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28 12:11:2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节。本节课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但是他们还缺乏抽象概括能力,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0、8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2、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的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教学难点: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的变化而改变,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做游戏,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1、理解观察点、障碍点、观察的范围。

  课件出示:桃树下落了一地桃子,小猴在墙外向里张望。

  (1)、小猴爬到A点能看到哪些地方的桃子?指明说一说。

  (2)、师讲解怎样确定观察的范围。

  找到观察点(猴子的眼睛)和障碍点(墙的顶点),连接两点并延长与地面相交于一点。记作A′。

  (3)、通过比较,使学生充分理解“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和“看到的区域”的含义。

  2、如果小猴继续向上,爬到B处和C处,请你分别画出小猴爬到B处和C处时,它看到的墙内离墙最近的点B′、C′。并想一想它在B处和C处时又能看到墙内的哪些地方?

  3、比一比:小猴站在哪一点上看到的桃子最多?

  想一想:小猴看到的桃子的多少,与什么有关?(与观察点的高低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4、小结:小猴爬的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这说明,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观察到的范围也在变化。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越低,观察的范围越小。

  学到这里,我们可以想到哪一首古诗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试一试第1题。

  (课件出示)

  如图,有一辆客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

  解决问题(1)、(2)题。

  得出结论,观察点越远,看到的范围越大,观察点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小。

  2、试一试第二题。

  师:先演示路灯下其中一根杆子的影子,再让学生试着画一画。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影子就越短;离路灯越远,影子就越长。

  3、判断题。(课件出示)

  四、总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说一说观察的范围与什么有关?

  得出结论: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障碍点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反思:

  首先,从课前游戏开始,让学生感受观察点的远近变化,观察的范围也会有相应的变化,然后解释课题,并且让学生感受生活当中有数学,其次,借助猴子爬上树张望墙内桃子的情景,引导学生将眼睛、视线与观察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大量的猜想、画一画、试一试环节,其中证明:站得高,望的远,看到的范围大,东西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之后,我创设了影子、客车几个情景,使学生体会到影响着观察范围的大小的两个因素:观察点、障碍点。这一过程我是通过学生比划、课件演示学习的,整堂课学生学习气氛较好。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5篇)04-1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5篇03-19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反思03-30

医保报销的范围09-23

《荷花》的教学设计03-03

小鸟的教学设计04-09

《蚕丝》的教学设计04-03

《灯光》的教学设计06-12

赵州桥的教学设计04-23

生育保险的保险范围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