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师心理报告

时间:2023-11-24 14:30:44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心理报告

  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心理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心理报告

教师心理报告1

  近年来,我校始终贯彻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和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把实施素质教育,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长抓不懈,领导重视,教师认真执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全校师生逐步树立起了健康理念。

  (一)认真落实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以明确的工作计划为指导,做到工作有目标,有方向,有全局观念,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高度重视,统一领导,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我们一直以来十分注重抓好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等在内的综合教育,把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生整体素质来抓。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调整和确定健康教育的目标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使之逐步进入科学化的轨道。

  (三)完善健康教育监督评价体制。以校长为组长的健康教育监督评价小组,总结去年的工作经验,今学期对健康教育监督评价体制进一步完善,丰富了评价内容,健全了评价标准。整个健康教育评价本着公正、公平、客观的原则,真正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有评价、有奖有罚,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立足根本,营造氛围,学校健康教育成效逐步显现。

  我们坚持将健康教育列入了整个,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及常见病的防治起了很好的作用。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做到有课时,有考核,有评价;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我校针对学生身心发育特点,选择教材,以及将学习方法指导等纳入健康教育内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一)我校教师关于健康教育的科研水平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以教育促科研、以科研带教育的良性发展的模式。

  (二)在健康教育的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我们在工作中过于强调学生的共性,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的尊重和塑造,这一点有违健康教育的宗旨。我们在塑造学生共性的同时又很容易忽视对学生创造性的塑造。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健康人格不但要求学生生理、心理健康,还需要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三)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还离健全、完善的健康教育模式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在很多时间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说教,而忽视了身体力行对学生有着更有效的教育意义。

  相信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必将更上一层楼。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我校在从今年开学以来,学校搬迁两次,新生入住,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适应高中生活并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和有关专家的帮助下,新校区的心理咨询室(温馨之家)建设完成,并且在十二月份给学生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下面将我校这一学期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做一总结。

  1、认识到位:学校领导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是时代教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需要,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的需要,是为学生终生不断进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的需要。

  2、组织落实: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是严密的。校长挂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管德育的副校长直接负责,教导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组织上的保证。

  3、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规划中,不论是学年还是学期工作计划都将心理健康教育例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期要制定单独计划,进行总结。

  1、学校从普及入手,重点培养骨干,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继续教育培训。

  2、设置心理教师岗位。我校由刘静、熊登会两位老师但任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由蔡玉霞、蔡延军两位老师但任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人员上得到保证。

  (1)集体教育:我们积极想办法保证每班每周一节心理教育课,使心理教育成为学校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2)个别教育:学校在今年设置了“温馨之家”,每周定期开放,使个别心理有问题的同学单独找谈话,对谈话内容还进行了记录,跟踪。直至问题的解决。

  (3)通过心理测试,开辟心理咨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教育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表等进行测验。这对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开展学生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4)在教师中开展心理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

  我校在教师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提高了心理教育的理论,提高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5)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艺术、体育技能,丰富校园文化,我校于12月举行了女生跳棋比赛、男子象棋比赛、全校书法、绘画比赛、集体跳长绳、个人跳绳、踢毽子以及全校跑操比赛。在本次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全体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顿丰盛的艺术、体育等活动大餐。

  除了上好学生的心理辅导课以外,我还尽量的做好学生的个体辅导,因为学校搬新校区,很多设备、多媒体都不完善,因此学生的讲座,团体辅导没有办法进行,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在受到人们重视,我们在这方面经验是不足的,为了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我们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科研课题工作。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一学期来,我校十分重视学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德育处的指导下,针对我校师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将我校一学期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做一总结。

  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无疑给教师的心理和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何帮助教师应对社会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新挑战,排除消极心理,优化心理状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成为学校必须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我校提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健康常识,指导教师树立自我保健意识与学会调适良好的心态,并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关注教师的心灵世界,注重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积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努力为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提供支持性的心理环境。

  同时,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xx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 xx《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和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突破口,着眼于每个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不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校充分认识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立足学校实际,建立心理咨询室,注意贴近学生生活,盘活,发挥学校优势,争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全方位、分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求在范围上有所拓展、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1)集体教育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应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以班级集体教育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全体参与和个别对待相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又使个别学生的各种特殊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与此同时,我们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出发,建立了个别辅导模式,以弥补“集体辅导”的不足。

  (2)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限于学校教育这一领域,它应当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拓展阵地。我们全面分析了学校教育的网络特点以及影响学生素质提高的各教育因素,觉得家庭与社会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家庭教育,它直接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关联。利用家长学校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以家庭教育指导为链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实践研究表明,家长能够配合学校促进子女全面健康成长,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形成关心、支持、参与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使学校素质教育得到横向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工作相结合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心理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无论从问题的特性、内容,还是从产生源头上看都不是一类问题,它们既有区别,又常常交织在一起。实践证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拓宽思想道德教育的渠道,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因此,我校树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的教育理念,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突破口。同时,逐步完善心理辅导室建设,充分发挥参加各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专兼职教师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定期开放,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及时对有心理障碍的个别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排除心理困扰,并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与管理。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传统的工作模式,学校的空间、时间、财力、物力和师资,几乎都被学校教学和德育工作所占有,特别是为应试教育所占有。因此,要理顺心理辅导和学校其它工作的关系,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使学校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中来。

  (1)以行政管理人员为先导。学校校长和中层 xx员,是一所学校的头脑,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没有他们的重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是一句空话。因此,学校以德育处为指导中心,全面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

  (2)让班主任老师着力跟进。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业务骨干,他们不仅有自身素质的提高问题,而且还将承担对全体教师的基础培训任务,这是分层次培训中的培训重点和难点,对他们的培训,不能局限几次短期培训了事,而要求系统进行。

  (3)在全体教师中普及。有专家曾经指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70%产生于学校。且不论此话是否言过其实,至少说明学校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发源地之一。学生在学校,正面接触最直接、最多的'是学科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教学行为乃至言谈举止通过学生的感观直达学生的心灵深处。其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信心和鼓励,还是失落和压力?是情与爱的感化,还是责罚与伤害?一切取决于教师的管理与教育教学过程是否规范科学。因此,在全体教师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师德修养,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决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得失成败。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有针对性地进行师德和教师行为规范培训。其次,通过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儿童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等常识的培训,使全体教师掌握基本的学校心理卫生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初步实践证明,这种教师全员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不但教师自身心理素质提高了,而且改变了许多教师的育人观,学生问卷调查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在受到人们重视,我们在这方面经验是不足,为了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我们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专题师资培训、活动课观摩、案例论文评选、经验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总之,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科研为先导,心理健康教育将愈发显示出强大优势,教师工作身心愉悦,幸福指数提高;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充满阳光,学生一定会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我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以来以“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你的成长就是我的成功”为宗旨,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我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我的工作:

  利用学校“心理之窗”、黑板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单以及心理小报设计等多种途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从实际出发,自己选材,自行设计,贴近学生成长需要,激发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准备过程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开展课程教学,分别设计新生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处理、情绪调节、学习心理调试这几个部分,通过集中的课堂教育让学生接触了解心理知识,让学生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并学会一些自我调试的方法。

  利用班会课的时间,针对学生共有的心理困扰,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一些困惑,鼓励学生采用合适的方式排解内心的困惑。

  心理访谈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竞争的激烈,青春期的躁动以及一系列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他们迫切的需要心理辅导以摆脱不良的情绪困扰。我校心理访谈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相应开设了电话访谈、信件访谈、学生个体或团体访谈、家长访谈。

  从访谈的内容看,学生的心理困惑主要涉及新生适应(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处理、家庭关系等问题,针对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心理困惑,从心理专业角度为他们解释、建议,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心理困惑期。一般情况下,学生主动预约心理访谈,并在约定好的时间来阳光心苑访谈室,如有必要,也会主动联系个别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教科研工作是教师自我提高,对专业知识深度认识的过程。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总结理论的过程。在对教学、访谈过程中,遇到的案例及时做好记录,加强教学反思,保持专业成长。

  我校这一年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步入日常化。但同时,在做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我作为学校心理老师,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比如,由于刚才加工作不久,很多能力还在积累的过程中,暂时没有能够做到面对工作得心应手,还需要多多学习。在参加工作以来,我也积极参加一些观摩、培训,去宜宾三中学习。

  总之,成绩属于过去,在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路上,我仍需要继续努力,让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教师心理报告2

  调查时间:

  20xx年7月

  调查地点:

  朝阳区

  调查内容:

  关于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

  调查方式:

  教委调查

  从近日召开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坛获悉,一份针对1253名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66。16%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最令人担忧。

  此项数据来自朝阳区教委日前对该区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1253名教职员工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成的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其中,48.28%的教师表现为轻度症状,12.45%的.为中度症状,2.71%的为重度症状。

  调查显示,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中,小学教师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因素的检出率均为最高。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量大而繁琐,相比中学而言,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智和时间。此外,由于工作效果的隐匿性,其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社会评价均低于中学教师。

  为帮助教师疏导压力,朝阳区教委全国率先成立了“教师心理咨询中心”,截至今年3月,共接待面询教师94位、接听教师电话2516次。朝阳区计划把该中心建成干预全区教师心理危机状况的主要平台,咨询目的将从“提升工作品质”过渡到“提升生活品质”。

教师心理报告3

  1、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心理辅导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辅导技能。

  2、热爱学生,尊重、关心和理解来访者,与来访者相互沟通,建立平等、信赖的工作关系。

  3、忠于科学,实事求是,牢牢把握保密、中立、非指导、综合、发展性的辅导原则,替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团体或个人心理辅导,协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4、明确自己工作性质,了解自己专业职能的局限性,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如果发现无法帮助来访者,应作好适当的转介建议。

  5、不得应用心理辅导技术进行非专业性的活动和其它不正当目的的'活动。不得与当事人发生任何有经济利益的关系。充分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隐私,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未经来访者许可,不泄露来访者秘密的信息。

  6、做到按时上岗,使心理辅导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7、在辅导活动中,应注意辅导关系有助于来访者心理成长,应尽量避免来访者对辅导人员的过分依赖。

  8.帮助其他教师掌握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有关知识与技能,指导其他教师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活动。

  9、每次辅导结束后,必须认真填写《心理辅导记录》,未经许可,不得将记录带出心理辅导室。

教师心理报告4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了解目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教师的干预现状。方法通过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及SCL-90对小学生及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另通过自编的教师干预问卷了解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现状。结果接受调查的826名小学生中,存在行为问题的儿童总数达73(8.8%)人;接受调查的初中生324人,心理不健康的人数为58(18%)人;接受调查的高中生的人数为284人,心理不健康的人数达到63(22.2%);教师干预调查中,接受调查的教师为387人,就“父母离异,学生情绪波动较大”这一问题,教师选择“从来没有关心过此类事情”的占87.9%,教师认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必要”的占79.1%。结论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加大关注的力度,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干预的意识以及具体的行动落实均不令人满意。

  一、研究的缘起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国内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纵观此领域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大致有如下特点:一是,研究某一特定群体的多;二是,大样本、多层面的研究偏少;三是,心理健康干预的定量研究不多。本文旨在通过对扬州地区中、小学生多个年龄阶段群体大样本的实证研究,确切地把握当前不同群体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现状,及教师对青少年心理干预的状况,最终达到调整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扬州市在校中、小学生为被试,采取随机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的小学、初中、高中各3所,分别为重点、普通和农村学校。总体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780份,回收率为98.89%,有效问卷1780份。教师问卷发放500份,回收387,回收率为:77.4%,有效问卷387份。

  2.2研究工具

  2.2.1 Rutter儿童行为量表

  该问卷分为行为问题(A问题)和神经症问题(N问题)。问卷评分为三级:“0”分:指从未有这种情况;“1”分:指有时有,或每周不到一次,或症状轻微;“2”分:症状严重或经常出现,或至少每周一次。Rutter儿童行为量表,教师问卷总分的最高分为52分。根据原量表及我国试测情况,教师问卷以9分为临界值。凡等于或大于的被评为有行为问题。其中,如果“A行为”总分大于“N行为”总分,则归为“A行为”;反之,为“N行为”;评分相等者则为“M行为”[1]。

  2.2.2症状自评量表

  SCL-90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在国内外的教育研究中被广泛使用。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由被试从1“无症状”到5“严重”在五点等级上进行评定。

  2.2.3教师问卷

  教师问卷总共15个项目,目的在于考察教师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态度及对学生的心理危机的干预程度。每题4个选项,按照1-4等级反映教师干预的`态度和行为,选1的干预最差,选4的干预最到位。

  2.2.4施测和资料处理

  以学校为单位,采用统一指导语施测。采用SPSS (11.0)进行数据的录入、审核、管理,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单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

  三、结果

  3.1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3.2教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干预状况

  调查中,就“父母离异,学生情绪波动较大”这一问题,教师的做法中选择“从来没有关心过此类事情”的占87.9%,选择“经常主动与该学生沟通交流并了解其心理需求”的占1.6%。

  当问及“学生有心理问题或遇到他们不能面对的压力时,作为教师会鼓励他去进行心理咨询吗”29.4%教师回答不会,4.7%教师会鼓励学生去,仅仅有0.8%的教师回答“愿意陪同其接受咨询”,另有64.9%回答“不一定”。

  教师认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必要”的占79.1%,认为“可有可无”的占18.2%,认为“比较有必要”的占2.1%,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占0.0%。

  教师认为学校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没有必要”的占78%,认为“可有可无”的占18.6%,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占2.8%,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占0.5%。

  77.5%教师认为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师没有必要;21.0%的教师认为可有可无;有1.0%的人认为比较有必要;仅有0.5%非常有必要。

  “学生的亲人不幸去世,学生的情绪非常低落,暂时无法专心学习”教师选择的做法中:78.4%从未在意这类事情,13%不去主动干预,相信学生自己能适应和调整过来,7.5%认为如果学生有需要,自己会帮忙,1.0%表示会主动找学生谈话,帮助其尽快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

  学生上课从不主动发言,平时很少与他人交流,77%的教师回答:不太关心这些事情,工作的重心放在教学上,19.9%的教师认为这个和各人的性格有关,教师不能做任何改变,2.1%的教师认为自己会与班主任交流,让班主任与学生交流,1.0%的教师选择主动与其他任课教师联系,多方帮助他,锻炼其讲话的能力,使之渐渐学会与他人交往。

  当教师听到学生说:“考砸了,我都不想活了。”之类的话语,71.4%的教师认为,这种学生思想太消沉,经不住考验,没有必要在他身上浪费时间。26.4%的认为这属正常现象,考不好都会出现的情绪,只是随口说说的。2.1%的会鼓励学生下次努力,争取考好。0.3%的教师愿意倾听对方的倾诉,接纳而不做任何评判,鼓励他寻求更多人的帮助和支持,对危险性很高的,立即采取措施,陪其去心理卫生机构寻求专业帮助。

  四、讨论

  4.1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经过调查8.8%的小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初中生中18%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22.2%的高中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见,当前扬州市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纵观以往的研究,学者们认为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减负方面尽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负担和压力仍然很大。分数大排队、倒计时、限制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活动,仍是一些学校提高升学率的法宝。结果来自社会、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全部压力最后都压到学生身上。在这样的重压下,一些学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与障碍:如过度紧张、焦虑以及因过度焦虑引起的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生理上的不适反应,对考试的极度厌烦和对考试结果的过分担忧,因过度紧张而导致的暂时性遗忘,因长时间的压抑而产生的极度烦躁与冲动,也有因对考试缺乏信心而对考试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并因此表现出的逃避行为。其次,教师错误的教育方式与方法。比如部分教师不能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过分看重分数而忽略其他,与学生交往时居高临下。还有一些教师存在着心理不够健康的表现,如过于情绪化,对学生的态度极易受自己情绪的影响,缺乏应有的自制力,这种消极的和不稳定的情绪常常是造成部分学生某些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原因。

  4.2针对教师的干预现状,提出建议

  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必须加强学校学生心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各学校也有所行动,但总体情况不尽如人意。从调查的现状来看,学校教师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充分认识,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心理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调查中77.5%的教师认为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师没有必要,79.1%的教师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没有必要的”。究其原因,我想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释:

  一、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二、教师缺乏对心理健康工作的了解;

  三、目前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素质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此我们建议: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和领导。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卫生工作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2)开展专门的教师心理讲座,加强学校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以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以及对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支持。

  (3)通过培训,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教育部门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在专业技术上能胜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教师心理报告5

  为了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我参加了社会实践调查,调查过程中,让我学会了待人接物,懂得了洞察分析人的心理,以下是我这次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7月

  调查地点:XX区

  调查内容:关于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

  调查方式:教委调查

  从近日召开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坛获悉,一份针对1253名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66.16%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最令人担忧。

  此项数据来自XX区教委日前对该区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1253名教职员工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成的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其中,48.28%的教师表现为轻度症状,12.45%的为中度症状,2.71%的为重度症状。

  调查显示,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中,小学教师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因素的检出率均为最高。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量大而繁琐,相比中学而言,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智和时间。此外,由于工作效果的隐匿性,其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社会评价均低于中学教师。

  为帮助教师疏导压力,XX区教委全国率先成立了“教师心理咨询中心”,截至今年3月,共接待面询教师94位、接听教师电话2516次。XX区计划把该中心建成干预全区教师心理危机状况的主要平台,咨询目的将从“提升工作品质”过渡到“提升生活品质”。

教师心理报告6

  中共十六届六中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奋斗目标,其中会议精神还强调:注意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和谐社会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体身体与心理的和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综上可知“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中学生作为建设的后备,除了要学习好过硬的专业知识之外,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显得犹为重要。

  因此,我利用寒假期间到原初中就读的广东惠州市第七中学开展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恋爱观的问卷调查,旨在由此窥探出在校中学生的压力承受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当今中学生的早恋情况,以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助其所在学校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压力、缓解压力的方法以及中学生对恋爱现象和恋爱观教育的看法。

  座谈会形式,以过来人的身份解答他们对学习以及生活上的疑难问题,发现部分对成绩提高和开学后的生活很感兴趣。

  旁听课程,观察中学生的上课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

  (二)调查对象

  初三(九年级)即将参加中考的中学生。

  (三)调查结果

  在整理调查问卷的数据时发现的结果表明其中约69%的中学生认为自己的主要压力来源是学习和考试,又以女生比例较;不容忽视的是有约28%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亲子之间的交往和家庭环境,此项以男生比例较。而其中约63%的中学生从不或很少与家长、老师沟通来缓解压力,他们只选择与同学或朋友沟通、倾诉。

  通过对他们学习、考试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有约76%的被者认为学习有时候是一件很累很烦的事情,说明在读中学生有很一部分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是导致学习没有突破的重要原因。约76%的被者也承认自己在考试前感到过紧张焦虑以及很在意自己的学习成绩,又以女生所占比例较。近80%的被学生知道家长对自己的期望是进入高一级的重点学校和将来能找到好工作,其中约74%认为家长要求适中,23%认为要求过高,但这23%的被学生对自己的前景抱有信心,但其中54%认为信心不强。

  被者中约52%希望自己取得进步和好成绩时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同与表扬,约41%同时希望得到物质的奖励。

  对中学生恋爱观的调查结果显示,约70%的被中学生几乎没有接受过有关恋爱观的家庭教育,只有27%曾经接过为数不多的练;爱观教育;而65%的被者也认为学校基本上不进行恋爱观教育,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缺失也使得恋爱在学生头脑中存在无限的未知与好奇。54%的被者认为学校对中学生早恋现象应予以正确的引导而非盲目地一味对;约68%的受者认为恋爱对自身学习的影响不能确定,因人而异,此项以女生比例较。约48%的被中学生认为中学生恋爱是自己的`事,是正常现象;38%表示不清楚,没有考慢。

  (四)调查总结

  学习和考试的压力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这是不足为奇的,特别是受的面临中考压力、开学问题的初三(九年级)学生,在压力的状况下近90%的人经常或偶尔有早晨起来还没睡醒或白天眼睛易疲劳以及不能集中精神学习的情况;近70%的被者不顺心时容易生气,说明压力给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了一定的伤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亲子间的交往以及家庭环境成为了当今中学生的第二压力来源,少有的沟通交流使得中学生与家长不能够相互理解,给中学生带来不少的心理压力,这种现象又以出现在男中学生为主。而这种学业压力得不到排遣,又与父母关系不融洽,父母对其精神生活的不够关心的情况又导致了中学生过早恋爱的出现,家庭与学校对中学生恋爱观教育的缺失,使中学生对恋爱的好奇与向往度增高。

  中学生恋爱的动机其实十分单纯,更多是感情上的依赖河慰藉。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环境,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学生处于长身体与成熟心志的重要阶段,容易产生叛逆心理,父母的正确引导与沟通交流显得犹为重要。父母应当哦引引导孩子多交朋友,使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支持孩子的学习以及正确的选择,对孩子取得的进步予以表扬,鼓励孩子面对挫折与困难。

  另外,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路有几条,而该走哪条路由孩子自己选择,把父母一代的符合传统社会期望的判断向孩子阐明,讲清楚、到位,让其理解,让其找一个与自己相近的,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不是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给孩子,否则会助长中学生的叛逆心理,结果只会适得其。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学校不仅负有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责任,还有责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的负担过重,师长期望过高,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过少,外部的评价过低使得许多在读中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认为学习有时候是一件很累很烦的事情,完全为考试而学;师长对考试成绩的过分重视,使中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这一切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也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减少学生对学习产生烦躁的情绪,老师不应该盲目地应用“题海战术”,而应多加观察学生,采用因人而异的方法,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和爱好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减少他们面对考试时焦急情绪。

  同时,学校应当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指导学生如何面对现实,如何调控情绪,如何从失败与挫折中磨练意志,以此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与应急能力等。学校还没设立固定的心理咨询室或情感宣泄室,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排遣压抑情绪,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此外,面对日益普遍的中学生早恋现象,学校不应该对此避而不谈或一味对,而应该把早恋的利弊向学生阐述清楚并加以正确引导,否则只会更加引起学生们对早恋的好奇与尝试;学校还应正确地教会学生区分恋人与伙伴地关系,因为一些心理学家发现早恋只是中学生尊寻求心灵慰藉地方式,“心向往之”的思慕之情。

  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已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心理学界称中学阶段为“心理危险期”,特别需要父母的理解,除了家庭、学校要积极予以正确教育外,社会各界广泛借助于各种传媒,宣传一些积极、正确的知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

  总而言之,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而广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且特殊阶段,迫切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社会各界都应重视且积极参与到中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上来,一起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教师心理报告7

  本人1999年7月从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同年8月进入州苏市第一中学工作,担任学校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工作的几年时间里,一直从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教学,担任了两年的高一年级班主任工作,一年副班主任工作,在德育处担任过德育干事两年。在工作的最初两年的时间里,中学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刚刚起步,没有专门的教材,其他学校在这方面的经验也非常的有限,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只有通过自己的摸索和尝试慢慢进入工作的正轨。

  我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参加了州苏大学举办的心理教育辅导教师的上岗培训,一方面请教大学的专家教授,想尽快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定一个完整的教案。在课堂上课之前,虽然这门课不是主课,但我总是遵循一般上课的规律,严格做到教学的“六认真”,备课既考虑内容的有趣、有效,有考虑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心理辅导课上,力争做到说理不枯燥,游戏有启发,课堂生动活泼,学生能从精心设计的活动中感受到心理健康上的一些规律,学习到一定的技能。同时除了课堂的知识传授外,我非常注重对学生观念的转变和培养,让他们对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心理调节,同时在心理出现问题懂得求助的道理。在连续几年的学生调查中,心理辅导课是同学最喜欢的一门课。

  在学校四星级高中的评比中,我的一堂心理健康辅导课“善意的批评”获得了检查组领导的好评,获得了优秀,为学校顺利评上四星级示范高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的教案内容不断丰富,渐渐整理成文,两年以后,我认为非常有必要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和我两年来的工作经验撰写一本属于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于是我查资料,整理教案,列出了《州苏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在这个《大纲》的指导下,我又确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具体内容和章节,在同事的帮助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校的校本教材《心海引航》由州苏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教材风趣实用,得到了很多同行的认可。为了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的观念,我又自己编写了《关于成长》的心理健康宣传小册,在同学中分发。通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学校的心理教育成为一个特色,很多报纸媒体对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报道。

  除了具体的教学任务,我工作的又一个重点是接待学生尽心个案的咨询,在工作的几年时间里,我接待了数以百位的同学,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耐心、爱心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困境,成为很多学生的知心朋友。自己的个案也积累了厚厚的一叠。在学校开通网络以后,我又率先在网络上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特别开辟了留言的板块和电子邮箱,利用网络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样的心理咨询服务,短短一年的时间,我就和学生网上通信达60余封,留言多达好几百条,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我在工作之余还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学习和回答学生来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在每次上级领导的检查中都以高分通过。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注重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班主任工作的结合,在带班的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关心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的发展,即使个别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也从来没有出现心理失控的情况,有的学生通过我不断的工作,已经可以以比较健康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

  教科研工作是我工作的又一大重点,在几年的工作中,我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作了大量的笔记和研究工作,撰写了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等各种杂志上发表,在各种类型的评比活动中获奖。在中央教科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举办的“新时期中学心理生心理教育研究论文”评选活动中,我撰写的论文《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荣获一等奖,论文《“心灵驿站”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荣获三等奖。论文《明明白白我的心--青少年亲子关系紧张原因分析》在国家级杂志《网络科技时代》6月上刊登。论文《中学生人际关系调查分析及对策》获州苏市教育规划优秀论文二等奖。在州苏市德育班会课说课评比活动中荣获大市一等奖。同时还在州苏的《城市商报》、《晚报》等地方报纸上发表了很多__,如《高考氧吧系列辅导》、《父母的期望》等。在全国信息技术与德育工作的现场会上被评为优秀个人,还被评为州苏市网上家长学校优秀指导教师。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将自己在教科研中的所得有效运用,在学校的各类公开课活动中得到了很多的好评。先后几年的时间里,开设了如《善意的批评》、《在合作中享受快乐》、《自我的欣赏》、《面对挫折》等多堂公开课。在“十五”规划期间,我承担了州苏市立项课题《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与导引》的主要研究工作,从课题的开题、到整个两年的研究试验分析过程,到最后的总结和撰写报告,我做为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承担了大量的工作,最后课题顺利结题。同时我还参加了党建课题的一项子课题研究工作,是子课题的负责人,对党员教师的心理疏导工作进行了研究。此项党建课题也已经顺利结题。在“十一五”期间,我在新的心理课题《高中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式选择与有效性的研究》中又成为课题组的主要成员,目前这项课题还将力争

教师心理报告8

  几年前报纸报导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年级一名学生,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用榔万死了母亲;另一份映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桥头镇中学两名中学生,因勒索钱财将一同学乱刀砍死。中学生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例时有发生,其犯罪率在不断的上升。同时,媒体经常报道中学生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离家出走。有人曾对某中学的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上述事实说明了当前部分中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不仅要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体魄,还需要赋予他们健康的心理。社会、家庭、学校都必须伸出双手,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做出应有的努力。

  经过长期观察,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

  (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

  (2)自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

  (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4、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

  (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忧虑和苦闷,抑称为青春烦恼;

  (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归结起来主要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它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矛盾,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

  家庭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校教育不当。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是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社会影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甚,随着开放,经济体制深入,难免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影视内容流入,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青少年由于缺少辩别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学生的非正常心理。

  此外,青少年时期,尤其从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这一阶段的年龄,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时期青少年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性发育时期开始。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这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可惜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我们的一些家长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助他们渡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致使这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

  有的专家通过个案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疾病产生于中小学时期。小学生心理疾病多与家长有关,中学生心理疾病的根源多在于教师。这应当引起家长和老师足够的重视。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

  一、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不出现失误。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同时应对学校进行整体,端正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助。

  据调查,目前上中小学这代孩子的父母,很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中国青年报》曾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到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也会适得其。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总关心,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三、在中小学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目前不少中小学已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四、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提高学生思想修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一个同步实施的过程。它对学生高尚品质、人格和情操的形成会产生巨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智力发展。各校都应把它列入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计划中去。现在社会的发展趋于多元化,人的发展也由单一型转为多样型,所以对中学生行心理健康教育难度是比较。

教师心理报告9

  摘要:

  近年来,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为了对此问题有充分的认识,通过一份调查问卷对昆山市102名一线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当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好。因此,通过本研究,让广大幼儿教师了解自身的真实情况,并为提高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提供参考意见,从而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一、研究意义及方法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展开研究,能够丰富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为幼儿教师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并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加以补充和概括,使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理论更完善。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我们首先就要了解、解剖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

  2、实践意义。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发现,许多幼儿教师都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之一是通过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找到缓解幼儿教师心理问题的方法,以此促进幼儿教师工作效率的提高、人际交往和谐,以及幼儿教师幸福指数的提高。另外,还有利于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自身而言,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对于即将成为幼儿教师也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二)研究方法

  1、访谈法。与幼儿教师的访谈:访谈幼儿教师,了解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及是否有职业压力。

  2、问卷法。由所选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填写,主要针对幼儿教师当前心理健康状况提出相关问题。如是否觉得受到社会尊重、是否实现个人价值等问题的提出,旨在了解当前一线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真实情况。

  3、文献检索法。借助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查阅各类幼教专业书籍和杂志,获取关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资料。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调查结果

  通过对昆山市102名一线教师的调查、采访,研究者做了一定的归纳总结,对问卷设计中的13个问题,回答“是”的占比情况如下:

  1、是否觉得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重大,占65.69%;

  2、是否感到没有受到社会的尊重,占72.55%;

  3、是否感到社会、幼儿家长、幼儿园的要求过多,占60.78%;

  4、是否感到付出太多,所得报偿太少,占87.25%;

  5、是否感到社会地位低下,难以找到自信,占50.98%;

  6、是否觉得教师应该多奉献少索取,占6.86%;

  7、是否感到教育理论与实践热点变化过快,占50%;

  8、工作最大愿望是否是受到尊重和重视,有归属感,占70.44%;

  9、是否感到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无法充分体现个人价值;56.86%;

  10、是否对从事幼儿教育职业曾经后悔或一直后悔,50.9%;

  11、是否希望得到进修机会,98.04%;

  12、是否感到进修机会很少或总是轮不到自己,90.20%;

  13、平均日工作时间是否在八小时以上,占80.39%。

  (二)结果分析

  第一项结果显示,65.69%的幼儿教师认为这一职业社会意义重大,而与此同时感到没有受到社会尊重的竟有72.55%,两项比例都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就是一方面认为从事的职业社会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却得不到社会给予的足够肯定,这一落差造成幼儿教师心理上的极度不平衡,从而产生不自信感。在第6项“教师应该多奉献少索取”这一点上仅有6.86%的人同意,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也在不断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同比第一项,这表明绝大本部分幼儿教师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渴望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以至于造成第9项有56.86%的教师认为这一职业无法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对比第11、12项希望得到进修机会和认为平时进修机会很少轮不到自己的比例竟如此之高,都高达90%以上。这“两高”的出现,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部分幼儿教师都认识到了职后进修的重要性,也渴望获得进修深造的`机会。而第7项50%的教师认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热点变化过快,正是因为职后教育的严重缺乏。

  三、思考与对策

  (一)造成原因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与分析不难看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确实非常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工作落差大、工作压力大、工作太过琐碎、幼儿园内男女比例不当,等等。种种原因使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常常感到乏力,继而成为心理压力。

  (二)研究对策

  对此现状,研究者为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提供了三条参考意见:

  1、转变教师对工作的态度。法国著名作家、教育家罗曼罗兰曾说:“要播散阳光到别人心里,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自己应怀揣着一颗爱孩子的心出发来教育孩子。幼儿园在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给教师布置任务的同时,可采用一些更具吸引力的方式提出,使教师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烦琐的工作。

  2、分享好办法,高效完成工作。在幼儿园中,各个教师的教学水平、业务水平是各不相同的,但工作量却相差不大。这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就显得至关重要。除去自身的能力以外,好方法也十分重要。幼儿园可经常组织老师们交流、分享工作中的一些好方法、小技巧等,共同提升工作效率。

  3、给予机会,达到自我实现。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要多为教师们增强多方面的自我实现的机会,让教师们的自信得以提升。在评价的过程中同样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多一点鼓励、多一点机会,给教师充分表达的机会。

教师心理报告10

  我幸参加了延边州班主任远程培训,通过二个多月的网络 培训,我学到了许多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学 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专题后,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 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展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 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 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 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 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 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 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 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 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 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 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 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 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 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 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 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 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 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 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 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 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 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 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 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 其发展。 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 才会导致所谓的 “病态、 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 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 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 , 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 ,回复到正常 状态 ,那么 ,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 ,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 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 行为 ,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 ,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 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 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 ,这是一种异常行为 ,包括他自己在内 , 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

  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 ,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 生就无法预测。 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 原因 ,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 ,因此 ,谈不上是其价值观、 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 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 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 点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 ,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 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 ,他们要求给予指 导 ,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 对于班主任 ,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 差 ,应树立正确的观念 ,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 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 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 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 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 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 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 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 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 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 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 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 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 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 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 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 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 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 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 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 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 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 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 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 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 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 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 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 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 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 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 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教师心理报告11

  从20xx年8月至今,来到xx中学工作已将近一年。回首这一年来的工作和学习,虽然紧张忙碌,但却收获颇丰,既增长了知识,又结识许多同事和朋友。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及各位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使我在各方面都有进步和提高。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工作和不断学习,我获益良多。下面简单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作为人民教师需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需要有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因此在这一年里我坚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期阅读教育类、心理学类书籍和期刊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指导自己的言行。另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和教育局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同时,我很注意自身的品行,努力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二)教育教学方面

  备课是上课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反复钻研各种教材、教参,找出重点、难点,并把各个活动列出来按重要程度排列,进而安排上课思路。同时,我经常向他人请教,听取他们的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备课。我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上课充满激情,尽量尝试多种教学教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等。同时,我也非常重视课堂45分钟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内容丰富充实,教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活泼。在讲课的过程中,留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加强与他们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方面

  为提高师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这一年来举行了两期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组织设计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针对性强的活动,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来心理咨询室的学生多起来了,心理咨询室的利用率和有效性都提高了,心理咨询室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心理咨询室也由原来简陋、生冷、不科学的摆设,经过改造和升级,成了集咨询预约区、心理测试区、个案辅导室、沙盘游戏室、图书阅览等多功能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场所。

  (四)学生宿舍管理方面

  在宿舍管理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组建一支有效的宿舍管理团队,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自己也不断学习先进的宿舍管理经验,以优化自己的管理结构和能力。

  (五)收获

  经过努力,所教班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心理健康意识,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个人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心理咨询经验和宿舍管理经验,改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我将不断努力,戒骄戒躁,勤勤恳恳,为教育事业贡献我的一份力。

教师心理报告12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教师说到底还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目中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健康的心理来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教师心理报告13

  一、 自我剖析

  我是一名从事教育工作十三年的教师。我有着中年教师的沉稳、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又有着年轻教师的活力。很久以来,人们不太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总觉得心理问题是难于启齿的,更难得有人能鼓起勇气进行心理疏导。但我意识到健康的心理对人的一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开始着手探索学生心理品质。随着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我觉得在心理教育这个领域要学的知识太多了,我所掌握的知识杯水车薪。我就利用自己业余时间阅读大量的书刊杂志,收集对我有用的心理学信息,并在我的工作中大胆尝试,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成长于一个干部家庭,父母均是单位上的领导干部。学龄前时期,父母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出差或加班加点,根本无暇照顾孩子,只好将我送到市里一家全托幼儿园,每周只能回家同父母呆一天。或许是继承了父母的性格特点,我从小就比较开朗外向,虽然不像其他同龄人能和父母朝夕相处,但并没有感到孤单,寂寞,反而增强了自立能力,独立性也很强。上小学之后,父母虽然工作繁忙,但从不松懈对我学习上的督促和帮助,使我一直接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可以说我成长的每一步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特别是我的母亲,在我看来她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强人,不但事业有成,生活中更是一位贤妻良母。如果一定要我说出一个我最崇拜的人,那就是我的母亲。她坚强、乐观的性格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激励着我。就这样,一直到初中毕业我始终是在掌声和鲜花中度过的,那时的成长道路可谓一帆风顺。

  刚入中学,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校园、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不变是,天仍那样的蓝、树仍那样的绿、花儿仍是那样的鲜艳。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一切都变得熟悉了,校园不再陌生,同学和老师也都成为了朋友。于是,走过了陌生,一切都变得快乐起来了!中学的生活主要是学习,那时候我最讨厌的就是英语课,从第一节开始的时候,我就深深的讨厌上了这门课,还为自己找了个“满意”的借口:我相信我很爱国,所以我不学英语。现在想起来真是可惜,长大了还是得学。

  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班后才得知,青春期属于特殊时期。由于这个期间的发展是非常复杂、充满矛盾的,又称为“困难期”、“危险期”。

  中学的时候同学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单纯的,不过由于正处在青春期,男女之间彼此并不怎么来往,往往喜欢一个人却老是和他作对,喜欢他却老在别人面前说他的坏话。现在看来,这也是青春期的一个特征,出现对异性的好感和接近异性的欲望。又由于环境和舆论的限制,这种朦胧的好奇心和欲望感不得不被压抑,还要在他人面前进行掩饰。中学的生活是忙碌的,又是单纯的,在开心中我结束了我的中学生活,结束了我的单纯生活。

  经历了高考这个人生重大的转折点,迈进高等学府之后,接触的人和事大大的开阔了我的视野,在如饥似渴的汲取丰富知识的同时,我开始学着用相对客观的态度去评价自己和他人,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上的人和事,也许这就是所谓成长吧!此后,我渐渐拥有了成人的感觉――感到自己身上肩负着某种责任,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去承担生活中的某些东西。今天,当自己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成长经历,发现过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并非完全没有价值,相反它却隐含深远的意义。今天的我,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怀,而不再执迷于个人的得失。所以有人说“挫折、痛苦的背后才是成长的空间。”专科毕业后,我进入了民族小学,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了很多。

  二、理论知识的不断学习

  20xx年,学校推荐我参加了丰县首期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在这里我得以系统地学习了许多心理学知识,一次次实用而又深入浅出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专业的培训使得我原本自己在黑暗中的摸索终于见到了光明。

  参加了教育实践工作,这也使我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了心理咨询这个领域。在学校这个群体中,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但也有着共同的群体特征,比如文化水平较高等特点。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群体是表露个人才能、表现个人特征的领域,是在社会价值、观念和规范影响下促成个体社会化的领域。在一个组织中,群体是实现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任务的基本单位。对于一个教育的管理者来说,仅仅了解单个学生个体和对个体进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处在一定群体中的人以及对群体本身进行研究,才能对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观察、思考,不但我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逐渐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出发,去重新审视周围学生和朋友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我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还有些人由于不堪忍受心理重负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切让我切身的感受到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和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将会怎样毁坏自己的生活、消磨意志、降低自身感受生活乐趣的能力。我真心的希望每一个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都能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都有能力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都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这种希望更加坚定了我学习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的决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是一名唯物主义者。我认为心理咨询的伦理要求做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这恰恰符合了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所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应该成为所有心理咨询工作者共同的价值观和伦理要求。“以人为本”也许是最不强调咨询技术的心理咨询,但它是最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的,它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内在力量。所以我们应该坚信,不是我们为求助者解决他的问题,而是求助者本身就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他是在我们的帮助下,自己最终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根据这样的道理,其实心理咨询并非高深莫测,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来访者提供一个有利于其个人成长和完善的咨询环境,相信他一定能够从痛苦中挣脱出来,解决自己问题。如此看来,与咨询理论和技能相比较,更重要的是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对来访者的无条件关注,是对来访者的理解、接纳、尊重。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其目的正是为了在咨询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实现以来访者为中心这一根本理念。

  心理咨询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的道理是不难理解,而将咨询的技术个性化地应用于每一个求助者,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真正学好心理咨询,特别是要想很好地掌握心理咨询的技能,创造性地展开工作,有效地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在实践中边学习,边领悟,逐步提高与完善。特别是当我真正开始进行心理培训之后才发现,真正决定心理咨询进程的,不是理论、也不是技巧和方法,而是心理健康教师本身的人格,只有一个健康、稳定的人格,才是心理健康教师取得咨询效果的根本保证。心理咨询师人格的健康度和完整度,决定和限制着心理咨询取得疗效的程度。所以说,心理健康教师对自己的了解和分析、心理健康教师的自我成长,同样是心理咨询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身为一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殷殷期望与关怀,更感责任之重大。我的性格特质、教育背景、思维方式是我从事这项职业的优势所在。而业务水平、技能则是我尚需提高的方面,在这方面,我也期待各位老师能不吝给予我真诚的指教,使我更加胜任这项崇高的工作,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路任重道远,我将肩负起这一神圣的使命,用兢兢业业、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为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事业保驾护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今后发展计划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一些心理学教育专著,及时作好笔记,写出自己的心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多看权威性的心理教育类期刊杂志,了解更多著名心理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心理教育动态,这些对自己今后的心理研究都具有指导意义。

  2、要学会从教育现象中归纳总结,从现象看本质,找到具有共性的东西,进行有层次,有深度的研究。

  3、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研究水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4、把自己的探索和平时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很好地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6、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心理教育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育效果。

教师心理报告14

  本人1999年7月从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同年8月进入州苏市第一中学工作,担任学校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工作的几年时间里,一直从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教学,担任了两年的高一年级班主任工作,一年副班主任工作,在德育处担任过德育干事两年。在工作的最初两年的时间里,中学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刚刚起步,没有专门的教材,其他学校在这方面的经验也非常的有限,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只有通过自己的摸索和尝试慢慢进入工作的正轨。

  我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参加了州苏大学举办的心理教育辅导教师的上岗培训,一方面请教大学的专家教授,想尽快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定一个完整的教案。在课堂上课之前,虽然这门课不是主课,但我总是遵循一般上课的规律,严格做到教学的“六认真”,备课既考虑内容的有趣、有效,有考虑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心理辅导课上,力争做到说理不枯燥,游戏有启发,课堂生动活泼,学生能从精心设计的活动中感受到心理健康上的一些规律,学习到一定的技能。同时除了课堂的知识传授外,我非常注重对学生观念的转变和培养,让他们对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心理调节,同时在心理出现问题懂得求助的道理。在连续几年的学生调查中,心理辅导课是同学最喜欢的一门课。

  在学校四星级高中的评比中,我的一堂心理健康辅导课“善意的批评”获得了检查组领导的好评,获得了优秀,为学校顺利评上四星级示范高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的教案内容不断丰富,渐渐整理成文,两年以后,我认为非常有必要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和我两年来的工作经验撰写一本属于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于是我查资料,整理教案,列出了《州苏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在这个《大纲》的指导下,我又确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具体内容和章节,在同事的帮助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2001年,我校的校本教材《心海引航》由州苏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教材风趣实用,得到了很多同行的认可。为了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的观念,我又自己编写了《关于成长》的心理健康宣传小册,在同学中分发。通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学校的心理教育成为一个特色,很多报纸媒体对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报道。

  除了具体的教学任务,我工作的又一个重点是接待学生尽心个案的咨询,在工作的几年时间里,我接待了数以百位的同学,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耐心、爱心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困境,成为很多学生的知心朋友。自己的个案也积累了厚厚的一叠。在学校开通网络以后,我又率先在网络上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特别开辟了留言的板块和电子邮箱,利用网络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样的.心理咨询服务,短短一年的时间,我就和学生网上通信达60余封,留言多达好几百条,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我在工作之余还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学习和回答学生来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在每次上级领导的检查中都以高分通过。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注重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班主任工作的结合,在带班的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关心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的发展,即使个别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也从来没有出现心理失控的情况,有的学生通过我不断的工作,已经可以以比较健康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

  教科研工作是我工作的又一大重点,在几年的工作中,我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作了大量的笔记和研究工作,撰写了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等各种杂志上发表,在各种类型的评比活动中获奖。2006年在中央教科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举办的“新时期中学心理生心理教育研究论文”评选活动中,我撰写的论文《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荣获一等奖,论文《“心灵驿站”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荣获三等奖。论文《明明白白我的心--青少年亲子关系紧张原因分析》在国家级杂志《网络科技时代》2004年6月上刊登。论文《中学生人际关系调查分析及对策》获2005年州苏市教育规划优秀论文二等奖。2001年在州苏市德育班会课说课评比活动中荣获大市一等奖。同时还在州苏的《城市商报》、《晚报》等地方报纸上发表了很多文章,如《高考氧吧系列辅导》、《父母的期望》等。在2005年全国信息技术与德育工作的现场会上被评为优秀个人,2005年还被评为州苏市网上家长学校优秀指导教师。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将自己在教科研中的所得有效运用,在学校的各类公开课活动中得到了很多的好评。先后几年的时间里,开设了如《善意的批评》、《在合作中享受快乐》、《自我的欣赏》、《面对挫折》等多堂公开课。在“十五”规划期间,我承担了州苏市立项课题《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与导引》的主要研究工作,从课题的开题、到整个两年的研究试验分析过程,到最后的总结和撰写报告,我做为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承担了大量的工作,最后课题顺利结题。同时我还参加了党建课题的一项子课题研究工作,是子课题的负责人,对党员教师的心理疏导工作进行了研究。此项党建课题也已经顺利结题。在“十一五”期间,我在新的心理课题《高中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式选择与有效性的研究》中又成为课题组的主要成员,目前这项课题还将力争

教师心理报告15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要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首先需要对心理健康标准有充分的认识,并明确其影响因素。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包括:注重引导,变压力为动力;给予机会,达到自我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创造环境,给教师一分温馨。

  一、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健康调查及结果

  近些年来,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幼儿园进行的幼儿教师心理检测结果为:52.1%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3.24%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65%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5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最近有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师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常模,特别是敌对、抑郁两项存在问题少于常模,但在强迫、偏执、虐待、人际关系等方面,幼儿教师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调查表明,很多幼儿园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教改革中的现实压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在当今幼教界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教师角色作了新的界定,同时提出了新的期望与挑战。而“班级人数太多”“设备材料不足”“新旧观念制约”等状况,还有面临的职评问题、考评问题以及来自自身的情感问题、家庭问题、子女问题等等,凡此种种,幼儿教师身上的压力远远超出其他职业者的压力。

  2、生理症状

  长期的心理困扰会使幼儿园教师产生一些生理上的疾患,常见的有厌食、失眠、头痛、恶心、心律失常等。

  3、工作上不断磨难的困扰

  幼儿教师其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她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由于年龄小,加之独生子女备受父母关注、疼爱,面对班级中30多名幼儿以及身后的家长,幼儿教师往往感到有很重要的社会责任赋予双肩,很多幼儿教师把幼儿能不能得到发展的责任归咎于自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而有些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开设各类兴趣班,周六班、加时班,使幼儿教师始终处于疲惫的状态。一些幼儿园园长,不仅要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而烦恼,更要为幼儿园的生存问题、资金问题而苦恼。

  4、不良情绪

  幼儿园教师常见的不良情绪主要有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强迫、躯体化、恐怖等。

  5、工作倦怠

  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太多,节奏紧张。76.6%的教师认为,尽管很努力工作,却没有成就感;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付出与获得不均衡,幼儿园的奖励制度不太合理和公正等等。

  6、家庭矛盾升级、个人问题受挫,使教师身心受到伤害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家庭问题突出,主要有丈夫下岗失业;子女教育问题;夫妻矛盾大,时有吵闹;年轻教师个人问题得不到解决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教师的心理状况,诱发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心理压力大、人际关系出现障碍等都是很多幼儿园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改进和建议

  改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入手,综合各种因素,创设和谐发展的组织氛围,进而提高教师的适应能力,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1、注重引导,变压力为动力

  时代的发展使教育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幼儿教师要积极应对。在注重业务提高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意识到,幼儿教育工作是一种承担着社会责任的专业性的.职业,从而使其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并以自己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专业独特性而自豪。

  2、把做好教师心理疏导工作摆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位置

  心理疏导以平等对话、理解为先,尊重隐私,重在心灵启迪,通过热情的关怀、宽慰、理解和开导,帮助情绪受困扰的教师树立信心和勇气,引导他们开展自我心理调适。

  3、开展对教师的心理辅导

  在教师中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对教师进行心理保健的训练,可以请有关专业人员进行讲座,还可以建立教师的心理档案,由专业人员实施,专业人员有义务与教师沟通,发现问题应及时干预,使其得到矫治,并进行保密。

  4、完善幼儿园管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

  工作压力是影响教师健康的主要因素,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是很有必要的。要调整竞争机制,满足大多数教师的成就感,尽可能地关心每个教师。要建立宽松的幼儿园心理气氛,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

  除此之外,还要给予机会,达到自我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创造环境,给教师一分温馨;完善幼儿园管理;争取社会支持,形成疏导网络等都可以改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之,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大问题,也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在新的形势下,以新的工作视角,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个人、集体、社会的发展体系中,从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教师心理报告】相关文章:

心理教师述职报告(精选6篇)01-18

心理评估报告12-29

成长心理报告12-29

心理教师培训心得08-01

教师心理培训心得06-21

心理教师个人总结08-01

心理教师培训总结09-27

教师心理培训总结11-20

自我心理分析报告01-04

心理活动报告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