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时间:2023-10-16 21:10:06 海洁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精选22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精选22篇)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1

  根据《省文化旅厅<关于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和《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关于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我镇高度重视并落实专人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对我镇综合文化站进行排查和整改。现将自查情况如下:

  一、文化站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综合文化站功能比较完善,管理也逐步规范,但仍存在着管理力度不够、设施设备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

  (一)管理不规范。乡镇是最基础的文化建设阵地,肩负着推进文化事业进步和丰富老百姓精神生活的重任。

  (二)作用不明显。综合文化站配备的`先进器材设备,电视机、投影设备、音响等设备,图书室、健身器材等资源。大多存在使用率低、损坏未及时维修而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活动不丰富。文化站缺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我镇在人员配备方面里然配备了人员,但目前的人员专业性不虽,对文艺活动队伍无法进行指导和培训。

  二、整改措施

  针对自查存在的问题,制订了如下整改措施:

  (一)高度重视,迅速整改。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落实分管领导牵头,抓实做好整改工作。强化服务职能,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图书借阅、跳广场舞等文化活动,让群众能更加方便、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多层次、多形式地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确保阵地有人管、工作有人干、活动有人抓。

  (二)规范管理,提升效率。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日常管理制度、规范图书借阅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加强文化站日常管理,有效提升设施设备发挥作用。积极开展组织舞蹈活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诚信、守法、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全镇群众遵纪守法、感恩祖国、尊老爱幼,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氛围。

  (三)加强培训,提升能力。结合我镇实际,安排专人负责文化站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参加各类培训班,增强文化管理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文化站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农村文化阵地的积极作用,为全镇文化事业发展再创佳绩。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2

  一、基本情况

  我市从20xx年9月开始,先后在洋江、凤阳、新溪、罗坊、姚圩、鹄山、九龙山、界水八个乡镇开工建设综合文化站,计划总投资共353万元,其中中央和省投资104万元,其中鹄山、界水尚未下达经费。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都已有条不紊的进行,预计今年6月份有六个综合文化站主体工程基本竣工,鹄山、界水两个文化站主体工程将于9月份竣工。

  二、各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

  1、凤阳乡综合文化站

  于20xx年12月开工,选址于乡政府集镇街上,主体工程为二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目前第二层已快建好,正在进行二层封顶的装模板阶段。实际完成投资20万元。

  2、新溪乡综合文化站

  于20xx年12月动工平整土地,20xx年3月开工下基础,选址于乡政府旁,主体工程为二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目前第一层已快建好,正在进行一层封顶的`装模板阶段。实际完成投资15万元。

  3、洋江镇综合文化站

  于20xx年9月开工,选址于洋江镇的钟家村,主体工程为四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目前第三层已快建好,正在进行三层封顶的装模板阶段。实际完成投资26万元。

  4、罗坊镇综合文化站

  于20xx年12月对工程进行选址和平整土地,定于罗坊镇的抱石文化广场内,20xx年3月开始对土地的勘探、图纸设计等工作,主体工程为三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工程的基础开挖阶段。实际完成投资18万元。

  5、九龙山乡综合文化站

  于20xx年12月选址并平整土地,20xx年2月开始对工程进行勘探和图纸设计等工作,选址于乡政府行政中心旁,主体工程为三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预计四月份开始下基础。实际完成投资1万元。

  6、姚圩镇综合文化站

  于20xx年3月开始对工程进行选址,并已完成了征地拆迁工作,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目前进行图纸设计工作。实际完成投资5万元。

  7、界水镇综合文化站

  于20xx年3月开始对工程进行勘探和图纸设计等工作,选址于乡镇农贸市场内,主体工程为三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目前正在对工程进行招投标。实际完成投资5万元。

  8、鹄山乡综合文化站

  于20xx年3月开始对工程进行勘探和图纸设计等工作,选址于乡政府西面隔壁,主体工程为三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预计四月份开始对土地正式开挖。实际完成投资10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使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能够按时按质地完工,我们将继续积极督促乡镇加快工程进度,并经常实地考察,及时与省文化厅、省发改委联系,上报建设情况,切实把这一好事办好。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3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我县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长期以来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xx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xx年3月23日印发的《关于转发省文化厅、省发改委<关于联合开展检查全省“十一五”期间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检查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如下:

  一、规划实施情况

  (一)资金情况。

  我县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经全部竣工,其中5个投入使用,总投入资金191万元。我县在财政局经济建设股设立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单独建帐,专人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县财政局根据施工进度和合同约定,按时拨付,资金拨付申请表由建设单位、县发改委、文化局、财政局四方签字,银行转帐,使用正式发票支付到施工单位。6个文化站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设备等内部设施采购由乡镇根据文化站各职能室要求结合本乡镇特色,申报采购清单,县文化局进行指导审核后由县政府采购办实行统一招标采购。

  (二)建设情况。

  1、认真开展建设用地选址工作,确保选址符合文件要求。我县7个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经过县发改委、文化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和乡镇自身的努力工作,按要求完成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申报等工作,并及时动工建设。

  2、及时推荐设计方案,按照项目建设要求落实建设任务。我们及时传达江西省建设文化站建设参考图样,按省文化厅统一设计要求,结合我县实际xx县政府要求,乡镇综合文化站面积为300—400平方米,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方便实用。各乡镇确定了综合文化站设计方案,请有资质的设计院按要求设计图纸。同时办理土地、建设规划、勘探和施工等手续,进行招投标工作。综合文化站项目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纸设计等经县发改委和文化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工程经过各乡镇统一招投标后,确定了施工队伍;签订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建设质量由施工队伍和监理公司、县质量监督管理所共同负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要求。

  3、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各具特色。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外广场布置健身设施,都已建设完毕,设有单独的通道,有利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综合文化站大楼周围进行了绿化,各站大楼醒目处镶嵌了省文化厅统一规定的规范名称和字样“xx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统一标牌、标识。

  (三)保障措施。

  1、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设施配套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纳入当地城镇建设发展规划。按照“美观、大方、经济、实用”的要求,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功能。乡镇综合文化站功能结构包括书报刊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厅,有条件的地方建有露天舞台、标准室外篮球场、宣传栏、黑板报等室外活动场所。选址综合考虑群众就近、经常性参与及交通因素,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

  2、坚持分级负责,分步实施。坚持统一规划,分级负责,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具体项目建设方案,落实建设资金和政策措施,确保规划整体目标的实现。坚持突出重点,按照规划建设年度任务目标,认真组织实施。科学确定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功能,合理规划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布局和结构,在现有设施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建设标准,填平补齐,不搞重复建设。

  3、落实责任主体,实行责任制。县人民政府为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对所属项目的投资安排、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实施效果负总责。发展改革部门牵头负责项目的审批、编制建设规划、下达年度投资计划等项目前期工作;文化部门负责项目的实施和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统计报表上报及制度建设、竣工验收和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安排配套资金和项目建设资金的拨付与管理。切实加强项目管理,认真落实“四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做好项目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满意率。确保资金足额配套和及时拨付,加强监督检查,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4、资源整合,加强监管。把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农家书屋等整合起来,既充实文化站内涵,丰富文化资源,又能形成相对集中的文化活动中心,创新管理机制,以更好地发挥农村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项目责任单位定期上报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进度,认真落实开工条件,尽快开工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县发改、财政、文化等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如期竣工投入使用,做到“按时建设成,建成即达标,整合能用好”。

  二、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1、领导高度重视,确保前期工作进展快而有效

  一是成立了xx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发改委、文化局、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建设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各部门各负其责,共同组织实施和检查指导及协调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二是制定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目标要求和进度。三是及早布置选址等工作。在接到任务之初,分管副县长及时组织县发改委、文化局等部门领导到各乡镇现场督促落实文化站建设任务,把文化站建设要求和设计参考图纸送到各乡镇供他们及早部署。四是根据文化站建设资金要求,及时配套资金。

  2、高度重视项目建设进度督查。县领导在建设过程中多次到建设场地了解工程建设进度和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县政府又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布置有关工作。

  分管副县长等多次召集文化站项目建设会议,对工作进行多次研究和督促检查。县政府督察室、县发改委xx县文化局等多次对文化站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协调有关工作,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

  3、广泛宣传文化站建设工程。各乡镇在各项目点显眼处制作项目宣传牌,对工程基本情况作了简介。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初步构筑了我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正成为农村基层推进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提高农民知识素质、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革新村风乡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我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突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追求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1、重视文化建设的`氛围不浓。各级党委、政府虽已日益重视文化建设,但仍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思想,加上基层财力困难,文化建设没有真正抓落实。制定的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对文化建设无刚性的考核指标,文化建设也就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位置。

  2、建设进度存在差距。永宁镇、港口乡、棋坪镇、高桥乡等综合文化站已竣工,带溪乡、三都镇等站建设进度也较快,但排埠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进度达不到省、市要求。

  3、管理体制不相配套。在投入机制上,近年来,我县对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文化活动经费也有所保证,但日常办公经费和设备的管理、更新费用却没有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因缺少资金。在管理机制上,乡镇综合文化站实行的是“行政上隶属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主管部门指导”的管理模式。这种体制,使一些文化站工作人员常年承担乡镇行政工作任务,难有精力组织文化活动。文化主管部门因体制原因,无法对他们进行调配和交流使用,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缺少交流,缺乏工作活力,乡镇综合文化站也就处于一方不愿管,一方不能管的“两难”境地。

  4、文化队伍力量薄弱。一支过硬的乡镇文化队伍是加快基层文化建设的关键,但当前我县乡镇文化队伍却面临诸多问题。缺编严重、在编在岗人员少、年龄结构老化、专业文化人才的稀缺等困难都严重阻碍着综合文化站职能的发挥。

  5、文化服务形式单一。当前全县群众享受文化生活主要形式还是以看电视和棋牌娱乐为主,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也仅是在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由各文化单位通过联办、协办等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棋、球类比赛等,形式较为单一,群众参与率不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文化服务多样化的需求。另外在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在家“留守”的多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他们对每年文化部门组织的送戏和送电影下乡深受欢迎,但反映场次偏少。

  四、政策建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今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之年,我县确立了“文化强县”发展战略,这是县委、县政府“十二五”期间对我县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因此,各级政府要努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用先进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文化站建设力度。文化建设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乡镇综合文化站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开展农村文化娱乐、科技普及、技能培训等活动,对于提升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顺民心合民意的民生工程。我们要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充分认识综合文化站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综合文化站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将其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框架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综合文化站建设取得新进展。

  2、加强资源整合,发挥综合效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要纳入乡镇总体建设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整合送戏和送电影下乡、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民健身工程等资源,更好地发挥建设资金的效益,服务广大农民。文化民生工程既要注重系统内力量的整合,又要注重民生工程间力量的整合;既要着眼于当前,也要考虑到长远。对工程建设进度较慢的单位要加强督促力度,既要按期完成,也要保证工程质量。对已建成的综合文化站,要尽快配备内部必需设备设施,使其尽快投入使用。

  3、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促其健康发展。工程建设难,工程建成后的管理、使用更难,如何保证长期优质地服务于民,关键是要建立起一套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在投入机制上,乡镇综合文化站承担乡镇文化管理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建设、管理和使用主要依赖政府资金,在基础设施初步完善后,应根据群众对公共文化的新需求和综合文化站职能不断拓展,将综合文化站办公经费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并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进一步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可持续发展。在管理机制上,积极探索深化乡镇综合文化站体制改革方式方法,由县文化局对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垂直管理,并按照乡镇人口规模的大小和文化站建设的实际需要确定机构编制,理顺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日常管理等机制,解决无人干事的问题。建立健全综合文化站的绩效考评机制,将服务农村、服务群众情况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推动综合文化站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

  4、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文化服务能力。一方面,要制定政策措施,吸引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通过择优招聘,将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乡镇文化队伍中,配齐配好乡镇专职文化工作人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文化站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同时要加大对民办文艺团体的指导和培训,鼓励引导他们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逐步建立起一支适应新形势下的文化工作需求、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年龄结构合理、公办民办互为补充的基层文化队伍。

  5、创新活动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每年各类文化下乡活动,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尤其是送戏和送电影下乡,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的需求进行适当调剂,统筹安排,真正让文化惠民工程惠及群众。要不断创作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催人向上的文艺作品,积极挖掘本地文化艺术资源,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鼓励农民自编自演,参与到弘扬时代主旋律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活动中去。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4

  按照《四川省文化厅关于切实提高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率的通知》要求,我乡高度重视,及时行动,切实落实整改,提高服务效率,形成自查整改报告。现将自查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乡的文化工作越来越受到领导的重视,在上级的关心下,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到目前为止,乡镇已陆续建立了6个村文化活动室和农民书店,基础设备也陆续配套。此外,大力发展旅游文化,群众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乡的文化事业还不够强大,仍然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一)文化氛围略淡。长期以来,强调经济建设而忽视文化建设是基层工作的一个特点。另外,领导重视不够,民众参与不积极,导致文化氛围淡薄。

  (二)单一的文化活动形式。目前群众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歌舞,范围小、次数少、针对性强、创新性强、贴近性强。

  (三)农村书店管理不规范。经自查,农家书屋存在图书摆放不规范、图书标签张贴不规范、消防设施缺乏、书店开放时间未在显著位置公示等问题。

  (四)对文化市场的调查力度不够,对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和日常检查没有档案记录。

  (五)对非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力度不够。

  (六)文化工作报告不够主动和及时。

  二、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六个问题,我站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更好地开展我乡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案。目前工作已进入整改阶段,具体措施如下:

  (一)领导人不仅要注意言辞,还要注意行动。专职文化人员要花时间多思考文化建设,及时提出和汇报工作思路。工作要慢慢开展,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

  (二)建立、健全和规范文化工作档案。有图书借阅、活动开展、电影放映、日常检查、会议开展、经费使用等记录,有文化活动、文化建设、文化经费等档案。应根据目标评估规则进行改进。

  (三)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家”的作用,既要让它成为普通人学习的地方,又要把农家书屋和志愿服务站结合起来,发挥照顾留守儿童和给予假期辅导的`作用。

  (四)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力度,利用桃花节的普及,大力推广土家族木雕。此外,还需要对Dongle狮龙灯表演队、神沟腰鼓队等民间艺术表演队伍进行培训和包装,使其在群众中形成更广泛的影响力,从而带动群众自愿、积极地参与文化活动。

  三、整改期限

  所有问题在20xx年3月23日前整改完毕。文化虽然是软实力,但也应该把它当作一项艰巨的任务,以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文化成果最大限度地造福于人民,充分发挥文化在引导社会、育人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5

  xxx区现有三座乡镇综合文化站,其中xxx乡文化站建于20xx年,xxx乡、xxx乡文化站于20xx年建设完成。

  一、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在建设初期,我们成立了乡镇文化站民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区文广新局、财政局、发改委领导组成,负责督促文化站建设工作和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同时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并做好选址工作。三个文化站中央各投入资金12万,自筹及地方政府配套28万,包括工程建设及内部设备购置。其中xxx乡文化站选址在东部新城二期还建点,建筑面积350平米;xxx乡文化站选址在原计划生育服务站,建筑面积约300平米;xxx乡文化站选址在原柘林村老村部,建筑面积约300平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综合文化站项目建设资金设立专门账户,实行专项管理、专项核算,严格财务手续,坚持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多次赴现场检查,提出意见措施。通过以上措施,文化站项目得以顺利完成,工程质量合格。

  三座文化站严格按照“四室一厅”规格建设,包括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厅,并按照标准配备了各种设备,主要有:

  1、各种图书;

  2、阅览室、办公室及培训室各种桌椅书柜及教学用具(黑板等);

  3、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投影仪、电脑、电视机等)。

  4、乒乓球台、象棋等体育器材。

  二、日常管理维护及使用情况:

  1、加强规范管理,夯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每座文化站都指派了一名文化站站长负责文化站日常管理维护,参加了省里举办的文化站长培训,承担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建立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管理制度并悬挂上墙,建立财产登记保管制度。实行站长负责制、专人保管制,配备的桌椅、电脑、报刊图书等所有财物登记造册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强化管理措施,加强日常维护,保障建筑完好,功能齐备,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坚持公益性质,保障其设施用于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2、坚持免费开放,推进文化惠民服务。坚持文化站向公众免费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建立了免费开放公示制度,公示基本服务项目,提前预告特色活动、重要活动,吸引群众参与。文化站工作人员积极做好接待群众、上网管理、电视及投影视频设备的使用服务、书报刊借阅登记整理等日常事务,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文化服务功能。

  3、坚持“群众自愿、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我们依托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创新文化活动理念,精心策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载体,目前各文化站都开展了一些群众文体活动,如xxx乡举办的农业科技培训班、xxx乡的留守儿童读书日活动、xxx乡的体育比赛,以及群众的日常休闲娱乐活动等,以后将坚持让广大群众“唱主角”,发挥文化站农村文化主阵地的作用,不断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6

  凉州区农村现有19镇18乡、2个乡生态建设指挥部,全区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有449个行政村,聚居着汉、回、藏、满等25个民族,总人口100多万人。凉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凉州贤孝”、“西凉乐舞”等特色鲜明,“凉州会盟”、“弘化公主和亲”等历史事件影响深远,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凉州文化。近年来,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逐渐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广泛,在省、市、区各级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推动了全区公共文化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一、我区乡镇综合文化站规划实施情况

  我区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共28个。第一批4个,第二批24个,自20xx年投工以来,文化站建设得到上级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总投资880余万元,分别在20xx年至20xx年建设完工。其中,20xx年建成4个,分别是:下双乡、清水乡、柏树乡、洪祥镇;20xx年—20xx年建成24个,分别是:河东乡、永昌镇、金山乡、羊下坝镇、长城乡、九墩乡、五和乡、四坝镇、怀安乡、发放镇、新华乡、大柳乡、东河乡、中坝镇、金塔乡、张义镇、古城镇、金羊镇、丰乐镇、和平镇、松树乡、康宁乡、金沙乡、武南镇。这些文化站新建筑面积都300平方米以上,结构为砖混建筑,具备有多功能活动室、图书报刊阅览室、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等功能区等。

  (一)建立项目资金专户、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我区2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现已全部竣工,基本投入使用,总投入880多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48万元,地方配套432多万。我单位财务上设立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单独建帐,专人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根据施工进度和合同约定,按时拨付,使用正式发票支付到施工单位。

  (二)认真开展建设用地选址工作,确保选址符合文件要求。我们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要求,乡镇综合文化站室集图书阅读、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宣传教育、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服务于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所以在功能上设置了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等。认真确定了乡镇,确定了综合文化站设计方案,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按要求设计图纸。同时办理土地、建设规划、勘探和施工等手续,进行招投标工作。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纸设计等经文化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工程经过统一招投标后,确定了施工队伍,签订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建设质量由施工队伍和监理公司,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要求。我区28个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按要求完成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申报等工作,并及时动工建设,现已全部完工。

  (三)使用情况。凉州区农村现37个乡镇文化站都配置了电脑、音响等办公设施设备。其中“十一五”期间新建乡镇文化站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不同程度的都已投入使用,每个文化站都能依照乡镇政府安排,在正常开展活动。

  (四)保障措施。每个文化站除分管文化工作的领导外都配有至少一名文化站站长、文化专干。我区37个乡镇文化站积极落实免费开放资金5万元,用于文体活动,有了这笔资金,将搭建全方位开放平台,更好的为乡村干部群众服务。同时各乡镇文化站负责村文化室的业务指导以及“农家书屋”工程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内容建设、服务制度建设,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等方面,成立了相关的领导机构且积极制定了可行的相关制度。

  (五)稳步运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区文体局积极组织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及文化专干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组织各乡镇自乐班子及文艺人员在多功能活动厅举行文艺汇演,为群众带来欢乐。

  2、积极组织文化站工作人员平日收集整理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存档备案,并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活动。

  3、积极宣传和帮助各村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体广场,形成全区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管理网。组织图书管理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活动,推进各乡镇文体事业健康发展。

  4、切实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我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始终坚持公益性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实际,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推广各类适用于农村的先进技术,引导农民群众走向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一)积极与各方配合。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与各方密切配合,每个阶段查看验收时,我们都会联系监理公司、设计人员等,将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将来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二)发展特色乡镇文化。积极鼓励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特色乡镇文化。如四坝镇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攻鼓子之乡, 该镇文化站,积极发掘凉州攻鼓子潜力,不断鼓励攻鼓子研究创作保护传承人员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三)团结协调好各方势力,充实内部队伍力量。在组织实施各类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文体局积极下派工作人员对各乡镇文化活动进行指导,开展活动。同时每年举办文化站长、文化专干培训活动,提高文化站工作人员素质,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举行重大节日庆典或某些大型活动时,认真对活动确定主题,放宽参与者表演形式、内容,许多乡村民间艺人采用自己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方式带来了别具一格的精彩。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乡镇文化站规划做的早,但到批复实施时,已经两三年以后的事情,这样随着物价的上涨,而凉州区是基本上靠上级拨款才能实施项目,实施起来难度就更大了,一个文化站建起来,整体建设资金往往要比拨付的`多出好多,让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好多资金困难问题。

  (二)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未充分发挥作用,原因有两点:缺乏书籍,由于资金原因缺乏书籍,现有的不能及时更新,内容陈旧,不能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乡镇文化站缺少现代化操作仪器,加重了借阅的难度。若能增加一台扫描仪可大大提高图书的借还效率,保证准确性,将所有书籍录入电子信息库,就能更准确、高效的为读者提供书籍的查询服务。

  (三)大量文体活动的开展受制约。部分乡镇无独立的室外活动场地,开展大型活动只能是借用场地,同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多数工作人员难以独自承担文体活动的组织工作和文体活动的辅导工作,文化站工作人员主要精力投入在做乡镇中心工作上,而且人员常有变动。由于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均为公益性事业,政府提供的经费有限,不足以保证必备的设施、设备,参与人员主要是依靠有较多空余时间的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和自愿性,而大量农村低收入人群有着强烈的参与兴趣,却要为了生计忙于日常劳作。这样就很难保证文体事业真正做到全民化,某种程度上讲也加速了文化依附于经济的两极分化,所以,加大政府投入、保证文体事业经费,让农村低收入人群共享文化成果。

  四、政策建议

  (一)凉州区乡镇文化站虽已全部完工,但因为物价上涨,需要追加部分资金,却迟迟不到位,恳请上级领导安排专项资金解决该类问题,以便使“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站有个良好的结尾。

  (二)凉州区农村现有19镇18乡、2个乡生态建设指挥部,还有9个乡镇、2个指挥部文化站无独立房舍,工作用房小,有一房多用的状况,另外还由于个别站因当地乡镇政府拆除旧文化站,无力建造新的文化站,建议上级部门加大文化站建设项目,争取实现全覆盖。

  (三)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落实提供设备全覆盖和技术指导培训。

  (四)保障基层文体事业工作队伍。大量基层文体事业工作人员凭借兴趣、爱好组织管理民间文体活动,收入偏低甚至没有收入,为保障群文事业健康发展,建议扩充基层群文队伍,为基层群文事业工作人员设岗定编,保证基本活动经费。同时进一步加强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力度。

  (五)保证群文事业全民化,健康发展。鼓励社会各界成立群文事业慈善基金,鼓励各类文体协会提供技术指导,资助贫困地区、低收入人群的文体事业有序发展。

  五、今后设想

  通过开展文化站评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我区文化站的建设,就我区文化站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来看,改善设备设施、解决业务用房、活动场地、业务经费、提高人员素质、稳定队伍势在必行,为此我们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积极探索和研究本地文化活动特色;二是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文化工作的资金投入。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仅靠地方政府和区文体局是难以办到的,只有在各级政府加大投入、逐年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业务经费、提高人员素质、稳定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开创文化站建设的新局面,从而使文化事业的发展上一个新台阶;三是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文化站人员素质,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7

  文化事业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是民族精神的根源与传承,是人类历史变迁,社会发展的见证,泱泱中华大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十三亿华夏儿女,其中农村人口占80%,农村文化发展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笔,农村文化的涵盖面广,意义重大,其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属于原生态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是现代文化的基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引导深化农村改革,构筑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也是以人为本,关注三农问题的具体凸现,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是否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呢?就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仅以xx乡为例,窥一叶而知秋。

  一、我乡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xx乡民间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各村都有其民间文化特色,六李村的围鼓清唱;方岗村的玩蚌精、莲响舞;大魏村、塘陈村的舞龙灯;xx村的拉犟驴;小罗村的路竹马;庙王村、魏店村的舞狮子;界牌村、六李村的彩莲船;大潘村的`皮影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乡各村都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每年组织多次文艺节目汇演,在当地群众中具有很好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

  人才断层,青黄不接,农村文化创作与表演人员基本上是50岁以上,传人难寻,现代年青人大多局限与打工经济或创业成家,对农村文化不“感冒”,部分曲艺品种面临失传灭绝。

  三、农村文化力不强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前的农村,由于文化公共设施陈旧老化,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阵地严重匮乏,思想道德文化感召力减弱,科技文化推动力滞后,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甚至不同向或者不同步,娱乐文化生活陶冶力下降,广播少、书报少、文体活动少、出门旅游少,加之各种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致使农村人们的道德滑波、世风变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在一部分人的心目的,“政治是空的,理想是远的,道德是虚的,唯有金钱是真的”,似乎除了金钱和享乐外再没有什么可值得追求的了。有的只求实惠,不讲理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被歪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漠;二是文化生活贫乏和文化市场不健康,伦理道德观念蜕变。农村社会环境受到污染,许多格调低下和渲染色情暴力犯罪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农村文化市场,恶化了农村社会精神环境。部分农民的社会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意识淡漠,荣辱观、是非观混乱,国家和集体观念淡化,道德滑波;三是文化项目难引进。近几年中央出台了不少扶持农村发展网的好政策,并且有大量专项资金扶持农村文化建设,诸于我县农村文化体制、设施、人才、阵地等方面的问题,好机会经常擦肩而过;四是宗教活动频繁,封建迷信抬头,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

  四、振兴我县农村文化的对策

  乡镇文化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怎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从农村文化站建设着手,我建议:

  1、深化认识,营造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环境。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盛况,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县乡镇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经常对群众文化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各乡镇应将文化工作纳入双方明建设目标管理范畴,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要花钱宁可不要的现象,使农村文化走出“无事干、无人管、无所作为”的误区。

  2、强化改革,建立农村文化良好的运行机制。机构改革是必然趋势,文化站无疑必须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但无论怎么改,从事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机构不能撤,也不该撤,在改革中,文化站必须抓住机遇,理顺体制,开避出一块属于自身的天地,使之成为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向往之所,也只有这样,才有其存在的必要。按照文件要求,在改革中,要明确文化站是最基层的文化事业单位,要将文化站的人、权、事、物彻底下放,成为乡镇政府垂直的工作部门;明确县文化局的主管职能,把握好进人关、用人关、培训关,应尝试将一批业务精,敬业精神强,有较强工作能力的文化专干纳入国家公务员范畴,使之生活和工作待遇上与其他干部一视同仁,将文化事业纳入“以钱养事”机制,建设良好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投入机制,把发展先进文化与改造落后文化统一,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统一,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统一。同时,可发挥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相关部门职能互补的优势,组成综合的乡镇群众文化娱乐机构,增加其实力和发展后劲。

  3、增加投入,加大对文化中心配套建设的投入。阵地是舞台,是文化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保证和改善文化站的基本办公条件,必须将现有的文化市场,阵地和设备划最文化站统一管理和使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借调和挪作他用,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镇财政应逐年增加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投入,应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巩固和添置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比如建好一个文化站,一个广播站,一个图书室,一个农科教中心,一个文体活动中心等等。文化站要借助站力发展文化产业,确立群众文化群众办的思路,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群众文化建设,保住好开展群众文化的基本阵地。

  4、提高素质,优化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队伍。在我县乡镇文化专干队伍中,整体素质偏低是导致专职不专,阵地丢失,文化活动少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党委、政府要重视文化专干队伍,确立“生存靠政府、发展靠自己”的思路,文化专干基本工资应实行全额拨款,奖金福利由自身发展文化产业补足,以确保农村文化站业务骨干的稳定和自身“责任田”的耕种。同时,各级文化业网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逐步摆脱挂靠在政府,长期靠“打工”度日的模式,使之成为乡镇政府领导下的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的新生儿;再次,文化站应转变观念,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人才、地域、文化经济政策等优势,积极开发文化产业,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弥补文化经费不足,壮大自身实力。

  与时俱进,当前的文化站必须直面现实,走出原地停滞怪圈,变“等、靠、要”的依赖性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自觉性,变“求稳旁徨”的被动性为“无功就是过”的主动性,在国家群众文化政策的指导下,迎接挑战,走进属于自己的天地,繁荣我乡农村文化。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8

  20xx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旗文体局的关心支持下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践行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步伐。积极探索和研究本镇文化活动特色,开拓创新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镇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充分体现了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群众文化工作,充分发挥了文化站的职能作用。为使我站今后的工作更好地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现将一年来的工作自查如下:

  一、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一直以来按照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通过学习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改进和加强了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开展中心工作,并把文化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业务素质使群众文化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全镇经济社会建设。在理论学习中,政治意识、改革意识和发展文化的观念得到了增强,从而更加坚定了群众文化工作者投身于文化事业的信心和信念,为我站的文化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加强组织领导、打造草原书屋

  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以解决群众读书难,全面提高广大牧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为原则,扎实推进“草原书屋”建设工程,将之作为推进新牧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积极措施认真落实建设任务。我镇高度重视牧区文化建设把草原书屋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精心组织、认真规划抓好落实加强对草原书屋工作的领导,加强对草原书屋管理员业务培训。

  至今年完成了xx个嘎查草原书屋的建设,各嘎查图书、电子音像制品1000余册均以上架,完成了镇文化阵地的建立。全镇初步形成了以镇文化站为主,xx处草原书屋为辅,辐射周边xx个嘎查6000多名牧区群众的服务网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构建新牧区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文化站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牧区文化工作比较薄弱,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少,文化活动规模小、档次低,由于我站缺乏活动经费难于举办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

  到目前,我站圆满完成了镇党委、政府及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镇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及各部门的配合是分不开的,但工作中仍存在不足,有待于加以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努力开创全镇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9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长期以来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xx县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局《关于转发省文化厅关于做好文化部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抽查工作的通知》 ,我乡更即开展了自查工作。

  一、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文化服务站基本服务项目设置符合国家指导标准和省实施标准要求,定期提前公示服务项目,按要求开放图书室(百里村和联合村图书室是灾后重建项目,正在装修)。群众对文化活动参与度高,3个村都成立了文艺团队,以社会效益为主,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演出,有文艺骨干三十余人。配合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村组演出,利用庆三八、五一、建党节、国庆、元旦、春节等,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等编排新节目,做到节目内容健康、风趣,主题鲜明、生动,形成贴近农村群众实际,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喜爱,让群众在笑声中得到教育,在欢乐中受到启发,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各村成立业余舞蹈队,参加各种宴席演出,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加强家庭文化传播。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实现供需对接,解决设施设备闲置浪费现象。

  二、资源整合利用情况

  20xx年度,xx乡党委、政府把文化建设工作同全乡经济、政治、社会等工作协调同步推进,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依托乡综合文化站和广泛的群众文化基础,成立了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余昌明,副组长:杨霞,成员由团委、妇联、农技、财政、林业等人员组成,王芬负责文化站的日常事务工作,做到中心工作有人抓,常规工作大家抓。

  文化室根据实际实行错时对公众开放,开放时间达到规定的最低时限。整合利用县广电局等单位配送的公共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比如成立了腰鼓队、秧歌队等文艺演出队,宣传国家、省、市、县政策、方针。协助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农村文化市场监管等情况。在平时的工作开展过程中,xx乡综合文化站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存在违法违纪情况。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10

  一年来,乡文化站在乡党委、政府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四中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文化工作大繁荣大发展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市、县文化体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乡党委的中心工作,真抓实干,务实创新,文体工作扎实推进,部分工作指标取得新的突破,现将1年来的工作完成情况自检自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体育工作,大力倡导文化建设之风,明确1名政府班子成员为分管领导,形成了班子领导经常过问,文化站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1年来,共召开2次以乡综合文化站建设为专题的班子会议;结合乡实际,实施经费实报实销制,1年来共支出经费1000元,用于购置录音机等设备和陀螺比赛经费;注重工作宣传、痕迹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正确引导社会广泛参与;成立了乡竟净化文化市场、文物普查等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因乡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费短缺等原因,村级文体工作开展难度大,成效不明显。该项自评分为19分

  二、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乡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工作于11月6日破土动工,现已完成场地三通一平工作,其他后续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大城、下甸两个村的业余文艺演出已经组建完成,全乡50个村民小组已经有12个村民小组组建了业余演出队;利用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及县三下乡和企业文化下乡活动,开展和繁荣农村群众文化,已经完成文艺演出任务15场;统筹各种资源,以乡老体协等团体为载体,积极创建“欢乐乡村大家乐”文化建设活动,以乡文化站为主把广场踏歌等的培训工作经常化,预计12月上旬举办乡“欢乐乡村大家乐”活动广场操舞培训;积极开展数字电影进村放映工程,做好场地、电源、观众等协调宣传,确保每村每月一场电影的任务,加强放映安全放映管理,上半年共完成60放映任务,收看观众达9000多人,《挺进大别山》、《夜袭》等国产故事片受欢迎;明确工作职能、职责,按时完成文体活动信息及其他工作的填制上报工作,已经上报文体活动信息4条;因部分工作系统性强,后续工作量大,无法在短期内做出正确的量化评定。该项自评分为33分

  三、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做好云南省体育特色乡镇等的申报工作;以“健身月”活动为契机,由乡文化站牵头,县文体局体育科具体指导,在上甸芒岗村民小组举行1场全乡陀螺手友谊赛,共有22名选手参加,最后优胜出四位陀螺选手;通过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比赛,作好体育人才培养和选送工作,共举行陀螺比赛13场,其中由小组自发组织12场,乡文化站组织1场;认真开展老年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计划今冬明春开展1场农民体育运动会;但因中学实施整体搬迁,校内田径场建设和游泳池清理工作尚未完成,体育课程设置没有设置田径和游泳课,完成选送3名田径选手和10名游泳选手的指标任务有困难。该项自评分为20分

  四、文化遗产保护

  配合县文管所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野外调查,共完成乡内10座佛寺、1座清真寺和大城村鸡肠水新石器遗址的`野外调查;结合县民宗局等部门,明确村组等单位对文物的责任制。该项自评分为12分

  五、文化产业

  作好辖区内红桥网吧的日常监管,结合县文体工作会议,成立了乡净化社会文化市场的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结合派出、安监、消防等部门的安全检查和清查工作共开展了2次文化市场安全大检查。该项自评分为4分

  六、人才队伍建设

  与县文体局协调配合,配齐、配强乡文化站站长,并严格执行事业单位职称评聘、工资福利等制度;结合村级组织活动室建设项目,因地制宜,有效配备下甸村文化室兼职管理员;积极参加县级各项文体培训,并认真开展村级培训工作。该项自评分为10分

  通过认真逐一对照文化体育工作责任书开展自检自查活动,乡文化体育工作自评总分为98分。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11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品位,体现文化为经济建设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根据《xx县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局关于转发的通知》文件精神指示,我乡将文化站建设纳入乡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了领导和协调,落实相关责任,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现就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党委、政府领导重视

  为保证鹤华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书记和乡长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文化站工作。

  二、开展情况

  1、按照国家指导标准和省实施标准要求建设基本服务项目设置。

  2、提前公示综合文化站的.服务项目,并设立相关的公示牌。

  3、平日里开放阅览室、棋牌室等,陆续有群众阅读和参与各种娱乐活动。

  4、保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村通广播电视,并经常安排送文化下乡的惠民工作。

  5、在村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室,形成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管理。组织各村图书管理员、信息员开展培训活动,推进村文体事业健康发展。

  三、保障措施

  1、我乡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对文化站进行维护和管理。其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职责、管理制度和服务制度等。

  2、在文化站里配备电脑,阅览室藏书、乒乓球案、篮球场、各类棋牌等。

  3、在内容建设、服务制度建设,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等方面,我们成立了相关的领导机构且制定了可行的相关制度。

  4、积极协助县文化行政部门,开展对文化遗产的普查,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督,并积极整合各级的宣传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科普法制等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

  四、存在的问题

  大量的文体活动属公益活动,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体育活动最需要经费,所以此活动很少。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12

  为进一步提升全乡综合文化站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做好迎接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即将开展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建设抽查工作,根据《xxx县文化新闻和广播影视局关于转发的通知》文件精神,里水乡对综合文化站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就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里水乡概况

  里水乡为边远乡,地处中高山,共辖5个村,分别为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其中xx村、xx村的群众因工业园区的建设,大部分已移出,其余3个村均为贫困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里水乡现有户籍人口不足3000人,实际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且大多为老年人和年幼的孩子。

  二、综合文化站基本情况

  里水乡综合文化站设于里水乡政府四楼,站内设有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资源共享室、办公室等。里水乡综合文化站现有藏书3000余册,配备有1名文化专干,现抽调到县文新广局工作。

  三、综合文化站开展活动情况

  1、加强对3个村级农家书屋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农家书屋按时开放,方便群众借阅。

  2、保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实现了村村通,电视实现了户户通。

  3、不定期开展文化市场的监督。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配备的文化专干因工作需要,长期抽调到文新广局工作,目前文化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分管文化工作的组织委员1人兼职在做,因忙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所包村工作,时间、精力基本上“专”不了,工作上基本就是应付面上的工作,建成的文化站基本就是挂个牌,活动基本无法开展。

  2、因移民原因,乡政府周围基本无群众居住,现有未移民的3个村均为贫困村,为了生计忙于劳作,群众参与兴趣与参与度低,再加上现在电视、电脑、电话的基本普及,文化站基本丧失了作为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3、电脑和服务器等信息设备因农民的文化程度和农村通信条件以及需要长期费用支出等原因,未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五、计划措施

  1、根据现有条件,做好文化站的日常管理和对村农家书屋的指导工作。

  2、争取文化业务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和带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解决文化站活动形式单调,群众缺少主动性的问题,以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3、争取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增加文化工作人员,提高文化站服务管理的效能。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13

  一、基本情况

  陇东镇文化站规模约300㎡,分别设有:书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娱乐室办公室、管理用房等。目前有电脑5台、投影仪1台、音响1套、电视2台、藏书2500余册,配有2名兼职人员。近年来,通过灾后重建等项目,大力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切实改善了我镇综合文化站的硬件设施建设,增强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运行活力,提高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水平。

  二、具体措施

  (一)我镇综合文化站于2017年初正式向公众全部免费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所有免费开放项目实现规章制度健全,服务内容明确,保障机制完善。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包括:书报刊阅览室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厅、娱乐活动室等;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时政法制科普教育、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培训基层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建立免费服务公示、预告制度。所有免费开放场所都要建立免费开放公示制度,在显著位置公示免费开放的管理办法、政策措施、服务项目、开放时间、观众须知等制度。开放时间为每周不低于40小时。

  (二)工作要求:一是加强领导,强化宣传。为进一步推动免费开放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立免费开放工作机制。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海报、召开会议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扩大免费开放的公众知晓率,吸引广大群众走进文化场所,为免费开放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我镇安排一名副镇长分管文化工作,由综合文化站站长具体负责文化站日常工作,切实做到周密计划,科学安排,合理分工,责任到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紧扣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三个结合:把免费开放工作与当前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文化站工作紧密结合进来,与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免费开放工作任务按期圆满完成。三是加强管理,制定措施。我镇制定完善了《陇东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制度》,围绕基本文化服务功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形式、手段,开展流动服务,向基层延伸公共文化服务,拓展服务领域。在实现均等普惠的基础上,逐步增设个性化服务,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老年人、退休职工等特殊人群的对象化服务。切实做好免费开放的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考虑免费开放后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制定切实可行、严谨细致的免费开放工作方案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免费开放后的公众安全、资源安全、设施设备及安保消防安全。四是加强监管,提高服务水平。我镇在上级文化部门的指导、督促下做好免费开放工作,并对综合文化站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评,对免费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沟通、协调并切实帮助解决。

  三、存在问题及分析

  从调研反映的情况来看,虽然我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建设步伐较快,管理也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但仍存在管理水平不够高、发挥作用不明显、专职人员不到位、活动开展不主动等问题。突出体现在:

  (一)文化站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后,由于缺乏人员编制,管理人员大多兼职,不能全心身心投入到文化站工作上来,文化站管理的稳定性和开放时间受到了限制,不能发挥其功能作用,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站管理人员大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文化站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

  (二)文化站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文化站都配备了电脑、书柜、桌椅、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上千册图书等。文化站设置了“四室一厅”: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图书阅览室、办公室和多功能活动厅,无论是从功能、结构还是硬件、软件上都能满足乡镇文化站的基本需求,但没有专人的维护管理、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必将浪费,违背了建设此项工程的初衷。

  (三)文化站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后,如果不能及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文化站管理走上规范化道路,就势必会使这项“民心工程”变为“政绩工程”。各级应对文化站后期运行维护给予经费支持,安排人员编制,配备专职人员管理,给予相应的工作报酬或补贴,同时在文化站开展文化活动、设备更新维护方面安排经费,确保文化站的正常运作。

  四、建议及意见

  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是一项长期的文化建设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科学实施、建管用并重,扎实推进。

  一要加强培训,在文化站人员业务素质上有提高。文化站管理人员大多兼职,各乡镇应与编制、人事部门积极联系,通过公开招聘方式聘任文化站站长和专职工作人员,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给保障。同时,进行上岗培训、定期考核,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二要加大投入,在文化站建管资金上有保障。文化站是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必须加大文化站建设资金和运行维护资金的投入。各级应建立相应的扶持资金,乡镇应将文化站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建好、用好、管好文化站,使文化站各种文化资源不断更新,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三要严格管理,在提高文化站利用率上下功夫。要抓好管理这一关键环节,巩固建设成果。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发挥其阵地作用,强化服务职能,在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文化下乡、图书借阅、培训指导等常规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在节庆日、农闲时节,利用基础设施优势开展大中型文化活动,并组织开展文艺赛事、健身文体活动以及流动文化服务等,让群众就近、方便地参加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地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只有让乡镇综合文化站切实发挥作用,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才能真正保持文化站的生命力。

  四要完善考核管理制度。明确乡镇政府和上级文化部门的相关责任,建立年度目标考核体制,以静态考核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乡镇文化工作进行综合评定,将考评结果与乡镇领导的工作业绩晋升考核紧密结合;乡镇政府要建立规范长效的文化站工作管理制度,确保乡镇文化站每天向群众开放,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站职能;要强化文化主管部门对乡镇文化站的业务指导职能,在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文化建设规划,加强分类指导,落实政策措施,提高业务工作水平等方面切实负起责任。

  五要优化文化站队伍建设。要切实保证乡镇文化站人员应有编制,确保专人专职专用,杜绝随意挪用现象;同时引入竞争机制,积极引进具有文艺特长、热爱文化事业的专业人才充实队伍;可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农村编外文化队伍,发动当地有文化热情的“农村文化带头人”参与到乡镇文化工作中;要定期开展文化站从业人员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职业操守、业务能力,努力在全县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农村基层文化干部队伍。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14

  根据营口市群众艺术馆关于“新形势下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主题论坛的通知的要求,为了解本办事处文化建设情况,组织有关人员就东城办事处的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听取了基层单位情况汇报,走访了部分人员。通过调研,我们一致认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和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办事处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乡村文化活动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东城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针对当前我办事处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座谈讨论,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办事处文化建设的现状

  1、注重加强领导,乡镇文化建设大环境逐渐改善。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提升,理念转变更新,关注程度有所增强。特别是《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的实施,为基层文化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权威的法律保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加大了行政管理的力度,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处村两级都有班子成员分管文化工作,安排了兼职文化工作人员,使办事处文化建设稳步推进。

  2、注重资源配置,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办事处文化阵地仍有基础。今年,上级有关部门又为我办事处9个村提供了图书和书架。为此,全办事处现有文化场所360㎡,图书室12个。农民村、路东村,路西村、线沟村,虎斗村,巴岭村,刘屯村、胡屯村,张朗寨村、繁荣村等村级文化室较完善,农民、路东两个村有大院场地、设施比较齐全,群众活动经常。

  3、注重因势利导,群众文化活动日趋丰富。我办事处文化底蕴丰厚,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群众文化活动热情高,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较好。各村都有不同的文化活动特色,有的重书画,有的擅唱歌,有的爱舞蹈,有的喜秧歌,在“望儿山母亲节”、“五.一”、“七.一”、“八.一”、“十.一”、新年、春节等节日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老年秧歌被受群众喜爱。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实事求是地讲,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农村文化机构的转型,我办事处文化建设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阵地流失、资产流失、队伍散失的现象,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萧条,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差距较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

  1、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办事处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子而已,只有很少一部分体育健身器材,缺少器乐、音响设施;除新上的图书室外,原有多是陈年旧书,几乎常年无人问津;所谓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只是摆放了一台计算机而已,形同虚设。

  2、办事处群众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少,活动匮乏。主要原因是重视程度不够,文化支出削减,经费不仅年初不纳入财政预算,即使工作任务来了,花钱也是能省则省。投入资金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大,文化活动经费投入很少,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的次数和形式十分有限。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乡镇文化站没有专职的文化干部,形成了文化站无编制、无经费、无人才的状况。对办事处文化活动的开展影响很大。

  4、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每年办事处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扭秧歌、拔河赛,及棋类、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2-3次,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办事处也组织开展了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但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的 “三难”问题依然突出。

  三、建议及对策

  各乡镇、办事处文化建设明显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为此,今后一段时期,建议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各级政府应承担的公共责任,也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求,各级政府要以《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加以落实,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认识,着力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做到文化工作“四个纳入”:即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年度政绩考核内容,并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抓好落实,确保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2、多元投入,保障经费。

  一是继续加大政府的投入。公共财政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所需经费的主渠道,要认真抓好中央、省、市有关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政策规定的落实,改进投入方式,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在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和重点文化工程建设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使乡镇文化建设的投入每年有较大的增长。二是出台配套优惠政策,拓展投入渠道。倡导乡村集体投资、集资、个人出资自办文化事业,引导社会力量捐资,赞助乡镇基层文化建设。三是市、乡(办事处)两级政府特别是财政、文化部门要充分利用现在国家、省、市加大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契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

  3、建管并重,夯实阵地。要根据《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要求,加大管理文化工作力度。一是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制定建设标准,全力推进实现三级文化网络体系化目标。二是努力搞好资源整合,统筹乡镇宣传、党建、教育、科技、计生等现有设施资源优化配置,综合利用,发挥现有各类阵地的文化综合效益。三是因地制宜,建设乡镇文化中心站。四是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制管理,规范化管理,功能性管理。

  4、突出重点,建好队伍。乡镇文化工作人员是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千方百计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使这支队伍稳定、业务熟练,能干实事。一是解决文化专干编制。恢复乡镇文化站编制,至少安排一个专职或兼职文化干部。以文化部门为主对专干进行管理、调动和考核,做到让文化专干“懂文化、爱文化、干文化”。二是加强文化队伍培训。有计划地组织乡镇文化骨干进行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逐步培养、造就出一支政治素质高、懂专长、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基层文化工作人员队伍,适应和促进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此外,还应加强民间艺人的发掘、培训、管理、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15

  镇在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特色品牌,提升文化竞争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和探索,虽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河包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基础设施现状

  河包镇综合文化站于2009年7月开工,2010年12月完工已经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总投入150万元。建筑面积1197.74 m2,占地面积1035 m2。镇上建有标准的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和电影放映厅等,其中藏书3000余册,还有光盘、投影仪和vcd等硬件设施。所辖3个社区、3个行政村,每个村(社区)都建有农家书屋,分别藏有图书2000余册

  (二)文化资源现状

  1、物质文化。河包镇具有独特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谓中西文化集汇一体。一是报恩塔。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的报恩塔,又名白塔寺的白塔,距今800多年历史。该塔于1992年3月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该塔年久失修,自然风化严重,塔身西、南面通体裂纹最宽处达18公分。市文物局于2005年进行过一次修缮。现正在申报成为国家文物。二是斜塔。其倾斜角度约为30度,远远超过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的清代年间的斜塔,目前正在申报成为县级文物。三是真原堂。这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法国人修建的一座25米高的砖木结构双钟楼的教堂,占地2300平米,是大足、荣昌天主教又一活动场所。并于2001年申请成为县级文物,正在申报成为市级文物。此外,还有明朝景泰七年塔等文物。

  2、非物质文化。河包镇非物质文化也较丰富多彩。其民间歌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代表作品有:《姑娘出来收衣裳》、《稀烂背篼眼眼多》、《送郎》、《天阴落雨又落沙》等;同时河包人民还创造了肉龙、儒龙、火龙、小金龙、草把龙、板凳龙、亭子戏、缠丝拳、小洪拳、纸扎工艺、车灯舞、高跷狮子舞等。其中肉龙是河包镇人民独创的一种民间舞蹈,它是耍龙舞的一种,具有浓厚的喜庆色彩。1984年,河包肉龙代表xx县参加xx市舞龙比赛并获得金奖;20xx年,河包“肉龙”代表xx县参加xx市元宵节龙舞汇演,获二等奖。肉龙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一书。

  (三)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情况。目前我镇正在以金凤山公园为开端和依托,以报恩塔、斜塔和真原堂等文物古迹为亮点,着力打造河包镇金凤山生态旅游观光园。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发动更多的人投入到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中来,采取各式各样的措施确保文化遗产的完整。

  二、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队伍。一是乡镇文化站建设比较落后,设施设备简陋;二是缺乏高水平的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三是老百姓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薄弱,对文化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没有较系统较完整的文化产业规划。虽然我镇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优秀文化所赖以生存的优良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但文化产业的定位、发展规划尚未形成。对我镇的文化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不透彻,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缺乏深入的探索。没有围绕文化产业进一步充分挖掘文化旅游内涵,也没有打造出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品牌来充分发挥我镇的独特文化资源优势作用,更别说引入企业投入来发展文化产业。

  (三)对文化产业培育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场活力不明显。从目前的体制和情况来看,文化事业的发展紧紧依靠镇财政的支持,而没有市、县财政的支持,导致公共基础文化设施不齐全,缺乏人力、物力、财力和场所等。对文化产业的开发、舞台精品艺术的打造及文化人才的激励等方面经费无保障,导致传承、深入挖掘、整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困难重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经营性文化产业一片空白。我镇目前从事文化信息方面的企业仅一家小网吧,其它有些零星的照相馆和打印部,规模和效益之小几乎可以略为不谈。

  (五)缺乏综合性的文化体育广场。目前河包镇正在规划建设文化体育广场事宜,此广场占地20亩,功能设施齐全,资料已报市体育局。目前正在设计平面图和效果图。

  三、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科学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国发[2009]3号文件精神,按照“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创建多元化投资机制,开发特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市场建设”等要求,认真分析我镇的文化资源优势,理清我镇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指导和引领全镇文化产业发展。

  (二)培育壮大特色文化产业骨干项目。我镇应重点培育和发扬光大肉龙表演,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留住精英,引进战略伙伴。依托报恩塔、真原堂、斜塔、景泰七年塔等几个市、县级文物,打造河包旅游亮点。

  (三)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加快实施文化产业重点工程,推进城镇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建设项目,并不断完善文化功能配套设施,提高管理和使用水平。

  (四)积极引进和培育文化人才。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是关键。目前,农村文化专业人才不足,文化创新、经营管理人才奇缺。树立人才是文化资源第一要素的观念,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推荐选拔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创业环境。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16

  我镇人大主席团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各村各代表组,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交流分析探讨乡镇人大工作情况,分析讨论了乡镇人大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分析,现将对乡镇人大工作情况调查研究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 乡镇人大基本情况

  我镇现有11个建制村,乡镇人大代表54名,其中党员代表33名,占代表总数的61%;非党代表21名,占代表总数的39%;妇女代表15人,占代表总数的28%。

  二、乡镇人大开展工作情况

  每年都能按时召开一次代表大会,会议准备充分,程序合理,代表参政议政积极踊跃。在闭会期间,坚持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主席团会议,研究人大工作,开展三察、一评议活动,都能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查、执法检查3到4次,每年开展1次代表评议七站八所工作。通过代表小组活动,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分片联系走访代表沟通联系多,能够及时将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反映给党委、政府,以引起重视。代表视察、建议能够在规定的人代会召开后三个月内答复代表。

  三、乡镇人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意见

  经过调研,我们认为当前乡镇人大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代表素质不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2、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发挥作用的主动性还不高;

  3、人大自身建设不够,党委对人大工作有待进一步重视,各级各方面的人大意识,民主政治和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一是各级各方面要重视和支持人大工作。要不断树立人大意识,民主政治法制意识,充分认识人大所起的作用,支持人大开展好工作。二是逐步建立代表竞选机制,不断提高代表素质。代表竞选是代表发挥代表作用,积极参加代表活动,履行代表职责,提高代表素质的重要基础手段和重要支柱。三是完善人大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人大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对代表培训,代表述职活动的考核制度,促进代表积极开展活动,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总之,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人大工作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逐年都有提高,尤其是随着全国人大以及上级人大工作的逐步深入而发展较快。但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需国家立法加以解决。人大在目前状况下要进一步采取多种措施,调动代表参政议政积极性,积极开展代表活动,履行人大的职权,把人大工作搞好。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17

  为了解我县乡镇文化建设情况,3月中旬在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领下,文化局组织有关人员,实地察看了各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大院建设情况,听取相关单位情况汇报。通过调研,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和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乡镇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乡村文化活动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海岛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推动了新渔村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针对当前乡镇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座谈讨论,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镇文化建设的现状

  1、注重加强领导,乡镇文化建设大环境逐渐改善。

  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提升,理念转变更新,关注程度有所增强。特别是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镇村两级都有班子成员分管文化工作,安排了兼职文化工作人员,使全县乡镇重点文化建设稳步推进。

  2、注重资源配置,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乡镇文化阵地仍有基础。砣矶镇影剧院虽为上世纪80年代所建,但目前经过维修,仍能开展演出活动。全县乡镇有文化场所3630㎡,图书室10个。大钦北村、大钦东村,北隍山前村、山后村,小钦村,黑山乡南庄村,南长山黑石嘴村、山前村,北长山嵩前村、店子村、北城村等村级文化大院场地、设施比较齐全,活动经常。

  3、注重因势利导,群众文化活动日趋丰富。

  我县文化底蕴丰厚,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群众文化活动热情高,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较好。各乡镇甚至各村都有不同的文化活动特色,有的重排戏,有的擅唱歌,有的爱舞龙,有的喜耍狮,在历届“妈祖节”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砣矶渔家号子”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实事求是地讲,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农村文化机构的转型,我县乡镇文化建设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阵地流失、资产流失、队伍散失的现象,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萧条,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与广大渔村群众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差距较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

  1、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我县8个乡镇只有砣矶镇有一座影剧院,而且为上世纪80年代所建,多年失修,其余各乡镇则基本没有。据统计,我县有29个行政村建立了文化大院,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72.5%,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子而已,只有很少一部分体育健身器材,缺少器乐、音响设施;图书室多是陈年旧书,几乎常年无人问津;所谓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只是摆放了一台计算机而已,形同虚设。

  2、乡镇群众文化事业经费短缺,活动匮乏。

  许多乡镇因经济原因,大大削减文化支出,经费不仅年初不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即使工作任务来了,花钱也是能省则省。不要说投入资金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就连必要的乡镇文化活动经费投入都很少,使乡镇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的次数和形式都十分有限。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

  在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和体制转换过程中,乡镇文化站的职能被统一归入社会事务服务站,没有专职的文化干部,造成了乡镇站无编制、无经费、无人才的状况。渔村文艺骨干流失,后继乏人,对乡镇文化活动的开展影响很大。

  4、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

  每年乡镇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各乡镇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拔河赛,及棋类、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1-2次,也只到2-3个乡镇,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一些乡镇、渔村都会开展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但这些毕竟是少数乡村举办的少数文化活动,广大渔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的“三难”问题依然突出。

  三、建议及对策

  我县乡镇文化建设落后于渔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已经影响到了当前社会主义新渔村的建设进程,必须及时加以重视和解决。为此,今后一段时期,建议我县乡镇基层文化建设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各级政府应承担的公共责任,也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求,县、乡两级要从“新长岛、新开放、新发展”的`高度来重视渔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办发[2019]27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认识,着力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做到文化工作“四个纳入”:即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年度政绩考核内容,并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抓好落实,确保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2、多元投入,保障经费。

  一是继续加大政府的投入。公共财政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所需经费的主渠道,要认真抓好中央、省、市有关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政策规定的落实,改进投入方式,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在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和重点文化工程建设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使乡镇文化建设的投入每年有较大的增长,占财政支出的经费比重逐年提高,尽快达到国办发[2019]7号文件规定的各级财政的文化事业经费不低于当地财政总支出1%的目标。二是出台配套优惠政策,拓展投入渠道。倡导乡村集体投资、集资、个人出资自办文化事业,引导社会力量捐资,赞助乡镇基层文化建设。三是县、乡两级政府特别是财政、文化部门要充分利用现在国家、省、市加大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契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

  3、建管并重,夯实阵地。

  要根据《山东省xx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全面落实《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实施意见》。一是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按照中办[2019]21号文件要求,采取强有力措施,制定建设标准,全力推进实现三级文化网络体系化目标。二是努力搞好资源整合,统筹乡镇宣传、党建、教育、科技、计生等现有设施资源优化配置,综合利用,发挥现有各类阵地的文化综合效益。三是因地制宜,建设乡镇文化中心站。像砣矶镇、南长山镇、小钦岛乡、南隍城乡等乡镇文化站底子比较好的,尽量以乡镇为主,建设乡镇文化站;而其它乡镇则采取依附地处乡镇中心位置且文化大院建设相对完善的村,集中镇村两级的力量,建设乡镇文化中心站。四是尽快出台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管理、使用办法。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制管理,规范化管理,功能性管理。

  4、突出重点,建好队伍。

  乡镇文化工作人员是我县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骨干力量,我们要千方百计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使这支队伍可稳定、业务熟,能干事。一是解决文化专干编制。恢复乡镇文化站编制,至少安排一个专职或兼职文化干部。以文化部门为主对专干进行管理、调动和考核,做到让文化专干“懂文化、爱文化、干文化”。二是加强文化队伍培训。有计划地组织乡镇文化骨干进行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逐步培养、造就出一支政治素质高、懂专长、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基层文化工作人员队伍,适应和促进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此外,还应加强民间艺人的发掘、培训、管理、发展工作,积极鼓励和帮助他们自编自演,参与到弘扬时代主旋律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文艺活动中去。

  5、传承创新,繁荣文化。

  一是大力开展渔俗文化活动。我县传统节庆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基础广泛,要积极扶持和引导,充分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和劳动节、国庆节等纪念节日开展活动,使节俗文化活动成为乡镇民间文化的主流。二是大力开展民间艺术表演活动。要有计划地发掘、整理优秀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保护好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人,利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各类表演传承活动。三是大力开展示范性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农民文艺节目调演,民间技艺展示、举办妈祖文化节等活动,促进乡镇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四是大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宣传、文化部门应多组织创作一些渔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节目,正确引导农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观念,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活动,同时,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与相关部门配合,加强乡镇文化市场监管,净化和规范乡镇文化市场,坚定不移地用健康、先进文化占领渔村文化阵地。五是各级各类文化下乡活动。每年各级各类文化下乡活动,是促进乡镇文化建设的新鲜血液和催化剂,应很好进行策划和包装,尤其是科技、文化下乡和电影下乡巡映活动,应多播放适合渔村群众口味和需求的娱乐影片和科教片来赢得渔村市场。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让农民接受健康先进的文化熏陶,提高农民思想道德与科技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建设“富裕长岛、魅力长岛、和谐长岛”贡献力量。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18

  xx区xx街道位于xx市东北部,区域面积54平方公里。街道下设49个基层党组织,辖20个社区,现有户籍人口8.3万人。近年来,xx街道在不断提高街道经济发展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街道城市化进程的同时,把强化街道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文化兴街的着力点,不断加强“四室一厅”载体建设、管理服务制度建设,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为街道的发展、稳定和村改居后新型社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结合xx街道实际,将文化站项目申报和建设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划实施情况

  (一)资金情况

  xx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共计投资40万元,国家拨付计17万元,其中建设资金12万元,内部设施购置资金5万元;省政府拨付计16.5万元,其中建设资金13万元,内部设施购置资金3.5万元;区政府拨付计6.5万元,其中建设资金5万元,内部设施购置资金1.5万元。上述资金全部按照工程预算投入项目建设。

  (二)建设情况

  文化站为砖混建筑,建筑总面积380平方米,选址xx,相对人口集中、交通发达便利,有着良好发展前景,利于人员聚集,符合文化站建设的基本要求。按照文化站项目建设“四室一厅一场”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功能划分为书报刊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多功能厅、电子信息资料查阅室、综合办公室等。

  文化站内部进行了简单装修,灯具、水龙头等必要设施齐全,已全部安装到位。电脑、打印机、空调、桌椅、文件柜等基本办公设施已经到位。各功能室必要的培训桌椅、阅览桌椅、电脑桌椅、教材等也已经到位,各功能室标牌已制作上墙。

  高标准、现代化的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的建成,极大提高了街道文化设施的承载能力和文化品位,正逐步成为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培训宣传为一体的文化中心。

  (三)使用情况

  文化站自投入使用以来,坚持“立足社区、服务居民”,以宣传思想文化、丰富文体活动为目的,加强对文化站的使用管理。

  图书阅览室。为方便群众借阅图书,文化站专门设置阅览室,并配有书架、书柜、阅览桌椅等设施,图书阅览室书目齐全,涉及农业技术类、医疗卫生类、音乐美术类、儿童读物类、世界名著类等方面,足以满足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科普、保健等日常生活知识查阅需要。

  科技培训室。文化站以科技培训室为平台,开展科技培训活动,涉及时政报告、医疗保健、体育卫生、科普科技、舞蹈、戏曲、美术等文化艺术培训,不断扩大科技教育和培训的覆盖面。

  多功能活动厅。在文化站东侧设置了面积约30㎡多功能活动厅,里面配有音响、灯光及宽广的舞台。先后开展了多次小型演出、文艺排练、书画展览、青少年文艺活动、娱乐游艺、地域文化展示、数字化电影放映等活动。

  活动广场。在邻里活动中心前设有体育广场、文化活动广场,活动设施,每天都有群众在此运动、健身。

  (四)保障措施

  基层文化设施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员配套,就等于失去了开展基层文化建设的主动权。xx街道文化站配有2名专职工作人员以及兼职文化管理员1名,确保专人专职,各项制度健全。

  街道设立专项文化事业建设经费,专门用于文化事业的发展。xx文化站现有图书6000余册,订阅各处报刊10余种,配备电脑25台,网络服务器、投影仪、音响、摄像机配备齐全,配有基本乐器、欢庆锣鼓及当地特色文化活动必须设备,文体活动广场设有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等。

  在管理、服务制度的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等方面成立了领导机构并制订了详细可行的制度。

  二、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xx街道文化站自成立以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和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通过“五个强化”使文化站载体不断优化、制度不断完善、活动不断丰富,成为街道文化建设的主平台。

  (一)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对街道文化建设的领导,党工委、办事处专门成立了以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专门研究和协调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文化事业发展纳入街道的议事日程,坚持物质、精神两个文明一起抓,经济、文化两个成果一起要,使文化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来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二)不断加大基础投入,强化项目实施。文化站累计投入省、市、区文化站建设专项(配套)资金40万元,建成“四室一厅一场”,设置了报刊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多功能厅、电子信息资料查阅室、综合办公室等。配备电脑,网络服务器、投影仪、音响、摄像机、基本乐器、欢庆锣鼓及当地特色文化活动必须设备,文体活动广场设有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等。通过开展文明创建、组建社区舞蹈队、举办科技讲座、开展艺术培训,把宣传教育和文化艺术活动、娱乐活动、体育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让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加强了文化站的服务功能。

  (三)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强化整体素质。xx街道文化站按照中央宣传部等六部委办的文件要求,通过公开招聘、专业人才引进等方法,将思想素质好、具有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文化站,目前配有2名专职工作人员以及兼职文化管理员1名。二是加强业务学习。采取集中培训和指导相结合的办法,经常开展业务学习、培训、辅导、交流等活动,提高了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水平。

  (四)不断完善设施设备,强化阵地建设。一是完加大文化站配套设备的采购力度,让文化站尽可能发挥文化宣传和教育引导作用,满足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需要;二是制订了文化站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管理,提高运用效率,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阵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让群众及时了解时事热点,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适用技术培训活动,举办科技讲座、传授先进技术;开展艺术培训,把宣传教育和文化艺术活动、娱乐活动、体育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让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

  (五)不断创新文化载体,强化服务功能。一是注重培育亮点,以文化站为平台,在元旦、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里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在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七一等纪念性节日里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志愿服务等活动;以街道区域内的传统民俗xx为契机,在保持其民俗特色风格不变的同时,注重充实内容,创新形式,赋予时代性、教育性,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二是充分发挥文化站辐射作用,以点带面,突出特点,如在每个居民集中居住地或社区活动广场开展群众广场舞蹈,组织专业舞蹈老师进行指导,丰富群众晚间生活,开展广场舞比赛活动等。三是发掘社区居民的艺术创作热情,让居民成为文化的欣赏者和创作者,把“送文化到社区”与“种文化在社区”相结合,把“开门办文化站”与“走出去寻找文化”相结合,加强社区家庭文化建设,发掘街道社区文艺人才和民间艺术家。

  三、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是文化站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文艺创作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待于进一步丰富,才更有助于为群众服务。

  二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放时间、接受人数达不到标准要求。群众对文化站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不多,还有待加强对文化站的宣传和推广。

  三是图书借阅开展不理想。缺乏现代化操作仪器,加重了阅借的难度,若将图书录入电子信息库,就能更准确、高效的为读者提供书籍查询。

  四、政策建议

  一是加大专业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素质,通过培训,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及时充实人员,努力提高官陡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完善管理机制,强化文化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推进用人制度的改革,建立激励机制,为文化艺术人才脱颖而出建立更为合理的评价机制,并研究建立体现基层工作特点的文化人才评价标准,培养更多的适合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优秀文化艺术人才。着力在乡镇文化辅导员中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从根本上解决文化站工作人员职称低导致的工资待遇低的问题,保证队伍人心稳定。

  二是抓好文化站文化设施建设。在做好官陡街道文化站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文化站文化设施配套建设。

  三是搞好官陡街道文化网络建设。以文化站为依托,形成各社区文化网络一体化。

  四是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制定详细的文化活动计划,由文化站牵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五是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宣传力度,力争达到规定要求,尽快对外开放。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19

  xxx镇文化站在县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结合xxx镇文化站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积极探索和研究xxx镇文化活动特色,开拓创新,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范培育文化市场,繁荣文艺创作;坚持寓教于文,寓教于艺,寓教于乐,培养群众崇高思想、美好心灵、纯洁情操、高尚人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镇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以镇党委、政府工作为中心,认真搞好宣传工作

  过去一年文化站根据各自分工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如采用广播、板报、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贯彻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

  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配合支持电影进村、送戏下乡等活动。

  今年以来,文化站注重以文艺活动促繁荣的理念,常年举办“送文化下乡”活动。在我县举办的广场舞比赛中,我镇选送的舞蹈《寂寞情歌—吉祥串烧》、《天下姐妹》等均获得了好名次。建立了围绕节日搞活动的`长效机制,群众文化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崭新局面。文化站与各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促进创建工作和文体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利用农闲时节,在各村文化大院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使得干群关系得到了更好的交流,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肯定和群众的欢迎。积极配合支持农村数字电影的启动与开展,实现每月每村放映电影至少一场,另外,积极和县剧团协调利用农村空闲时间送戏下乡深受广大群众好评。

  三、工作目标

  20xx年文化站将真对存在问题,积极想方设法加以解决,继续遵循“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团结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实现开拓创新、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让群众文化回归群众,让人民文艺扎根人民,使农村文化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真正发挥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作用。

  1、抓好村级文化建设,做好“农村文化工程共享”工作。

  2、积极做好文化站的建设工作。

  3、多汇报、多请示,争取领导的支持,领导重视,是行之有效的最好办法,是解决文化设施的重要依据。

  4、抓好文化市场的管理,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5、扎扎实实地做好文化工作,以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完美的精神面貌,以高素质的文化品牌,推动我乡精神文明建设快速发展。

  我站全体职工将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不断进取,开拓创新,开创我镇群众文化事业的崭新局面。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2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切实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笔者就xx文化发展作了深入调研,提出一些建议和打算。

  一、基本概况

  小河镇地处大药山东麓,牛栏江西岸,距县城143公里,北接红山乡,西北倚东坪乡,西南连药山镇,东南邻新店乡,东隔牛栏江与鲁甸县乐红乡、梭山乡相望;地处两县六乡镇腹心地带,国土面积191.3平方公里···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最高海拔3950米,最低海拔701米,相对高差3249米,典型的立体气候,独特的地形地貌,独特的自然条件,独特的资源优势,独特的人文景观,独特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小河镇特有的历史文化。

  二、发展优势

  一是竹山“狗鼻子”当年大军生与死的剿匪精神历代传诵;现存拖车的龙氏碉堡体现着中国“龙文化”的精髓;著名治癌专家黄传贵展示着小河人的风采。小河镇发展历程中积淀的历史文化,丰富了小河思想文化发展、繁荣的内涵。

  二是小河镇是多民族聚居乡镇,民族特色文化种类多、内容广,少数民族服饰、语言、原生态音乐、舞蹈等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族传统节日如彝族“火把节”、苗族“四月八”、“姊妹节”、“芦笙节”、“赶秋节”、“鼓藏节”等。苗族能歌善舞,古歌、飞歌、情歌,芦笙舞、古瓢舞、木鼓舞、板凳舞,尽展苗族风情。苗族人口主要聚居马安村、竹山村、山堡村,依然保留着独具本民族特色的衣着打扮、服饰制作工艺、语言、节日等民族风俗。苗族服饰有“穿在身上的史书”之称。一年一度的苗族花山节,既诠释了苗族历史和“穿在身上的史书”,又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延续和拓展了民族民间文化,形成独具一格的地方文化。

  小河镇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文艺事业成绩斐然。····小河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广场舞为载体的集镇文化活动繁荣,小河镇广场舞曾被昭通电视台选播,全民健身运动气氛较好。

  一是通过不懈努力,集镇新区建设和老区改造完成投资xx万元,老区砖混房屋立面改造已全部完成,两座高架桥、两座人行石拱桥已全面竣工,展现了青瓦白墙、深具“水乡古韵”的新小河。二是全镇14个村远程教育设备全部安装调试完成,镇党委督促村两委干部定期组织群众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农业科学技术和各种文化艺术宣传片,使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得以提升、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科学种养水平逐步提高。三是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镇文化站、文化活动广场改扩建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为小河镇思想文化发展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重视不够、保障不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一些先进思想大量涌入,人们在盲目追求“西化”的进程中,逐渐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发展,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对群众文化、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视、支持力度较弱,投入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总量偏少,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不浓,社会力量参与仍然缺位。部分村级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级部门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村文化建设可有可无,而上级主管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导致部分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常年没有或只有很少活动经费,农村文化活动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乡镇文化活动经费无保障,文化设施简陋,无法起到宣传教化、休闲娱乐的作用。

  (二)是投入不足、设施滞后。各项建设任务增多、资金投入增多,使得投入到文化发展的资金极为有限,从而制约了文化的发展繁荣。小河镇马鞍、竹山、山堡等3个苗族彝族村,距离集镇较远,而当地没有民族文化广场,许多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民族文化潜力无法得到全面挖掘、民族精神无法完全得以体现。投入不足,设施滞后,成为小河镇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

  (三)是人才缺乏、力量薄弱。小河镇文化站技术人员配备严重不足,目前只有2个人,而且都不是专业的文化工作者,加之长期得不到培训学习,整体素质亟待提高,而且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场所没有文化管理员,农村文化工作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正确引导,文化工作没有“脚”,难以站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农村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使得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后备力量明显不足,文化工作质量不高,各项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四)是挖掘不深、推介不力。小河镇由于地处偏远,山高路陡,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研究方面都相对滞后。一方面缺乏专业的文艺工作者和民族民俗文化研究者,对小河镇人文地理优势、历史事件、民间传说、民族文化、名人轶事等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和推介,缺少有深度的研究论文和成果,阻碍了小河民族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的实施。另一方面由于镇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使传统手工艺、民族民间文化和土特产资源开发、推介力度不大,没有形成规模,未能创造经济效益反哺文化经济的增长,从而制约了小河镇思想文化的发展繁荣。

  (五)是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小河镇虽然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但与发达地方和其他乡镇相比,思想文化建设水平还比较滞后,思想观念保守陈旧,羁绊和束缚了小河镇文化的发展繁荣,在有形无形之中妨碍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机制创新,阻碍文化市场体系构建和文化人才培育引进,影响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创新等等,这是需要我们引起注意并着力转变的一个思想困境。

  三、对策措施

  推进小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潜力在小河特有人文历史的挖掘和拓展,核心在小河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体的举措就是要做到战略化规划、工程化建设、目标化管理、责任化落实、特色化挖掘、历史化整理、市场化推介。

  (一)着力抓好发展规划。城镇是文化的载体,可以说,集镇建设就是一项工程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化建设。小河镇作为全市40个重点集镇之一,集镇的建设给小河历史文化的展现带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因此要强化文化意识,树立发展文化就是发展经济社会的理念,从小河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文化发展纳入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切实把文化理念贯穿到集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全过程,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二)着力抓好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文化发展的组织机构,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层层明确职责,形成有人抓、有人管的格局。建立和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制定文化投入保障、文化设施改善、文化队伍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质量、阶段目标实现、文化活动创建等相关考评体系,量化指标到镇文化中心、村进行考核。同时,把文化建设与文明集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组等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一起检查和考核,提高镇文化中心、村组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调动他们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三)着力抓好设施改善。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传播先进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主平台。积极呼吁和争取投入,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接受文化产品、享受文化服务、开展文化活动的设施。抓好文化共享资源工程建设,抓紧建设镇文化中心,切实加强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村广播室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努力提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开展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帮助农村改善文化设施条件,深入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整治工作,净化和优化文化市场。以镇文化中心、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农民自办文化户为基础,不断改善文化设施,扩展文化阵地。

  (四)着力抓好活动创建。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坚持不懈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及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抓好文明集镇、文明单位、文明村组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统筹镇村发展,认真落实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需求,倡导其学文化、学知识、学技术。切实开展好“三下乡”活动,抓好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惠民工程,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季节性和阶段性文艺活动,以普遍性、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促成节庆活动上规模、上档次。尤其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小河苗族、彝族文化资源,不断提高花山节、火把节等活动质量,彰显地方特色,充分发挥特色民族文化的'特殊效应。

  (五)着力抓好队伍建设。注重文化队伍建设,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管理、培训和引进,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育各方面文化人才,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适应发展的文化人才队伍。一要引进文化专业人才。在稳定现有文化队伍的同时,依靠政策、营造环境,有的放矢地吸引专业人才充实到镇文化中心,帮助解决镇文化中心文化干部实际困难,提高文化工作从业能力和管理水平。二要加强本土文化人才建设。发现和挖掘文化示范户、老年业余文体骨干、民间艺人,充分发挥他们在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三要加强文艺创作队伍建设。坚持培育摄影、绘画、书法、舞蹈、戏剧小品、群众音乐等创作群体,开展优秀评选活动。四要加强文化人才培训。加强人才培养和专业培训,重视和开展对镇、村、组工作人员、文艺骨干及民间艺人的培训,培养更多文化活动的主力军和带动人。

  (六)着力抓好特色彰显。一要保护利用好小河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对建筑和非物质类的民俗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挖掘和研究,丰富小河镇文化宝库,并建立档案,做到知根知底。二要争取建设一批反映小河镇民族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如深具龙文化精神的龙三公子故居和当年剿匪大军在拖车留下的战壕)和马鞍民族文化广场。三要利用小河镇丰富的文化资源,向外界展示文化古镇的历史沿革、历史文物、民俗器物等物品,进一步推动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加大少数民族尤其是苗族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拓展力度,深入解读“穿在身上的史书”。四要充分利用广场、雕塑、重大民俗活动和广告宣传牌等,宣传展示小河文化历史和民俗,营造文化氛围。对小河传统文化进行宣传推介,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把民族民间特色文化作为宣传推介小河的亮丽名片。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21

  我镇全镇总人口40万多人,11个村委会(社区),村级文化室5个,占全镇文化室的50%。现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党委、政府工作为中心,认真搞好宣传工作

  过去一年文化站根据各自分工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如采用广播、电视、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贯彻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

  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配合支持电影进村工程

  今年以来,文化站与各村文化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促进创建工作和文体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受到镇党委、政府的肯定和群众的欢迎。积极配合支持农村数字电影的启动与开展。

  三、积极配合上级对文化市场进行检查监督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保护工作,定期做好出租和销售音像制品商店的检查和清理,对游戏室等娱乐场所加大监管力度。结合我镇的客观实际和当前文化市场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按照《文化市场管理条例》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明确经营指导思想,守法经营,坚持繁荣与整治相结合,一手抓繁荣,一手抓整治,使文化市场管理走上轨道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健康有序地发展。

  四、存在问题

  1、文化站的办公条件非常简陋,希望上级能给予关心。

  2、文化站综合楼建设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但是配套资金缺口无法解决。

  3、镇财政财力有限,安排的经费无法满足正常活动的开展。

  我站对照《广东省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量化标准》的条件自评为二级(达标)文化站。现申报上级领导评估小组给予检查、复核和验收。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 22

  大河乡地处旺苍县城东北部,东邻南江县坪河乡,南接五权镇,西与万山乡、水磨乡相邻,北靠檬子乡,是边远山区乡镇。全乡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辖6个村,人口5100多人。2011年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文体局的关心支持下,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探索和研究本乡文化活动特色,开拓创新,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乡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全乡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充分认识到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群众文化工作,充分发挥了文化站的职能作用。为使我站今后的工作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现将一年来的工作自查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一年来,按照乡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通过学习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改进和加强了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开展中心工作,并把文化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提高业务素质使群众文化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全乡经济社会建设。在理论学习中,政治意识、改革意识和发展文化的观念得到了增强,从而更加坚定了群众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的信心和执着,为我站的文化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加强组织领导、打造农家书屋

  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以解决群众读书难、全面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为原则,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将之作为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积极措施认真落实建设任务。我乡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精心组织,认真规划,抓好落实,加强对农家书屋工作的领导,加强对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培训。2010年完成对桂花村农家书屋建设,今年新建了春笋村、柳垭村、白玉村、华丰村、火炬村5个农家书屋,各村图书、电子音像制品1600余册均以上架开放,完成乡文化阵地的建立,全乡初步形成了以乡文化站为中心、6处农家书屋、辐射6个周边村5100多农村群众的'服务网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三、尽心尽力,抓好文化工作

  开展文化工作的同时,必须以乡党委、政府为中心,结合本乡实际情况积极寻求活动内容。2011年“六·一”儿童节,协助大河乡中心小学完成了舞蹈比赛;“七·一”建党九十周年举行了乡政府与学校之间的篮球比赛;工作之余,组织政府人员到邻乡、镇及辖区内企业进行多场篮球友谊比赛,进行交流活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大河乡中心小学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积极响应“新农村、新电影、新希望”的号召。2011年农村数字电影在乡域内放映爱国教育、法制廉洁宣传、科普爱教知识、农村电影100余场,观众总人数达2万余人次,有效的提高和帮助了农村群众生活、生产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拓宽学校第二课堂,师生在文化、学习、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四、存在的问题

  文化站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村文化工作比较薄弱,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少,文化活动规模小、档次低,由于我站缺乏活动经费,难于举办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年来,我站圆满完成了乡党委、政府及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乡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及各部门的配合是分不开的,但工作中仍存在不足的方面有待于加以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努力开创全乡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相关文章: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01-23

乡镇文化站建设自查报告04-02

乡镇综合文化站自查报告03-12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2篇04-13

乡镇文化站自查报告(2篇)04-13

乡镇综合文化站自查报告(8篇)03-12

乡镇综合文化站自查报告8篇03-12

文化站自查报告03-05

乡镇文化站工作者个人总结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