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第二届中国百强城市全面发展论坛聚焦城企联动重振经济开幕式

时间:2022-07-25 01:09:35 BBS论坛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第二届中国百强城市全面发展论坛聚焦城企联动重振经济开幕式

  10月20日,“2016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新闻发布会暨2016年中国百强城市全面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对外发布“2016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同时也决定了于2016年12月3-4日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中国百强城市全面发展论坛聚焦城企联动重振经济活动,快来看看吧。

  第二届中国百强城市全面发展论坛聚焦城企联动重振经济:点击进入【官网】

  为倡导“做优做强、全面均衡”的发展理念,华顿经济研究院连续第二次编制发布年度“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由经济和非经济(软经济)两大系列指标综合而成。其中,经济指标由GDP和居民储蓄两部分构成,占比61.8%,非经济(软经济)指标由科教、文化、卫生、生态环境四部分构成,占比38.2%。与单一维度的经济指标相比,这一指标体系可更加全面、科学地衡量一个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五个文明”的建设发展水平。

  在“2016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上,北京、上海、广州以93.48分、89.73分、84.06分分列三甲,深圳、天津、成都、苏州、杭州、重庆、武汉列第四至第十位。与上年度相比,前五位未发生改变,但深圳、天津与北上广的差距在缩小。第六至十位的5个城市未发生变化,但位次有变动,成都由第10位升至第6位,杭州由第9为升至第8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依旧列第100位。

  沈晗耀教授强调指出,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的经济指标中不仅有总量指标,还有人均指标,体现了城市既要做大,更要做强的发展导向,例如,单纯以GDP总量衡量,上海列第一位,在将人均GDP加入后,北京则更强,超过上海位列第一。

  软经济指标的加入更是倡导城市要“做优”,由榜单可以看出,部分城市软经济指标发展滞后,例如,单纯以经济指标衡量,深圳市列第4位,但其非经济指标则排到第20位;同样的还有鄂尔多斯市(经济指标27位,非经济指标97位,相差70位)、东营市(经济指标34位,非经济指标86位,相差52位)、佛山市(经济指标9位,非经济指标59位,相差50位)。科教、文化、卫生、生态环境等领域将是这些城市优化发展的战略导向。

  年度论坛:聚焦城企联动、重振经济

  发布会上,沈晗耀教授还介绍了百强城市与百强企业联动发展的思路和经验。去年,首届中国百强城市全面发展论坛与第十五届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联合举办,“双百论坛”以“美好城市建设”为主题,筹划和促成了一系列城企合作项目,其中兰州、滁州等城市与百强企业的战略对接成效尤为显著。2016年,第二届中国百强城市全面发展论坛继续与第十六届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联合,定于2016年12月3-4日在北京举办。

  为尽快扭转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本届论坛将以重振经济为中心议题,以聚焦创新、城企联动为主要抓手,以“美好城市建设”为发展主线,以百强城市为“主战场”,以百强企业为“主力军”,倡导百强城市与百强企业联动发展,集聚百强企业资源投入百强城市发展之中,以双百互动为振兴中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2016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

  10月20日,“2016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新闻发布会暨2016年中国百强城市全面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对外发布“2016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据悉,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由经济和非经济(软经济)两大系列指标综合而成。其中,经济指标由GDP和居民储蓄两部分构成,占比61.8%,非经济(软经济)指标由科教、文化、卫生、生态环境四部分构成,占比38.2%。与单一维度的经济指标相比,这一指标体系可更加全面、科学地衡量一个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五个文明”的建设发展水平。

  在“2016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上,北京、上海、广州以93.48分、89.73分、84.06分分列三甲,深圳、天津、成都、苏州、杭州、重庆、武汉列第四至第十位。

  沈晗耀指出百强城市占据国民经济大半江山,是未来振兴经济的主战场。百强城市GDP总额达487,902亿元,占全国所有城市GDP总额(678,364亿元)的比重达72%。在经济新常态下,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经济的主要着力点应放在百强城市。

【第二届中国百强城市全面发展论坛聚焦城企联动重振经济开幕式】相关文章:

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完整榜单09-25

2017中国各城市百强民办大学排行榜一览08-09

2017年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国际贸易论坛征文通知09-25

中国城市主题口号12-27

中国十大压力城市08-09

中国城市主题口号大全08-07

中国城市宣传广告词09-26

联动工作总结03-17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201708-10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