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我们仨有感

时间:2021-02-01 12:24:0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我们仨有感

读我们仨有感1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时所著,杨绛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我们仨》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杨绛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在书中以梦幻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第三部分,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生下钱瑗,直至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若干年前中学老师就介绍过杨绛先生,向我们推荐她的《我们仨》,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拜读,直到前些天发现舍友也有这本书,又激起我对于杨绛先生的钦慕,将其读完。

  透过此书,"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形容杨绛先生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在英国与钱钟书留学期间,为了不影响丈夫学习和营造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自己到外面租了一间新房并主动承担多出的房租;在生下钱瑗后,躺在产房的她为了安慰钟书,说房东家的桌布她回去洗,砸坏了的台灯、坏了的门轴她回去修……在留学困难时期,从不抱怨生活的窘迫,积极主动的配合钟书尝试食物新的做法满足口福。她的才华更是不必多言,有着良好的家教,一生酷爱读书。整本书的构思布局精巧,插入梦境让叙述不再单调,字里行间都深深抓住读者的心弦让人不肯罢手,仿佛在与先生进行心灵上的对话。

  殊不知,全天下有多少家庭能有先生家一般和睦幸福,只要他们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有无尽的欢乐和打闹。"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想这就是一个家庭的最高境界了吧,短短的三个字是那么的仓促有劲,只要仨人相伴相帮,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变的滋润。他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很多人从此书看出先生一家的恩爱和朴素,但我更多的还是伤感和忧愁。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愁。那简单的一句"我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感动了多少读者我不知道,最起码我的心理堡垒已经被攻破,这个坚强而善良的女人,把深沉的爱留给丈夫和女儿,然后把无尽的思念留给自己。这一份思念使心都在滴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景在她身上发生,本该和她一起分担的丈夫也突然倒下,所有的痛苦不得不让她一人来扛,这样的折磨对于一个身体也不是很好的且要90岁的老人来说太过残忍。

  前年的5月25日,杨绛先生也离我们所去,现在天上的三个人已经团聚,既无生离也无死别。贤妻才女走了,但她留下的精神永存在我们心中,仍然值得我们去回味。最后,愿我们每个人在寻寻觅觅、平平淡淡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读我们仨有感2

  什么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什么是一个温馨单纯的学者家庭?什么是相守相助,为什么最后又会相聚相失?这个假期,随着一个简单平凡的主题而又不平凡的生活,随着《我们仨》的作者杨绛对亲人的思念,随着书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作者一家三口幸福快乐,艰难痛苦的经历,陪着我走过了这个暑假。这本书中,作者是用平淡的语气来描述她的家庭,丈夫钱锺书和儿女钱媛。

  描述他们这几十年来走过的人生道路。那些亲身经历的坎坷、磨难,也是给作者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回忆的故事。钱媛在英国出生,小时候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也是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成长,长大后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名老师。书中大体也讲过:钱媛细心,观察力强,是一个“读书种子”,这点像钱锺书。并且钱锺书也认为女儿是一个“可塑之才”。说到钱锺书,作者说他是潜力极低的“书呆子”,家中的一切都不会打理,他也常常自叹“拙手笨脚”,但是写文章却如“一针见血”。

  所以说钱锺书是一个典型的“文痴”。但他也不失幽默,常常在家中逗女儿玩,在女儿肚子上画花脸,在脸上画胡子。父女也常常联合起来与作者开玩笑,这样的钱锺书也不显得死板。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围城》这种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吧。杨绛和钱锺书一齐,享过福,当然也吃过很多苦;虽然留过洋,但也经过战乱,他们的生活也许是因品到人生的完美而平静。直到阿媛来到这个世上,这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家。而且一家人不多不少,正好是三个人。书中也有许多插图,都是他们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照,其中有三张照片是他们三个人各自的照片,他们自我在各自的房间工作,各不相扰、温馨和谐,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而幸福的家庭罢了。

  但是,故事的结局并没有我想象的多么完美。钱媛于一九九七年早春去世,钱锺书从一九九八年岁末去世。作者并没有用多么悲痛欲绝的词来描述她当时的情绪,也许是作者经历的太多的事情,看透了世间的悲欢离合,也早已看淡了生、老、病、死。也许在我们看来,钱锺书是一位有名的作家,而在作者笔下但是是一个简单而平凡的人,只是一个丈夫和爸爸的主角。最后他们三个人,还是失散了。如今只剩作者一人孤孤单单,但生活在回忆中,也算是幸福的吧。

  故事的结尾是这样写道;“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明白。我还在寻觅归途。”一家人在一齐六十多年,转眼只剩下作者一个人,作者不免有些孤单,想起当年相聚相失过的地方,竟是一个很值得回忆的片段。作者将会带着钱锺书和阿媛的信念,携带着与他们的回忆,坚定的生活下去。其实刚开始读的时候并不明白作者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一开始只是在想,作者到底经历了什么,是完美的还是悲伤的?我开始一篇篇的仔细读,直到整本书读下来,让我懂得了许多事情的道理,懂得了思念一个人的痛苦,懂得了失去一个人的悲伤。我也能理解想念一个人的感受,因假期中姥姥生病住院了,妈妈每一天都在医院里照顾姥姥,中午的时候才能和妈妈见上一面,大部分时光妈妈都在医院忙上忙下。

  而姥姥我只见过一两回。之后姥姥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并且当地医生无法医治,只能去北京治疗。妈妈坐上火车的时候而我正在补习班上课,妈妈也没能打个招呼就匆匆忙忙的去了北京,在那安定下来后,我们每一天在网上聊天、谈心。此刻几个星期过去了,心中的想念也是越来越浓,所以作者的感受我是能体会的。其实和作者一同回忆她的过去,一同回忆作者家中那些快乐的点点滴滴,回忆作者一家人幸福而又温馨的生活,回忆他们在一齐走过的那些蜿蜒起伏的道路,当然也会有一些快乐的片段,我仿佛就走进了作者的生活,走进了她的梦。直到最后,这本书最后读完了,我们仨——钱锺书,杨绛,钱媛。

  我也能真正的理解那句话——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结局虽然是悲伤的但也能够说是完美的。我们仨,这个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包含了作者许多感情在里面,对女儿的思念,对钱锺书的思念。但是岁月是慢慢消失的,同时也能够说是无情地,最后还是把他们拆散了。我在作者这个长达万里的梦中,我还是走出来了,我想在这个梦中,没有人能够走进去,这毕竟是他们三个人共同的梦……

读我们仨有感3

  注意到杨绛先生是从微博上流传甚广的那篇《一百岁感言》开始的,一开始很好奇为什么要称呼一位女子为先生,细细探究之后才知是先生是一种尊称,我想就应跟我们此刻叫的老师是一个意思吧。

  在买这本《我们仨》之前还买了一本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这本书前半部分有写一些关于鬼神的事情,我看到一半觉得太渗人便跳着看了下去。《走到》对我来说比较沉重,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才会去翻看,我看书总是期望能从其中获得能量,没用的书我是不看的。

  这几日清闲得要命,遂在网上翻到这本书《我们仨》,之前也看到这本书,但是没买,可想而知我是个多么受情绪影响的人。

  《我们仨》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叫我们俩老了,第二部叫我们仨失散了。第一部跟第二部讲的是亦真亦假的梦,杨绛先生在古驿道上留意翼翼的走着,每一天去到锺书船上陪伴他,太阳落到船头便要起身回客栈。杨绛先生的“万里长梦”最后在两年之后做完了。第三部分叫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个部分详细记述了杨绛先生同锺书从结婚到阿瑗(女儿)、锺书相继去世的漫漫长路。

  我想大家都熟知钱锺书先生的《围城》,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原先这些在我们看来很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有也着坎坷的一生。但是我觉得这一家虽然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但是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总是一家人,和和气气的一家人。他们都喜欢读书,都热爱工作,都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他们不追求名利,一生活的踏踏实实,我不曾感到他们觉得自我不幸。我很羡慕这样的家庭相处方式。

  杨降先生多次在书中说锺书是一个不愿与人争辩、能忍耐的人,书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平静的语气述说了锺书以前受到的不公与委屈。这些都是杨绛先生在用自我的方式护卫她的爱人。提及往日的委屈与不公,杨绛先生并未有半字恶语或辩解,她只是细细的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并未加任何解释,我想也许她是觉得公道自在人心吧。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人还是人。

  人生在世就得这样活着,实现自我价值,拥有温暖和谐的家庭,不与世争,平淡一生。

读我们仨有感4

  昨天看完《我们仨》,我就把书推给了闺蜜。她说她觉得自己个儿的阅读习惯还没养成,可我还是强推给了她,因为我是真觉得很值得看,也很值得花费时间认真看。最初是奔着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去的,最后却被他们一家人浓郁得化不开的亲情深深感染。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啥钱钟书和杨绛老先生就生了一个孩儿,不多要俩?看完了书我觉得不是他们不想,是当时他们自己的现实生活情况和现实社会环境以及钱瑗本身的健康问题,使得他们没法儿。钱瑗高中以前都是半休半学的状态,健康问题太严重;而钱钟书和杨绛老先生,回国后先是面临着异地问题,而且还是昆明到上海如此之远的路途;其次是住宿问题,杨绛带着女儿爸爸家住一阵,婆婆家住一阵,后来钱瑗宿舍、办公室等地儿,都曾做过他们的家,直到老年,他们才有了真正的属于自己的一所公寓,可以说半辈子都是颠沛流离的状态,这还不算当时的社会大环境。

  杨绛老先生92岁时写的这本书,92岁,却依然能如此清晰明确地记得一家三口的点滴,除了说明老先生的确记忆力惊人外,更能说明的,是一家三口共同走过的那些快乐、艰苦、相互扶持的日子在她心目中的面积及分量,以及她一个人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孤独和怀念之感。

  全书共三部分,第二部分看了两遍才看懂,由于第一部分比较短,所以第二遍看第二部分的时候,顺带着再看了一遍第一部分,也就是前两部分看了两遍。第二部分杨绛老先生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一家三口在最后的几年时间里是如何相依为命的一起生活。

  看懂了后,心里特别特别难受,不敢感同身受杨绛老先生那个时候的心境,不敢切身体会杨绛老先生那个时候的那份坚强,更不敢祈求自己可以向老先生学习她身上的些许品质,因为我做不到。

  女儿患癌晚期,丈夫卧床不起,她在梦境里记述了她一个人是如何在两个医院奔波照顾两个病人的,这种方式,我个人觉得,不会很惨烈,对,是不会很惨烈的感觉,没错。

  第三部分从他们结婚后一起赴英留学开始写起,直至最后钱瑗先她和钱钟书而去,第二年钱钟书也丢下她离世。她说,我们仨就这样走散了。不知道为啥,看到这儿,眼泪嗖嗖嗖地掉。而中间她和钱钟书生活里的种种,他们三口人生活里的点滴,以及她、钱钟书、钱瑗如何工作的偶尔描述,无疑不让人觉得,这样的恋人夫妻相处模式,这样的家庭生活氛围,这样的相互扶持鼓励工作,是多少人理想中的样子。

  同样,我也只剩下羡慕和学习的份儿:学习杨绛对待钱钟书“拙手笨脚”的态度;学习杨绛和钱钟书豁达开明的夫妻相处模式;学习杨绛钱钟书钱瑗一辈子都在孜孜不倦地工作、读书的坚持;学习他们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更学习他们不争不抢、淡泊名利、过好自己生活的心态。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读我们仨有感5

  初闻"杨绛"这个名字,是16年月下旬,那会儿正处于高考冲刺的最后一个阶段。连上了几堂的我们略显疲惫,语老师为活跃堂,便给我们放了一段喜马拉雅F,是关于杨绛先生的《我们仨》。那时候我才知道杨绛先生是钱钟书的妻子,他们还有一个女儿,叫做钱媛。在她的回忆里,家是她的"万里长梦",是一家三口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家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那么我的又是什么样呢?

  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已经去世了,那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依旧是小村子里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早我出生的大伯二伯家都是男孩,这也成为人们的聊点。男孩子生注定是要延续香火和养老的;而女孩子会嫁人,养也是白养。因此家人对我的态度不是很好我,直到弟弟的出生才有所转变:农忙时会拜托我看好弟弟,有好吃的会分我一份、怕我趁他们不在对弟弟下毒手……我一直觉得家人对我不公,直到初一那年,家里发生火灾,所有财物化为灰烬;而母亲和父亲发生分歧,最后离开了家,至此再也没有回过,我才知道了家人的重要性!无论我在哪,弟弟和爸爸就在我身边。

  三毛说,家,对每一个人,都是快乐的泉啊!再苦也是温暖的,连奴隶有了家,都不觉得他过分可怜了。而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曾经是个老实、健壮而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有美好理想的青年;后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在人吃人的社会里,他对于家是向往也是背弃。《我们仨》中杨绛先生说她做了一个万里长梦,关于我的家,我也有一个万里长梦。

  春天,蕨菜笋子泛滥,清晨会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上采摘。破土而出的笋子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笋子嫩肥、短壮的芽鞭或是蕨菜的幼叶嫩芽加上熏制的腊肉煸炒,配上白米饭就开始了我的午饭。一个人吃饭习惯了,以至于四年级被父母接到城里读书时,上桌满满不适应。他们说女孩子吃饭要矜持,细嚼慢咽而不是狼吞虎咽,而我喜欢无拘无束。夏天,最喜欢的事情不是去河边游泳摸鱼,而是成群结队的组团上偷果子,路过菜地时,也会顺手牵羊摘几个黄瓜解渴。桃子树、李子树都结果了,放眼望去,茂密的绿叶包裹着毛茸茸的桃子和青涩的李子,几束阳光隐约透过叶缝投射到地上,是一幅绚丽的画。我们的战略是一个人放风,三个人爬树,剩下的两个人负责摇树或者捡掉下的果子。满载而归后不及去河边清洗,直接用衣角擦擦就往嘴里送。爽口的果肉,朴实的笑容,这就是我对夏天的记忆。当然,吃酸汤、吃凉拌的烤茄子烤西红柿也是一大美味。

  秋天,金灿灿的麦田带的是收获的喜悦,大人们割麦子,小孩子则堆麦草垛,我们的每一滴汗水都滴入毛巾或是泥土里,到饭点了大家伙便停下歇息,饭都是从家里带的,简简单单却透露着幸福。草垛下,大人在闲聊、小孩在打闹……

  冬天,我会从家里带上生炭火的小盆子去教书上,因为教室条不好,没有取暖的地方,所以只能自己解决。而家远的同学会带上装有米饭的铁饭盒,学校负责生火蒸饭,那时候的营养午餐是每天中午一个鸡蛋。对我而言最快乐得属过年的时候,亲戚聚在一起吃杀猪饭。新年了,所有的辛酸和努力都有了一份新的期待。打年粑、做腊肠、熏腊肉……这是我在城里生活多年再也没有经历的事,因而对于家多了一份念想。

  四季的畅想是万里长梦,当然还有其他的梦。

  线下支付广泛使用的年代,以物换物的生产交换方式依然存在。(fsir)每个周五,大爷都会从邻镇拉几箱自家做的米粉,我们只要用一定数量的玉米或大米就可以兑换。冰凉的米粉切条,放上自家做的酸汤,凉拌豆芽海带,香菜,自制油辣椒和酱油盐等,嗦上一口,大呼爽!然而因为没有冰箱,所以一次兑换的数量不多,那段时间里,我对于大爷的下一次的到很是期待。偶尔某个周六,大叔依旧会从镇上开着小货车到村门口摆摊。"打火机一块五两个,肥皂五块钱两坨,耗子药五块钱一包",倒背如流的口号成了一种刻在脑子里的记忆,以至于在城里生活多年,偶尔上街突然听到它时,熟悉而又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同样的周日依然很多人去赶集,阿婆家老母鸡下的鸡蛋装满了一箩筐,微微颤颤地带着小板凳加入了摆摊的行列;大爷用竹条编制的草鞋、箩筐、簸箕、蒸笼等也整整齐齐地站好队伍,等待中意它的买主……

  白驹过隙,经过岁月的洗礼,我已然从当初的懵懂无知变得成熟稳重。在这交织着利益关系的社会里,到处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声音,有些人他根深蒂固于人的第一印象,对于你往后的各种改变持以鄙夷,有些人喜欢表现自我,希望出人头地,而我喜欢顺其自然,如今的我少了农村人对的那份淳朴与恬静,多的是坦然和豁达。

  自16年秋天上了大学以后,从此我的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学校离家只有三个小时的火车,我知道我的家就在那里,可是我已经回不去了……

读我们仨有感6

  杨绛在人生迟暮时写的书--《我们仨》,没有半点的文饰和卖弄,只是在听一位老人娓娓道来她的故事他们的故事,读来让人有温馨的感动………

  她看着女儿钱瑗和钱钟书相续的离开人世,只能一个人思念他们仨……

  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一直是让我艳羡的,他们两可谓是典型的“书呆子”“书痴”,所以也许月老早就为他们牵线才让他们在清华相遇,后来两人出国留学,国内发生战乱后回国,抗战,解放战争,三年自然灾害,文革,改革开放……他们就这样相孺以沫的,当然后来还有他们的女儿一道走完一生……

  他们从来都是与世无争,与人无求,不事权贵的,他们只求能有一份自在的闲适和从容,他们也许物质贫困,却是知识的富有者,精神上的贵族,在他们,知识全不是为卖弄。“我们要江青给的房子?”,钱钟书这老头用如此轻蔑的语气如是说。而在如今这样一个被金钱灼烧的社会,在车水马龙,夜夜笙歌下,这种爱情,这种做学问的态度,这种处事的姿态已经不复存在。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可悲呢?我时常在想我们所心心念念追逐的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还是我们只是爱上理想的赝品而已?这个世界上独立的人多,自由的人少,而自由亦不靠索取得来,像他们那样活出真性情实属罕见。我们往往只是做着这肉身的奴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是失自己。梭罗在读完哈佛后放弃平常人走的路,他独自去瓦尔登湖畔生活,他感受到一个人若心境知足,他便宛若置身天堂。确实,世俗人眼中的成功也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我们无需奉为定律,如若能获得真正的快乐而去做一件事,像他们仨,即使世人笑我痴,而又何乐而不为呢?

  “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他们的女儿钱瑗与世长辞后,杨绛的这种担忧就愈加强烈,然而老病相催,岁月总是不饶人的,钱钟书第二年也走……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他们从此失散,她清醒的认识到以前他们寄居的寓所只是古驿道上的客栈而已,而家在哪里?她还在继续寻觅、也许我们都在寻觅………

读我们仨有感7

  初识杨xx先生,是那段时间微信圈频频转发的百岁感言:“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好洒脱,好骄傲,好自信!怎样的女子一直被世人尊称为先生?怎样的女子经历百年,与世无争,平静如水?我很好奇。

  再次结缘,是侄女书桌上的《我们仨》。静静地躺在那,一袭浅咖色外装,上方隐隐透出一家三口的名称,没有其他任何装饰,简单素雅,正如先生其人——朴素亲切。我很喜欢。

  翻开目录,“我们俩老了”“我们仨走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将此书分为三个部分,一种淡淡的忧伤从字间缓缓流出。一个不平凡的学者家庭平凡的生活记录,从两个人的相守相助,到三个人的相聚相失,再到一个人的孤独回忆。也许在杨先生看来,并不孤独,而是充实和温馨的回忆,那般从容,娓娓道来,平静诉说。然而,平淡朴实的文字却让我几度揪心,喉头酸涩,怎么也压不住眼泪的涌出。在连续三个深夜的捧书间,我更多的是以一个母亲、一个女人的身份来感受杨先生内心的情感。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从钱钟书先生生病住进医院开始,梦便开始了,并且怎么也梦不完。囫囵初读时,我还疑惑:古驿道是哪?怎么反反复复出现客栈、船?地点的变换让我摸不着头脑。直至老人小孩安睡,整个房子里清静得只有自由的我时,才嚼出这梦幻与现实的代名词。船,钱钟书躺在船中,311号,种种信息表明船就是医院的病床。船缓缓而下,正寓意着钱先生的病每况愈下;而“我”在女儿和丈夫先后生病住院至去世的四年半里不停奔走,家只是偶尔停留且缺乏温度的客栈;古驿道便是来往于家和两所医院之间的路,是送走至爱的女儿和先生的过程吧?柳树的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花开又花落,不正像丈夫和女儿的生命在数年间慢慢枯萎,不正像杨绛的心情,低落又抱有希望,那份依恋难舍吗?我想象不出对于近九旬的老者来说,这样的境遇是何等的无奈无助无力和残忍凄怆。多难哪!所以,在杨先生的笔下,在“我们仨走散了”中,多次出现劳累的梦、沉重的梦、疲劳的梦、哀痛的梦、精疲力竭的梦……看似虚幻,实则真实得可怕。这虚实之间,亦幻亦真,是否是她不愿接受现实,期待只是一场梦的心里渴求呢?文字没有刻意的遣词凿句,但字字能钻入你的心底,渗透到骨髓,让你体会到无法言喻的切肤之痛。

  好在,第三部分能让你逐渐温暖起来。“……我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我又找到了百岁感言里的感觉:好满足,好骄傲,好自信!如果说第一部分是一个真实的梦,第二部分是虚实结合,那么第三部分便是真实的再现了。生活中的悲欢离合,点点滴滴:或奇趣,或温馨,或逗乐 ,或平淡,或起伏……如涓涓细流汇成长长的回忆和思念,感受得到杨先生对家的珍视,对家人的深爱。在我看来,最后的幸福回忆只是悲恸后的坚强,孤独的浓缩。然而,杨绛终归是杨绛,那份豁达和宁静,那份用百年经历参透世事万物的境界无人能读懂。

  梦里,他们仨,不因散了而散了,三片瓣的花永远盛开在杨先生的心里……

读我们仨有感8

  第一次拜读杨络先生的《我们仨》,还是在大学时代。

  那是在图书馆不起眼角落里的一本小书,泛黄牛皮纸质感的书皮上印着于写的"我们仨"3个字,并跟着这样一句平实而温暖的话: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读罢,我不禁感动流泪,似乎有股暖流在内心蔓延,让人久久不能释怀。此后,每每拾起这本小书偶然读一小段,都为她朴实的亲情和淡泊超然的境界而回味深思。

  《我们仨》是先生写的家庭回忆录,叙述她和钱钟书以及独女钱援温馨、简单而富有情趣的家庭生活。虽然记录下的只是生活中零碎琐事,却一点不显冗长乏味。在经历"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之后,一个单纯平凡的学者家庭近一个世纪的成长跋涉,在先生哀而不伤、行云流水般的语句中娓娓道来。试想年已86岁的老人在最艰难痛苦又长达万里的时光里,奔波于双双病重的丈夫和女儿之间,惶恐地走在人生驿道上,先是送走骨血亲女,再又送走伴她一生的丈夫,是怎样一种孤独的痛呢?然而书中却无悲痛欲绝的语句,在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背后是种朴素的心疼和淡淡的哀伤。正如她在女儿离世后写到:

  自从生阿段,永远牵心挂肚肠,以后就不用牵挂。我是这么说,心上却牵扯得痛。

  读后不觉心酸,也被先生身上那种坚强的力量所感动,又怎会不清然泪下呢?

  钱钟书、杨络先生一辈子相需以沫、相敬如宾,有着低调朴实的做人品格,女儿钱援亦是北师大英语教学的"尖兵",兢兢业业,不辞辛苦。书中这样写到:

  钟书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

  这一家人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也收获着难得的恬淡与幸福。正如杨络先生所说的那样: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羊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甘润。

  一家人纵然已是天人相隔,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已把"我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生命和家的意义在先生的书中得到尽情诠释。反观如今,物质极大充足之下浮躁的社会氛围让很多人在追逐金钱名利中渐渐迷失本心,精神的空虚和内心的麻木似乎让幸福和快乐遥不可及。或许我们欠缺的正是先生一家人"出世不离世人尘不染尘"的人生态度。倘若每个人都踏实做好分内之事,闲暇之时做些类似读书、捐赠的"无用之事",而不盲从在以炫耀奢侈品为荣、带着面具战战兢兢活着亦或空谈虚伪的人群中,在得与失之间有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胸怀,便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境界吧。

  生命和家的意义是紧密相联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万家灯火中才可能会有温情的人生。当下,我们倡导传承良好家风,而良好家风的形成也有赖于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和人生境界的提升。这样,自然会有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也会从父母的"不言之教"中深深受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良好的家风也会渊源流传。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乐乐的一起生活。""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玻璃脆。"

  这是《我们仨》结尾的一段话。其中发生的也似乎是身边的故事,主角是你,是我,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人生一世,不过匆匆,在这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中,我们终会相聚相失。在滚滚红尘与纷纷扰扰之中,我们应该培养坚强、低调、朴实的做人品格,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珍惜当下的每一天,也终会拥有温情的人生和"永恒之家".

读我们仨有感9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以朴实含蓄的文字,记述了一个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故事,感人至深。我利用几个晚上的时间,半断半续地读完了它,尔后又禁不住多次回头重温了某些细节。掩卷思之,感动之余,略有所悟。

  感悟之一:生活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杨绛说,她与先生钟书、女儿圆圆,“是不寻常的遇合”。“我们仨”相守在一起,各自做着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一起承担,“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杨绛从与钱钟书结婚同去牛津求学写起,以平静的语调、谐趣的笔法和脉脉温情,写了她和夫女相处的许多细节。我们不难领会到他们是怎样相濡以沫,相互支持、鼓励、包容与谅解,同时我们也领悟到,一个和谐融洽的美好家庭,是需要彼此用心去共同创造的。

  感悟之二:读书和工作,其乐也融融。在牛津,他们把假期的全部时间都投入了读书。除了大学图书馆,还经常到市图书馆去借阅,一回到寓所,就“拉上窗帘,相对读书”。回国后虽然历经战火、失业、疾病和政治运动的煎熬,但“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圆圆受到家庭熏陶,自小就喜欢读书,“院子里一群孩子都在吵吵闹闹地玩,这女孩子却在静静地看书”,到11岁时已读过《西游记》、《水浒》等小说了,而且还练就了过目不忘的本领。读书工作可以使人变得坦然,还能以此自解,“所以‘人心惶惶’时,我们并不惶惶然”。

  感悟之三:不向困难低头,是应取的人生态度。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他们经过了一辈子的风风雨雨,走过了人生坎坷的艰难历程,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真可谓不少:两人到牛津求学,只一人是公费;回国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事干,蛰居上海,但是他们都能挺得过来。在国外没有投靠“外国富翁”,在国内没有被政治运动压倒。记得我以前读过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在读《我们仨》中,我找到了对这句名言的最好解释。

  感悟之四:只有淡泊守志,才能心定神清,宠辱不惊。钟书、杨绛他们一贯保持低调、调侃作风,“与世无争,与人无争”,生活简单,抱朴守拙,用他们的话说是“不谙世故”。对于误解、诬告、人面高低、世态炎凉以及荣誉利禄等等,一概看得很开很淡,这对比起现今一些人,在利益上斤斤计较和明争暗斗,在生活上穷奢极欲和纸醉金迷来,不知要高了多少彻悟、深了多少涵养!

读我们仨有感10

  朋友向我推荐了杨绛写的《我们仨》,一本让她看后十分感动的书,她看了两遍。

  我心中几分好奇,是什么样的内容竟能触动了她的心灵。因为那几分好奇的作祟我也寻到了《我们仨》。

  在看到还不到一半的时候,顿觉有些枯燥,有点难以往下阅读,可杨绛阐述的那些事,总让我的心十分沉重,也总为他们仨之间的情真,情深感到有暖流蹿于心间。

  的确,这不止是一本光写爱情、亲情的书,它反应了那个动荡的时局,与那时太多曾不可言说的苦难。

  我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人,不懂得国家各方面的政治时局,我只看得到人生和感情的交融。

  我的理解仅仅只有“有人为己记挂便要满足,应当感到幸福,能同甘的大有人在,但共苦却寥寥无几。人生是无法预料甚至总是在预料之外逝去的,也正因为如此才充满了引诱人气息,总能让人有无尽美好的想像或是接连不断的烦恼。”

  “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世界有怎样的变动,世界总是在每时每刻都不断变动着的,只是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因为有的人在改变,有的人在坚持,有的人没有发现周遭的变化。这些都是不归我们管辖的,能守住真心才是对幸福最正确的追求,不管是自己的亦或是他人的。”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杨绛和钱钟书的心心相印、心心相惜,看在眼里都是羡慕不来的。知识分子间的爱情,有的不仅仅是情,更多的是爱。我眼里的“情和爱”两个字是绝对不对等的,我对他有情和我爱他这是两种深度不一样的感情。

  再说钱瑗,却也真是一生坎坷,幼时就患了骨结核,不过她却也是幸运的,本会夺走生命的重病却病愈了。

  这在我看来更像是命运开了一个玩笑,恐吓一下他们,试探试探,毕竟懂得珍惜的人不多。

  虽然她后来还是因病去逝了,但她已经多赚了几十年了,其实也够了,按100岁来算,过半不止,人各有命,强求不了。

  他们一家三口一生跌宕,起伏不断。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一马平川的,遇见的事千奇百怪,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能遇见一个志同道合相吸相惜之人就别离开了。

  人到了一定岁数后,思想不再靠老师父母去决断后,会越来越难遇见懂得自己的人。以前在老师和父母差不多的决断里,每个人想的好像都差不多,只需要分享一根冰棍,一包零食,好像都能瞬间聊得很投入,那时候的自己是最简单的,而成长需要我们面对不同的挫折变成真正的自己,我们会在成长里慢慢懂得什么是自己在乎的,什么是该丢掉的,什么是要去追寻的,什么是值得缅怀的。

  有一天室友几个坐着闲聊,其中有一个欣欣然说:“结婚别找那种家里父母离婚的,我妈就是这样说的,我觉得也是,父母离婚的家庭太复杂,搅不清楚,也不会分多少财产。其他两个表示特别赞成,我当时没说话,只是在想,‘指不定以后离婚的就是你们了,不是主要看那个人吗?’我意识到自己和她们不是一类人,所以我并不发话。”

  后来我心疑是不是我自己活得太不切实际了?我是不是该现实些?继而又将她们的观点同闺蜜陈述了一遍,闺蜜很愤愤然地说:“你这想法就有问题好吧!这关键是看人的好吧!和你过日子的是他又不是他爹妈,你要实在觉得不现实,那我给你说句现实的,少了爹妈负担你不得偷着乐?”

  其实吧!这就印了那句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和那些同世界的人聚合,而不是把自己的世界装扮成别人那样,就算装扮成了那也顶多就是个抄袭而已,虽然可能你也会像别人一样得到一些好处,但是,别忘了看看那些跟你曾经世界一样的人,他们得到了原本你也会得到的好处是不是比你的多?

  文中有一处,我印象有些深刻,杨绛生钱瑗的时候,她没有叫喊,医生问她“既然那么疼为什么不叫喊?自己忍着疼。”

  杨绛说:“我叫了喊了就不疼了吗?”

  医生笑笑,觉得中国的女人都这么有哲理吗?

  那么反观到一些事上,有时候难过,痛苦,难道事实就会改变吗?眼界如果放不开,心界如果看不开,那我就是那些个生产时拼命叫喊的人。

  莫名其妙叫喊了一通,疼还是疼了,但有时的确是如此的,心情不好的时候需要发泄。至少没那么苦闷。杨绛不喊,因为人家有钱钟书,她并不苦闷,也不抱怨,她所感皆是幸福。

  我叫喊,因为我还没遇见那个会为我分去苦闷的人,所以,我喊喊怎么了?不怎么。烦恼的时候这样想想好像心里也就平复了许多。

  如有他们一般爱情,真当尽得人生多倍感怀。

  向着自己的路,大步向前,我们总会遇见人生的每个相遇。

【读我们仨有感】相关文章:

读《曹操》有感04-25

读《基地》有感04-24

读《一九八四》有感04-24

读推敲有感04-23

读《南辕北辙》有感05-04

读魔戒有感04-27

军训读有感05-08

读《沙漏》有感05-08

读棋王有感05-06

读蚂蚁有感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