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27 12:04:5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因数和倍数是学习的重点,在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都用直观教材引入乘法算式,然后直接讲说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人教版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认识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能够熟练的求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3、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是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再比如:我们班的曹雪飞与贺正博之间是同桌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我们可以说曹雪飞是贺正博的同桌,或者说贺正博是曹雪飞的同桌,而不能说曹雪飞是同桌!在数学王国里,在整数乘法中也存在着这样相互依存的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体会关系,再通过同桌关系让学生体会相互依存,不能独立存在,进而为因数与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一)1、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说:图上有两行飞机,每行六架,一共有12架。(注意培养学生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即:数学语言要求简练严谨)

  教师 :你们能够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2×6=12

  2.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注:由乘法算式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不能独立存在。)

  3.教师出示图2:师:根据图上的内容,可以写出怎样的算式?

  3×4=12

  从这道算式中,你知道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进而加深因数倍数关系的认识。)

  教师小结: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4、师:谁来说一道乘法算式考考大家。

  (指名生说一说)

  5、让其他学生来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注:可以让几位学生互相说一说。)

  6、看来都难不住你们,那老师来考考你们:18÷3=6在这道算式中,谁来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设计意图:18÷3=6是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逆向性)

  (二)找因数:

  1、师:我们知道了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从上面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知道,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12的因数有: 1,2,3,4,6,12. 那么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呢?

  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注意:请同学们四人以小组讨论,在找18的因数中如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师:18和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请同学们观察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 ),而最大的一定是( ),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索、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3、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数

  1、2、3、6、9、18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三)找倍数:

  1、我们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了,那如何找一个数的倍数呢?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

  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再找3和5的倍数。

  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

  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让学生观察2、3、5的倍数,说一说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试着总结: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这节课的学习所得。

  四、拓展延伸。

  1、教材16页练习二第5题。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这四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检查。

  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因数和倍数个数方面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整数的乘除运算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自主探索和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例1:

  1、观察算式的特点,进行分类。

  (1)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你能把这些算式分类吗?

  (2)交流学生的分类情况。(预设:学生会根据算式的计算结果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第二类是被除数、除数都是整数,而商不是整数。

  2、明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1)同学们,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我们就说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2)在第一类算式中找一个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3)强调一点:为了方便,在研究倍数与因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数的除法算式”中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简洁明了,同时为学习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进行有效铺垫。

  3、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

  (1)独立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2)我们能不能说“4是因数”“24是倍数”呢?表述时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正确表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是单独存在的。我们不能说4是因数,24是倍数,而应该说4是24的因数,24是4的倍数。

  4、理解一个数的“因数”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数”的区别以及一个数的“倍数”与“倍”的区别。

  (1)今天学的一个数的“因数”与以前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区别呢?

  课件出示:

  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是相对于“积”而言的,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分数;而一个数的“因数”是相对于“倍数”而言的,它只能是整数。

  (2)今天学的“倍数”与以前的“倍”又有什么不同呢?

  “倍数”是相对于“因数”而言的,只适用于整数;而“倍”适用于小数、分数、整数。

  (3)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与学生已学过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以及“倍”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比较容易混淆,这也是学习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意义的难点。通过观察、对比、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的“因数”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数”的区别以及一个数的“倍数”与“倍”的区别。

  (二)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例2:

  1、探究找18的因数的方法。

  (1)18的因数有哪些?你是怎么找的?

  (2)交流方法。

  预设:方法一: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通过除法算式找18的因数。

  因为18÷1=18,所以1和18是18的因数。

  因为18÷2=9,所以2和9是18的因数。

  因为18÷3=6,所以3和6是18的因数。

  方法二:根据寻找哪两个整数相乘的积是18,寻找18的因数。

  因为1×18=18,所以1和18是18的因数。

  因为2×9=18,所以2和9是18的因数。

  因为3×6=18,所以3和6是18的因数。

  2、明确18的因数的表示方法。

  (1)我们怎样来表示18的因数有哪些呢?怎样表示简洁明了?

  (2)交流方法。

  预设:列举法,18的因数有:1,2,3,6,9,18。

  图示法(如下图所示)。

  3、练习找一个数的因数。

  (1)你能找出30的因数有哪些吗?36的因数呢?

  (2)怎样找才能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获得找一个数的因数的不同方法,在练习中体会“一对一对”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因数,避免遗漏或重复。初步感受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以及“最大因数、最小因数”的特征。

  (三)找一个数的倍数

  教学例3:

  1、探究找2的倍数的方法。

  (1)2的倍数有哪些?你是怎么找的?

  (2)交流方法。

  预设:方法一:利用除法算式找2的倍数。

  因为2÷2=1,所以2是2的倍数。

  因为4÷2=2,所以4是2的倍数。

  因为6÷2=3,所以6是2的倍数。……

  方法二:利用乘法算式找2的倍数。

  因为2×1=2,所以2是2的倍数。

  因为2×2=4,所以4是2的倍数。

  因为2×3=6,所以6是2的倍数。……

  (3)2的倍数能写完吗?你能继续找吗?写不完怎么办?

  (4)根据前面的经验,试着表示出2的倍数有哪些?(预设:列举法、图示法)

  2、练习找一个数的倍数。

  你能找出3的倍数有哪些吗?5的倍数呢?

  【设计意图】在理解“倍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初步感受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以及“最小倍数”的特征。

  (四)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特征

  1、从前面找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交流。

  3、归纳总结。

  预设: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倍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五)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1题。

  (1)想一想,怎样找不会遗漏、不会重复?

  (2)哪些数既是36的因数,也是60的因数?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再次体会“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和“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同时,渗透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意义。

  2、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答案。

  (2)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设计意图】渗透5的倍数的特征。

  3、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答案。

  (2)你能改正错误的说法吗?

  (六)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写不同的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

  2、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3、在探索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由于学生对辨析、理清除尽和整除的关系、整除的两种读法等易混淆的概念,使学生明确了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时,必须是以整除为前提,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独立存在。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把重点定位于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是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一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一张写有自己学号的卡片。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明确探究目标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1、操作激活。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类数?

  生:自然数,小数,分数。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请你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根据摆成的不同情况写出乘、除算式。

  2、全班交流。

  1×12=12 2×6=12 3×4=12

  12×1=12 6×2=12 4×3=12

  12÷1=12 12÷2=6 12÷3=4

  12÷12=1 12÷6=2 12÷4=3

  师:在这3组乘、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

  生汇报。

  师:(指着第②组)像这样的乘、除法式子中的三个数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说法,你们想知道吗?请看课本p12。

  师: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说呢?

  生: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师:也就是说,2和12、6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几组算式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师:说得真好,从上面3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数。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根据这些算式研究数学新本领。因数和倍数。

  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3、举例内化:

  你能写出一个算式,让你的同桌找一找因数和倍数吗?(学生互说,教师巡视找出典型例子)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师:第(3)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见,请反对意见的同学说说理由。

  生:因为没有说明18是谁的倍数,所以不对。

  师:你认为怎样说才正确呢?

  生:我认为应该这么说:18是3和6的倍数,3和6是18的因数。

  师强调: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也就是说: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

  二、自主探究,找因数和倍数

  1、拓展提升,主动建构:

  ⑴迁移尝试:请学生试着找出36的所有因数。

  ⑵交流方法:教师即时捕捉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基础性教学资源,并及时创生为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评价,在评价中探究,在发现中建构。预计学生会有这样几种情况出现:一是写得多与少的区别,二是找的方法上的区别。具体表现为:一是无序、没有方法地写出了一些,如2,3,6,而且仅此写出了几个;二是有顺序地用乘法( )×( )=36的方法,一对一对地写出了1,36,2,18,3,12,4,9,6,但没有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写;三是用除法36÷( )=( )的方法想,而且是有顺序地从小到大全部写出: 1,2,3,4,6,9,12,18,36。

  ⑶启迪思考: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找一个数的因数时要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方法可以有:

  用乘法( )×( )=36的方法,一对一对地写;

  或者是用除法36÷( )=( )的方法想,而且是有顺序地从小到大全部写。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板书)

  ⑷试一试找20的所有因数。

  ⑸介绍36的因数的另一种写法----集合

  用集合形式写18的因数

  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请学生写出6的倍数。预计学生在写6的倍数时,会有这样几种情况出现:一是写得多与少的区别,二是找的方法上的区别。具体表现为:一是无序、没有方法地写出了一些,6二是有顺序地用乘法口诀写6,三是用加法的方法,每次递加6;四是用除法想,( )÷6=1、( )÷6=2、( )÷6=3的方法写。同时可能还会有学生在教师宣布时间到的时候会因为6的倍数写不完而抱怨时间太少。

  请写得又多又快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好方法、小窍门。在此基础上交流评价小结方法。(评价时突出有序思维的策略)

  3、迁移内化,自主探究:

  ⑴尝试迁移:请学生尝试迁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写出2的倍数和5,4,7的倍数。

  2的倍数有:2,4,6,8,10,12……

  5的倍数有:5,10,15,20,25……

  ⑵引导观察:请学生观察以上这些数的倍数,有什么发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还记得因数吗,出示课件

  观察:看一看这些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36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是36,……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三、变式拓展,实践应用

  指导学生做书本“练习二”的第2题和第3题。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约数和倍数”,你有哪些收获?

  课堂练习: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游戏规则:

  (1)一位同学提出所要找的朋友的要求,例:“我的因数在哪里?”或“我的倍数在哪里?”

  (2)相应学号的同学站起来,其他同学判断是否正确。

  作业安排:

  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猜老师年龄,给出范围:老师的年龄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材12-13<<因数和倍数>>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生自学让学生理解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明确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2 、通过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以及热爱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特别想听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你们愿意唱给老师听吗?

  生:(可以)生唱。

  师: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妈妈姓什么吗?

  生:我妈妈姓马。

  师:我们叫她马阿姨可以吗?

  生:可以。

  师:你能用马阿姨和陈果说一句话吗?

  生:马阿姨是陈果的妈妈,陈果是马阿姨的儿子。

  师:能不能单独的说马阿姨是妈妈,陈果是儿子?

  生:不能。因为他们不能分开,必须说谁是谁的妈妈,谁是谁的儿子。

  师:其实在数学中也有这样的两个数,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他们也是不能单独存在的,那就是——《因数和倍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师:板书因数和倍数。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想知道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生2: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

  生3: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师:这些问题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你们自己去学习?

  生:我们自己学习。

  【评析:用学生最熟悉的歌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此从熟悉的母子或父子关系出发,让学生理解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为理解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作铺垫,体现了数学来源与生活。】

  二、自学引导

  1 、请同学们带着想知道的问题先自学教材12-13,然后完成学案一

  2 、检测自学情况

  (一)填空

  (1) 3×4=12

  3是12的( ) 4也是12的( )

  12是3的( ) 12也是4的( )

  2×6=12

  2和6是12的( ) 12是2和6的( )

  1×12=12

  1和12是12的( ) 12是1和12的( )

  12的因数有:( )

  (2) a×b=c (a、b、c均为非零自然数)

  a是c的( ) b是c的( )

  c是a的( ) c是b的( )

  (二)判断

  (1)因为0.8×5=4 所以0.8是4的因数。( )

  (2)因为3×6=18 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

  (3)因为24÷6=4所以24是6的倍数,4是24的因数。

  (生自学并完成学案一,师指导)

  师:有谁愿意把你的学习作品展示大家。

  生:展示学习作品。

  师:看了张江楠的学习作品你想说点什么?(没有学生举手)你们没有问题,那老师有问题请教你们了。

  师: 在 a×b=c 中, 为什么a、b、c均为非零自然数?

  生:为了方便,我们研究因数和倍数只是整数(不包括零)

  师:请同学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因为0.8×5=4 所以0.8是4的因数。( )这句话对吗?

  生:不对,因为0.8是小数不是整数。

  师:因为3×6=18 ,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这句话对吗?

  生:不对,因为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是不能单独存在的。

  师:因为24÷6=4所以24是6的倍数,4是24的因数。

  生:对

  师:请读 a×b=c (a、b、c均为非零自然数)

  a是c的( 因数 ) b是c的( 因数 )

  c是a的(倍数 ) c是b的( 倍数 )

  生:齐读。

  师:通过你们的自学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你们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吗?

  生:会

  师:我们试试行吗?

  生:行

  师:来个大的,还是小的。

  生:来个大的。

  师:30可以吗?

  生:可以

  师:学号是30的因数的请起立,(不完整)看来找一或几个不难,要找得既准确又完整,就需要方法了。你们有没有信心自己去探究。

  生:有

  师:那好,你们4人小组合作找出30的因数,并完成学案二。

  【评析: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学案,体现了学在前,老师指导在后,充分让学生独立思考,获取知识。这样通过自学----完成学案---适时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三 、合作学习探究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1 、小组合作找出30的因数有哪些?(有乘法和除法两种,用你们最喜欢的方法)。再组内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 )×( )=( )

  ( )×( )=( )

  ( )×( )=( )

  ( )×( )=( )

  30的因数有:( )

  ( )÷( )=( )

  ( )÷( )=( )

  ( )÷( )=( )

  ( )÷( )=( )

  30的因数有:( )

  (1)你们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的?

  (2)你们找一个数的因数是怎样才能做到既准确,又完整的?

  (3)你们找一个数的因数是找到什么时候为止?

  2、小组汇报

  生1:30的因数有(1 2 3 5 6 10 15 30)

  师: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的?

  生1:1×30=30找到1 30

  2×15=30找到2 15

  3×1030找到3 10

  5×6=30找到5 6

  生2::30÷1=30找到1 30

  30÷2=15找到2 15

  30÷3=10找到3 10

  30÷5=6找到5 6

  生5:从1开始去乘一个数等于30的两个数就是30的因数。

  生6:用30除以1到它本身能整除的就是30的因数。

  生7:从1开始有序成对找到重复或接近为止

  3 、引导学生总结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从1开始用乘法或除法有序成对的找,找到重复或接近为止。

  【评析:找一个数的因数级发及发现归纳其特点,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归纳出找一个因数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主体。】

  四、目标检测

  1、 找36、28的因数

  (采用师生对口令方法,强调重复写一个)

  2、先找出下列各数的因数,再观察这几组数据你有什发现写在括号里。

  8的因数有:( )

  11的因数有:( )

  15的因数有:( )

  24的因数有:( )

  你的发现是( )

  3你的学号是( )

  你学号的因数有( )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习作品并汇报

  生1:我发现了每个数的因数都有1。

  生2::我发现了每个数的因数都有他本身。

  生6:我发现了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

  生7:我发现了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因为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

  生齐读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游戏:

  师:学号是25的因数的同学请起立。

  学号是48的因数的同学请起立。

  学号是18的因数的同学请起立。

  1号你为什么不坐下

  生:因为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坐下了还要起立。

  师:同学们想挑战老师吗(想)比老师叫起立的人多。

  生1:30的因数

  生2:学号有两个因数的请起立。

  生3:学号有三个因数的请起立。

  生7:学号有因数1请起立。

  生8:学号因数最大是自己学号的请起立。

  【评析:找一个数的因数,归纳发现找因数的方法并不是难事,而对“一个数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因数是1”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让学生做练习的同时发现规律,同时通过游戏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在游戏中体会数学的乐趣。实现了巧练、活练,真正把数学运用于生活。】

  五、总结反思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如果还有不懂的小组内讨论。

  【总评析:本节课总的可用六个字来概括,“引拨补、疑思用”师,即,教师:引——拨——补;学生:疑——思——用。学生通过自学,教师引导,产生疑问,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分析、领悟,再加上教师的点拨,让全体学生进行反思、掌握学法、建构数学模型,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让学生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运用——拓展提高,经历了学习数学的过程,真正体会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本节课“虽已毕,但趣犹在”,留给我们回味的很多。】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30的因数有:1 2 3 5 6 10 15 30

  有序 成对 准确 完整

  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学过程:

  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

  1、师:(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2、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

  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指名说一说)

  4、师: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

  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并举例说明。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略)

  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

  7、师: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

  1、师出示:73。让学生思考着它是不是质数。

  师: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同学们都说“是呀”。)师:这表从哪来呢? (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这上面是1到100这100个数,它不是质数表,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2、让学生动手制作质数表。

  3、集体交流方法。

  三、练习巩固:完成练习四第

  1、2题。

  四、课题小结:

  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

  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2、使学生依据因数和倍数的含义以及已有乘、除法知识,通过尝试、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类最早对数学的研究就是从自然数开始的。看似简单的自然数,里面蕴藏着无穷的知识和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自然数的一些知识。 (课件出示:12个小正方形)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里有12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大家可以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吗?生:可以。

  师:怎样拼成一个长方形呢?谁能用一个乘法算式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

  生1:1×12=12生2:2×6=12生3:3×4=12 (板书:1×12=12 2×6=12 3×4=12)师:还有吗?生:没有了。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算式,(点击课件)根据1×12=12,大家猜猜看,他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生:每排摆12个,摆一排。

  师:这是一种情况,还有别的可能吗?生:每排摆1个,摆了12排。

  师:是这样摆的吗?(点击课件出示摆法)师:根据2×6=12,你能猜出它的摆法吗?

  生:每排摆6个,摆了2排。每排摆2个,摆了6排。师:像这样吗?(点击课件出示摆法)

  师:我们来看最后一个乘法算式3×4=12,这个算式刚才是哪位同学说的?你能说说你的摆法吗?

  师:每排摆4个,摆了3排。也有可能每排摆了3个,摆了4排。(边说边点击课件出示)大家同意吗?生:同意。

  师:同学们可别小看这三个乘法算式,它们不但可以清楚的表示出这几种拼法,而且还蕴含着其他的数学知识呢。我们就以3×4=12这个算式为例,在数学里面,我们就说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反过来说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

  二、加强概念的理解。(5分)

  师:还有两个乘法算式呢,大家知道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生:知道。

  师:同桌两人相互说说吧。开始师:谁来说第一个算式?(点击课件)

  生:1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因数。12是1的倍数,12是12的倍数。师:同意吗?

  生:同意。(点击课件出示)师:2×6=12这道算式谁来说一说?

  生:2是12的因数,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是6的倍数。师:说得真好,刚才两位同学表述得非常完整。因数和倍数就像一对好朋友,我们在说的时候一定要说清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缺一不可。(课件出示)

  师:通过这三道乘法算式我们找出了12的因数,12的因数有哪些呢?一起来说一说。引导学生一组一组的说。师:12还有其它的因数吗?生:没有了。师: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课件出示)

  三、探索寻找因数的方法。(10分)

  师:这里还有5个数,大家看看哪两个数之间存在因数与倍数的关系?谁来说一说?

  (课件出示2,3,5,18,25)生自由发言。

  师:我刚才听到好几个数都是18的因数。哪位同学能在这5个数中找出18的因数到底有哪几个?生1:2,3生2:18 ……

  师:看来我们要找出18的一个或两个因数很容易,(在所有的'整数中,18还有其它的因数吗?)怎样才能把18的所有因数都找出来呢?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讨论完后把方法写出来。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一组来说说你采用的是什么方法?生1:1×18=18 2×9=18 3×6=18生2:18÷1=18

  18÷2=9

  18÷3=6 ……

  (展示三个小组的做法)师:大家琢磨琢磨这几种看似不同的方法有相同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发现其实都是运用了乘法口诀,通过一个算式能找出两个因数,也可以说是一对因数)

  师:很有道理。我们一起来看看18的因数是怎样一对一对找出来的。首先由1×18=18,我们可以找到…生:1和18生:由2×9=18,我们可以找到2和9,由3×6=18,我们可以找到3和6。

  板书:6

  师:找完了吗?生:找完了。

  师:我们把18的因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完整的说一遍。 (学生齐说,老师用手势引导)下面我们把它写下来。

  (师板书:18的因数有1,2,3,6,9,18)

  师:18的因数还可以像这样表示(点击课件出示集合图)

  师:我们刚才找出了18的所有因数,大家认为要想把一个数的因数找完整应该注意些什么?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师:你说得真好。还有需要注意的吗?生:要一对一对的找。

  师:这两位同学总结的方法很不错,大家听清楚了吗?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生1:有序的、一对一对的找。师:你来说一说。

  生2:有序的、一对一对的找。

  师:对,按照大家说的这种方法我们就能很快的把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找出来。那找到什么时候为止呢?请大家看18的最后一对因数是几和几?生:3和6。

  师:为什么不接着往下写了?生答。

  小结:其实找因数就像我们数学中的相遇问题。最开始是1和18,离得很远,接着是2和9,有点近了,再接下来是3和6,更近了。3和6之间的整数只有4和5,都不是18的因数,所以没必要再往下找。

  尝试练习:

  师:请大家按照这种有序的一对一对的找的方法试着找一找30和36的所有因数。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30的因数你是怎么找的? (投影展示)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吗?和他一样的请举手。

  师:既然大家都用了这种方法,那么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同学们,30的最后一组因数是5和6,找到这儿的时候还需要继续找吗?为什么?

  生:因为5和6已经挨着了,它们之间已经没有整数了。

  师:说得真好,我们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对一对地找出了30所有的因数。36的因数谁来说一说。生汇报,课件演示。

  (出示到6和6时,还找吗?)生:不找了。师:因为…

  生:因为6和6已经重合了,它们之间更不可能有其它的整数。师:最后一组出现了两个相同的因数,怎么办?生:我们就可以只写一个。 (演示:去掉第二个)

  师:36的因数有哪些?请大家有顺序的说一说。 (生说,课件演示)

  四、观察发现因数的特点。(3分)

  师:找一个数的因数大家会了吗?生:会了。师:下面老师口述两个数,看看哪个同学能够很快地说出它的所有因数。我们来比一比。师:1的因数有…生:1师:还有吗?生:没有。师:7的因数呢?生:1、7。

  师: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大家掌握得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所找的这些数的因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生:所有的数的因数都有1。

  (课件出示)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 1 ),师: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什么?生:它本身。

  (课件出示: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师:既然一个数有最大的因数,那么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

  五、找一个数的倍数。(10分)

  师:我们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那么找一个数的倍数大家会吗?试一个怎么样?生:好。

  (课件出示:你能找出多少个2的倍数)

  师:同桌相互说着听一听。(师板书:2的倍数有)师:谁来说一说?

  生:2,4,6,8,10……(生边说师边板书)师:写得完吗?生:写不完。师:那怎么办?

  (引导学生用省略号表示)

  一个数的倍数同样可以用集合图表示(点击课件,出示集合图)师:2的倍数我们是找出来了,谁能告诉我,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得吗?生:2×1=2 2×2=4 2×3=6 2×4=8 2×5=10…

  师:找2的倍数我们可以2来分别乘1、2、3、4、5…所得的积就是它的倍数了。找其它数的倍数我们能用这种方法吗?生:能。

  师:请大家试着在这条数轴上找出3的倍数。一起说一说。 (课件演示)师:说得完吗?生:说不完。

  师:这还有两个数5和7,哪位同学能够很快的说出它们的倍数。(课件出示)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师:通过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生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生2: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 (课件跟随出示: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

  师:今天的新知识即将告一段落,下面的一些题大家看看会做吗?

  六、练一练:(3分)

  1、投影出示填空题。

  ① 24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

  ②只有一个因数的数是()

  ③ 15的因数有()。

  ④ 6的倍数有()(写出5个)

  ⑤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

  师:大家说得真棒,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说的对吗?

  2、谁说得对?(投影出示)

  师:看来凭这几道题要想难倒同学们,还真不容易,不过我还真不想放弃,这还有两道题,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猜一猜(1分)考考你

  师;看来我不想放弃都不行了,同学们太聪明了。

  七、 小结。(2分)

  师:聪明的同学们,谁能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八、拓展(3分)

  师:既然我们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那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编号的所有因数写下来。

  生开始写。

  师:编号是6的同学请站起来,你真幸运,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6的因数。

  课件出示。

  师:我们如果把最大因数它的本身去掉,从剩下的三个因数中你会发现什么?

  生:1+2+3=6

  师:这剩下的因数和刚好等于6,也就是说刚好等于这个数的本身。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完全数,也叫完美数。我们全班同学的编号中大家知道有几个完美数吗?

  生:……

  师:只有两个。在1到40000000之间只有5个完美数。最早研究完美数的是生活在2500年前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到2004年,人们在无穷无尽的自然数里,一共找出了40个完美数。我们一起来看看前6个完美数。当然,人们至今仍然没有停止寻找完美数的步伐。同学们,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也应该有科学家的这种孜孜不倦,认真执著的精神。

  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88—9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因数、倍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小正方形。

  师:想不想知道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

  生:想。

  师:多少个?

  生:12个。

  师:想一想你能不能把这12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呢?

  生:能。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师:增加一点难度,用一道算式说明你的想法,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是怎么摆的,好吗?

  生:好!

  学生汇报:

  生1:1×12=12

  师:他是怎么摆的?

  生:一行摆1个,摆了12行;也可以一行摆12个,摆1行。

  课件出示摆法。

  师:把第一种摆法竖起来就和第二种摆法一样了,我们把这两种摆法算作一种摆法。(用课件舍去一种)

  生2:2×6=12

  师:猜一猜他是在怎么摆的?

  生:一行摆2个,摆了6行;也可以一行摆6个,摆2行。

  师:这两种情况,我们也算一种。

  生3: 3×4=12

  师:他又是怎么摆的?

  生:一行摆3个,摆了4行;也可以一行摆4个,摆3行。

  师:还有其他摆法吗?

  生:没有了。

  师:对,如果把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就只有这三种摆法,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三种摆法,更不要小看了这三种摆法下面的三道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的新课就藏在这三道乘法算式里面。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

  2.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师:我们以3×4=12为例,在数学上可以说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12也是4 的倍数。这里还有两道算式,同桌两个同学先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学生汇报:任选一道回答。

  生1:12是12的因数,1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是1的倍数。

  师:说的多好啊!虽然有点像绕口令,但数学上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再一起说一遍。

  师:还有一道算式,谁来说一说?

  生:2是12的因数,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师明确: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所说的因数和倍数都是指自然数,(0除外)。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没有发现12的因数一共有哪些? (生边说老师边有序的用课件出示12的所有的因数。)

  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因数和倍数,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行不行?先自己试一试。

  3、5、18、20、36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教学寻找因数的方法。

  1、找一个数的因数。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因数和倍数已经掌握的不错了。不过刚才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一个奥秘,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现了吗?谁能在五个数中把哪些数是36的因数一口气说完?

  师:说出几个36的因数并不难,关键是怎样找的既有序又全面,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

  生:有。

  师:老师提个要求:

  1)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交流。

  2)把这个数的因数找全以后,把你的方法记录在下面。并总结你是怎样找的。

  2、探索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找一名有代表性的作业板书在黑板上。

  师:他找对了吗?

  生:没有,漏下了一对。

  师:为什么会漏掉?仅仅是因为粗心吗?

  生:不是,他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找!

  师:那么要找到36所有的因数关键是什么?

  生:有序。

  师生共同边说边有序的把36的所有的因数板书出来。 师:还有问题吗?

  生:没有了。

  生:你们没有,老师有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找到6就不再接着往下找了?

  生:再接着找就重复了。

  师:那么找到什么时候就不找了?

  生:找到重复了,就不在往下找了。

  师、生共同总结找因数的方法。(一对一对有序的找,一直找到重复为止)。

  师:有失误的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调整。

  3、巩固练习。

  找出下面各数的因数。

  4、寻找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找一个数的因数,并总结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学生非常喜欢,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

  四、教学寻找倍数的方法。

  1、找一个数的倍数。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因数,那么你能像刚才一样有序的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倍数吗?

  生:能!

  师:试试看,找个小的可以吗?

  生:行!

  师:找一下3的倍数。30秒时间,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 ??

  师: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写不完。

  师:为什么写不完?

  生:有很多个!

  师:那怎么才能全都表示出来呢?

  生:可以加省略号。

  师:你太厉害了!你把语文上的知识都用上了,太真聪明了!难道不该再来点掌声吗?

  师:谁能总结一下你是怎样找到的?

  生:从小到大依次乘自然数。

  师:你真会思考!

  课件出示3的倍数。

  2、找5、7的倍数。

  师:我们再来练习找一下5的倍数。

  生:5的倍数有:5、10、15、20、25??

  生:7的倍数有:7、14、21、28、35??

  师:你能像总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一样,来总结一下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生:能!

  学生总结: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设计意图】在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时,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去合作交流,并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丰富了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中发展自我。

  四、知识拓展

  认识“完美数”。

  师:(课件出示6的因数)在6的因数中还藏着另外一个秘密,(这是孩子们都瞪大眼睛在看,在听!)我们把6的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去掉,剩下1、2、3,然后把它们再加起来又回到6本身,数学家给这样的数起了一个名字,叫“完美数”。依次出示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到第六个完美数。

  小结:其实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秘密还有很多,它们在等待着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研究、去探索。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反思:

  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36的因数,对于刚刚对倍数因数有个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这里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找36的因数,我巡视了一下三分之一的学生能有序的思考,多数学生写的算式不按一定的次序进行。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找36的因数,如何找不重复也不遗漏。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刚才的方法进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这时如果再给予有效的指导和总结就更好了。

  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

  教材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学会用列举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过程与方法:借助直观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后列出乘法算式,最后结合乘法算式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教材第5页例1。

  12÷2=6 9÷5=1.830÷6=5 2÷3=0.6

  26÷8=3.5 19÷7≈2.7120÷10=2 21÷21=163÷9=7

  (1)观察: 引导观察例1中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都是除法算式)

  (2)分类:你能把上面的除法算式分类吗?

  学生分类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根据是否整除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 12÷2=620÷10=2 30÷6=5 21÷21=1 63÷9=7 第二类 9÷5=1.8 19÷7≈2.71 2÷3=0.626÷8=3.25

  2、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数的整除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

  二、探索新知:

  (一)明确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教学例1)

  1. 教师引导。教师指出: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

  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2. 学生尝试。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第一类的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3. 深化认识。师:通过刚才的说一说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因数和倍数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不能单独存在。我们不能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而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例如,30÷6=5,30是6和5的倍数,6和5是30的因数。教师强调,并让学生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O)。

  4. 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小结:如果a÷b =c(a,b,c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就是b和c的倍数,b和c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二)探索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教学例2)

  1. 出示例2:18的因数有哪几个?

  (1) 学生独立思考。

  师: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想一想18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

  18÷1=18,l和18是18的因数;18÷2=9, 2和9是18的因数;18÷3=6, 3和6是18的因数。引导学生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每两个因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用句号结束,即18的因数有:1,2,3,6,9 ,18。

  (2)小组合作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明找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只要想18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并且要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避免遗漏。如果学生还有其他想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3)采用集合图的方法。

  教师指出也可用右面的集合图来表示18的全部因数。明确:用图示法表示18的因数时,先画一个椭圆,在椭圆的上面写上“18的因数”,再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规律地写在椭圆里,每两个因数之间也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不加句号。

  (4)练习。让学生找出30的因数和36的因数,并组织交流。

  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二”第1、6题。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证正。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12÷2=6 12是2和6的倍数

  2和6是12的因数 18的因数有1,2,3,6,9,18。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作业: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2(1)题。

  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 篇9

  第二课时:因数与倍数(2)

  教学内容:

  教材P6例3及练习二第2(1)3~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找出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0,28,42的因数有哪些?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这些数的因数个数的?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二、探索新

  1、探索找倍数的方法。(教学例3)

  出示例3:2的倍数有哪些?

  师:你会找2的倍数吗?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看谁写得又对、又快、又多!准备好了吗?开始!

  师:时间到,你写了多少个2的倍数?生1:15个。生2:24个。

  师:大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呢?

  生1:我是用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这样写下去的。

  生2:我也是用乘法,用2去乘1、乘2……

  师:哪些同学也是用乘法做的?

  师:你们都是用2去乘一个数,所得的积就是2的倍数。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我用的是除法,用2÷2=1,4÷2=2 6÷2=3??依次除下去。

  师:很好!如果给你更长的时间,你能把2的倍数全部写出来吗?

  师:为什么?(因为2的倍数有无数个)

  师:怎么办?(用省略号)

  师:通过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2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追问:你能用集合图表示2的倍数吗?

  学生填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核对。

  (4)即时练习。让学生找出3的倍数和5的倍数,并组织交流。学生举例时可能会产生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错例进行适时剖析。

  4、反思提炼。师:从前面找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集体交流,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点:

  (1)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三、巩固提升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二”第4、5、6、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证正。

  集体订正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认识以下几点:

  (1)第4题“15的因数有哪些?”和“15是哪些数的倍数”答案是一样的。

  (2)第5题中的第(2)小题是错的,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第(4)小题也是错的,因为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不含小数。

  (3)思考题:两数如果都是7(或9)倍数,它们的和也一定是7(或9)的倍数,即如果两数都是n的倍数,它的和也是n的倍数。

  2、利用求倍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出示:妈妈买来几个西瓜,2个2个地数,正好数完,5个5个地数,也正好数完。这些西瓜最少有多少个?

  理解题意,分析解答。

  教师提示“2个2个地数,正好数完,说明西瓜的个数是2的倍数,5个5

  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内容:

  因数与倍数(P12-13例1及P15题1、2)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指名生说一说)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

  齐读教材第12的注意。

  二、自学预设:

  1、仔细看例一,什么叫因数和倍数?像这样的乘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之间还有另一种说法,你想知道吗?

  2、怎样找因数?例如18,36的因数是什么?

  3、因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多少?有几个因数?(举例说明)

  尝试练习

  试着完成P13的做一做练习

  三、认识因数与倍数,展示交流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师:从12的因数可以看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18的因数有: 1,2,3,6,9,18)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课件出示

  5、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我的质疑

  1、谁能举一个算式例子,并说说谁是谁的因数?

  2、讨论:0×3 0×10 0÷3 0÷10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3、注意:

  (1)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但不包括0。

  (2)这节课我们研究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名称的“因数”,两者不能搞混淆。

  四、反馈检测

  1、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得因数?

  16和2 4和24 72和8 20和5

  2、下面得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3、完成P15第2题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讲评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五、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18的因数有: 1,2,3,6,9,18

  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01-12

倍数和因数的教学设计反思11-22

《因数和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02-03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02-28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02-28

小学数学《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03-31

人教版数学《因数与倍数》优秀教学设计04-24

数学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02-24

因数倍数教学设计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