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农村经营报告

时间:2023-02-26 16:47:58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农村经营报告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农村经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经营报告15篇

农村经营报告1

  近年来,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被评为省市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省市劳务经济开发先进县、全市农办系统先进单位、全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县。

  一、统筹城乡发展,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高标准高起点完成了规划编制。二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三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村各项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四是村庄改造稳步推进,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五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民主管理成为主流。

  二、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基地规模。稳步发展了优质稻板块基地45万亩、优质双低油板块基地40万亩、优质棉板块基地16万亩、蔬菜板块基地20万亩。全县已建成万头猪场11个,万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场478个,千头奶牛场2个,规模肉牛场9个,规模养羊场18个,畜禽养殖大户达到4000户以上。建成水产板块基地18万亩,小龙虾养殖基地7.6万亩。

  二是壮大龙头企业,强化带动效益。近年来,全县已建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家,国家级1家,省级8家,市级17家,县级11家,形成了粮食、油料、棉花、水产四大加工体系和畜禽养殖体系。

  三是加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实行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推进了食品工业园和散花水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先后组建了中禾粮油集团和水产集团。

  四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县有286个农产品获得国家“三品”认证,其中绿色食品28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58个。“”牌水产品已打入等国际市场。“”、“”牌水产品商标成为全市知名商标;7家企业生产的'产品进入家乐福、中百仓储、黄商集团等大中型超市。

  五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县已登记注册合作社2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入会社员达到3.8万人,带动农户11.8万户,涵盖了种、养、加、产、供、销等多个行业。

  六是创新体制机制,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中禾粮油公司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双明粮棉油公司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发展。

农村经营报告2

  3月18日,市长陶xx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xx市农村信用社经营改革情况的汇报,并就有关工作进行了研究。现纪要如下:

  一、会议认为,市农村信用社自去年启动产权制度改革以来,不断加强管理创新,加大改革力度,各项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去年年底,各项存款增幅在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排第3位,各项贷款增幅在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排第1位;今年元至2月份,农村信用社正确理解国家xx观调控政策,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存贷款市场份额在全市金融系统均排前3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既坚定了市政府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决心,也坚定了农村信用社广大干部职工对农村信用社改革成功的信心。

  二、会议指出,市农村信用社今年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管理、服务力度,外树形象,内强管理,加快发展,重点抓好市场营销、服务质量、风险防控、贷款投放、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力争各项业务在去年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再上新台阶。

  三、会议就有关工作明确如下意见:

  (一)xx开发区、xx开发区、各街办及市直部门的相关贷款一并征地置换。具体安排如下:xx区用于置换的地块位于花湖开发区葫芦湖以北、xx大道西侧,面积约190亩;xx区用于置换的地块位于xx湖xx大道以西、高新六路以南,面积约200亩;梁子湖区用于置换的地块位于xx湖新区xx大道以北、xx大道以西、行政服务中心以东,面积约230亩;市直部门、各开发区、各街办集中置换的`地块位于xx镇银山村和余山下村,面积约370亩。上述土地的征地工作要同时加快推进。

  (二)市直各有关部门要迅速启动征地程序。征地确权工作专班由市国土资源局黄如辉、市规划局李全、市房产局汪祖明、市城投公司赵德荣、市国资局瞿贵芳、市农村信用社张金军组成,专班成员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加快推进征地工作。

  (三)鉴于我市今年用地指标不足,会议明确由严国本副市长出面商请省信用联社与我市共同向省政府请示,专项报批市农村信用社征用1000亩土地的指标。

  (四)关于xx湖新区的土地征用问题,由严国本副市长商请省信用联社领导分别与省联发投公司领导进行沟通,争取支持。

  四、会议要求,市农村信用社要按照《xx市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倒排日期,明确任务,对土地置换、房产土地确权、引进投资者等工作要同时统筹推进,提高工作效率;各区政府要从大局出发,全力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对已确定的置换地块,要严格控违,禁止周围村民抢种抢建,办理征地手续时,要积极配合,做好村民拆迁的协调工作;市财政、国土、规划、房产、城投等部门要采取超常规操作模式,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加快工作进程,尽量缩短时间,确保土地权证在6月底前办完;市人行、银监分局要对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给予全力指导,积极帮助引进投资者,同时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支持,确保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xxx

  20xx年xx月xx日

农村经营报告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内容的重点任务,对顺利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让群众放大土地的经营效益,如何把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立下来,是当前农村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中央和省、市对土地确权工作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和方案,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我县按照中央和省、市出台的政策,制定了《**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力求三年内完成全县农村土地的确权颁证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局对土地确权工作有以下几点感触:

  1、农村土地确权是当前加快农业发展的需要。当前,农业产量已达到最高值,传统模式下增产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投入与产出越来越不成正比,如何减少投入、增加产出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一大问题。现阶段,国家倡导通过农村土地确权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有效突破了制约农业增产增收的瓶颈,满足了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农村土地确权是实现农民期盼的需要。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流转土地的前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流转土地的热情有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确权对实现农民土地流转的愿望提供了严格的法律程序上的保障。同时,农民也希望通过确权来明确自己承包土地的权属。

  3、农村土地确权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需要。农业要发展,成方连片的规模化经营是重要举措。要实现规模化经营,就必须要将农民手中现有的土地征集到一起,发展农场式耕作。而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权的确权颁证,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更好的发展规模经营。

  4、农村土地确权是实现两区同建的需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型农业产区,需要土地流转的支持;而土地流转更离不开土地确权的强力支撑。

  5、农村土地确权是整合农业资源的需要。整合农业资源,扩大种植规模,有利于减少水、肥、土地的浪费,降低种植成本,有利于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发展。而整合农业资源,其前提就必须要对农村土地进行确权,对农民的土地权益进一步明确,让农民积极支持土地流转,给农民吃一颗定心丸。

  一、主要工作措施

  我局作为农口职能部门,担负着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的重要任务。全局上下高度重视,不断强化措施、细化责任,下大力度确保确权工作的落实:

  1、加强领导,印发方案。印发了《**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田理明同志担任,农牧局、财政局、审计局、农委、国土资源局、政府法制办、档案局、信访局、司法局等单位主管负责同志和各乡镇镇长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农牧局,负责日常工作。

  2、开展培训,广泛宣传。一是召开动员会,**年11月4日在加会镇与王均乡分别召开了动员会;20xx年4月9日—10日在王常、马屯、唐林、恩察4个乡镇召开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动员。二是组织乡村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举办培训班xx次,培训人数600余人次。三是通过广播、发放明白纸、墙壁大字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家庭承包地确权的重大意义,争取做到家晓户喻,发放土地确权宣传资料5万余份。

  3、做好土地确权前期工作。农业局购买10台复印机,抽调20名精干力量,分成两个小组,由两位副局长带队对加会镇、王均乡各村原二轮承包档案资料进行清理并对户主身份证和家庭成员户口页进行复印。

  4、确保规范操作。严格按照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及国家和省关于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要求规范进行。认真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政策,法律、法规、政策有明确规定的,坚持按照法律、法规、政策办。法律、法规、政策尚未明确规定的,按照民主决策程序,由村组农民集体组织成员讨论决定。

  5、加强督导。农业局成立了两个督导小组,分别负责对加会镇与王均乡土地确权工作的指导与督查。

  总的来说,这项工作得到了群众的支持,进展顺利。

  二、工作进展

  通过不断努力,我县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工作进展位居全市第二:

  **年土地确权:加会镇与王均乡土地确权已完成了前两阶段工作,进入了第三阶段即清查阶段工作。已将两乡镇53个村二轮土地承包台账、承包合同、经营权证书、土地承包方案等相关原始资料档案进行整理,填制了发包方调查表、承包方调查表、承包地块调查表。已制作基础工作底图村数53个,已开展外业村数53个,已绘制地块分布图村数48个,第一次公示42个村,公示确认签字完成42个村。

  20xx年土地确权:王常、马屯、唐林、恩察4个乡镇现已完成前期准备阶段工作,进入了地块清查阶段。王常乡已实测16个村小地块。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总结归纳,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局也发现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村干部对确权登记工作重要性认识程度不高,工作缺乏积极性。

  2、二轮土地承包原始资料缺失。部分村二轮土地承包原始资料全部丢失,还原二轮土地延包实施情况比较困难,需耗费较多人力。

  3、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部分农户举家外出,难以联系,给调查摸底、指界确认签字等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4、人、地因素变化大,积累了大量人地关系矛盾。

  四、下一步措施

  为及时补正上述问题,更好的推进确权颁证工作的开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增强乡镇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工作责任感,利用各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发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土地确权颁证工作。

  2、严把质量关,做到发包方调查表、承包方调查表、地块调查表、地籍图、公示表相统一。

  3、加大纠纷调处力度,落实乡镇、村组责任,及时调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4、加大协调督导力度。强化督导检查,稳步推进实施,县乡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我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时完成。

农村经营报告4

  在前段时间对无照经营的调查摸底工作中,笔者对农村工商所辖区无照经营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现对无照经营的现状,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浅议如下:

  一、现状

  农村工商所辖区的无照经营户主要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街道、集贸市场、居民区。无照经营较集中的行业有:小百货、小饮食、副食、理发等,经营范围多数要求必须经过前置许可审批,呈现出规模小、成本低、营业额少、零星分布的特点,无照经营的现象十分普遍。无照经营户占经营户总数的比例相当大,有的乡镇,无照户的数量甚至超过了有照户,而且有扩大蔓延的趋势,可谓问题严重,形势堪忧。

  二、原因

  通过对无照经营户的深入调查了解和行业特点、人员结构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

  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自觉申办营业执照的意识不强。大部分无照经营户没有认识到无照经营是一种违法行为,认为自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养家糊口视为天经地义的事,完全是个人行为,用不着国家和政府来管,不必办理营业执照,只要交齐“皇粮国税”(税收)就行了,谁也管不着。由于意识上存在偏差,根本就没有把营业执照当成一回事,更谈不上自觉主动地申办了。

  (二)

  小本买卖,老年人经营户较多,增加了办照的难度。在乡镇很多无照经营户营业额少,规模小,而且一般是从事小百货,小副食经营的老年人,或者是利用自己门面做点小买卖的非正规“生意人”,他们有自己的'主业,摆摊设点只是副业,要求他们办理营业执照,难度相当大。

  (三)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干扰行政执法,影响办照率提高。乡镇一级与农村和农民紧密相连,传统的宗族思想根深蒂固,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工商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农村宗族势力和守旧势力的严重干扰,阻力重重,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困难很大。由于违法经营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和打击,造成群起而效仿的局面,无照经营现象愈发蔓延。

  (四)工商部门力量单薄,人手不够,加上工作任务繁重,经费没有保障,致使出现监管不到位的情况。现在农村所人员严重不足,一个所管辖几个乡镇,线长面广,而农村经营户大多较分散,凭几个人的力量显然不够。加之工商部门虽然实行了条管,但经费基本还是自收自支,没有保障,为了保证工资发放和正常运转,必须把收费放在首位,对无照经营的监管只是“兼管”,监管执法出现漏洞在所难免。

  (五)有的前置许可部门不按法定时限颁发许可证,有的对乡镇一级的经营户疏于管理,出现监管死角,还有的甚至只收钱不发证,致使工商部门无法办理颁发营业执照。

  三、对策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为要使无照经营现象减少甚至基本杜绝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大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经营者的法制观念。只有增强经营者守法经营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浓厚氛围,主动地申办营业执照才能成为广大经营者的自觉行为,无照经营较普遍的状况才能根本上改变。

  (二)取消个体工商户管理费的收取,在财政上对工商部门的经费开支提供全额保障。只有真正实现了“吃皇粮”,工商部门才能真正转变职能,转移工作重点,把主要精力放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上来,才能对无照经营现象进行有效查处和打击。

  (三)

  在办照上实行最低营业额“起办点”制度,即达到了规定的最低营业额才要求办理营业执照,没有达到最低营业额的可视为试营业,试营业的期限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个体户的发展情况而定。

  (四)全力争取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五)

  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坚决按行政许可程序办事,不能从部门利益出发,为无照经营乱开口子,提供便利条件,对违反程序乱办事和不按法律规定时限办事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从管理体制上着手铲除无照经营滋生的土壤。

农村经营报告5

  近几年来,我市供销社将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作为服务三农的一大举措,扎实推进农产品、日用品、农资服务网络建设和社区服务中心试点,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受到了国家供销总社和省、市社的高度评价。市供销社主任陈浩杰被推选为全国总社第五次社员代表大会正式代表,并作为全国县级供销社代表出席五代会。

  一、农村现代日用品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快速推进

  一是按照“整合资源,提升档次,加快发展”的思路组建超市公司。市联社与、、三个基层社共同出资组建了市联社控股的“市供销社惠农超市有限公司”,并作为日用品服务体系的龙头,组织大宗名优日用品的联合采购、整合和发展镇村农家店、组织部分商品的配送服务。

  二是大力发展镇村日用品网络。先后采取超市公司、配送中心整合发展直营店、吸收基层社和社会优秀个体店发展加盟店等形式,共发展日用品农家店435个,其中镇级店7个,村级店428个。市、县电视台多次对我社发展日用品农家店的做法进行宣传报道。

  三是积极培养超市经营管理人才。先后多次组织基层社主任、超市经理到周边县市超市学习,受省、市社委托,聘请省社联拓超市专家来招举办超市培训班一期,培训300多人次,大大提升了超市经营管理技能。

  二、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一是调整股本结构,重组农资公司。为整合资源,创新经营,对市联社参股经营的太阳农资公司进行了增资扩股,调整后的股本市社占51%。并选择供销社作为试点,向太阳农资公司参股10万元,成为农资公司的股东。按照这个模式,逐步在10个基层社中推开,两年内完成。这样以来,市联社对农资龙头企业有了掌控力,基层社成为龙头企业的股东,经营和利益融为一体,为农资经营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建立和完善市、乡、村三位一体的农资经营网络。首先,建设市级农资配送中心。先后筹资8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拥有仓储设施6000平方米、配送车辆6部的太阳农资配送中心。其次,多措并举,建设镇村农资超市。采取配送中心到农村自建直营店、组织基层社利用老网点改造后加盟和选择社会农资经营能人及果粮种植大户加盟等方式,先后建起了符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要求的镇、村级农资超市206个。其中镇级超市6个,村级超市200个;其中配送中心自建的直营店92个,通过基层社发展的加盟店114个。

  三是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为切入点,积极搞好农资技术服务。我市是全国首批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农技推广中心拥有价值300多万元的土肥检测化验设备。20xx年以前,在供销社配送中心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尚不完备的情况下,为了顺利启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我们经与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农技推广部门领导协商同意,双方合作开展这项工作。我们和农技中心共同考察确定配方施肥示范区,由我们提供土壤和肥料样本,农技部门负责检测化验,提供配方数据,再由配送中心根据配方要求联系化肥生产厂家生产配方化肥,并通过连锁经营网络建设及时供应到各区域农户。指导农资配送中心建起了拥有15万元农化检测设备和2名专职技术人员的农化技术服务中心,在供销社建起了拥有5万元农化检测设备的第一处镇级农村服务中心,并配备1名专职技术人员。农资公司和基层社共同建立测土配方示范区1600亩。09年以来,共推广供应配方肥6万吨。测土配方施肥在全市农村家喻户晓,农民从中切实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入。

  四是采取四种方式,大力推行化肥直供。第一种方式是直营店直供。太阳农资公司依托自身直营店,由公司向厂家提报当地各个农时各类化肥的'需求信息,厂家根据需求的品种、数量向直营店直接发货,再由直营店向农民直供。第二种方式是基层供销社组织直供。基层供销社组织专业合作社、镇级农资超市、大的村级农资超市、部分村委及种植大户,将化肥需求信息上报给农资公司,由农资公司或配送中心实行直供或统一配送。第三种方式是测土配方直供。由供销社和农业部门联合设立测土配方示范区,并依托市农技推广中心的设施优势,由农技部门测土配方,由太阳农资公司根据配方要求联系化肥生产厂家生产配方肥,并以每吨向农民让利100元的统一价格通过连锁经营网络进行直供。第四种方式是全员联销直供。由各农资经营单位采取联销记酬的形式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化肥直销工作,干部职工发挥出身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通过联村、联户、联亲友的方式,把所联村户和自家亲友的农作物种植及农资需求情况登记造册,根据每户各个时期对化肥需求的品种、数量逐家逐户地送货到门。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在省、市供销社有关会议上进行典型发言,农资直供做法先后被省供销社《供销》和市政府《政务信息》转发推广。

  三、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成功起步

  一是建好标准化果品示范基地。以新品红富士和澳洲青萍等有发展前景的品种为重点,在、、、、等乡镇发展标准化基地20xx亩,并与集体或农民签订了购销和技术服务合同;由联蕾果业合作社将10处基层社领办的果业社和有关村队专业合作社吸纳为社员,理顺了组织关系。

  二是搞好技术指导与培训。编印《果品标准化操作规程》20xx册发放到基地果农手中。聘请果业技术专家,对基地果农集中进行了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共办班68期,培训1.12万人次。

  三是注重品牌建设。完成了宅上基地“联蕾牌”红富士的绿色食品认证和盛家澳洲青萍CHINAGAP基地认证。

  四是探索发展“农超对接”业务。指导联蕾食品等单位与天虹、超市发、卜蜂莲花、杭州联华等大的销售商签订每年直供果品7000吨的合同。年可增加销售4900万元,增加利润200万元。联蕾食品全年完成销售收入5600万元,财政贡献350万元,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先进企业”称号,王朋山经理被授予“优秀企业家”。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受到了省、市社的肯定,先后两次在全省供销社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交流。在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中,联蕾食品和佳农公司在基地发展、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产品收购加工、农超对接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自身实力也在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中得到了迅猛发展。

  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规范完善了已建的8处社区服务中心,重点强化了农资和日用品两个超市的经营管理;争取上级为每个中心配备了篮球架、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新上了一批公益性经营项目,较好地为农民提供了综合性服务,拉动了农村消费。09年以来,社区服务中心营业收入达到5600万元,创利60万元。同时,积极参与市里统一规划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先后在蚕庄前孙家等4个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了供销社农资或日用品超市。

农村经营报告6

市农委:

  为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切实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统一步署和工作要求,区农发局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相关文件精神及政策规定,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科学操作,稳步推进,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已在6月30日前如期完成,为确保确权颁证质量,实现改革目标,按照区产改办的要求,我局已于7月7日至11日组织了单项检查验收,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情况

  (一)总体情况

  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工作量大,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此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区农发局成立了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颁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涉及部门务实抓,镇、村、组三级合力推动,任务到人,责任到人,采取“白+黑”、“5+2”、“人歇机不歇”等工作措施和工作方式,全面完成了任务。全区12个街镇乡共100个村(社区),1466个村民小组,其中应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村98个、组1297个,涉及农户77410户。截止到6月30日,已确权颁证了98个村,1297个组,77410户农户,颁证率达100%,具体是:龙泉街道11个村(社区),112个组,6978户农户;大面街道10个村(社区),137个组,8583户农户;同安街道8个村(社区),100个组,5353户农户;十陵街道5个村(社区),36个组,2669户农户;洛带镇8个村(社区),89个组,5095户农户:柏合镇14个村(社区),199个组,11412户农户;西河镇11个村(社区),171个组,11614户农户;黄土镇6个村(社区),119个组,8843户农户;洪安镇3个村(社区),70个组,4979户农户;茶店镇8个村(社区),113个组,4973户农户;山泉镇7个村(社区),80个组,3839户农户;万兴乡7个村(社区),71个组,3072户农户。此次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覆盖面达到100%。

  (二)具体做法

  1、建立机构,落实责任

  农发局组建了由局长杨伟担任组长、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各科室相关负责人组成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并抽调相关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建立工作人员分片包干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和督查通报制度。具体工作人员每天深入街镇乡、村、组指导工作,了解情况,收集问题,每周反映一次工作进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讨论确权中出现的问题,形成议决材料,及时统一印发到各街镇乡及时指导确权工作。

  2、广泛宣传,做好动员

  在全区范围内通过各种方式作广泛宣传动员,重点是把"长久不变"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精神、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权能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农村承包土地实测确权、耕地保护基金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干部群众,尤其是村组干部和农户,破除畏难情绪,统一思想认识。

  3、开展培训,增强能力

  20xx年6月16日,我局召开了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会议,参会人员为各街镇乡分管领导、产改办、农办等人员,培训主要内容是确权颁证程序,土地调整承包程序,土地承包合同、登记薄、申请书、权证登记表等纸质文档的规范填写和电子文档的规范录入,实测数据的使用以及打证等,并多次下乡针对各乡镇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详细的指导。

  4、规范程序,妥处矛盾

  (1)各街镇乡成立确权颁证工作小组,组织人员专项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阶段的工作,建立内部责任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和操作细则,确保工作按时按质如期完成,建立街镇乡、村(社区)、组、社员代表多级联动机制,街镇乡领导联系村(社区),村(社区)干部联系村(居)民小组,组长和社员代表联系农户,公布具体联系单位和人员的联系方式,方便群众直接咨询。

  (2)各村民小组依法成立确权承包工作小组。确权承包工作小组采取召开社员大会,五户一选或十户一选的方式无记名投票公选,由既有公心又敢于为民代言的议事代表组成,全程参与确权事务。其主要职责是展对人地情况清理核实,全面收集整理二轮延包沉积的矛盾和问题,自治解决村民矛盾和问题;在对所有问题都有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基础上,形成农村承包土地确权承包初步方案并交由确权承包小组议定。

  (3)严格按照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国土局市农委关于XX市农村承包土地实测办法的通知》(成办发[20xx]85号)精神,区国土、农发部门及各街镇乡分工负责,村组及农户配合,实测单位以农户为基本单位,将其承包土地地块实测面积采用人工丈量落实到工作底图上并编号,地块实测面积以村民小组及图斑面积为基础进行控制,经公示无异议,村民签字认可后,由区农发局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同时,区国土部门的实测工作与区农业部门的确权颁证工作做到了同步进行,公示无异议,村民签字认可后一个村组,就确权颁证一个村组,并做好移交的时间和数量的记录,对移交数据有问题的及时反馈区国土部门进行修改完善。

  (4)严格监督,加强检查。为积极稳妥推进全区农村承包土地确权工作,检查督促确权工作的全面完成,要求各相关街镇乡和人员必须做到:一是街镇乡必须按时按质向我局报送确权必须的文档和信息;二是指定专人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阶段工作的进度收集、汇总及上报、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典型、实测确权工作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等;三是不定期走访各街镇乡进行实地查验,及时了解掌握确权工作进展情况;四是对各街镇乡确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及时落实相关人员进行调处和化解。

  (5)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

  在具体工作中,通过不断模索,总结出一些经验:

  ①责任明确。在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产改工作动员会后,区农发局立即召开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会,将具体工作和责任落实到人头。

  ②协调到位。区农发局、各街镇乡、村组间加强沟通与协调,权颁证中出现的矛盾纠纷,按照农民意愿、属地原则妥善化解矛盾,为保障确权颁证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③依法确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受法律保护的物权,事关农民的基本生存和农村稳定,在确权颁证时必需符合《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要求的程序方可生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测确权面临一轮承包和二轮延包以来农村的人地矛盾和遗留问题等,都必须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框架下,"还权赋能"。

  ④尊重民意。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选举群众代表,确权方案的制定,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涉及承包土地调整等重大事项都要在法律法规允许条件下,严格按照村民自治的程序和要求办理,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测确权不吃"夹生饭"。

  二、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区产改办的要求,根据《XX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工作检查验收实施办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相关政策规定,区农发局7月7日至11日组织了单项检查验收。具体情况如下:

  (一)检查组织。为了开展好检查验收工作,区农发局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检查验收实施办法》(龙农发[20xx]96号)文件,邀请区国土局和抽调局机关、各街镇乡共38名人员,分三个包片组,每个包片组负责4个街镇乡开展工作。

  (二)检查方式。每个街镇乡随机抽查4个村,通过查验颁证情况、五个一致情况、档案建立情况的方式进行。

  (三)检查内容。检查验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一致”、“应确尽确”、“程序规范”三个方面情况。

  1、“五个一致”情况。主要是确权颁证、耕保基金发放是否做到土地、台帐、证书、合同、耕保基金五个一致的情况。

  2、“应确尽确”情况。主要是落实全区承包地是否做到应确尽确的情况。

  3、“程序规范”情况。主要是按照前期准备、召开动员大会、组织调查测绘、结果公示、异议处理、测绘结果登记、方案议决、申请颁证、颁发证书、耕保基金发放的工作程序,规范开展确权颁证工作的情况。

  (四)检查措施

  1、确定抽查样本。检查验收组根据被检街镇乡的具体村民小组名单,随机抽取4个村(含涉农社区),在被抽取的村(含涉农社区)中随机抽取2个村民小组,每个被抽取的村民小组抽查10户农户。若抽取的样本量低于上述数量标准,则新增抽样数量以保证抽查样本数。被检街镇乡提供被抽查村民小组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台帐、耕地保护基金发放台帐、土地承包合同、耕地保护合同、实测相关图(表)等资料。

  2、查验颁证情况。到被抽查的村民小组随机抽取3个承包地块,查验对应农户是否领到承包经营权证。若已颁证则进行下一步即“五个一致”情况检查;若未颁证则该抽查样本不合格(因权属有争议,或权属主体、客体正在发生变动,或本人自愿放弃等造成未能确权颁证,以及文件、纪要明确规定的其它不确权颁证的情况除外)。

  3、查验“五个一致”情况。查验被抽查的承包地块、登记台帐、证书、合同(土地承包合同、耕地保护合同)、耕保基金涉及到的农户、地块编号、四至界限等权属登记要件是否一致。一致则该抽查样本合格;若存在不一致现象则该抽查样本不合格。

  4、形成单项检查验收报告。被检街镇乡抽查的全部农户及承包地样本检查验收合格,则该街镇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检查验收合格;否则为不合格,责成该街镇乡对该项工作整改,直至合格。

  三、自查结果情况

  检查验收共抽查了47个村,94个组,940户农户,282块地,通过各包片组成员的认真检查验收,并对照检查验收标准,具体情况为:

  (一)五个一致情况

  被抽查的940户农户中,土地、合同、台账、权证、耕保基金达到一致的为940户,合格率为100%。

  (二)应确尽确情况

  被抽查的地块共282块,合格的地块数为282块,合格率为100%。

  (三)程序规范情况

  被抽查的94个组中,94个组的档案资料全部收集齐全,合格率为100%。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做好耕保基金数据入库工作。指定专人负责耕保基金的入库,并按照入库要求,积极认真的配合区国土局、各街镇乡继续开展好此项工作,切实保障全区耕保基金入库按时按质完成。

  (二)做好“回头看”工作。按照土地、合同、台帐、权证、耕保基金五个一致要求,加强对各街镇乡的业务指导,并开展一户一户的拉网式的检查,切实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达到五个一致。

  (三)做好确权颁证档案的建立工作。按照市、区档案建立的要求,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装订、归档工作。

  (四)做好确权颁证检查验收工作。按照市农委、市国土局《关于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检查验收实施方案〉的通知》(成农办[20xx]109号)要求,对照检查验收的标准,积极开展自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检查验收的相关工作。

农村经营报告7

  农村信用社扎根农村,服务“三农”,是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主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关系到农民增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20xx年2月10~24日,笔者在河南省许昌市就县域金融服务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许昌市地处中原,农业人口367万(占全市总人口的83。9%),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在传统农业地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发现: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已出现转机;如果能够妥善处理一些深层次矛盾,农村信用社将能够走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一、农村信用社经营已出现转机

  20xx年以来,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农村信用社以小额信贷为突破口,转变经营观念,调整经营思路,严格内部控制制度,强化风险防范,经过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其经营终于走出了低谷,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

  通过“一户一证、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大力推广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到20xx年12月底,全市农村信用社共发放农户小额贷款证(卡)16,379户,评定信用村49个,评定信用镇1个,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05,169次,累计投放小额信用贷款24,381万元,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8,239万元。通过“一次核定、两年有效、限额授信、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全面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在自愿的基础上,5~10家农户或个体私营户组成联保小组,相互进行贷款担保,大大降低了信用社贷款的风险,推动了信用社贷款的投放。20xx年,全市已建立农户联保小组25,000个,累计投放“小额农户联保贷款”156,960次,共发放贷款10,833万元。

  大力开展“一联、三送、两促进”活动(即每个信贷员联系100家农户,为农民送资金、送技术、送信息,促进农民增收、促进信用社增效)。20xx年,全市农村信用社共联系农户113,693户,为农户送资金26,563万元、送信息84,569次,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和热烈拥护。

  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使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业务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在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县域经济的大环境下,农村信用社在对农信贷投入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据统计,在许昌市20xx年对农业的新增贷款中,农村信用社贷款所占的比重高达99%!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投入,加快了禹州市中药材园区、襄城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等“一园九区”的建设步伐,推动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发放小额贷款的工作量比较大,但利差大、风险小。把工作重点转到发放小额贷款上,降低了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的风险,提高了贷款资产质量。据统计,许昌市辖区内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的不良资产率只有1%。即便出现信用风险,经过努力,其本息大部分还能最终收回,贷款损失率很低。工作重点的转变还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高。1999年,全市96家信用社中(6个联社、91个法人社),共有71家信用社经营出现亏损,累计亏损9029万元;盈利信用社只有25家,共盈利212万元。但到20xx年底,全市100家信用社(6家联社、94家法人社)中已有74家实现了盈利,共盈利1041万元,较1999年增加819万元。而亏损信用社家数已下降到26家,亏损额也下降到2615万元,较1999年减少6414万元。预计20xx年,全辖区赢利农村信用社将增加到82家,亏损信用社下降到18家。盈亏轧差后,全辖区农村信用社预计亏损额降将进一步下降到650万,比上年减少约60%。

  与此同时,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防范制度也不断趋于完善,风险意识、经营意识不断加强,原来那种忽视经济核算、忽视利润指标的粗放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已初步得到扭转。可以说,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活动已出现了转机。

  二、困扰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农村信用社经营出现转机,决不意味着其未来的发展道路就是平坦的。当前,尚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在困扰着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矛盾主要是:

  (一)不良贷款比率偏高、历史包袱沉重。据统计,到20xx年底,许昌市辖区内农村信用社共有不良贷款190,630万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51。49%。这一比例不仅远远超过国际银行界通行的标准,也大大高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水平。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与农业银行脱离代管关系时,农业银行有意识地转嫁风险贷款;城市信用社、农村基金会并入信用社时,也把部分不良资产带入了农村信用社;90年代初“上项目热”和“开发区热”时,农村信用社受地方行政干预,为了配合“大局”而发放贷款;企业恶意逃废、悬空信用社贷款;以及经营不善等。不仅如此,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曾规定要对居民储蓄存款实行保值补贴,但贷款利率却没有相应提高。“国家出政策、金融机构买单”的结果,就是保值补贴成了农村信用社的沉重包袱,据统计,仅保值储蓄一项,农村信用社就多增加利息支出7,198万元。在不良资产和政策性包袱的重压下,农村信用社长期处在严重资不抵债的艰难境地。由于不能获得投资回报,广大农民不愿意向农村信用社投资入股。再加上地方政府受财力所限,难以大量投入,农村信用社的资本金得不到补充,法人治理结构得不到改善、科学的管理体制不能建立起来,真正的经济核算更是难以得到贯彻。信用社的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

  (二)管理缺乏灵活性,自主经营受到压抑。对农村信用社而言,人民银行目前承担着监管者和托管者的双重角色。做为监管者,人民银行审查农村信用社高管人员的任职资格、督促其建立内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检查其经营的合规性和会计报表的真实性。作为托管者(行业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又指导农村信用社开展业务(如转向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等)。但这两种职能是相互冲突的。为了减轻监管方面的压力,人民银行就具有了抑制农村信用社活力的倾向。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编制乃至服务网点的调整,均须人民银行层层审批,费时费力,不利于信用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金融服务。就具体业务而言,许多特色农业(如花卉、药材)的生产周期超过1年,但小额信贷通常规定贷款期限不超过1年,难以完全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三)县域资金大量外流,经营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退出,为农村信用社开展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也带来了资金大量流出的问题。由于收缩放款,国有商业银行的县级分支机构只得把大量闲置资金上存,再加上邮政储蓄的吸存,就形成了县域经济资金大量外流的局面。据统计,近5年来,许昌下辖各县(市)资金流出规模平均每年增加41,547万元。特别是1999年以来,资金流出量每年都在增加,20xx年和20xx年的增量甚至达到7。9亿元和6亿元的高水平。由于资金大量外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不得不严重依赖政策性贷款的支持。据统计,20xx年全市农村信用社净投放的农业贷款(56,312万元)中,将近60%(32500万元)为上级下发的政策性贷款。不仅如此,社会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诚信观念不强,信用体系不健全、企业变相逃废债务乃至执法不严的问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赢了官司却输了钱”的现象。

  (四)管理水平低,员工素质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由于农村信用社的特殊性质,在计划经济时期,很少有正规大学的毕业生分配到农村信用社工作。当有可能通过“双向择业”引进所需人才的时候,农村信用社则因经济效益差、工资福利水平低而难以招募到业务发展所急需的人才。这样就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员工素质偏低的局面。据统计,许昌市辖区内6个信用联社、100个法人社24,549名正式员工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只有22人,具有大专学历的员工仅有402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函授和自学性质,其专业方向与其所从事的工作无直接关系)。相关专业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实力的薄弱,直接制约了农村信用社对现代技术的采用。目前,农村信用社大部分还是手工操作,这不仅导致效率低下,还使先进的管理技术和风险控制方法难以得到应用,从而导致管理上出现盲区和潜在漏洞。

  (五)规模小,创新能力差,服务水平落后。虽然信用社共同出资成立了县信用联社,并由信用联社对各信用社行使管理职能,但农村信用社是基本的经营核算单位,更是独立的企业法人。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范围通常只覆盖一个乡(镇)。过小的辖区、偏低的员工素质决定了各信用社乃至信用联社的创新能力很差,难以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因此,在防范金融风险、制定内部管理制度、确定操作规程、引入现代管理技术、乃至加强相互协调和合作等方面,信用社都严重依赖外部力量(如人民银行等)的帮助和推动。目前,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农村信用社防范、控制信用风险的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对于如何防范来自利率波动等方面的风险,农村信用社则没有相应的整体化思路。另外,由于经营网点覆盖范围过小,农村信用社的汇兑业务必须通过层层代理才能实现。一笔汇兑业务,由农村信用社办理,通常需要3天,而国有商业银行当天甚至几分钟之内就能办妥。汇路不通畅、汇票签发难已成为制约其对公服务的突出因素。

  三、对策性建议

  当前,伴随着金融组织结构和经营战略的大调整,农村信用社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只有解决了上述深层次矛盾,农村信用社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服务于社员。

  (一)明确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发展方向,适时推进对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目前,我们仍把农村信用社定位为“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但实际情况却是:(1)从资本金构成看,由于农村信用社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农民和经济实体并不愿意入股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的资本金多来自政府投资和职工入股;(2)从监管角度看,农村信用社所适用的,也是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如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资本充足性分析、流动性分析、收益分析等);(3)从历史经验看,产生巨额不良资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忽视了经济核算的极端重要性;(4)从国际经验看,财务上的可持续性是小额信贷机构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而所谓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就是指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收入(包括政府补贴)在弥补经营成本之后还有适当盈余。因此,应当明确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发展方向。在对其历史负担进行适当处理之后,通过股份制改造,把农村信用联社改组为商业性的小型金融机构,同时取消各信用社的法人资格,变两级法人为一级法人。

  (二)采取措施,解除农村信用社沉重的历史包袱。前面已经提到,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和不良资产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据统计,在许昌市,仅支持“上项目热”和“开发区热”、城市信用社和基金会归并、农行转嫁所产生的不良贷款就达168,431万元,占不良贷款余额的88。36%。对于国有银行因政策、体制原因而形成的'历史包袱,国家已采取了剥离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性、体制性不良资产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要求其自行消化,就会人为形成一个对农村信用社极不公平的外部环境。进一步讲,完全靠扩大存贷款利差、用信用社的盈利消化这些历史负担,不仅需要较长时日(甚至还会出现信用社的微薄利润不足以偿付不良资产的巨额利息,最终导致历史欠账越滚越大的现象),而且其实质是把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转嫁到农民头上,这和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是直接相悖的。

  (三)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1)适当放宽对贷款利率上浮的限制。小额信贷方式灵活多样,手续简便,但其交易成本相对较高,适当提高贷款利率上浮界限,可以使小额信贷在弥补经营成本之后,仍能保持一定的盈利,从而增强其自主发展的能力;

  (2)多渠道拓宽信用社的资金。具体措施包括:使支农再贷款规模与资金流出量相挂钩,建立起支农再贷款持续增长的机制;减免农村信用社的储蓄利息税;允许农村信用社适当提高储蓄存款利率;允许条件较好的农村信用社进入资金市场等;

  (3)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具体包括:适当减免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税和所得税,放宽对核销贷款损失的限制等;

  (4)适当增加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自主权。在强化管理、严控风险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农村信用社在用人、网点设置方面的自主权;增加其在利率、贷款期限的自主权。

  (四)成立省(市)级的行业协会,切实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指导,提升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水平。新的行业协会将承担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指导职能,具体负责全省(市)范围内农村信用社(或小型金融机构)的人员培训和提高、与省(市)外乃至国外同行的交流、推广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法、制定行业经营管理规范、政策调研和业务指导等事项。

  (五)进一步净化农村信用环境。要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贷款担保机构;加大打击逃废债务行为的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守信光荣、欠贷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农村经营报告8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土地问题是农民最大的民生问题,是农村发展的第一要务。依法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保持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既能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也能充分实现土地的资产要素价值,有利于推动农村改革,更好地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土地承包经营现状

  ****作为全县的农业大镇,辖13个行政村137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30267人,其中农业人口28773人。1998年,****在一轮承包期限到期后全面开展了二轮土地承包经营工作,各村实行“动帐不动地,大稳定,小调整”的政策,签订了承包期限为30年的土地二轮承包合同,发放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稳定了土地承包关系。1998年实行二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时,涉及7063户、27935人,耕地面积111509亩,其中:承包耕地104437亩、农户自留地69亩、机动地283亩、四荒地6720亩,发放土地承包权证7063本,签订承包合同7063份。二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工作完成后,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给农民吃下了“定心丸”,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情况看,农村土地承包总体形势是好的,农民群众是满意的,但由于历史原因及各村实际情况的差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一、二轮农村土地承包时,承包期限相对较短,基础工

  作不扎实,导致后期管理问题突出。从****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的前期调研情况看,部分村社承包合同管理不规范,承包地块面积不实,土地四至不清,空间位臵不明,登记表述不准,导致农村承包土地纠纷突出,调解难度增大。

  二是部分农民担心承包期满后,会重新调整土地,在提高承包地地力方面不愿下太大功夫,投工投劳投资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仅剩的.13年承包期限,也让投资者顾虑,直接影响到全镇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家庭农场主主要通过承包村农林场这样的集体土地进行经营,鲜有租赁大户户承包土地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

  三是实施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后,国家长期坚持“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承包关系30年不变的政策,部分农户由于家庭人口增加,“人多地少”矛盾比较突出。同时,部分农户因为缺乏从业技能,外出务工和从事二、三产业的机会少,增加家庭收入的难度大。

  三、对策及建议

  新形势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政策,使农村有了稳定的基石,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增收、农民增效。

  一是要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目前,****距30年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到期还有13年,这是完善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最佳档期。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的落地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各村不同程度存在的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臵不明、登记薄不健全等问题。同时,通过确权登记颁证,利用现代科技,将农户承包数据和资料实现信息化管理,既能打消农民将承包土地流转后产生归属纠纷的担忧,又为解决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提供最清晰、最原始的重要数据,为化解农村的这些矛盾提供最有效、最坚实的基础。

  二是要着力提高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为契机,在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前提下,探索解决农户承包地“细碎化”问题,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使分散经营的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稳定规模经营主体的经营预期,既有利于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推动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又可以有效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生产效益。

  三是要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赋予了农民更多的权利,也使部分农户通过流转等形式摆脱土地,外出务工。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加强劳务输出信息的推介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服务,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户的家庭收入。

农村经营报告9

  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我镇对基层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现将自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

  我镇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经发办、财政所及农业服务中心为成员的自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自查。

  二、明确检查范围和内容

  1、检查的范围: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协调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乡镇农经人员机构情况。

  2、检查的内容:

  (1)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协调工作: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指导体系建设情况、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培训情况、合作社建设情况。

  (2)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是否有专门机构和专职岗位承担土地承包和流转管理、流转合同示范文本使用、土地承包及流转档案管理等情况。是否有经营权证书(县政府盖章、填写规范、要素齐全)、土地流转合同(是否改变土地用途、流转期限是否超二轮承包期)。(3)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建设情况、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监管制度建设情况、财政奖补实施情况。

  (4)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和会计处理程序规范情况、会计委托代理情况、民主理财和民主监督机制建立情况、机构和财会人员情况、审计监督情况。

  (5)乡镇农经人员机构情况:农经工作有无承担机构、人员编制在行政机关还是在事业单位、人员兼职情况。

  三、自查情况

  1、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协调工作

  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把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扎实推进。按照培育主导产业、开发特色产品,推广先进技术、强化产销服务,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总体要求,严格标准,加快发展,做到宣传先行,辅导跟进,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见效一个。在组建主体上,坚持以农民为主体,鼓励和引导农村能人、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利用自身优势牵头领办合作社。市、县两级也出台了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级财政都在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内部管理较为完善,合作社制定统一的生产规范,在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同时,并为社员提供技术培训服务。财务会计制度等现已较为完善,遵照财政部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成员账户,并且将盈余的60%以上分配给成员。合作社的总体运作基本都符合《农民专业合社法》的有关要求。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首先促进了标准化生产,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其次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市场谈判地位,有效增加收入,最后拓宽农业社会化服务渠道,成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提高农民素质,培养了新型农民。

  2、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

  从全镇调查的情况看,我镇农村土地流转,在农户间流转居多,以转包方式为主的耕地流转户最多。自农村土地二轮延包以来,我镇共签订了4300份承包合同,合同内容填写规范,手续完备,土地流转严格遵守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没有出现乡、村组包办代替或载留流转收益现象。但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土地

  责任制到户时,多数村民小组原始资料不齐全,内容不完整,农户三面地界不够明确,尤其是林山四至无明显的标志性界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管理人员的变动,土地承包档案遗失等现象普遍存在,给解决由地界所引发的.纠纷带来了难度。

  3、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近年以来,我镇高度重视农民负担监管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减负惠农政策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强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没有发生影响较大的涉农事件,农民负担总体形势平稳,农民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全镇减负惠农政策落实监管工作总体效果良好。我镇严格遵照上级政策,进一步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实施办法,严格了议事程序、标准、范围等,引导农民在民主自愿的基础上出资出劳建设村内道路、农田水利等公益事业,并加强对筹集资金、劳务和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防止将一事一议演变成固定的收费项目,成为加重农民负担的借口,促使其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

  4、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

  根据《**农业局关于开展农村经营管理作自查的通知》(*农发20xx30号)文件的精神,我们立即组织相关业务骨干成立小组,加强对全镇范围内农村“三资”管理自查工作的督促检查,要求各村对照检查内容,逐条逐项进行自查。通过自查情况看,我镇的村级财务管理已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逐步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民主监督,全面实行村账镇管,每个村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和民主监督小组。

  (2)镇村分别有专门的办公人员和场所,配有会计档案室、会计资料保管妥当。

  (3)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

  (4)加强票据管理。为加强财务管理,防止财务混乱,明确了村集体所有收入,一律使用村级专用票据。

  (5)提高村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每年定期参加镇区举办的会计培训班。

  (6)实行民主理财,做好财务公开。财务公开坚持每个季度公开一次,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增加透明度。

  (7)加强村干部离任审计,确保农村“三资”管理更加规范。通过此次自查,能够在全镇各村能够建立起权责明确、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监督有力、公开透明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农村集体“三资”安全和保值增值,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有效预防农村腐败现象发生,促进全镇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乡镇农经人员机构情况

  我镇农经工作具体由镇财政所承担,财政所人员担任农经会计,同时办理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业务。

  自查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农村经营报告10

  改革任务:

  继续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序时进度:

  截至目前,全县流转土地面积XX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新确权面积XX万亩)的50.1%。已实现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0%以上的任务目标。其中,50亩规模以上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0万余亩。

  任务成效:

  近年来,我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搭建平台,建设了19个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土地流转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基地建设提供了创业平台,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我县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土地资源和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可以让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还可以得到比自主经营更多的收益,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既为农民开辟了稳定增收渠道又提高了规模生产所带来的单产收益,改变原先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集约化经营,让更多的'农民得实惠。二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全县除种植各类蔬菜40多万亩外,还拓展到花卉、苗木、中药材、水果、特种种养殖和休闲观光等领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提升。

  具体做法:

  1、量化目标任务,纳入乡镇年度综合考评。

  一是乡镇建立规模流转50亩以上大户数据库,实行跟踪动态监管。

  二是建设了XX县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实现了县乡土地流转信息联网。

  三是及时发布土地流转供求信息,为流转双方搭建了市场交易平台。

  2、继续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今年,县政府出台了《XX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暂行规定的通知》(X政办秘〔xx〕xx号),加大了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特色种养业的奖补力度,进一步激发了我县农村土地流转活力。

  3、建立XX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推动全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促进农村资源阳光透明运行,县政府出台了《XX县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X政办秘〔xx〕xx号)和《XX县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X政办秘〔xx〕xx号)文件,成立了XX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下农村步土地流转合同签订、鉴证、评估、备案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4、开展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培育活动。通过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培育活动,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良好基础。

  5、切实做好“县、乡、村”三级调节工作。为切实做好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纠纷调解工作,县乡村加大对土地流转纠纷调处力度,积极化解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

农村经营报告11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贯彻和实施,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关系的不断完善和农村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农民纷纷进城外出务工经商,甚至全家外出的现象不断涌现,为我市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出现了较大数量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据统计,全市现在已进行土地流转的有14233份地、面积为36637亩。其中:转包的9407份地、面积亩,转让2678份地、面积亩,互换916份地、面积亩,出租991份地、面积亩,入股27份地、面积亩,其他形式流转的214份地、面积亩。在全市农村土地流转中,有较为规范的流转合同的只有1195份地、面积为5466亩,分别占应签订合同份数和面积的8.4%、14.92%;不规范的流转合同有1278份地、面积为2545亩,分别占应该签订合同份数和面积的8.98%和6.95%;没有流转合同的有11760份地、面积为28626亩,分别占应签订合同份数和面积的82.62%、78.13%。

  由于土地流转的程序不规范,合同内容不完善,导致土地流转纠纷案件大幅上升,就其流转合同纠纷发生的主要因素由四个方面造成:一是重视不够:部份干部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农户之间的私人行为,在税费改革前只要完成了各项税费任务就行,没有严格按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要求管理。但事实证明,不规范和不完善的土地流转是日后承包纠纷的重大隐患。一旦发生了纠纷就难以解决,会引起层层上访、甚至集体上访,这样的结果将会影响社会稳定。二是放弃承包地的农户没有提出书面申请:前几年由于各种费税负担较重,全家外出的农民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时,只向农业社长打了一个招呼,有的甚至只打了一个电话,没有提交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书面申请或授权委托申请,农业社将其承包地收回后重新发包给其他农户,该农户事后反说是农业社强行将其承包地收回,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社又拿不出有利的证据,增加了此类纠纷处理的难度。三是没有签订较为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甚至没有书面合同:农户之间的流转绝大多数没有签订书面合同或合同内容不规范,有的只有双方当事人才知道的口头协议,认为都是亲戚或关系较好的邻居,不用签订合同,待到发生纠纷要求解决时难以取证,为处理纠纷增加了难度。四是程序不符合规定: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其他方式(招标、拍卖等)发包的土地,没有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8条的规定:“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的程序办理,日后随着土地的升值或有了效益,村民纷纷要求解除合同,一经审理,又是无效合同,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的保护。

  今年农业部颁发了从20xx年3月1日起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47号令),该办法明确规定了流转原则、流转方式、流转合同和流转管理部门等,对此,我局就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切实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农业部第47号令)的宣传贯彻。利用专栏、广播电视、会议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各级干部要充分认识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乡(镇)要对村社干部进行一次专门的培训,使其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把好关,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严格按程序操作。还没有购买农业法律法规选编的地方,请务必在近期内购回。

  二、在今年6~8月对所辖区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清理出来的问题分类加以完善和补充。

  1、对农户之间流转合同和协议或不规范不完善的合同或协议的流转行为,按照市统一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书》(样式附后)的'格式进行重新签订,当事人不在家的,由当事人寄回书面《授权委托书》委托其亲属代签。所签订的各种流转合同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人承包期的剩余时间。

  2、对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的农户,必须完善放弃承包经营权的《申请书》或与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协议。否则不容许农业社将其承包地发包给他人承包。

  3、对集体经济组织采取招标、拍卖等方式发包的耕地、荒山、荒坡、荒滩等土地,要认真清理审查,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8条的要求认真加以完善和补充,防止合同纠纷的发生,切实保护土地流转双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程序。承包方与受让方达成流转意向后,以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承包方应当及时向发包方务案;以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事先向发包方提出申请,取得同意后,双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书。流转合同一式四份,流转双方各执一份,发包方和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管理部门各备案一份。流转当事人可以向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申请合同鉴证。但不得强迫接受鉴证。

  四、各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达成流转意向的双方当事人提供统一文本格式的流转合同,并指导其签订后,予以登记备案。在指导流转合同签订或流转合同鉴证的过程中,发现流转双方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约定,要及时予以纠正。

  五、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档案。各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要及时对各类流转土地进行登记备案,并将相应情况及时录入微机,并报送市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在全市实行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化管理,减少和杜绝因土地流转引起的各类纠纷。

农村经营报告12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将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和确权登记颁证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各区县(市)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土地的规模化水平明显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明显增快。

  2、项目的实施依据

  《益阳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xx年度市级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确权登记颁证专项资金通知》(益财农指[20xx]241号)

  3、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1)项目基本性质。通过20xx年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确权登记颁证专项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有目的地对全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确权登记颁证开展的效果进行核实;对资金的拨付和管理是否合规,对专项资金的效能作用的发挥是否良好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评价,从而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持续性。

  2)项目基本用途。通过20xx年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对益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规划,为今后专项资金的发放、管理和效能作用的发挥提供依据,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3)项目主要内容。项目主要是对各区县(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行奖励扶持,促使各地整合各类资金投入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确保有序流转、规模适度。

  4)项目涉及的范围。项目涉及资阳区、赫山区,沅江市、安化县。

  (二)项目绩效目标

  通过20xx年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深入推进我市土地流转工作,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完善承包经营关系,提升土地效能,发展现代农业。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为全面掌握我市20xx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确权登记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及取得的效果,规范和强化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以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价,以20xx年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为标准进行项目评价。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一是传达学习相关文件精神。组织相关人员传达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和财务会计制度。二是成立市绩效评价工作小组,负责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下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组织落实绩效评价工作。

  2.组织实施阶段:一是项目单位自查。由市经管站对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自查,认真填报有关数据和文字报告。二是主管部门自评。市站对上报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在检查无误的基础上对基础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进行了绩效自评。

  3.分析评价阶段:深入到项目区进行了现场评价、实地查看,核查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财务账目等,根据评价实际情况及时撰写了全市的绩效报告。

  三、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1、项目建设规模分析

  项目总投资70万元,全部为市财政投入,涉及我市4个区县市。

  2、项目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分析

  市财政局下达我市20xx年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专项资金总预算70万元,其中:市经管站确权颁证工作奖励10万元,资阳区9万元,赫山区10万元,沅江9万元,安化县32万元(含市农业委扶贫办点20万元)。

  (二)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1、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部里成立了财务联审小组,负责财务把关,确保项目实施顺利进行。在项目资金管理方面,由市审计局对项目资金进行审计。实施项目的全过程主动接受纪委、监察、财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2、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1)制定了项目资金管理制度。采取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账核算的管理办法,配备会计、出纳,完善了项目专帐,确保了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2)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所有费用由市农清办申请,秘书科根据实际情况报批,经分管财务的领导和部长签署意见,分管市长审批后,按计划拨付给各实施单位。

  (三)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20xx年,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土地流转机制不断完善,风险防空能力进一步增强;土地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经营水平进明显提升,农民收益大幅增加,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

  一是土地流转规模稳步扩大。目前,全市流转土地面积343.2万亩,其中耕地233.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7.7%。土地流转总量、耕地流转率居全省前列。适度规模经营面积245.6万亩,规模经营比率达71.6%,其中流转30亩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5万户。选择桃江县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办理流转土地经营权证34本,他项权利证210本,发放抵押贷款210笔12124万元,余额11024万元。

  继6月6日桃江县在全省率先向省确权办报告“农地确权任务基本完成”,成为全省第一个报告基本完成的县后,其余五个县市区(沅江市、南县、赫山区、资阳区和安化县)也相继向省确权办报告了“任务基本完成”,严格按时间节点完成了第一阶段目标任务。目前,全市79个乡镇(含3个街道)、1151个村已全面铺开确权工作,完成入户调查93.66万户,占农户总数的96.6%;完成耕地实测面积397.6万亩,占二调耕地面积的90.7%;公示确认农户87.85万户,完成比率90.6%,区县市财政共拨付农地确权经费6357万元。

  四、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

  通过对市级20xx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确权登记颁证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结果看,两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深入持久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支持。

农村经营报告13

  为了加强政协委员与提案办理单位的交流沟通,督促提案的办理落实,根据市政协工作安排,9月初,市政协副主席白生瑞带领市政协提案委员会、提案者、部分政协委员和市政府督查室等部门负责人,赴市农业局及宝塔区南泥湾等镇就115号提案《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杜绝耕地闲置荒芜现象发生的建议》进行了专题调研督办,现就调研督办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和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精神,把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作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总体思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据统计,截至20xx年6月底,全市共流转土地55.82万亩,流转率12.9%。

  (一)流转形式灵活。土地流转形式,主要以转包、出租、互换为主。其中转包35.5万亩,占总流转面积63.6%;出租16万亩,占总流转面积28.7%;互换2.7万亩,占总流转面积4.8%;转让0.3万亩,占总流转面积0.5%;股份合作0.9万亩,占总流转面积1.6%;其他形式0.4万亩,占总流转面积0.7%。

  (二)流转模式多样。以农户为主体双方自愿协商流转,占流转总面积的79.9%;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组织流转,占流转总面积的12.2%;以企业为主体规模化租赁流转,占流转总面积的4.8%;流转入其他主体的,占总流转面积的2.8%。

  (三)流转措施得力。市政府于20xx年3月正式下发《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延政发[20xx]19号)文件,明确了我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各县区也出台相应激励政策,通过直接补贴奖励流转户、补贴扶持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出台扶持主导产业政策、奖励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等措施,促进土地流转。志丹、甘泉、黄龙等县根据市政府的文件精神结合各自的实际,出台了较为详细、具体的补贴、奖励措施,加快了土地流转工作。

  (四)宣传工作到位。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介,宣传中、省、市农村土地承包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法律法规,让农民充分了解土地流转的`有关政策,消除心理疑虑,切实做到自愿流转,放心流转。

  (五)流转服务体系较健全。依托县、乡农经站、农综站,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据统计,全市60%的乡镇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各县区也成立了土地流转仲裁委员会,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指导、调解土地流转纠纷、化解矛盾等服务,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文本》,从流转的期限、价格、兑付方式、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进行规范,分别由县乡农村土地流转服务部门统一管理,做到管有人、存有地、查有序。

  (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初具规模。重视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户稳步扩大经营规模,发展家庭农场,引导土地流向农业经营主体,有效解决土地“非粮化”“非农化”的问题。截止6月底,全市农业部门认定家庭农场634家,创建各类农民合作社2829个,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8家。

  通过土地流转,有力地推进了我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20xx年苹果面积达到350万亩,预计苹果产量285万吨。蔬菜播种面积4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26.2万亩,预计蔬菜产量125万吨。累计启动建设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0个,带动发展县级园区78个,覆盖36个重点镇、百个新型农村社区。共引进新品种513个、新技术281项,累计培训农民19.8万人次,实现农业总产值19.6亿元,园区农民人均收入普遍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20xx年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89亿元,增长3.7%,较第一季度增长0.8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2元,高出全省530元,增长9%左右,高出全国增速约2.3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发展缓慢

  受地理环境影响,我市集中连片、平坦开阔适宜发展现代农业的地方有限,农民不能完全使用农业机械,依靠人力耕作较多,致使我市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不大。加之缺乏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流转业主一旦经营上出现问题或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常常会给参与流转的农户造成经济损失,加之没有有效的补偿办法,风险全部由农民承担,导致农民对流转土地存在很多顾虑。

  (二)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尚不健全。缺乏信息发布、查询土地流转信息的网络平台,供求双方信息沟通不畅;指导体系服务平台不健全,人员编制不足、经费少、工作开展受制约,虽然目前有的县乡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机构,但除了吴起、子长以外都是挂靠农经或农综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速度。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市农村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低保保障体系基本健全,但总体来说保障水平不高,不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仍然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影响了我市土地流转速度。

  (四)流转合同不够规范。没有真正的建立起规范的土地流转工作机制和合同签订、签证工作程序,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目前的土地流转大多是农民与业主间的自愿自发行为,由于政府及部门主动介入少,农民对土地流转环节了解不足,合同签定随意性大,加之条款不完善、不到位,缺乏监管,极易埋下纠纷隐患。流转方式以转包、租赁为主,合作制、股份制占比少。农民分享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成果的分配机制和分享土地价值增长的市场价格机制均不够完善,农民的长期权益难以保障。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财政奖励和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制定出台具体的财政扶持政策,设立土地流转专项资金,用于对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业的家庭农场、经营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和土地流转补贴。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完善保险政策,增强家庭农场防范自然和经营风险能力。

  (二)鼓励创新土地流转形式。积极探索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的有效实现形式,允许通过健全担保机制,稳步放开家庭承包方式获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经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同意允许流入方质押流转合同,以拓宽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融资渠道。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开展互换并地、分家不分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土地出让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鼓励进城农户长期流出土地,使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种更多的地。

  (三)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建议以农经站为依托逐级成立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指导中心,赋予其集体土地资产管理监督,土地流转信息、价格、法律指导公益职能,并在有关政策中予以明确。同时,建立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土地流转市场价格评估体系和产权交易平台,为农村经营制度创新、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保障,为承包农户、规模经营主体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沟通、价格评估等服务。要把土地流转合同签订、鉴证、管理纳入农村集体土地监管的日常工作,制定简便快捷科学的工作机制,实现规范化合同文本普及使用和流转合同的全面监管。

  (四)在确权基础上,加快流转步伐。年底前我市将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它将有效解决二轮土地承包期间存在的地块、面积不准、四址不清、证实不符等问题,从而打消农民不愿流转土地的后顾之忧。充分运用确权的机遇,通过土地质量极差补偿机制,鼓励农民开展土地置换,引导农民放心流转土地,杜绝耕地闲置荒芜,加快流转步伐,解决土地“零碎化”,扩大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

农村经营报告14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

  至20xx年底,全市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446119份,签订家庭承包合同452788份,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3155份,流转面积17.7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8%。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1、有偿流转租金不高。尤溪县调查,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以实物支付或以实物折价支付租金为主,以实物或实物折价支付的占75%,以现金支付租金的占22%,不付租金的占3%。租金支付差距大,每亩租金最低为10元,最高为980元,多数在100元以内。

  2、流转以短期为主。据调查,全市土地流转期限在1年以内的占58%,1-5年的占37%,5-10年的占3%,10年以上的占2%。说明经营权流转的短期及非稳定性。

  3、转包和出租居多。全市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别为6.91万亩、1.28万亩、1.34万亩、7.53万亩,分别占流转总面积的38.9%、7.2%、7.5%、42.4%,其中转包和出租的占81.3%。说明农民流转的大多数是有偿的。

  4、农民自发流转为主。从承包地流转的过程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主要是在农户之间进行,但农户与企业连片出租、规模经营的比重正在提高。从尤溪县调查来看,农村中有90%土地流转操作是在农户与农户之间进行,且流转土地数量小,只有10%是成规模的土地流转,操作发生在农户与农业企业之间。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成效与主要做法

  去年我市在XXX、将乐县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信贷试点工作。至20xx年底,XXX县农村信用联社通过公司、基金担保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各类形式共发放15.6万元贷款支持红豆杉规模种植户,涉及土地流转187亩。将乐县已发放以140亩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的贷款20万元。其主要做法是:

  1、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条件和范围。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必须是合法流转取得或通过招标、拍卖和公开协商等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并拥有具备法律效力的权属证明材料;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关系清晰、合法,村委会或发包方对土地未做“禁止抵押和再流转”限制。承包经营租赁协议和手续符合国家法规政策;三是抵押期限为《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的承包期以内,同时抵押人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应为3年以上,截止信贷抵押之日起,剩余期限不短于2年。

  2、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价值认定和抵押登记制度。由贷款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价值进行认定,认定的一般原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价值=年租地平均收益×经营期限+种养物价值。同时明确了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信贷业务的抵押登记部门。抵押登记后,还要将情况抄报乡(镇)农村土地管理部门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备案,以方便农村土地管理。

  3、设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措施。一是把好贷款用途关,防范信贷风险和用地政策风险。借款人取得贷款必须用于农业开发项目及抛荒地复耕;二是合理确定贷款金额与期限。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金额不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认定价值的70%。贷款期限由贷款人按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期限确定;三是建立担保机制,创新贷款模式。①“公司+土地经营权抵押”,即农业产业化企业是承贷主体,并将企业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同时企业负连带责任;②“基金担保+土地经营权抵押”,即行业设立基金,由基金担保和经营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共同担保以获得贷款,担保责任由基金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约定比例分担;③“土地承包经营权作股权抵押”,即两个以上经营户以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成立联营公司,把股权作抵押申请贷款;④直接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取得贷款;⑤其他符合法规的贷款模式。

  4、政府支持,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提供组织保障。XXX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规范,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介组织,在试点区域建立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以协助抵押权人对经营权抵押的土地进行管理和流转,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信贷业务试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利弊分析

  (一)有利因素

  1、增加农村融资渠道,突破农业融资的“瓶颈”制约。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突破了农村土地不能作为抵押物的瓶颈制约,使经营户认识到土地不仅是一种生产生存的资源,还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融资,既可提高农户保护土地的意识,也可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

  2、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实现土地、金融等各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通过流转,改变了传统简单生产模式,农村土地逐步向集约和规模方向发展,有效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同时,一旦抵押人出现贷款违约,银行可以将经营权及附着物一起进入土地流转市场拍卖转让,土地资源的配置将更加合理。

  3、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实现了双方互利多赢。土地经营权抵押信贷业务的开办,一方面促进了土地的合理流转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改变了过去以小额信贷为主的单一信贷模式,吸引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中去,从而推动了集约化金融模式与小额信贷等农村金融发展多元模式的形成。

  4、解决了农民特别是种养大户担保难的问题。由于经营大户生产成本投入大,资金缺口较大,对信贷资金需求迫切,通过设定土地经营权抵押信贷,可以支持其开展生产种植,从而方便土地集中使用,使抛荒的耕地重新得到利用和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不利因素

  1、金融风险加大。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业保险业务尚未全面展开,如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或市场因素影响,将给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影响了金融部门对这项业务的全面开展。

  2、办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手续繁杂。金融部门为了保障其既得利益,最大限度降低金融风险,设立了防范信贷风险的有关措施,手续繁杂。加上评估机制不健全,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农户要实现以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困难很多,部分农户宁愿以更高的利息通过商业贷款或民间融资的方式更为便捷,影响了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四、土地流转和抵押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流转程序不规范。目前,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主要以转包为主,流转形式比较单一,且大部分是在亲戚、朋友或相互关系较好的村民之间内部、私下流转,流转规模较小,且当事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也未向发包的村委会或村小组登记备案,或未经发包方同意,合同条款的公平、完整、规范等也较欠缺。即使个别签订了书面合同,也都是农户间的不规范合同,极易产生土地纠纷。

  2、中介组织及流转市场发育缓慢。由于农民思想观念守旧,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及流转市场的发育。如XXX县沙溪乡于20xx年组织到浙江等发达地区考察土地流转工作后,成立了土地信托服务站,但至今都没有正常运作。尤溪县反映,目前全县15个乡镇都没有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机构不健全,导致全县绝大部分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出现自发性无序流转。

  3、乡村组织越俎代疱。一些乡村组织不尊重农民的意愿,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搞强制性的土地流转。有的把土地流转收益中的一部分作为乡村集体收入,损害了农民和集体利益。三元区反映,尽管国家规定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但个别地方依然以村规民约的形式规定每3-5年对承包土地进行调整。有的地方不顾客观实际,以产业化规模经营为由强行流转,严重侵害了农户利益。

  4、农村保障机制不健全。当前的农村土地担负产出农产品的经济功能和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他们不愿将所承包的耕地的经营使用权长期地转出去,而是把耕地转包给兄弟姐妹和亲戚;在转包给“非自家人”时,一般宁愿把耕地转包给外村人或同村不同组的人,也不愿给同村同组的农户。同时也造成想种地的没地种,有地的不想种的粗放式经营,降低耕地的利用率。

  5、农村土地抵押价值认定不够科学。农村价值评估权威机构尚未建立,对农村土地抵押价值认定不够科学,贷款人主观意愿成份比较大,抵押权人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这个抵押物的价值也相对比较困难。

  五、对策与建议

  1、稳妥推进,保障权益。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的农村土地政策,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在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过程中,必须十分明确和做到:在30年承包期内,除非农民主动放弃土地的承包权,否则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通过任何手段使农民失去承包的土地(国家需要征用除外)。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感到自己是土地的主人,才能真正使农民在土地制度上形成长期稳定的预期。要进一步明确界定农民的土地权利,让农户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让农户对承包的土地享有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等权利。同时,要采取政府、村集体和个人合理负担筹集保险费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换保障”的办法,逐步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对承包期内将承包土地全部流转进城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居民,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参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保等福利待遇,并在进城镇经商或办企业或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和方便。对受让经营土地的外地经营主体,在农业技术培训、户口、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照顾。

  2、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建议及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范围及操作程序,构建适应市场化及农村实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要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体现土地经营权流转中自愿原则。流转时必须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签订流转合同,报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备案。土地流转的期限应由双方协商约定,但最长的期限不得超过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应签订流转的合同,以合同的形式将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固定下来,流转合同应标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址、流转期限、流转土地的用途、流转价款以及违约责任,使双方一旦发生纠纷,调处有据。

  3、创新机制,培育市场。一是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后,业主每年应交纳一定数量的风险保证金,如合同到期无纠纷发生,风险保证金如数退还。二是要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在有条件的村组组建生产企业,以土地承包权入股的方式,组织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试点探索工作,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推开。三是要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流转市场的培育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确立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农户作为流转市场主体的地位。乡村组织应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条件和自愿、有偿原则,不应强行集中土地。政府部门应着重做好法律政策宣传、制定流转规则、发布流转耕地供求及价格信息、监督土地流转公开公正和保护正当交易,不要轻易干预农民的市场选择行为。要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建设。

  4、宏观调控,严禁包办。一是政府要对土地流转有宏观上的调控。完善产权登记制度,建立科学的农地资产评估体系,合理评价农村土地价值,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二是要建立约束政府行为过度干预的机制。准确定位政府在推进土地流转中的角色,监控土地供需总量的动态平衡,而不是运用行政手段去调整土地资源,与民争利。三是加强宣传力度,增加农民对有关法规和政策的了解,使土地流转由自发逐步转向自觉。

  5、积极探索,推动抵押。要强化地方政府与金融部门互动作用,以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与创新为契机,加大试点力度。要抓紧研究制订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用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可操作性意见,让更多的农民在稳定承包权30年不变的基础上,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方式,使农民较为方便地获得急需的启动资金。要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价值评估制度。应建立农村土地价值评估机构,可以委托有资质中介机构来承担,使土地流转、抵押、清偿等行为做到公正、合理。

  6、加强引导,优化服务。要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摆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加强党的农村政策的学习和宣传教育,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发现与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对二、三产业发达、就业门路较多、农民收入比较稳定、部分农民不再以土地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地方,要积极引导,做好工作,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切实执行党的土地承包政策,为土地流转及时提供法律、政策、信息服务和搞好协调服务,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

农村经营报告15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

  至200x年底,全市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446119份,签订家庭承包合同452788份,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3155份,流转面积17.7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8%。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1、有偿流转租金不高。尤溪县调查,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以实物支付或以实物折价支付租金为主,以实物或实物折价支付的占75%,以现金支付租金的占22%,不付租金的占3%。租金支付差距大,每亩租金最低为10元,最高为980元,多数在100元以内。

  2、流转以短期为主。据调查,全市土地流转期限在1年以内的占58%,1-5年的占37%,5-10年的占3%,10年以上的占2%。说明经营权流转的短期及非稳定性。

  3、转包和出租居多。全市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别为6.91万亩、1.28万亩、1.34万亩、7.53万亩,分别占流转总面积的38.9%、7.2%、7.5%、42.4%,其中转包和出租的占81.3%。说明农民流转的大多数是有偿的。

  4、农民自发流转为主。从承包地流转的过程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主要是在农户之间进行,但农户与企业连片出租、规模经营的比重正在提高。从尤溪县调查来看,农村中有90%土地流转操作是在农户与农户之间进行,且流转土地数量小,只有10%是成规模的土地流转,操作发生在农户与农业企业之间。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成效与主要做法

  去年我市在xx、将乐县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信贷试点工作。至200X年底,xx县农村信用联社通过公司、基金担保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各类形式共发放15.6万元贷款支持红豆杉规模种植户,涉及土地流转187亩。将乐县已发放以140亩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的贷款20万元。其主要做法是:

  1、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条件和范围。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必须是合法流转取得或通过招标、拍卖和公开协商等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并拥有具备法律效力的权属证明材料;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关系清晰、合法,村委会或发包方对土地未做“禁止抵押和再流转”限制。承包经营租赁协议和手续符合国家法规政策;三是抵押期限为《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的承包期以内,同时抵押人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应为3年以上,截止信贷抵押之日起,剩余期限不短于2年。

  2、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价值认定和抵押登记制度。由贷款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价值进行认定,认定的一般原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价值=年租地平均收益×经营期限+种养物价值。同时明确了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信贷业务的抵押登记部门。抵押登记后,还要将情况抄报乡(镇)农村土地管理部门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备案,以方便农村土地管理。

  3、设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措施。一是把好贷款用途关,防范信贷风险和用地政策风险。借款人取得贷款必须用于农业开发项目及抛荒地复耕;二是合理确定贷款金额与期限。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金额不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认定价值的70%。贷款期限由贷款人按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期限确定;三是建立担保机制,创新贷款模式。①“公司+土地经营权抵押”,即农业产业化企业是承贷主体,并将企业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同时企业负连带责任;②“基金担保+土地经营权抵押”,即行业设立基金,由基金担保和经营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共同担保以获得贷款,担保责任由基金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约定比例分担;③“土地承包经营权作股权抵押”,即两个以上经营户以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成立联营公司,把股权作抵押申请贷款;④直接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取得贷款;⑤其他符合法规的贷款模式。

  4、政府支持,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提供组织保障。XXX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规范,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介组织,在试点区域建立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以协助抵押权人对经营权抵押的土地进行管理和流转,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信贷业务试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利弊分析

  (一)有利因素

  1、增加农村融资渠道,突破农业融资的“瓶颈”制约。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突破了农村土地不能作为抵押物的瓶颈制约,使经营户认识到土地不仅是一种生产生存的资源,还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融资,既可提高农户保护土地的意识,也可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

  2、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实现土地、金融等各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通过流转,改变了传统简单生产模式,农村土地逐步向集约和规模方向发展,有效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同时,一旦抵押人出现贷款违约,银行可以将经营权及附着物一起进入土地流转市场拍卖转让,土地资源的配置将更加合理。

  3、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实现了双方互利多赢。土地经营权抵押信贷业务的开办,一方面促进了土地的合理流转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改变了过去以小额信贷为主的单一信贷模式,吸引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中去,从而推动了集约化金融模式与小额信贷等农村金融发展多元模式的形成。

  4、解决了农民特别是种养大户担保难的问题。由于经营大户生产成本投入大,资金缺口较大,对信贷资金需求迫切,通过设定土地经营权抵押信贷,可以支持其开展生产种植,从而方便土地集中使用,使抛荒的耕地重新得到利用和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

【农村经营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经营报告02-26

农村无照经营状况的调研报告03-0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02-27

农村承包经营合同范本02-19

农村合作报告01-27

农村整治报告02-04

农村信访报告12-09

农村调研报告12-22

农村案件报告12-27

农村贫困报告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