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事迹

时间:2022-04-26 14:19:44 评优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事迹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事迹吧,事迹属于事务公文的一种,有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的作用。拟事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事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事迹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诺奖既是对这一成就的褒奖,更是对科学家们智慧与心血的回报。而实验室里千回百转后柳暗花明那一刻的惊喜和满足,或许也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恒久。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了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回头再看,这一情结的熨平,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了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无疑能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40多年前,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还能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40多年来,中国科研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水涨船高,许多领域已经赶上甚至领先国际水平,有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屠呦呦也让人看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国际刊物,都只是一种评价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坚持学术方向、坚定学术追求、坚守学术信仰,没必要妄自菲薄,更没必要被牵着鼻子走。有些人还在怀疑“诺贝尔奖有没有照顾中国人”,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

  另一方面,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破冰”诺贝尔奖,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目标。科学的通途有很多走法,无论头衔和身份,无论领域和方法,“科学家”才是唯一的、纯粹的标签。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出发点并非想去拿奖,也许一辈子不会有惊艳的成果,有人可能用毕生精力,也只是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对这些科学家来说,更灵活、更多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在日本,很多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来自民间机构或是企业;在美国,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集聚了一批有才华的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我国对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创新。最近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办法,……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类似导向和举措,无疑能让有志于献身科学的整个世界都在感谢青蒿素和科学。中国科学家也要感谢屠呦呦,有没有能力、是不是拿到诺贝尔奖,已不再是一个心结,正可迈开步子、自信前行。

  【人物事迹】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屠呦呦的事迹材料

  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填补了我国无诺贝尔科学奖的空白。她将中医中药推向了世界,她将民族的变成世界的。过去,包括很多中国人在内的国内外学者专家,都批评中医中药为伪科学。屠呦呦用诺贝尔医学奖粉碎了他们对中医中药的攻击,奠定了中医中药在世界医学领域的地位。屠呦呦是民族的功勋、佼佼者,她对科学的贡献是卓著的。

  40年前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可想而知,屠呦呦要从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谈何容易?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可谓历经千辛万苦。失败了,推掉重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在失败面前,他们不言弃,始终执着地追求。屠呦呦被称着是“三无教授”,她毫不在乎,兢兢业业,对科学执着追求,锲而不舍。为了检验药物的效果,屠呦呦甚至亲自口服药物,尝试药物在自己身上的反应,以做到保证药物的万无一失,屠呦呦的肝脏因此受到了损伤,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目的就是换来大家的健康,换来人类的科学进步。屠呦呦与青蒿素之间充满了许多精彩传奇故事,表现了科学家的态度、品质和精神,屠呦呦的精彩故事是一本极好的励志书。必须用好这本书,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学习现时代科学家的精神特质,“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荣誉待遇面前不伸手,为着祖国的科学事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更需要讲好屠呦呦与青蒿素的故事,用屠呦呦的故事屠呦呦的精神鼓舞大众,振奋精神。

  大家一定记得,当年,陈景润摘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1977年10月3日,新华社报道,陈景润的突出贡献为数学学科的发展写下光辉一页,中国科学院提升他为研究员。1978年1月,《人民文学》刊发了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随后予以转载,“怪人陈景润”轰动全国。1978年4月,《哥德巴赫猜想》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时,“七七级”大学生刚刚入学报到,坐定课桌,开始如饥似渴地求知。都是关于中国数学家陈景润的精彩故事,不仅教育了“七七级”。《哥德巴赫猜想》还被选入了初中语文课本。陈景润的故事遍布大街小巷,刻入每一个人的脑海,激励了我们这一代人,至今,仍记忆犹新。

  屠呦呦获诺贝尔科学奖是振奋人心的消息,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屠呦呦是时代的符号,是科学家的优秀代表,是当代的陈景润,必须大张旗鼓的宣传屠呦呦与她的诺贝尔奖,讲好她和青蒿素之间有着精彩传奇的故事,用以教育人激励人,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科学的春天。

  屠呦呦为中医药做出如此大的贡献,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实至名归。

  关于屠呦呦的作文材料

  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选择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她认为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代号523,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屠呦呦加入了中医药协作组,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同查阅历代医药记载,挑选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疾药方,并实验这些药方的效果。

  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由用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提取,1971年10月4日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1977年,她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1980年屠呦呦被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素材一:创新

  首创性、关键作用,这就是屠呦呦获奖的最重要的原因。

  那一年,屠呦呦39岁。因为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屠呦呦很快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带领一个小组的成员开始查阅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屠呦呦研究组耗时3个月,从两千多个方药中筛出640个,又锁定到一百多个样本,最终入选的胡椒“虽对疟原虫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抑杀作用并不理想”。青蒿是当时的191号样本,虽然曾经有过68%的抑菌率,复筛结果却一直不好。

  问题出在哪里呢?

  屠呦呦开始系统地查阅古代文献,希望能在古籍中找到只言片语,而这还真被她找到了。这就是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的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素。这抓住了“牛鼻子”——温度正是青蒿素(青蒿素到了1972年才获得命名,此时研究组尚不知这种物质的化学结构)提取的关键,过高的温度将破坏青蒿素的性质,使其抗疟性丧失。

  参与“523”项目的单位遍布北京、上海、云南、山东等全国各地,人员也数以百计,这是一个具有浓重时代特色的大规模政府主导的合作项目。而屠呦呦,这个仅仅是助理研究员的女性,在此时成为了发挥历史性作用的那个人。

  素材二:痴心不改

  “她真的爱它,一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

  屠呦呦的父亲是一位开堂坐诊的大夫。那时,每当父亲去书房看书时,屠呦呦也会坐在他旁边,装模作样摆本书看。虽然看不太懂文字部分,但是中医药方面的书,大多配有插图,童年的屠呦呦十分享受那段简单而快乐的读图岁月,也就是在这段时期,屠呦呦爱上了医学。

  父亲的诊所曾接诊过一位重症病人,病人已经去过不少地方医治,都不见好转。父亲很认真地察看了病人的情况,又问了家属一连串的问题,都没能找出病因所在。那天晚上,父亲茶饭不思,早早地躲进了小阁楼里,翻阅那些厚厚的医书。第二天,病人又一次出现在诊所里。这一次,父亲不再像昨天那样眉头紧锁,而是胸有成竹地给病人诊治,很快确定了他的病因,并开出了药方。没过几天,那位病人又来到诊所,这一次,他不是来看病的,而是给父亲送来一面大红锦旗。

  “我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感觉特别崇高。我的眼前好像浮现出自己也穿上白大褂给别人医治的模样。我一定要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好医生。”在一篇回忆文章里,屠呦呦这样写道。

  后来,屠呦呦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没有选择中医,而是选了当时绝大多数人毫无兴趣的生药学专业。这让她的父亲颇感意外,但屠呦呦此时对自己的人生已经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她对父亲说:“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我认为只有生药学专业才最可能系统地探索中医药领域。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这样的情怀,始终支撑着她在制取青蒿素的路途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当时,在进行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某些指标升高等现象。她的老伴李廷钊至今都记得,那段时间她每天回家一身的酒精味,那是她亲自服药试验留下的味道,而这样的以身试药,最后甚至导致她肝中毒。

  这两天,面对来采访的记者,她把两本书摆在沙发上,推荐给他们,说:“你们想知道我的生平,这里面讲得很详细了。”

  两本书里,一本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另一本是《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前者她学术研究常用,厚厚的卷册已被翻得起了毛边;后者则刚刚从柜子中取出,藏青色的皮质封面还蒙着薄薄的尘土。

  “她真的爱它,一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一名记者感叹道。

  “她在石家庄,她离职一个月了……这期间,没几个人知道,连爸妈都是瞒着的……你找到下家了吗?没有,那为什么这么快?因为不想干了……不上班的日子,她看自己喜欢的书,去不常去的街道,高峰期去坐公交……”这是名为“一位在石家庄打拼的姑娘”在网上发的一篇帖子中的一段话,大概有1000字。它以散文的形式,细腻的笔触,讲述了毕业三年的漂泊生活,工作的更替、生活的迷茫,还有梦想和对人生的思考。(燕赵晚报)

  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年轻人的酸楚与无奈。毕业生就业难、频繁辞职主观上说是大学生好高骛远、过于追求梦想,不能脚踏实地。但从客观来看也与社会因素和教育结构不无关系。

  显而易见的是,我国当前的宏观就业环境不容乐观,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出现“井喷”,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再加上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因素,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往具体了说,还有我国饱受诟病的大学教育模式,多数高校的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有很大的盲目性,拿工科为例,与所学专业关联不大的高数、英语等课程几乎占据了全部课程的“半壁江山”。而专业课往往只占很小的比例。可想而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连一般图纸都看不太懂。学校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上也缺乏专业性,导致许多学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对自己的职业根本没有规划,缺乏自我表达、自我推荐的技巧。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浩大的民生工程,需要做更多的仍是社会和政府,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规范招生规模,优化专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等等。解决好大学生就业,才能为我国下一步整体发展战略储备高层次人才,才能为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

  刚十月,不少明年要毕业的大学生已投入到找工作之中。对七百万数量之巨的大学毕业生群体来说,工作“试用期陷阱”值得关注。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工作试用期频现程序违规、超期设置、待遇打折等诸多怪现象,更为某些用人单位获取“廉价劳动力”提供了理由,大学生“试用期”变“白用期”。

  励志故事:屠呦呦获奖

  屠呦呦 名字的来由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里的苹就是指青蒿这种野草,美好的名字寄寓父母美好的愿望和期待,甚至会和你的人生成就和辉煌有特殊的缘分。所以孩子们有梦就去追求,不管你的名字平凡与否,它会因为你变得熠熠生辉。

  生平经历

  所谓大器晚成,在众人看来,屠呦呦可能是在晚年才得出了成果,拥此殊荣。可在诺奖之前有谁知道,她早在1972年就从青蒿中提取出了一种白色结晶体—青蒿素。功成名就怎么一蹴而成,必定是厚积而薄,她没有满足一时的收获,没有止步不前,一直研究着中医药学。39年后,她的贡献终换来了一项国际大奖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1年9月),当时人们感叹呦呦为什么无缘诺奖,4年后,遗憾终结了。中国人终于扬眉吐气,第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可是你知道吗,有人毕生研究,但是不为人知,即便如此,他们赢得了自己。你每天有没有赢得自己的认同?

  客屠呦呦研究丰硕,可是获奖前一直默默无闻,她被称作三无科学家,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几次被提名参选院士,都没有被选上。有人说这和她的性格有关,平日的相处中让他人不是很愉快。从呦呦的身上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光环,也要从她过去的失意中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如果能够更加愉快和他人合作,那么她的成就会更早被人所知,她的贡献会更早被世人认可,她的发现带来的价值会更加扩大化。

  再也别说做不到,不可能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国人都绝望感叹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缺少开放思维,缺少创新细胞。莫言之后,人们对诺奖有了期待,何时会有诺奖中的科学技术奖项在中国诞生呢?至少还要十年吧。3年一瞬而过,就有哟哟的喜讯传来了,请原谅没有使用一位老人的全名,因为这位老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她的呦呦之名也属于中国。

  屠呦呦的艰苦奋斗故事

  世界最大的青蒿素生产商叫华立集团,就在杭州,全球70%的青蒿素就来自于它。总裁汪力成是余杭人,从2000年开始,他就开始在青蒿素产业领域进行并购和重组。

  而转折点,就是汪力成在重庆听到的有关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的故事。

  “我们集团之前主要做仪表和电力自动化,从来没想过做医药行业。”汪力成说,但是在重庆酉阳的那次考察,让他听到了青蒿素发现的曲折经历。

  重庆的酉阳是青蒿的主要产地之一,那里的种植户以及政府官员们,对屠呦呦和这个领域的其他科学家们耳熟能详。

  那一次的会面,当地政府请来了“523”办公室的老专家们,将青蒿素产业化的事情论证了整整一天。

  在这之前,全国有几家生产青蒿素的企业,不过企业都很小,“原料就是原料,半成品就是半成品,没有完全产业化。”

  在那天,汪力成知道了“523”成立背后的故事。

  青蒿素的发现,就出自40多年前一个被命名为“523”的疟疾防治科研项目。那个科研团队,包括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

  “当时的科研和援助越南有关系。”汪力成说,“523”的老专家告诉他,越战中,让越南人伤亡最多的不是美军,而是疟疾,而“523”也在越南的求援下应运而生。

  接着,就是让屠呦呦成名的青蒿素的发现了,在青蒿素发现的背后,同样凝聚着一群科学家的心血。

  对于汪力成的企业来说,生产青蒿素药品,并不是一件多赚钱的事情,“青蒿有几百个品种,青蒿素比较高的品种,主要产地在重庆和湖南,销售90%卖给非洲人,买家是穷人家,不能卖得很贵,所以利润很低。”汪力成说,即便是全球最大的青蒿素生产企业,每年销售额也就是两三亿元,“从集团的角度看,利润贡献很低,但是哪怕它不赚钱,我们也要做。因为这是能代表中国发明的药,也是最能体现救死扶伤精神的药。”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感染疟疾5亿人次,每年110万人死于此。

  在汪力成看来,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的李国桥在青蒿素的发现以及运用上,同样居功至伟,“我们很多的后续配方,都是和他合作的。”而这一次屠呦呦的获奖,也是同属于像李国桥这些523专家的荣誉,“她是中国老一辈科学家的代表人物,如果这个诺奖不看成她个人的功劳,而是看成一批科学家的功劳,那是当之无愧的。”

  名人屠呦呦获奖背后的努力故事

  今作为青蒿素研发成果的代表性人物,屠呦呦摘得了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也成为中国诺奖获得者中的唯一女性。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中的名句,是屠呦呦名字的出处,而鹿儿所食的那株野草,就是青蒿。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她的人生注定要与青蒿联系到一起,而这个国人企盼多年的诺奖,竟来得如此“中国风”。

  造福人类的“中国神药”

  “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在接受采访时,屠呦呦曾表示,“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屠呦呦,这位以往“圈外人”感到陌生的宁波籍女科学家,因为发现青蒿素——被誉为治疗疟疾的“中国神药”,进入公众视野,也进入了诺奖的视野。

  屠呦呦获奖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超过200万人。

  青蒿素的成果,出自40多年前我国一项被命名为“523”的疟疾防治科研项目。那个科研团队,包括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医研究院的屠呦呦。她被分在了中医药协作组,主要从中医角度开展实验研究。

  实验的过程漫长而复杂。光调查收集这一个过程,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便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这其中,青蒿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它能有效抑制寄生虫在动物体内的生长,但疗效却不持续,为了找到答案,屠呦呦又一头扎进文献堆。

  青蒿在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属我国南北方都常见的菊科草本植物。早在公元前2世纪,先秦医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它有所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它的抗疟功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古人为何将青蒿“绞取汁”,而不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了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这个细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为了获证青蒿素对人体疟疾的疗效,屠呦呦等人甚至勇敢地在自己身上首先进行实验。

  除了屠呦呦,这些人的名字也应该被记住:临床上验证青蒿素抗疟功效的李国桥,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并合成蒿甲醚的李英,率先研制复方蒿甲醚的周义清等等,他们都是拯救全球疟疾患者的中国药学家。

  值得注意的是,摘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凭借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果,是造福世界的疗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中药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寿旦说,屠呦呦早在2011年就获得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同样是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振奋浙江科学界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段树民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不容否认的是,这给中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带来启示,传统中药如果能与时俱进,在研发、制药等各个环节不断引入现代制药技术,就能取得更加深远的世界影响。”

  同时,在段树民看来,诺奖花落青蒿素也再度明确了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定的“风向”:不仅重视基础学科研究,也鼓励应用医药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的应用研究是振奋和激励,鼓舞我们在应用领域去攀登更高的山峰。”

  “这是中国自然科学特别是医学的零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药的价值。”寿旦对本报记者表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对中医药工作者们的一剂“强心针”,身边的同事和同行从下午开始都在热聊着这个话题。

  寿旦告诉记者,40多年过去,青蒿素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用,目前美、德等发达国家仍在进行着青蒿素结构改变方面的研究,研发更加有效、更少副作用的抗疟药物。“面对疟疾,当大多数的西药已经出现耐药性,靠开发青蒿素找到新的药物,开辟了一条药物开发的新路途。”

  “西药办不到的事情,也许我们的中药就能办得到。”在寿旦看来,源自植物、动物、矿物的中药在疗效和减少副作用方面拥有着不小的优势,中药更多地走向世界,有利于实现药物的多样性,更好地造福人类,青蒿素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中国科学家因在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又是我们浙江人,段树民表示: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开始,随着我国科研土壤的越发肥沃,随着浙江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建设的不断推进,未来的精彩值得期待。“属于中国、属于浙江人的第二个乃至更多的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

  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的大屏幕显示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的科研成果。图左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药用价值。新华社发

  挂念母校的老校友

  “我已经接到了50多个电话,有表示祝贺的,有要求采访的……”宁波效实中学校长周千红说,他的电话已经打得发烫了。但从他略显疲惫的声音中,仍能很容易地感受到抑制不住的喜悦。

  在北京时间5日下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宣布之前,周千红坦言并没有太关注结果。“在各大网站的预测报道中,热门人选都是些外国人。”直到从电视机里看到屠呦呦获奖的新闻,他仍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屠呦呦,正是效实中学48级的学生。

  “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时,我们师生就盼望着这位校友能再拿到诺奖,因为很多拉斯克奖的获奖者最后都拿到了诺奖。”周千红说,也正因为此,效实中学的师生们对每年颁出的诺奖都多了份牵挂,而在学校,这个老校友发现青蒿素的事迹也激励着不少学生走上了科学之路。

  这所已度过百年华诞的中学桃李满天下,仅两院院士校友就有15名。在学校校史陈列馆的显要位置,除了院士校友的照片,还挂着屠呦呦的照片,展列台上放着屠呦呦赠与母校的书。“学校百年校庆时,她有事不能赶回来,就专门托人从北京捎来了她写的书,就是讲青蒿素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在周千红的印象中,作为效实中学北京校友会校友的屠呦呦为人低调谦和,即使是在她摘得一系列国际大奖后也是如此,但她却毫不掩饰对于母校的深厚感情,总说着想常回来看看。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选择了一个在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生物药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中医研究院工作。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单位送她到中医学习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那时,屠呦呦自己也不曾想到,她的这些中西医相结合的学习背景,为她日后发现青蒿素打下重要的基础。

  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初高中也在效实中学读书,是屠呦呦的同学,他毕业后出国留学,回国后向曾经暗恋的屠呦呦大胆表白,而后他们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俩的同学陈效中说:“如今李廷钊在北京工作,家里的事都是他管,是个好丈夫。他们有两个女儿,在国外工作,都很出色,和屠呦呦一样做事认真。”

  让屠呦呦的不少同学印象深刻的是,搞中药研发的她总是在自己身上试药,只为获得最真实的体验。如今,她已经85岁高龄,但据她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屠老依旧在正常工作,依旧在带科研项目。

【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事迹】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屠呦呦事迹材料08-12

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事迹心得03-24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06-07

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郎平先进事迹12-15

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事迹学习心得06-05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学习心得06-13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通用05-30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肖卿福事迹材料09-28

屠呦呦2011年拉斯克医学奖获奖感言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