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育公平调查报告

时间:2022-07-22 14:42:48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公平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就赴韶关市始兴县调查所得资料,从内外源因素分析了家长观念对教育公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家长的教育背景、孩子数量以及经济收入对孩子是否可以继续接受教育是有重要影响的;调查还发现,大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是适合孩子的,多数家长能一视同仁地对待孩子,大部分家长能重视孩子的兴趣发展,总体上来说大部分家长关心孩子学习,重视孩子教育,但仍需改进。

教育公平调查报告

  关键词:教育公平 家长观念 教师 学生

  一、引言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但在举国上下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努力的时期,我国教育公平现状仍不容乐观,各种因素引起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普遍存在,它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亟待解决的现状问题,同时也是限制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瓶颈。

  目前,教育公平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乃至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促进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地将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今年的“两会”中,教育公平问题再次以“热点问题”的身份被提上了议程,教育公平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问题,引起了众多委员代表和民众的关注。

  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校际间的不公平。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教育资源的投放不公使得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并且长期存在,我们都清楚地知道这是在一定的方案和策划下实施的。教育观念作为存在于每一个教育者和其他人头脑中的个体或群体对教育的看法和认识,对教育公平与否这一问题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人作为教育的实施和接受主体,一切教育方针和政策唯有转化为人的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

  因此,要分析教育不公平,就要研究教育资源的投放问题,就要探究背后各群体的教育观念。除了直接制定教育方针的制定者和政府官员这些直接影响教育投资的人群,还有那些对教育公平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的教师、家长以及受教育者。在这些人群中,方针制定者需要站在一个宏观的、客观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影响其决策的因素众多复杂,很多实在的问题很难被一摆在讨论桌上;学校领导以及老师也存在类似于方针制定者的情况,需要站在一个高度去看问题,有些看似小问题的根本问题就会被自觉或不自觉地忽略了;受教育者还处在不断成长的阶段,思想上的不成熟和心理上的叛逆,对事物、事件的看法具有不确定性和追随性,因此很难有效深入地从中了解其对教育的看法;而家长这一个成熟的大群体,一方面因为教育问题关系到孩子的成长成材,因此调查起来较易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另一方面,家长在孩子受教育的成长路上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家长与孩子受教育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家长因素在教育问题上的深刻影响,探索、研究家长的教育观念,对于提高家长素质,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对保护孩子的受教育权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那么,家长对教育本身以及孩子受教育的看法是怎样的? “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抑或是为了儿女成龙成凤而坚持让孩子上辅导班的行为等等,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情况?它们又是怎样影响教育公平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研,了解当地百姓的教育观念,探究其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2.研究意义

  一方面,通过调查当地家长对教育本身的看法,了解其对孩子受教育的影响,并探究

  其教育观念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并力求为他们提供一些正面的参考和指导。

  另一方面,“下乡”实践调查研究,可以提高队伍成员的课题调研能力、数据整理分析能力,以及面对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时如何选准自己的角度去展开深入的探究能力,体现作为一名大学生对社会重大民生问题的关注度。

  二、研究设计

  (一)基本概念

  1.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教育资源时受到公平和平等的对待,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教育起点公平,即教育权利平等;教育过程公平,即教育条件相同;教育结果公平,即学业成功机会相同。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主要是以教育不公为前提,调查影响教育不公中的家庭观念因素。

  2.教育观念:观念是人们在实践当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人们会根据自身形成的观念进行各种活动。利用观念系统对事物进行决策、计划、实践、总结等活动。教育观念是指不同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对教育的理解认识所形成的一种观念。其中包括受教育者应该如何接受教育的认识以及提供受教育者教育条件的家长、老师、政府和学校等对受教育者接受怎样的教育的认识。

  3.家长观念:教育观念是教育在人脑中本质属性的反映,对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家长——主要是父母的教育观念,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此次调查我们主要研究家长对孩子受教育的认识和看法以及家庭教育职能地位的认识。主要从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的态度、对孩子兴趣的重视度以及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度,另外也包括影响家长观念形成的一些客观因素,如家长的教育背景、家里的孩子数量以及经济收入水平等。

  (二)研究假设

  宏观上来说,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教育不公平的事实,在影响教育公平的众多因素中,教育观念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教育是一种主观意识较强的人文行为,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教学主体和教学客体是互相影响的,所以教育观念作为一种理论指导对教学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

  受微观因素影响,校团委下发的参考课题 “教育公平的现状与对策”,我们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咨询指导老师和相关专家,并立足于自身经验的积累,最终确定从教育观念对教育公平的影响这一方向出发,研究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教育观念,调查教育观念在同一地区内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在教育观念设计的不同群体中,考虑到众多因素,我们主要调查家长方面的因素,重点探究家长观念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在调查背景中我们也介绍了突出家长因素的原因,在此就不再赘叙。

  因此,我们的研究假设为:教育不公平是我国教育实践中的客观存在,教育观念作为影响教育公平的众多因素之一,对教育实践的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并重点探析了家长观念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三)样本与数据

  1.调研时间:2010年4月——2010年9月(包括前期准备、调研过程以及之后的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

  2.调研对象

  (1)调研范围

  地域范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包括始兴县城、白石坪村、城北村、石俚坝村、瑶村和始兴中学。

  身份范围:学校领导老师、家长、政府人员以及学生。从教师、家长和学生三个不同视野探究“家长观念”对教育公平的影响,采用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结合的方法,较为全面地展开调查。

  (2)调查人数

  问卷调查:373人,同学卷184份,家长卷152份,教师卷37份。

  访谈:两名教师、数名家长和学生

  3.调研内容:从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视野了解“家长”对教育的看法,直接和间接地从家庭成员教育水平、孩子受教育目的、参与孩子教育的参与程度等方面去了解家长观念并探析其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4.问卷回收和处理

  本次调研共派发问卷440份,回收问卷403份,回收率为91.59%,有效问卷373份,有效率达92.56%,有效问卷是从回收问卷中遴选出来,该调查规定,25%以上题目没有填写的视为废卷,有明显敷衍色彩的视为废卷,前后矛盾的视为废卷。

  受时间、地域以及成员调研知识水平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调查数据采用人手统计和电脑分析相结合。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率,本调研小组采用Excell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5.研究方法

  研

  究

  方

  法

  抽样

  方法

  本队伍成员以小组的形式随机分派到始兴县城各镇村落,以填写问卷和入户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

  调查

  方法

  文献检索法:本项研究收集的相关资料包括国内外研究文献、国家政策、政府文件等。利用网络、期刊、报刊杂志、书籍等收集关于农村教育公平的概况,并结合调查得到的相关数据和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问卷调查法:问卷分为家长卷、教师卷、学生卷三个对象,从家长、教师、学生三个视野进行调查。

  访谈法:访谈法主要抽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群,以获取更加充分的数据,以辅助问卷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数据

  分析

  方法

  定量分析:运用Excell和SPSS 软件对定量资料进行相关分析,从不同的视野描述分析家长观念对孩子受教育的影响,总结其特征。

  定性分析:是在定量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插入个案访谈的内容,以实际例证来说明研究结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外源性因素对孩子受教育的影响

  1. 家长的教育背景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启蒙和持续作用,因此,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对孩子的思想成熟和兴趣培养有深刻的影响。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我们知道,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模式一定程度会受自身教育背景的影响,因此,我们设置了“家庭中学生父母亲的学历”的问题,具体的调查结果如下表:

  表一:家庭中学生的父母的学历

  选项

  小学或以下

  初中

  高中或中专

  大专或本科以上

  父亲

  6.80%

  34.50%

  30.40%

  27.70%

  母亲

  18.20%

  38.50%

  25.00%

  18.20%

  以上数据显示,整体来说,学生父母的学历大部分都在小学初中以上,其中,父亲学历在小学或一下的只占调查总体的6.80%,而大专或本科以上的则占27.70%,即在调查的学生父亲中有27.70%接受过高等教育,思想觉悟是较高的。而相对父亲的情况来说,在调查学生母亲的学历时,我们发现有18.20%是小学或以下学历的,接受初中或以下学历的比例超过了半数,这说明家长中低学历母亲还是占了大部分的。

  总体看来,学历在初中与高中之间所占比例是最大的,说明当地家长大部分是处在中等水平的,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氛围是良好的。

  2.家庭中孩子的数量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贯彻,城市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很多中小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但是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很多家庭还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的。孩子数量的增多毫无疑问地会给家里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孩子的教育成本也会相对增加,那么当地的情况又是怎样的?

  表二:家庭中孩子的数量

  选项

  1

  2

  3

  4个或以上

  家里小孩数量

  58.10%

  31.80%

  8.10%

  0.70%

  因为在做家长的问卷调查时,调查对象限定为家庭中有孩子上中学的家长,所以表二中不存在家里小孩子数量为0的情况,从表二可以知道只有一个孩子家庭所占比例为58.10%,尽管当地的经济发展不是很快,但是计划生育政策还是得到了大部分家庭的支持,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孩子的家庭所占比例低于样本数量的10%,传统的“多生多福”思想已很少见了,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当地大部分家长的思想意识是较为理性的。

  3.家庭经济条件与孩子受教育的关系

  (1)从家长的视野直接探究

  一般来说,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能更好地实现。尽管义务教育阶段有在不断延长的趋势,义务教育阶段免学费也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普及了,但是也有很多孩子因为家里条件不允许而被迫放弃学业的,家长不是因为教育的费用高而是想让孩子早早地成为家里的劳动力以增加收入。那么,这些现象的存在情况是怎样的?为此,我们作出了下面的调查:

  图一:您比较认同哪种观点

  从上图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以下的信息:选择“即使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只要孩子成绩好,也不会让孩子辍学”的有39.20%,选择该选项的家长让孩子继续接受教育的最主要原因是孩子的成绩要好,只要孩子学习好,经济再不好也会尽力让孩子继续接受教育的。这跟选择“即使家里经济条件足够供孩子读书,但是孩子成绩不好的话,会让孩子辍学”的家长观念是一致的,都是把分数当作孩子受教育的“指挥棒”。

  而选择“只要家里经济条件足够供孩子读书,不论孩子成绩好或不好,也不会让孩子辍学” 的比例为47.30%,即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不会因为孩子的成绩而让其放弃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这是建立在“经济条件足够供读书”的前提下的,因此还是有大部分的家长会把经济收入当作决定孩子继续接受教育的重要因素。这跟选择“如果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不论孩子成绩好或不好,也会让孩子辍学”的家长也存在相似的价值观。

  总体看来,“成绩”和“经济条件”是影响家长决定孩子是否可以继续接受教育的两大因素,两者比较来看,认同前者的39.20%要比后者的47.30%所占比例小,因此家庭的经济条件对孩子受教育的影响还是比较普遍的,特别是在一些较为封闭的地方或者较为落后的地区。

  (2)从学生的视野间接探究

  为了更充分地了解经济条件以及学生成绩对孩子受教育的影响,我们以学生为对象设置了“你觉得那些同学辍学的主要原因是”的调查题目。具体数据如下图:

  图二:你觉得那些同学辍学的主要原因

  从上图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调查样本中,有82.10%的学生认为他们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因成绩不好而不想读书”,因此不仅家长重视孩子的成绩,学生自己也会因为成绩不好而不想读书的,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家长的这种观念都跟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脱不了关系,让家长、孩子都生活在无形的压力下。另外,也有8.50%的同学认为“家庭经济不好”是导致他们辍学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是所有选项中次高的,在“成绩“之后,但比例与后者相差甚大,这也跟孩子的生活经历有关,还生活在校园里的学生经常接触考试,因此很容易把很多问题都归于成绩,而不像家长经常与经济生活打交道,因此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并不矛盾,都证明了成绩和经济是影响孩子继续接受教育的主要原因。

  (二)内源性因素

  1.家长的教育方式

  生活在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随着物质社会的飞速发展,精神需求也在不断的扩大,只有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思想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因此,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经不能仅靠传统的教育模式所满足了,那么家长们跻身于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教育方式是否能跟上时代变迁的步伐?考虑到这些问题涉及到个人的自我认同问题,对家长进行直接调查可能会出现不真实的回答,因此为了更有效的数据,我们就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视野间接地去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否适合孩子。

  (1)从学生的视野评价父母的教育方式,我们设置了以下的问题“在学习方面,你觉得父母的教育方式适合你吗?”

  图三:在学习方面,你觉得父母的教育方式适合你吗?

  从上图可知,有14.70%的学生认为家长的教育方式很适合自己的,可以起到正确引导自己的作用。而认为家长教育方式“不适合,太落后”的选择比例也有10.30%,显然选择该项的学生对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很不满意的,因此这也会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效果。另外,有69.00%的学生选择“还好,但仍需改进”的,一定程度上说明大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比较好的,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改善的,还是不能很好地让孩子满意的。整体来说,在孩子看来,大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还是有待改进的,这就需要家长与孩子多沟通,只有互相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从教师的视野评价父母的教育方式,问题“您认为所在地区的家长教育方式如何?”的选择情况如下图:

  图四:您认为所在地区的家长教育方式如何?

  教师作为一个可以连接学生和家长的重要枢纽,在日常的教学跟学生的交流以及与家长沟通的前提下,另外,教师本身又是扮演一个家长的角色,因此对于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有一定了解的。从调查数据看来,认为家长的教育方式“很好,能与时俱进引导孩子学习”的比例只有8.10%,也就是说在教师看来,只有少数家长自觉地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四个选项中,选择“不错,能听从教师意见教育孩子“的比例为43.20%,一方面可以得知大部分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较好地教育孩子,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当地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是较好的,大部分家长能虚心地接受教师的建议,教师的教育经验以及结合学生在校的表现,可以让家长较为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孩子,因此,这样的教育方式比单独凭家长自身要适合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

  从上图的数据可以知道,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家长的教育方式可以正确地引导孩子的,但是也有18.90%的教师认为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比较落后,不利于孩子平等地享受受教育权利”的,这跟从同学视野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都有1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家长的教育方式是落后的。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看以看到,在一些比较极致的选项,例如很好或很差都获得较少的认同,这是我们设计的缺陷以及与现实难以相符导致的。因此,我们最好能在中间两个选项中作比较。按比例来讲,认为不错的比认为比较一般的比例高,但因为我们的样本容量较少,实质上差距并不明显,而且在“不错”的那个选项中,设计对老师工作的认同,比较容易引起老师的共鸣;排除这些因素,第二以及第三两个选项的比例应该差不多。而这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家长们的教学观念尚待提升,虽然这是一个全国性的话题,不过就始兴地区而言,某些想法对学生的教育公平造成影响,很多学生家长抱有读书无用的想法,让很多学生被迫辍学,这是观念的错误导致学生受教育的不公。宏观而言,这是一种信仰的却是导致的不公,也是家庭与学校合作模式的失败。

  结合两个不同视野的调查结果看来,大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是较好的,但是还是有待改进,因此,还需要加强家长与孩子和教师的沟通,建立家长和学校合作的教育模式。

  2.对待同一家庭不同孩子的态度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贯彻,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很多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但是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或者农村,很多家庭还是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孩子,一些传统思想如“重男轻女”一些观念还是存在的,那么在我们所调查的地区是否存在这些情况呢?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是怎样的?考虑到这是一个较为敏感的问题,因此我们也是采取了间接的方式从“教师”和“同学”的视野去调查家长对待家里不同孩子的态度。

  (1)教师视野

  我们设计了“您所在地区,家长重男轻女的现象普遍吗?”的问题,得到以下数据:

  图五:您所在地区,家长重男轻女的现象普遍吗?

  在37位被调查的教师中,选择“不选择”选项以及“不存在”选项的教师总共只有3名,约占总体的8%;而选择“比较普遍”选项的教师有11名,约占总体的29.70%;选择“比较少见”选项的教师有23名,约占总体的62.20%。在关于男女学生公平的的问题上,大部分的选项集中于中间,这说明男女学生在家长眼中的地位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更多的体现在观念上,而不是物质上,但必须看到的是,超过半数的受调查教师认为这样的现象比较少见,说明这一现象已经大大缓解,男女学生在家长观念中的地位已经渐趋平等。而且,在我们对始兴中学资深教师进行采访时,该教师也认为最近这些年,重男轻女的现象已经逐渐不被家长们所认可,甚至有另外一名接受采访的教师认为近年来家长们的观念转变非常大,已经没什么重男轻女的现象了。当然,从采访中我们得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论,都是因为他们所任教的学校,男女生比例基本平衡,这并不能简单的就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过其它渠道我们了解到,之所以男女学生比例会平衡,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社会的影响,很多教师都说男学生更容易受社会的影响而无法继续学业,因而比例才会平等。这样的说法让我们知道,该地区原本男学生的人数应该高于女学生,侧面反映了重男轻女思想的残余。这无疑与我们的结论是吻合的。

  (2)学生视野

  当被问到“你周围的大人会对他们的孩子一视同仁吗?”得到以下的结果:

  图六:你周围的大人会对他们的孩子一视同仁吗?

  从上图我们可以得知,觉得家长们都对待他们的孩子一视同仁的占被调查者的13%,还有47.30%的学生认为周围大部分的家长会对待他们的孩子是一视同仁的,根据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推知,当地家长区别对待家里不同孩子的现象较少。在我们做访谈的过程中,学生们觉得父母对待孩子有偏见的现象在当地很少见,但也不否定有少数家长是受封建思想束缚的,从上图中我们也发现是有少数家长是不能平等对待孩子们的。

  结合两个不同对象的调查结果,大部分家长能够平等对待家里的孩子,但是针对少数重男轻女现象,从访谈中我们也收到教师和同学的一些建议,我们结合该地区的现状,提出以下的建议: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学校应该和学生家长进行互动,建立稳定、持续的关系,让家长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其次,涉及到教育资源方面,加大对学校的投入,让家长习惯于男女学生平等,进而彻底剔除这一错误观念。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因当地经济欠发达,所以家长们普遍希望家庭中的子女可以外出打工以减轻家庭负担,特别是到高中阶段的教育。因此,要改善当地这种教育现象,就要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

  3.对孩子兴趣的重视程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都知道兴趣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要意义,孩子们的兴趣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受当今人才市场对学历的严格要求,因此,也存在只看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兴趣发展的家长。那么,当地的情况又是怎样的?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对家长进行了以下问题的调查“如果您的孩子成绩不好,你会让他(她)向自己的兴趣发展吗?”结果如下图:

  图七:如果您的孩子成绩不好,你会让他(她)向自己的兴趣发展吗?

  据上图我们可以知道,在被调查的152名对象中,有87.80%的家长会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如果孩子成绩不好,会让孩子向自己的兴趣发展,选择“不会”的比例只有5.40%,可以看出,当地家长基本上都重视孩子的兴趣发展,而不会强迫孩子读书。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有些虚假的成分,可能会存在一些家长为了迎合出题者的意愿而填写虚假信息,当然,这也跟我们问题涉及缺乏严谨性有关,因此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间接的了解。

  对于问题“你父母会要求你为了学习放弃自己的其他爱好吗?”,学生们的回答结果如下:

  图八:你父母会要求你为了学习放弃自己的其他爱好吗?

  可以得知,有27.7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父母会要求自己为了学习放弃其他爱好,这样的一个数据跟我们从“家长”口中、笔下得知的数据有一定的差距,在学生看来,还是有不少家长会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而放弃其他爱好的,因此,对一些学生来说,由于学习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家长强迫自己去学习只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对孩子的成长和受教育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有些孩子甚至会选择逃学或者是到外面打工,有些更极端的可能会走向犯罪的道路。

  从总体看来,尽管总体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会尊重孩子的兴趣发展,但是,对于少数强迫孩子学习的情况,我们也不能置之不理。在此,我们还是认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很重要,只有增进互相的了解,家长才能正确引导孩子兴趣的培养而不是抑制孩子的兴趣发展。

  4.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度

  (1)家长与孩子的沟通

  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其中一个很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家长直接与孩子交流,那么学生们是怎样看待家长对自己学习的关心度的?当学生们被问到“你认为父母对你的学习关心吗?”时,回答情况如下:

  图九:你认为父母对你的学习关心吗?

  从上图可知,认为父母不大关心自己学习的只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2.70%,认为父母对自己学习很关心的比例有43.70%,选择“比较关心”的比例也有38.60%,说明学生对于家长对自己学习的关心是较为满意的。不过由于该问题设计较为空泛,所以我们得到的结果可能跟事实有一定的误差。于是我们也进行了继续的追踪,设计了以家长为调查对象的问卷,问题及所得数据如下:

  图十:平常您会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吗

  图十一:您对孩子的考试成绩了解吗

  图十二:您了解孩子在班上的成绩排名吗?

  从图十可以知道,大约四分之三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是经常过问孩子学习情况的,大部分家长觉得自己对孩子学习是较关心的,因此,当问到“您对孩子的考试成绩了解吗”时,了解孩子的考试成绩的接近于90%,其中包括十分了解的和基本了解的。对于孩子成绩在班上排名的了解情况,图十二显示有48.60%的家长选择“了解大概”,31.10%的家长认为自己是十分清楚孩子的成绩排名。综观三个相关问题的数据显示,所得结果是一致的,大部分家长都是比较关心孩子的学习的,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也较为了解。

  (2)家长与教师、其他家长的沟通

  毋庸置疑地,成功的家庭教育离不开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当然也少不了与教师的沟通,家长与教师沟通的重要性在前面分析家长教育方式时已体现,在此就不再重复说明了。另外,家长之间关于孩子学习情况的交流对孩子受教育也有重要意义,因为家长们扮演的教育角色相同,孩子教育也有类似的经历和经验,因此,家长之间的讨论有利于了解孩子的心理,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学生视野调查如下问题“你父母会经常向老师了解你的学习情况吗?”

  图十三:你父母会经常向老师了解你的学习情况吗?

  图十三显示,在学生看来,大部分家长都会向教师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即大多数家长会跟教师有交流,但是只有21.70% 的学生认为父母会经常向老师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因此,也存在家长与教师沟通不足的问题。

  那么家长之间的沟通又是怎样的?我们针对家长对象设计了“您会在工作之余与其他家长讨论孩子的学习情况吗?”的问题。

  图十四:您会在工作之余与其他家长讨论孩子的学习情况吗?

  从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80%的家长在工作之余会与其他家长讨论孩子的学习情况,说明当地大部分家长在工作之余都会关心孩子的学习,这是一个较好的现象。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一方面可以分享经验;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孩子接受能力也不同,因此家长们在沟通交流时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孩子的个性从中吸取适合自家孩子的经验方法。

  四、调查结论

  本调查同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家长”、“教师”以及“学生”进行了调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家长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具体的调查结果如下:

  (一)家长的教育背景:父母的学历高低对孩子是否可以继续接受教育有一定的影响。据所调查的家长对象看来,学历处在初中跟高中之间的占大多数,处于中等的水平,因此,很少存在因为家长思想素质落后而导致孩子不能继续接受教育。

  (二)家庭孩子的数量:孩子数量的增多毫无疑问地会给家里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孩子的教育成本也会相对增加。据调查发现,当地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或者是两个,一个家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不多,因此,就该地来说,孩子数量多已经不是一个对教育不公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三)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通常,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可以提供给孩子上学的条件也相对会优越,对孩子接受教育的质量和时间起着客观的制约作用。对于本次所调查的地方,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因此经济条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继续接受教育,但是当地比较重视教育,大部分家长都很看重孩子的成绩,因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就算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只要孩子成绩好就会让孩子继续上学。但是据访谈所知,当地也存在一些还没有结束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早早地被家长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到外面打工,但是这是少数现象,不过也应该要引起家长们的关注。

  (四)家长的教育方式:在学生看来,大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可以与时俱进的,能较好地起到正确引导孩子的作用,有少部分认为家长教育方式有待改进。在教师看来,大部分家长能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大多数家长能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因此,总的来说,当地学生和教师对家长的教育方式是较为满意的,大多数家长的教育方式适合孩子的成长需要。

  (五)对待同一家庭不同孩子的态度:传统思想“重男轻女”的现象在当地较为少见,大部分家长对待孩子能够一视同仁,但是也有少数家长不能平等地对待孩子,这样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的心理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尽管这是少数现象但影响作用不可小觑。

  (六)对孩子兴趣重视度: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分别以“家长”和“学生”为对象,直接和间接地了解了当地家长对待孩子兴趣的态度,调查发现,家长尊重孩子的兴趣发展,不会强迫孩子去学习而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

  (七)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度:主要从家长与教师、孩子以及其他家长的联系与交流去调查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心程度,调查发现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较好,但是家长与孩子、家长与教师的交流需要进一步加强,只有紧密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

  五、讨论与建议

  针对本次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调研小组讨论后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 家长方面

  1. 提升思想,丰富知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长们思想观念要是不跟上的时代的不发的话,就会与孩子们形成代沟,阻碍两者之间的沟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很好地了解孩子,正确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2. 努力工作,增加家庭收入。通过自身的努力工作为孩子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而不是强迫孩子提早成为劳动力,尽量减少孩子的经济负担,给孩子一个轻松的环境。

  3. 加强与孩子、老师的沟通。毋庸置疑地,成功的家庭教育离不开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了解,这样对于家长教育孩子的顺利开展以及孩子对家长教育的接受都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育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加强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可以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和教育孩子。

  4. 重视孩子全面发展。家长不应该为了强迫孩子学习而让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应该及时地引导孩子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不只看孩子的成绩,还应注重孩子的素质提升,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 教师方面

  1. 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除了家长要主动联系教师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教师也应该适时地联系家长,互相了解学生在不同场合的表现,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

  2. 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为学生的成绩好坏而优待或者忽略学生,站在为人师表的角色上,教师要时刻想到自身的模范作用。

  3. 重视素质教育。不应该以成绩的排名决定优差生,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

  (三) 其他方面

  教育不公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教育资源的投放不公,相关部门应加大教育资源的投放,把资源放在最合适的地方,既要追求效率也要讲究质量。而影响这种教育资源投放背后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作为一个无形的因素对教育公平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随着教育公平现象日益受到重视,继而努力研究寻求解决之路,并取得成绩,我们应该把目光投向教育观念领域,只有观念和思想也跟上了,教育才会更公平,问题的解决才会更彻底!

  参考文献

  【1】 张俭.农村教育现状与改革.2006年1月.第1期.

  【2】 肖月.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教育论坛

  【3】 陈姣姣.中国教育公平现状思考.2005年第6期.

  【4】 焦小英.关注农村教育资源 努力实现教育公平.2008年第2期.

  【5】 严俊.家长学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

  【6】 潘振娅.影响家校合作的家长因素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公平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从教育公平原则看当前城市教育公共政策选择论文09-08

不公平的说说10-17

不公平的语录11-13

关于不公平的说说05-24

感慨不公平的说说06-03

关于不公平的句子02-21

讽刺不公平的说说10-10

做事公平公正的说说文案12-28

教育调查报告08-08

教育调查报告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