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

时间:2021-02-21 09:32:38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

  关于孩子寄宿,赞成派认为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反对派认为缺少家庭的温暖,不利于孩子的情感培养及智力发展。如下是中国人才网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

  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篇【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重视西部地区教育步伐的加快,边远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教育春天。在国家不断加大西部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广大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也越来越高。为打造渝西地区基础教育高地,永川区朱沱镇涨谷小学率先在全区推行“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模式,于2002年初开始试点。该工作试行五年多来,收效良好,全校师生用辛苦和汗水换来了欣慰和喜悦。同时,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安心上学。涨谷小学校实行农村小学生寄宿制度,走出了新路子。

  涨谷小学管辖四所村小,分别是新建小学、马道小学、石背小学、改新小学。整个学区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余人,其中中心校12个班,学生550多人;高年级全部集中在中心校,常年毕业生人数150左右。教职工47人,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其中本科以上学历5人,专科学历39,中专学历3人。

  从2002年起,我校在高(五、六)年级试行寄宿制,2004年秋期寄宿规模进一步扩大,从试行初期的几十人发展到150多人。目前寄宿学生有200多人。寄宿制的实施解决了远道学生上学难的困难,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发挥师资作用,走集中办学之路

  在上世纪80年代普及初等教育时期,按照永川县分级办学原则,各乡镇和村组普遍兴办了乡、村学校以及教学点,形成了村村办学的格局。进入21世纪后采用集中优势资源办学,集中了高年级的教学试点,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和良好的习惯,得到社会的认可。由于涨谷幅员辽阔,“船”形地理形状,加上居住分散,有的学生需走十几里山路,导致涨谷小学生源大减少。为此部分群众反响十分强烈,路途远,上学难,学生安全得不到保障。

  为改变不利局面,我校在教师和社会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严密论证和精心准备,于2002年下学期实行了住宿制,经过五六年的近探索,建立和完善农村小学住宿制管理制度,走出集中办学的新路子。

  二、加大资金投入,实行农村学童寄宿制

  农村尤其是小学年级集中办学,面临着学生居住地与学校距离过远的难题,家长和校方均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方便及人身安全问题存在较大顾虑。如离中心校最远的九层村则为15里路,创办农村小学生寄宿,学校,家长、学生和老师都认为是较好的办法。为此,中心校在当地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2年开始筹办并实施了农村学生寄宿制度。学校自筹2.5万元对教室改建和购制上下学生用床等相关设施,可收住学生100人,当时入住学生只几十人,设学生食堂一处,添开水桶等。配备了卫生、健康、负责的炊事员,学生凭自愿每餐花0.3元、0.5元或1元即能分别买上一份新鲜可口的蔬菜、半荤半素菜或荤菜,即使不自带菜,全在食堂买,每月伙食费也只有20—30元。因此,实施寄宿制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即走上正常轨道,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认同。从当年在住宿的家进行民意调查中,召开2次座谈会,发出征求意见表100份,对集中办学,学生寄宿制的实施效果感到满意的达90人。2004年又得到朱沱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将原涨谷乡办公大楼借给我校作为学生住宿楼,为我校进一步办好住宿制奠好了基,起好了步。

  三、健全制度,加强完善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涨谷小学校的集中办学和实施学生寄宿制走过的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路子。在集中财力解决好基础设施的同时,校领导十分重视有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努力使全新的办学方式和物质资源收到最好的成效和发挥最大的作用。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他们的办学和学生寄宿管理模式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1、以管理约束人,建立完善制度。

  寄宿制学校师生200多人在一起学习生活,犹如一个小社区。学校及时拟订并实施了《涨谷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涨谷小学文明住校生标准》、《涨谷小学文明寝室评比制度》等,使学生个人、班级集体、寝室集体都有道可循、有据可依、有效地促进学生生活秩序的正常化。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利用集会、红领巾广播站等阵地,结合发生在学生当中的好习惯或不良习惯展开剖析,使学生明辨是非,从而树立正确的观念;二是建立少先队监督岗和班监督岗。成立值周班监督岗,负责全校教室的卫生包干区的监督。对全住校生早、中、晚三餐就餐情况进行监督。通过记录和文明班级评比挂钩,督促了学生良好卫生、生活习惯的形成;三是大力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班级,文明住校生评比活动。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去美化自己的寝室、教室。让学生大胆、自由地发挥他们自己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通过活动来增强学生热爱集体的观念,感受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

  2、配齐配全生活指导老师,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

  一是配齐了生活指导老师。特别是对小学寄宿生,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因此,生活指导老师注重加强了对学生夜间就寝的管理。如在晚上,每隔两个小时生活指导老师起床一次,给学生盖被,叫学生上厕所,监督寝室纪律等。由生活指导老师负责帮助寄宿生学会洗脸、洗脚、叠被晒被、换洗衣服、洗澡、伤风的防治等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二是充分发挥了班主任的指导作用。班主任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是班集体的组织和管理者,这种工作的双重角色有利于班主任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重任。寄宿生在校时间长,班主任更成了联系学校工作与学生的桥梁与纽带。班主任每学期都制定出学生生活能力培养计划,并付诸实施。如定期开展生活能力实践活动,举行生活能力分项、综合竞赛等。

  3、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采学习教育活动。

  抓好学科渗透。《生活与劳动》课的老师将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都落到实处。在生活与劳动课堂上,教师还结合本校实际,教给学生如洗衣、刷牙、洗浴、管理财务、与人交往等一些常识。同时对学生行为习惯可以提出一定的要求,采用直观的、形象的方法向学生阐述,使他们有感性的认识。如有的学生身上的零用钱较多,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些钱,教师就适当加以引导。如有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每天吃许多零食。教师就帮助他统计一下一天或一个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钱,并建议他用同等的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或学习用品。通过认知、对比,学生渐渐主动地能节约用钱,多买书,多看书,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4、家校配合,建立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

  学校和家庭的联系至关重要,我校充分利用开办家长学校这种有效形式,加强了校内外教育的衍接沟通。学校每学期至少两次定期开办家长学校。及时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既使家长能放心孩子的学生和生活,又更加密切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同时抓好定时家访,填写家访联系单,记录每个学生的家庭档案。做到学校尤其是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经济水平、智力水平、思想情操等有全面的了解。努力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收到对孩子的最大教育效果。

  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涨谷小学校在办学管理模式改革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不可避免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如:一些学生很少做过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存在着生活能力过低现象;一些学生自制力较差,常常将家中带来的钱用于吃零食,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正常维持;我校现紧缺一名营养师,在营养搭配上,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以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以上问题的存在,既有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有关政策扶持的因素。本人认为,针对一些学生生活能力过低的现象,学校和家长要认真挖掘成因,积极采取策略,要将培养寄宿生的基本生活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抓实,通过和课堂教育相结合,寻求相应的教育对策及其途径,使寄宿生能在生活中获取丰富的、有益的营养,为以后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有些学生自制力差等问题,教师与家长更应加强联系,共同对学生进行树立积极健康人生观、生活观教育,促使他们从小养成健康朴素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文化娱乐市场的整治力度,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三厅两室”,给中小学生营造一个清新、健康成长环境。

  总之,办学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协作和配合。涨谷小学实施高年级集中办学,实施学生寄宿制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借鉴。

  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篇【二】

  201x年10月起,歌路营委托北京大学联合课题组在华北和西部两省开展“新1001夜睡前故事”项目的随机控制实验研究。课题组由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和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研究者组成。 在本实验项目的基线调研中,课题组收集了样本学生在身体发育、心理健康和阅读能力三方面的基本信息,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状况令人担忧,且十分值得关注。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们将把目光聚焦在三类学生群体身上。第一类是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到外县打工超过半年以上的儿童。第二类是低龄住校生,指在幼儿园至二年级期间开始住校的学生。第三类是回流儿童,指曾经跟父母到外县上过学的留守儿童。接下来的报告中,笔者将从样本学生的整体情况、留守对儿童带来的影响、寄宿对儿童带来的影响以及回流对儿童带来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简述。其中,笔者重点关注这几个儿童群体在抑郁风险、校园霸凌、学业发展三个方面中的问题。

  样本学生的整体情况

  本次调研中的样本学生来自于两个省五个县137所小学的四、五年级学生。接下来将是对这个样本整体发展的一个简单分析。

  高比例的寄宿留守

  在17,000多名的样本学生中,36%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超过半年以上)。若把父母单方外出打工的也计算进来,则父母任意一方有外出打工超过半年的学生比例将达到60%。而同样在寄宿方面,也有60%左右的学生在学校住宿。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则是低龄住宿。数据显示,45%的学生属于低龄住校生,住宿低龄化倾向比较明显。

  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校园霸凌现象

  在心理健康方面,笔者首先聚焦在学生的抑郁倾向和风险上。根据抑郁量表的计分结果评判,得分大于等于15分的,从一般经验意义上可以认为抑郁情况是比较严重的。而在本次调研的样本学生中,超过15分的学生比例高达65.7%,是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的2

  (该数据包含了全国21个省39个城市的青少年及成人的整体平均情况)。本次调研的样本学生与之不同的地方在于一是来自贫苦地区,二是农村地区,三是小学的中高年级学生,因此这一些都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上的差异。

  另一方面,研究者还特别关注到了校园霸凌的问题。作为受害者,31.7%的学生表示自己每月至少有2-3次被人欺负,而16.5%的学生甚至表示自己是每周至少1次被人欺负。可这一比例,到了旁观者身上则又增加了不少。看到同学被别人每月至少欺负2-3次的人多达48.2%,而看到被严重欺负的则有27.5%。同样,研究者将这一情况与WHO公布的40国青少年的校园霸凌发展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样本中的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校园霸凌现象远高于国际青少年的比例。

  严重滞后的阅读能力

  课题组选用了国际阅读能力测试的题目来对四、五年级的样本学生进行了阅读能力的测试。并将五年级测试中可用于比较的13道题目的得分与全世界46国和地区的四年级被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样本学生的平均得分在46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0位,平均答对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由于这是用我国农村五年级学生与全球地区四年级学生进行的比较,所以这意味着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全球46个国家地区的平均水平要落后一年左右。

  今人吃惊的高比例留级现象

  在本次调研样本中,高达16%的学生报告自己曾经留过级。

  留守带来的`影响

  通过多元回归和进一步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课题组试图分析以下几个关于“留守会给儿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问题。

  增加抑郁风险和校园霸凌行为

  调查显示,留守将会显著增加农村学生的抑郁风险,且随着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不同而有所增加。也即是儿童抑郁风险的比率呈现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仅母亲外出打工” >“仅父亲外出打工” >“父母双方在家”的趋势。这里也可以看出,母亲外出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是要大于父亲外出的。这一趋势同样可以在其他的几个心理问题上得以显示。

  比如,儿童的外化行为,也即具有攻击性、破坏性的外在表现行为,也是随着父母外出打工情况的不同而更突出。

  这一点,若转换到校园霸凌行为上,则可以看到,父母外出打工似乎也在显著地增加其留守子女在校园霸凌中沦为受害者和欺负-受害者的可能。在留守儿童中,每月至少2-3次遭到别人欺负的学生占了36.3%,而看到别人被欺负的则有48.6%。留守儿童沦为校园霸凌受害者的情况达20.2%。从数据上,我们同样能看到留守对校园霸凌行为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让儿童成为被欺负者的可能性会更高。

  抑制阅读能力的发展,增加留级的可能

  留守儿童在阅读能力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并且父母外出打工情况的不同也似乎会对其子女的阅读能力有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子女留级的可能性,并且母亲外出对子女留级的影响似乎更显著。

  寄宿带来的影响

  同样,通过比较住校生和走读生各方面的情况,研究者发现,寄宿也会增加农村学生的抑郁风险。并且,在校园关系上,住校生也会更多地观察到别人被欺负的情况,以及更大可能的沦为校园霸凌中受害者。而其学业成绩也将显著的低于走读生。

  除此之外,住校生在身体发育上及自尊心上也落后于走读生。尤其是低龄住校,对学生的抑郁和校园霸凌行为都会带来比较显著地的负面影响。

  回流带来的影响

  在留守儿童中,回流儿童占大约三成。 而在这个群体身上存在的问题似乎比一般意义上的留守儿童更为严重。研究者的分析结果显示,回流似乎会增加儿童的抑郁风险,降低其自尊水平和抗逆力水平,并且在校园霸凌中,更大可能成为受害者和欺负-受害者。另外,对阅读能力也有比较显著的负面影响;在留级的问题上,回流儿童留级的比率(22.8%)显著高于一般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很显然,在寄宿制学校中的回流儿童是农村留守儿童中最弱势的一个群体。

  总结

  本次调研系统揭示了样本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校园人际关系和学业成绩上令人堪忧的问题。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高抑郁风险,校园人际关系体现在校园霸凌问题上,学业成绩体现在阅读水平滞后以及惊人的留级现象。 而留守与寄宿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农村学生的抑郁风险和校园霸凌行为,同时也对他们的学业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本研究的另一个亮点是对这个群体中的低龄住校生和回流儿童的关注。与其他学生相比,他们在身心发展和学业发展上都显著地落后。 如何去帮助这些特殊群体也该成为日后的课题之一。

【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小学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11-29

农村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01-30

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范文05-31

学校发展调研报告01-18

学校调研报告范文06-19

学校的调研报告12-21

学校工作调研报告06-11

学校少先队工作调研报告02-06

学校实习调研报告范文02-03

学校教学质量调研报告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