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成语俗语

时间:2022-09-21 12:43:45 成语 我要投稿

成语俗语大全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成语俗语大全,仅供参考!

成语俗语大全

  成语俗语1

  1、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2、一不做,二不休

  3、一失足成千古恨

  4、一动不如一静

  5、一物降一物

  6、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7、一蟹不如一蟹

  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9、一棍子打死

  10、一鼻孔出气

  11、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3、丁是丁,卯是卯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5、人怕出名猪怕壮

  1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7、三折肱为良医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万变不离其宗

  21、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22、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23、上梁不正下梁歪

  24、山雨欲来风满楼

  2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7、千里送鹅毛

  2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0、小不忍则乱大谋

  31、井水不犯河水

  32、天下乌鸦一般黑

  33、天有不测风云

  34、无风不起浪

  35、无可无不可

  36、无事不登三宝殿

  37、五十步笑百步

  38、不以一眚(shěng过错)掩大德

  39、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40、不能越雷池一步

  41、不能赞一辞

  42、不登大雅之堂

  43、不寒不流,不止不行

  44、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45、牛头不对马嘴

  46、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47、勿谓言之不预也

  48、风马牛不相及

  49、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50、心有余而力不及

  51、心有灵犀一点通

  5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53、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54、书生气十足

  55、可望而不可即

  56、平地一声雷

  57、打肿脸充胖子

  58、东风压倒西风

  59、只见数目,不见森林

  60、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6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6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6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4、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6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67、有过之而无不及

  68、有眼不识泰山

  69、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70、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71、死马当活马医

  7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73、毕其功于一役

  74、过五关,斩六将

  75、过屠门而大嚼

  76、此地无银三百两

  77、当面锣,对面鼓

  78、岁寒知松柏

  79、先下手为强

  80、行百里者半九十

  81、杀鸡焉用牛刀

  82、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83、闭塞眼睛捉麻雀

  84、迅雷不及掩耳

  85、如入无人之境

  86、如堕五里雾中

  87、来而不往非礼也

  88、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89、吹皱一池春水

  90、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91、弃之如敝屣(xǐ)

  92、快刀斩乱麻

  93、初生牛犊不畏虎

  94、拉大旗作虎皮

  95、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96、鸣鼓而攻之

  97、依样画葫芦

  9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9、树欲静而风不止

  100、牵一发而动全身

  101、是可忍,孰不可忍

  102、冒天下之大不韪

  103、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104、独木不成林

  10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10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07、既来之,则安之

  108、换汤不换药

  109、病急(笃)乱投医

  110、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11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112、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13、惺惺惜惺惺

  114、惶惶不可终日

  11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116、置之死地而后生

  117、解铃还须系铃人

  118、漫上不漫下

  119、疑心生暗鬼

  12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21、覆巢无完卵

  122、醉翁之意不在酒

  123、嘤其鸣也,求其友声

  124、群起而攻之

  125、窥测方向,以求一逞

  126、破天荒

  127、马后炮

  成语俗语2

  1、藏龙卧虎: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2、衮衣绣裳: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形容衣着华丽奢华。

  3、龙潭虎穴: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4、骥子龙文: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5、龟龙片甲: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6、成龙配套: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7、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8、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9、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10、百龙之智:龙:公孙龙,战国时人,著有《公孙龙子》。一百个公孙龙的智慧。形容非常聪明。

  11、探渊索珠:到深渊下去取得骊龙的宝珠。比喻探求事物的真义。

  12、龙盘虎踞: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3、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4、龙行虎步:形容帝王的仪态,比喻威仪庄重,气度不凡

  15、盘龙卧虎: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

  16、屠龙之技: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17、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18、暴腮龙门: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19、虎穴龙潭: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20、龙腾虎跃:腾:飞腾;跃:跳跃。像龙在飞腾,像虎在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

  21、伏虎降龙: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22、白龙鱼服: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23、二龙戏珠: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24、枉学屠龙:枉:徒然,白白地;屠:杀。白白学习了杀龙的技术。比喻徒然学习毫无实用价值的技术。

  25、伏龙凤雏: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26、鱼质龙文: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27、乘龙佳婿: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28、凤毛龙甲: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29、马如游龙: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30、得婿如龙: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31、凤臆龙鬐: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32、龙马精神: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33、降龙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34、麟凤龟龙: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35、龙章凤姿: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

  成语俗语3

  1、 是龙就上天,是蛇就钻地。

  2、 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3、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4、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5、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6、 龙不离海,虎不离山。

  7、 龙斗虎争,苦了小獐。

  8、 龙斗鱼损。

  9、 二龙相斗,鱼鳖虾蟹受伤。

  10、独龙难斗两头蛇。

  11、鲤鱼跳龙门,身价百倍。

  12、一龙阻住于江水。

  13、批龙鳞易,捋虎须难。

  14、不下大海,难捉蛟龙。

  15、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往。

  16、龙下频主旱,多龙多旱。

  17、龙肝凤胆拢歹医

  18、一龙阻住于江水。

  19、批龙鳞易,捋虎须难。

  20、不下大海,难捉蛟龙。

  成语俗语4

  北走胡,南走越 彼一时,此一时 扁担脱,两头虚 不出户,知天下

  不度德,不量力 不怕官,只怕管 不自由,毋宁死 车同轨,书同文

  吃一堑,长一智 出人口,入人耳 此一时,彼一时 当面锣,对面鼓

  貂不足,狗尾续 丁是丁,卯是卯 钉是钉,铆是铆 动天地,感鬼神

  动天地,泣鬼神 尔为尔,我为我 蜚鸟尽,良弓藏 风从虎,云从龙

  感天地,动鬼神 感天地,泣鬼神 高不成,低不就 高不凑,低不就

  高不辏,低不就 高鸟尽,良弓藏 歌于斯,哭于斯 弓上弦,刀出鞘

  公生明,偏生暗 功不成,名不就 攻必克,守必固 顾大局,识大体

  挂羊头,卖狗肉 官不威,牙爪威 官不威,爪牙威 过五关,斩六将

  活不活,死不死 活到老,学到老 赍盗粮,借贼兵 疾如风,徐如林

  既来之,则安之 狡兔死,良狗烹 狡兔死,良犬烹 借寇兵,赍盗粮

  借贼兵,赍盗粮 尽人事,听天命 经风雨,见世面 经一失,长一智

  经一事,长一智 惊风雨,泣鬼神 惊天地,泣鬼神 居移气,养移体

  局高天,蹐厚地 跼高天,蹐厚地 砍一枝,损百枝 看得见,摸得着

  可同患,难处安 苦言药,甘言疾 来无影,去无踪 郎不郎,秀不秀

  雷声大,雨点小 礼之用,和为贵 龙生龙,凤生凤 陆无屋,水无舟

  满招损,谦受益 敏于事,慎于言 莫邪钝,铅刀铦 名不正,言不顺

  磨不磷,涅不缁 讷于言,敏于行 你不仁,我不义 宁玉碎,毋瓦全

  盆朝天,碗朝地 披云雾,睹青天 起死人,肉白骨 千不该,万不该

  千叮咛,万嘱咐 千人唱,万人和 谦受益,满招损 前车覆,后车戒

  前怕狼,后怕虎 前怕龙,后怕虎 墙有缝,壁有耳 桥归桥,路归路

  桥是桥,路是路 亲者痛,仇者快 清如水,明如镜 穷则变,变则通

  求大同,存小异 人不人,鬼不鬼 人不知,鬼不觉 人心齐,泰山移

  人有脸,树有皮 肉中刺,眼中钉 若要好,问三老 三寸鸟,七寸嘴

  三折肱,为良医 上不上,下不下 上求材,臣残木 神不知,鬼不觉

  少所见,多所怪 生同衾,死同穴 生子痴,了官事 胜不骄,败不馁

  识大体,顾大局 书同文,车同轨 数东瓜,道茄子 水流湿,火就燥

  说曹操,曹操到 说时迟,那时快 死不死,活不活 汤里来,水里去

  天不盖,地不载 天不怕,地不怕 同呼吸,共命运 同患难,共生死

  同生死,共存亡 同生死,共患难 文选烂,秀才半 乌白头,马生角

  乌头白,马生角 先小人,后君子 心头刺,眼中疔 心问口,口问心

  胸中正,眸子瞭 雄纠纠,气昂昂 虚受益,满招损 悬牛头,卖马脯

  悬羊头,卖狗肉 言必信,行必果 言寡尤,行寡悔 眼不见,心不烦

  眼观鼻,鼻观心 眼中疔,肉中刺 眼中钉,肉中刺 厌家鸡,爱野雉

  一不作,二不休 一不做,二不休 一尺水,百丈波 一尺水,一丈波

  一传十,十传百 一而二,二而三 一而二,二而一 一而再,再而三

  一窍通,百窍通 一是一,二是二 一则一,二则二 移东篱,掩西障

  拥孺人,抱稚子 有过之,无不及 有酒胆,无饭力 有治法,无治人

  有治人,无治法 幼而学,壮而行 玉不琢,不成器 冤有头,债有主

  云从龙,风从虎 责己重,待人轻 战必胜,攻必取 张家长,李家短

  睁只眼,闭只眼 知必言,言必尽 治一经,损一经 重打鼓,另开张

  自作孽,不可活

  成语俗语5

  成语:

  1.中流砥柱

  解释: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2.跳进黄河洗不清

  解释: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3.黄河水清

  解释: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4.河清海竭

  解释: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5.鱼烂河决

  解释: 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俗语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2.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3.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4.天下黄河富宁夏

  5.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黄河决于口而心不惊慌

  成语俗语6

  谜语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 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

  2008年6月7日,谜语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详细解释

  1.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自 魏 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怪术》:“﹝ 梵 僧 难陀 ﹞时时预言人凶衰,皆谜语,事过方晓。”

  清 陈维崧 《采桑子·送李云田之吴门迎侍儿扫镜》词:“谜语应猜,庄语非诙。”

  2.比喻奥秘的事物。

  闻一多《孤雁》诗:“天是一个无涯的秘密,一幅蓝色的谜语,太难了,不是你能猜破的。”

  俗语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folk adage;common saying] 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

  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本为吏期不对。——《汉书·路温郐传》

  俗语能够贴近生活。

  《俗语》·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录古今谚语及方言,标其原始。凡经史小学诸书,皆见援据。其采自说部者,并各注书名於其下。虽释常言,而考证颇近於古。然如释大夫称主,引《左传》及《国语》,而《周礼》以主得民之文反不见引,则录传而遗经。又释郡君县君,引元品官母妻四品赠郡君,五品赠县君,然考汉武帝尊王太后母为平原君,平原汉郡,则封郡君之制已始於汉。又武帝封金王孙女号修成君,修成汉县,则封县君之制亦始於汉,是书仅载元品官,则引后而遗前。又论音韵,谓北人以步为布,为方音之谬,不知《周礼》注酺步可以通读。《春秋释文》蒲圃之圃一作布音,是四音且可并转,况步布之通为一韵,不过读有轻重耶。此由昧於古读,故未得通方之旨也。

  谚语

  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2011年5月23日,谚语(沪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11月11日,谚语(陕北民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来分,大体有以下几种:气象、农业、卫生、社会、学习、歇后语、俗语。

  成语

  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成语俗语】相关文章:

描写夏天的成语俗语02-14

黄河俗语谚语成语02-08

俗语六字成语大全01-10

描写夏天的成语和俗语01-24

特色成语与俗语汇编05-09

初三常用的成语或俗语大全08-31

三国演义成语俗语歇后语01-07

节气雨水的俗语02-14

关于母爱的俗语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