变了模样。

  母亲的离世使张洁追念母女俩相依为命的坎坷岁月,追悔着当初的不珍惜,当初的不在意。不要追悔,不要追念,要的是现时现刻的珍惜。过客匆匆,谁是谁的过往。或许,我们是父母上被子欠下的债,今生偿还。别让父母的在乎成为我们理所当然的资本,别让自己后悔和愧疚。

  父母要的不是物质上的东西,只要简简单单的一句问候,陪父母忙忙家务,下下厨,一家人一起吃顿饭,就是父母最大的幸福、最大的满足。珍惜现在,别到失去时才发现失去与父母吃最后一顿的机会,天堂里的午餐再也没有你的身影。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 篇7

  曾经听同学介绍过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这本书,最近,终于有机会阅读此书,书中记录了母亲生命中最后八十天的点点滴滴,爱为序,心为笔,平淡事,凄婉情,使人感受到生命、爱和灵魂的相知相随,感受到不经意间的浓浓母爱,舔犊之情,着实令人感动。

  张洁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度过了几十年坎坷的岁月。最困难的时候,母亲甚至上街卖冰棍贴补家用。后来家境好转,张洁一心期望给母亲一个舒适幸福的晚年。不想因为脑垂体瘤手术后引起血栓,母亲丢下张洁,离开了人世。

  “一个人在五十四岁的时候成为孤儿,要比在四岁的时候成为孤儿苦多了”!母亲去后,张洁大病。一增痛苦挣扎,几度命运捉弄,她终于写完了这些不能不写的文字,“了了一份心债”。她追念最后的日子里,柔韧宽仁的母亲对女儿的顺从,依赖,忍让,刚强率真的女儿对母亲的体贴,埋怨,痛悔……所有的磕碰,琐碎,缠绵,一夜之间都不复存在,只有这些椎心泣血的文字,诉说着永远的母女之情。

  人生中难忘的莫过于母爱,那是流淌在血液中永远也挥之不去的情怀。母亲是普通的,但在女儿心中,母亲就像是永远可依靠的温暖的墙。为了补贴家用,七十高龄的母亲夏天推个小车在酷暑的太阳底下卖冰棍,冬天到小卖部卖杂货。当女儿把第一笔稿费放在母亲手里,要她今后别再出去卖冰棍时,母亲瘪着嘴无声地哭了……母亲从未抱怨过什么,即使生命到了最后关头,脑瘤已使她神智趋于不清时,她对女儿的爱仍是清醒着的。当听说要为她做核磁共振的时候,母亲掉泪了,“又要为我花钱了”。最后一次落泪,是听说女儿向单位借了一万块钱付医院的押金,“为了给我治病,你都倾家荡产了”。而那时她已虚弱得几乎哭不动了。读到这里,我已忍不住落泪,我被无私而又伟大的母爱感动,我想到了我的母亲。与张洁的母亲一样,当初由于父亲的工资无法负担一大家人的生活费和我们兄妹三人的学费,从我读初中起,母亲便出去卖菜来贴补家用,一直到我大学毕业,哥哥参加了工作,她才结束了卖菜的生活。在我们家最困难的那段时期,母亲起早贪黑的干,省吃俭用,但她很少让我们去帮助她,就是怕耽误我们的学习,而她自己从此却落下了一身的病。现在,虽然经济条件好了,但她依然不能享享清福,而是一如既往的为我们操心,帮我们照顾各自的小家,无抱怨,无所求。记得有一次跟嫂子聊天,不经意的说了一句:“如果我们平时看到适合妈穿的衣服,不管多贵都给妈买下来,在我的记忆当中,妈很少为自己买衣服。”当时母亲正好在旁边,听到这句话,她感动的哭了,直夸我孝顺、体贴。而我自己想想,我何尝真正的孝顺过母亲,从小到大,不管是读书、工作,还是恋爱,每一件事情都让她操碎了心,而她却仅仅因为我的再平常不过的一句话就已心满意足,这就是母爱,伟大而又无私。

  母爱,是平常的,关好门窗、注意天气变化,诸如此类的“提醒”平常又平常,但当我们渐渐地将尘世间很多事情看得淡漠之后,就会懂得只有母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最真实、最朴素的。张洁在书中说母亲就是每个孩子的出气筒,因为在社会中不论跟谁都得进入角色,只有跟自己妈才不必着意“关系”,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畅所欲言。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永远不会记恨儿女,那种宽容,不是不在意孩子的态度,而是不忍去指责与要求。

  “我不知道每一个孩子的出生、成活、成长,是否都是母亲的灾难。又有哪个母亲不是穷其一生为她的孩子榨干最后一滴血”。张洁的话真实的.诠释了伟大的母爱。曾经无法忘记的一个故事,那个为了心爱的姑娘而挖出母亲的心的男孩,在奔跑着去送给心上人的路上摔倒,那颗母亲的心发出这样的声音:“孩子,你摔疼了没有?”。多么无私的母爱,纯粹得无可比拟!记得上次跟家里通电话时正好感冒,当母亲听到我在电话这端咳嗽,立刻非常紧张,问我吃没有吃药,难受不难受,那种关切之情立时让远在他乡的我感到了阵阵暖意,之后的几天,她每天都要打电话询问我的病情,直到完全恢复。后来听哥哥说,母亲那几天都没有睡好,总是惦记我。即使这么小的一件事情,也让母亲如此牵挂,辗转无眠,而她自己平时被病痛折磨的很难受的时候也强忍着不告诉我们,怕我们为她分心,影响工作,而我们似乎也心安理得的以工作忙为借口,常常忘了去关心母亲。想到这些,我又感动又惭愧。

  “除了血肉相连的妈,不管你活、你死、你乐、你哭……你和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其实毫无干系”。张洁的话使我明白,生活中最善意、最平实的莫过于让父母快快活活地多活几年。毕竟在这个世界上,父母是唯一的。除此之外,这部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在张洁母亲病重期间,社会各界及朋友给予她的种种帮助和关怀也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它让我懂得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要愈加珍惜生活,善待生活,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最后,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身体健康,平安快乐!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 篇8

  “纵使我写尽所有文字,我能写尽妈对我那报答不尽、也无法报答的爱吗?”《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几乎是含泪读完张洁这本书的。合上书本,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复,沉浸在这种真实的伤痛之中。书中记录了母亲生命中最后80天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透漏着对母亲的愧疚之情和自己的悔恨。书中更是充满了浓浓的母女之情、祖孙之情,感受着那份浓浓的亲情,但凡有一点良知的人读了这本书都不会不想到自己的亲人。

  张洁是孝顺的,但为了让母亲多活哪怕一天,有对母亲的迁怒,也有对母亲的“恨”,有愤怒也有恐惧,可这仅仅是因为母亲的不配合,怕母亲就这样自暴自弃,怕母亲丧失战胜疾病的勇气……张洁一个人默默承受着所有的一切,甚至宁肯有不孝之罪也要树立让母亲活下去的信心。而母亲为了不给女儿添麻烦,忍受着病痛带来的折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着从椅子上起立坐下的动作;为了让女儿高兴一点,她甚至放弃了对女儿的守护,免得她的“提醒”与女儿的意见相左而伤了她们的感情。母亲与女儿都隐忍着,只为了让对方过得更好。人世间最伟大的感情,就是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

  思绪不由得飘回了两年前的那个冬天。那时候我正高三,也是最辛苦的日子。每周最期盼的就是星期六的到来,可以回家吃到奶奶做的饭,向她诉说一周的新鲜事、烦心事。那是一个和往常一样的周末,放学后迫不及待的赶上回家的那班车,到村口下车之后更是加快了步伐,恨不得有一双翅膀可以直接飞回去。因为我知道,奶奶肯定一如往常那样已经热好了饭菜,在家门口等着我呢。刚进村子,就看见几个婶婶在村口闲聊,跟她们打完招呼就径直奔向家中,却不料其中一个婶婶过来拉住了我。在她低头对我说话的时候,我看见了她眼中的泪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听到那个消息的时候,我大脑一片空白,待在原地不知所措。奶奶离开我了!无论如何我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奶奶身体不是一向很健康吗,怎么会突然离开我呢?可是庭院中奶奶面含微笑的遗像告诉我,她是真的走了,我再也见不到她了。只记得当时哭得昏天暗地,不忍去看那冰冷的棺木,会不由得去想躺在里面的奶奶会冷吗?会寂寞吗?

  奶奶的音容笑貌一直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时常会从梦中哭着醒过来,然后想到再也见不到亲爱的奶奶了。家里经济条件一直不太好,奶奶也没有过过好日子。依稀记得有一年冬天和奶奶躺在床上,偶然看见她身上那件已经穿了好几年的棉袄破了一个洞,便对奶奶说:“等我考上大学一定给你买一件漂亮的新棉袄”,还记得奶奶当时露出的欣慰的笑容。可是,亲爱的奶奶,您的孙女已经考上大学了,可您却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不知在天国的您是否可以看见?您怎么就不等我实现自己的诺言就匆匆走了呢?

  当读着这本书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的全是奶奶的影子,正如张洁在书中所说的,“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失去自己所爱的人的过程,而且是永远的失去。这是每个人必经的最大的伤痛。”可是当失去之后,偶然想起时的那份牵挂更是深深刺痛着每个人的心。因此我们更要学会珍惜身边的每一位亲人,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明白这份悲哀。善待身边的每一位亲人,不要让他们留下遗憾也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这样当他们离开的时候,那份浓浓的亲情会牵绊着我们将亲人藏在心灵最深处,偶尔想起的时候也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 篇9

  曾经一直都觉得“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当读过张洁的长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之后,我默默感叹,何止只是遗憾?那更是此生延绵不绝的愧疚。

  衰老的过程是一系列的剥夺,衰老加上病痛,让老人变得更加脆弱。脆弱的那一刻,需求关爱的迫切显得更加强烈了。钟爱儿女一生的老人却又因为这份疼爱而克制着自己对儿女的依恋,总是用一句“没事,挺好的。”搪塞着自己的疼痛和对儿女的思念。

  抵赖、隐瞒、解释着种种身体异常的反应,都源于由至爱而来的对自身疼痛的轻描淡写。面对老人的无助,我们是否有及时的体察;面对老人无声的依赖,我们又是否给予了及时的关爱?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与老人的生活过程中细心去体会和实践的。

  张洁说,人的一生其实是不断地失去自己所爱的人的过程,而且是永远的失去。想到这个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心中有种不可言喻的惆怅。谁也无处可逃的正在失去和将要失去,想到这里,终于体会到老师为什么会说,老人的晚年可以说是老人的一生。死亡是我们每个人最终的归属,而如何在老人离世之前以最大的努力让老人安息,报答一份报答不尽的爱,这该是我们每一个为人子女者的一个思考吧?

  有一点感悟,更加的深刻了:爱意要及时恰当的表达,在老人生命的最后,不要再用所谓的好去强迫老人做些力不能及的事了,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的,生命的尽头让老人最大限度地舒服最重要。让老人在温馨的爱意里终老是给老人最好的礼物。

  读完书有看片,深深地感动着,也遗憾着。或许,对老人而言生命的尽头最大的孝道是顺。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 篇10

  “我知道妈是这世上最爱我最疼我的人,否则她不会为我做出那么多的努力和牺牲,她总是说要在自己有生之年,看着我生活得好,看到我带给她的荣耀和满足”。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这是爱情的魔力,这股力量不知让多少痴男怨女,神魂颠倒,殊不知世间有比这更伟大的力量,它没有爱情的浪漫,它更多的是默默付出,这就是母爱。

  没有片刻的欢愉,没有一丝的宁静与安详,即使是离开人世的时候,母亲仍然放心不下还没毕业的儿子,这就是一位母亲的情怀,里面没有多少功利的色彩,有的仅是对子女的万分牵挂。

  母亲走了,到了另一个世界去安享晚年了,希望在那里,母亲不要再那么劳累,这么辛苦,活在世间的儿子,不会辜负母亲的期望,会好好努力,一切尽心,世间最疼儿子的人去了,真的去了,不过这份延绵不绝的感情会一直让我们铭记,保佑我们一切顺利,事事如意!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相关文章:

《世界上最疼我的人去了》读后感作文04-20

我最恨的那个人去了阅读训练及答案02-10

世界上最脏最脏的科学书读后感12-10

世界上最经典的情话12-06

《世界上最软最软的物理书》读后感例文02-10

《世界上最闪亮的人物》读后感07-26

世界上最忧伤的短句04-06

世界上最动人的句子01-03

世界上最伤感的语句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