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不蔓不枝的成语

时间:2021-06-01 15:30:40 成语 我要投稿

不蔓不枝的成语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不蔓不枝的成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成语解释】: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成语出自】: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成语简拼】:bmbz

  【成语字数】:4个字

  【感情色彩】:不蔓不枝是褒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一般

  【成语示例】:做下去,年深日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不蔓不枝”之类。(鲁迅《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

  【近义词】:珠圆玉润、一气呵成、文从字顺

  【反义词】:拖泥带水、节外生枝、画蛇添足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说话作文简洁流畅

  【成语故事】:水中、陆地的花儿,可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唐代以来,世人十分喜爱牡丹。我却只爱莲花,因为莲花从污泥中生出却没有被污染,经过清水洗涤却并不妖艳,中间通透,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不蔓不枝),香气在远处更加清幽,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而不能拿在手里玩弄。

  【相关阅读】

  《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此中“蔓”的读音,争执不已。

  说说我的看法——

  字的读音,是时代性的,是地域性的。即便是现如今有了“普通话”,我们的读音也还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也还是不能完全脱离地域差异的。面对几百几千年前的`古代文字的读音,其情况就更是复杂了。我们在朗读古文的时候,在读音方面究竟是遵循“古音”,还是简单化地按照“今音”,这个问题,各有各的看法:推崇文言吟诵的人,会尽力推求“古音”,视之为“雅音”;主张现代的人,会依照《新华字典》而不顾文本当时的音韵要求。其实,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完全按照今音,就会丧失古汉语文本的很多音韵美感,比如押韵,比如平仄;但如果完全推求古音,谁又能确认某个字的历史读音呢?起码也很难推全吧,更何况,越是古远,其读音的地域性就越强,其不稳定性就越大。

  我觉得,对于一般的、日常性的阅读朗读来说,按照今音来认读古文,是一个比较好的做法:方便,易懂,易行;而对于吟诵艺术和学术研究来说,推求一下古音,也是必要的。中小学语文教学里,就按照今音来读吧。

  “不蔓不枝”,“蔓”字究竟读wàn还是读màn?

  该句的解释:不长枝蔓(不长蔓,不长枝)。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里的“蔓”和“枝”,显然都一样是用作动词义。“枝”字本身没有动词义项,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个词的用法理解为“名词用作动词”。“蔓”字本身即有名词义,也有动词义;而现代汉语里的“蔓”字,在做不同词性时的读音是不同的,因此,产生了异议。

  查阅《新华字典》可知,“蔓”字做动词的时候,其意义是“蔓延”。而本句“不蔓不枝”里的“蔓”,绝不能解释为“蔓延”。因而我认为,这里的“蔓”字,应该和“枝”字一样,为“名词用作动词”。因此,这里的“蔓”的读音,就应该按照名词来处理。

  翻阅《古汉语词典》,“蔓”字无论做名词还是动词,都只有一个读音:màn。如果依从“遵循古音”的原则,该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读màn。然而,按照“遵从今音”的原则,就应该读作“wàn”了。

  我的观点是,将“蔓”作为一个名词,按今音的读法,念“wàn”更好。

【不蔓不枝的成语】相关文章:

战争的成语09-18

关羽的成语09-18

写景的成语09-18

骨的成语09-18

石的成语09-18

品质的成语09-13

感恩的成语09-13

竹子的成语09-07

勇敢的成语09-03

冬雨的成语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