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报告

时间:2023-10-31 12:50:08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报告

  在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报告

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报告1

  第一,严谨的治学

  教师的工作作风不是像其他职业一样使用任何工具,而是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因此,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蒙者,学生情感的陶冶者。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和学习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学和心理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学生的成长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教育的新形势。教师要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掌握它不容易,需要不断的学习。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和研究,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第二,团结合作

  在教学工作中,我一直谦虚谨慎,尊重同志,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维护其他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生的荣誉学校。

  第三,尊重父母

  除了做好课外,还要积极联系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样才能更好的教好学生。

  第四,诚信与教学

  在工作中,要坚持高尚的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杜绝向学生出售教材等商品;或者接受学生、父母的财产或者有偿家教来授课谋取私利。

  第五,以身作则

  要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老师,就要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注意言行,更要注意以身作则的教学。我们要以身作则,以身作则,用我们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思想进步的`指导者。我们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学习学风等方面树立榜样,自觉率先垂范,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在我们所说的教书育人中,教师首先要学会做教师,教育者首先要展示自己的行为。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学生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高尚而有魅力的师德是活的教科书,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潜移默化的,有益于生活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热爱学生,以身作则,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基于以上八项原则,我对自己一直很严格。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

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报告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食品质量水平不容乐观,有毒有害食品时有暴露,猪瘦肉精、毒豆芽、毒奶粉等问题食品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链中的重要一环。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规定,在从农场负责人到餐桌的安全监管链中,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即种植和养殖环节)的监管,并承担源头把关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依据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该法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是从农田到市场;明确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统一监管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控制和监管的监管体系和执法依据。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和农业执法局全面开展了《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履行监管职责,依法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主体进行监管,加强了对农产品的日常监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有效提高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有效规范农产品生产行为。

  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根据近年来进行的常规监测和监督取样,我县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可靠。蔬菜监测合格率稳步提高,生猪养殖瘦肉精检出率连续三年为零。目前,大多数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术有所提高,农业投入品使用日益规范,有机磷、克伦特罗等违禁药物的经营和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农药残留超标情况逐年改善。近年来,该县未发生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1)完善监管网络,落实监管责任

  近年来,县农产品监管中心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组织领导,加快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在原有23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基础上,增设农产品质量监督站,明确农产品安全监督员,建立多层次监管网络。

  在责任落实方面,根据我局各分局、站的职能,明确了责任的范围、内容和追究。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每年由局领导与各分局、站和街道乡镇农业厅、办负责人签订责任书,落实监管任务。

  (2)加强检查和监控,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为抓手,明确监测任务,积极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做好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为提高监测覆盖面和及时性,江甸眉山设立了两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配备快速检测和自检设备,加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同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明确工作目标和思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逐步推进建设。

  (3)加强行政执法,强化源头监管

  农业行政执法是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组织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等一系列农业专项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同时,加强夏秋季等农药、兽药等投入品使用高峰期的日常监督管理。通过专项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引导农药、化肥等农资门店建立连锁经营模式,实行标准化经营,严厉打击剧毒禁用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资的销售和经营,确保农产品生产源头安全。

  加强对农业生产环节的监管,统一发放农业生产记录并发放给经营单位,规范农业经营记录,利用现场监管和技术培训加强监管和指导,不断规范生产行为。

  (4)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和安全

  近年来,县农林局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三产品”认证,开展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指导,推进诱虫剂、杀虫灯、防虫网等病虫害综合防治。初步构建了一套涉及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的安全标准体系,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减少农业残留等措施具体化、标准化、简单化,让农民有标准可循,通过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市场主体,发挥其作为农业标准化推广有效载体的作用。目前,已建立9个县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和2个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3.29万亩,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五)加强宣传,提高安全意识

  利用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和农业技术下乡等方式,加强宣传,多层次、多形式开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贯彻活动,组织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为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效果,向农产品消费者和生产者印制和发放蔬菜种植生产基础知识、畜禽水产养殖基础知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汇编等技术和宣传资料,实现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同步宣传。根据产业基地的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重点开展科学培育和安全用药培训,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

  (一)职责分工不明确

  农业食品的生产和消费要经过一个完整的链条,包括生产(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烹饪等环节,从农田到餐桌。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造成食品污染和不安全的农产品。实践中,行政机关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进行分工,即按照一个监管环节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模式。这种规定虽然简单明了,但往往在管理体系中形成部门职能交叉的模糊地带,最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二)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不完善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定义并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包括哪些类型的标准和级别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它们之间的适用原则并不统一。在农药残留的国家标准中,有很多农产品没有相应的检测标准,比如常用的杀菌剂腐霉利,经常检测药物残留。而叶菜类蔬菜在国家标准中没有相应的残留标准,只有茄科蔬菜、黄瓜、韭菜的残留标准,标准值之间差距较大。很多情况下,叶类蔬菜参照茄科蔬菜检测结果合格,参照韭菜超标,给监管工作带来混乱。

  (三)零售生产经营实体管理困难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农业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违法行为有具体规定,但对家庭零售生产的违法行为缺乏约束机制。我们县很大一部分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是种植和养殖的散户。而且外国人租用土地耕种的比例越来越大,人员流动大,导致质量安全隐患。另外,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上是零售生产者,根本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的要求。他们登记的目的不是为了生产需要,而是为了征收补偿和银行抵押贷款。农产品零售生产者比较多,比较弱。难以依法监督、处罚和执行。需要从法律法规方面制定相应的规则。

  (4)监管和技术支持不足

  农产品安全监管任务大而广,但我国农产品安全监管部门人员少,有限的监管力量难以应对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而乡镇农产品安全监管站只是加了个标签,明确了职能,没有增加人员编制,很多监管职责没有落实到位。

  农产品安全监管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基层管理仍然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农产品质量检验与实际要求差距较大。目前常用的监管手段是采样监测,包括快速检测、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目前,我县主要从事快速定性检测,但实验结果误差较大,可能导致误判,损害被测者利益,难以全面评估农产品安全性。然而,定量检测耗时长、成本高且时效性差。由于农产品流通迅速,检测结果出来时,农产品已经销售,可能已经造成危害,所以检测结果只能作为事后警示或问责的依据。

  此外,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只能查封、扣押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不能采取其他处理措施。很多农产品都是新鲜的.产品,比如蔬菜,不及时处理就会腐烂。养猪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执法实践中很难操作,上述经济损失或资金由谁来承担。

  (五)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质量问题难以追溯。

  初级农产品的市场准入种类很少。除了猪肉等个体农产品外,许多初级农产品都是在没有原产地证书或质量检验的情况下进入市场的。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水平仍较低,市场准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来自河南和湖北的农产品涌入我国各地,对农产品市场造成了冲击,使得对所售农产品来源的监测更加困难。目前,我县虽然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平台,但还不能真正付诸实施。一些生产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薄弱,标准化措施不能有效实施。特别是那些由散户生产的农产品,品牌意识低,生产规模小,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很难追踪质量,维护自己应有的权益。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标准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核心,需要统一、权威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首先,要根据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的层次和类型,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其次,根据农产品标准的特点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际,确定起草和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主体,统一农产品的定义和检测标准;第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使这些标准能够被广大农业生产者广泛知晓和广泛采用。

  2.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有效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应建立在明确、合理、科学的责任分工基础上。事实上,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也是由多个部门共同完成的。由此可见,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多头管理,而在于部门之间是否有合理明确的分工。然而,目前中国的问题在于分工不明确,这往往导致争吵。食品安全管理的漏洞和脱节反复说明了这一点。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层面,必须理顺管理体制,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真正实现“国家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共同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真正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3.创新监管执法联合执法手段

  在法律法规上,要明确快速检测可以作为执法依据,最大限度地防止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流入市场,保障公众消费安全。农业监管部门和农业执法部门针对市场监管,共同发现一个问题,处理一个问题,根据检查结果,及时、快速地防止问题农产品流入销售渠道。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之日起五日内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检;复审不成的,复审费用由申请人承担。

  4.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责任追溯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责任追溯制度,应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处罚上限,以发挥更大的威慑作用,更好地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行为。

  我国农业还不发达,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规模小、分散性强,责任难以追究。除了对农产品造成的损害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外,还需要规定一些法定的免责情形。可以更好地确定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责任,督促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农产品生产经营中积极记录和收集农业信息,避免承担法律责任,从而保证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真正防止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报告3

  4月23日,州农业局副局长唐力率州监管科、检测中心、永顺县农业局等监管人员一行8人,采取看、听、议等方式对x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了为期一天调研。调研组先后查看了xx县复兴镇与碗米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建设与运行情况、押马蔬菜与碗米坡黄金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所、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听取了x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汇报,调研组与xx县农业局就监管工作进行了交流与探讨,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全县已基本建成了县级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高配副科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农业环境监测管理站、农药监督管理站、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乡镇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村有监管员,组有协管员的县乡村组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且初步达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责任、有设备的五有标准。

  (二)农业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

  1、加强标准技术制定。近年来,xx县根据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结合本地农业产业特色,先后编制修订了xx黄金茶--绿茶毛尖、xx黄金茶--工艺红茶毛尖、柑橘品改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3个。

  2、加大标准基地建设。先后建成了葫芦镇黄金茶、复兴镇富硒椪柑、碗米坡蔬菜等三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近18万亩。

  3、加快标准品牌认证。目前,全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保有量为11个,绿色食品认证保有量为1个,地理标志登记为xx黄金茶1个。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日常工作有序开展。

  1、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主要开展产地认证、水稻重金属普查、农业污染源普查。

  2、开展农业投入品监管。规范了19家高毒农药定点经营行为,督促建立健全了台帐;严格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管理和指导,严禁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

  3、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县检测中心拥有检验检测室10平方米,配备了蔬菜农残速测仪、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箱、光照培养箱等仪器,主要开展定性检测;所察看乡镇配备了检测室,采购了蔬菜快速检测仪;20xx年抽样检测1320个,合格率为99.56 %,对发现农残超标的农产品责令下架,并做无害化处理;对宾馆、学校等重点监控对象消费农产品进行检测。

  4、强化专项行动整治。配合农业部、省农业厅、州农业局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单位对xx县农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农业局组织执法人员,在重大节假日(春节、元旦、五一、国庆、中秋)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20xx年,组织执法人员119人次,出动车辆34台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213个次,审核农药产品1132个,登记肥料产品16个,责令不符合规定的7个农药产品退出市场,抽取274个双杂良种,对不合格的种子进行了及时处理。

  5、强化宣传培训。参加省专业培训达19人次,对乡镇监管人员培训达87人次,加大对合作社、企业、大户等生产人员的培训;印发执法宣传资料20xx多份,悬挂横幅20余幅,张贴标语300多张,开展街头宣传9期次等。

  二、存在问题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高。主要表现为学法、知法、信法、守法不多,以利益为重存侥幸心里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不强。一是缺人才。县、乡镇、村、基地、超市、农贸市场均缺专业监管人才,现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的工作人员没有一个是正规专业毕业,均是半路出家,边工作边学,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不利于工作有力开展;监管手段和监管能力有限,监测人员要兼顾乡镇的其它工作,乡镇、村、组三级监管队伍人员不足,存在断层和缺位现象。二是缺设备。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所配置的办公设备只有电脑、打字机、公示电话,没有配备保留证据的照相机、摄影机、车辆等办公设施;县检测中心的仪器设备很少,检测力量薄弱,只有10平方米的简易检测室,只能进行简单的农残定性检测,机构没有经过计量认证,乡镇监管站的仪器设备更是奇缺。三是缺技术。乡镇监管站监管和检测人员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专业技术培训,检验检测都还没有开展。四是缺实行实效。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虽然已挂牌成立,但是具体工作开展还相当滞后,大多数处于制度墙面化、工作挂靠化、监管表面化的现状,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最后一公里”。还没有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农产品既无标识,经营者又未建立台账,使超标样品无力追溯,没有定量检测仪器,超标样品得不到进一步确认,使检测纯粹是为了检测而检测,缺乏实效、可信、权威。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不力。xx县目前只开展定性检测,按费用50元一个算,年开展定性检测任务3000个,共需经费15万元,而县财政年只拔付监管、检测经费共5万元,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呈现出“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窘迫境地;所到乡镇更是没有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监管执法依据不全不新不力,客观上缺少执法依据;执法环境不优,难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难以实现公平公正。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艰巨。全县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整体水平不高;生产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在生产环节使用高毒农药、不严格按照农药间隔期施药与采收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难以完全落实到位;对土壤重金属超标等潜在危害污染因子还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不少新农药与添加剂物质的出现,并应用于农产品生产处理过程,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新的隐患。

  三、对x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几点建议

  (一)强力推进监管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县乡并延伸到基地村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结合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重点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乡镇建设,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有工作手段,通过办点示范、督查督办、加强培训、完善机制、严格考核等措施狠抓工作落实。要建成以县级检测站为中心,乡镇检测站为骨干,村级检测站为基础,基地和市场为补充的质量安全检测网络,监测品种扩展到蔬菜、水果、茶叶、大米等大宗农产品,范围实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基地的全覆盖。

  (二)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以保障消费安全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重点,按照建设“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项目、一个实施计划、一套标准、一个品牌载体、一个工作体系、一个责任体系”的.工作机制及实现农业产业“统一品种、统一投入品、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以标志管理为重点,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产品标识使用管理。

  (三)扎实开展农业投入品监管。全面实施农药销售产品审查、经营条件审查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三项制度;推行统防统治,采取全程承包服务方式,积极发展并依托各类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施药,优先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建立防治用药可追溯档案,严格执行“四无”标准用药(即:无国家明令禁止的违规产品、无添加隐性成份或假冒伪劣产品、无无证分装大包农药产品、无企业直接混配生产产品),着力提高防治水平和防治效果,加强宣传培训与指导,结合项目工程实施,普及法律法规和标准化知识,指导和督促生产者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加大专项整治与执法,以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为重点,开展农资质量监督抽查,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大禁限用农业投入品清缴力度,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力度。

  (四)探索基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积极推进基地准出,强化基地乡镇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强化生产者质量安全责任,督促基地开展自律性检测;探索实行市场准入,开展入市检测,做好产销对接,协助市场建立各项制度;探索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技术手段,将所有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实行备案登记。逐步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可追溯管理制度。

  (五)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对乡镇政府和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强化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职责,做到机构、人员、责任、经费、措施“五到位”;要加强监管工作汇报与宣传,使领导既要“打雷”更要“下雨”,使社会各界既要关注,更要关心,又要关爱。加强引进监管、检测队伍中缺乏的、急需的高学历、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培训力度,深入开展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高基层执法人员、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安全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六)加大经费投入。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自上而下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不断上涨;上级要逐步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项目投入力度,确保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持续、高效开展;要加大对从事监管工作人员的关心,在政治与经济待遇上要高看一等、厚爱一层,使其在一票否决的考核高风险、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解的身体与生命高危险、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工作高压力、默默无闻的公益事业清贫岗位上能愿进来、留得住、不思迁。

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报告4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近期,我委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就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进行了调查,先后至农业局、环保局、工商局、质监局、供销总社听取情况汇报,赴吴江区、溧阳市进行学习考察,并对部分农贸市场、生产基地和农民经济合作社进行实地了解,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围绕实现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的目标,通过健全监管体系、开展专项整治、加大“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创建、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行准出准入制度等多种措施,提升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市政府在市农业局单独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在镇乡(园区)农技站挂牌增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配备了人员和监测仪器设备;组建了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和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内检员队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基本构建。

  二是专项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组建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组,牵头相关执法部门先后开展了蔬菜水果禁限用高毒农药、农资打假、“瘦肉精”等多个专项整治,不断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行为。20xx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00多人次,检查了600个经营单位,处罚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4起。

  三是农产品基地和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市政府组织制定农产品标准10项、生产技术规程65个,创建标准化示范区5个,推广适用新农业标准140多项。全市现有无公害农产品436个,产地面积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绿色食品57个,省市名牌农产品3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

  四是农产品准出准入机制不断健全。市政府通过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系统、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公示制”等多种措施,不断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工作机制。目前,全市已创建市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26个,全市蔬菜检测合格率保持在%以上,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100%,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照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监管合力尚未形成。一是统筹协调力度不大。市级层面尚未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法律赋予各部门的管理权限较为分散,监管环节和责任难以分清,监管不到位、缺位和多头监管的现象同时存在。二是工作考核力度不大。镇乡(园区)农业基本现代化考核中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为分,与其重要性不相匹配。三是基层推进力度不大。目前镇乡(园区)一级重视程度还不够,工作上缺少责任感和紧迫感,监管职责尚未落到实处。

  (二)监管体系较为薄弱。一是监管力量不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目前仅有工作人员2名,疲于应付各项事务性工作,很难抽出时间有效履行监管职能。镇乡(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人员都由农技站人员兼职、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由村干部兼职,人员不固定、职责不明确,基层农产品监管队伍“有名而无实”。二是工作经费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每年仅7万元,且多年没有增长,难以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实验室运行经费近十年没有增长,每年仅14万元。随着检测面的扩大、耗材成本的上涨、认证费用的增长,实验室正常的运转经费至少需50万元,缺口较大。三是检测能力不足。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场地偏小,仅有350平方米(吴江区检测中心面积有1200平方米,溧阳在建的检测中心面积也在1000平方米以上);检测仪器大多购置于20xx年以前,使用年限较长、故障频率较高、检测参数较少,既不能对省农委下达的'检测任务进行全参数检测,也不能对畜禽产品和水产品进行定量检测,基本以蔬菜检测为主;中心检测人员大多“半路出家”,专业不对口、高学历(硕士及以上)人才缺乏,致使中心一台最先进的检测设备由于无人能够使用,仍处于闲置状态。

  (三)工作实效尚需提升。一是社会氛围有待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教育比较少,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待提高。二是农业生态环境有待改善。三是农资农药管理有待加强。全市共有农资经营户779户,网点数量多,实力小,分布散,监管难度大,难以确保农资市场安全。高毒农

  药虽然实行了定点经营,但一部分无销售资格的农资店仍在暗地违规销售高毒农药;部分种植户为追求治虫效果,在蔬菜种植中违规使用高毒农药情况依然存在。四是农业园区建设水平有待提升。软件方面,一些园区还没有检测设备,无法对农产品实行自检;部分园区虽然建成了检测室,但检测人员大多兼职,自检意识不强,检测项目单一,农产品质量把关不严。硬件方面,部分园区的道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与现代园区的标准仍有一定差距。

  三、几点建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我委建议如下:

  (一)加强领导,形成监管合力。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建立由市政府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同时建立健全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和例会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及时发现并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合力推进监管工作。二要加强政策指导。市政府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尽快出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监管工作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三要加强考核引导。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列入政府年度工作和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内容,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引导基层重视和加强该项工作,形成上下联动、

  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增强监管合力。

  (二)强化保障,完善监管体系。一要在资金投入上有突破。市财政必须足额安排监管、检测等工作经费,并适当安排镇村监管工作补助经费,形成稳定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各镇乡、园区和街道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专项工作经费,为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要根据“抽检公益、送检有偿”的原则,完善有偿服务工作机制,弥补运行经费的不足。二要在监管队伍建设上有成效。市政府要利用乡镇区划调整,农技站人员数量充足的契机,抽调素质好、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同志,单独建立镇乡农产品质量监管所。农业局要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切实做好人员的培训、管理和考核工作,尽快打造一支“懂政策、懂法律,明职责、勤履职”的监管队伍,不断提升其执行力和战斗力。三要在检测水平上有提升。市政府要确保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用房需要,扩建或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的实验室一座,加快更新实验室仪器设备,加紧引进专业对口的高学历人才,切实提升中心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要扩大检测范围,提高检测频率,为政府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提供参考。

  (三)多措并举,提升监管实效。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市政府要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增强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二要加大农业环境治理力

  度。农业局要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农业用水安全。环保局要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缓解农业生态环境压力。水利局要高标准实施农村河道二轮疏浚整治工程,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确保水系畅通,保障农业用水所需。市农环办要加强农村生活废弃物的管理,改善农村环境。三要加大农资农药管理力度。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农资质量安全可靠。严格执行高毒农药购进备案制、经营专柜制、销售台帐制、购买实名制和公开承诺制等五项制度,确保高毒农药经营环节的安全。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园区,特别是外来种植户园区用药情况的监管力度,切实降低高毒农药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四要加大农业园区建设力度。全面落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农业园区建设的扶持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资“三品”园区建设,不断提高我市“三品”园区的占比和质量,切实提升我市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五要加大执法整治力度。市政府要深入开展畜禽屠宰和流通环节执法检查,探索建立鲜肉和肉制品可追溯监管体系,全面推行畜禽屠宰全程可追溯监管;要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经常性的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行为,切实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监管督查,进一步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行为。

【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调研报告06-23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04-26

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查报告03-27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4篇05-06

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查报告5篇03-29

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查报告3篇04-10

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查报告 3篇04-10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全文08-01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解读09-16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书范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