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五年级数学上册《找因数》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26 15:27:2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五年级数学上册《找因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0~11页《找因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找因数》教学设计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班级情况:本班现有学生70 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34人。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探索。

  学生分析:

  我班学生经过一年的接触和教学,能在新授课时注意听讲,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独立思考,不懂的问题能主动提出来寻求帮助。同时,能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学习的成果或发现及时的表达清楚,班级中求异思维的气氛浓厚。在四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解一些因数和积的概念。学习本单元的前三个课时后,学生已基本建立因数、倍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这些为学生能顺利学习和掌握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作好前期准备。

  三.教学内容分析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课教材设计以“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做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始,让学生在理解“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的前提下开始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的。

  在此基础上,引导并指导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思考的过程表达清楚。学生在思考“有几种拼法”时,一般会用乘法进行思考:几乘几等于12,然后再一对一对地找出1与12、2与6、3与4等12的因数。这一安排是借助“拼小正方形”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排列特点,理解抽象地找因数的方法。

  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交流,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体会用“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后,在设计找因数的练习题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反馈时注意学生能否有序思考。

  四、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经历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活动过程,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六、教具和学具: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游戏吗?

  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活动一:合作探究。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操作时,都有自己的拼法,下面把我们的学习成果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

  2、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

  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指名学生汇报拼法,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可能的拼法(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操作、探索的基础上,组内交流想法,再在班内交流汇报,让学生的语言得到相互交流、碰撞,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师: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吗?

  (学生独立写出算式并汇报)

  依学生汇报板书:1×12=12 2×6=12 12×1=12 6×2=123×4=12 4×3=12

  师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两道算式的因数一样?

  学生观察算式,找出因数一样的算式。

  师:那么,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引导学生说出能用3种方法表示,这三种方法是:1×12=12 2×6=12 3×4=12,并指明算式一样时选择其中一种说出来。

  板书:12=1×12=2×6= 3×4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12的因数有哪几个?

  (学生说出12的因数有:1、12 、2、6、3、4。)

  师: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根据刚才的操作交流,请同学们说一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汇报,可以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用乘法思路想,看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通过拼一拼(或画一画)、说一说、找一找等直观手段获得感性认识,帮助理解抽象地找因数的方法。】

  3、引导得出“有序思考”的方法。

  师: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寻找因数的方法。那么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再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发言小结:

  找一个数的'因数,要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即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地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也不遗漏。

  师:请同学们按顺序说出12的因数。(学生汇报)

  板书:12的所有因数有:1、2、3、4、、6、12。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活动二:勇于尝试

  课本“试一试”

  1、学生独立思考

  师:同学们用刚才学的方法,能否分别找出9和15的因数呢?(学生动手操作、演算、分析,得出结论)

  巡视指导,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指明按从小到大,一个一个有序地说,以免遗漏。

  活动三:比本领《看谁找得快》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9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投影展示1、2题,让学生说一说,集体评价。)

  活动四:画一画,找一找。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拼长方形找因数,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请做第9页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让1名学生到黑板上的小方格中画,并把因数找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活动四:应用找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投影: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

  师: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来解决排队问题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谁能介绍不同的排队情况

  生1:每行8人可以排成6行,也可以每行6人排成8行。

  生2:每行12人可以排成4行,也可以每行4人排成12行。

  生3:每行24人可以排成2行,也可以每行2人排成24行。

  生4:每行48人可以排成1行,每行1人排成48行。

  生5:还有一种,每行16人可以排成3行,也可以每行3人排成16行。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排法呢?

  生:没有了。

  师:同学们想一想,一共有几种排法呢?

  生:一共10种排法。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排队法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生1:每种不同排法的数都是48的因数。

  生2:每种排队的方法和拼长方形一样,都是利用了找因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利用找因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三)应用拓展。

  (媒体演播:春天到了,同学要去一块长方形的空地上植树,学校一共运来64棵树苗,怎样栽树苗才能合理美观呢?)

  师:同学们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班内交流:

  生1:每行8棵可以栽8行。

  生2:不行,如果每棵树的间隔一样,栽出来的是正方形。

  生3:每行32棵可以栽2行。

  生4:这样,栽得太长了,也不算好看。还是每行16棵栽4行好看。

  师:谁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把这一道题总结一下呢?

  生:先把64的因数全部找出来,它们分别是1和64,2和32 ,4和16,8和8,然后看看哪两个数拼出来的是长方形,再看看哪两个数拼起来的最合理美观。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棒!鼓掌。

  (四)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生1:我学会了用拼图形的方法找因数。

  生2:我学会了用找因数的方法设计图形。

  生3:我学会了用找因数的方法设计队形。

  生4:我学会了用找因数的方法植树。

  生5:我学会了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排队、植树、排桌子、分小组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奥秘,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去看一看,想一想,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三、出场活动

  五、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使我认识到,只要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来构建新知识,那么,教学过程将会变的更精彩而富有活力。

  1、提供操作空间让学生在“做中学”。在课的导入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事先准备了12个小正方形,学生通过拼长方形、观察长方形长、宽用小正方形个数的特点,逐步引出找因数的方法。学生在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后,又让学生参与“勇于尝试”、“比本领:看谁找得快”、“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 的思想。

  2.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这节课中,我紧密的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比如:“学生排队”、“学生植树”,在这些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自主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重复再现,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具体的情境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交流汇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3.拓展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应用实践的机会。在尝试与练习的过程中,我设计了 “勇于尝试”、“比本领”、“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此外,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了学生的差异,尊重了学生的差异,还注意到了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实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五年级数学上册《找因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04-06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精选10篇)04-12

《找骆驼》教学设计15篇04-01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03-24

找次品教学设计8篇04-05

《找规律》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7-02

找春天教学设计通用15篇03-04

找春天教学设计集锦15篇10-23

数学教学设计12-27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