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成语中的筵席

时间:2021-02-18 10:47:14 成语 我要投稿

成语中的筵席

  “筵宴”是宴席与宴会的总。早在4000年以前,我国就已经有筵宴了,筵宴产生于古代祭祀活动与礼俗,国祭结束后,君主将祭品分赐给臣子们;家祭的祭品则由家庭成员分享。久而久之,祭品转化为筵宴上的饮食,礼器演变为宴席上餐具。

  今天让我们从成语中感受随着社会发展,筵宴的推演和变迁——

  三牲五鼎

  先秦时代的祭祀活动,要使用“三牲”(最初指猪、牛、羊,后指猪、鱼、鸡)、“五鼎”(指放猪、羊、切细的肉、鱼、干肉的容器)、“八簋”(盛放八种粮食的容器)。

  成语“三牲五鼎”用来形容极端奢侈的饮食。明杂剧《玉镜台记》中使用了这一成语:“我和你只为图着孩儿三牲五鼎,心中增了许多离愁,倒不如田舍翁终身乐业,白头相守之为愈也。”

  酒池肉林

  最初,筵宴都是在室内举行。人的座位有“筵”、“席”两种,都是由竹、草等编成。“筵”比“席”大,一张席上坐一个人。史籍记载:“殷人尊神。”殷商祭神活动的规模远超尧舜时期以及夏朝。每席一至三人,酒与菜肴都比以前丰盛许多。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曾“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并“使男、妇倮(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开创了冶游夜宴的先河。成语“酒池肉林”就是由此产生,用来形容极端奢侈糜烂的生活。

  昼作夜/蜩沸羹

  《诗经•大雅•荡》中,这样描述殷商王室贵族的筵宴场面:“式呼式号,昼作夜”(大喊大叫,把白天当成黑夜);“如蜩如,如沸如羹”(吵闹得好像蝉在树上鸣叫,好像羹在鼎中沸腾。)

  成语“昼作夜”就是由此产生的。意思是使白天变作黑夜,指夜间纵酒而白天睡觉,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如蜩如”也是产生于此,用来比喻嘈杂烦扰。

  钟鸣鼎食

  周代,筵宴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敬鬼神而原之”,祭祀的色彩逐步淡化,不再为神鬼设宴,而是名正言顺地位人设宴。吸取夏、商亡国的教训,周天子对饮酒进行了限制,但是宴席的饮食仍非常奢侈。当时,等级制度森严,天子设置的筵宴,要用粮食6种、牲畜6种、饮料6种、珍馐8种、菜120种、酱120种。

  周代的宴席有严格的程序:“谋宾”——确定宾客名单;“戒宾”——发请柬;“陈宾”——布置宴席场所;“迎宾”——主人走下台阶迎接宾客;“献宾”——敬酒上菜;“作乐”——演奏音乐;最后“送宾”——奏乐送客。春秋战国时期,仍沿用这样的程序。

  “钟”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敲着钟,列鼎而食,因此也产生了“钟鸣鼎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贵族生活的极为豪华奢侈。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筵无好筵∕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俎上肉

  秦末,在今天陕西西安临潼地区举行了一场可以说决定中国历史进程的筵宴。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率大军入关进驻鸿门,准备消灭刘邦。经项羽叔父项伯的调解,刘邦亲赴鸿门去拜见项羽,项羽设宴相待。席间项羽谋士范增命项庄舞剑,伺机刺杀刘邦。项伯见势不妙,也拔剑起舞掩护刘邦。刘邦趁机以“如厕”为名离开了筵席,顺势逃走。逃走前,刘邦曾问樊:“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回答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成语“筵无好筵”就是由此产生的,用来形容别有用心的宴请。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也是由鸿门宴的故事中产生的,用来比喻言行表面上有名目为借口,实际上另有意图。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也源于此,用来比喻别人掌握着生杀大权,自己出于任人宰割的地位。

  “俎上肉”,则用来比喻任人蹂、宰割的`人或国家。

  日食万钱/无下箸处

  魏晋时期,盛行“文酒之风”,或以文会友,或借以网罗人才。曹操的“铜雀台”,曹丕的“建章台”和“凌云台”,曹植大宴“平乐观”,都以其雅境、雅情、雅兴、雅趣著称。

  另一方面,士族地主生活极其奢华。《晋书•何曾传》中记载,西晋初年的丞相何曾“食日万钱”。晋代王隐的《晋书》中也记载:“何曾食,日近万钱,犹曰‘无下箸也’。”(每天的吃喝要花费上万的钱,却说没有可以下筷子的菜。)

  成语“日食万钱”即产生于此,用来形容极端奢侈的饮食,极端豪华的生活。“无下箸处”用来形容对饮食的讲究与挑剔。

  烹龙炮凤

  隋唐时代,筵宴中出现了高桌和交椅,围着桌帏,搭着椅披,装饰颇为华丽。餐具、菜肴也更加讲究,有歌舞丝竹助兴。

  诗人李贺在《将进酒》诗中如是描绘:“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鼓。皓齿歌,细腰舞。”

  成语“烹龙炮凤”即源于此。在这里,李贺把烹煮牲肉想象为“烹龙炮凤”,突出了肴馔的珍奇。后来,也用这个成语比喻高超的艺术技巧。宋杨万里曾称赞苏轼有“烹龙炮凤之手”。

  盛筵难再

  唐朝的筵宴格调一直很高雅。《唐书》曾记载:州官、县官为乡贡举行“乡饮酒宴”时,管弦齐奏,还要咏唱《鹿鸣》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种筵宴形式,后来发展为清代的“鹿鸣宴”。同时,在风景优美之处举行宴会也蔚成风气。

  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建造了一座华丽宏达的楼阁——滕王阁。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滕王阁序》。其在文中如此感叹:“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成语“盛筵难再”就是由此产生的,多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不可多得。

  盛筵必散

  宋代,大型筵宴更多了。史籍中曾记载宋太宗的“玉津园盛筵”、宋仁宗的“大享名堂礼”,宋度宗的寿宴等。民间还有专门承办喜宴的服务机构“四司”、“六局”。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流行着这样一条谚语——“未有不散之筵”。由此产生成语“盛筵必散”,又作“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鲜衣美食

  元代的筵宴,具有鲜明的蒙古族饮食习惯和浓郁的北方草原气息。在朝廷或亲王重大节庆时举都要举行“诈马宴”。“诈马”是波斯语“外衣”的意思。参加筵宴的人,都必须身穿皇帝赏赐的“质孙服”。

  穿的是色泽鲜明的衣服,吃的是美味的饮食,叫做“鲜衣美食”,语出南宋陆游《绍兴府众会黄青词》:“鲜衣美食,昧稼穑之所从。”元旦的“诈马宴”,体现了这一成语的意义。

  成龙配套/满汉全席

  明清时代,我国的筵宴已经高度成熟。

  首先,各种“全席”脱颖而出,烹调工艺美轮美奂,如“豆腐全席”、“烧烤全系”、“川菜全席”、“全龙席”、“全虎席”、“全羊席”等。

  其次,环境布置更加考究,红木八仙桌、大圆桌、太师椅等被应用。

  再次,筵宴注重命名以及套路设计。清代孔子嫡系后裔举办的筵宴,包括“家宴”、“喜宴”、“寿宴”、“便宴”等。一般酒肆、饭铺有“十六碟八簋四点心”、“十六碟八大碗八小碗”、“三蒸九扣”等。

  其四,餐具也考究“成龙配套”。孔府筵席保存至今的一套满汉席银餐具,共有404件,用于196道菜。

  作为成语,“成龙配套”表示件数多,并且配成了一整套。

http://www.cnrencai.com/

【成语中的筵席】相关文章: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03-13

战争的成语03-04

关羽的成语03-04

写景的成语03-04

骨的成语03-04

石的成语03-04

品质的成语03-01

感恩的成语03-01

竹子的成语02-27

勇敢的成语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