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移动市场报告

时间:2023-02-14 15:06:00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移动市场报告12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移动市场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移动市场报告12篇

移动市场报告1

  自1987年中国开办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在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下,中国移动通信在网络建设与优化、业务开发和拓展、服务质量提高与改善、加快技术进步等各个方面均有了显著进步。回顾过去,历史记载了中国移动通信12年的光辉历程;纵览今昔,中国移动通信正投身于电信改革的滚滚浪潮中;历望未来,中国移动通信正阔步向世界一流电信运营商迈进。

  一、中国移动通信概况

  1、中国移动通信的网络规模

  至1999年9月底,中国移动通信交换机总容量超过6000万户,长途网和No.7信令网覆盖28个省,智能网已覆盖东中都12个省,GSM网覆盖全国31个省会城市、300多个地市、20xx多个县市,24个省市实现了县以上城市覆盖,中部、东部地区覆盖范围达到乡镇,主要交通干线实现了连续覆盖,GSM900/1800双频网建设正在中部、东部一些省会城市加紧进行。

  2、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规模

  从90年代以来,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过160%。至今年9月底,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已达到3405万户,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其中GSM用户占全球GSM用户总数的七分之一。

  3、国际漫游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已与48个国家与地区的80家境外运营公司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

  4、中国移动通信的业务种类

  除了基本的话音业务外,中国移动通信还开办了主叫号码显示、呼叫等待、语音信箱、呼叫转移、三方通话、遇忙前转、短消息、低速数据传真、IP电话接入业务、信息点播、“神州行”预付费卡智能网业务等一系列新业务。

  5、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服务

  目前已速成全球最先进的移动通信实时计费网,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话单;通过综合业务网的建设,使用户实现即买即通;提供1860、1861客服中心查询、多媒体查询、免费打印、划卡查询、人工查询、网上查询等服务,方便了用户查询、咨询、申告,贴近了与用户的距离,大力发展社会代销代办点,方便用户就近购买;与银行等企业合作及通过网上交费,广开交费窗口,方便了用户;加强终端维修中心的建设,解决用户修机难问题。

  二、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特点

  1、市场增长迅速,市场潜力大

  根据ITU9月份报告,今年9月末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4亿,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到1999年末可望接近3800万户。根据中国移动用户和市场发展情况,过去每次预测的结果都落后于市场发展,这说明移动通信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之所以如此迅猛,一是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各级政府的扶持;二是与中国移动通信正确的经营策略有关;三是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四是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费不但没有升反而在下降,使更多的平名百姓有能力购机;五是与技术进步有关,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终端设备和系统设备的建设成本不断降低。

  然而目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仅为3%左右,要达到目前市话普及率的10%,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全球情况看,移动电话不会因固定电话普及率的增加而减缓发展速度,相反移动电话在市话普及率很高的国家,增长速度仍然相当快。从中国来看移动电话的市场还是很大的。

  2、高技术,低资费

  中国移动通信技术(无论是GSM/CDMA还是第三代)实际上都是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技术的综合反映,但从资费标准来看,我国采取的是低资费政策。根据GSMMOU组织(由全球运营商组成)公布的资费来看,我国与黎巴嫩、越南等国的移动电话资费是全球最低的。从移动通信建设总成本来看,我国与国外相差不大,但我们价格比他们低得多,这是与中国市场的销售将点相匹配的。

  3、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结构发生巨变

  移动电话业务开办之初,手机价格和人网费都比较贵。主要用户群是工商界人士。这些年来,尤其在东南沿海,95%以上的新增用户属工薪阶层,大众消费已成为主流。

  4、移动通信业务极具活力

  过去放开竞争的增值业务和寻呼业务不属于基本业务。中国移动通信和联通公司在移动电话业务上展开面对面的竞争,则属于基本业务内的竞争。在电信领域内,移动通信业务增长率很高,政企分开后,政府加强了对移动通信的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且正在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5、用户消费意识成熟,对新业务需求旺盛

  过去,我们只有“全球通”业务,现在增加了预付费卡和其他新业务,用户对业务选择更趋多样化。过去用户注重业务,对资费不太在意,现在的大众用户对资费比较注重。从目前客户服务中心的反馈,60~70%的用户是查询话费,用户对话费开支更加理智,这是用户消费意识逐渐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移动通信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的完善策略

  根据社会发展实践来看,健全市场营销管理体系是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主要应当从人员管理、环境管理、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格局化构建。

  1、加强营销知识培训,强化营销人员管理

  营销是一门包含多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复杂学问,需要不断学习才能磨练出实践技巧。而营销人员不仅是移动通信企业的代言人,而且还是客户的顾问与参谋,其道德素养与营销技巧的多寡关乎营销业绩的高低。因此,移动通信行业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的首要构建策略,一是要加强对营销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对营销人员的管理,使其兼备实用的'营销技巧和优秀的人文素养,为提升营销业绩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二是要从基层开始打造企业营销文化,在行业内部大力灌输营销理念,促使市场营销成为移动通信行业内部的风向标。

  2、丰富营销手段方式,强化市场环境管理

  移动通信企业试图在波涛汹涌的经济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利用多样化的市场营销手段进行品牌推广。移动通信行业的市场营销手段和方式要随着社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例如,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百姓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移动通信企业就可利用这些平台进行广告投入或者公众号推广,以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

  3、制定长远营销战略,强化市场组织管理

  制定长远的市场营销战略规划,是移动通信市场营销管理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这一方面有利于统筹行业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督促实现阶段性营销目标。在制定长远营销战略的基础上,移动通信行业要强化市场组织管理,对营销的工作流程、组织结构、人员配置等事项进行及时交流与疏通,在加强计划性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监测反馈,逐步形成市场营销管理的良性循环。

  四、总结

  总而言之,移动通信作为高科技产业的排头兵,其市场营销密切关系着社会信息化发展。我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建设,须以长远的战略规划为基础,以崭新的营销体制为依托,以强化营销人员管理、市场环境管理和市场组织管理为重点,全方位、立体化推进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进程,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价值。

移动市场报告2

  1999年,对于中国移动通信业而言,无疑是经历着产业深刻变化,进一步走向成熟的一年.无论是从移动通信业资费的大幅下调、手机设备的市场演化、服务项目的调整、服务质量的逐步改善,还是移动通信业运营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加入wto脚步的临近等方面,移动通信业在取得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市场发展上,移动通信用户进一步快速增长,运营企业市场竞争态势更趋合理,为中国移动通信业跨入新世纪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对北京市城八区302位普通消费者的调查,就1999年北京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水平、发展状况以及消费者对1999年移动通信市场重大事件的认知、态度和市场现状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可推论北京城八区18—50岁的普通消费者,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状况、市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999年末移动通信市场现状

  手机普及状况。调查显示,北京市18—50岁的人群中,有略超过半数(52.2%)的被访者使用手机,可见至1999年底,北京市场手机的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占经济活动型人口的一半左右。不同年龄消费者手机的拥有率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调查显示,18—29岁,30—39岁,40—49岁手机拥有率分别为43.4%、68.2%和43.2%,假定50—54岁年龄组与40—49岁相同,以北京市三年龄段人口年龄结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则大致可推算1999年底北京市城八区手机普及率约为30%,即每10个人约拥有3部手机。以北京城八区拥有650万人口计,城区手机用户达195万。

  消费者特性。就消费者而言,除年龄外,不同性别、学历、职业和以往的人群手机的拥有情况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调查显示,就性别而言,男性拥有率要明显高于女性,近六成(59.7%)男性被访者拥有手机,女性被访者则为四成强(43.2%);就年龄而言,30—39岁的中青年消费者拥有率最高,超过2/3,18—29岁,40—49岁组拥有率要低得多;就学历而言,随学历升高,拥有率显著升高,特别是以高中与大专学历为分界点,差异明显,即手机拥有者主要集中在大专以上学历人群,高中以下学历较少;从收入水平看,随收入升高,手机拥有率明显升高,以月收入3000元及1500元为分界点,月收入3000元以上者拥有率高达90%左右,1500元以下者为12—30%,低于平均拥有率,1500—3000元者为65%左右,亦高于平均拥有率。从职业类型看,手机拥有以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为最(80%左右),其次是个体业主、自由职业者和公务员(60—70%),再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职员(50—60%),工人和服务人员拥有率最低,仅为5%左右。可见,手机用户群主要集中于30—39岁,大专以上学历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尤其是3000元以上的消费群体,值得注意的是月收入达到1500元的中等收入人群正日益成为手机大众化趋势的主要目标消费。

  对于北京市场的'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原中国电信,下同)和中国联通,二者的消费群体在年龄上存在某种细微差别,比较而言,中国联通更受18—29岁的青年人群的青睐,而中国移动通信更受30岁以上中青年和中年人群的青睐。

  手机品牌。调查显示,1999年底,北京手机市场的品牌分布状况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传统三强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仍然占据市场的领先者地位,三者总和市场占有率超过80%,其它品牌均难以望其项背。其次是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第二集团品牌,市场占有率10%左右,其它品牌还有松下、阿尔卡特、高通等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均很低。在电信长城cdma手机中,除摩托罗拉外,主要有三星、高通等品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1999年是众多国产手机厂商发动大规模广告宣传攻势的一年,但北京的市场现状仍然未能给国产手机留下太多的市场空间,国产手机市场业绩不佳,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技术、宣传和服务策略等方面的原因,如何做好国产手机这篇大文章,在手机市场上分一杯羹,其路还正长。

  1999移动通信发展状况

  移动通信发展态势。调查显示,所有拥有手机的被访者中34.4%在1998年前购买手机,40.9%在1998年内购买手机,24.7%在1999年内购买。可以看出,近几年中,1998年是手机增长最快的一年,虽然调查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仍足以表明1998年内北京手机的增长率近乎翻了一番。事实上,全国手机用户在1998年内亦从1000万增至20xx万。进入1999年,虽然手机市场仍处在高速增长之中,但增长速度已显著放慢,从调查看,1999年北京市场增长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速度均较1998年有所放慢。在北京这样经济较发达的特大城市,手机普及率几近30%,虽然年内手机入网资费持续下调,但其它资费如通话单价和月租费等仍保持不变,手机增长放慢是不难理解的,但以此推论全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则失之偏颇。因此,在北京这样手机普及率较高的大城市,为促进手机的持续发展,进一步降低手机的使用成本包括通话单价、裸机价格、入网费和月租费等长期成本,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手机消费群体特性及其趋势。就1999年购买手机的消费者自身特性而言,从性别看男性仍高于女性,分别占55%和45%左右;从年龄看,以18—29岁和30—39岁的青年人和中青年人为主,分别占43%左右;从学历看,以大专以上学历特别是大学以上学历为主;从收入看,则以月收入1500—3000元者为最多,其次是月收入3000—5000元者和800—1500元者。与1998年购机者相比,1999年购机者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趋势。

  (1)虽然女性购机者仍处于少数,但女性购机者越来越多,从36.5%增至45.1%。

  (2)购机者年龄分布趋向于分散,从集中于30—39岁的中青年人群逐步分散至18—29岁青年人和40岁以上的中年人。

  (3)购机人群继续集中于高学历人群,但趋势已不很明显,这可能与北京消费者普遍具有较高学历有关。

  (4)由于手机各种价格的持续下调,手机消费日益大众化,使手机能够为更多的中低收入者购买,表现为1999年购机者进一步趋向中、低收入者,且分散至各个收入阶层,而高收入者由于普及率高,购机比重反而下降。

  消费者运营商及手机品牌选择。调查显示,与1998年相似,1999年购机者的运营商选择基本状况仍是移动通信公司多于中国联通。电信长城cdma选择比重仍很低,但与1998年相比,1999年消费者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选择略有下降(约2个百分点)。中国联通则略有上升(约3个百分点),电信长城cdma稳中略降。中国联通的缓慢上升,显露出移动通信市场正缓慢发生着有利于消费者的市场竞争态势。从消费者的手机选择看,除传统三强仍居主导地位,且摩托罗拉有进一步加强之势外,手机选择进一步多元化,处于第二集团的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品牌有所上升,升幅为1—4个百分点不等,而国产品牌则仍是雷声大,雨点小,消费者选择很少。

  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早期的手机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需要更换手机(保留原号)或者新购手机重新入网,淘汰原有手机。1999年新购手机中,这两种情形比较明显。调查表明,1999年内平均每售出6部手机,就有一部是新购手机入网,淘汰原有手机(包括原号),一部是新购手机,替换原有手机,其余4部是首次购买手机入网。其中,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用户而言,淘汰原有手机而入网和替换手机的比例分别为9.1%和18.2%,首次入网者占72.7%,中国联通用户首次入网占58.8%,淘汰和替换原有手机分别占23.5%和17.7%。均为新入网或淘汰原有手机入网,而无替换手机的情形。

  购买价格。调查显示,1999年手机市场裸机价格在进一步下降的同时,价格差别很大,有的高达6000元以上,有的则低至1000元左右,这与手机市场进一步细分化,产品/服务功能逐渐拉开档次密切相关。裸机平均价格则降至20xx元左右,这也是手机购买者逐渐向中低收入阶层过滤的主要原因。至于入网费,1999年内两次下调,其中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分别下调至1000元和700元左右,平均为920;中国联通则分别下调至780元和300-500元左右,平均为580元左右。总体而言,调查表明最低为300元(电信长城cdma手机除外),最高亦不过1250元,平均水平约为780元。

  1999移动通信市场主要事件消费者认知

  1999年移动通信市场热点不断,内容涉及资费政策、运营商服务、手机终端以及中美wto电信协议等诸多方面。调查显示,被访者认知最高的事件是手机资费(入网费)下调(83.4%),其次是中美wto有关电信协议的基本内容(74.2%),再次是双频手机进入市场(64.7%)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从中国电信剥离(51.9%)。被访者认知较高的还有上网手机(41.7%)和联通手机直拨ip电话(38.3%)。电信长城cdma手机话费降价一半(34.9%),预付费sim卡手机的推出(32.2%),网上拍卖手机(31.9%),手机点播信息增值服务(26.4%)和联通手机免费邮寄话费清单(26.1%)等认知度都不高,位居最后。纵观以上热点问题,可以看出,被访者认知度最高的是有关移动通信的产业政策问题,特别是资费政策,显示消费者对手机资费政策的关注。电信长城cdma手机由于用户规模小,其热点政策影响小,故认知度不高。其次是对各类手机产品的关注,特别是去年年初就已成为热点的双频手机的推出,年内大肆广告宣传的国产手机的推出等。对于运营商推出的一些服务项目如预付费sim卡手机,手机点播信息增值服务及交费服务等认知不是很高,一方面显示消费者对这些问题不是很关注,同时亦显示运营商推出的服务宣传不够或目标受众有限。至于被访者对上述热点事件印象最深的三件事,结果表明,印象最深事件的排序与被访者的认知基本一致,印象度最高的是手机资费(入网费)下调(70.8%)和中美wto电信协议的基本内容(39.2%),其次是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从中国电信剥离(34.7%),双频手机进入市场(22.3%)和国产手机进入市场(22.0%)等,蓁各项排序基本与认知度排序基本一致。

  1999影响手机购买的原因及消费者对市场现状的评价

  调查表明,1999年,影响被访者购买手机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双向收费不合理(63.6%),其次是有替代品(54.5%)、本人用不上(39.2%)和通话单价偏高(34.3%)、再次是裸机价格偏高(26.6%)、入网费偏高(15.4%)和月租费偏高,其它原因如服务、话音质量等不是很重要。综合起来看,除去有替代品和本人用不上等无需求原因外,影响潜在消费者购机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价格,特别是通话单价,而双向收费归根结底还是手机的通话单价问题,这已成为购买使用手机的最主要障碍。对于话音质量、运营商服务质量等,由于潜在用户未使用手机,则仅是购买使用手机后才会考虑的问题。

  不同年龄、收入水平的潜在用户在影响购买使用手机的主要因素方面亦存在较大的差异。研究表明,除双向收费不合理和有替代品外,18-29岁的年青人影响因素重要是通话单价偏高和裸机价偏高,而40岁以上的中年人影响购买的最主要原因是本人用不上等无需示的原因。从收入水平看,除双向收费不合理和有替代品外,中、低收入者主要原因依次是通话单价偏高和本人用不上,中等收入者是正好相反,而高收入者不购买则主要是由于有替代品和双向收费不合理。这表明,年龄越轻,收入水平越低,通话单价偏高对他们购机行为的影响越大。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手机市场要获得更快的增长,仍需不断降低费用特别是通话单价和裸机价格。

  调查表明,被访者对1999年移动通信业的评价最不满意的方面,最重要的是手机通话单价高(72.3%),远高于其它各项,其次是裸机价格高(39.5%)、入网费高(37.5%)和月租费高(32.8%),三者相差不大,再次是手机配件(如电池等)以次充好(23.6%),而通话质量差(17.6%)、覆盖范围差(16.6%)、手机维修服务差(15.5%)、不能获得话费详细清单(14.2%)和交费不方便(12.5%)等均不很高。且这种评价在不同年龄、收入等特性的人群中差别并不明显。这再次表明,通话单价高以及手机价格、入网费和月租费等资费水平偏高既是消费者对1999年市场现状最为不满意的方面,也是影响潜在用户购买手机的最主要障碍。因此,不断调低手机的各项资费标准,仍将是今后手机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而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不断的成熟和进入wto带来的竞争压力,也将是理所当然的。

移动市场报告3

  一、前

  从1999年中国移动通信自电信中分离出来已有10余年的历史,中国移动10多年的发展是惊人的,从最初的起家到截止20xx年底中国移动用户已超200万用户。然而20xx、20xx年这两年,中国移动通信事业发展到了巅峰时代,用户群体趋于稳定,每年的移动用户增长速度缓慢。20xx年,对于中国移动通信业而言,无疑是要经历产业深刻变化的历练。无论是从竞争对手——中国联通、电信通信业资费的低资费、4G网络的覆盖的加速,还是各大运营商手机终端设备的市场演化、服务项目的调整、服务质量的逐步改善,以及通信业运营体制改革的深化等方面,中国移动通信业已表现出不少的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自身的发展。

  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对绵竹城区302位普通消费者的调查,就20xx年绵竹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水平、发展状况以及消费者对20xx年移动通信市场重大事件的认知、态度和市场现状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绵竹移动通信业优越性受到威胁,要想比下联通、电信业,那么就要从降低话费资费、加快4G网络的覆盖、适度降低手机终端的价格出发,有一定幅度的控制和调整。

  二、20xx年绵竹移动通信市场现状

  (一)手机普及状况

  绵竹市18—50岁的人群中,有略超过半数(78%)的被访者使用手机,可见至20xx年底,北京市场手机的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占经济活动型人口的一半左右。不同年龄消费者手机的拥有率存在较大差异,调查显示,18—29岁,30—39岁,40—49岁手机拥有率分别为90%、88.2%和85%,假定50—54岁年龄组与40—49岁相同,以绵竹市三年龄段人口年龄结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则大致可推算20xx年底绵竹市城区手机普及率约为90%,即每10个人约拥有9部手机。

  (二)消费者特性

  就消费者而言,除年龄外,不同性别、学历、职业和以往的人群手机的拥有情况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1)就性别而言,男性拥有率要明显高于女性,近六成(59.7%)男性被访者拥有手机,女性被访者则为四成强(43.2%);

  (2)就年龄而言,30—39岁的中青年消费者拥有率最高,超过2/3,18—29岁,40—49岁组拥有率要低得多;

  (3)就学历而言,随学历升高,拥有率显著升高,特别是以高中与大专学历为分界点,差异明显,即手机拥有者主要集中在大专以上学历人群,高中以下学历较少;

  (4)从收入水平看,随收入升高,手机拥有率明显升高,以月收入3000元及1500元为分界点,月收入3000元以上者拥有率高达90%左右,1500元以下者为12—30%,低于平均拥有率,1500—3000元者为65%左右,亦高于平均拥有率。

  (5)从职业类型看,手机拥有以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为最(80%左右),其次是个体业主、自由职业者和公务员(60—70%),再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职员(50—60%),工人和服务人员拥有率最低,仅为5%左右。

  可见,手机用户群主要集中于30—39岁,大专以上学历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尤其是3000元以上的消费群体,值得注意的是月收入达到1500元的中等收入人群正日益成为手机大众化趋势的主要目标消费。对于绵竹市场的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和中国联通,二者的消费群体在年龄上存在某种细微差别,比较而言,中国联通更受18—29岁的青年人群的青睐,而中国移动通信更受30岁以上中青年和中年人群的青睐。

  (三)手机品牌

  20xx年,绵竹手机市场的品牌分布状况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三星、苹果仍然占据市场的领先者地位,市场占有率超过80%,其它品牌均难以望其项背。其次是HTC、酷派、华为等第二集团品牌,市场占有率10%左右,其它品牌市场占有率均很低。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xx年是众多国产手机厂商发动大规模广告宣传攻势的一年,对于绵竹这样的二级县城,市场现状仍给国产手机留下较大的市场空间,国产手机市场业绩不佳,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技术、宣传和服务策略等方面的原因,如何做好国产手机这篇大文章,在手机市场上分一杯羹,其路还正长。

  三、20xx绵竹移动通信发展状况及趋势

  (一)移动通信发展态势

  所有拥有手机的被访者中34.4%在20xx年前购买手机,40.9%在20xx年内购买手机,24.7%在20xx年内购买。可以看出,近几年中,20xx年是手机增长最快的一年,虽然调查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仍足以表明20xx年内绵竹手机的增长率近乎翻了一番。事实上,全国手机用户在20xx年内亦从1000万增至20xx万。进入20xx年,虽然手机市场仍处在高速增长之中,但增长速度已显著放慢。从调查看,20xx年绵竹市场增长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速度均较20xx年有所放慢。在绵竹这样经济正在稳步发达的县级城市,手机普及率几近90%,虽然年内手机入网资费持续下调,但其它资费如通话单价和月租费等仍保持不变,手机增长放慢是不难理解的,但以此推论全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则失之偏颇。因此,在绵竹这样手机普及率较高的城市,为促进手机的持续发展,进一步降低手机的使用成本包括通话单价、裸机价格、入网费和月租费等长期成本,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二)手机消费群体特性及其趋势

  就20xx年购买手机的消费者自身特性而言,调查表明:

  (1)从性别看男性仍高于女性,分别占55%和45%左右;

  (2)从年龄看,以18—29岁和30—39岁的青年人和中青年人为主,分别占43%左右;

  (3)从学历看,以大专以上学历特别是大学以上学历为主;

  (4)从收入看,则以月收入1500—3000元者为最多,其次是月收入3000—5000元者和800—1500元者。

  与20xx年购机者相比,20xx年购机者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趋势。根据目前绵竹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来观之:

  ①虽然女性购机者仍处于少数,但女性购机者越来越多,从36.5%增至45.1%。

  ②购机者年龄分布趋向于分散,从集中于30—39岁的中青年人群逐步分散至18—29岁青年人和40岁以上的中年人。

  ③购机人群继续集中于高学历人群,但趋势已不很明显,这可能与绵竹消费者普遍具有较高学历有关。

  ④由于手机各种价格的持续下调,手机消费日益大众化,使手机能够为更多的中低收入者购买,表现为20xx年购机者进一步趋向中、低收入者,且分散至各个收入阶层,而高收入者由于普及率高,购机比重反而下降。

  (三)消费者运营商及手机品牌选择

  调查显示,与20xx年相似,20xx年购机者的运营商选择基本状况仍是移动通信公司多于中国联通。电信选择比重仍很低,但与20xx年相比,20xx年消费者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选择略有下降(约2个百分点)。中国联通则略有上升(约3个百分点),电信稳中略降。中国联通的缓慢上升,显露出移动通信市场正缓慢发生着有利于消费者的市场竞争态势。

  从消费者的手机选择看,除传统三强仍居主导地位,且摩托罗拉有进一步加强之势外,手机选择进一步多元化,处于第二集团的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品牌有所上升,升幅为1—4个百分点不等,而国产品牌则仍是雷声大,雨点小,消费者选择很少。

  (四)消费者购买行为

  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早期的手机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需要更换手机(保留原号)或者新购手机重新入网,淘汰原有手机,20xx年新购手机中,这两种情形比较明显。

  调查表明,20xx年内平均每售出6部手机,就有一部是新购手机入网,淘汰原有手机(包括原号),一部是新购手机,替换原有手机,其余4部是首次购买手机入网。其中,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用户而言,淘汰原有手机而入网和替换手机的比例分别为9.1%和18.2%,首次入网者占72.7%;中国联通用户首次入网者占58.8%,淘汰和替换原有手机分别占23.5%和17.7%,均为新入网或淘汰原有手机入网,而无替换手机的情形。这样观之,联通的新入网客户的发展率高于移动,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移动市场竞争力严峻。

  (五)购买价格的选择

  调查显示,20xx年手机市场裸机价格在进一步下降的同时,价格差别很大,有的高达6000元以上,有的则低至1000元左右,这与手机市场进一步细分化,产品/服务功能逐渐拉开档次密切相关。裸机平均价格则降至20xx元左右,这也是手机购买者逐渐向中低收入阶层过滤的主要原因。至于入网费,20xx年内两次下调,其中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分别下调至1000元和700元左右,平均为920;中国联通则分别下调至780元和300-500元左右,平均为580元左右。总体而言,调查表明最低为300元(电信除外),最高亦不过1250元,平均水平约为780元。那么,在竞争对手联通、电信的平均价格远远低于移动局势下,移动如何稳守住自己的市场又是一个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20xx移动通信市场主要事件消费者认知

  20xx年移动通信市场热点不断,内容涉及资费政策、运营商服务、手机终端以及中美WTO电信协议等诸多方面。

  调查显示,被访者认知最高的事件是手机资费(入网费)下调(83.4%),其次是中美WTO有关电信协议的基本内容(74.2%),再次是双频手机进入市场(64.7%)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从中国电信剥离(51.9%)。被访者认知较高的还有上网手机(41.7%)和联通手机直拨IP电话(38.3%)。电信长城CDMA手机话费降价一半(34.9%),预付费SIM卡手机的推出(32.2%),网上拍卖手机(31.9%),手机点播信息增值服务(26.4%)和联通手机免费邮寄话费清单(26.1%)等认知度都不高,位居最后。

  纵观以上热点问题,可以看出,被访者认知度最高的是有关移动通信的产业政策问题,特别是资费政策,显示消费者对手机资费政策的关注。电信长城CDMA手机由于用户规模小,其热点政策影响小,故认知度不高。其次是对各类手机产品的关注,特别是去年年初就已成为热点的双频手机的推出,年内大肆广告宣传的`国产手机的推出等。对于运营商推出的一些服务项目如预付费SIM卡手机,手机点播信息增值服务及交费服务等认知不是很高,一方面显示消费者对这些问题不是很关注,同时亦显示运营商推出的服务宣传不够或目标受众有限。至于被访者对上述热点事件印象最深的三件事,

  结果表明,印象最深事件的排序与被访者的认知基本一致,印象度最高的是手机资费(入网费)下调(70.8%)和中美WTO电信协议的基本内容(39.2%),其次是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从中国电信剥离(34.7%),双频手机进入市场(22.3%)和国产手机进入市场(22.0%)等,各项排序基本与认知度排序基本一致。

  五、20xx影响手机购买的原因及消费者对市场现状的评价

  据抽样调查表明,20xx年,影响被访者购买手机的主要原因如下:最重要的是双向收费不合理(63.6%)、其次是有替代品(54.5%)、本人用不上(39.2%)和通话单价偏高(34.3%)、再次是裸机价格偏高(26.6%)、入网费偏高(15.4%)和月租费偏高,其它原因如服务、话音质量等不是很重要。综合起来看,除去有替代品和本人用不上等无需求原因外,影响潜在消费者购机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价格,特别是通话单价,而双向收费归根结底还是手机的通话单价问题,这已成为购买使用手机的最主要障碍。对于话音质量、运营商服务质量等,由于潜在用户未使用手机,则仅是购买使用手机后才会考虑的问题。不同年龄、收入水平的潜在用户在影响购买使用手机的主要因素方面亦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从不同年龄看

  研究表明,除双向收费不合理和有替代品外,18-29岁的年青人影响因素重要是通话单价偏高和裸机价偏高,而40岁以上的中年人影响购买的最主要原因是本人用不上等无需示的原因。

  (二)从收入水平看

  除双向收费不合理和有替代品外,中、低收入者主要原因依次是通话单价偏高和本人用不上,中等收入者是正好相反,而高收入者不购买则主要是由于有替代品和双向收费不合理。这表明,年龄越轻,收入水平越低,通话单价偏高对他们购机行为的影响越大。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手机市场要获得更快的增长,仍需不断降低费用特别是通话单价和裸机价格。

  (三)从移动业务种类和售后服务看

  调查表明,被访者对1999年移动通信业的评价最不满意的方面,最重要的是手机通话单价高(72.3%),远高于其它各项,其次是裸机价格高(39.5%)、入网费高(37.5%)和月租费高(32.8%),三者相差不大,再次是手机配件(如电池等)以次充好(23.6%),而通话质量差(17.6%)、覆盖范围差(16.6%)、手机维修服务差(15.5%)、不能获得话费详细清单(14.2%)和交费不方便(12.5%)等均不很高。且这种评价在不同年龄、收入等特性的人群中差别并不明显。综合上述调查,通话单价高以及手机价格、入网费和月租费等资费水平偏高既是消费者对1999年市场现状最为不满意的方面,也是20xx年影响潜在用户购买手机的最主要障碍。因此,不断调低手机的各项资费标准,仍将是今后手机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而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不断的成熟和进入WTO带来的竞争压力,也将是理所当然的。

  六、20xx年绵竹移动通信业竞争趋势及产业分析总结

  通过回顾20xx年绵竹移动通信业运营中不同消费者对不同品牌手机的持有程度的概括,以及220xx年在消费人群上的小变化(如:产品选择、年龄段需求、产品资费及售后的服务等),带给绵竹移动通信业的启示很大,如果要更加稳固自己抢占地位的优越性,从网络信号、技术更新之外,在终端购机费用、大多数需求人群(如18—29岁的青年人)、以及售后服务上还需要花更多的资源投资,制定一套符合大众口味和需求的产品线,服务于老百姓,这样绵竹移动通信业乃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至中国移动通信业才会有其在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的源泉之源。

移动市场报告4

  自19xx年中国开办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在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下,中国移动通信在网络建设与优化、业务开发和拓展、服务质量提高与改善、加快技术进步等各个方面均有了显著进步。回顾过去,历史记载了中国移动通信12年的光辉历程;纵览今昔,中国移动通信正投身于电信改革的滚滚浪潮中;历望未来,中国移动通信正阔步向世界一流电信运营商迈进。

  一、中国移动通信概况

  1.中国移动通信的网络规模

  至1999年9月底,中国移动通信交换机总容量超过6000万户,长途网和No.7信令网覆盖28个省,智能网已覆盖东中都12个省,GSM网覆盖全国31个省会城市、300多个地市、20xx多个县市,24个省市实现了县以上城市覆盖,中部、东部地区覆盖范围达到乡镇,主要交通干线实现了连续覆盖,GSM900/1800双频网建设正在中部、东部一些省会城市加紧进行。

  2.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规模

  从90年代以来,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过160%。至今年9月底,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已达到3405万户,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其中GSM用户占全球GSM用户总数的七分之一。

  3.国际漫游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已与48个国家与地区的80家境外运营公司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

  4.中国移动通信的业务种类

  除了基本的话音业务外,中国移动通信还开办了主叫号码显示、呼叫等待、语音信箱、呼叫转移、三方通话、遇忙前转、短消息、低速数据传真、IP电话接入业务、信息点播、“神州行”预付费卡智能网业务等一系列新业务。

  5.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服务

  目前已速成全球最先进的移动通信实时计费网,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话单;通过综合业务网的建设,使用户实现即买即通;提供1860、1861客服中心查询、多媒体查询、免费打印、划卡查询、人工查询、网上查询等服务,方便了用户查询、咨询、申告,贴近了与用户的距离,大力发展社会代销代办点,方便用户就近购买;与银行等企业合作及通过网上交费,广开交费窗口,方便了用户;加强终端维修中心的建设,解决用户修机难问题。

  二、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特点

  1.市场增长迅速,市场潜力大

  根据ITU9月份报告,今年9月末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4亿,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到1999年末可望接近3800万户。根据中国移动用户和市场发展情况,过去每次预测的结果都落后于市场发展,这说明移动通信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之所以如此迅猛,一是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各级政府的扶持;二是与中国移动通信正确的经营策略有关;三是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四是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费不但没有升反而在下降,使更多的平名百姓有能力购机;五是与技术进步有关,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终端设备和系统设备的建设成本不断降低。

  然而目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仅为3%左右,要达到目前市话普及率的10%,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全球情况看,移动电话不会因固定电话普及率的增加而减缓发展速度,相反移动电话在市话普及率很高的国家,增长速度仍然相当快。从中国来看移动电话的市场还是很大的。

  2.高技术,低资费

  中国移动通信技术(无论是GSM/CDMA还是第三代)实际上都是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技术的综合反映,但从资费标准来看,我国采取的是低资费政策。根据GSMMOU组织(由全球运营商组成)公布的资费来看,我国与黎巴嫩、越南等国的移动电话资费是全球最低的。从移动通信建设总成本来看,我国与国外相差不大,但我们价格比他们低得多,这是与中国市场的销售将点相匹配的。

  3.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结构发生巨变

  移动电话业务开办之初,手机价格和人网费都比较贵。主要用户群是工商界人士。这些年来,尤其在东南沿海,95%以上的新增用户属工薪阶层,大众消费已成为主流。

  4.移动通信业务极具活力

  过去放开竞争的增值业务和寻呼业务不属于基本业务。中国移动通信和联通公司在移动电话业务上展开面对面的竞争,则属于基本业务内的竞争。在电信领域内,移动通信业务增长率很高,政企分开后,政府加强了对移动通信的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且正在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5.用户消费意识成熟,对新业务需求旺盛

  过去,我们只有“全球通”业务,现在增加了预付费卡和其他新业务,用户对业务选择更趋多样化。过去用户注重业务,对资费不太在意,现在的大众用户对资费比较注重。从目前客户服务中心的反馈,60~70%的用户是查询话费,用户对话费开支更加理智,这是用户消费意识逐渐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中国移动通信的责任

  作为国有独资的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将按照国家电信体制改革的整体战略部署,积极作好现代化企业的重组工作,搞好企业经营,努力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中国移动通信将以优质的网络和丰富的业务向社会和大众服务。

  为了切实抓好服务工作,中国移动通信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加快网络建设步伐,以适应市场增长的.步伐。

  2.将不断扩大漫游范围,除了实现GSM相同制式的漫游之外,还将积极作好与不同制式的漫游测试工作。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已经与卫星移动电话签署了漫游协议,网上用户如用多模手机可以进入卫星移动网,同时还可享受不同制式的漫游。

  3.中国移动通信还将做好网络优化,使网络性能不断改善,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

  4.以建设并完善计费系统、综合业务系统、客服中心等三大服务支撑网为突破口,重点做好产品、业务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5.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及时推出适合用户所需的新业务。除了在智能网上开办预付费业务外,还将积极开发中高速移动数据业务,做好GPRS的试验,满足人们对移动高速数据业务的需求。

  中国移动通信坚持国家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积极采用国内生产设备,大力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如在智能网建设中,大胆采用了国内生产设备,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四、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展望

  中国移动通信将不断跟踪移动技术的发展,适时引人新技术,同时积极参加国际移动组织的活动(如GSMMOU),参与国际移动标准讨论,积极开展与境内外运营商的技术交流,包括与联通公司的合作,积极坚持国家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

  随着我国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特别是Internet业务的飞速发展,在移动环境中提供Internet接入和多媒体业务将成为移动技术的主流。中国移动通信将积极开发移动数据业务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同时,积极参与第三代标准的制订,力促标准的统一。

  中国移动通信将服务视为生存的根本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力争每年在服务上都有新的提高,上新台阶。中国移动通信将深入作好市场调查,了解用户需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开发相应的业务、努力拓展市场,积极引导用户消费。

  面临全新的环境。中国移动通信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因为企业自上而下有一支年青而富有朝气的队伍;多年来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厚爱和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拥有一个覆盖面广有相当容量的网络;企业具有全球通等知名品牌,随着政府监督加强电信法律法规的出台,电信市场发展将越来越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有信心建成国际一流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也热切期待社会各界对中国移动通信的大力支持。

移动市场报告5

  1999年,对于中国移动通信业而言,无疑是经历着产业深刻变化,进一步走向成熟的一年.无论是从移动通信业资费的大幅下调、手机设备的市场演化、服务项目的调整、服务质量的逐步改善,还是移动通信业运营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加入wto脚步的临近等方面,移动通信业在取得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市场发展上,移动通信用户进一步快速增长,运营企业市场竞争态势更趋合理,为中国移动通信业跨入新世纪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对北京市城八区302位普通消费者的调查,就1999年北京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水平、发展状况以及消费者对1999年移动通信市场重大事件的认知、态度和市场现状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可推论北京城八区18—50岁的普通消费者,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状况、市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999年末移动通信市场现状

  手机普及状况。调查显示,北京市18—50岁的人群中,有略超过半数(52.2%)的被访者使用手机,可见至1999年底,北京市场手机的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占经济活动型人口的一半左右。不同年龄消费者手机的拥有率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调查显示,18—29岁,30—39岁,40—49岁手机拥有率分别为43.4%、68.2%和43.2%,假定50—54岁年龄组与40—49岁相同,以北京市三年龄段人口年龄结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则大致可推算1999年底北京市城八区手机普及率约为30%,即每10个人约拥有3部手机。以北京城八区拥有650万人口计,城区手机用户达195万。

  消费者特性。就消费者而言,除年龄外,不同性别、学历、职业和以往的人群手机的拥有情况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调查显示,就性别而言,男性拥有率要明显高于女性,近六成(59.7%)男性被访者拥有手机,女性被访者则为四成强(43.2%);就年龄而言,30—39岁的中青年消费者拥有率最高,超过2/3,18—29岁,40—49岁组拥有率要低得多;就学历而言,随学历升高,拥有率显著升高,特别是以高中与大专学历为分界点,差异明显,即手机拥有者主要集中在大专以上学历人群,高中以下学历较少;从收入水平看,随收入升高,手机拥有率明显升高,以月收入3000元及1500元为分界点,月收入3000元以上者拥有率高达90%左右,1500元以下者为12—30%,低于平均拥有率,1500—3000元者为65%左右,亦高于平均拥有率。从职业类型看,手机拥有以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为最(80%左右),其次是个体业主、自由职业者和公务员(60—70%),再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职员(50—60%),工人和服务人员拥有率最低,仅为5%左右。可见,手机用户群主要集中于30—39岁,大专以上学历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尤其是3000元以上的消费群体,值得注意的是月收入达到1500元的中等收入人群正日益成为手机大众化趋势的主要目标消费。

  对于北京市场的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原中国电信,下同)和中国联通,二者的消费群体在年龄上存在某种细微差别,比较而言,中国联通更受18—29岁的青年人群的青睐,而中国移动通信更受30岁以上中青年和中年人群的.青睐。

  手机品牌。调查显示,1999年底,北京手机市场的品牌分布状况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传统三强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仍然占据市场的领先者地位,三者总和市场占有率超过80%,其它品牌均难以望其项背。其次是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第二集团品牌,市场占有率10%左右,其它品牌还有松下、阿尔卡特、高通等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均很低。在电信长城cdma手机中,除摩托罗拉外,主要有三星、高通等品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1999年是众多国产手机厂商发动大规模广告宣传攻势的一年,但北京的市场现状仍然未能给国产手机留下太多的市场空间,国产手机市场业绩不佳,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技术、宣传和服务策略等方面的原因,如何做好国产手机这篇大文章,在手机市场上分一杯羹,其路还正长。

  1999移动通信发展状况

  移动通信发展态势。调查显示,所有拥有手机的被访者中34.4%在1998年前购买手机,40.9%在1998年内购买手机,24.7%在1999年内购买。可以看出,近几年中,1998年是手机增长最快的一年,虽然调查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仍足以表明1998年内北京手机的增长率近乎翻了一番。事实上,全国手机用户在1998年内亦从1000万增至20xx万。进入1999年,虽然手机市场仍处在高速增长之中,但增长速度已显著放慢,从调查看,1999年北京市场增长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速度均较1998年有所放慢。在北京这样经济较发达的特大城市,手机普及率几近30%,虽然年内手机入网资费持续下调,但其它资费如通话单价和月租费等仍保持不变,手机增长放慢是不难理解的,但以此推论全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则失之偏颇。因此,在北京这样手机普及率较高的大城市,为促进手机的持续发展,进一步降低手机的使用成本包括通话单价、裸机价格、入网费和月租费等长期成本,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移动市场报告6

  1999年,对于中国移动通信业而言,无疑是经历着产业深刻变化,进一步走向成熟的一年.无论是从移动通信业资费的大幅下调、手机设备的市场演化、服务项目的调整、服务质量的逐步改善,还是移动通信业运营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加入wto脚步的临近等方面,移动通信业在取得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市场发展上,移动通信用户进一步快速增长,运营企业市场竞争态势更趋合理,为中国移动通信业跨入新世纪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对北京市城八区302位普通消费者的调查,就1999年北京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水平、发展状况以及消费者对1999年移动通信市场重大事件的认知、态度和市场现状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可推论北京城八区18—50岁的普通消费者,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状况、市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999年末移动通信市场现状

  手机普及状况。调查显示,北京市18—50岁的人群中,有略超过半数(52.2%)的被访者使用手机,可见至1999年底,北京市场手机的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占经济活动型人口的一半左右。不同年龄消费者手机的拥有率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调查显示,18—29岁,30—39岁,40—49岁手机拥有率分别为43.4%、68.2%和43.2%,假定50—54岁年龄组与40—49岁相同,以北京市三年龄段人口年龄结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则大致可推算1999年底北京市城八区手机普及率约为30%,即每10个人约拥有3部手机。以北京城八区拥有650万人口计,城区手机用户达195万。

  消费者特性。就消费者而言,除年龄外,不同性别、学历、职业和以往的人群手机的拥有情况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调查显示,就性别而言,男性拥有率要明显高于女性,近六成(59.7%)男性被访者拥有手机,女性被访者则为四成强(43.2%);就年龄而言,30—39岁的中青年消费者拥有率最高,超过2/3,18—29岁,40—49岁组拥有率要低得多;就学历而言,随学历升高,拥有率显著升高,特别是以高中与大专学历为分界点,差异明显,即手机拥有者主要集中在大专以上学历人群,高中以下学历较少;从收入水平看,随收入升高,手机拥有率明显升高,以月收入3000元及1500元为分界点,月收入3000元以上者拥有率高达90%左右,1500元以下者为12—30%,低于平均拥有率,1500—3000元者为65%左右,亦高于平均拥有率。从职业类型看,手机拥有以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为最(80%左右),其次是个体业主、自由职业者和公务员(60—70%),再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职员(50—60%),工人和服务人员拥有率最低,仅为5%左右。可见,手机用户群主要集中于30—39岁,大专以上学历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尤其是3000元以上的消费群体,值得注意的是月收入达到1500元的中等收入人群正日益成为手机大众化趋势的主要目标消费。

  对于北京市场的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原中国电信,下同)和中国联通,二者的消费群体在年龄上存在某种细微差别,比较而言,中国联通更受18—29岁的群的青睐,而中国移动通信更受30岁以上中青年和中年人群的青睐。

  手机品牌。调查显示,1999年底,北京手机市场的品牌分布状况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传统三强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仍然占据市场的领先者地位,三者总和市场占有率超过80%,其它品牌均难以望其项背。其次是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第二集团品牌,市场占有率10%左右,其它品牌还有松下、阿尔卡特、高通等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均很低。在电信长城cdma手机中,除摩托罗拉外,主要有三星、高通等品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1999年是众多国产手机厂商发动大规模广告宣传攻势的一年,但北京的市场现状仍然未能给国产手机留下太多的市场空间,国产手机市场业绩不佳,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技术、宣传和服务策略等方面的原因,如何做好国产手机这篇大文章,在手机市场上分一杯羹,其路还正长。

  1999移动通信发展状况

  移动通信发展态势。调查显示,所有拥有手机的被访者中34.4%在1998年前购买手机,40.9%在1998年内购买手机,24.7%在1999年内购买。可以看出,近几年中,1998年是手机增长最快的一年,虽然调查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仍足以表明1998年内北京手机的增长率近乎翻了一番。事实上,全国手机用户在1998年内亦从1000万增至xx万。进入1999年,虽然手机市场仍处在高速增长之中,但增长速度已显著放慢,从调查看,1999年北京市场增长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速度均较1998年有所放慢。在北京这样经济较发达的特大城市,手机普及率几近30%,虽然年内手机入网资费持续下调,但其它资费如通话单价和月租费等仍保持不变,手机增长放慢是不难理解的`,但以此推论全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则失之偏颇。因此,在北京这样手机普及率较高的大城市,为促进手机的持续发展,进一步降低手机的使用成本包括通话单价、裸机价格、入网费和月租费等长期成本,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手机消费群体特性及其趋势。就1999年购买手机的消费者自身特性而言,从性别看男性仍高于女性,分别占55%和45%左右;从年龄看,以18—29岁和30—39岁的和中为主,分别占43%左右;从学历看,以大专以上学历特别是大学以上学历为主;从收入看,则以月收入1500—3000元者为最多,其次是月收入3000—5000元者和800—1500元者。与1998年购机者相比,1999年购机者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趋势。(1)虽然女性购机者仍处于少数,但女性购机者越来越多,从36.5%增至45.1%。(2)购机者年龄分布趋向于分散,从集中于30—39岁的中群逐步分散至18—29岁和40岁以上的中年人。(3)购机人群继续集中于高学历人群,但趋势已不很明显,这可能与北京消费者普遍具有较高学历有关。(4)由于手机各种价格的持续下调,手机消费日益大众化,使手机能够为的中低收入者购买,表现为1999年购机者进一步趋向中、低收入者,且分散至各个收入阶层,而高收入者由于普及率高,购机比重反而下降。

移动市场报告7

  一、移动电源发展趋势

  移动电源,也称便携电源,移动电源概念是随着目前数码产品的普及和快速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其定义就是方便易携带的大容量随身电源。目前数码产品功能日益多样化,使用也更加频繁,如何提高数码产品使用时间,发挥其最大功用的问题就凸显重要了。

  现今社会,手机等数码产品蓬勃发展,人手一台手机,每个家庭必备数码相机,mp3,mp4的普及都是近在咫尺的景象。而且现如今各种智能机的面世,手机以及平板电脑屏幕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多媒体应用的高耗电量也随之增加,电池的续航能力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而且数码产品的丰富多样更是需要市场上出现可以给所有数码产品充电和供电的便携式电源,因此移动电源的出鞘势在必行。

  二、移动电源的应用及优势

  特点:

  1、体积小,可随身携带,在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数码产品没电时可以及时对其进行充电,不会因为没电二影响其使用。

  2、移动电源容量大,充满电后可以多次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充电。

  3、移动电源接口多,而且种类多。可以为各品牌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充电;还可以为数码相机、数码插卡音响、无线耳机等可以通过usb数据接口进行充电的各种数码产品进行充电。

  产品优势:

  移动电源在国际上不仅定义为消费电子产品,更重要的被定义为生活和工作的日常工具产品。由于移动电源实现了电能的随身应用,比通常定义的日常工具类产品,具有更深度和广度的影响。特别在移动数码设备(手机,pda,mp4.psp,等以及usb-b的'便携型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表现愈来愈重要的今天,移动电源也日益凸显其作为生活和工作重要工具的意义。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电子类工具,它是各种移动数码设备使用的坚强后盾;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家居类工具,它完全可以取代家居生活中可能需要的所有电池类产品(5v或一次性电池或充电电池等等),同时容量大,使用方便,均摊使用成本低,而且环保,特别随着usb-b便携性设备进入生活,它的应用将会更为广泛。我们还可以把它定义为工作类工具,学习类工具,旅游类工具等等。

  三、移动电源市场需求分析:

  移动电源早在六七年前就出现了类似的产品,但是市场完全没有打开。直到2022年下半年移动电源的市场才真正的火起来。根据最新最新的idc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手机和数码电子的总用户量超过8亿多,数码相机等电子类产品更是超过了1亿多用户。而移动终端电能供应的瓶颈问题已是世界各国以及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根据保守的数据分析,仅仅按照市场3%的立即购买需求,即未来一年多的移动电源市场容量约为2400万台,即高达50多亿元的市场销售容量。

  四、行业市场分析:

  随着手机大屏幕的主流配置,数码电子产品的多功能化集成,终端移动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在电源供应上经常遭受电源供应不足的尴尬,而未能及时处理和尽兴的事情几乎随时困扰用户。2022年6月14日,国家强制规定的手机厂家以后新生产的手机充电器不在作为标配,统一usb接口的连接线标准也将大大带动移动电源类产品的通用性,促进市场需求。按照中国广播电视局推广出来的新型移动网络,可以在任何有显示功能的移动终端上随时收看电视信号,此技术会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全面的推广开来。

移动市场报告8

  5月26日,市场研究机构businessinsider intelligence(以下简称bii)近日发布了关于移动支付市场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随着苹果、三星、谷歌、paypal等多家公司越来越关注移动钱包产品,用手机进行店内支付将会越来越普遍。此外,三星的移动支付产品三星pay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Bii的研究报告反映了移动支付市场的一系列最新发展,包括新发布的移动钱包currentc和三星支付,将显示出相当大的影响力。

  Bii在其报告中指出,预计今年美国商店的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增加到370亿美元。与之前bii预测的规模相比,这个减少了一半。降低移动支付市场规模的原因是,许多大公司的移动钱包产品发布计划与预期相比有所延迟。

  据估计,到20xx年底,bii预计移动支付市场的交易额将达到8080亿美元。这与之前预测的交易量相比略有下降。尽管如此,bii预测的规模仍然是业内同类预测中最高的,bii预测移动支付市场的增速将快于其他研究公司的.预测。由主要商家提供或将要部署的移动支付市场容量将占据美国整个支付市场的很大份额。

  预计到20xx年,每年至少使用过一次移动支付服务的人口占美国消费者总人口的比例将从XX年的近8%急剧上升到65%。移动支付用户数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苹果、三星和谷歌推出了自己的移动钱包服务。当所有这些服务到位后,90%的美国智能手机将预装移动钱包应用程序。

  Bii还预测,三星支付将成为移动支付交易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与pay不同,三星pay在推出时将兼容美国几乎所有的支付终端,主要是因为三星收购了looppay。这样更有助于消费者养成手机支付的习惯。

  Bii在报告中还指出,移动钱包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也将推动移动支付市场的增长。这主要是各公司之间竞争压力和羊群效应增加的结果。这涉及到自我强制。使用或提供移动支付产品的消费者和零售商越多,越容易被公众接受。

移动市场报告9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我校学生使用的手机数量、品牌、价格,从而了解他们在手机市场的市场情况。本文分析了我校学生的消费倾向和行为,为手机厂商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客观依据。

  调查对象:

  这次调查的对象是我们学校的所有学生。

  调查方法和抽样方法

  在线问卷和电子邮件问卷相结合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手机价格的降低,很多大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手机,但是大部分人是什么时候开始拥有自己的手机的呢?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5%的受访者在xx有自己的手机。在xx,没有改善,只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3%。

  然而在xx,一切都变了,26%的人开始拥有自己的手机。我还记得那时候只是一场手机竞争风暴,各种手机厂商纷纷降价。当时很多人买了;但更重要的是,在xx,30%的人拥有自己的手机,这表明需求在增加。哪个手机厂商的客户最多?顿时揭开我们的神秘面纱,最常用的手机品牌是诺基亚。在调查中,共有36%的人使用这款手机。耐用是它最大的卖点,功能的拓展也让很多人选择它;索尼爱立信排名第二。虽然用户数只有诺基亚的一半,也就是总人数的18%,但其市场份额却在不断扩大。外形美观,功能实用,是很多人选择的重点;第三名是三星,占13%。三星虽然技术高,但是价格让很多学生消费者望而却步;然后摩托罗拉和西门子都占了6%;阿尔卡特占3%;飞利浦占2%;索尼等于飞利浦的数量;其次是nec和国产品牌,均占总数的1%。可见世界手机销售商诺基亚不负众望,占据榜首,而其他品牌也不甘示弱,有一定的支持者。

  附上一份调查问卷

  Xx年—4—16

  Xx年x月x日

  同学们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们的调查活动。我们很荣幸邀请您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我相信你会配合我们的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你是什么性别?

  a,男B,女

  2、你是哪个部门的?

  a经济贸易系B美术系C文化传播系D电气工程系E农业技术系F食品与运动系G计算机系

  3、你现在用的`是哪个牌子的手机?

  a,诺基亚B,三星C,苹果D,小米E,华为F,联想G,其他品牌

  4、你的手机是苹果还是安卓平板?

  a,安卓B,苹果

  5、什么时候有自己的手机?

  a,初中B,高中C,大一D,还没有

  6、你的手机是怎么拿到的?

  a,挣钱买B,父母花钱买C,朋友送D,礼物

  7、选择手机时,你主要关注哪些方面?

  a、功能b、款式c、价格d、品牌

  8、你最常用的输入法是什么?

  a、拼音输入法b、吴彼输入法c、英文输入法

  9、你理想中的手机应该具备以下哪些功能?

  a,拍照b,mp3 c,mp4,d,各种游戏

  10、你对你的手机满意吗?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11、你多久更新一次手机?

  a,半年b,一年c,一年多d,直到用坏为止

  12、你目前有多少手机?

  一个没有B,一个C,两个D,两个以上

  13、你的手机价格是多少?

  一、一元购买乙、三百元丙、三百至一千元丁、一千元以上

  14、你经常用手机打电话或发信息吗?

  更多的电话,更多的信息,两者兼而有之

  15、你每月的电话费是多少?

  甲、乙20元以内,丙20—50元,丁50—100元,100元以上

  再次感谢合作,谢谢!

移动市场报告10

  一、移动电源的发展趋势

  移动电源又称便携式电源,是随着数字产品的普及和快速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其定义是便携式、大容量便携式电源。目前,数字产品的功能日益多样化,使用更加频繁。如何提高数字产品的使用时间,充分发挥其最大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今社会,手机等数码产品蓬勃发展,一个手机在手,每个家庭都需要数码相机。mp3和mp4的普及指日可待。如今,随着各种智能机器的出现,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屏幕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多媒体应用的高功耗也在不断增加,电池寿命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节奏。而且数字产品的多样性要求便携式电源能够对所有数字产品进行充电和供电,因此拔出移动电源的护套势在必行。

  二、移动电源的应用及优势

  特点:

  1、体积小,便携,可以在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数码产品没电时及时充电,不会因为没电而影响使用。

  2、移动电源容量大,充满电后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多次充电。

  3、移动电源接口多,种类多。可以给各种品牌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充电;还可以给各种可以通过USB数据接口充电的数码产品充电,如数码相机、数码卡音箱、无线耳机等。

  产品优势:

  移动电源在世界上不仅被定义为消费电子产品,还被定义为生活和工作的日常工具产品。因为移动电源实现了电能的便携应用,所以比通常定义的日常工具产品有更深更广的影响。尤其是今天,移动数字设备(手机、pda、mp4。psp等。和usb—b便携式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移动电源作为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工具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们可以定义为电子工具,是各种移动数字设备使用的强大后盾;我们可以定义为家用工具,可以完全替代所有的电池产品(5v或者一次性电池或者充电电池等。)这在家庭生活中可能是需要的。同时容量大,使用方便,共享和使用成本低,环保。特别是随着usb—b便携式设备进入生活,其应用将更加广泛。我们也可以把它定义为工作工具、学习工具、旅行工具等等。

  三、移动电力市场需求分析:

  移动电源早在六七年前就出现了类似的产品,但市场根本没有开放。直到2011年下半年,移动电源市场才真正火起来。IDC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手机和数字电子用户总数超过8亿,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数量超过1亿。然而,移动终端供电的'瓶颈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据保守数据分析,仅按3%的市场即期购买需求来看,未来一年移动电源的市场容量约为2400万台,高达50亿元。

  四、行业市场分析:

  随着手机大屏幕的主流配置和数字电子产品的多功能集成,终端移动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往往会遭受供电不足的尴尬,不能及时处理和享受事物几乎总是困扰着用户。2007年6月14日,国家授权的手机厂商新生产的手机充电器将不再作为标准使用,统一的USB接口线缆标准将极大地促进移动电源产品的普及,促进市场需求。根据中国广播电视局推出的新移动网络,可以在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移动终端上随时观看电视信号。这项技术将在北京奥运会前全面推广。

移动市场报告11

  Ⅰ.数据来源

  该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比达咨询(BigData-Research)数据中心相关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微参与》移动用户调查。此外,研究过程中还充分参考了专家访谈、企业公开数据及桌面资料等信息内容。

  Ⅱ.概念定义

  移动搜索:移动搜索是指依托移动互联网,借助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在综合搜索网站、垂直搜索网站等多类搜索网站上进行资讯、影视等多种信息的搜索。

  Ⅲ.研究

  结论

  20xx年第一季度中国搜索引擎网民规模达59023万人,网民使用率为85.7%。

  20xx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搜索网民规模达51688万人,网民使用率为78.5%。

  20xx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搜索市场规模达954.2亿元,同比增长55.8%,环比增长10.0%。

  20xx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移动搜索产品用户渗透率方面,百度搜索用

  户渗透率为78.1%,位居第一;神马搜索用户渗透率为25.3%,紧随百度搜索之后;搜狗搜索、360搜索位列第三和第四,用户渗透率分别为23.0%和10.6%。

  百度搜索移动用户搜索内容最多的.分别是新闻、小说、旅游、餐饮和教育,用户搜索比例分别为87.2%、58.9%、48.7%、42.1%和38.9%。

  神马搜索移动用户搜索内容最多的分别是新闻、旅游、金融、教育和交通,用户搜索比例分别为84.2%、61.9%、56.6%、49.2%和45.7%。

  搜狗搜索移动用户搜索内容最多的分别是新闻、小说、餐饮、旅游和音乐,用户搜索比例分别为80.6%、54.8%、44.0%、40.9%和38.7%。

  谷歌搜索移动用户搜索内容最多的分别是新闻、小说、交通、图片和音乐,用户搜索比例分别为58.7%、32.9%、27.6%、25.4%和21.7%。

  20xx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搜索方式用户使用分布中,浏览器仍是主要使用方式,占比达87.9%;搜索引擎类APP位居第二,占比为77.6%;桌面搜索/内置搜索框、购物类APP和地图类APP位居其后,占比均在三成以上。

  20xx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搜索市场用户使用浏览器搜索习惯方面,习惯用UC浏览器进行搜索的比例达七成以上,为70.1%,位居第一;其次为QQ浏览器和百度浏览器,用户习惯使用占比分别为42.2%和34.5%。

  20xx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搜索市场用户使用频率方面,每天10次以上的比例达一半以上,为50.1%;其次为每天6-10次,占比为31.5%;而几天一次的用户比例仅为2.7%。

  20xx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搜索市场用户平均单次使用时长分布中,16-30分钟比例最高,为42.5%;其次为5-15分钟,占比为25.0%。

  20xx年中国移动搜索市场用户搜索情境分布中,休息时、睡前、早晨睡醒后是最主要的搜索情境,占比分别为78.6%、62.1%和55.1%,均在一半以上;其次为工作/学习时和逛街时,占比分别为42.7%和35.6%。

  20xx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搜索市场用户搜索内容分布中,新闻是用户搜索最多的内容,占比为88.5%,接近九成;其次为交通、旅游和金融,位居

  二、三、四位,占比分别为68.5%、57.6%和51.1%,占比均在一半以上。

  20xx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搜索市场影响用户体验因素分布中,“内容是否全面”和“搜索结果准确度”位居一、二,占比分别为77.6%和71.3%,这两点也是移动搜索的最基本诉求;其次为广告,占比为67.8%。

  Ⅳ.报告正文

  一、 中国移动搜索市场发展概况

  1、中国搜索引擎网民规模

  1.1 中国搜索引擎网民规模

  图1:20xxQ4-20xxQ1中国搜索引擎网民规模及使用率

  比达咨询(BigData-Research)研究数据显示,20xx年第四季度中国搜索引擎网民规模为56991万人,网民使用率为82.3%;用户规模同比增长4446万人,增长率为8.5%;环比增长1870万人,增长率为3.4%。而随着网民用户数量的增多,中国搜索引擎网民规模不断壮大,搜索引擎也不断加快从搜索工具到服务平台的转型步伐,20xx年第一季度中国搜索引擎网民规模达59023万人,网民使用率为85.7%。

  中国移动搜索网民规模

  比达咨询(BigData-Research)研究数据显示,20xx年第四季度中国移动搜索网民规模为47966万人,网民使用率为77.1%,用户规模同比增长11.6%,环比增长3.4%。而20xx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搜索网民规模达到51688万人,网民使用率增长至78.5%。

移动市场报告12

  百度移动搜索报告,你知多少?

  一、什么是百度移动搜索报告?

  1. 百度移动搜索数据是什么?

  百度移动搜索数据,即手机上网用户通过百度移动搜索进入网站的流量数据。

  2. 为什么要关注百度移动搜索数据?

  百度移动搜索是中国最大的中文移动搜索引擎。随着手机上网用户的快速增加,百度移动搜索每天要响应数亿人次的无线搜索请求,为网站带去庞大的流量。移动搜索正逐渐成为网站重要的流量来源之一。站长朋友们应当重视百度移动搜索来源,同时相应地改善手机网民在网站上的使用体验,并优化运营决策。

  3. 怎么样分析移动搜索数据?

  百度统计引入百度移动搜索数据,提供独有的.数据分析报表,让站长朋友可以随时关注到移动搜索数据变化,全面助力站长朋友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二、如何使用百度移动搜索报告?

  1.报告总览

  登录百度统计之后,您可以在来源分析-百度移动搜索中查看到百度移动搜索报告。百度移动搜索报告为您提供了四大报告,分别是趋势分析、系统环境、全部来源、搜索词报告。

  2.功能详情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百度移动搜索报告中的四个子报告:趋势分析、系统环境、全部来源、搜索词。

  1)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报告展示百度移动搜索带来的流量的变化趋势。您可以选择任意日期段查看数据,同时也支持与往期数据对比。通过该报告,站长朋友们可以知晓最近一段时间网站的运营状态,及时掌控网站流量趋势。

  2)系统环境:

  系统环境报告可以帮助您了解访客的系统环境数据,包括手机型号、操作系统和浏览器,进而为有效提升网站交互体验提供参考。

  3)全部来源:

  全部来源报告将告诉您网站流量的来源信息——是来自网页、小说、新闻还是其他。通过该报告,站长朋友可以分析比较各种来源带来的流量情况,从而合理规划网络推广渠道。

  4)搜索词:

  搜索词报告可以让您了解网民是通过哪些搜索词找到了您的网站,以及哪些搜索词带来了更多有效访问,为站长朋友了解网民关注热点,和做好SEO提供参考帮助。

  三、如何优化移动搜索?

  除了百度统计的百度移动搜索报告以外,百度移动搜索还为站长朋友提供了丰富的工具,优化手机网民在您网站上的体验。

  1.移动搜索优化

  移动互联网资源正在飞速发展,将最适合移动终端浏览的结果呈现给用户是打造理想的移动搜索体验的关键环节

  2.移动建站

【移动市场报告】相关文章:

移动市场报告02-14

移动搜索市场研究报告01-28

移动电源市场分析的调查报告03-22

移动公司市场部经理竞聘演讲06-16

数千亿移动直播市场中谁能胜出?12-27

移动公司竞聘报告02-08

移动暑期实习报告06-21

移动辞职报告11-26

移动公司实习报告12-30

移动的辞职报告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