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学校的布局调研报告

时间:2021-02-06 10:25:35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学校的布局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学校的布局调研报告,欢迎查看!

学校的布局调研报告

  学校的布局调研报告1

  为进一步优化全县中小学校规划布局和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适应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4月下旬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到城关、长安、大贵、洛河、广佛、八仙、西河、正阳等8个镇20余所学校,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入户走访、座谈讨论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对全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及成效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省市作出中小学布局调整决策部署以来,我县结合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期间进行了两轮集中调整。第一轮是2006年至2008年,重点撤并布局不合理的村小和教学点,集中整合城区教育资源,将县职教中心从初级中学剥离,2所初级中学合并为一所,城区周边5所小学并入新建的寄宿制城关二小,全县中小学由2006年的127所减至90余所。2009年以来,实施第二轮学校布局调整,将正阳、女娲山两所九年制学校的初中部并入附近中学,老县中学高中部并入平中,秋河、西河职中并入县职教中心,进一步撤并了部分村教学点,目前,全县中小学校共60所。

  其布局是:城区高中1所,初级中学1所,职中1所,小学2所;八仙镇设完全中学1所,除正阳镇没有中学外,其余各镇均有初级中学1所;全县11个镇共设中心小学11所,村级完小10所,初小及教学点25所。全县学生25438人,其中,小学11133人,初中4950人,普高3872人,职高190人,学前教育5293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1972人(不含公办幼儿园教师62人)。

  全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主要成效:

  一是提升了规模效益。通过学校布局调整,撤并了农村分散不合理的中小学校,对乡镇中学及中心小学进行新建或改扩建,集中力量办好城区教育,新建了城关二小、平利第二中学,整合了教育资源,为发展优质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改善了办学条件。坚持把学校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校舍安全工程、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相结合,使全县学校师生用房基本得到解决,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按标准建起了部室,城区和部分镇中心小学更新或新建了运动场等体育设施,城乡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提高了教育质量。近年来,我县以实现“双高双普”、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建设省级教育强县为抓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补充了一批年轻的专任教师,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能够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学水平稳步提高,高考上线人数连年攀升,初中教育质量保持在全市中上水平,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教育发展氛围日益浓厚。

  二、学校布局存在的问题

  我县学校布局调整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面临城镇化加快发展带来人口分布的新变化,以及农村山大人稀、住居分散的实际,目前中小学布局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1、农村小学学龄儿童就近入学难。近几年来,随着陕南移民搬迁和农民进城工作的推进,部分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入镇定居,部分在集中安置点居住,条件较差的农民仍留在边远山村。学校布局调整后,每个镇只有1所中心小学,多数镇仅有1所村级完小,2—4个初小或教学点,特别是八仙、正阳两个镇尚无村级完小。镇中心小学一般设在镇政府所在地,大部分行政村没有村小和教学点。村小和教学点的服务半径较大,多数低年级小学生上学单程距离超过3公里。由于村小及教学点数量不足,设施简陋,师资薄弱,学科不全,年级设置过低,条件较好的家庭选择进城就读,大部分家庭只有送子女到镇中心小学寄宿或在集镇租房陪读。大量学生进入中心小学,个别班额过大,优质教育资源作用难以发挥。学生寄宿、家长租房陪读和接送孩子上学,发生的房租费、生活费、交通费等费用,增加了学生家庭负担。租房陪读影响了家庭的农业生产,其费用也是国家“两免一补”的数倍。学生上学路途遥远,搭乘非营运车辆或遇极端天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城区及部分镇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近年来,随着城区人口不断增长、学生家长追求优质教育资源择校就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就读,使城区学龄人口逐年增长,校舍资源显得十分紧张,目前城区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平均班额均超过标准,特别是两所小学大班额问题尤为突出。如城关小学建设规模24个教学班,可容纳1200名学生,实际开设3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81人(含300余名学前班学生),80人以上班级6个,70-80人的班级22个,70人以下班级4个,平均班额74人(标准45人),超额容纳学生1181人,超出容纳标准接近一倍。城关二小建设规模是18个教学班,800名学生,现有学生1146人(含108名学前班学生),最大班额85人,平均班额64人,超额容纳346名学生。同时,部分镇中心小学也存在大班额问题。如广佛镇、八仙镇中心小学最大班额分别为67人、60人,平均班额分别为54人、53人。“大班额”问题既增加了学校管理压力,又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3、部分寄宿制学校承载能力弱。我县寄宿制学校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全面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发挥了基础保障作用,但部分寄宿制学校的运行状况令人堪忧。一是校舍不足。如广佛镇中心小学因教室和宿舍不足,分流部分学生到秋河完小,规定3.5公里以内的学生禁止寄宿,即使这样部分学生还住在楼道和卫生间改造的宿舍,2个学生挤一个床位,70余名学生在校外租房住宿。八仙中心小学因学生宿舍不足,307名学生在校外租住。正阳镇中心小学20个寄宿生挤在一间20平方米的宿舍。

  二是生活设施不配套。部分寄宿制学校餐厅狭小,没有洗浴设施,开水供应不能足量保障。三是管理存在困难。寄宿制学校没有专职的生活教师,现有的生活教师大部分是年龄偏大的教师或班主任老师兼任,学校和老师疲于应付学生吃、住、行的安全及日常管理,给学校正常教学造成一定影响。寄宿生年龄偏小,留守儿童多,有的甚至从二年级开始寄宿,生活自理能力差,缺失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学校又没有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边远山村学校办学条件差。从全县学校的校舍建设、部室建设、学科设置、教师结构和数量等软硬件办学条件的整体情况看,城乡之间、川道与边远山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部分村小及教学点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校舍陈旧狭小,生活设施不配套,教学和生活环境差,教师招不进留不住,现有教师年龄老化,素质教育难以开展。如正阳镇中心小学,食宿用房简陋,教师2人一间宿舍且宿办合一,学生宿舍拥挤,而且距集镇5公里。全县还有3个教学点设在镇公办幼儿园,影响了正常教学。

  5、师资力量配置有待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布局调整的重要内容,我县师资队伍从编制确定的总量看能够基本满足学校正常的教学需要,但在调研中学校普遍反映师资不足,主要原因:一是师资配置不均,城区附近学校师资相对充裕,边远山区及交通不便学校师资不足。二是学科结构不合理,理、化、生、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紧缺。三是学校普遍缺少校医、心理健康教师、营养餐计划及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四是部分学校教师因身体、借调等原因,存在在编不在岗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学校布局调整的建议意见

  学校布局调整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中小学布局存在的问题,要抓住第二中学建成的有利时机,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师资队伍管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1、坚持科学规划,进一步优化全县中小学布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确保全县中小学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状况、生育水平和城镇化进程相适应。要按照小学就近走读上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初中相对集中、原则上每个镇设置1所初中的要求,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初级中学布局应综合考虑交通条件、生源情况、办学效益等因素,除长安镇距离县城较近可不设立初级中学以外,其余各镇原则上都应设置初级中学或九年制学校。各镇小学布局应在设置1所中心小学的基础上,按寄宿制学校标准布局1至2所完全小学,在一些大中型农村新型社区布局一定数量的村小或教学点,保留边远山村交通不便的村小和教学点,防止贫困学生辍学。针对八仙和正阳两镇没有村级完小、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上学成本高的实际,建议在八仙、正阳布局一定数量的寄宿制村级完小,同时恢复正阳九年制学校。

  2、整合城区教育资源,切实解决大班额问题。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教育的发展是全县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要根据县城发展规划和城区学龄人口逐年增长的趋势,针对目前教育资源紧缺的实际,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班额40-45人,中学班额45-50人的标准,整合城区教育资源,切实解决城区学校特别是小学的'大班额问题。建议在城区布局一所高中,二所初中,三所小学。将八仙中学高中部并入平利中学,迁至新建的第二中学,实行全县普通高中集中办学;将长安初级中学并入城关初级中学,迁至平利中学,另外结合城区发展远期规划再布局一所初中,满足县城学龄人口日趋增长的需要;将城关初中改建成城关第三小学,分流城关一、二小近1500名学生到城关三小,把学前教育从小学中剥离,切实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的问题。

  3、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边远山区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抢抓当前国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机遇,努力改善边远山区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切实解决边远山区群众的就学困难,扭转边远山区学校日渐萎缩、集镇学校日益膨胀、教育发展失衡的现状。一是加强边远山区的学校建设。对于边远山区学校要在资金投入方面给予倾斜,加大建设力度,改善教师和学生的食宿条件,完善教学设施,提高办学能力,逐步缩小边远山区和川道地区学校之间的办学差别,为边远山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是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切实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的力度,努力改善村小和教学点的办学条件,改变村小和教学点设施简陋、教师老化、年级低规模小的现状,巩固村小和教学点办学规模,缓解镇中心学校压力,保障边远山村学生就近方便上学。三是加大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对边远山村贫困学生给予一定的交通补助或适当提高贫困生补助标准,为贫困学生上学提供更多的资金帮扶,减轻群众教育负担。四是将全县3个设置在公办中心幼儿园的教学点从幼儿园中剥离,保障幼儿园的正常教学活动和幼儿安全。

  4、坚持建管并重,保障寄宿制学校有效运行。继续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按照寄宿制学校建设标准,完善寄宿制学校教室、宿舍、餐厅、浴室、热水房、厕所等设施,提高保障能力,保障学校正常运行,让寄宿学生学的舒心、吃的放心、住的安心,减少学生家长租房陪读,让寄宿制学生家长安心从事生产活动。采取分流、新建的办法,控制寄宿制中心小学规模,减轻学校事务管理,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调整教师编制,配备心理辅导、生活管理教师,保障寄宿生、留守儿童在学校健康成长。加强学校交通安全管理,严禁非营运车辆接送学生上学放学,严防交通事故的发生。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借鉴城区公交车的运营模式,组织社会营运车辆接送学生,既可解决学生上学的交通问题又可减少家长交通费的支出。

  5、完善管理机制,不断优化中小学师资配置。优化师资配置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保证。针对我县中小学师资配置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优化师资力量配置。一是加强教师流动管理。实行教师归口管理,严格执行“凡进必考”制度,严格按照学科需要进行教师调配,严格控制教师借调、改行,规范教师流动行为。二是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坚持每年有计划地招聘一定数量的紧缺学科教师和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坚持教师转岗培训制度,分期分批对专业学科相对富裕教师进行转岗培训,多途径优化教师的学科结构。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对农村教师在职称晋升、评模选优、聘用考核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提高农村教师的山区津贴。积极开展镇内教师定期轮换或巡回教学制度,实行镇中心小学教师与村小及教学点教师定期轮岗,解决村小及教学点师资不足、教师年龄老化的问题。建立对口支教制度,实行城区教师定期对口到农村学校开展支教活动,加强城乡教师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的布局调研报告2

  一、学校布局的现状

  **区目前共有普通中小学校32所,在校学生45380人。其中,普通高中5所,在校学生9584人;初中10所,在校学生13782人;小学17所,在校学生22014人。

  随着旧城改造的加速、城区容量的扩大,**区学校的布局已与城市的发展不相适应。29所公办普通中小学校,主要分布在老城区人民路、建设路沿线。以洞庭大道为界,大道以南有小学13所,在校学生17679人,校均规模1359人;大道以北只有小学3所,在校学生3335人,校均规模1112人。洞庭大道以南有初中学校6所,在校学生9400人,校均规模1567人;大道以北只有2所,在校学生2038人,校均规模1019人。城市的扩大、学校布局的过于集中,给部分学生的就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据了解,火车站附近的学生,不少要到育英、常蒿路、紫桥等学校上学,路程最远的约有5公里。

  二、调整学校布局面临的问题

  1、市城区学校建设规划未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这对今后学校的新建、扩建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会造成学校建设成本增大,甚至无地可扩、可建。现在正在开发的水榭花城、九重天小区,其周边难以找到一块可以新建学校的地方。市一中、四中、北正街小学等中小学,今后如需在原址扩建,成本会很高。

  2、在房产开发中新建学校的政策没有兑现。《湖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各城市新建4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区,必须配置小学,

  8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区,还必须配置初中,其基建经费应纳入该区的开发计划。新建扩建4000居民以下的零星住宅区,必须缴纳教育设施配套费。”但是,这一政策一直没有落实。目前,老城区房产开发非常火爆,一些新建小区住宅套数多的达到几千,也没有按规定配套学校。如滨湖公园周边开发的水榭花城,三期规划建设住宅4000多套,入住人口1万多人,规划时没有规划建设学校。其附近的北正街小学,现在已经爆满,班额严重超标,且学校已没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因此,今后该小区学生上学问题,将会变得十分突出。

  3、学生就学压力越来越大。**区16所公办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分别有学生2958人、2933人、3010人、3320人、3433人、3546人;10所初中一至三年级,分别有学生4063人、4234人、4500人;5所普通高中学校一至三年级分别有学生3475人、3153人、2950人。据分析,今后几年,生源将呈现如下变化趋势:小学生源近两年相对稳定,今后缓慢上升;初中生源近几年缓慢下降,从长远看初中有资源紧缺问题;高中生源从今年起,今后几年快速增长。当前,**区学校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小学班额过大。现在小学平均班额为62.1人,普遍超额。尤其是一些办学条件较好、质量较高的学校,班额严重超标。比如常师附小平均班额73.9人,东升、育才、常蒿路、育英、北正街平均班额都在65人以上。

  二是初中学生分布不平衡。有的学校学生爆满,有的学校资源富余。市六中、五中、四中在校初中学生人数分别为1479人、2606人、1523人,平均班额均在60人以上,长怡实验中学有学生2076人,平均班额达到64.9人。而市十一中、十三中只有1023人、1015人,平均班额44人、42人。这两所学校经过近几年的改造,基本办学条件已有较大改善,但由于招生难,生源不足,师资、教室等资源都有较大浪费。武陵区东郊中学,房地产已经开发到附近,全校只有学生196人,而且去年因生源不足,已经停招了初中一年级。这与该校的办学条件和质量有关,大部分学生都拥向了临近的市六中、四中。三是高中学位严重紧张。现在高中学校均已饱和,平均班额达到53.7人。根据目前初中在校学生数,如果按照55%升入普通高中学校常规偏紧的比率测算,后三年普通高中学生入学人数将分别达到4025人、3682人、3410人,均超过现有高中相应年级的规模。比如今年初三学生是7319人,按55%的比例,升入普高的学生人数将达到4025人,而今年高中毕业年级空出的学位只有2950个,其中还包括芷兰的360个学位,净差1075个学位。

  4、债务包袱较重。据初步统计,目前市直5所公办高中学校累计负债达1.22亿元,其中市一中4155万元、七中3010万元、六中1898万元、三中1720万元、二中1354万元。沉重的债务不仅使学校持续发展受到制约,而且学校每年的学杂费用于教育教学的比例也很低,没有教学方面的大投入,学校很难获取高质量。另外,部分初中学校的内部条件较差,也亟待改善。目前,城区有的初中学校虽有漂亮的房子,但在信息技术、远程教育、图书仪器等方面比农村初中学校还差,整体水平比较低。

  三、几点建议

  1、将市城区学校建设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市教育局会同武陵区政府拿出了近三年以及到2010年、2020年学校建设规划,应搞好与市规划局的衔接,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2、分期新扩建一批中小学校。2005-2007年期间:新建白马湖完中、荷花塘初级中学。今年完成白马湖完中的征地工作,明年开始启动建设。2007年前完成荷花塘初中的征地工作。扩建北正街小学,今年置换学校内三栋宿舍,临校征地七亩,明年工程完工。扩建育英北校,今年完成校内两栋教师宿舍楼的拆迁工作,明年新建一栋教学楼。扩建东升小学,将学校临街25米内的居民住宅楼征用拆除,新建一栋教学楼。扩建七里桥小学,今年完成征地工作。维修扩建东郊中学,规划部门要作好用地安排。2008-2010年期间:新建柳叶湖中学,武陵区改建南坪九年制实验学校。扩建沙港小学、戴家岗小学,完成德山中学配套建设。2011-2020年期间:按城区人口2020年达到85万计划,拟新建中学3所(含九年制学校1所)、小学6所。

  3、加大教育投入。一是城市教育费附加要全额用于学校建设。今后市本级的投入,除新建学校外,应把投向重点从外部环境改造转移到内部设施装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教育公平上来。对市十一中、十三中等学校予以重点扶持,改善其内部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吸纳功能。待条件成熟后,剥离市七中初中部,逐步缩小长怡初中规模。武陵区的教育费附加要全额用于城区教育,不能挤占挪用。二是落实房产开发建校政策。鉴于省里没有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在土地挂牌拍卖时,可以设置前置条件,让房产开发商承担相应社会义务,以减轻政府负担。三是出台支持学校建设的优惠政策。今后在市城区新扩、改建中小学,除劳保基金外,其他报建费用一律全免。四是加大教育融资力度,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4、支持武陵区新扩建学校。考虑到武陵区今明两年新扩建5所学校的投入大,约需资金4000万元左右,建议市政府采取以奖促投的方式,适当予以支持。

  5、规范招生行为。原则上实行划片招生,确保市十三中、十一中、武陵区东郊中学的生源基本满额,缓解城区其他初中学校的压力。针对今年城区高中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职业学校要尽量多招城区学生,不要与县市抢生源,更不要花钱买学生。同时,提高城区初中毕业生上职高的比率,以缓解普通高中的压力。

【学校的布局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学校的调研报告12-21

学校发展调研报告01-18

学校调研报告范文06-19

学校食堂的调研报告06-18

学校安全工作的调研报告12-22

关于学校的发展调研报告02-19

学校工作调研报告06-11

学校少先队工作调研报告02-06

学校实习调研报告范文02-03

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的调研思考的调研报告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