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飘》的高中生读后感

时间:2021-03-28 11:58:2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飘》的高中生读后感精选

  【篇一:飘读后感】

  《飘》是一部我很久以前就想读的小说,以前曾经看过电影的片断,因为时间太长,已经支离破碎了,早些时候前我父亲买回了这本书,我终于读到了原著,于是我一字一句的认真的读着,这是美国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发表的惟一一部小说,现时发表一下我的读后感:

《飘》的高中生读后感精选

  故事的主人公是美国南部塔拉庄园的庄园主的长女——斯佳丽·奥哈拉小姐,小说首要讲她从15岁到28岁所历程的一切,这是1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只是她从不想用脑子思考,在我们看来显得有部分笨,但她并不蠢,她了解自我想要什么,然后用心去争取,只是因为她不太用脑子思考,又十分的任性,另外也不中意学习,往往只看到表面,而看不到事的本质,使得她从一开始就使自我迷失了方向,当她真正思考了解这一切时,她却已经流失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我很为斯佳丽感到惋惜,他们原本应该是天生的一对,就因为斯佳丽没有从她那个爱阿希礼的梦中早些醒来,使她流失了她的最爱。我对斯佳丽的总结是:她很精明、有坚强的毅力、有顽强的斗志、有反抗的精神、有勇气和自我的命运抗争,缺点是:固执、任性,她不是1个好妈妈,没有很好的照看自我的小孩,实际她也是1个小孩;她因为太年轻了,始终看不透事的本质,不中意思考,而这些则注定她悲剧的一再产生。

  斯佳丽的悲剧告诉我们,要珍惜你所拥有的,不用对不实际的东西抱有幻想,到头来,你什么也得不到,就象玫兰妮临终时对斯佳丽所说的,“好好对待瑞特,他是真心爱你的。”

  这本书里我最敬佩的人物也是玫兰妮,1个被斯佳丽看来及其平庸并且不漂亮的女性,当我看到她快死的时间,我的眼泪都已经流了出来,真为她难过。玫兰妮是1个只看1个人优点不看其他人缺点的人,哪怕1个人仅有一点点优点,她都会将其放大,认为是1个好人,即使她身材瘦小,弱不禁风,内心里却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她非常精明,博学,却从不在人面前显露,面对自我的丈夫阿希礼的懦弱和不切实际,她用一颗包容的心对待他,从不指责自我的丈夫,她能够看到事的本质,这一点斯佳丽永远也比不上她。我很赞同瑞特船长对她的评价,瑞特说:“她是他所见到的所有人中惟一一位十全十美的好人,一位伟大的女性!”我非常中意这个人物,即使她不是故事的主人公,但其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令人总也忘不了她,1个人要想让所有的.人都中意和尊敬是很难的,而她却做得到了这一点,看人的优点,1个多么好的品格啊,即使在斯佳丽眼中认为这是极其愚蠢的,而正是这种人格魅力使她能够一呼百应,永远受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经过这本书,我了解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由来,一开始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实际也是南北战争之后,国家分成两派,北方所代表的一派成为共和党,南方代表的一派成为民主党,即使现时不能用南北还划清共和党和民主党,但他们一开始的确是由南北方所形成的。

  一本好书不仅可令看到里面凄美的爱情故事,还可令看到当时美国上流社会的社交方式,以及他们的礼仪,还有当时美国战争年代群众的处境,每一处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当我们为主人公忧伤快乐兴奋之余,也能够从她身上看到我们自我的影子,好书真的可令给人以启迪。

  【篇二:飘读后感】

  《飘》,是我最喜爱的书。喜欢斯佳丽的勇敢坚强,喜欢瑞特的机智果断,喜欢玫兰妮的外柔内刚。

  对于斯佳丽这个人物,我的感觉是矛盾的,是讨厌却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她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而她却没一个是了解的。如果她了解阿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会失去他。她一直以来是辜负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寻着自己梦中的王子――阿希礼。她只是把自己爱的特点认为阿希礼有,她只是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让阿希礼穿上,而后爱上他。而事实是,她爱的只是那件衣服。我觉得斯佳丽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异常执着,而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却不屑一顾。一面在拼命让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断地把幸福推离,把爱人推向深渊。

  斯佳丽爱的是阿希礼,可是,阿希礼却不要她。就像瑞特说的,阿希礼是个君子,只是生在了一个和他格格不入的时代。他还是用旧世界的游戏规则生活,只会撞得一鼻子灰。斯佳丽不了解阿希礼,所以她爱他,想尽一切办法得到他,而当她认清他时,她再也不爱他了。对于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环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顾社会上的言论而开创自己的事业。她生命有几个灵魂,一个是她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能干、温柔的典型贵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亲为了救人而被传染伤寒,去世了。另一个,是她十几年来最爱的人――阿希礼。她能在逆境中站起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礼。她对阿希礼是异常执着的。还有一个,就是玫兰妮。在一起奋斗的十几年里,玫兰妮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斯佳丽是个矛盾体,可又有谁不是矛盾体呢?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当她面对困难时,她选择迎接,当她面对责任时,她选择担负,可当她面对爱的抉择是,起初,他选择蒙蔽自己,当她终于认清,要面对时,却已为时已晚。而她,在无能为力时,就会告诉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会好了,Tomorrowisanotherday。她在整个故事中,都是个充满生气、充满斗志的人。我最欣赏的,便是她的这句“Tomorrowisanotherday。”。永远充满了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学习的。所以,每当我遇到困难、心情不佳时,我便会告诉自己:“Tomorrowisanotherday。”。

  书中另一个使我十分佩服的女性,便是玫兰妮。她是个外柔内刚的女性,她几乎拥有了女性所能拥有的一切美德。正如瑞特说的,她是他所见过的少数贵夫人中的一个。她是坚强的,她是爱国的,她用她的心爱身边所有的人。当她丈夫打仗时,她在后方默默守侯,做她力所能及的事,当北佬打进城而她又快要临盆时,她依然镇定,当她身体虚弱而没人下地干活快要没饭吃时,她和斯佳丽一样,放下过去所受的教育和优越感,拖着虚弱的身体下地干活,当她看到斯佳丽杀了一个北佬时,她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帮着掩埋尸体,搜查钱财,擦拭血迹,当战争终于结束,她痛恨的北佬士兵来到她门前要求照顾而她们自己也没有过多粮食时,她还是尽她所能地帮助他们,因为她希望在远方也有一个好心的北佬女人给她正在回家的丈夫一口饭吃。

  如此一位坚强的女性,却又是如此的温柔善良和善解人意。她执着地相信斯佳丽和阿希礼,即使有人亲眼看见他们搂在一起,也执着地相信他们,保护斯佳丽。她明知自己的身体无法再承受生育的痛苦,却执着地要再为阿希礼生个孩子,最终离开了她爱了一辈子的亲人们。

  真的是太伟大了,看着玫兰妮,使我想到许许多多的中国古代女性,她们也是如此的善良,任劳任怨,相夫教子,然后默默无名地老去、死去整部书中,我最为喜欢的人物就是瑞特。他勇敢、执着,他能那么深地爱着斯佳丽十几年不变。他想保护斯佳丽,宠爱斯佳丽,照料斯佳丽,让她事事称心,而斯佳丽却拒绝了。他说过,再永恒的爱也会有磨光的时候,而他的爱,是被斯佳丽,被阿希礼,被斯佳丽愚蠢的固执磨光的。他的心,死了。当他女儿离开他时,他的心,再也回不来了。他说过,他从来没有那个耐心把剪碎的裤子缝好,再告诉自己这就和新的一样,自欺欺人罢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缝,再也不是原来那条了。

  瑞特是个复杂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却仍和旧时代格格不入,他有锐利的眼睛,可以在乱世找到自己的处身之道,他对国家有热情,即使他明知必败无疑,却仍在最后关头入了军。他爱斯佳丽,但他更了解斯佳丽,所以他从不说,只是通过行动表达,而斯佳丽却从来不想去了解他。最后,他绝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没有勇气再去尝试,他累了。

  【篇三:飘读后感作文】

  《飘》是一个常在我家买东西的老主顾说送给我看的,看它这么厚的一摞,我就害怕,当时我还瞪了她一眼,什么不好“飘”,“飘”本这么厚的《飘》,我哪有耐心把它看完啊!于是这本《飘》就被我搁在了床头,每天只是纯粹的陪我入睡而已。直到前不久我感冒发烧,只能去挂盐水然后呆在家时,看完了所有的杂志,无书可看了。突然想起了这本被我打落冷宫的《飘》,随手拿起翻了几页,没想到这一翻就不想停下来,不然会一直心不在焉的想后面会发生什么,于是我一口气花了三个白天四个晚上把它看完。

  也因为有了对它的感触,我甚至还和外号叫“飘”的同桌开玩笑:“同桌啊,你真应该去看一看《飘》,然后再好好对比一下你差到哪去了,嘿嘿……”

  对《飘》的主题思想,有很多说法,多是说它写乱世中佳人的命运,写飘然而逝的美国南方文化。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深受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战争改变了那些女人,她们内心的想法也在改变,她们在战火和硝烟中守护着自己的土地,她们勇敢、坚强、不服输,因为“Tomorrowisanotherday”……用今天的话说,非常“正能量”。

  但是,它给我的第一感受却是强烈的气愤和悲哀。

  气愤和悲哀的感觉怎么说?恩,气愤于女主角郝思嘉的卑鄙、残忍不择手段甚至阴险。我在心里谴责了她上千遍,难道别人也这样对她,她会好受?以往所看到的女主角要么温良贤淑、大度宽容或者纯洁善良,或者历尽艰辛最终找到真爱和爱人幸福在一起了。不想,小说刚开始没多久,郝思嘉就在卫希礼和媚兰的订婚宴会上,为了报复卫希礼而銫诱媚兰的弟弟。很快他们就结婚并且还生了一个儿子,看到此处我很生气,期望中女主角清纯的形象荡然无存。她傲娇、贪婪、虚荣,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更不是手下留情的人,她的决绝在后面的剧情中一一展现。她渴望爱情,不顾别人的看法,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但当感情和现实利益相冲突时,她也会毫不犹豫为了钱。为了300块陶乐的租金在向白瑞德骗钱被识破而未果后,又故伎重演銫诱甚至还是她妹妹未婚夫的干瘪老头弗莱,无奈只因为这个干瘪老头有一个小小的木材厂,能够提供她300块。

  对于人生的善与恶,我不敢妄加评论,因为,我走的路也就19年。十九岁的我,看不透人性,想法也很幼稚。其实我气愤之余,又涌出一点同情和佩服。

  同情郝思嘉,对于其“不择手段”的“自私钻营”,可能那些是她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都是为了生存。不过想想也确实如此,如果我生存在那个年代,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那么好。在郝思嘉所处的那个动荡变革的时代,一个弱女子根本无法养活一个家庭,没有朋友,就只能靠自己。郝思嘉通过用斤斤计较的赚来的钱,通过各种“残酷手段”,换得了自己的新生,换得了朋友家族的新生。这样的结果可比我看过的很多“穿越”的故事要好得多,或许这样也可以让人欣慰一点吧。

  另一方面,郝思嘉对待媚兰也是很好的,是关爱备至的,只是有些情况是迫不得已。可能这其中是出于对卫希礼的爱而爱屋及乌,但到了后来则完全不是。这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却达成了“到老,两个没牙的老太太;到死,两具干瘪的木乃伊”的结局,这样的结果也是让人开心大于悲哀了吧。

  虽然《飘》只是小说,但是通过《飘》,我也了解了一些远离我们的历史,关于南北斗争,关于那些美国人敢于争斗敢于摆脱困境的精神。同时,读过《飘》后,我也能看到,南方奴隶制中也有温情也有情谊,北方对南方进行的战争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侵略,摧毁着南方的秩序和关系,在某些方面反而激化了白人和黑人的种族冲突。历史是胜利者歌功颂德的工具,细节只能从字里行间慢慢品味了。

  几天时间,看完了整本小说,我记下了自己喜欢的两句话:

  “美貌并不能使人高尚,衣着也不能使人尊贵。”——警告贪慕虚荣的人。

  “我向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它们黏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一模一样。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从气愤悲哀到同情敬佩,可能经典给人的感受就是这样,要咀嚼了几遍才看出点东西,心里的感受才越发深了,所以有时,我和累了一天的大人一样,不想动脑,便喜欢看《雪豹》、《黑狐》,喜欢看到中国最终胜利所带来的简单的喜悦。

  可能很奇怪,细想想,又很正常。读“经典”,读到深处,果然是件劳心费神却又往往让人悲喜莫辨、乐在其中的事情,呵呵……

【《飘》的高中生读后感精选】相关文章:

飘七年级读后感范文600字04-26

高中生综合素质的自我评价精选05-01

高中生自我评价精选参考03-13

高中生自我评价 精选五篇04-10

高中生的毕业鉴定04-09

高中生的毕业赠言04-05

高中生的家长寄语01-11

高中生求职简历的范文08-03

高中生的毕业鉴定范文04-09

高中生毕业个人的鉴定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