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奋不顾身的成语故事

时间:2021-01-05 19:18:10 成语 我要投稿

奋不顾身的成语故事

  成语解释编辑

奋不顾身的成语故事

  【成语】: 奋不顾身

  【拼音】:fèn bù gù shēn

  【解释】: 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词语辨析编辑

  【举例造句】: 部下弟子,虽不敢谓久经训练,有勇知方,惟大义所在,却是奋不顾身。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十五回�

  【拼音代码】: fbgs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舍生忘死、万死不辞

  【反义词】:畏缩不前、贪生怕死

  【歇后语】: 茅坑里打架

  【灯谜】: 茅坑里打架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勇往直前

  【英文】: dash ahead regardless of one's safety

  奋不顾身的成语故事

  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大将,很受汉武帝信用,任命他为骑都尉,率军抵御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长骑射,又懂得兵法,当时很得朝廷信任。

  不料,李陵在和匈奴的战斗中,由于寡不敌从,无奈投降了匈奴。 听说李陵投降,汉武帝很是生气,认为李陵辱没了自己对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指责李陵没有骨气。

  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不这样认为,他说:“我和李陵一向没什么交情,但我见他为人很讲义气,孝顺父母,友爱兵士。他常常想奋不顾身地解救国家的'灾难,所以,我认为李陵这次在领兵不到五千的情况下,与数万名敌兵对阵,最后由于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归路被切断,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我还认为,他这次投降,并非贪生,而是想等待以后有利的时机再来报答国家。”

  司马迁说得在情在理,但汉武帝却认为他是替李陵辩护,是非不分,将他关进了监狱,施行“腐刑”。

  以后,汉武帝还杀了李陵全家。李陵知道后很是痛心,于是在匈奴娶妻成家,至死不回故土,未能实现他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愿望。

【奋不顾身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成语奋不顾身故事02-14

经典成语故事09-24

成语故事05-14

成语故事精选02-13

破天荒的成语故事02-20

兢兢业业成语故事02-20

《成语故事》教案02-20

天罗地网成语故事02-20

倒持泰阿的成语故事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