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

时间:2023-04-20 13:49:50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20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队伍建设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20篇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1

  一、调研目的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和谐校园,打造xx学区教育品牌,需要高水平的教育,而高水平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撑。日前,结合第三批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安排,学区党支部开展了以《如何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主题的调研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调研活动,了解我学区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进一步提高我学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对策探讨,为我学区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科学发展服务。

  二、基本状况

  (一)在调研中,受访者普遍认为,我学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比较高,队伍构成也较合理,基本上能满足教育发展的要求。

  1、政治思想素质较好,师德水平较高。

  我学区历来重视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加强思想理论学习。借助暑期教师学习和平时的教师例会,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心组织好党内活动和教职工的政治学习。尤其是通过开展“学习阮文发同志的先进事迹”等活动,各类先进的评选,以及在党员教师中开展“向我看,跟我干,我的岗位是模范岗”的主题实践活动,使教师经常不断地接受来自身边的先进人物的教育,从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对待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全学区绝大多数教师都在“用心、用力、用爱”努力践行教育理念:让每个学生成才,让每位教师成功,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2、教育教学业务素质较高

  我学区教师计92人,35周岁以下38人,占39%,女教师13人,占14%。学区历来重视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和函授、进修学习等,促使我学区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目前我学区教师基本上都是合格学历,初中教师专科率以上达到了93.5%,全学区教师专科率以上80%,较好地提升了我学区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同时,我学区历来重视课堂教学研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我学区中考在生源不是较理想的情况下能长时间保持全县的较好领先地位,这与初中教师有较高的教育教学业务素质是分不开的。

  (二)我学区教师队伍建设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矛盾。

  陇西县县委,县政府提出教育作为一项事关陇西人民福祉和未来发展的先导性和全区性事业,必须坚持优先发展,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站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陇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用战略的前瞻的眼光看待陇西教育事业的发展,要着眼打造“陇西强县”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全力推进教育事业协调发展,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和要求,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做保证。目前,我学区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1、少数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淡漠,进取精神不强,业务水平较不适应新课改要求。他们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创新意识和能力都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这些教师仍然用传统的授课方法,机械呆板,不够形象生动,影响了教育的整体水平。

  2、部分教师业务水平提升不快,个别学科(如英语)教师超工作量工作,多数教师平日忙于教学工作,较少参加学习进修提高培训或自我“充电”,影响了教师队伍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教师压力较大。不少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超负荷地工作,身心压力很大。

  (4)骨干教师队伍现状与学区教育实现“领先”目标还有距离。各级骨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与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三、成因分析

  1、少数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不足,未能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光荣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受社会上不良思想影响,盲目攀比,心理不平衡,导致对教育工作缺乏激情,缺乏高度的责任心。

  2、部分教师思想观念较落后。

  我们不少教师有当个好教师思想,却很少有当“家”的想法,他们除了上好课外,很少进行研究和学习,对新思想、新观念常常持怀疑、观望的态度,而不是学习、思考和选择,教学缺少创新。由于思想观念落后以及有效的管理未能完全到位,教学研究基本上处于较低状态。不少教师单兵作战,团队精神不足,没有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缺乏争取当科研型的骨干教师、老师的进取心,认为难度大,力不从心,而且没有大的突破,能代表学校拿得出手的示范课题还很少。

  3、由于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强,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和兄弟校的日趋激烈的竞争,少数教师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4、教师培训针对性不够强,影响了培训效果。

  四、对策探讨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尤其是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确保我学区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抓师德教育,激励教师爱岗敬业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新课程需要全新的教师,但更需要“师德高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师。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是既教书又育人。教师的立场观点、政治态度、思想境界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和发展。因此,始终要把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放在首要的位置,多途径、多渠道地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1、要提高师德水平,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xx年修订)》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将师德教育活动贯穿于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并纳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作风建设。通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全体教师要牢固树立两种意识——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扬两种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每一位教师要强化学校整体意识和工作规范意识,认真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铸就良好的师德师风,赢得学校的肯定、同事的信赖、社会和家长的好评、学生的爱戴,从而提高自己的地位,实现学校教育环境的最优化。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应用电化教育,介绍交流等多种形式,宣传先进教师的感人事迹,表扬教师为了做好教育工作敬业奉献、无怨无悔、默默无闻的先进事迹和闪光点,树立学习榜样,激励上进。

  3、在全体教师中大力开展“爱我母校、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做学生喜爱的老师”等活动,增强主人翁意识,以做“母校人”为荣,加强教师集体主义教育,增强教师归属感,深入开展“热心爱教、文明执教、优质施教、廉洁从教”四项承诺活动,以学为人师、行为师范为准则,全面关心学生成长,为学生的发展尽心尽力。

  (二)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创建学习型学校,要求教师要树终身学习的理念,走专业化成长之路,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汲取新知识增长新才干,这也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开展创新教育实践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应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全员继续教育工作,鼓励教师积极自主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提高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能力,提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提高适应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的能力。

  2、加大教师“走出去”教研交流学习力度。

  近年来,我学区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观摩课教学合作平台,取得很好的成效。骨干教师如教研组长、到友校参加教研、交流等活动,普遍反映收获不小,看到与名校骨干教师的差距,学到了先进理念,弥补了不足。但多数老师出外交流机会偏少,学校应充分运用教研室搭建的平台,每年都有计划逐步增加选派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参加学术交流研讨会,让教师开阔视野,吸纳新知,增强科研意识。

  3、加强教研力度,成立由专人负责的“教研组”,组织开展教研工作。如通过业务学习,集体备课说课,上研究课,个人反思,开展“最满意的一节课”和优秀论文评选等,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更广阔、多层次平台,实现专业发展。

  4、认真实施“优师工程”和“名师工程”,全面打造优质教师队伍。要分别利用讲授示范课、观摩课、教研、座谈等方式,开展了学科培训和业务辅导工作,让新教师早入门,早日提高教学能力,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建立新老教师结队帮助等操作机制,加强新老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强化传帮带,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的督查与指导,实现共同提高,积极引领广大教师和新课程共同成长。青年教师要虚心向名师、骨干教师学习,诚恳接受意见,勇于反思,积极探索,认真学习课标、研读教材、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考核和管理工作,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师德表率、育人模范、业务骨干”的作用。骨干教师要严于律己,积极进取,向名师学习,勇于改革,勤于反思,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名师,成为学科带头人。

  5、要鼓励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夯实基础。积极开展教师读书学习活动,有重点地认真学习教育书,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开展“读好书、学名师、做高素质教师”的活动。还要更多地学习使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经常上网,了解教学信息,向同行和名师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学校要积极支持教师学历达标。支持和鼓励未学历达标的教师通过多种形式进修,鼓励思想素质好、业务素质较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研究生课程。

  6、倡导教育研究之风,教育科研与常规教研相结合,培养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学校应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思想,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基础,科研促进教研,教研促质量的原则,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应该采取激励举措让教师们勇于、乐于承担研究任务,给他们压担子,使他们在研究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自我。实施鼓励措施,在有条件的任课教师中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自选一项研究课题、写一份实验研究方案、上交一篇教改研究论文,对评选出的优秀成果,在总结大会上给予奖励。以研究促发展,有助于使教师不断学习、反思、实践、改进、提高,逐渐从原来的墨守成规、凭经验教学的教书匠转变成积极开拓、勇于创新的科研型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多关注教师的生活。

  1、部分教师有的偏颇教育言行往往反映教师的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师急功近利的思想日益严重,精神压力也比较大,因此,学校必须关注教师的精神健康。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缓解教师身上的压力。

  2、以人为本,关怀激励。在工作安排上,学校任人唯贤,用人之“长”,发挥教师的优势,让教师们感到学校对他们负责任,帮助他们进步。在生活上,对教师体贴入微,对生病的教师,学校领导亲自探望,捎去大家的问候,学校要为教师排优解难,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关心、爱护方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适应新形势要求,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开展“教师素质提高年”活动,着力提升xx学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开创xx学区教育事业新局面。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学前教育是为终身发展和全人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而提升学前教育师资的质量和专业化水平是当今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和迫切需求。作为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母机”----幼儿师范学校如果继续停留在中等师范学校的层次,势必会滞后甚至严重阻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省市领导审时度势、高屋建瓴,顺应时代的要求,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大力支持我校向更高层次的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晋升的发展战略,决定将妇联幼师、民进幼师、艺术学校并入我校,创建哈尔滨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如今,我校正处于从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向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发展的转型期,师资队伍结构将面临新的问题:我校现有66名在职教师,其中省、市级教学、科研骨干教师21人,约占教师总数的31.8%;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教师11名,约占教师总数的16.7% 。虽然目前骨干教师的比例不算低,学历指标也符合国家高职高专建设标准中提出的专科学校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15℅的比例要求,但四校整合后,骨干教师比例及师资的整体学历水平都将会被拉动下降,师资梯队发展将出现不均衡,学科骨干教师结构分布与专业素养也亟待调整与提高。教师队伍现状与新的高等幼专教师素质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这已成为制约我校向高等幼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出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事关教师的自身发展,更决定着学校事业的发展,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不应该仅仅是外在规模的扩大、办学形式的改变,更应是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学校焕发生机的必然选择,也是新一轮激烈竞争中学校内涵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

  所以,我们力求通过此项课题研究,有效实施“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制定并实施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系列培养方案,建立促进典型教师快速成长并以此带动全校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的高等幼专研究型教师团队,在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实现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水平提高。

  (二) 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本课题有助于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学质量取决于教育者自身的文化底蕴及综合素质,教师素质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隐性文化。社会发展及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传递者、“教书匠”,而是教育实践的研究者、学生主动学习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因此,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目前我校部分教师虽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但其科学文化知识、人文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反映到教学上就是教法比较呆板、陈旧,重教法研究,轻学法研究;教学内容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现代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比较落后;而且部分教师固步自封,继续学习和自我完善的内在意愿不强烈,导致其专业自主发展和创新能力较弱,难以适应学校事业的发展和当前时代的要求。

  本课题研究力求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与培养模式,为广大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各种学习与发展的机会,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水平,以各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逐步形成一支层次合理、结构完善的典型教师梯队,并以此带动全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2、本课题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在师范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继续停留在中专师范教育的层次上,将不能适应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整个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最终导致优质学前教师教育资源的流失和匮乏。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我校发展的当务之急。

  通过此次研究,以期改变教师轻视科研工作,将教学与科研割裂开来的错误认识,解决科研教学两层皮的现象,激发教师浓厚的科研角色意识、对职业的敏感性和学术思想的前瞻性,促使其不断研究学情、学法,富有创造性地研究课程、教材、教法,这必将会切实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3、本课题为其它幼师学校寻求自身发展的路径提供借鉴经验

  目前,全国独立设置大专层次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为数不多,远远不能满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前教师教育培养的是幼儿教师,它需要实行定向的专业教育,不宜采取综合培养的模式。当前,国际范围内师资培养教育的趋势之一也是“纯”师范院校的保留与复归,我校向高等幼专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正是顺应这种发展趋势的要求而制定的。

  因此,我们在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学校与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确定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重点工作,不断充实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尽快提高教学质量、办学能力,为学校今后可持续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对同类学校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及本课题的突破、创新之处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通过我们对20xx年至今的相关教育文献检索发现,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共有数十篇,其中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文献5篇,其余均为国内高等师范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文献。我们进行了分类,主要(1)有关于高等师范转型期教师教育的研究,如魏彦红、李玉侠 《辽宁教育研究》的《 师范院校转型过渡期的教师教育策略研究》、何世峡的《曲靖师范学院学报》的《转型期师范教育的管理观和师资观教师教育体系的研究》、王胜青在《甘肃高师学报》上的《新建师专教师教育转型的几点思考》;(2)有关于教师教育体系研究如王发田在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发表的《 教师队伍建设呼唤构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赵伶俐在《复旦教育论坛》上关于《建构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新体系》;(3)有关于幼师转型期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设置的研究,如华东师大王振宇、庞建萍的《论我国幼师转型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4)关于高校教师评价的如庞鹤峰的《绩效评价--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初探》(5)国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如郄海霞、陈超在《教师教育研究》的关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队伍建设》等。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关于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转型期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还不多,且多局限于经验总结描述成果的方式,但已开始呈现出多角度、成系统的研究态势。我校的此项课题研究将丰富和补充我国的教师教育理论和高师教师建设理论,进一步开拓和深化这一研究领域,并为同类学校的顺利转型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二)本课题研究创新与突破之处

  目前国内各学校整合、升格都是在尝试中求发展,每所学校整合的资源、教师队伍的原有发展水平都存在很大差异,各校发展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也有不同之处。我校在升入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后,一方面要继续做大做强学前专业,突出幼师专业化,所有学科的教育教学必须与当前的学前教育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我们根据社会发展以及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拟设置幼教方向的英语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和动画设计、播音与主持等多个专业,拓宽办学途径。因此,教师队伍建设必然要根据我校的发展方向去找准定位,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在课题实践中探索出高等幼专典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其次,在课题研究的方法上,我们避免了过去单纯的定性研究与描述,将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突破传统的典型教师评价方式,量化考核标准,加强实证性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主要依据《高等教育学》中关于教师教育理论、丁钢主编的《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创新计划》、孟万金的《优质高效:因材施教的教育追求/新课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

  实务丛书》等理论。

  四、课题的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坚持服务并直接运用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实践之中,主要目标是:通过开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学术水平、科研意识、实践能力等一系列培训活动,探究典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法、途径与模式,构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二)主要内容

  1.高等幼专学校各学科典型教师素质结构与评价标准的研究。(主要是典型教师基本素质结构及有关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典型教师发展阶段、培养途径及模式的研究)

  2.中师向高师转型期典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方案的研究。包括:典型教师选拔的标准及条件、典型教师经过培养后达到的目标、培养途径与方式、激励机制和发挥作用的具体要求等方面的系列化培养方案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成果,整理出可资借鉴的信息。

  2、调查法。每个子课题都要进行大量细致而深入的调研,主要调查四校整合后师资的原有水平,作为实验前的基础数据,实验前后学生对教师及其教学的满意度,以及教师对学生认知、教学方式、方法、管理制度及自身教学能力的看法。

  3、观察与测评法。观察典型教师成长的经历,对典型教师的`示范课、实验课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与评价。对典型教师进行实验后测评。

  4、行动研究法。实行研究与学校自身的特点、专业和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边研究、边实施、边反思、边提高。

  (二)研究思路:以社会对高等幼专师资的质量要求、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学校的特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特点为前提,确定培养典型教师的标准和条件→以此作为理论指导,进而确定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方案(包括典型教师素质、结构、培养机制等)→研究、建设和配置相应的教育资源、优化人才成长的环境、提供参观、研修、访问等机会和条件、搭建典型教师示范展示活动的平台→研究和实施典型教师培养方案的具体步骤与实施的具体要求,研究和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检测、评价和修正人才培养规划方案、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评价典型教师达标效果及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一)实验的准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实验任务:成立课题研究的组织结构,对四校整合后的教师素养及教学质量进行前期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综述;找出可以借鉴的经验,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计划每年培养一批典型教师),从学校的主要学科中确定1名教师作为第一批典型教师的培养对象,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国内外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理论与经验,为开展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二)实验实施的第一阶段(20xx年7月—20xx年7月)

  实验任务:实施并逐步完善典型教师的具体培养方案,给第一批典型教师提供各种学习、研究、实践、展示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成长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确定第二批典型教师,新老典型教师结对,为典型教师建立成长档案。按照新的规划方案进行教师队伍建设,进行阶段成果的展示和汇报。

  (三)实验实施的第二阶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实验任务:确定第三批典型教师人选,继续实施培养方案,完善激励机制,反思改进培

  养工作,不断总结经验,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四)实验的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评价教学质量,总结和推广科研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各学科典型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及评价标准的研究报告、典型教师的实验课方案、教学反思、论文,典型教师的培养方案、结题报告等。

  八、 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课题研究的事实依据

  四校整合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与转型后高等幼专的教师素质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迫切需要构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以胜任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全员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采用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把总课题分解分为几个子课题:

  第一子课题:高等幼专学校教育理论学科典型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与评价标准的研究 负责人:郝慧男

  成员:教育理论教研室全体教师

  第二子课题:高等幼专学校艺术学科典型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与评价标准的研究

  负责人:闫桂兰

  成员:音乐、体育、美术、舞蹈教研室的全体教师

  第三子课题:高等幼专学校文化基础学科典型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与评价标准的研究 负责人:于萍、刘翊

  成员:外语、语文、计算机、政史地、理科综合教研室的全体教师

  第四子课题:高等幼专学校典型教师培养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负责人:肖向夷

  成员:朱春晖、闫桂兰、于萍、郝慧男、丁韵梅、王丽、徐建民、李敏杰、左英霞、刘珂、刘翊

  (二)保障条件

  1、人力保障条件: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由孙杰校长亲自主持和指导课题研究,我校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是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及其他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他们曾参加过国家级、省级“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如“五年制大专学校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策略的研究”、“五年制幼师学校各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等),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能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及结题。

  2、研究资料的获得。我们通过互联网,中国知网“中国图书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对相关文献信息进行检索;积极参与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和全国幼儿师范学校协作会的课题研究,可以获取大量的幼师发展及学前教育发展的最前沿信息;还可通过本校图书馆和档案室获取相关学前师范教育的资料。

  3、为支持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和设备,能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为每一个教研室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以方便教师教育教学。另外,特别在学校演播厅创建一个“微格教学实验室”,并提供录像设备、电脑设备、中控室等相关设施,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形成反思的意识与能力,为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最优质的物质条件。

  我校每年将投入八万元为此项课题研究注入资金保证。定时安排教师“走出去”进行学习,并通过把知名专家“请进来”等方式开展学术讲座与研讨;我们同新加坡“智源教育学院”鉴定合作院校协议,将定期派优秀教师出国考察学习。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已经具备完成此项课题的研究的条件。在上级科研部门的带领下,我校全体课题组成员将齐心合力,深入踏实地开展研究工作,一定能获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3

  一、我县教育的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416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职业中专2所,初中35所,小学346所,幼儿园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中小学在校生11。8万人;现有教师7494人。

  二、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情况

  (一)、组织与领导建设。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摆在了突出的地位。从实际出发,本着建立一支数量足、专业素质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且能够适应教育教学和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县里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标准,对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统筹管理和指导,使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经费与保障建设

  1。不断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我县在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保障教师经济待遇的同时,投入经费解决了全县教师业务进修费用。另外,近年来招聘的教师全部有县财政解决工资待遇问题。

  2。努力完善教职工工资管理体制。我县按照"全县统筹,优先拨付"的原则,努力完善教师工资管理体制,确保工资落实到位,统一工资标准、统一发放时间,全县没有发生拖欠教师工资现象。工资发放的具体形式为:教职工工资通过银行按时足额直接拨入教师个人账户。这种工资管理体制,有效制止了基础学校随意克扣教师工资的现象。

  3。不断加大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按上级要求把培训经费列入了地方财政预算。

  4。积极推进教师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部署,我县已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按规定为每位教师缴纳了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教师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分别按照工资的2%比例、5%比例收缴,政府分别补贴6%和5%。此举加强了教师医疗和住房权益保障。

  (三)、制度与管理建设

  1。积极进行教师编制补充,切实加强教师编制管理。近年来,我县认真按照核定的教职工编制,从严规范学校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切实加强教师编制管理。目前,我县中小学教师核定编制为7193人。实有编制7755人,虽然实有教师人数超出编制人数,但是基于我县的特殊县情,依然存在教师不够用的状况,特别是英语、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针对这种情况,我县连续两年进行了教师编制均衡补充,并对新任教师严把入口关,全部进行严格的笔试和面试,然后经过岗前培训合格后上岗。

  三年来,我县公开择优录用本科、大中专优秀毕业生623人,特岗教师242人,通过人事招考和特殊人才引进3名。按照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要求,对农村和边远学校以及寄宿制中小学适当增加了教职工编制。对学生规模较小的乡村采用了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定编。并落实了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和特岗教师编制政策。总体来说,根据我县教师编制情况,依据学校班额、生源等实际情况,严格定岗定员,将核定编制下达到各个学校,努力做到了机构岗位设置合理,教师编制管理严格规范。

  2。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根据我县《关于开展"强化师德教育,争做师德标兵"活动实施方案》、《西华县关于师德师风整顿的实施方案》、《西华县教师职业道德考评细则》等文件精神,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全县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和师德师风整顿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强化责任意识。同时,围绕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在新教师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等培训中都把师德师风作为必修科目,开展了一系列的师德师风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受训教师高达7000多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

  3。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是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有效途径,我县根据省、市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有关文件精神,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审查小组,统一负责教师资格申请人的审查工作,切实加强了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经过严格认真的教师资格认定,目前我县教师队伍中,初中、小学教师与任教学校类别、层次均相一致。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的相关信息,已经按照省市要求,将教师资格认定的数据、信息进行了存储,逐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切实落实教师"持证上岗"制度。

  4。严格实行校长和教师的任用聘用制度。我们在抓校长队伍管理的过程中,严格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和专业标准,完善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把平等竞争、严格考核、择优聘任作为选拔校长的主要方式,突出成绩、注重品德,增加了选拔校长的严肃性和透明性。在教师的管理和使用上,我县根据"按需设岗、平等竞争、严格考核、择优聘用"的原则,对现任教师进行公开招聘,聘期一般为3年,聘任期满根据考核结果对教师进行续聘、缓聘和解聘。对一些学校的代课教师的问题经过协商也得到妥善解决。

  5。全力抓好中小学教师交流工作。根据省、市文件精神,我县制定了《关于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实施意见》。凡积极参加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将获得县教体局颁发的支教证书,并以此作为今后职称评定、评模奖励等的主要依据,而且每人每年得到2万元的下乡补助。这一规定加大了教师的交流力度,每年都有40名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有效地发挥了城镇学校、强校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支援了农村教育。

  6。健全激励教师奖惩机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并完善教师表彰奖励制度,每年九月份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表彰大会,并予以适当的物质奖励,注重教师奖励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从20xx年开始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课程改革"四名工程"评选活动,每两年一届评选一批"名校、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被评上的人员县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二是积极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和网上"晒课""评优"活动,并且制定了《西华县"一师一优课"实施方案》,设立"一师一课"活动专项奖励,把活动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以此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

  7。加大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我县进修学校每年都利用暑期、寒假对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轮流培训,包括新课改培训、多媒体技术培训、安全教育培训等。另外,还大力鼓励教师通过参加函授、自学、成人高招、脱产进修等形式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有效地提升我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20xx年以来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一是要求每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参加"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网"学习,要求达到100分,对不达标者给予通报批评,并且将校长教师参训学分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考核、任用、晋级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二是聘请知名专家在进修学校轮流对教师进行班主任培训、教师师德培训、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培训等,要求每个教师必须达到360学时。这些培训措施有力的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水平。

  (四)、培训机构建设

  我县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高度重视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制定了《西华县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发展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采取有效具体措施予以保障,并将其纳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我县教师进修学校已被省里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基构",目前,正在争创国家"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基构"。

  三、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还有不少问题存在。

  一是农村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流失比较严重。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环境差,交通不便,没有特殊的生活补贴等,导致农村教师人心思走,队伍不稳定成为一个严峻的事实,特别是偏远的乡镇学校,优秀年轻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十分困难。

  二是分布失衡,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主要原因是教师编制按学生数核定,整体不缺编,但农村学校班额较小,导致部分学科教师紧缺,教师队伍整体呈现出结构性缺编。目前,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专业缺编,影响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制约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是学历层次和骨干教师数量有待提高。我县教师学历层次虽然达到了合格水平,但是与其他先进县市相比差距还很大,尤其是研究生学历人数少,名教师、名校长数量还严重滞后,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数量上也不多。

  四是老龄化现象突出。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启用了一大批民办教师,这些教师目前已经进入老龄期。另外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外出考察学习、进修的机会相对较少,造成青年教师千方百计进城,加剧了老龄化现象。

  五是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教师进修受到一定的制约。

  四、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争取做到规范合理。一是严格执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确保中小学机构编制与审批的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的人员和领导职数相对应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的落实。二是做好县直部分学校超编教师的转岗工作。三是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宏观调控力度,促进教师有序流动,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下乡支教,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2。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对在农村边远的乡镇任教的中小学教师提高工资或者加大各项补贴倾斜政策,并且给予合理的生活补助,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3。进一步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更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教育强县,培养创新人才,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大改革力度、剔除弊端、与时俱进、振奋精神,切实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为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奋斗目标作出更大的努力!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4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孩子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一、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在这次自查自纠活动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析自己、审视自己。

  1、首先,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才能在业务上有新思路、新突破,再上新台阶。其次,多年来的从教,使

  我认识到:只有在平凡的岗位中踏踏实实的工作,默默无闻的付出。并自觉遵守《教师法》,以它为准则,时刻提醒自己要依法执教。这样的人生才会过的充实有意义。

  2、我热爱教育,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热爱我们的学校。因此,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都要将校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以“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精神来指引我。在做好教具、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工作中本着“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的原则来设计活动,并做好记录。

  3、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现的,因为孩子眼中的教师都是具体的,而教师又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式人物”。所以,我要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孩子。

  4、班主任工作方面在坚持教好书的同时,我从未放弃过育好人。从参加工作第一年起,我始终担任班主任,我觉得,做一个班主任也许不难,但要做一个好班主任就很难了。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主要做到了两个字:“爱”和“严”,这使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既改变了一大批后进生,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

  5、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可以让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地关心他,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也就容易接受你的教育,很快地加以改正。这种爱,有对学生思想形成的正确引导,更有对学生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关心。

  6、存在的问题:

  1)、工作有时不够扎实,遇到困难不能知难而进,有时有任其自然的松懈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有时畏首畏尾,不能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

  2)、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得还不够,因此解决学生的思想上的问题常常不能得心应手。

  3)、对待学生有急躁情绪,不够耐心。

  二、整改措施

  1、严于剖析自己。

  严于剖析自己,需要一些勇气和信心,但它是对自己高度负责的一种表现,剖析自己的过程是正确认识自己、深刻认识问题的过程,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具体行动,也是对自己的实际考验。我也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特别是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错误是很不容易的。

  我觉得我不能就滞留于现状,我要做到真正剖析自己,要为自己定好位。我不能把自己降低为普通老百姓,不能仅仅按老百姓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看清自己平常没有察觉或没有引起重视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同事和领导的意见和建议,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快地进步。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素质。

  加强业务学习,并作好要点笔录。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方法,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切实转变观念,增强紧迫感,提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3、坚持每天放学十分钟的总结,及时对学生当天的学习、生活及在校表现进行总结,以表扬鼓励为主,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语、仪表、行为,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按照泰山区教育局的安排,我校也进行了“三亮”活动的实施,我严格按照这次教师作风整顿的要求,认真学习,深刻反思,对照要求深入剖析自己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努力提高,现将结果汇报于下:

  第一方面、现有的问题及现状

  首先,对整改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在:

  一是学习的自觉性不强。没改变那种“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习惯。自己较注重单位安排的各种思想政治及业务学习,而对其他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二是学习的钻劲不够。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做了笔记,但往往浅尝辄止,没有作深入消化,领会内涵,应用实践;

  三是学习重点不清。自己没有认真把握学习重点,但求面面俱到,忽视了与教学直接相关的重点学习。

  其次、责任意识不够强

  由于大局意识不够,往往只管自己职责以内的事,其它的事就少有过问。有时,自己明明看到班上存在问题,有时自己认为无足轻重、无碍大局、可干可不干的事,也就无动于衷;有时本该今天干完的事,也随便拖到明天干。

  再次、在教学工作中创新不够。因为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教学工作中仍有些默守陈规,拘泥于传统教学思维和模式,不能放开思维,开拓创新。在处理问题时老喜欢“看别人的”或是用一贯的'老套路、老办法。对于各种教学规章制度不加辩证分析地贯彻执行。最后、对工作的热情度不够

  教学工作是一项既单调而又枯燥乏味的重复性工作,日复一日地重复,思想上也就有所动摇,工作热情有所减退,对工作的积极性也大不如初,滋生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态度。

  第二部分、出现问题的原因

  其一、由于平时疏于学习在知识结构日新月异的今天,不学习,就要落伍。以往我总认为,只要能把自己的本质工作干好就行,其他学习都无关紧要,殊不知,学习与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深入地、系统地、全面地学习,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在我自己的教学工作岗位上,我认为只要能把美术课上好就行了,而放松了对其他课的知识学习,加之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对于学习制度坚持不够,老爱犯“三分钟”热情的毛病,这一不良习惯致使学习收效不大。

  其二、一心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变弱。

  我们的一切出发点应着眼于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由于自己性情较急,学生稍有不听话就缺乏耐心,缺少笑脸和热情,总认为他们不是自己的孩子,他们想要怎么样就随他们,对他们也不严格管教,放任自流,与同学们的交流不够,没有与经常与他们打成一片结下浓厚的情谊。

  其三、思维不够超前,认识落后。思维局限,认识落后,进取意识不够强,认为工作上过得去就行,不求冒尖,但求稳而不乱,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按部就班,认为只要规规矩矩地按教学条款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办事,工作上不出错,不给学校添乱子,也就问心无愧。没给自己树立起跨越的高标杆,让自己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反而缺乏向更高目标追求和奋斗的激情与勇气。

  第三部分、今后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首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做到全面学习和重点学习相结合,不断给自己“加油”和“充电”,经常和同事们相互交流、相互竞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认真学习各种规章制度,树立爱岗敬业和安全教学的责任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的思想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

  其次、严于律已,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要体现在为学生服务上。所以在教学工作中,自己始终要围绕为学生服务这先决条件,严于律已,一丝不苟地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多抽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强为学生服务的责任意识。

  再次、开拓创新,树立大局意识。在教学工作中,要开拓创新,敢于突破常规思维,想别人之所没想、所不想,树立敢闯、敢冒的精神,只要所思、所识、所想、所为符合教学工作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就大胆地干。自己要勇于剖析自己。经常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积极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向其他同志请教,请别人帮助查找问题,对于别人的批评和指正,自己决不敷衍,坚决摒弃面子思想。努力树立大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5

  百年大计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业绩,学校才能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实现“办好教育回报人民”的承诺。一学年来,我们狠抓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了学校的飞跃发展。

  一、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前提

  在学习中提高教师的认识。“教育是爱的艺术”,“爱是教育的基石”,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的真谛。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激励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其中,我们又把热爱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作为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关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教育的权利。

  在制度上规范教师的师德。我们每一学期都要与所有老师签订〈师德师风协议书〉,对教师的师德师风作出明确的要求:比如不乱办班、不乱收费,不歧视不排斥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文人体罚心罚学生,不冷眼对待家长,不向家长索要财物等。如果有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学校将按照协议书中的规定,作出严肃的处理。

  在舆论监督中约束教师的育人行为。为了对教师负责,也是为了让社会满意,并发挥社会各界对教师师德的'监督作用,我们聘请了校外师德师风巡视员;设立了师德师风举报箱,开通了师德师风“校长热线”,让学生和家长及时反映教师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这些措施的制定,增强了教

  师的自我约束,很好地发挥了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在学习中提高,用制度来规范,用舆论来约束,对教师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既宣传法律法规,又提倡奉献精神,是我们学校加强师德建设的成功经验。

  二、精研业务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

  要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我们一手抓学习,一手抓研究,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循序渐进,在较短的时间里让教师的工作能力有了迅速地提高。

  (一)加强学习

  让学习成为教师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信息经济的日渐迫近,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一张文凭的“保鲜期”已经大大缩短,我们必须及时补充新的知识,吸收新的信息,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永葆活力。我们学校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和各种形式,向老师传达新的观念,传递新的信息,引导教师要加强学习,及时“充电”。通过学习,我们许多教师都明白,只有学习才能增强我们的能力,优化我们的素质,才能胜任新观念、新思想下的教育工作。学习,已经成为了我校教师提高工作质量的需要,成为了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

  让学习成为学校的制度。对教师理论学习的内容和学习量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的理论学习必须以教育理论为主,要自己的学科教学密切联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每月不得少于15页,要作为教学五认真的检查内容。为了激励和督促教师学习理论,

  我们还定期举行理论学习笔记展评,开展理论学习交流,开设教师“教育论坛”,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为教师搭建相互交流切磋的平台。

  通过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教师普遍转变了教育观念,调整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优化了自身素质,增强了教育的底蕴,提高了教育质量。

  (二)加强研究

  1、坚持开展好常规研究

  教师的工作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是极具研究性的工作,让教师把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纳入研究的范畴中,这是实践先进教育思想的需要,也是落实新的课程改革精神的需要。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推行集体备课制度,提高备课质量。我们对集体备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坚持个人研究和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即:钻研教材——写出教案——集体研究——修改使用——课后反思。集体备课不仅把教师从繁重的工作量中解脱了出来,而且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充分发挥了集体的作用。

  上好六种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每学期都坚持上启示课、调讲课、过关课、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既帮助个别教师尽快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又让更多的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写好教学反思和案例评析,让教师在总结中提高。我们坚持要教师每一堂课上完以后都要写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教程中的得失;还要求教师每一个月都要写一篇案例评析,以这样的方式梳理自己一月以来的教学

  实践。通过这些做法,让教师时时、处处都处于研究之中。

  2、全力抓好教育科研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科研就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把学校工作中的问题专题化,课题化,增强工作的研究性,目的性,并且让一批骨干教师参与到研究中来,这对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年,我们先后开展了一些科研课题的研究,我们把素质教育的方针贯彻到了教育实践中,把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培养了一大批教师,让他们成长为了学校的骨干力量,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造就了一大批“基础宽厚,个性张扬”的学生,真正做到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开展教育科研,还迅速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成功打造了优质教育的知名品牌。

  我们立足校情,着眼发展,开拓创新,舍得投入,实现了“科研强师、科研兴校”的办学追求。

  三、建立激励机制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保证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我们长期开展好教师继续教育,提升教师队伍质量的有力保证。我们相继建立了择优外派学习制、双飞激励制(在继续教育中取得了突出成绩的教师可以享受双飞外出学习的待遇)、定期理论学习制、教师论坛奖励制(每学期举行青年教师教学论坛,并及时予以奖励)、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制、青年教师成长指数制、科研专项评分制、一组一小题研究制(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研究小课题,纳入六认真检查的内容,期末统一考核。)、“两个一”考核制(每期一篇论文、一堂优质课,达到此要

  求的才能得到期末10分的专项考核分,以此促进青年教师加强学习和研究。)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充分地调动了教师们参与学习、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由于我们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千方百计地抓好了教师的继续教育,终于让全校教师的工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让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现在,有县级学科带头人两名,校级骨干教师十五名。近年来,我们教师在县级以上发表论文两百余篇,上县级优质课五十余堂。

  “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这是我们执着的追求。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把这一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力争抓得实在,抓出特点,抓出成绩。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6

  根据教体局通知要求,我们依据督导工作方案,就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下,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教师队伍及时得到补充,教师队伍结构不断得到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优秀人才的培养与选择机制不断完善。现将自查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全校共有15位专任教师,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6人,二级教师7人,工人1人,15位教师中,本科学历10人,大专学历5人,合格率为100%,高层次学历达标率为100%。

  二、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情况

  (一)、组织与领导建设。我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摆在了突出地位。

  (二)、经费与保障建设

  1、不断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

  2、努力完善教职工工资管理体制。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正确发挥对教师的激励导向作用。

  (三)、制度与管理建设

  1、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根据教体局的文件精神,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全校深入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和师德师风整顿活动,教育和引导我校教师强化责任意识。同时,每一学期,我校围绕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

  2、严格实行教师的任用聘用制度。在教师的管理和使用上,我校根据“平等竞争、严格考核、择优聘用”的原则,对现任教师进行公开招聘,聘期一般为1年,聘任期满根据考核结果对教师进行续聘、缓聘和解聘。由于我校缺少专职英语教师,经上级领导批准,我校领导班子多方把关,代课教师的问题经过协商也得到妥善解决。

  3、目前我校无教师进行交流工作。

  4、健全激励教师奖惩机制。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并完善教师表彰奖励制度,每年九月份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表彰大会,并予以适当的物质奖励,注重教师奖励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积极评选校级优秀教师;二是积极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和网上“晒课”“评优”活动,根据上级活动精神,把活动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以此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

  5、加大我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大力鼓励教师通过参加函授、自学、成人高招、脱产进修等形式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有效地提升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在本学期,我校教师积极参加去教研室的各级各类培训,而且我校老师,在培训期间从没有迟到、早退现象。现在我校老师已经深入体会并认识到了培训学习的重要性。

  三、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

  尽管我校行政对教师队伍建设特别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看来,仍然有许多地方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重视:

  1、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完全合理。近几年来,我校一直没有专职音乐和美术教师,尽管学校一直在努力,但是,学校的音乐课和美术课,一直上的不够规范,影响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制约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我校比较偏远而且周围全部拆迁,学校目前就像一座孤岛一样,这样的现状,使我校对优秀年轻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十分困难。

  2、经费的制约,影响着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来,学校虽然把有限的经费大都用在了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尽最大可能的满足教师的需要,但仍然捉襟见肘。学校根据现状制定了《教师外出学习制度》,尽最大努力的帮助教师解决学习经费,但教师仍然要负担相当大的一部分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学习的热情。学校组织教师撰写论文并投稿,也要求教师自己负担评审费用后,在根据结果进行奖励。由于经费的限制,学校也不能经常请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校本培训的质量。

  3、学校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工作热情的激发上制度不够完善、措施不够得力。由于学校规模较小,教职工不多,学校在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时,经常将全体教师放在一起,没有专门针对青年教师开展工作、制度激发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制度和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针对性不够强,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在今后,我们将根据上级的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的管理理念,不断改善教师队伍专业结构,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和措施,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工作热情,推动学校进一步向前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7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结合当前教育教学的最新形势,对我校全体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不同特点,作了相关的调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制订出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年规划。

  一、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10人,其中专任教师9人,教职工中中青年教师5人,占教师总数的50% 。目前,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专任教师中大专学历5人,占50%,本科5人,占50%。专任教师中具有一级职称的有4人,占40%。学校全体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认真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工作态度端正,工作热情高涨,潜心钻研业务,注重课堂教学实践,学校、教师以教科研为先导,积极投身教育改革,由于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团结奋斗,办学成果较为显著,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肯定。

  二、教师建设存在问题

  1.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不平衡,有少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呆板,缺乏积极的课改意识,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各学段教师高一层次学历占比较低,教师整体素质与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有较大差距。

  2.专任教师结构不尽合理。结构性师资紧缺的矛盾较为突出,教师学科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学校教师年龄趋向老龄化,优质教师的数量不多。

  3.领军人才数量不足。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数量缺乏。

  4.人事制度改革机制不够完善。学校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有了较大的.推进,但以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等人事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三、教师建设工作思路

  1、围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整体规划教师继续教育,整合培训资源,完善管理体制,优化研训内容,创新研训模式,突出教师队伍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实施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工作目标,以实施新课程为载体,总结、推广先进教育教学经验,促进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稳步提高。

  2、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工作重心,开展以“三新一德”(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培训,从根本上实现从以数量为主的发展向注重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转变。

  3、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让教师既抓教研又从事师资培训,培训做到理论学习与课例研究、集中学习与课堂指导、中心发言与群体互动相结合。构建了任务驱动、专家引领、远程资源、课题带动、师徒结对、同课异构、磨课教研、校本教研、网络论坛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切实有效地提高培训、教科研质量,树立研训一体化的新理念,认真尝试,努力摸索新路子,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4、组织实施以进一步理解课改理念为主线,提高教师执教能力为重点,扎实开展“教师教育技术”的全员培训工作。

  四、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1.遵循《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深化师德建设,提升师德建设内涵,显著提升学生和社会对教师的满意度。以促进教师成长为目标,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形成正确的师德导向,增强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扬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精神,促进师德教育的制度化、科学化、经常化,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

  2.学校领导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在促进学校整体发展、推进新课程改革中承担的使命,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反思、总结经验,做教育改革的引领者、支持者、服务者、研究者。干部要严以律己,做师德的楷模、表率,引领全体教师形成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

  3.利用学校和社会各种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人文素养提升的实践活动,着重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与知识,以陶冶情操,增强人文底蕴,塑造人格魅力。

  4.定期开展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满意度的调查,发现和表彰先进典型,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全体教师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

  (二)满足教师需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开展以需求为导向,校本研修为主的全员培训的内容聚焦在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发展性知识和研究性知识等方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推动以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为取向的教育教学研究。

  1.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提高培训质效

  规范教师进修、教育研究制度,完善各类考核、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潜力。

  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构建以功能齐备、查询方便、交互性强的网络管理平台为标志的教师培训工作管理体系和网络管理体系,建立培训学分管理平台、培训档案管理平台,形成科学高效的咨询、决策、执行、评估和奖励的管理运作系统。

  2.建立校本研修制度,提供专业支持

  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学校,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加强校本研修课程建设。建构以课程领域、课程模块、课程实施为内容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结构。加快教学、研究、进修一体的改革;开发多样化、多层次、多序列的模块式课程资源,形成一批包括公共课程培训、学科课程培训、专题培训和教育教学管理者培训在内的精品课程,全方位地满足教师需求。

  (2)探索校本研修模式。建立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融教研、科研、培训、电教为一体的专业支持体系的研修模式。根据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教研组、年级组的建设,探索教研活动的创新,全面提高研修的质量与效果,促进教师自主学习,通过专题讲座、观摩交流、校本培训、区域合作、课题研究、自主研究、特色带教、远程教育等方式,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与使用“新教材”的能力,使专业培训与师德培训、集中培训与日常培训、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全员培训与骨干教师培训相结合。

  (3)加强校本研修建设。以课题研究引领为抓手,鼓励全员积极参与,建立一批校级、区级、市级、国家级研究课题,推动校本研修健康、规范、科学、有序的发展。

  4.实施专业发展培养工程,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通过与名校合作,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培养一批优秀骨干教师;通过发挥骨干群体引领指导作用,带出一批优秀教师。

  (1)提升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水平。逐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学历水平,加大教师学历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校,开设各类学历培训班,满足教师积极自主参加学历进修、获得专业发展的需求。

  (2)实施青年骨干教师梯队培养计划。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的培养工程建设,完善培养机制,注重激励、考核机制。注重培养过程,保证数量,提升专业内涵,形成青年骨干教师的群体。

  (3)实施教师全员继续教育计划。继续执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实施新一轮全员继续教育计划。全员继续教育重点是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加深学科专业素养,拓宽知识领域,掌握教育教学方法、策略,改进教育教学行为。针对教师不同的成长阶段,提供不同的培训服务,根据不同职务和岗位,开展包括承担学校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教学辅助等任务的各类人员在内的分类培训。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8

  一、自查情况

  (一)领导重视,狠抓师德教育

  我园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工作,把师德师风工作纳入了幼儿园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多次专题开会研究落实师德师风工作的各项任务。建立了由x园长任组长,其他行政领导为成员的师德师风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师德师风工作。我们利用政治学习,组织教师学习相关师德工作的相关文件,学习《教师法》、《教育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等。通过学习,使我园教师养成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的自觉行为。在学习方法上我们采取了自学、听辅导讲座、讨论、答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力求使学习收到最好的效果,同时结合本园实际,制定了《xxx中心幼儿园教职工师德规范》,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时时自我反省。

  每学期,x园长还同全体教职工签订了《师德师风承诺书》和《廉洁倡议书》,进一步明确了责任。

  (二)制度保障,规范师德师风

  为了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对遵守师德规范的约束力和自觉性,幼儿园结合工作实际,对照师德规范的要求,科学制订和逐步完善了幼儿园师德师风各项规章制度,主要有《教职工考核评分细则》、《教职工考核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不仅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导向作用,而且使幼儿园对教师的学年考核有据可依、公平公正。

  (三)主题培训,师德常抓不懈

  1。幼儿园领导班子会。要求班子成员对自己公正廉洁,勤政务实,公开办事制度,依法办园,依法执教,规范办园秩序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省。

  2。教职工师德师风学习会。每学期召开教职工大会,要求我园教职工根据工作岗位对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及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等情况进行自查自纠。

  3。暑期师德集中培训。为提高学教师的师德水平,每年暑假我园都会组织全体教职工举行师德培训会。培训采取理论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等形式,通过主题报告、小组交流、心得体会等途径提高师德培训的有效性。

  4。新教师岗前师德培训。开学前一周,园长室专门召开新进教师座谈会,向新进教师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并安排好师徒结对工作,确保新教师能尽快适应xxx中心幼儿园,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教师。

  (四)学习先进典型,塑造教师形象

  幼儿园只有始终抓住师德建设不放,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各类先进典型,把师德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才能塑造出好的教师形象,才能把师德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峰。

  (1)抓住身边的典型。我们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身边的典型将有更强的说服力,幼儿园在广泛开展学习的过程中,组织教师学习身边的优秀教师事迹。

  (2)学习模范教师事迹。我园先后组织教师学习了窦桂梅等模范教师的感人事迹,每一位优秀教师都以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兢兢业业的的工作态度与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为师德规范作出了最好的诠释,也给广大教师最直观的感受与引领。

  (五)考核监督,落实师德建设

  1。为了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由陆静芬园长为组长的教师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建立教师的评价机制,对教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幼儿园建立了平时考核、学期考核和年度综合考评三级考核机制,形成了从师德、专业技能、教育教学行为到教育教学效果,从教育教学到卫生保健等一系列的监控体系,搭建了一个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平台。

  2。建立师德师风投诉制度,畅通有效的投诉举报电话,接受幼儿家长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幼儿园对收到投诉要及时进行自查自纠,构建了幼儿、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师德评价体系。

  3。开展师德师风家长问卷调查,以家长的满意率作为评先、评优的首要依据,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幼儿园及时给予了处理、整改。

  4。幼儿园将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以及对师德考核不合格教师实行“一票否决”的`情况,有效地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存在问题

  通过自查,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师德师风专栏缺失,师德宣传阵地建设力度有待加强,行风监督员没有设立。

  2。部分教师表率作用欠缺,以身作则还有待加强。个别教师上班玩电脑游戏、聊天时有发生。

  3。极少数教师不注意专业发展。没有树立终身学习观,不注意知识更新,缺乏对教育本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育创新的探索与研究。上课没有激情,教学方法单调,没有开拓和创新意识。

  4。教师师德情况归档不到位。

  三、整改措施

  工作中存在不足和遗憾实属难免,“知不足而改进”是推进师德师风工作的有效手段。幼儿园将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检查,摆出问题,积极面对,认真整改。

  1。强化学习促提高。师德师风建设要常抓不懈。针对少部分教师责任意识缺失的问题,幼儿园要有目的、有计划、多形式地进行主题教育活动,开设师德师风专栏,加强师德教育的学习与宣传。要对师德标兵、师德典型的先进事例进行发布宣传。要通过园长信箱、举报箱等经常了解情况,及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艺精湛、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努力创建一个环境优美、学风浓厚、关系和谐的育人环境。

  整改负责人:

  整改落实部门:

  2。健全机制促规范。针对极少数教职工上班玩电脑游戏、聊天等纪律观念不强、作风散漫、岗位职责意识淡薄的问题,幼儿园将设立行风监督员,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检查,以促进教师更加规范地教书育人。

  整改负责人:

  整改落实部门:

  3。完善制度保长效。我园将建立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幼儿园要依据市局有关文件制定师德师风考核办法,逐步修订和完善制度,建立师德师风长效管理机制,有效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整改负责人:

  整改落实部门:

  4。档案归整显完善。我们将要求有关部门和档案室共同协作,把师德师风的有关文件资料、学习材料等进行整理、归档,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更加规范、完善。

  总之,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我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长抓不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9

  一、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一是学历结构不合理。尽管学历不一定与才能、学识成正比,但总的来说,高学历的总体能力、学识层次更能够让社会认同。就整体而言,我国幼儿园教师学历偏低,硕士学位、本科学位的高学历老师更是太少。幼儿园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突出人才优势。

  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中年骨干教师缺乏。特级教师数量不足,在培养指导中青年教师方面,发挥特级教师作用不够。我国民办幼儿园教师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表现为青年教师比例很高,40岁以上的年龄的教师也不少,但中年骨干教师较少。这说明幼儿园一般吸引的是刚毕业和社会上的大中专学生以及一些没有幼教经验需要通过学习和培训的老资历教师来当保育员。这种近似“哑铃型”的师资结构,对幼儿园的持续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年轻教师虽具潜力和活力,但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有一个过程;老资历的教师虽责任心强,但知识老化、方法陈旧、强调经验、开拓精神不强等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教师虽不直接参与教育教学,但我们一直强调的是要保教结合,这样下去可想而之。所以应当注意的是,合理的教师年龄结构,是民办幼儿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民办学校应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快优秀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以保持人力资源持续衍接。

  三是性别结构不合理。由于男教师的缺乏,“女性化”迹象已在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幼儿园出现。具体表现在培养学生勇气、胆量的教育活动不是被忽视就是无法开展,而这是男教师的优势所在。幼儿园缺少男教师,孩子就如同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一样,性格可能产生缺陷。正如孩子的养育要有女性也要有男性一样,让教师在性别上趋于平衡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所生活的世界。

  2.教师队伍的职业认同感、归宿感差,事业心不强

  幼儿园教师平均时间相对与一般职业而言本来就要长,幼儿园为了达到市场竞争的稳定,为了这一目的,相对幼儿园教师工作项目繁多。教师不是单纯承担一项或两项任务,而是承担多项任务,工作责任重、压力大。另外对于幼儿园而言,在追求生源的大背景下,孩子的安全,掌握知识的能力,家长关系等等,不仅决定了教师的地位,而且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奖金等挂钩。而作为幼儿园教师所教授对象是幼儿,对孩子的教育是很琐碎的事,也是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才形成孩子的良好发展,也因为教育琐碎,这一点一滴不能很好的被人所认同,教师自己也感觉不到成就感,所以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归宿感差。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方面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一方面不得不给自己加大心理压力。

  另外,一部分幼儿园教师事业心不强,他们没有将自己融入民办幼儿园之中,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目的与幼儿园的办学目的相统一。由于民办幼儿园以“购买”的方式获得教师人力资源的使用权,这种方式自然产生“你出钱,我为你干活”的简单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关系自然而然造成了教师的事业心不强,而且这种关系并不适应民办幼儿园作为一个专业服务机构的性质,民办幼儿园以其提供专业性的教育服务为其社会功能,因此学校以专业性人力资源为依托,要求教师以教育教学专家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教学,而不是以代理人、甚至是局外人身份教学。

  3.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强

  由于幼儿园的绝大多数教师都是聘用制,教师聘用的随意性强,随用随聘,这就使教师队伍呈现极大的流动性,而且这种流动性还表现出强烈的不可预测性。任何一个团体,要谋求长远而持续有效的发展,必须拥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团体成员,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学校也如此。另外民办幼儿园人事管理上也类似于私营企业,教师以一种打工的身份在为校方服务,缺乏“主人翁”地位和团体归宿感,办学者和教师是一种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这种认识关系给教师的流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也使教师很难真正融入到学校集体之中,以致成为“匆匆过客”。

  二、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1.把好教师入门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把好教师的入门关。首先是扩展招聘范围,只有选择的范围广泛,才有可能精心挑选,达到优中选优的目的。作为一个成熟的幼儿园,在教师招聘上要形成自己的一套流程,克服随意性、无序性。

  在教师的配置上,应强调合理的队伍结构。首先是专业结构要合理,不能仅限于单一的幼师专业,可让多专业人员参加幼儿教育;第二,应保障年龄结构合理,使老中青教师形成梯队;第三,讲求教师学历比例的合理,不是学历越高越好,而是要合理搭配;第四,性别结构要合理,幼儿园女性教师扎堆,不利于幼儿健全个性的形成,因此应配备一定比例的男性教师,每个班级至少配备一名。

  2.做好教师职业规划,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帮助教师做好职业规划,关注他们的专业成长,不仅可弥补他们专业上的缺陷,而且可以让他们享受到成长的快乐,看到自身价值所在。

  第一,实施名师工程,即,提倡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向“名师”发展。对于每一位教师,要指导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帮助他们分析自身优势与问题,确定自我发展的目标,树立专业学习的榜样,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与步骤,并为每一位老师设立了专业成长档案袋,详细记载他们的专业成长过程。

  第二,鼓励教师自我修养。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坚持写教学日记,及时记录工作和学习中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说所做,促使他们思考,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同时鼓励教师开展自学,配备一定的藏书,并定阅报刊杂志,让教师们在阅读与思考中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改进自己的行为。

  第三,鼓励教师之间开展教学互助,共同分享教学感受。可以组建骨干教师与其他新教师一对一形成师徒关系,规定新教师每学期到骨干教师课堂听课,每学期徒弟上汇报观摩课,并得到指导老师的深入的指导和点评。同时,还可组织教师之间互相观摩幼儿园各项活动,如早操、教学活动、环境布置等,并当场组织评课,使新教师更直观地学习幼儿教育的方法,综合提高业务水平。

  第四,请专家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幼儿园开放办园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体现,是提升幼儿园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增强理论思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专家的一个提示,几点建议,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催熟剂”。为此,幼儿园可以设置专家扶持热线,建立专家辅导平台,让教师们与专家直接对话,让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架起专家与教师相互沟通的桥梁。有条件的可以请专家来园讲学,与教师面对面交流。

  第五,以科研带动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是提高他们专业素养的`有效手段。

  3.注重教师的形象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还要着眼于教师的形象建设,着眼于教师精神和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因为只有教师具备良好形象,才能支撑起幼儿园的整体形象,才能形成全体幼儿的良好形象。

  一应明确教师形象塑造的内容体系。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其良好形象的塑造需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第一,礼仪形象。包括面部表情、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场合下的态度及运作表现。第二,仪表形象。包括教师在工作期间的着装打扮、装饰打扮,如服饰、鞋装、发型。第三,语言形象。包括语速、语调、普通话及文明语言的使用。

  二应制定教师形象塑造的制度体系。塑造教师的良好形象,需要以一系列制度作为保障。

  三应构建教师形象塑造的培训体系。教师良好形象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长期的严格培训才能实现。培训要有明确的课程内容、教材、方式方法,还要在时间和制度上给予保证。

  4.保障教师的权益,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一直以来,我国幼师存在社会认可度不高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首先应从幼教行业内部做起。

  一应坚决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教师的合法权益包括获取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的“保障权”,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自主权”,指导和评价学生的“评价权”,从事学术研究活动的调研“参与权”,寒暑假及法定假日的“休息权”与“自由支配权”。

  二应积极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教师的价值取向是多方面的,对大多数教师而言,高工资高福利不一定很重要,而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才是最根本的。为此,要想办法增加教师主人翁意识,加大其对学校的感情,培养他们对学校的依赖程度与认同程度。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实现依法办园、民主办园、科学办园。一方面,要强调办园的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另一方面,要克服家族式管理,开辟普通教师参与幼儿园管理的通道,要任人唯贤,不任人唯亲;再一方面,要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荣,为教师营造一个有张有弛,弹性作息的工作环境。

  总之,他们让教师看到了幼儿园及自己的前途,让他们感到自己真正是幼儿园的主人,是幼儿园的一份子。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10

  1、理念引领,培英实验中学继承了培英中学“做有白绿精神的现代人”办学理念,“致力于发展成为师生幸福、百姓放心的广州市一流民办初中”的发展愿望。在这理念和愿望的指导下,学校以“教师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人性的教师管理融洽了教师关系,教师和学校行政之间可以畅所欲言,谈学校的工作方向或工作得失等。

  2、制度管理,为了规范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也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对全校80多位教师都制定了岗位职责、

  3、文化管理,以文化熏陶人,以文化凝聚人心,用文化提升品位、培英有着130多年的历史,校园文化浓厚,培英实验中学继承了培英中学的学校文化,以“白、绿”为校色,“信望爱”为校训。

  4、质量管理,学校非常重视教学质量,重视对全体教师的激励制度。制定了<<毕业班工作奖励办法>>,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项竞赛,积极撰写教育教学经验论文,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对于获奖的教师给予奖励。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1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为进一步加强全县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合理优化配置,10月8日—10月31日县政协委员调研组深入部分学校、街道社区,采取访、问、听、看、查等形式,对全县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98所,其中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初中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小学146所(含县直小学4所,中心校15所,教学点13个)、幼儿园2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学班1201个,其中高中119个、职业技术学校19个、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37个、小学707个、幼儿园117个、特教班2个。

  在校生共计45739人。其中:高中在校生6354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784人、县直初中学校4877人、农村初中6489人,九年一贯制学校3584人,县直小学7718人、农村小学14475人,县直幼儿园383人、农村幼儿园1045人,特殊教育学校30人。

  全县在编教职工4380人(专任教师4140人,为教职工总数的94.5%),其中高中教师418人、完全中学教师106人、教师进修校教师33人、职业技术学校教师68人、初中教师1057人、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548人、小学教师1802人、幼儿园教师288人、特教学校教师9人、县直五个二级单位51人。学历结构:研究生18人,本科2388人,专科1626人,中专259人、高中以下89人。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89%、96.7%、 98.9 %、97.1%。职称结构:中学高级教师799人,中级教师924人,初级教师338人;小学高级教师711人、中级教师696人、初级教师378人。年龄结构:35岁以下1083人,占总数的24.7%,36—40岁710人,占总数的16.2%,41—45岁675人,占总数的15.4%,46—50岁753人,占总数的17.2%,51— 55岁748人,占总数的17.1%,56岁以上411人,占总数的9.4%。

  近年来,我县立足于“科教兴县”发展战略,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一是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工作目标管理,与学校的量化管理、业绩奖励挂钩,通过努力,全县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明显提高。二是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依托全员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今年为了缓解教师不足,全县招录了85名教师,为教师队伍增添了新生力量。

  二、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从教师数量的配比上看,教师总体数量仍显不足,教师队伍区域结构不均衡

  1、目前全县共有教职工4380人,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编办等三部门《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的通知》(内政发[20xx]24号)文件规定,经测算核定,我县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应配备教职工4485人,全县实有缺编为105人。为保证教育教学需要,各校聘用临时代课教师共226人,这部分聘任人员流动性大,有的家长反映孩子才小学三年级就已换了七、八个老师。

  2、教师资源不足和教师资源浪费并存,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一方面,近年来,由于部分农村学生大量涌入城内,导致农村教师编制相对过剩(小街基镇中心校下辖九个村小,在校生198人,教师34人,每个村小包括学前班三个班级,学生人数最多的22人,最少的才2人),县直学校教师相对紧缺。另一方面,在农村中小学中,县城周边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配置超编(如新华中学、新华中心校、北兴中学、坤都岭学校等),而农村偏远学校缺编(如北清河小学、北清河中学、三棵树中学等),教师在区域分布上严重失衡,存在突出的供需矛盾。

  (二)从教师专业素养上看,教师队伍素质偏低,难以满足新课改的需要

  1、我县有近1250名教师是民师转正、农垦代课教师转编、接班、委培生安置等走上教学岗位的,特别是农村牧区小学居多。例如,小街基中心校153名专任教师中民师转公的56人,占总数的36.6%。这部分教师普遍学历不高、基础差,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育技术缺乏,甚至出现上不了课的现象,学生不喜欢,家长不满意,社会不认可,直接影响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非专业教师任教现象严重。被调研的几所中小学音、体、美、外语、微机专业教师都不够用,存在着其他学科教师改科担任或招聘临时教师任教,很难达到专业教师水平。

  3、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县内培训机构培训形式单一,培训质量提高缓慢,致使部分教师教学理念得不到更新,教学方式单一、呆板,缺乏积极的课改意识,难于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上看,还存在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等现象

  少数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工作中缺乏热情,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存在教育精力投入不足,教学态度不够严谨等问题,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有的教师从教行为不廉,以教谋私,有偿家教,违规补课,甚至存在吃拿卡要现象;有的教师施教行为不端,对学生缺乏爱心、耐心,方法简单、态度粗暴,讽刺、挖苦、侮辱学生,甚至体罚、打骂学生;有的教师自律意识不强,自身形象不佳,纪律松弛、作风涣散,存在个别酒后授课现象。少数教师师德失范,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

  (四)从教师队伍结构上看,学科结构不平衡,年龄结构不合理

  1、学科结构不配套。总体看,基础学科教师基本能够满足需求,音、体、美、外语和微机专业教师缺编严重。许多学校的音、体、美学科不能开足课时或由其它专业教师改科、招聘临时教师任课,跨学科教学、非专业任教的现象严重,致使有些课程形同虚设,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其中农村牧区中小学这种状况尤为严重,例如,坤都岭学校小学部,16个教学班,只有1名音乐教师、1名体育教师、没有美术教师。据调查,有的学校教师总体上不缺编,但部分学科教师偏多,还有些学科却无专业对口教师。例如二中,外语教师超编5人,又无法转岗任其他课程,同时,缺少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在农村中小学普遍缺少外语教师,影响了农村中小学外语的教学质量,造成了教师资源的浪费。

  2、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全县教职工中,30岁以下33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5%,46周岁以上1912人,占总数的43.7%。教师年龄结构老化,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中尤为突出,如小街基镇中心校教师队伍中46周岁以上的教师92人,占总数的60.1%。农村学校1436名教职工中,30周岁以下72人,占总数的5%;51周岁以上的608人,占总数的42.3%。年龄状况呈倒金字塔结构,学段越低教职工年龄越大,老、中、青梯队结构不合理,令人堪忧。

  3、由于学校实行寄宿制,各个学校都缺少工勤人员,食堂、宿舍只能雇人管理,增加了学校的开支。小街基镇中心校食堂、宿舍雇用53人,每年因此项支出近80万元,实验小学雇用26人、二中雇用31人,年支出都在30多万元,全县有寄宿制的学校都存在这个问题,加重了学校的负担,增加了安全隐患。并且各个学校都急需校警、校医和心理健康教师。

  (五)从教师工作环境上看,教师待遇未落实到位

  1、专业技术职务不合理。一方面,自20xx年至20xx年,我县有6年时间没聘任专业职务,导致教师专业职务普遍较低,严重挫伤教师工作积极性。被调研的建华中学已评高级36人,聘任13人;实验小学已评42人,聘任10人。另一方面,在专业职务聘任中存在城乡比例不一致,以高级职务为例,县城中学为18%、农村10%,县城小学8%、农村4%,使长期工作在艰苦环境下的农村教师们很难接受,这也是导致农村教师不安心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2、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全县约有100余名教师患有重大疾病不能坚持正常上岗,患颈椎病、腰椎病、咽炎等慢性职业病的教师比较普遍。

  三、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科学配置教育资源

  1、县政府要根据教师管理特点,建立健全符合教师队伍建设的配套编制、人事管理制度,有关部门要重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对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在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的前提下,也要充分考虑我县许多农村学校教学点分散、教学班较多学生偏少的实际,以教学班数量、课程设置和寄宿制学校实际为依据,采取师生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编制核定方式,设立小规模学校编制最低保障数,科学、合理地核定和使用教师编制。要打破学校界限,对全县现有教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按学校实际情况核定教师编制,按学科、依专业配备教师,真正做到用有所专、教有所长,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2、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建议对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教职工,因身体原因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实行内部退养,不再占用编制;对因长期有病不能继续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病退手续,退出教师岗位,为教师的调配补充提供人员编制空间。

  3、建立科学有序和稳定的教师队伍补充长效机制并注重组织实施。20xx—20xx年五年内,将有708名教师退休。县政府要根据教学实际需求,逐年有计划地从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中招录教师,尽量补齐每年自然减员人数,尤其要优先满足薄弱学科和紧缺学科教学需要。要实行定向、定岗招录,多采取双向承诺的招录方式,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在年龄、性别、学科上的布局不合理问题,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科学配置;要尽早为各学校配齐校警、校医和心理健康教师,为校园安全提供保障。

  4、建立健全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制度,开展城乡结对,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制定政策,有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城镇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薄弱学校任教或支教,并在奖励、津贴、晋职、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如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应具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城镇教师如果到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可以优先评定高级职称等等。同时要制定流动教师管理办法,增强支教教师工作责任感,提高支教效果,促进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5、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实行专业职务聘任常态化。合理核定聘任比例,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的职称聘任比例,做到城乡比例一致。同时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以此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二)加强领导,注重培训,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县政府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亲自挂帅的教师培训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全县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形成由县教体局规划指导、县教师进修学校具体实施、教体局各相关股室密切配合、各学校积极参与、教育督导室跟踪评估检查的培训机制,确保培训质量。

  2、专兼结合、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由名师、名校长和教学能手组成的专兼职相结合高水平的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其指导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和培训教师的作用。

  3、强化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按照“全方位、低重心、本土化、高效益”的理念和“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任课教师学历教育、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学术交流“四位一体”的教师教育培训力度。继续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不断拓展我县教师的视野、思路。目前教师全部走出去不现实,因此把重点放在“引进来”上,邀请一些专家到我县来讲课,扩大受教育面。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培训的形式、方法和内容,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三)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采用骨干带教、专家讲座、技能评比、观摩研讨等多种的培养方式,有步骤地开展新教师的岗位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尽早胜任。

  2、注重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遴选一批学科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后备力量重点进行培养,使之成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3、实施优秀教师的培养工程。大力开展以全体教师素质为主的“提升工程”、以骨干教师培育为主的“名师工程”及“青蓝”培养工程。下大力气,加大投入,力争在5-10年内培养一批在全县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校管理专家和学科名师,让他们在教师队伍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从而带动全县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増强教师爱岗敬业责任感

  1、建立制度规范教师的师德。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评价的首要内容,实现师德教育的制度化、科学化、经常化,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

  2、利用舆论监督约束教师的育人行为。定期开展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满意度的测评,教育局相关科室要经常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师德师风建设情况,及时发现和表彰先进典型,解决存在问题,不断塑造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

  (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营造和谐的教师成长环境

  1、合理地制定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完善绩效工资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作用,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竞争上岗制度,逐步建立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教师管理新机制,为教师全身心地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

  2、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教师成长环境。要不断改善教师工作、生活、学习条件,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每年为教师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建立专项的教师激励基金,每年政府要对优秀的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以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12

  一、领导重视,狠抓思想教育不放松

  开园以来,我园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工作,把师德师风工作纳入了幼儿园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多次召开师德师风工作专题会议。建立了由园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师德师风领导小组。每周我们利用政治学习,组织教师学习相关师德工作的相关文件,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等。通过学习,使我园教师养成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的自觉行为。

  二、抓住重点,自查自纠

  针对本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开展自查自纠。

  1、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要求班子成员对自己公正廉洁,勤政务实,公开办事制度,依法办园,依法执教,规范办园秩序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省。

  2、召开教职工会。要求我园教职工根据工作岗位对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及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等情况进行自查自纠。

  3、建立师德师风投诉制度。向幼儿家长公开幼儿园投诉方式,接受幼儿家长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幼儿园对收到投诉要及时进行自查自纠。

  4、开展师德师风家长问卷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及时给予了处理、整改。

  5、幼儿园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年度考核、晋职晋升、教育教学管理等师资队伍建设的其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我们每期都要对教师师德师风情况组织幼儿家长问卷调查,以家长的满意率作为评先、评优的首要依据。

  三、自查自纠情况

  1、通过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我园不存在乱收费、乱订资料、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的现象。

  2、存在的问题有:

  (1)缺乏主动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

  (2)工作主动意识不强,爱岗敬业不够突出。

  (3)个别教师节约意识不强,有浪费现象。

  总之,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我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长抓不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园将以模范老师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加强修养,提升教育品质,努力使教职工成幼儿园师德建设的楷模。

  今年,我校根据旗教育局的统一布署,结合学校实际,对全校教师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不同的学习形式和展开不同的活动方式,教师们的自身素质有的明显的提高,教师的教风有了明显的转变,全体教师形成了一个共识:人民教师必须具有忠诚和献身于教育事业的职业道德,勤奋钻研,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热爱学生,服务学生的职业情操,举止文明,为人师表的职业规范。使学校的师德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现将今年的'师德自查工作做一汇报:

  一、组织领导

  1、为了加强领导,学校成立了以副校长为组长的职业道德建设的领导班子,具体指导全校的师德建设工作。

  2、为了确保职业道德建设收到实效,学校决定实行了领导承包年级组责任制。

  二、组织实施

  1、制订有效的活动内容。学校行事历中,师德工作的份量进一步加重。领导小组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努力形成一支业务精,作风正的教师队伍。

  2、扎实展开各项工作。为了帮助教师领会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学校师德工作小组专门组织了一次师德专题讲座,闫校长向全体教师讲述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真实的案例,结合学校现状,调动起了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热忱。

  坚持常规工作,做到:

  ①严格考勤。把考勤同教师工作量化评分挂钩,作为教师评先晋级的重要依据。

  ②严肃纪律。学习期间,教师不得随便离开学习地点,确保了每次学习的顺利开展。

  ③认真检查学习笔记。学期末要上交学习笔记,由年级组长负责查阅,点评。

  3、全体教师能联系实际,讨论学习,畅所欲言,展开师德演讲活动。演讲中老师们深刻表达了参与师德建设和争创师德楷模的决心,震憾了每位教师的心灵,鼓舞着每位教师去修炼高尚人格。

  4、在每周、隔周的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中,各组教师适时地会围绕学校和个人的工作,尤其是职业道德方面的工作,广泛地进行自查、互查活动。主要是剖析自己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改进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

  5、每位教师要针对“查”的结果,反思自己的不足,及时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整改。同时学校领导加强了巡堂检查,及时纠正教师违规行为,还利用学生家长会,反馈家长对教师的师德的评议情况,对严重违规行为在教师例会上通报批评,促进了我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学年末,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平时工作中的师德表现和对学校的特殊奉献情况,评出我校教师队伍中乐于奉献、忘我工作、爱岗敬业意识强,严于律己,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的8名师德标兵,他们都是我校教育教学的中流砥柱,值得全体教师学习。

  但是,在整体教育教学中,师德小组通过自查、互查活动,在我校教师队伍中也暴露出一些较严重的与职业道德相悖的现象。

  1、少数教师缺乏奉献精神,思想认识还是不够高;

  2、工作马马虎虎,对个人成长意识不长远考虑,教学成绩较低;

  3、部分教师为提高学生成绩,有时有作业过多现象;

  5、少数老教师不求进取,教学方法较为保守,课堂教学效果还需要及时提高。

  对于自查、互查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学校通过教务处跟踪听课辅导、师德考核、师德档案袋的详载等方式促动他们更快的成长起来。

  今后,我校将继续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一如既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使我校全体教师真正成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合格教师。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13

  根据上级通知要求,对我校教师队伍进行调研。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和积极性的发挥程度,因此,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调研情况看,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下,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教师资源及时得到补充,教师队伍结构不断完善,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然而,在本次调研中发现,我校教师队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建立一支师德良好、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结合我校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些教师业务能力不高,敬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不负责任,只教书不育人。有些教师全局观念不强,不够团结,不注意自身修养、形象。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多科的能力弱,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2.生源质量不高使得教师无法正常教学。我校属于乡镇学校,造成优秀学生外流。使得本校生源质量差。另外,部分学生家长忽视教育,将学校当做“托儿所”,只注重赚钱,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导致学生在学校、课堂无心学习,扰乱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教师长期面对此种情况亦会失去教学热情。

  (二)建议

  1. 加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水平、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要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教书育人,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加速知识更新,拓宽知识层面。使教师个体素质达到优良,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我校教师男女比例不协调。部分教师还存在陈旧的教育观念,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缺乏新的教学技能,计算机等教学基本功不扎实。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梯队组成不够完善。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

  3. 制定并完善教师岗位责任制、班主任工作岗位责任制,教师考核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常规通报,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计划、有措施、成效,逐步实现师德建设制度化。

  二.整改措施

  针对我校师资队伍现状,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一)教师方面

  1.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提高教师学历水平。鼓励教师通过在职自学、进修实现在职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2.苦练教师教学基本功。牢固练就扎实五项基本功:普通话、三笔字、说课评课、电脑课件制作、多媒体操作。通过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的一系列活动,使人人参与,练有所得,练以致用,持之以恒,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3. 努力完善教学环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课上认真授课、课下认真评课、精心设计作业。对教师的备课、授课、评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认真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学生、家长的监督,展示良好的师表形象和行业形象。

  (二)学校方面

  1. 加强校级领导与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的学校领导队伍。

  2.坚持不懈的抓师德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使教师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学校为教师创造环境,教师为学校创造价值”的理念,创造“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建设一支高素 质的教师队伍。

  3. 抓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根据上级要求规定,要求广大教师本着教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积极参加函授、自考等形式的在职学习,尽快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

  4. 实施青年骨干教师梯队培养计划。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的培养工程建设,完善培养机制,注重激励、考核机制。注重培养过程,保证数量,提升专业内涵,形成青年骨干教师的群体。

  (三)教育部门

  1.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防止优秀生源外流。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教学质量差,导致优秀生源外流,进而打消在职教师工作积极性,使得教学质量下降,优秀生源外流,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应注重优化教师队伍,留住优秀生源。

  2.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培养骨干教师队伍,组织教师交流。要保持师资队伍的活力与后劲,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部分学科教研活动较少,不利于学科建设。教师工作不能闭门造车,每个教师都有独特的授课风格及亮点,教师可以在听评课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因此,培养骨干教师,组织教师交流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体会到这样一个问题:教师队伍建设不是一个人的建设,只有教师、学校、教育部门共同携手,才能整体提高我校的教育水平,将我校教育送上一个新台阶!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14

  根据县教体局通知要求,我们依据问卷调研提纲,就我校教师队伍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小学教师队伍基本情况:实有在编教师83人,现在在岗教师为78人,借出2人,3人因病不在岗,学历达标百100%。

  1、目前,我校现有2名教师个人自行借调到了**县进修学校,三名教师因病不在岗。我们对下一步清理整顿占编不在岗的教师的问题建议为:尽快归岗。对畅通教师“出口”问题建议为:一是尽快补齐学校编制,二是严把借调关口。

  2.在编专任教师中,没有人是由原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

  3.现在教学岗临时聘用人员为29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比例40%;临聘人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缺编,对于彻底解决临聘人员问题有何建议为:一是压缩招生,二是县里统一配备教师,三是现在借调出的教师尽快归还原单位本岗位。

  4.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是97%;现在编教师中有81人取得了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职称)人数,小学高级、中学高级职称存在比较严重的已评待聘情况;目前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体制机制存在不合理因素:一是入口多,评上的多,聘任的少,二是鱼龙混杂,不具备相应职称级别的资格能力。现执行的评审条件、办法和程序科学合理。有效评价每一位教师的水平、能力和业绩成果建议为:一是提高评价教师能力标准,二是给每一位教师创造机会,三是上级部门不能乱干预。

  5.没有设立农村牧区教师岗位津贴、生活补贴、交通补助或专项奖金。对于吸引和引进优秀教师到农村牧区学校任教的建议为:一是提高生活方面的待遇,二是提高政治方面的待遇,三是提高职称方面的待遇。

  6.目前,本校主要是通过政府统招,统一开支为主渠道补充新教师。对于今后规范新教师招聘工作建议为:如果由学校招聘,由学校来解决新教师的工资开支,学校压力极大,还是采取政府统招,统一开支的渠道补充新教师的方式效果好。也可以返聘退休老教师回校任教。

  7.目前,本地区中小学校长是由组织考核任命选拔任用的。实现了归口管理。现行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体制下产生的校长能力差,管理水平低,个人素质较差。对于下一步校长交流工作的建议为:民主推荐,竞聘上岗。

  8.地方财政未设有教师培训专项经费,而是由学校出资校总经费的3%给进修校作为本校老师的培训经费。对自治区组织的各类教师、校长培训工作建议为:求实务实,不能通过虚拟的网络形式培训,应该以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培训方式为主要的培训方式。

  9.就促进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采取的措施为:积极传达、落实主管局对此项工作的精神和工作部署,效果较好。下一步的规划为:一是充分学习贯彻落实县教体局的指示精神,二是=进一步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我校已经建立了县域内中小学教师、校长交流机制。并且已经启动了教师、校长交流工作。我校有四名教师已交流到农村学校工作。交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是交通生活等后顾之忧影响校长教师的交流,二是大部分校长教师对原有学校有较强的归宿感,存在不愿交流的情绪,年龄较大的教师习惯于在工作、生活多年的地方工作,不愿意去新的环境生活和工作。对于有效推进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实施的建议为:一是交通等配套保障措施要到位。二是可以以镇、片或一定的行政区域设定学区,试行学区管理,发挥优质校的辐射引领作用并带动校长教师的自然流动。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15

  1、教师每日工作量2至4课时的较多,还有少数的5至10课时,兼课的1至4门的较多,比较偏远的还有兼5至10门课的,工作量7至10小时不等

  2、接受信息的途径:电视、报纸、电脑网络、杂志、书籍、远程教育、校长传达文件、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手机短信、广播。

  3、最需要的学习内容:电脑知识、新课改理念及心理发展的研究、教育学心理知识、学科教学方法、信息教育技术、原创:当代文学、如何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能力。

  最合适的培训形式:实地考察观摩、专家讲座、定期离职培训、案例分析、网络培训、继续教育,进校组织的讲练结合、听课。

  4、问题或困惑: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教育新理念要更新、没有参考资料、不知道新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样的、资料不足、计算机知识有待提高。

  5、参加的培训有:校县级有关部门、进校电教站新教材培训、继续教育讲座、听评课、职称培训、技能培训、教育法规知识培训、因特网培训

  培训效果:认为可以或很好的较多,有少数老师认为效果一般或不好。

  建议:有部分教师建议少收费,压滤机滤布大部分教师建议多组织实质性的学习指导,形势多样化、培训讲究实效性、次数增多。

  6、对县、市、省级教师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评价:还不错,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有些培训只收了钱,但培训效果不好,流于形式。

  针对性与时效性:达不到预期效果,市级省级培训效果较好,不能普及到每位教师,培训内容与本地教学脱节。

  7、工资待遇情况:工作量大、工资待遇低。初级职称教师月工资800元左右,中级职称教师月1000元左右,高级职称教师月工资1200元左右。

  能按时但不能足额,该调的没调,该涨的也不涨。

  8、如果不花钱的话,滤布都愿意到教育发达地区参加定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9、如果给补助的话大部分老师愿意支教,部分教师不愿意,有部分是情况而定

  10、采取方法:①提高交市素质,经常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②老、中、青教师进行专业培训③减轻教师的身心压力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16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学前教育是为终身发展和全人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而提升学前教育师资的质量和专业化水平是当今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和迫切需求。作为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母机”----幼儿师范学校如果继续停留在中等师范学校的层次,势必会滞后甚至严重阻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省市领导审时度势、高屋建瓴,顺应时代的要求,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大力支持我校向更高层次的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晋升的发展战略,决定将妇联幼师、民进幼师、艺术学校并入我校,创建哈尔滨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如今,我校正处于从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向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发展的转型期,师资队伍结构将面临新的问题:我校现有66名在职教师,其中省、市级教学、科研骨干教师21人,约占教师总数的31.8%;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教师11名,约占教师总数的16.7% 。虽然目前骨干教师的比例不算低,学历指标也符合国家高职高专建设标准中提出的专科学校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15℅的比例要求,但四校整合后,骨干教师比例及师资的整体学历水平都将会被拉动下降,师资梯队发展将出现不均衡,学科骨干教师结构分布与专业素养也亟待调整与提高。教师队伍现状与新的高等幼专教师素质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这已成为制约我校向高等幼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出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事关教师的自身发展,更决定着学校事业的发展,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不应该仅仅是外在规模的扩大、办学形式的改变,更应是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学校焕发生机的必然选择,也是新一轮激烈竞争中学校内涵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

  所以,我们力求通过此项课题研究,有效实施“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制定并实施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系列培养方案,建立促进典型教师快速成长并以此带动全校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的高等幼专研究型教师团队,在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实现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水平提高。

  (二) 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本课题有助于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学质量取决于教育者自身的文化底蕴及综合素质,教师素质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隐性文化。社会发展及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传递者、“教书匠”,而是教育实践的研究者、学生主动学习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因此,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目前我校部分教师虽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但其科学文化知识、人文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反映到教学上就是教法比较呆板、陈旧,重教法研究,轻学法研究;教学内容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现代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比较落后;而且部分教师固步自封,继续学习和自我完善的内在意愿不强烈,导致其专业自主发展和创新能力较弱,难以适应学校事业的发展和当前时代的要求。

  本课题研究力求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与培养模式,为广大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各种学习与发展的机会,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水平,以各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逐步形成一支层次合理、结构完善的典型教师梯队,并以此带动全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2、本课题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在师范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继续停留在中专师范教育的层次上,将不能适应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整个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最终导致优质学前教师教育资源的流失和匮乏。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我校发展的当务之急。

  通过此次研究,以期改变教师轻视科研工作,将教学与科研割裂开来的错误认识,解决科研教学两层皮的现象,激发教师浓厚的科研角色意识、对职业的敏感性和学术思想的前瞻性,促使其不断研究学情、学法,富有创造性地研究课程、教材、教法,这必将会切实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3、本课题为其它幼师学校寻求自身发展的路径提供借鉴经验

  目前,全国独立设置大专层次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为数不多,远远不能满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前教师教育培养的是幼儿教师,它需要实行定向的专业教育,不宜采取综合培养的模式。当前,国际范围内师资培养教育的趋势之一也是“纯”师范院校的保留与复归,我校向高等幼专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正是顺应这种发展趋势的要求而制定的.。

  因此,我们在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学校与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确定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重点工作,不断充实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尽快提高教学质量、办学能力,为学校今后可持续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对同类学校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及本课题的突破、创新之处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通过我们对20xx年至今的相关教育文献检索发现,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共有数十篇,其中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文献5篇,其余均为国内高等师范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文献。我们进行了分类,主要(1)有关于高等师范转型期教师教育的研究,如魏彦红、李玉侠 《辽宁教育研究》的《 师范院校转型过渡期的教师教育策略研究》、何世峡的《曲靖师范学院学报》的《转型期师范教育的管理观和师资观教师教育体系的研究》、王胜青在《甘肃高师学报》上的《新建师专教师教育转型的几点思考》;(2)有关于教师教育体系研究如王发田在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发表的《 教师队伍建设呼唤构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赵伶俐在《复旦教育论坛》上关于《建构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新体系》;(3)有关于幼师转型期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设置的研究,如华东师大王振宇、庞建萍的《论我国幼师转型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4)关于高校教师评价的如庞鹤峰的《绩效评价--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初探》(5)国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如郄海霞、陈超在《教师教育研究》的关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队伍建设》等。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关于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转型期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还不多,且多局限于经验总结描述成果的方式,但已开始呈现出多角度、成系统的研究态势。我校的此项课题研究将丰富和补充我国的教师教育理论和高师教师建设理论,进一步开拓和深化这一研究领域,并为同类学校的顺利转型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二)本课题研究创新与突破之处

  目前国内各学校整合、升格都是在尝试中求发展,每所学校整合的资源、教师队伍的原有发展水平都存在很大差异,各校发展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也有不同之处。我校在升入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后,一方面要继续做大做强学前专业,突出幼师专业化,所有学科的教育教学必须与当前的学前教育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我们根据社会发展以及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拟设置幼教方向的英语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和动画设计、播音与主持等多个专业,拓宽办学途径。因此,教师队伍建设必然要根据我校的发展方向去找准定位,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在课题实践中探索出高等幼专典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其次,在课题研究的方法上,我们避免了过去单纯的定性研究与描述,将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突破传统的典型教师评价方式,量化考核标准,加强实证性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主要依据《高等教育学》中关于教师教育理论、丁钢主编的《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创新计划》、孟万金的《优质高效:因材施教的教育追求/新课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实务丛书》等理论。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17

  根据《关于做好我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面调研工作的通知》(桂教师范[20xx]15号)文件,我们中心学校成立了以蓝江平校长为组长的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面调研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广泛听取了学校、部分教师代表及当地部分乡村干部意见,认真调研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现状、成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上级对义务教育决策时提供意见参考。调查情况如下:

  一、学区小学教师基本情况

  我乡现有1所中心小学,4所村级学校,2个教学点,现有在校学生1674人,教师编制101人,实有教师85人,其中:在编教师74人,安置的特岗教师11人。这些教师中大学学历21人,占总人数24.7%;大专学历38人,占总人数44.7%;中专学历17人,占总人数20%;高中学历以下的9人,占总人数10.6%。

  从年龄结构上看,50岁以上教师31人,占总人数的36.5%,30-49岁的教师36人,占总人数的42.4%,30岁以下教师18人,占总人数的21.2%。

  二、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后取得的成绩

  1.在职称评聘方面,政策向农村学校倾斜。20年教龄的乡村教师可以不受单位岗位设置限制申报高一级职称,实行评聘结合。同时乡村小学也设置了副高级职称,极大的调动了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教师编制实行城乡统一编制标准,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师紧缺的压力。

  3.乡村教师待遇不断提高。《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3年来,通过发放教师绩效工资增量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乡村教师的待遇有所提高。

  4.乡村教师不断得到补充。通过特岗计划招聘和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近两年来,小学教师队伍得到了补充,为山区农村教育输送了新鲜血液。

  三、小学教师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

  1.乡村教师存在普遍“下不去”的问题。全乡4个村小和2个教学点教师都非常紧缺,而每年分配下来的年轻教师都不愿意到村小或教学点工作,即使通过增加期末绩效工资奖励也不愿意下去交流,导致村小和教学点教师超负荷工作,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2.乡村教师存在普遍“留不住”的问题。乡村教师“留不住”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流失严重。近年来,通过特岗计划招录的师范院校毕业生,由于缺少对乡村环境的心理准备和认识,有的工作几个月就离开了。有的教师虽留下了,但他们从进校之初就把农村学校当成他们职业生涯的跳板,等到时机成熟了,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离开农村学校去乡镇或县城学校任教,甚至有的教师“逃离”教师队伍,转任他职,导致农村学校教师年年补充,年年缺编。如:我乡20xx年虽通过小学全科安置补充了6个老师,但却有3个特岗教师通过事业单位应聘考试考入了南宁市学校,有4个老师调到其他乡镇或县城学校,有3个老师调到初中任教,有3位老师退休,教师补充出现了负增长。教师的这种单向流失与流动,直接损害了乡村学生与学校的利益,甚至有时候使乡村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陷入了僵局。

  3.乡村教师结构普遍不合理。在村小50岁以上的`大部分教师都是原民办转正教师,知识结构陈旧,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学科专业教师严重不足,为了实现义教均衡,学校让教师‘中途改行’或兼课,难以满足当前素质教育开全课程的要求。

  4.乡村教师年龄结构普遍老龄化。由于目前村级学校学生数比较少,按照学生数测算编制,教师很难得到补充,有的教师在村小一教就是30年,出现了“爷爷奶奶教小学”现象。而因为年龄普遍偏大,思想相对保守,加上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缺乏针对性,许多农村教师讲的还是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的内容,根本没有时间培养学术兴趣,教育效能特别低下。

  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拓展教师的补充渠道,加大教师的本土化培养。

  加大教师的本土化培养,使乡村教师“下得去”。要想让教师扎根农村,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就必须对乡村教师进行本土化培养,录取本地资源,进行定向培养。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掌握本县的教师征聘、教师调动等权力,按照乡村教育的发展状况,对乡村教师的补充实行定向录取本地生源、给定培养院校、培养后分配到相应的乡村学校,使乡村教师资源源源不断,真正实现乡村教师“下得去”。

  2.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和地位

  提高教师待遇。解决教师“留不住”的问题,第一步是:实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提高乡村教师收入,改善乡村教师的生活,减轻乡村教师的生活压力,以消除乡村教师的后顾之忧。目前,与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相比,教师的工资水平处于中下等;与城里的教师相比,乡村教师的工资低于他们。因此,有关部门应该按照《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有关政策要求,将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的法律性承诺真正落到实处。

  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除了对乡村教师进行物质上的奖励之外,还应对其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对于一些扎根农村教育、为偏远山区教育事业做出特殊贡献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给予精神上的奖励。针对乡村地区的教师,每年进行评选“最美乡村教师”活动,使这些优秀乡村教师的事迹能够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使他们这种自愿扎根乡村、奉献乡村的精神为更多的教师所传承。通过实行乡村教师荣誉制度,让乡村教师成为一个既令人羡慕又受人尊重的职业。

  3.提供符合乡村教育的培训

  乡村教师结构的不合理和师资队伍的老龄化,要求教育培训机构不仅要为他们提供各种级别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各种培训应符合乡村教育的实际,使培训能够真正解决乡村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现阶段,乡村教师也参加了许多培训,但对乡村教师的帮助却不大,有的培训反而使乡村教师越培训越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教学,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培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乡村教育的独特性。要实施符合乡村教育实际的教师培训,这就要求:培训者必须要走进乡村教育教学实践,尤其是一些连片特困地区的学校。要亲自体验乡村教育教学的相关情境,通过与教师、校长的深入交流,具体了解乡村教师的愿望与实际需求,以设计出符合乡村教师与乡村教育实际情况的培训方案。同时,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要注重乡村教师的亲身体验,多进行体验式、参与式培训,强调教师们的合作探究、相互交流,使教师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培训中。培训结束后,培训者要深入到乡村学校的教学现场进行示范与指导,进而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18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完成全年学校绩效管理目标,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xx—20xx学年度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的通知》(武教师〔20xx〕2号)、《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武汉市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治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教师〔20xx〕5号)精神,我校于近期对相关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基本情况

  1、师德建设工作

  (1)学校能认真贯彻落实武教师〔20xx〕5号文件中《武汉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专项治理工作考评细则》关于“组织领导”“宣传教育”“师德考核”“监督预防”“查处通报”“台账建设”等6方面要求;

  (2)学校传达和布置了《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严禁体罚学生的通知》。

  (3)学校传达了《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加强寒假期间中小学师德师风管理的通知》(武教师〔20xx〕1号)、《市教育局关于暑期进一步严明师德师风纪律规定的通知》,对全体师生组织开展了寒暑假前的各项教育活动。

  2、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情况

  3、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情况

  学校能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更新“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通知》要求及时更新教师信息(每年3月底前完成上一年度教师信息全面更新,9月底前完成本年度上半年教师信息全面更新),包括新入职教师采集录入、在库教师更新岗位聘任和专技职称、年度考核、师德考核、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学科研成果、奖惩等信息。

  二、工作措施

  1、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本校实际,学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中层干部协同配合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整理有偿补课工作方案,全面清理整改。

  2、组织学习,提高认识。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武汉市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治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教师〔20xx〕5号)文件精神,要求全体教师吃透文件精神,做好学习笔记,完成一份书面学习心得。

  3、认真开展自查,逐班、逐个教师进行彻底排查,准确掌握每位教师是否参与有偿补课情况。

  4、以年段为单位,通过组织集体宣誓、签订责任书、做出公开承诺等形式,组织教职员工作出不从事有偿补课的书面承诺,并明确违规处理规定。

  5、在教师中开展一次远离有偿补课的承诺活动,邀请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参加,向社会宣传国家政策,表明远离有偿补课的决心,并将教师的承诺书张贴在对外公开栏中。

  6、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聘请学校监督员、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设立举报电话、师德监督箱等形式,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三、工作成效

  通过全体教职工自查自纠,目前,我校没有发现在职教师参加有偿补课活动,为了不让有偿补课现象出现“反弹”,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大整治力度,巩固所取得的成果。

  我们相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有监督员的严格监督,有家长的支持配合,有我们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陈家学校的教师队伍一定会健康、和谐地向前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19

  一、组织与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成立了以申国建校长为组长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制定工作方案,认真部署落实各项工作,促使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不断攀升新的高度。

  学校将教师队伍建设加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学校领导班子会议上,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商榷解决的办法,把教师队伍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及时研究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比如在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领导都密切关注教师配备情况,及时和上级沟通,第一时间掌握教师配备的缺口,组织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商讨教师配备问题。采取向上级部门申请、自己招聘等方式,高效率地解决教师配备问题,保证在开学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我校对教师队伍建设做到统筹管理,我们根据每位教师的学历、特长安排适合的岗位。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让教师做到珍惜岗位,尽职尽责。制定切合实际的校本研修计划,让研修活动不断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等培训,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开阔视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二、经费与保障

  我校实行了绩效工资制度,财政部门按照标准及时将绩效工资额度到位,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在征求全体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教师绩效工资发放方案,并在教工大会上表决通过。根据方案确定每位教师的绩效工资发放数,制表公示,及时发放到位,保障了教师的权益,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制度与管理

  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一系列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督促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提高理论水平,依法执教。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陶冶良好的师德情操是我校师德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和师德实践,大大提升了我校师德素养。全体教职工职业道德素质普遍较高,能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及有关规章制度,近年来没有发生过违反师德的行为,学生、家长、社会评价高。组织教师参加二七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对培训情况进行督促,教师认真进行校本研修,按时完成各项作业任务,最后拿到继续教育合格证书。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考核,每年我校都有一定数量的老师取得教育技术能力初级、中级证书。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岗,体现高效、职责明确。每个学年初,我们都坚持做到教师竞争上岗,公布学校岗位设置,让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申请适合自己的岗位。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为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业务快速成长,让老教师和新教师对成师徙关系。通过“师徒”间每周相互上课、听课、评课,有力地促进教师间交流互动,共同进步!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二为学校固定的教研学习时间,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并给与评课。

  制定《小学教师队伍培养规划》,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活动,充分引领教师学习、深化和运用,利用教研活动形式深化交流与运用,促使教师转变观念,提升业务能力,以此来推动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为学习他人先进经验,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学习、交流。大力推行推门听课活动。从校长到中层领导到一般教师,大力推行听推门课活动,把听公开课变成听常规课,更清楚地了解教师教学现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教师立足岗位成材。

  四、考核评价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直接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能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就会挫伤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出现评价的抑制效应,背离了评价的目的。所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操作制度,是实施评价的前提和基础。第一,充分发扬学校民主。制度的制定必须源于民意,即学校重大方案制度的出台,事先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反复修改,通过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切实实现阳光操作,做到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保证了各类评选活动的公正和公平,起到了凝聚民心、团结奋进的激励作用。完善的评价体系,既要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又要能为教师个人的专项发展提供了舞台。第二,把总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规范制度评价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使广大教师时时受激励、处处有目标。

  五、存在不足:

  虽然,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实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1。由于学校教师缺编严重,人手不足。教师承担的工作量繁重,导致教师整体业务水平提升缓慢。

  2。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不平衡,教育观念较为滞后。

  3。个别教师职业理想有所淡化,专业发展缺乏主动性。

  4。年青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成长的过程。

  六、努力方向。

  1。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我校将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着力造就一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教师,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组织并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引领广大教师继续践行高效课堂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理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尊重师生发展规律,积极开展课标学习活动,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3。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在我校教师中开展以法治教,从严治教的教育,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规范教师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发挥典型的榜样作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主旋律。重视发挥身边典型人物的榜样作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典型,学典型,崇尚先进,弘扬正气。组织教师观摩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给教师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激发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自觉性。

  5。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激励全校教职工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努力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针对不足之处,积极改进工作,用具体的行动提高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争取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20

  按照市政府xx市长关于“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调研的委托和要求,市政协首先开展了我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等方式进行。通过对棋盘、马陵山、窑湾、时集、合沟等8个镇10所小学的调查走访,初步掌握了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农村小学 94所,教学班1244个,在校小学生80568人,在编农村小学教职工3294人,其中专任教师3011人,教辅及工勤人员等283人,师生比为1:24.5(标准师生比应为1:21),今年9月份开学后,师生比将达到约1:30。因年高体弱、患重大疾病或精神病等原因不能担任教学工作的近100人,借调到其他行业工作的57人。专任教师平均年龄42.7岁,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1761人,占58.5%,专科以上学历2569人,占85.3%。总的来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比以往有所提高, 但总体数量严重不足,年龄、性别、学历及学科等结构均不尽合理。

  二、突出问题

  (一)“缺”,即教师数量不足,缺口较大。近年来,我市学龄儿童数量急剧增长,给全市小学带来沉重的压力。20xx年9月份,小学一年级即将入学新生23000多人,六年级毕业约6000人,小学在校生净增 17000多人,其中,农村净增xx000人。20xx年末,全市农村在校学生将达到95000人,按照基本的师资配比1:21计算,小学将缺教师1200余人;预计20xx年在校学生将达111800人,将缺小学教师 20xx余人。20xx年,全市退休小学教师180多人,其中,农村退休105人,但今年农村仅招录新教师30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只好聘用大量的临代教师。临代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据统计,20xx年,时集镇小学教师缺口135人,临代71人;高流镇小学教师缺口97人,临代 65 人。双塘镇小学教师缺口96人,临代70人;合沟镇小学教师缺口55人,临代40人。

  (二)“老”,即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目前,全市农村学校50岁以上的教师共1042 名,占总数的31.6%,30岁以下的教师只有627名,占总数的19%。村级小学更为严重,在一线教学的多是50岁以上的教师,出现了“爷爷奶奶教小学”的普遍现象。我们走访的八个乡镇中,窑湾、合沟、新店、高流等镇50岁以上的教师比例达到40%左右。马陵山镇广玉小学教师平均年龄超过53岁,已经连续7年没有进一位年轻教师。尽管近年来我市也先后招聘了部分年轻教师,但面对激增的小学生源和已经老龄化的教师队伍,无疑是杯水车薪。这些年龄偏大的教师无论从精力、知识构成还是教育思想来说,面对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都显得力不从心,绝大部分老教师不会使用多媒体,不会制作课件,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方式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和探究的时期,老龄化的教师很难与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们不愿与他们亲近,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城区教师老龄化现象虽然比乡镇略好,但也不容乐观。新安小学、 新华小学等学校10多年来没有招录新教师,教师平均年龄均超过40岁。

  (三)“偏”,即教师性别结构不合理,女教师偏多。从最近几年我市招收的新教师来看,女性占85%以上。我们走访的农村小学,女教师均达到70%左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小学生处在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来自两种性别的教育和滋养,如果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甚至大学都在单性的氛围中成长,显然不利于他的全面发展。棋盘镇中心小学的金蒙老师说:“在现代家庭中,因为父亲多数忙于事业,孩子和母亲相处的时间相对多一些;在学校里,又是女教师多,孩子一直在女性多的环境中成长,可能会造成他们‘阴柔有余,刚强不足’。”外地女教师因乡村小学生活不便,许多人想方设法考走,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四)“兼”,即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大多身兼多门课程。据统计,全市农村小学音乐教师55人,美术66人,信息技术31人,劳动技术仅有2人。按照课程设置等相关规定,音乐应为223人,美术应为223人,信息技术应为112人,劳动技术应为112人。教师学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大多数教师并非固定教授某一学科,据统计,在农村小学,专业对口的教师只有46.8%,学非所教、教非所学现象非常普遍。棋盘镇有10所小学,5748名小学生,但是全镇只有一位专业的小学音乐教师,心得体会大多数的音乐课只能由非专业老师兼任,教非所长,质量受影响。王楼小学全校只有一位教师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其余都是经过培训以后转行教英语的,他们的专业素养无法与专业的英语教师相比,存在发音错误、读写、翻译能力欠缺等问题。有的村小一、二年级均长期实行包班教学,包班教师一般要教小学语文、数学、思品、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多门课程,长年累月一副面孔贯穿始终,造成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现象,这不仅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更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五)“弱”,教师初始学历较低,名优教师偏少。按照目前有关要求,小学教师应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但是,全市小学教师初始学历是大专的750人,占总数的19.1%,其中,农村小学教师初始学历为大专的仅为6xx人,占总数的18.6%;大部分教师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招录民办教师转正的,或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我市教师进修校培训的,虽然许多教师按要求进修了大专或以上学历,但大部分是短期培训或选学文科等易考专业,学非所教,仅是为了拿个文凭。

  目前全市小学教师中,特级教师7人,农村仅有1人;徐州市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共有26人,农村6人;获得新沂市级以上优质课和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有xx8人,农村65人。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农村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热门思想汇报“我们每培养一批优秀骨干教师,要么被市里的学校选拔走了,要么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借调走,留不住人,我们也很无奈。”某镇中心小学负责人告诉我们。城乡师资失衡造成农村教学质量与城区差距越来越大,这不仅带来城区学校生源的爆炸性增长,更严重打击了乡镇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建议及对策

  如何立足现状,优化我市农村小学师资结构,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宜、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专业化水准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是百姓十分关心、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针对本次调查情况,结合教师专业化的内容和要求,我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尽快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一是及时补充缺编教师。鉴于农村教师总数每年2-3%的自然减员实际和生源暴增的情况,要定期核定编制,实行“定编定员定岗”,有计划有步骤地充实教师队伍,对年老体弱的教师,酌情办理提前退休,保持教师队伍良好的梯次结构,逐步改变老龄化现状。二是适当加大男教师招收比例。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教师招聘时可以探索试行男女生分别划线。比如,南京六城区每年教师招考时,为了平衡男女教师的比例,工作总结女生的合格线要比男生高一些。实践证明,虽然很多男教师笔试成绩低于女教师,但进入教学岗位后,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远远优于女教师,很多人迅速成长为骨干或者教学能手。三是加大薄弱学科教师的招收比例。近几年的'教师招考中,主要偏重语、数、外教师的招录,音、体、美等艺术学科教师招录较少,建议根据农村小学实际情况,适当增添补充“小科”专业教师,让农村孩子享受与城里孩子同样的教育教学条件,陶冶艺术情操。四是稳定临代教师队伍。目前,全市临代教师已达1100人。有的人已经代课十多年,长期的低待遇,无编制,导致很多代课教师心生怨气,纷纷转岗,存在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学校因长期负担代课教师的工资,往往不堪重负。建议采取切实措施,稳定临代教师队伍,财政承担临代教师工资,切实减轻学校负担。

  (二)切实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一是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制定农村小学在岗教师学历提高计划,鼓励、安排学历不达标的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情况下参加函授学习、自学考试等学历提高教育,并给予一定的政策、经济支持;教育部门可将学历达标情况,纳入申报职称和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增强教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建议教育部门把培训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本着“面向全员,注重农村,按需培训”的原则,依据“全面指导,重点帮扶”的工作思路,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脱产学习、研讨班、观摩会等多种培训形式,积极探索适应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让他们在学习中开阔视野,交流提高,增强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农村师资整体素质,缩小城乡教师的差距,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三是注重名优教师培养。成立名师工作室,精心培育一批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含特级教师)等,定期进行名优教师评选活动,形成名优教师培养评选长效机制。适当调整我市名优教师津贴制度,在考核的基础上发放一定金额的政府津贴,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予教师全方位的鼓励和支持。逐步形成一支队伍强大、富有活力、多种层次的名优教师队伍。

  (三)加快优化现有教师资源。一是借用初中教师资源。目前,各初中大都有富余师资,可以把各镇五、六年级小学生调到就近的初中就学,让初中暂时“闲置”的教学资源“动起来”,缓解小学师资压力。二是安排初中教师回流。将当年小学教师富余时流向初中的小学教师,适当安排调回小学,缓解小学师资不足的压力。三是优化环境。政府、财政、教育等部门要在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学校倾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资源,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优先实施农村教师安居工程,重点解决新招的外地教师居住问题;对因家境、身体等原因出现生活困难的农村教师,应给予应有的关怀和救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适当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一是建议设立农村教师奖励专项资金,奖励长期扎根农村且成绩优秀的教师;定期调整农村班主任津贴,且随工资按月发放。二是评优树先上向农村教师倾斜。先进典型、职称评定等,同等条件下,农村教师要优先,比例也要提高。三是建议设立农村教师交通津贴制度。以距离县城远近公里数的班车费用为依据,制定统一的发放额度,切实减轻农村教师负担,提高他们扎根农村教育的热情。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

  以上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的 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教师、农村、小学、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全市、教学等方面的内容,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相关文章:

教师队伍建设报告03-15

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1-18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11-19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1-20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11-25

2017教师队伍建设导语报告02-10

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精选15篇11-24

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11-24

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5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