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学生追星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1-02-07 15:22:52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关于中学生追星的调查报告

  组 长: 董楠

关于中学生追星的调查报告

  组 员:允小康 程攀 杨楠 高杰 王钊 王创

  指导老师:周娟老师

  班 级:00级6班

  时 间:20××年5月21日

  如今,电视荧屏上出现的明星越来越多,已经不计其数了。走在路上,不难看到中学生的背包上挂着明星的照片。我们课后谈论的话题有时也会涉及到自己喜欢的明星,这似乎看起来是中学生茶余饭后的消遣。然而,当我看到有人花几百元就为了看一下明星,为了看明星的电视节目废寝忘食时,我不禁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中学生为什么会如此疯狂的追星?这样花钱、花精力地追星,到底值得吗?追星对我们中学生又有着怎么样的影响与帮助呢?

  一 目的和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研究中学生对偶像的崇拜,探究中学生崇拜偶像的原因,能够找到一种为广大中学生所接受的向上的崇拜偶像思想并且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提供中学生崇拜偶像的情况以便利于更好地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通过读课本的研究。让更多的中学生健康崇拜,学习偶像的精神内涵,掌握健康知识和崇拜偶像方式,促进全面健康成长。

  二 分工

  1 问卷调查:社会调查:允小康 程攀 杨楠 王钊

  校园调查:董楠 高杰 王创

  2 查找资料:网络查询:王钊 高杰 允小康 程攀

  3 图书查询:杨楠 董楠 王创

  4 访问:访问者:高杰 允小康

  记录:程攀 王创

  整理:董楠 杨楠

  5 分析数据:王钊 允小康 高杰

  6 写报告:董楠 杨楠

  三 阶段

  1 准备阶段:2007年11月1日 编制题纲,收集资料,设计问卷

  2 实施阶段:2007年12月1日 调查,访谈,记录信息

  3 总结阶段:2008年3月1日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编写报告,制作课件

  四 研究结果

  1 追星的定义:

  有不少的中学生都可称得上是“追星族”。从影星周润发、张曼玉……到歌星周杰伦、麦当娜,再到球星迈克尔·乔丹、贝克汉姆……这些“星”们在追星族的心目中光芒闪耀,魅力无穷。对于自己所追的星,或者说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中学生们看他主演的每一部影片,听他唱的每一首歌曲,对他的比赛更是一场不缺。不仅如此,他们还疯狂地购买偶像的写真集、唱片,收集有关偶像的一切资料:从生辰星座、身高体重、兴趣爱好、服装品牌到恋爱情史……如数家珍。

  2、原因的初探:

  (1).通过与一些谈话中,发现追星的原因其实与中学生所处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有关:

  1)慕拜心理

  2)从众心理

  3)时尚心理

  (2).除了中学生自身的原因,媒体的过分宣传等外界因素也必不可少。

  (3).同媒体的强势影响相比,家庭与社会对中学生追星的影响是微弱。 总之,“追星”是一种理想中的天真,也是一种激情中的盲目。

  3、追星有什么影响呢?

  (1). 消极意义:哲学家们告诉我们,一切都是辩证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

  中学生追星现象亦如此,它的消极意义也一样让人一目了然。

  1)影响学习

  2)浪费金钱

  3)造成心理上的屏障

  4)成为无聊的新潮游戏

  (2).积极意义:尽管世人对中学生追星现象贬多于褒,对中学生的追星行为阻多于导,但谁也不能否认,追星还是有其积极的一面。

  1)成为奋斗的目标和动力

  2)获得成才的方法

  3)丰富生活

  4、对追星现象的对策及建议:

  (1).追星对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但作为中学生自身要把握好分寸:

  1)不盲目追星。心理学上有一种“从众现象”,人们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会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这种没有经过自己思维筛选的崇拜,具有更大的盲目性,并且它的正面作用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你所崇拜的明星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该不是徒有其表,而是应该有高尚的人品和超凡的气度。应该是不仅你的目光,更应该能震撼你的心灵。

  2)弃狭隘心态。同学们所祟拜的偶像有同有异,不能因为偶像的不同,就对别的同学持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同样,不要因为父母不赞同你追星,就和父母大吵大闹,甚至离家出走。

  3)开拓视野,寻找榜样。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我们中学生能将自己的崇拜偶像由影星、歌星、电视明星转到科技之星、企业之星、文学之星,那该多好。

  (2). 追星,应该是希望从偶像那里学到一些什么,而不是送出什么,更不是抛弃些什么。对于孩子追星,许多家长反对,但对于孩子说出的种种理由也无可反驳。那么对于家长,应该怎么做呢?这里给出几条建议。

  1)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讨论讨论明星的事情,引导、帮助孩子了解明星成功背后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要让孩子明白,很多明星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屈不挠地奋斗脱颖而出的。这对孩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假期,尽可能带孩子出去旅游、参观,让孩子增长见识、开眼界。孩子看到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心里悄然发生了变化。

  3)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有关明星的电视节目、听一听明星音乐磁带,给孩子买个日记本,让孩子写一些自己对明星的心得等,家长这样宽容孩子,时间一长,孩子反而对追星不感兴趣了。

  4)即使你反对孩子追星,理解可以有所不同,但情绪上不要和孩子对立,求同存异。

  (3).除了中学生自身和家长,学校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中学生追星这一现象加以教育。教师可以由对“追星”现象的分析开始进行“偶像教育”,对中学生自发产生的“偶像崇拜”心理和行为进行干预和合适的介入,通过对一些具有成就的人物进行分析、比较,让中学生从中有一定选择。通过青少年主动、亲身参与的活动和思考,来实现自我选择与自我反思的结合、内心释放与理性增长的结合。在某种意义上,学生的“追星”显示了对成功的向往。如果我们注意培育一种多元化的学校文化,让学生们在单一的学习之余有更多的人际交往和良性互动,通过各种社团组织发展他们的特长及搭建成功舞台,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那么“追星”可以转化为对成功的自我激励,借以促进青少年个人的心理成熟和健康发展。

  哲学家们告诉我们,一切都是辩证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少男少女追星现象亦如此,而且犹如它的积极意义一样,它的消极意义也一样让人一目了然。

  1. 盲目崇拜 新潮游戏

  由于少男少女所处年龄的特殊性,局限了他们认识的水平,使得相当一部分少年对自己的青春偶像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集训,甚至只是羡慕偶像的外表,甚至仅仅是衣着打扮,使他们的追星行为流为盲目的崇拜与无聊的新潮游戏。

  有一回我去参加一个聚会,一群中学生在为一个同学开生日晚会。晚会很热闹。当代少男少女五彩缤纷的着装与打扮令我耳目一新,大为感叹:我们那时可是清一色的绿军装呀!其中有一位男孩的打扮特别引人注目。他穿一身花花绿绿的迷你装,脑袋中间有长条黑发,四周的头发全剃了泛着青光。他见我好奇地打量他,便得意地对我说:“你是不是注意我了?这么多人你偏偏留意我,而且你今后还不会忘记我,这就是我所追求的。”

  据说那是一个已经离开校园的中学生。我问他向谁学的?他说当然是学的明星的风采。我问他这样打扮有什么意义,他说:“引人注目”。

  还有一位中学生朋友,初一时因采访费翔而成为中学生人人皆知的小记者,一时间,人们提起她便说:“就是那个采访了费翔的。”不相识的人见她也必提费翔:他怎么样?和电视里一样帅么?更有甚者,居然把自己的照片、情书给她,请她转交给费翔。有一个女孩在信中这样写:“我羡慕你,因为你生在北京,你拥有了见费翔的机会;我嫉恨你,为什么是你和费翔合影而不是我!”

  这种荒唐的事有很多,由于少男少女所处的特殊年龄段局限的他们认识水平,便得他们仅仅停留在对偶像的外表崇拜上,没有去探寻明星所以成名的原因,没有去学习明星所以成功的内在思想方式与艰苦奋斗的精神,而是学一些外表的浅层的东西:说话的腔调,衣着打扮,甚至模仿明星的兴趣爱好。如一个怕动物的女孩突然酷爱小猫、小狗,一个爽朗活泼的男孩子突然忧郁沉默起来......等等,这些都是追星追出来的毛病。一旦少男少女的“追星”重点投放在这些技术情节上,追星就成了浅层次的甚至是无聊的新潮游戏。

  一些中学生朋友并不懂得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不懂得偶像身上哪些东西才是真正值得自己仿效的,而是一味崇拜,盲目学习,结果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这样的追星不仅浪费了大好时光,还丢失了自身原本很宝贵的自然、纯朴。

  2. 丢失自我空耗青春

  我有一位业余接热线电话的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那是一个黄昏,一位不肯说出姓名的女孩来电话,说她陷入了一种绝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想死又觉得对不起养育自己的父母,想活又提不起精神,希望我能够帮助她。

  一切的起因都缘于那场摇滚音乐会。那是周末的晚上,好朋友雯雯来约她去听摇滚。她受母亲的影响,觉得摇滚不是“好东西”,便不同意去。可经不住好朋友的纠缠,就撒了个谎跑去,进了摇滚音乐会会场,起初,她觉得周围的人都有点“病”,神经兮兮的,头上扎根红布条,又喊又叫,慢慢地,她也坐不住院了。她也和周围的人一样站了起来,随着台上的歌星一起唱,一起跳。她有了一种全新的感觉,她一下觉得心中升起一颗明星,她觉得自己属于这颗星。

  后来的故事几乎知篇一律。她收集所有的歌带,把偶像的照片,贴满整个屋子。她上课下课眼前总晃着那个影子。她疯了一样到到处赶场。偶像在哪儿演出,她就系着红布条,举着写着偶像名字的红旗去哪助威。慢慢地,她功课掉下来了,人瘦下来了,不能控制自己一刻不去想他。终于,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了所有的一切,偷偷“借”了父母1000元钱,写了一封告别信,带着简单的行李出走了,去追随他的偶像去了。偶像总在人群的'包围中,她始终只能远远地看着他。刚开始她觉得这样天天看见他、听见他的歌声也满足了。但一段时间之后,她觉得忍受不住了,她想彻底地拥有她的偶像,哪怕仅仅是一天,一个晚上,甚至一个小时。她住进偶像住的饭店,包了房间,打电话邀请偶像来“坐一坐、聊一聊”。偶像很绅士地谢子她—— 一个小女孩的邀请,很兄长地问候她,希望她回家去。她依然不放弃,依然锲而不舍地每十分钟打一次电话,但接电话的再也不是偶像。第二天,她的房间里来了一位偶像的朋友。她哭了。她说:“我只想完全地拥有他一会儿,就一会儿”偶像的朋友说:“这不可能,他要对你负责。他是为了你好。你回家去吧。你应该去上学,你慢慢会忘记的。”  偶像的朋友把她送回家,急疯了的父母如获至宝,对人千谢万谢。没有责备女儿,反而更加爱护,专门请了保姆在家照看“生病”的女儿,生怕女儿再次出走。可是她说:完了,觉得自己的生命随着偶像对自己的拒绝一起消失了。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她觉得自己毫无生存的价值。她生活在绝望中。

  完这个故事,那位朋友和我久久无言。崇拜一个人达到如此地步,已将“盲目”两字推至极限了。对此,我真是觉得非常遗憾,非常心疼:这个女孩不过17岁,她应该拥有花一样绚丽多彩的生活,拥有朝阳一样辉煌的前程啊!陷井常常有美丽的诱惑。后来,每每看到或听到哪个女孩喜欢上哪个歌星、哪个影星,我就很想对她讲,喜欢是可以的,但你不要轻易崇拜谁。其实你很有你的个性,有你的美丽,你不必依附明星,不必借助星的光辉照亮你的生命。不要丢失你自己,不要空耗你的青春。为一个遥远“的星浪费自己的精力,空耗生命中只有一回的青春,实在太不值得了。你说是么?我的小女孩!

  3. 干扰明得的正常生活

  这样的事情有很多。明星们喜爱追星族,因为追星族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明星们也害怕追星族,因为很多过分热情、近乎疯狂的追星族成员几乎侵犯了他们的私生活,干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一位颇受欢迎的女歌星曾流着泪对记者讲述了“追星族”们对她的厚爱:她家的门铃一个月按坏了7个,她家的电话没有不呼的时候。每每深夜,她疲惫不堪地演出完了回到居处,总会看到一些字条:你有什么了不起,想见你是对你的赞誉,你就是不肯出来!看我下次怎么整治你!还有更难听的、更惨不忍睹的、满篇脏字的字条......

  谈起这些,女歌星好看的脸扭歪了:“其实我根本没在家里。就是在家我也不可能天天接待来访者。我要演出,要学习,还需要休息,怎么可能满足每个歌迷的愿望呢?请你转告那些爱我的歌迷们,如果他们真心爱我,就请理解我,关照我。”

  任何一个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女歌星的泪水所打动。追星族们所看到的都是荧屏上、报纸上的星,这些星戴着耀眼的光环,闪着迷人的微笑。但是他们不知道,“星”们台上一分钟的耀眼,需要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他们不同寻常的成功是因为付出了高于平常人的努力才获得的。所以,请体谅他们,理解他们,还他们正常人的生活,允许他们有自己的隐私,不要总是到处去打探“星”们的情感问题,去“骚扰”“星们”的日常生活。如果你真心爱你所崇拜的星,那么你一定真心希望他(她)过得好,希望她(他)事业成功、生活美满。那么,你就会把你对他(她)的爱转化为你对生活的爱、对社会的爱。

  这怕是大多追星族难以想到的,也不愿承认的,而事实上这样的事很多。常听人说某某原先是个很不错的人,如今派大了,气儿粗了,一不小心不知哪儿得罪了人家,人家说不干就不干,说走人就走人,让你干着急去。怎么搞的?宠得吧?

  如果仅仅是宠出派头,那还好说,可是有的明星不仅仅停留在作派上,有的居然仗著名气、仗着有一群追星族成天追着,居然不知天高地厚、为所欲为了。

  我曾在报上读到过一则报道,说是是早两年红得发紫的一位演员到外地拍片,在饭店接来自国外的电话时,由于线路不清楚,竟对饭店接续线员破口大骂,还摔电话砸东西,闹得乌烟瘴气。当然这里有演员自身的问题,我以为也是盲目追星的一种消极因素在起作用

  21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经济与文化都在快速进步的世纪。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也在时代的更新中不断地充实起来,随着时代变迁,时尚在变,潮流在变,人的思想也在改变。追星,便是这众多思想改观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之一

  在这么方面的帮助与支持下,我们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一定能得到改善,面对追星,我们既能以好的方面为思想动力,不断开拓,不断进取,也可以勇敢向不利的方面说“不”。我们的明天也同样如明星般闪耀.

【关于中学生追星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中学生追星调查报告04-07

中学生的调查报告04-27

关于电视的调查报告04-26

中学生关于军训的感言范文02-16

关于调查报告05-08

关于雾霾的调查报告02-02

关于网购的调查报告01-24

关于低碳的调查报告08-30

关于企业调查报告05-04

关于会计调查报告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