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大学生心理素质报告

时间:2022-11-13 16:06:44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大学生心理素质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心理素质报告

大学生心理素质报告1

  文明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小学到大学进行了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的是实现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优良素质的塑造。但在校园里看到的情景,使我们不得不深深思考:十几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在大学生自身道德素质方面的效果有着极大的反差,不同程度地表现为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轻视劳动以及校园中的不文明行为、不礼貌现象增多。到了大学,我们培养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不仅掌握较为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思想政治觉悟和伦理道德水平等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然而,近年来,在部分大学生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持不太重视的态度。使得现在对大学生进行基础文明教育,成为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当今大学生中,不讲卫生,不懂礼貌,不讲公德,浪费粮食、水电等不文明现象比比皆是:买饭时乱挤一通,见到老师不打招呼,考试作弊成风,在课桌和墙壁上乱涂乱画,等等。这些都显示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远远不及他们的文化水平。这确实令人挺担忧的。一些大学生对政治不感兴趣,不愿参加《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政治学习。其突出地表现在“四多”上:即借故请假的多,无故缺席的多,迟到早退的多,上政治课看业务书的多。在调查中发现,约有10%的大学生无理想,大多数的大学生只有职业理想,1/3的大学生有政治理想或带有政治色彩的职业理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而有些人认为思想道德课没有用处,将来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主要看学生手中有多少证书,学过多少专业知识。少数学生还认为,思想道德素质再好,也不能顶饭吃,何必自寻烦恼,自己折磨自己呢?这些认识直接妨碍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很不利。

  这种状况是多方面造成的。首先,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文化教育普及程度还处于较低的发展层次,精神文明水平还不高。表现在家庭教育方面,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忽视家庭教育,或者由于家庭知识构成较低,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使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片面而简单。特别是近几年来,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高,对他们的家庭教育不当所产生的群体性道德教育偏差,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其次,在学校教育方面,由于我国一直是考试教育,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缺乏系统而完善的制度,大多数中学盲目追求升学率,道德教育形同虚设,使学生只注重考试成绩,不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而“教书育人,有些教师往往是只教书,而缺乏寓于教书中的育人和缺乏‘授业’中的“传道”。”[①]这也是重要的一方面。进入大学后,学生的道德水平难于同知识智力水平相符合。而以前对大学生在舆论上的吹捧,也使许多大学生对自我评价过高,认为不再需要德育方面的修养,在这方面更加放松。另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如“一切向钱看”,腐败现象等,也对道德教育工作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对学生进行基本文明素质教育是手段,通过基本文明教育建立良好的校风,培养合格人才才是目的。要实现这一要求,基本文明教育必须分三步走,或者说应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校规校纪教育。校规校纪是基本文明素质的规范要求和准则,与基本文明教育密切相关。它通过集体对个体的约束,纪律对“自由”的约束来形成一种秩序,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环境。校规校纪教育是基本文明素质教育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顺利在校园生活和学习的前提,是建立良好校风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学校组织学习,听报告,大学生管理条例考试等形式,使学生对学校纪律、规定有个初步的认识。还可以通过橱窗对以往的学生违纪典型进行宣传,并在学生中展开充分的讨论,使他们用这些来警戒自己。

  第二,基本行为规范教育。基本的行为规范包括基本的人际交际交往礼节,规矩的行为,基本的道德准则等。它不仅涉及到学生在校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的最基本的言行举止,也涉及到学生在家庭、社会中的基本行为,这是文明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难点。基本行为规范表现在人的日常生活的各种细小事情中,它是靠长期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形成。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的,而习惯一旦养成后要改变它是非常困难的。这方面的教育单靠德育课中的说教和开大会是讲一讲是远远不够的。习惯常常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当学生按照习惯行为做时,在意识中他往往并没有想过应不应该这样做,而只是遇到某种特定情景时的下意识的反应。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首先让他们意识到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这个可以通过在宣传栏里进行宣传提醒,或者学习、讨论有关文章等形式,使学生对自己的习惯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他们制定教室、寝室、食堂文明公约,并把查找身边不文明行为和订立文明公约过程作为教育过程。心理学认为,习惯的改变往往不是可以自觉完成的,而要靠外界的约束和刺激长期形成。所以,建立学生自律组织,如文明行为稽查队,对同学中的不文明行为随时检查、督促,对良好行为进行表扬、鼓励。当然,基本文明素质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它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断发展和巩固的过程。对于大学生中的不文明现象,要有充分的耐心和理解,不可动辄批评学生素质低,不如以前好。

  第三,人生观教育。人生观就是一个人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教育是基本文明教育的巩固和升华。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②]可见,人生观教育有多么重要了。大学是他们人生观树立的主要阶段,很多学生文明素质较低,其实正是他们人生观不太成熟的表现。他们通过生活的经验和独立的思考来形成自己的观点,有时受到不良思潮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人生观表现为消极、颓丧,或偏激,自以为看透一切,或单纯功利主义,必然导致他们在行为上的偏激,或玩世不恭,得过且过,或逆反心理,喜欢“对着干”,甚至发生自杀。仅1998年上海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就有21起。[③]大学是他们最需要各方面给予引导的阶段。这个引导,不可能是宣讲式的口头教育,简单的谈心效果也不会好,而是全方位的示范,良好的社会行为及秩序的教育,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学做人”。这首先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包括行政教辅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特别是任课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来无形地教育学生,行动胜于雄辩,这样产生的教育效果要远远大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说教。其次,要在学生中树立正气,表扬高尚品格行为,打击歪风邪气,所谓“善善恶恶”。

  总之,大学生基本文明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刻不容缓的任务,对它需要充分的认识,即对它产生的根源有正确的认识,大学生可以通过教育提高文明素质,对此应充满信心。同时也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注释:

  [①]引自《浅议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杨永康

  [②]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p111

  [③]引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王祥兴

  参考文献:

  (1)《浅议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杨永康

  (2)《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展望与思考》陈静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王祥兴

  (4)《浅议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吴玮

  (5)《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从大学生自杀现象谈起》

  朱莉莉

  (6)《论一年级大学生的心理调适》戴迪萍

大学生心理素质报告2

  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备受社会的关心。近来校园里因心理问题引发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给了我们警示:心理问题是年轻人无法回避的烦恼,而我们大学生应该正确面对处理它,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对象:xxxx大学在校学生

  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

  方式:问卷、访问

  感受:

  对于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应该从本质上好好理解它,看到的不仅仅是轻松愉快的一面,更应该看到大学生活中,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在大学生活中我们真正的目标与目的,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而且在大学生活中合理的安排大学生活,从而从中的到经验和教训。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我校学生普遍适应力较差,男生适应力比女生较强一些。同时我校学生心理素质普遍较低,有待提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问题的存在对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不利于大学生朝着良性方向发展,而作为新世纪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抵挡和处理各种问题,阳光灿烂的成长。

  心理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由此,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也必然会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教育价值观念更新。当前教育实践中,很多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调整意识不够,上了大学后不知该干什么,生活目标不明确,许多人因此感到迷茫而引发焦虑;有的大学生特别是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留念家庭。想念家人,这些都可能成为压抑情绪的起因。而且,随着开放性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目标等一系列教育新理念,在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给学生心理造成压力。二是招生就业制度改革。招生制度改革后,既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肩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产生自卑情绪,在生活、行为、思想、情感上感到十分压抑,对前途和理想丧失信心,从而走向自我封闭,又淡化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感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世情绪。就业制度改革后。虽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十分明确,但就业市场的培育和不断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难免会出现一些与市场原则相悖的不公平现象,“人情”,“关系”等“非实力”因素在就业中起很大作用,这既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大伤害,也会对大学生心理产生“污染”。三是学生管理模式变化。为了适应弹性学制、学分制、后勤社会化等改革措施,高校大学生管理模式将走向社区化、市场化、多样化,学生在时间、空间上的自由度都空前增大,班级观念将日趋淡化,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党团组织建设都将面临新的挑战,这容易使得一些大学生滋生错误心理。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认识到了以下的几点方面。我们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价值观正处在不甚稳定、具有一定可塑性的阶段。我们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必须对个人有正确的估价,既不能自轻自贱、自惭自卑,也不能自骄自傲、自我中心,而应该把“自尊、自信、自立、自爱”作为大学生自我指标。确立科学的人生观社会。个人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社会的维系和前进,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既不应等于索取,也不可小于索取,而只能大于索取,自由确立自己人生观,才能有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于学校制定的作息制度,应该自觉执行,认真遵守。同时,对于我们学习的客观规律,应该深刻领会,积极遵循。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适度的学习节奏,培养起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助于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此外,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素质报告3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家庭、生活、学习和就业等等各方面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一压力不仅对步入社会的人造成影响,也对我们在校的大学生造成了影响。

  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中,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而出现心理问题,给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以及交往等带来不利。而且大学生处在人生第二次“断乳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旦处理欠妥,就会出现心理问题,产生不可忽视的危害。

  2、一部分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受到家长的溺爱,就读大学对于他们而言是第一次独立地生活,在人际交往上可能过于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够,出现交际困难。同时害怕遇到挫折,虚荣心又强烈,对一些细小问题无法进行冷静处理等,所以容易在心理上走向偏激。

  3、高中老师经常把大学生活进行美化,许多学生那个时候还不了解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就幼稚地认为只要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什么也不用做了。到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一个“普通人”,彼此实力相当,优越感的丧失使得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而且考试压力还是那么大,特别是英语,有些人因为过不了三级而十分苦闷。这种落差感会使许多学生无法忍受,在加上一些大学生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便产生抑郁、厌学情绪。不仅是学习上,就业、交往、家庭等都会对大学生带来影响

  4、有一些学生是来自农村的,家庭条件不是非常好,要靠国家贷款才能维持学业,为此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不愿意与他人交往,面对巨大经济压力的同时,还要担心学习成绩和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考虑到这些,就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等一系列不良状况,出现心理障碍。

  5、大学学习与高中的学习的方法不一样,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与高中老师也有差别,许多学生没有掌握方法,不能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压力。

  6、由于家庭和学校教育不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不够重视,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逃避现实而在网络中寻求满足感以弥补心灵的空虚的情况。

  7、多数大学生都不能真正地理解恋爱,更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一旦出现情感危机,就会采取一些不正确或偏激的方式解决,由此引发心理障碍。

  解决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危害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但是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心理问题,都会给大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它会使大学生产生不安、封闭、抑郁、自卑、苦闷的心理,在大学生活中不知道如何去与他人交流,遇到学习、生活、情感、家庭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都在心理积压着,从而会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了乐趣,变得十分的讨厌大学生活,也会因此变得不喜欢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认为自己过于无能。在学习上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害怕考试,产生厌学的情绪,致使逃课现象屡见不鲜,对未来也没有了信心和斗志。在交往方面会更加的自我封闭,不合群,形成孤僻冷傲的性格。为了能宣泄内心的苦闷,只好在网络中寻求安慰,对网络产生了依赖。

  为了使大学生能早日走出心理障碍的阴影,拥有健康的身心并且能健康的成长,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

  1、首先大学生应该提高思想意识,学会自我认识。因为自我认知在人的心理健康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制约着人格的形成、发展,在人格的培养中有着强大的动力功能。所以大学生要努力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打破自我封闭的思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交活动,这样有助于自我认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也可以使同学们意识到心理问题对我们自身成长和成材的不利影响,当出现心理问题时不能逃避,要敢于正视它,自己无法解决时,应该主动寻求帮助,如向亲人和朋友倾诉,向心理医生咨询等,以便对症下药,早日从心理障碍的阴影中解脱出来。

  2、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大学生自身的性格和学习有关,要学会做好前期的预防工作。所以作为大学生一定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多看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心情,为自己减缓压力。

  3、对于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只要努力寻找克服这类现象的调控措施,比如遵守交往的原则,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达到和谐、友爱、互助的积极效果。这些原则包括平等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相容原则。另外还要增加自信和学会恰当的角色扮演。只要不断增强自己在交往方面的心理素质,就能有效地改善自己的社会性交往,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4、建立健全大学生信息网。在传授网络应用知识的同时,注意加强网络素质教育,宣传网络使用的道德规范,使学生上网时能够进行比较好的自我管理。因为网络知识缺乏是影响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主要障碍,也是造成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而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5、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家庭环境有关,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最为密切,父母的温暖和理解可降低和缓解子女的焦虑情绪。因此家长应该做到以平等的地位与子女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并且在子女成长的各个时期注重对子女的正确引导和心理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虽然压力最终要靠自己解决,但正确及时的疏导可以促使大学生尽快走出这一阴影,早日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这就向学校提出了要求:

  高校应该多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了解,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对有心理问题或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通过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服务。心理问题在不同年级的男女生中存在各自的差异,在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时,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而有所不同。对个别心理问题特别严重的学生,可进行专门的指导,向他们提供各种帮助,提高其心理素质。

  虽然学习十分重要,但也要重视对大学生的`文化娱乐以及体育活动等方面的锻炼,使他们能接触更多的事和物,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积极组织开展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要创造条件,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兴趣和高远的志向。使他们不断地扩展视野,增长才干,陶冶情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增强集体主义精神。改进社会实践教育方式,通过公益性的服务活动、劳动实践教育等,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习惯、从而树立劳动观念,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建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精神愉悦,减少心理冲突。欲求良好的心境,必须有良好环境。要通过创造和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大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在高雅、健康的心态下学习。

大学生心理素质报告4

  内容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他们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可是据调查,现实中许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人际交往、就业压力、情感问题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并从系统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开展心理咨询等方面对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作了探讨。

  关键词:心理素质 问题 兴趣 大学生

  正文部分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概况

  近年来,随着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这样以来,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精神文化的享受。然而,在绚丽多彩世界的背后却隐藏着重重危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极不稳定性,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创新精神。

  大学生的心理极不稳定,很大程度上来讲,与他们的社会构成因素有关,比如来自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的结果。这就需要给他们灌输一定的思想,让他们从不同的途径中感受不同的思想。提倡实事求是,坚持创新精神,引领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里素质的素养,不断提升心理的承受能力。

  (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心理素质的修养。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一些方面存在着缺陷,主要的原因是自己在一些方面不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什么被称作为大学呢?“大学大学”当然还是要以学习为主,现在大学里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同学认为,自己考上了大学,以后就等着拿毕业证就行了,在大学三四年的时间里,学习与不学习好像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这样,高中三年的勤奋努力却换来了大学几年的“默默无闻”,整天不学无术,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一个对学习没有兴趣的人,就像一个即将爆炸的气球,轻轻一碰它就会破裂。还有一点,对学习不感兴趣的话,往往对生活也带有负面影响。这样长期下去,到了毕业那一天,才会感觉自己身上的压力与不足。所以说,要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作一个全面的阐述,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三)提倡“实践论”,走“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发展路线。

  相信年轻人都有好动心理,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21世纪的大学生,思想都很活跃,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激情,希望能在自己的天地里播放出自己希望的种子,然而也许有时候是古时候遗留下来的传统礼节,遵照〈〈四书〉〉,〈〈五经〉〉的要求,诵读着“人之初,性本善”的诗句。灌输的纯粹是一些理论思想,完全丧失了参加实践的

  可能。如果淘声依旧,我想会给大学生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阴影。因为现在的世界是一个活跃的世界,时间就是生命,信息就是金钱,任何人不想被牢笼所套住,都想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感受一下自己“实践”的动感之美,从而让自己的心灵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厌学情绪高涨。

  多年的科学研究实践证明,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大学生厌学情绪高涨。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厌学情绪高涨的呢?研究证明:由于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大学里所学专业,当他们毕业以后,刚开始几年基本上没有被派上用场。比如说在大学里学的是工商管理的专业,毕业以后却当上了酒店的服务员;原来从事的金融,现在却干上了会计,与先前的所学专业基本上相背离了。因而心里产生了质疑情绪,我大学里到底该学什么专业好呢!能确保以后毕业了从事的就是本专业吗?迷茫加质疑深深地笼罩了大学生的心灵,从而厌学情绪高涨,致使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错觉与迷茫。

  (二)思想上存在着很大的压力。

  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是:“大学毕业就面临失业”。在世界经济日新月异,信息与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就业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一大难题。别说大学本科生拿着毕业证和简历去找工作,现在就连硕士研究生杂大街上随处可见。这从有形与无形之中,就给大学生的心理制造压力,虽然说现在有些大学推荐一些工作单位,岗位让学生去实习,然而那只是一部分大学,或者说是微乎其微,更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去找工作。

  (三)理论知识扎实,社会实践动手能力差。

  由于受传统诗书的影响,在古代,许多学子三更就起床读书,晚上还是“黄粱一梦”的奋笔疾书,图的是什么?还不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到时候就能光宗耀祖了。从这个事实里说明了一个什么现象?我国的大部分学生理论知识学的非常好,但社会实践能力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在九几年的时候,应美国政府的邀请,在纽约举行了一场“世界文化实践”的大赛,参加比赛的选手均来自世界各国的精英。在这次比赛中,中国选手夺得了文化比赛的第一名,但是当他们参加社会实践考试时,他们却变的麻木了,不知从何操作起为好。所以说在当今这个社会里,应该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还要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方面的活动,作到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要求,以便来缓解大学生心理素质遭创伤的目的。

  三.缓解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对策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说到解放思想,那么这个解放思想又从何做起呢?我个人认为还是要从教育做起,应该要改革那些传统的教育教学体制,要把学生的思维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努力作到活跃思想。不应该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一个领域里,应采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但是在这一个过程中,还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盲目的改革与创新,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也要从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素养的不同角度与方面去全方位的渗透,从而达到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目的。

  (二)要辩证处理“学好专业知识”与“社会就业”的关系

  在哲学里有这样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实践从哪里来呢?众所周知,当然是从理论中来,然而理论有从哪里来?当然又是从学好专业知识中来来了。我们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我们每个人自己都是知道的,大的目的就是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作出一点贡献,自身的目的则是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其实这一些想法都是好的,然而更重要的还是要有自己的实际行动,只有实际行动才是一切强有力的保证。我们必须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与前面所说的一样,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重要的还是要运用到实践中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结果。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然后在社会就业方面埋下一定的伏笔,只有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一个完美的组合。

  (三)完善实践渠道的机制,解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压力。

  现在各大高校还缺乏一些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渠道的机制。作为教育部门及各大高校,应当在这一方面引起高度注意,学生学好专业文化知识,是他们的内因,而教育部门及各大高校为他们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则是外因,因而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所以说,如此以来,大学生心理素质就会从中得到缓解,因为我们在实践,学习的机会中就已经感受到了很多工作的机会,从而使自己的心灵能够静然起来。

  (四)大学生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建设,多参加一些有关心理方面的培训。

  学要学以至用,很多东西我们都是从学习中获得,然而我们应当要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方面的建设,努力学好各项文化知识,实现科技,信息化道路。人是有理智的,理智的来源是一种思想的变迁,所以说,我们应当多参加一些有关心理方面的培训,学会自我暗示,自我提高,从而达到一定的真谛,自身各方面的心理素质从而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样的结果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相信每位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能够在自己的事业里干出一番天地来,这个道理是人之常情,合情合理的。作为当代大学生,不要用幼稚的东西来装饰自己,而应当要用成熟,稳重的心态去不断地提高自己,在现实社会里 ,良好的

  心理素质是取得成功的一把利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所以,在以后的生活里,我们要

  不断地提高和改善自己,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并从不同的角度去完善,我们想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顶能从中达到一定层次。

  我们做任何事情在于自己的毅力,在于自己的恒心,拥有了毅力和恒心,那么做任何事情一般而言,都会取得圆满的成绩。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我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定能开出灿烂的理想之花。

  参考文献

  [1]郭屈.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教育实验研究.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xx年10期

  [2]余磊.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途径探讨.教育学论坛-20xx年33期

  [3]吕冰.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分析.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xx年1期

大学生心理素质报告5

  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去从事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事业,为改进社会提推动社会进步而开展的服务活动,倡导“无私奉献、友爱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在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在讲求竞争、效率、利益的时期,我们同样要注重公平、道义和爱心,需要一种新的时代精神的支撑,需要道德准则的规范,需要人与社会的协调。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树立了时代新风正气,成为新时期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载体。发挥着改进社会及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总的来说,它对于社会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递爱心,传播文明

  青年志愿者围绕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生活、环保、交通、治安等问题,从点滴人手,从身边做起,做了大量看起来很平凡却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让广大群众因志愿者的出现而减少忧虑,让全社会因志愿者的辛劳付出而充满温馨,让祖国大家庭因志愿者的无偿奉献而更加富有凝聚力。在奉献爱心的同时,志愿者也传播了文明,传播了追求、责任和理想,传播了“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的精神。这种“爱心”和“文明”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温暖着社会大家庭里的每一个人。

  二、建立和谐的社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少人由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强烈的物质欲望中迷失了自我,人与人之间的形成一种互不信任、互不关心的冷漠习惯,人际关系越来越趋向于“沙漠化”。青年志愿者活动为群众提供了互相帮助、互相关怀、关心的社交机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让人在为社会无偿奉献的同时,学会相互关怀,相互信任,从而形成一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

  三、促进社会进步

  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只有做到“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创造出超过十三亿倍的强。青年一代掌握着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文化方向,你们是实现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创造者和先躯者,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呼唤着大批既有专业学识和专业能力,又有高尚品德和有“为人民服务,造福社会”思想的未来谛造者。青年志愿者行动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志愿从事社会公益和社会保障事业行列中来,让其从中获得或加强已掌握的学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其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培养形成一种奉献精神,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去,从而对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

  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有机会为社会贡献自身的才学、能力,关并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和优势,满足了“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不单为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弘扬了新风气、新风尚,而且人生的价值也在志愿活动当中得到体现,从中学会自觉地奉献精神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五、充实业余时间,丰富生活体现

  青年志愿者利用空暇余时间,参与不同形式的、有意义的志愿服务工作和活动;在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可认识更多的来自不同的领域、不同年龄的志愿者,通过参与活动,彼此可以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但扩大了自己的社交生活圈子,亦可以让自己接触更多的新事物、新观念;同时,志愿者更可通过服务活动,亲身体验和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必定有帮助。

  六、提供学习机会

  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过程中,增加个人的课外知识,服务时可接触未知的事物,学习未知的东西。此外,除了可以帮助他人,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交际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还可培养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有利于价值观的改变,使个人能充分认识如何发挥自身的价值。掌握协同工作的方法,学会与他人融洽相处和解决冲突的办法。此外,志愿者将参与志愿活动时所学的知识,运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可用来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相似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精彩、更加完满。

  七、促进自身发展

  在开展志愿者各项活动过程中,志愿者可通过对比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并可以善加利用,取长补短,有助于自身的发展。但这一点往往被部分青年志愿者所忽视或错误理解,更有一部分青年志愿者抱着错误的心态和认识,对于志愿工作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或抱有过多的功利主义,从而影响了志愿工作的开展及顺利进行,也影响着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延续,更影响了志愿者事业的良性的发展,使青年志愿者自身和志愿服务活动均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青志活动对于志愿者的价值意义主要通过培训、服务、交流、管理等活动去实现,必须加以重视,使得志愿者在整个青志活动过程中,有付出也有收获。

【大学生心理素质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研报告范文03-27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09-15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8篇09-15

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考察报告02-25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策划书01-13

2017关于大学生生活环境及心理素质情况的调查报告02-06

如何提高心理素质02-22

野外生存训练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系探究论文02-15

心理素质拓展策划书01-20

职场人士必备哪些心理素质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