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

时间:2023-10-27 15:46:50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范文(通用20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范文(通用2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范文(通用20篇)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

  盛老师讲的《开花和结果》这节课,课堂内容充实,引用教学资料丰富、全面,课件制作实用,教学效果非常好。虽然我已经听了几次这节课内容,但听完盛老师的课依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对“教无定法”这句话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归纳起来,我的收获有以下几点:

  一、导入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本节课在新课的引入上从学生平时熟悉的草莓入手,多媒体展示“一株草莓的一生”的过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我们已经学习了被子植物的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植株长到一定阶段,就会开花———结果,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以此导入新课渲染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过渡:一提到花,同学们并不陌生,都见过很多,下面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花的海洋,去欣赏大自然馈赠个我们的礼物——美丽的花。过渡自然,很好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二、问题设计环环相扣,体现教学重难点。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如:

  (1)你能说出花的不同结构的名称吗?

  (2)同学们的认识是否准确,还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呢?

  (3)每一朵花都具备这些结构吗?

  (4)对植物的繁殖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等等,这些问题恰是本课要学生解决的重点问题,这些问题又是在上课开始阶段提出的,更能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自主进行探究。

  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

  在课堂中,盛老师非常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注重小组合作交流。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能做到在小组中先进行讨论,然后归纳出结论。教学中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重要位置,让学生自主探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其他同学补充说明或说出自己的看法。讲花的结构时,先播放“花”的`多媒体图片段师生一起欣赏。然后播放观察花的结构视频,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花的顺序和各部分名称。学生按照要求观察自己带来的花,“花的结构”。注意观察顺序和方法,小组内交流花的结构各部分名称。多媒体展示花的结构图,先引导学生说出各部分名称,再提问:

  (1)你能说出花的不同结构的名称吗?

  (2)同学们的认识是否准确,还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呢?(引导学生讨论与思考)。

  (3)每一朵花都具备这些结构吗?

  (4)对植物的繁殖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问题,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再对学生加以点拨、引导,通过小组实验和讨论,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讨论、归纳小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逐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简单化。

  在讲授《传粉和受精》时,先观看受精过程动画,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受精的过程段落,初步了解什么是受精与受精,然后给动画配解说词,学习受精的过程。结合多媒体图片解析讲解双受精的过程。用形象化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的生理过程,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让学生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生命现象。这样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教师语言优美。

  如: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花的海洋,去欣赏大自然馈赠个我们的礼物——美丽的花。花无百日红,花开花谢是自然的规律,美丽的花朵凋谢固然令人惋惜,但植物将为我们呈现另一番惊喜——奉上丰收的果实。我们了解了被子植物经历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结果,完成了伟大的一生,同时为人类提供了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食物,所以我们要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因为它们是人类的最亲密的朋友。也祝愿同学们的人生像花儿一样美丽绽放结出累累硕果!

  六、练习题设计很好,都能体现本节课的知识点,当场反馈,进一步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

  巩固练习题部分,层次分明,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并且逐步拓展延伸,联系生活,链接中考,体现了执教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

  我也谈谈这节课中值得思考的地方

  1、学生在课堂上气氛活跃还不够热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还应该多思考,小组之间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过程还有些欠缺。

  2、教师主导的时间有些多,应该再放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总体来说,这是一堂近乎完美的一节课,非常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很好!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2

  教学中,刘老师给我们展现了十分深的教学功底,教学效果十分好,教学领悟深刻。结合专家们给出的点评,我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视唱潜力、发展学生听觉潜力,向着专业化音乐教学方向发展。

  《叮铃铃》这首歌曲具有浓郁的湖南地方音乐特色。歌曲的主要难点,一是曲谱中出现的变化音(#5)、装饰音(前倚音、下滑音);另外一个难点是歌曲后半部分的合唱。课堂上刘老师先请学生听辨小三和弦la(低音)、do、mi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视唱,并用这三个音进行创作,让学生们尽量地体会小三和弦的音乐色彩(展示学生创作的曲谱)。然后,老师把《叮铃铃》这首歌曲的合唱部分第一声部的前六小节展示给学生(展示曲谱),学生发现这个旋律也是由la(低音)、do、mi三个音组成的!――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由小三和弦la(低音)、do、mi组成的旋律的音乐色彩的感受,大家进行了视唱。之后,刘老师启发学生为这部分旋律编配第二声部,体现出孩子们的超高的音乐素养!而且,很快让孩子们用二声部演唱出来,效果简直是不可思议!之后进行的两个声部的曲谱视唱,也就水到渠成地完成的比较好了。种种练习,都是围绕着la(低音)、do、mi三个音进行的,唱和弦、创编旋律、为旋律编配第二声部、听音记谱等多方式、多练习,由浅入深,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着各种训练,增长着音乐技能。

  刘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变化音和装饰音的教学中,也是采用了融知识学习于歌唱教学之中的教学方法,请学生演唱内含变化音和装饰音的旋律与没有变化音和装饰音的旋律,并且将这两条旋律进行比较,感受它们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来认识变化音和装饰音,演唱十分好。

  二、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更好地感受和表现音乐。

  两位专家提到:“刘老师在学生演唱歌词的时候,启发学生感受和理解歌词中的象声词(:似牧童在吆喝、哗:似琴弦的弹拨等)的出现所表现的情景,并且演唱好;引导学生体会牧童赶着羊群由远至近、由近至远的走向,从而唱好歌曲的渐强和渐弱;启发学生体会歌曲的前奏:连续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前奏仿佛是一串串铃铛发出的清脆铃声;体会两个声部的交替演唱,仿佛看到了一个热闹的画面:清脆的铃声、牧童的`吆喝声与歌唱声、优美的琴声……它们交织在一齐构成了多么生动秀丽的景象阿!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刘老师请几名学生演奏音束、甩琴、串铃等乐器,为大家的演唱伴奏,更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我也认为,我们音乐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必须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因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与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在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产生,又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情感体验丰富着学生的想象力,发展着学生的形象思维潜力与创造性思维潜力。能够说,情感是审美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三、声乐教学要从声音的和谐和柔和度出发。

  《小学生音乐课程标准》中也谈到:“激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歌唱教学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用心性,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两位专家又谈到:“指导学生融情于声,运用联想和想象把握歌曲的音乐形象,理解歌词的内涵,分析与运用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和声等音乐表现手段,以及演唱表情地运用,演唱形式的安排等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当我们的学生心中有激情,头脑中有形象时,他们就会用自己优美的歌声传情,在他们的歌声中有他们自己心脏的跳动,学生的歌唱是用心灵中涌出的音符在歌唱,那么,必然会到达声情并茂的效果,进而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潜力,培养学生审美的情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力。”。

  总之,《叮叮当》这节课,不仅仅让我们感受了刘老师的教学风采,更让我看到了她每堂课所下的功夫。没有日常教学的积累和辛勤付出,是不会将本堂课呈现的如此精彩的。所以,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要扎根于我们的课堂,好好对待每一堂课,认真对待我们的孩子,真正为音乐而教音乐!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3

  这天研修观课了xxx老师的走进非洲这节课让我又收获了不少。

  《咿呀呀噢来噢》是一首欢快的扎伊尔(刚果金民主共和国)民歌,四二拍,节奏富于动感,多切分节奏,表达了扎伊尔人民对祖国,对领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接下来我来谈一谈对于这节课的感受:本节课在张老师引导下,让学生感受到了非洲的音乐风格,了解了非洲相关音乐文化,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究非洲音乐作品的兴趣。在教学中张老师把音乐和多媒体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带给的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理解音乐,激发对音乐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去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在歌曲学唱中,带给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演唱歌曲的同时又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感情。用趣味的、现代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始终跟随老师的引领,从而一步一步地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潜力。真正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每一个教学环节得以顺利实现。我觉得这节课还能够加入非洲鼓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敲击节奏型,感受非洲鼓的鼓点节奏。一是能够通过学生的双手激发他们的对非洲鼓的直接感受,二是能够进一步体现了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对非洲音乐的了解,体验了那活泼且富有动感的音乐特点。让学生都沉浸在神奇而又美妙的非洲音乐中。

  总之,在课堂中加入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得本堂课的设计更加精彩,更加美妙绝伦,同时带给我们一场视听盛宴,以前在音乐课上难以实现的愿望,如今最后转成了现实,因此我们要感谢网络研修,感谢为我们带来收获的专家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过程当中,在立足于课本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那么我们的每堂课都精彩绝伦!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4

  延秀秀老师的这节课最重要的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课堂中教师展示材料图片,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学生讨论回答为主;在新歌导入中,延老师首先向学生展示曹格女儿姐姐CRACE的图片,吸引住学生的目光,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很快就能融入至课堂当中去,之后,又分别播放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片段引出课题,进入新授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情景复现法,通过图片、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对于重点基本做到了精讲细讲,并且在整堂课中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用心主动回答问题,对课堂的参与度高,让学生把握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这节课设计的问题深浅适宜,学生对于简单的问题能直接回答,对于较复杂的问题能够经过提示以及教师指导得出答案,并且学生回答的问题答案比较准确、全面,说明对于本节课的.资料知识点掌握得比较良好。本堂课气氛活跃,表现出学生对这节课的浓厚兴趣。

  教学效果:本节《摇篮曲》抒发的就是母亲对宝贝温柔而又深深地爱。通过学习,同学们能够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形式、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更进一步的感受父母的爱,从而使学会如何感恩,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爱。收获:《摇篮曲》这节课从总体上来说到达了所期望的课堂效果,不管是从教师的授课状态、知识传授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是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唱歌的状态、情绪以及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都是十分不错的。延老师整堂课结构把握的十分好,从一开始的情景式导入,以及新授课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连接性都十分的不错,且教姿教态十分好,总是以微笑的状态跟学生互动交流,声音清脆自然,思路清晰,能够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及时做到评议和鼓励。是我学习榜样!

  反思:新《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延老师学习,努力把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注意把握学生的课堂动态,用心应对,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个性是延老师最后的设计,采用写给妈妈的话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父母的爱,使学生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用行动和成绩来报答父母!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寻求更多更好的方法去鼓励和激发。同时,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授课潜力也要不断学习和研究,争取努力做得更好!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5

  袁雅辉教师《圆的回顾整理》这节课的优点是:

  1、注重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课前欣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圆的美。应用环节设计了“围鸡舍”的生活问题,经过解决问题和生活拓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大自然中处处有数学,让“数学有用”的理念深深植入学生心中。

  2、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呈现,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本事。本节课首先从目标的定位上就体现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性。在目标的引领下整个复习环节渗透了转化的思想方法,由圆周长的“化曲为直”和圆面积的“化圆为方”,引出圆柱侧面积的“化曲为平”;由圆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扇形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这些转化过程都让学生充分体验、内化,巩固转化的思维方法。练习环节又结合具体问题将画图、推理的思维方法呈现给学生,对解决几何图形问题常用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法进行了引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帮忙学生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

  3、本节课将与圆相关的数学史料集中呈现给学生,将德育很好的融入了数学课堂。本节课课中、课后分别引入了毕达哥拉斯、爱因斯坦的名言,最终集中呈现了我国在圆的研究中作出卓越贡献的数学家的故事。经过教师对这些数学家艰辛的研究历程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家们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勇于探索的精神,感受到他们对数学的热爱,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愿望,很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德育目标。

  4、把“沟通联系”作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之一,由目标引领教学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中教师将圆这一单元的知识引申到圆柱和扇形的相关知识,水到渠成,衔接自然,让这节课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5、供丰富的生活情境,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新课程理念强调“要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本节课课前设计了“欣赏生活中圆的美”的环节,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圆用其独特的曲线之美装点着生活,从而让学生亲近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环节设计了“走进生活”的环节,经过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揭示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用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让学生更加亲近数学。

  6、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奥妙,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对“转化”思想的理解感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本节课先借助“微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了“化圆为方”和“化曲为直”的具体转化过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对圆柱的侧面积进行“化新为旧”,让学生再次经历转化的过程,感悟转化思想的'奥妙。在渗透转化思想的同时,本节课还借助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认识画图、推理等分析思维方法在解决图形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学会思考,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忙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7、注重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帮忙学生建构数学的知识体系。本节课先后沟通了圆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圆与圆柱的联系以及圆与扇形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帮忙学生建构了知识的整体性。四、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将德育与数学紧密结合。本节课的最终集中展示了我国在圆的研究中作出卓越贡献的数学家,用这些数学家勤奋好学,坚持不懈的事迹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文化的魅力。

  对袁教师这节课的提议:

  主要是练习学生动笔独立完成的习题设计较少,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景。第二课时需跟进针对性的评测练习,及时查漏补缺。

  经过认真的观课和评课,我自我感觉收获很大,王莎莎教师的课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的迁移,学生学习新知识水到渠成,让人眼前一亮。张丽教师的课注重生活情景的创立,让学生欢乐学习,课堂氛围简便活跃。袁雅辉教师的课注重总结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本事,这些方法让学生们终生受益。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学习教师们的长处,改善自我的不足,争取使自我的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让我的学生在喜欢我的课的基础上数学成绩更进一步。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6

  我们本次高研班研修的理念就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课例研究”。观课之前,我们四组全体成员经过艰苦、深入、反复的研讨,确立了两个观课视角,观测量表的研制付出了大家的心血,是群众智慧的结晶。第一个视角是:课堂资源的生成与处理;第二个视角是: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我们组的执教课题是:与诚信结伴同行。由来自校园的xxx老师执教。在整个备课的过程中,焦老师花费了很多大的心思和精力,组内其他老师也参与了整个的备课过程。从课堂效果来看,我们认为实现了预想的目标,到达了预期的效果。从评价量表的运用过程来看,课堂观察维度得到了较准确的量分。实际运用也就应较为合理。

  新课改倡导“动态生成”性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使教学体现出开放与动态生成的特点。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共同结果,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优秀的教学设计是基础,合理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保证。正如著名学者钟启泉教授所说的:“教材和教案是个剧本,教学如同实际的演出,若要把戏演得精彩,则需要导演对剧本独具匠心的诠释和演员对所演主角的创造。所以,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既要忠实于‘原作’,又要根据具体情境作必要的调整、修整,甚至大胆地创造。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焦老师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前以“小调查”的形式作为本课的教学起点,调查的资料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发学生用心的思考,促进了有效资源的生成。她在“感悟诚信”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用心性,设计了由学生参与的小品表演活动,促进了有效资源的生成。在“合理想象”和“生活剧场”环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用心参与讨论,生成了许多有效资源。这是我们所有观课老师都需要学习的。精心的预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认真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预设的重点,也是动态生成的起点。预设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成是现时的

  生发课堂教学的生成,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教学发展过程,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多元的新型教学形式。关于预设与生成,有一个搞笑的比喻:预设与生成就像课堂上的两张网,学生正像渴求食物的“鱼”,老师可用预设的网先逮“大鱼”,再用生成的网捕住“小鱼”。对于一些不往两张网里钻的“鱼”,老师要善于观察、呵护、引导、点拨,从而催生新的精彩生成。在“合理想象”环节,焦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如果你是公司负责人,你会聘用徐励寒吗?”学生回答的观点都是正面的,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理由。焦老师做了合理的引导。但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能够更进一步进行挖掘。比如,我们能够这样设问:如果我是一个造假公司的老板,会聘用他吗?学生会想到,他会把我公司的造假的信息如实上报有关部门,或者到处散布不利于公司发展的言论,我是不会聘用他的。这样拓展,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更有深度和厚度了。“诚信宣誓”环节设计比较好,体现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背景音乐声中群众宣誓,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凸显了思想品德课德育的学科特点。

  从无效资源的生成和利用的观察点进行观察时,本课中确实出现了一些无效资源。比如一开始的小调查:选取承担职责的同学到达了100%,这明显是一个不合实情的比例,也就是说,有的同学说谎了,不诚信了,这时老师就能够反问,“这个数字真实吗?为什么说谎?这说明什么?”最后得出结论:在有些状况下,人们出于种种顾虑,很容易出现不诚信的言行,做到诚信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应对这个100%出乎老师意料的无效资源,老师则一语带过,没有通过追问,将无效变为有效,属于利用不当。从一开始就出现的紧张气氛,影响到了课堂教学。老师就应感觉到了,但没有采取措施加以改变,属于对无效资源的无力改变,因为老师也紧张,没有完全放开。究其原因,在老师。情景剧的表演《小寒逃离现场后》,学生表演时明显紧张,导致第一遍出错。这是无效资源,老师能够号召大家给他们热烈的掌声以缓和活跃气氛,但老师漠视了。情景剧后老师的评价,“这几位同学表演的惟妙惟肖”,此话有些不诚实,在场的人都看出来了,表演的还行但达不到惟妙惟肖。老师的评价过了,老师说了违心话,违背诚信,属于处理不当。诚实的用心评价能够是“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表演,紧张难免,如果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准备和更多的机会锻炼,相信他们必须更精彩!”

  由此,我们感受到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当教师对问题设计的指向性不够准确,或偏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时候,学生的反馈或呈现冷场的尴尬局面,或偏离教学目标,浪费了课堂时间,甚至走入思维误区,让老师难以应对,最终无法正常完成教学目标,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而生成的课堂无效资源。为此我推荐需注意以下两点。1.设计问题需贴近学生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自己最熟知的生活中会积累许多教材中找不到的资源,挖掘生活中的点滴感动,就是我们情感目标达成的前提。广为传颂的凡人事迹,也无时不引领着生活的践行,贴近生活才能指导生活2.设计问题需紧扣课标,科学高效。教师需精研课标,紧扣课题,有梯度且有高度。文字表述要精炼,准确,并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最大限度的促进有效课堂资源的生成。尽管在教学中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学生的知识储备,个性差异等因素也总会在课堂上生成一些无效资源。出现问题不可怕,怕的是我们不去用心应对。课堂教学没有完美只有更美,艺海无涯,学无止境,艰辛的探索必将还我们一方秀丽的晴空。

  本课在“践行诚信”环节中,有一个“生活场景”小活动,焦老师出示了六个情景,分工以后,迅速请所有同学站起身来,在小组组长带领下展开讨论,起到了用心的督促作用。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焦老师用心参与小组话题讨论,并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小组讨论以后,焦老师请各小组选派代表作为本组的“形象代言人”到台前发表本组达成的观点。这个设计十分精彩,选派“形象代言人”,这对发言代表是一个督促和激励。正是这个身份,激励他把任务完成的更好,更准确、深入。贴合小组合作活动指导有效的要求。总之,焦老师在这个小组活动中所起的指导作用是十分有效的,准确落实了本课课标。但是,“感悟诚信”环节中的活动指导方面出了点小状况。各小组对“是否聘请徐砺寒”这个话题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焦老师展现了出色的督促作用,但忽视了讨论过程的参与和有效指导。被提问的六个同学,观点十分准确,其中四个同学的观点有必须深度,都涉及到讲诚信关系和公司发展的前途问题。焦老师对这个临时生成的资源只做了简单的激励性点评,使用了“十分好”之类的用语,忽视了对这个资源的进一步挖掘。例如,如果我国公民的诚信度个性高,我们的企业发展、乃至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民族的振兴进程,不就越来越快了吗?如果做这样一个引深指导,更能说明诚信的作用,更深入的落实课标。

  本堂课中,在合作探究环节,我发现每个组员并没有全身心地参与,每个人的意见并没有充分被吸纳,有的一言不发,有的则只顾自己讲;在小组汇报环节,通常都是少数思维活跃、善于表达的`学生作为代表,汇报合作解决问题的结果。教师也往往更关注解决问题的结果,而合作学习展开的具体过程则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基础,是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这种环境能使学生在愉快、充满自信和勇气的氛围中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为此,我推荐: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课堂上以幽默亲和的表情、风趣的语言和饱满的精神,给学生以亲近感,做到以情激情,以趣激趣,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兴奋状态。同时,教师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给学生一个思维发展的空间,个性是对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应在给予肯定、鼓励的同时恰当引导,不轻易否定。其次,教师要尊重、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差生更应个性关注,给予他们参与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时时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心创设探索问题的情境,抓住时机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参与意识。

  通过本次高研班的磨课、量表的制定、网上研讨等活动,我们四组在专家老师和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都收获了前所未有的东西。集中研修时间是短暂的,但是我们相逢是首歌,相聚是份缘,相别会幻作长长的永恒眷恋。我们热望我们研修的每一个瞬间都能化作永恒。我推荐通过本次的磨课活动,我们每一位老师,应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反思,不断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思品课堂的品味,让我们的学生喜欢我们的思品课堂,深深的爱上我们的思品课堂。这是我们大家期望的。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7

  炎炎夏日开始了,随着紧张的学习,我已全部完成了研修平台推送的六个“优课”课例资源包的全部内容的观课学习。六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通过观、评他们的课,我收获满满,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提升自己。综观这六节课,给我感触最深的当数岳伟老师的《用坐标表示平移》这节课。

  在观课前我认真研究了评课表,明确了评价内容和方法,依据这些指标我开始了观课堂实录。

  评价:看完岳老师的课,整堂课给我以引领,不知不觉我被他带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习中,岳老师严谨的课堂语言,缜密的逻辑思维,简洁概括的板书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令我耳目一新,整个教学过程如同行云流水,畅通无阻。在他的引领下明确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准确的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本节课最终我给评出了97分。

  我认真看了岳老师提交的材料,课前准备:课件设计、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中实施:教学设计、测评练习;课后总结:效果分析、观评记录、课后反思。从这些方面都能看出老师在课前付出的.努力,以及课上扎实的基本功,驾驭课堂的能力,我敢说,岳老师的教学成绩也绝对是优秀的。

  下面就以教学设计这一环节为观察点,谈谈我的感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上课一开始用“棋盘”这一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课内探究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1、图形移——坐标变;2、坐标变——图形移;针对这两方面,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等环节,利用小组讨论、同桌讨论等活动进行不断地探究,得出结论。在探究图形平移后的顶点坐标点变化,尤其是注意事项,教师都进行了方法指导,教师注意强化正确的概念,使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且每一个环节后面紧跟练习巩固,这样设计很好,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这点值得借鉴。

  缺点:在观察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中,我发现有这几个问题:

  1、学生交流的时间、机会较少;

  2、个差异性教学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在“快乐闯关”的提问中,教师点名让学生回答,而起立的一女生说看不清楚,教师就直接让另一个看清楚的学生回答了,那看不清怎么办呢?教师把她冷落了,我就在想,本节课,被老师冷落的仅仅是看不清的学生吗?

  3、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时候很少,整堂课大都是教师提问,点名回答,我认为,应该将点名回答和主动回答相结合,这样整堂课才精彩。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8

  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能用汉语拼音识字。能借助拼音主动识字,对识字感兴趣是重中之重。一年级的课文大部分是带汉语拼音的,为孩子识字做好铺垫。再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习惯甚至比内容更重要。

  宋老师这节课,不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语文课,它里面牵扯到的小组建设和导案使用的铺垫问题很多,因此不是完全的把课堂用在了学习课文内容和识字上。不过我还是欣喜的看到以下几大亮点:

  1、孩子课堂习惯特别好,身子坐端正,能用普通话参与课堂,还能够同桌相互检查相互帮助,这不得不说宋老师课下做了很多工作。

  2、孩子们的汉语拼音学得很扎实,能够正确拼读生字。还能拿出家长帮助制作的生字卡片来认读,这也说明宋老师前期教学还是很扎实有效的。本节课在识字环节宋老师做了分层识字的设计。这样在课堂上识字就能很好的抓住重点和难点的字进行学习,老师初衷的设计考虑很周全。

  3、宋老师的课堂语言优美风趣,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中,老师童话般的链接语,吊起了孩子参与的胃口。

  4、宋老师的导案设计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导框中的内容费劲了心思,导案内容的设计也是很有自己的想法。里面有组员评价有老师评价还是有家长评价。

  5、亮点最大的是拓展的儿歌,这首儿歌是老师自己编成,融入了本课的11个生字。是巩固巩固识字的有效做法,也是我们其他老师下一步值得借鉴的一点。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走在课改的路上,会有很多困惑和不足之处。那么就本节课来讲,我还是看到几点不足之处,为我们下一步怎样做低年级教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我想提几点建议:

  1、导案的编制要符合儿童的特点。导案要建设性的使用,要让导案发到孩子手中起到引领和导学的作用。不能让导案成为孩子学习的障碍和老师课堂的障碍。导案的作用是服务于我们的,不是框住老师和孩子的。因此,导案的编制就是最大的问题。这是彰显我们老师素质和创造力的探究活动。一年级的孩子能阅读什么?能看懂什么?能做什么?这是我们老师需要研究的,在搞清楚这些之后再想:我要给孩子一个什么,孩子会因为我给他的东西学到什么?孩子对我的'东西感兴趣吗?这个能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所以,导案完全可以颠覆性的创造和使用。我们的导案甚至可以不是学习内容,我们还可以导情导创导趣。

  2、课堂建设要立足于“童真”这一基本理念。不搞虚假的课堂,不让孩子学会来怎样配合老师。为了得到老师的满意和认可,孩子们会说:都会了!是!好!对!等语言来配合老师,殊不知这样的欺骗性的语言是不用教的,人类就是这么聪明的动物,从一个孩子呱呱坠地起,即使没有人教他们撒谎,他们也会为了赢得赞美和被肯定而说假话喜。那么这个“聪明”拿到学习就不好了,时间一长,后果可想而知。因此,老师一定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在孩子合作的时候,要多转一转多听一听,先在课堂上“打假”,你才能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我们要怎么做!

  3、要求目标意识。课堂目标已经呈现了,老师却不按照目标进行有效活动,浪费很多时间做一些无效环节,让听课老师匪夷所思。这节课目标已经很清楚了,学生也知道了,为什么还要说些其它的东西?甚至在某一环节重来倒去,孩子都学会了,老师却绕不出来了。

  总之,一节课上老师不能面面俱到,我们该怎样取舍是值得我们探究的和改进的。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9

  每一次观、评课都是一次成长,有幸听了青教院附小叶漪唯教师执教的《大小多少》这节课,受益颇丰,得以真正接触和感受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结合小组观课要点“简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资料”做以下分析:

  1.课时目标具体适切,更需层次全面分明

  叶教师讲本篇课的课时目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随文识字、正确朗读、了解量词及比较关系。在随文识字的目标中具体指明认识八个生字,两个偏旁,会写三个字和一个笔画。将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清晰而具体地描述出来。并且这一目标契合本班学生学情——已经掌握一些基本识字方法,经过引导多种方法识字能够到达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观察、检验学生是否到达了这一目标。正确朗读的目标结合一年级学生能够借助自主阅读课文,但仍会出现个别字音不准确、加字、漏字、改字的情景提出很适切。了解两次及比较关系贴合教学资料中对“大小”、“多少”这些有比较关系词的教学要求。但这三个部分的目标主要集中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而缺少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事实上,在说课的环节中,叶教师指出激发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就属于该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

  2.目标对应教学环节,落实还要增加检测

  目前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已基本将教学环节和目标对应起来。如随文识字的目标落实涉及第一环节中利用组词及形近字比较,学习生字“多、少”,第三环节中利用甲骨文、偏旁等学习“黄、牛、猫”,结合鸟字边学习“鸭、边”等;正确朗读的目标涉及到阅读课题、自由朗读课文、接龙读儿歌、指导朗读等环节;了解量词及比较关系这一目标落实涉及到看图体会区分用法、结合拓展等环节。将课时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能够更加具有操作性、更方便课堂教学的实施。此外,目前的教学缺乏充足的检测环节,也即是说,对课时目标的达成程度评价不足。目前对随文识字的评价在教学中并未具体设置,正确朗读的评价则主要是以教师评价为主等。若能增加这一部分资料,会使得课时目标更易检测,能够真正落实。

  3.教学资料详实丰富,联系学生经验更佳

  本节课除涉及课文中呈现的'儿歌资料、图画资料之外,还添加了与主题相关的游戏资料、相关的甲骨文、与量词相关的例子等,资料详实丰富。但在具体的师生互动中,仅仅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来进行,并未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到达对已有资料的理解,所以在某些关键词的理解上过浅,如“牛”的甲骨文还需结合本身造字的缘由深化,“群”字要结合数量来让学生对“只”与“群”做区分,“只”和“头”的区分也需要在练习中进一步明确。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0

  张丽教师《加法运算定律》这节课的优点是:

  1、教学环节完整时间分配合理:这节课导入用了3分钟,小组活动用了10分钟,交流用了8分钟,学生独立思考用时3分钟,教师小结用了4分钟,课堂练习用了9分钟,最终的课堂反馈用了3分钟。

  2、课堂中发生的教学丰富:

  (1)教师的讲解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关键点重点强调。

  (2)师生交流和谐,以谈话的方式完成了各项任务,效果较好。

  (3)学生合作主要是小组合作,每个小组的活动情景教师都适时指导,小组成员参与性较高,讨论热烈,达成共识较好。

  (4)学生独立思考的题目主要是拓展题目,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锻炼。

  3、注重知识的构成过程:教学设计思路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师生共同探讨知识的构成过程,小组合作探索和小组交流是这节课的重点,说明在教学中比较重视知识的构成过程。

  4、创设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欢乐学习。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新知,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在学生交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因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很简单,让学生直接进行了列式和计算,经过计算让学生自然的明白两个加数位置调换计算结果不变这道理来总结出加法交换律。经过学生自我探讨,交流讨论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学生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定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进取性,效果很好。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寻规律。两个运算定律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一样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抽象、概括出加法运算定律。

  对张教师这节课的提议:

  “师生交流”用时较多,而“学生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用时较少,这一点,就说明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还应再开放一点,把更多的时间与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的合作与独立思考机会再多一点,时间再久一点。也仅有给学生机会了,学生的聪明才智才有可能被激发与释放。

  因为学生的抽象理解本事还有些欠缺,对于加法的运算定律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帮忙学生更深入理解。课堂上因为学生讲学生讨论,时间的分配和把握就显得不够合理,导致练习不能及时跟上,这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1

  今天,听了何丽萍老师上的《公输》这堂课,感受颇多。下面,我将从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两方面略作阐述。

  一、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得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即在课文学习必要之处作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点。

  1、学目标明确而集中

  用简明的话说说墨子是怎样一步步止楚攻宋的,体会墨子的劝说艺术。

  2、教师能恰当设疑

  “墨子是怎样一步步止楚攻宋的”,能够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而达到突破学习重点的目的。授课过程中又将止楚攻宋的过程细化为三部分,这种问题设计能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带有启发性、思考性和思辩性,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了思维发展的训练目标。

  二、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首先是学生大面积地自读,为学生理解课文记述的内容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而学习文言文最常用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也是多诵读,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得到美的熏陶,情操的`陶冶。从而营造了和谐的教学环境,形成了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

  其次是学生能主动探究规律。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之下,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本节课摒弃了以往教学中单一的传授性教学方式,而代之以新的学法,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提出个人问题,从而有所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看法。如“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朗读节奏的划分,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作为学习的主体,一堂课中要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有所收获和启发,并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所以对于“墨子是怎样一步步止楚攻宋的”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解决疑问,寻找答案。如果问题难度比较大的话还可以尝试小组合作解决。这应该比教师逐层的分析讲解更有挑战性,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何老师的课自然中透露着扎实,全面中突出着重点,点拨里彰显出主题,踏实、亲切而富匠心的复习风格值得学习。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2

  在这天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我选取以“……”作为自己的观察视角,实地观察了xxx老师的一节英语新授(复习)课,现将自己的观课状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观察点选点说明

  我选取的观察视角是:……,在此基础上,又分为以下几个观察维度,……,通过这几个维度的观察与诊断,旨在正确认识、了解教学中……的关系。

  二、观察结果分析:(总体评价、主要优点、教学推荐、课堂细节)

  注意:要有对课堂观察现象的细节及综合描述。

  (一)总体评价:

  这节课选自x年级下册x单元,主要讲授、训练……,总体上看,该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听、说、读、写”环节中,英语操练和交际活动多种多样,注重了学生语言表达潜力的培养,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二)主要优点:

  下面重点将在观察视角“……”方面的优点作如下分析:

  ……

  A、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潜力和生活经验,尽可能创设了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构成了跨文化交际的潜力。

  2、该教师适当地选用国外的教学资料,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资料。

  3、该教师能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利用黑板白板卡片简笔画教学挂图模型实物等常规媒体,同时用心利用音像网络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资源,丰富了教学资料和形式,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真实语言的语境,使英语学习更好地体现真实性和交际性特征。

  4、所利用的教学资源贴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学科认知发展水平,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教学资源题材多样资料丰富语言真实。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5、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用心利用声像资源报刊等,给学生学习带给了更多的丰富真实的语言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6、丰富的课程资源,较好地开拓了教和学的渠道,更新了教和学的方式,使英语教学更加真实生动开放和灵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B、课堂气氛营造

  1、课堂教学中,教师尤其注意培养了学生用心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该教师能选取恰当的时机和灵活的方法恰到好处地处理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错误,体现了高超的教学智慧和驾驭课堂的教学潜力。

  3、该教师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教学中,能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用心性,使他们持续了高度的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关注个体差异,能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不一样潜能,因材施教,为学生带给了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的指导富有针对性。

  4、该节课课堂教学气氛和谐,教学资料和步骤安排合理,课堂互动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如:两两对话练习主角体验情景剧表演……等学习方式超多采取,在老师的调控下,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C、师生双边活动

  1、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环节的英语操练和交际活动,激励学生用英语做事情,使学生通过接触理解操练运用语言等环节,逐步实现了语言的内化和整合,从而也提高了实际运用语言的潜力,到达了多元培养目标。

  2、课堂上,师生交往是多向式交互式的,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这种师生与生生间的多向交往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3、在教学中,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资料,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活动的资料和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状况。在交际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和语言交际的潜力。

  D、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

  1、教学中,学生对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始终都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教学中,通过创设具体语境并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提升“用英语做事情”的潜力做好了前提铺垫。

  2、在教学中,教师较好地处理好了学习知识与发展潜力,语言操练与语言运用的关系。

  3、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确立了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素养和基本学习潜力的教学目标。注意培养了学生用心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学中,教师通过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强调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并重。教学活动中,学习交流目的明确,操作要求具体。为学生带给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语言实践内化语言,提升语言运用潜力。

  活动不仅仅限于课堂,还延伸到课堂之外。活动设计有利于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联系,促进了学生的认知潜力、思维潜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5、激发学习兴趣,唤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欲望

  E、学习方式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分别采用了歌曲、游戏激趣,利用成功体验激趣,直观教学激趣等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中开展了小组活动,活动中,小组成员对共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利用教师所带给的感性材料,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与一系列用心的思维活动,总结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小组活动不仅仅为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创造机会,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潜力。

  3、营造用心氛围,激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热情

  4、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了师生交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好地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善于探究的学习习惯。如在呈现新的语法或语言知识时,通常利用实物、图片、体态语和多媒体等手段设置一个情境,然后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把语法或语言知识展示给学生,并进行操练。当学生已初步掌握新的语法或语言知识时,让他们围绕特定的话题开展对话,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F、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

  1、问题设计时思考到了学生兴趣,课堂上许多学生跃跃欲试,竞相发言,动口动脑,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2、问题设计有阶梯,层层递进,逐级攀登,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教师设计一系列铺垫性的问题,依据学生水平,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近及远,一环扣一环,逐步解决大问题,通过由浅入深的逐步分析和理解,使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最终到达“能自己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理想境界,

  3、教师能抓住教材重点、难点,问得集中,施行浓缩法,加大问题容量,大大提高了问的效度。

  4、教师在提问设计时,能视课堂教学流程中各个时机、环节的不同而不同;针对教材资料和学生实际,提问方式纵横交织,多种多样,采用了多种提问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选取比较式、填充补续式、追踪探因式、检查整理式等。

  5、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能把握提问时机,掌握火候,启发引导,循循善诱,本课的教学重点得到了落实,学生的阅读潜力得到了又一次训练。

  6、提问时注意了对学生回答的处理。教师面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后,待学生略作思考后,指名学生个别回答。学生答题后,教师又恰当地指名其他学生,引导他们对这一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评价。这样做有利于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来。教学中,教师注意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取别人的发言,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作答,教师作概括、小结性的评价,问题解决全面、透彻。加强学生了对知识记忆的刺激,加深了记忆印迹,

  (三)教学推荐: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完美的一件东西,也会有瑕疵,个人感觉xxx老师的这节课也有稍显不足的地方,在那里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1、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应更灵活多样一些。

  2、还应进一步加大对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3、还应在课堂气氛营造上多想想办法。

  4、师生双边活动中,还应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5、在教学目标设置与生成中,在处理好语言知识与潜力的基础上,还应势利导,强化情感教育。

  6、在教学问题设计与处理中,对学生的思维潜力训练要遵循学生最近发展区域。

  三、自我反思:

  观课就像照镜子。参加这次观课活动,也使我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从中受到很大启发。

  首先,通过这次观课,使我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英语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英语教师过分强调英语知识的教学,结果培养了一批“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今后我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言语潜力,在言语运用中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英语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媒介,学生要学好英语就务必融入英语的海洋,跟上英语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也时常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随时把鲜活的英语输入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英语,能够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其次,通过这次观课,让我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教学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的精神,尊重每个学生,用心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要采取宽容的态度,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

  再次,通过这次观课,让我认识到,无论哪种教法,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用心性。教学活动以学生在课堂上做事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忙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潜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观。

  第四,通过这次观课,让我认识到一节成功的活动课往往需要教师的周密思考,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原则。尽可能多地思考师生的共同参与性与互动性,操练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交际性,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第五,通过这次观课,让我认识到,语言交际潜力培养在教学实施中的重要地位。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仅是掌握语言知识,更是为了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潜力。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为交际运用语言的潜力,这种潜力只能通过实践训练才能获得。语言知识的传授不能代替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和为交际运用语言潜力的培养,我们应在教学中将掌握语言知识、培养言语技能和为交际运用语言的潜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六,通过这次观课,让我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任务至关重要。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就对老师的这门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学这门课。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帮忙学生。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结束语

  今后,我将通过持续的教学观察与反思,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认识,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用心融入教学团队,参与分享与交流,提炼适合个人特点的教学信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成为一个不断进取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英语教师。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3

  在今年的远程研修中,我有幸聆听并认真学习了三节不同特色的初中物理课,各位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让我受益颇深。授课老师娴熟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个人所表现出来的驾驭课堂能力和自身的综合素养,让我收获很大。

  一、综合评价

  总体来说,三位教师综合素质较高,他们的教学基本功扎实,都认真研究了课程标准,深入挖掘教材,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突出,使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学会知识。

  二、主要优点

  1、教学设计合理,符合课标要求

  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情分析,将教学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新知识的建构更加自然顺畅,真正是水到渠成。采用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灵活多样,寓情感教育于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

  2、教学形式多样,铸造高效课堂

  在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考虑师生的共同参与性与互动性,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教师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使整堂课学生的参与面广,参与度高,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拉近了师生距离,活跃了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效果显著。同时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3、巧用信息技术,创造精彩课堂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位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补充教学资源,设计多层次的课堂练习,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4、教学评价及时,有效达成目标

  三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他们采用多元化评价,例如全班的整体评价与学生个体的评价相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小组同学间的评价相结合,课堂的及时评价与课后的整体评价相结合。对学习的评价也从重知识、重结果转到了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来。这一点非常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三、我的'建议

  有的教师只关注了少数学生,没有兼顾后面学生或角落的学生。有的小组在进行讨论时,讨论的时间太长,导致后面的教学活动进行不完。

  四、我的收获

  通过此次的观课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我认识到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不仅分析教材还要分析学生。在活动设计的时候,以教学目标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关注。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既要精心备课,做到有特色有创意,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师素质,以精湛的教学艺术获得学生的认可。只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做有心人,处处为学生着想,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就一定能在教学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4

  在20xx年远程研修的选课时,恰好有一节《篮球:持球交叉步突破技术》(课一)的课,是山东省实验王老师授课,而在观评课的环节,第三节课的《篮球持球交叉步突破》(课二)也是将篮球交叉步突破做为授课内容,因为这个相同点,正好可以当做对比来进行对比分析。

  两节课的相同点:两节课选择的授课内容是相同的都是篮球的交叉步突破;对技术的分析和过程教学的设计思路大致相同。

  两节课的不同点:

  (1)授课班级的组成不同:(课一)中的班级组成人员全部为男生,(课二)中的班级组成人员有男生,也有女生(行政班);

  (2)从掌握效果上来看,(课一)在过程与结果中,对技术动作的掌握较好,(课二)较第一节效果要稍差一些。

  (3)(课一)学生能力水平差距小,(课二)的能力差距水平较大,就是说,如果要进行分层教学的话,(课二)需要分更多的层次。

  (4)(课一)在进行技术学习的同时,课堂教学中有实战的`授课内容。

  在观评三节课时,按照指标,观评课的老师需要对课进行打分,从录像课上来说,根据指标,两节课的教学效果的确可以一目了然,但是,如果将学情也作为评课的一个考察的因素的话,两节课立即变为各有特点的篮球技术课了。

  当我们对两节课进行对比的时候,应该将课堂中的各要素授课内容、学生等都纳入到考察的范围,通过教师的教法的合理运用,达到课堂要素组合的效果最大化。(课一)和(课二)即是两位老师科学分析了各自课堂教学的组成要素的特点,进行了合理优化,呈现给我们两节精彩的录像课。

  一节好的体育课,即是在分析教材(本课为例:分析交叉步突破技术的特点)、分析学情(根据各自学生的特点进行授课内容难度安排)的基础上,教师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合理(课堂教学过程的顺畅)的优化组合,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安排和指导。所以,好的体育课,不仅仅是上课的结果,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结果的结果,也就是通过一节体育课,学生在进步程度大小的对比,这也是以学生作为学习主题来考虑的。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5

  今年的研修我观看了五莲县松柏镇中心学校林秋娟老师的一节课《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让我收获很多。这节课就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所有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复习,并把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紧密的联系了起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在整理和复习环节的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探究自己学习的收获。从基础知识的回顾,到复习整理的提高,再到实践与应用,始终通过各种形式,来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认识、转化、迁移等过程,使学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并在体验与探索中获得成功的欢乐。

  下面是本节课的几个优点。

  优点:

  1、找准切入点,疏理知识,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

  本节课从回顾与整理开始,学生系统的整理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并形成了知识网络。通过让学生回忆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一方面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把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另一方面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的联系。

  2.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中心,充分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在整个学生探索过程中很少干预,尽量把发现的空间、思考的'空间、探索的空间以及展示自我的空间留给了学生,尊重他们的每一个想法和每一次心灵感受,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充分的发挥潜能和创造欲。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而且使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得以显现。

  在整理和复习环节的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探究自己学习的收获。通过认识、转化、迁移等过程,使学生学会了搜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本领,并在体验与探索中获得成功的欢乐。

  3、练习设计体现了针对性、层次性、综合性。

  教学中设计的几个练习题,从易到难,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易错、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进行设计的,具有针对性与层次性,将所学的面积有关知识融合在一起,起到概括了的作用,有很强的综合性。

  观看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我觉得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不足:

  首先,要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对于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能让学生探索的,教师尽量少干预,使学生通过动手剪拼、猜想面积公式、对比归纳转化前后的情况,最后抽象出面积公式等实践活动,理解相关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并且产生深刻的体会;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也要让学生明白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要选择对应的底和高的,并且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出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第三,学生能够说出来的,作为老师尽量不要代替学生说出来。这是作为老师的自己所没有注意到的。老是在担心学生学生,代替学生给说出来了。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了。

  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老师,有没有引导学生把探索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有没有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是否有深刻的体会?而学生,对学习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意识如何?是积极地自主探索和思考,还是墨守成规地接受书本知识呢?

  总之,从这节复习整理的教学中,发现了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有待于今后改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准备把做好预习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策略,并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每日一题”的练习,拓展书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确保学生扎实、有效地学好知识。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6

  今年的研修,我认真地观摩了6节选送的课例,从整理而言,这6节课都是执教老师经过认真的备课、反复的修改、磨课组的共同研究而呈现出来的较好的课堂实录。下面我从教师的教学维度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总体评价:

  执教者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都追求多样化,尽可能设计多个教学活动来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使学生们更多地接触知识点、理解与操练知识点,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无论是词汇课,还是对话课与复习课,执教者都会针对学生们已有的学习水平,认真研究教材,最后确定适合学生们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流程。但是,纵观这6节课例,教师的教学都遵循“热身或复习---新授---操练---习题巩固或学生总结所学”的教学模式,很常态化。

  2、主要优点:

  执教者们在教学方面都本着已“教师引领,学生互动”的原则,让学生们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下,轻松地习得知识,从而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执教者们会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以动为主,让学生们多听、多说、多练,在自我思考与小组合作中,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有的教师的作业布置,真的体现了分层次化的原则,让学生们课下有兴趣去完成。

  3、教学建议:

  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多地放手,让学生们主动地参与课堂。比如,词汇课上,让学生设计检测认读的游戏;对话课上,让学生们来自主创设更多的适合句型的语用语境并加以操练,而不仅仅是全体同学在教师设定的1个或2个可选语境中来选择练习;复习课上,教师可让学生们才体验当“小老师”的乐趣和成功感,让他们来组织课堂,当然,前提是执教者要把课件给予学生应用或者事先与几个学生沟通好他们的“教学活动”。如果每次都有轮流,相信那会有出乎意料的课堂效果的。

  我的收获:认真地观课评课后,我收获了很多。作为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除了研究学生与教材外,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设计“简而动”的教学活动很重要。让学生们真正思维动起来,口语交际动起来,真正体现小学英语的教学理念,多听、多说、多练,让知识点在生活中得以运用。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7

  通过学习这六节优质课,受益匪浅。六位老师以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风格适应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耳目一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

  总体评价

  通过对六节课的观摩学习发现,老师们能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教材把握到位,重点突出,学情分析切合实际,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教学中倡导以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尽量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图片、动画、视频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情境,能将生活实例和科学知识融为一体,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亲身体验、亲自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生物学知识。

  主要优点

  (1)注重导入的设计。好的导入语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导语异彩纷呈,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开始就能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新课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教师的讲课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好的导入语就是一节课良好的开端,可以为一节课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六位老师都注重了这一点。如《开花和结果》一节,张老师通过视频欣赏朱自清的《春》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一节,苏老师通过让学生把即将整理出的知识点作为圣诞礼物装饰在圣诞树上这一情境导入,新颖激趣;《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节从生活中的实际小故事入手,紧扣课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2)注重教学资源的利用。各位老师都能熟练、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动画、视频等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课本插图、学生课下收集资料等教学资源,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方法灵活多样。教学过程为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交流创设了情境,通过亲身体验、小实验、角色扮演、动手操作等形式,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体验,使知识生活化,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独立设计表格,对知识进行整合,培养了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注重组织学生进行自学、合作交流、探究,能体现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4)教师的语言亲切、有感染力,语言有启发性,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快乐、和谐的氛围,值得学习。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虽然都能体现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讨论应该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但学生思考时间较少,应该尽量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2)小组合作学习要有意义,要有明确的分工,体现全员参与,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参与情况。

  (3)制定明确的小组评价体制,多用一些鼓励性语言,刺激更多学生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4)加强反馈检测。在学生完成探究的基础上,设计有梯度的练习题,当堂检测,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观后反思

  通过这次观评课,对照自己平时的教学,深深体会到:

  1、教师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教学中要做到大胆放手,不能包办代替,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只做领路人、指导者。

  2、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动力主要源于兴趣。学生也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更主动学习。因此,教师课前要把握教材、了解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准备各种教学用品,设计新课的导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效的小组评价机制,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小组活动,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4、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各项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完善我的课堂,根据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8

  骄阳似火的七月,我怀着一颗兴奋但有些紧张的心,带着教学中的种种困惑,参加了xx省教师远程研修,为期十天的培训。坐在电脑前似火炉,为了提高我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对于一个农村中学的xx教师来讲能有一次与同行老师专家在网上交流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因此,我倍加珍惜。

  各位教育专家的循循善诱、娓妮道来和窗外丝丝夏雨一样,洗去了所有的炎热,也滋润着我焦渴的心灵,我干瘪的行囊,渐渐变得充盈丰满。十天宝贵的培训时间就要过去了,回顾这段时间的所见所学,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啊。下面具体谈一谈本次学习的诸多心得体会:

  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掌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而老师们的设计是想方设法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看似简单,但老师们都是精心备课的。他们设计的活动内容大都贴近学生现学教材,并能联系实际,一环扣一环,每个步骤都衔接得很好。我觉得平时老师们上课能做到这一点,对学生的训练就会相当扎实,形式活泼多样,不易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xx学习,兴趣在先。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老师的精心设计。设计新颖,学生就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一个人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乐在其中,越学越爱学。

  三、老师们的评论深入浅出,侃侃而谈。

  幽默机智的淡吐中,一定会让课堂焕发出无尽的生机和活力。在他的引导下,我明白了如何在教实践中行之有效地提高xx教学的有效性。

  这次暑期的xx培训,给我们xx教学入指明了明确的方向。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都被传统的的教学模式所束缚着,禁锢着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在教学中迷失了方向。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感觉自己是收获是挺大的。了解了一些先进教育理念,也掌握了一些教育教学方法。今后我会把学到的先进的理论认识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努力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为我们xx教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师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1

  本次研修,通过观看平台提供的三节课我受益匪浅。三位老师让我更深刻地领悟到,判断教学设计是否有效,要看教师如何引领学生从起点走向目标。虽然几位教师的课各有千秋,老师对教材的研究,对课标的把握,对学生的驾驭都非常到位,体现出了教材、学生、教师交融一体。

  一、创新与务实并重

  三位老师的课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有效的课堂教学并不需要太多花哨的包装,回归课堂的原生态,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才是最根本的`目的。情景导入部分简简单单,课件实实在在,但是切合课堂主题,能引发学生思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鄄实验中学的老师在讲授《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时,开篇简单明了的提出问题:为什么在赤道、撒哈拉沙漠和中国的气候呈现出的特征不一致?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并列举身边生活的例子为学生详细解释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和以往的传统课程相比,这几位老师的课在内容重组和课程设计独具匠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模式的应用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两耳充闻天下事

  在观看这几位老师的课时,我发现所有老师都注重了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出合适的情境,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同时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让学习的目标不止于知识与技能。例如在讲授《锋面系统》这节课时,教师以以诙谐幽默的新闻视频天气报道开篇,既切合本节课的主题,又体现了对学生知识应用的引导。《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这节课开始就以学生熟悉的学习图片引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举例分析人地思想的演变,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产生影响。这个设计不光有“心”,更有“新”。

  因此,在新时期我们教师不仅要“一心只读教参书”,更要“两耳充闻天下事”。“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留意生活,关心时事,能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课堂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有效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使教学过程更趋完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整体上来看本课教师教学评价及时但并不是十分有效,一堂课中大多都是“好的,请坐”、“很好”等效果并不明显的激励性语言。如何才能对学生做出有效的评价,这也是我们教师以后要着重思考的内容。

  学无止境,在看了这几位老师的课后,让我开阔了眼界,也看到了自己专业能力上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探索,博采众长,在探索、学习、反思中不断进步。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9

  暑期这段时间观看了xx老师教学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xx老师教学的《飞向蓝天的恐龙》片断、xx老师的《天净沙·秋》教学片断,我真是受益匪浅。

  xx老师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片断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受。这是一篇叙事性文章,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作者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家肖复兴的`成长故事,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同时感悟修改作文的方法。在教学过程,教师设置悬念,启发联想,并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学习修改作文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习惯。

  x老师的课堂精彩,重点突出,方法得当,学生学习效果好。从中学到了不少教学经验,尤其是向老师对于课堂呈现方式方面,做的很到位。

  向老师在上课时先板书(爬山虎)再板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特别提出“虎”的第三笔像什么?此时的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有的说向牙、有的说爪,学生很形象记住了虎字的第三笔。向老师通过质疑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依据《爬山虎的脚》呈现文中描写的主要人物——叶圣陶。师生交流关于叶老的生平,讲述本文的作者肖复兴与叶老的故事,进一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板书课题,本课生字词的解决做到了扎实有效。x老师关注了语文最基本的字、词、句的训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删”字的学习,首先向老师课件出示古字“删”,让学生认识。然后教师讲解“删”字的演变,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汉字的渊源,使学生将“删”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生动形象。再如“楷模”一词的学习。向老师在学生认读后,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与什么有关?然后教师边课件出示楷树的图片边讲解,学生既对“楷模”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对文中人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精读课文”环节中,向老师让学生抓关键词句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感悟揣摩人物——叶老的精神品质。

  总之向教师的课语言精湛,师生交流默契,课件出示的问题关键性强,板书内容紧密配合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合乎小学生的认知特征,非常值得我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让我的课堂教学也生动起来。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20

  研修期间,认真观看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乘法估算》一课,感觉收获很大。整堂课中,吴老师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设计巧妙的提问、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简单谈一谈自己观课后的一点感受:

  1、在情境中学习

  一个好的数学老师,总是把一些概念、规律纳入待解决的问题情境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再创造”。在本节课中,吴老师先后创设了“青青购物”、“曹冲称象”、“春游租车”、“安全过桥”等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适当、适时的提问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思考,学生感觉也非常自然,比较感兴趣,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思考中,在不知不觉的问题解决中学习到了新知识,同时,还会让学生感受到解决数学问题是一件非常有用、有意义的事情,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2、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在本节课中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给学生充分交流的空间,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进行估算,从而出现了“大估”、“小估”、“大小估”、“中估”、“调凑估”等多种不同的估算方法。吴老师对于孩子们的回答从不简单粗暴的进行否定,而是让学生将自己运用不同方法得到的估算结果和准确值的比较中,亲身领悟到了自己运用的估算方法的利弊,使学生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小估(大估)比较合适”,在不知不觉中的学习中掌握到了估算的方法,将数学知识活用,从而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个性化评价促精彩

  在本节课中,吴老师对于学生的个性化评价也非常的及时、到位,比如,在整堂课中经常会听到“你的伙伴很欣赏你”、“你真是与众不同”等鼓励性评价,这些及时的鼓励激励着学生大胆提问题、回答问题,给学生了更多的自信,为学生点燃了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可以说,正是因为课堂中老师一句句温馨的鼓励,才让课堂气氛如此轻松自然,师生就像是在一次很平常的谈话交流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试问:这样的课堂会有哪个学生不喜欢呢?

  名师就是名师,听了吴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感觉收获满满。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努力多学习、学反思,争取让自己的课堂也成为孩子们喜欢的乐园!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相关文章:

远程研修的观评课报告11-20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1-26

数学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01-20

小学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1-26

远程研修数学观评课报告01-17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5篇[经典]10-10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5篇)01-21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精选15篇01-21

小学数学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01-21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5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