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社戏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02 16:11:2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社戏教学设计

  社鲁迅小说: 《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

社戏教学设计

  社戏教学设计【1】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何为社戏呢?同学们请看课下注释一,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人们往往自发演戏,看戏取乐。这也成了孩子们游戏玩耍最为高兴的日子。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迅速默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三、研读课文

  小说写的是“我”和小伙伴们在月夜划船去赵庄看社戏,那夜的戏好看吗?怎么看出来的?那我有一个疑问,小说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普普通通的罗汉豆,让人看得直打哈欠的戏,怎么会是最好的豆,最好的戏呢?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梳理一下,那夜的“好豆”“好戏”好在哪里?究竟是什么让迅哥觉得那夜这么好,而且不能忘怀呢?

  师:从同学们的讨论中,我归纳出几个字:景 事(过程) 人

  (一)看戏途中 品赏语言

  说到看戏过程,我们来看看“看戏途中”吧。我们知道渴望已久的社戏来的不易,先是叫不到船,之后怕外祖母担心,总之是全完了。终于又在小伙伴的帮助下,如愿以偿,事情总是好事多磨,情节变得一波三折,想一想,费尽周折,终于要看到渴望已久的社戏了,心情会怎样呢?看戏途中的心情呢?

  1.找看戏途中表现“我”心情变化脉络的语句

  (找出相关语句 急切 愉悦 自失)

  2.通过朗读体味作者融合在景中的情趣

  (找4位同学朗读,其余同学评析,教师指导朗读,朗读最重要的是表达感情,师范读或生齐读,在朗读中带回到 美丽的江南水乡)

  3.在朗读的基础上品析语言,作者又是怎样来烘托这种急切愉悦的心情呢?

  4.师生分享品读感受

  师总结:从你们的品析中,我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温柔秀美,也体会到了作者看社戏途中急切愉悦的心情,因为心情急切,本来静止的起伏的连山变成了踊跃的铁的兽脊,呈现了动态美,因为心情愉悦,豆麦,水草发散出令人陶醉的清香,月色朦胧,水声潺潺,笛声悠扬。其实,任何景物描写都会蒙上人物的情感色彩,这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归航偷豆,品析人情

  1.在盼望中终于到赵庄,看到了社戏,愿望实现后喜不自禁,可是看到的戏又是怎样的呢?最盼的铁头老生没翻跟头,最怕的老旦咿咿呀呀唱个不停,扫兴之极,兴致全无,可是归航途中又有怎样的奇遇呢?(偷豆)

  2.请同学们读读偷豆这一节,谈谈你感受最深刻的地方(情节或人) 小组内交流

  3.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体会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美德。(重点感知双喜、阿发、六一公公的形象)可以让学生模拟人物的言行。

  4.社戏之外,我在平桥村生活的日子里,大家又是怎样对待“我”这个小客人的呢,进而感知整个平桥村的民风的质朴醇厚。

  师总结: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平桥村的人们都是这样淳朴、善良、友爱、无私,正是因为这样的民风,让我感受到了真挚的友谊之味,自由之味、快乐之味、友谊之味、童趣之味,平桥村的生活真是有情有趣,有滋有味,真是丰富多彩,意味深长啊。在这临海的小村里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人情之质朴醇厚,如那里的山水一样让人沉醉感动。

  四、主旨思考

  师总结:究竟是什么让迅哥觉得那夜的戏和豆那么好,而且不能忘怀,就不难得出答案,令迅哥怀念的不是社戏本身,让迅哥难忘的是平桥村人民那份朴实真挚的感情,难忘的是那诗情画意的水乡风光和自由空气,难忘的是人与人之间那和谐亲密的关系,在平桥村生活的一切都是“我”童年时在城镇未曾有过的,在后来的人生归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的。鲁迅曾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记忆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社戏》是作者对逝去的美好童年生活的追忆,更是对理想的人生境界的渴望与追求。人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我想说迅哥之意不在戏,在乎景美人和也。让迅哥难忘的追寻的恐怕是那戏外之趣,戏外之情吧。好,让我们深情地吟涌中最后一段,再次感受一下这份人间真情。

  附板书:

  社 戏

  景 诗情画意

  好 事 一波三折 有情有趣

  人 淳朴善良

  社戏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

  2.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 感悟课文所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了解人物性格,理解表现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和怀念社戏的关系。

  难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

  (一) 创设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童年》MTV)

  师:一首轻松活泼的歌曲,把我们带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童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透过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领略到鲁迅童年的生活,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他写的小说《社戏》,小说写的人与事不一定都是真人真事,但也能从中看出鲁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二)说情节,多角度概括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自选一个角度,概括一下全文内容,力求用最简洁的词语来表达,小组合作解决,提示可从“时间”、“事情”、怀念童年的原因等方面去思考。

  明确:围绕课题,从时间角度来看,全文是这样安排的:看戏前——看戏——看戏后。

  从事情角度来看: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归航偷豆——六一送豆

  2、文章是如何安排详

  略详写的有: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归航偷豆;略写的有:随母归省、钓虾放牛、六一送豆。

  3、为什么这样安排?

  从题目来看课文主要写看社戏,与此关系紧密的详写,关系不大的略写。

  很好,我们写作也应该这样围绕中心去选材。

  (三)读精段,层次式品析,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夏夜行船”和“归航偷豆”有关段落,把表现“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别摘出来。(学生朗读并记诵美句)

  2、这些语句作者写得很美,美词美句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请自选一段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然后用“我觉得_______(美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_________”的形式对你选读的美词进行品味、讨论、交流。

  (学生自读课文,体验感悟、讨论交流)

  3、同学们的感受很真切,刚才我们对文中的两个精段进行了由句到词,由粗到细的品读,感受了江南水乡的温柔秀美,我们在读的时候还要思考,这些自然环境描写对作品主题的表达有什么作用?请大家思考并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发言)

  这几段 从嗅觉(清香)、触觉(扑面吹来)、视觉(朦胧的月色、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听觉(歌吹)、想象(戏台、渔火)写出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江南水乡夜景的清新优美,使“我”这次看戏更具有独特的韵味,写出小朋友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

  4、想象一下一个清新秀美的月夜,一场精彩的戏正在开演,而你还在看戏的途中,带着这份情感,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朗读一下这部分景物描写的句子,好,请看画面,听音乐,开始!

  (师播放江南水乡月夜画面、钢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众生齐读)

  (四)评人物,抓中心

  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这篇小说不仅情节吸引人,自然环境描写细腻,更塑造了一些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

  请同学们运用“我喜欢文中的_______(人物),因为他(他们)_______(评价其性格的品质),比如_______(举人物表现)的句式,写三言两语,勾勒人物形象,请结合课文合作讨论后写话。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评价人物句子如下)

  五、抓文眼,明主旨

  1、本文主要是写看社戏,那么我们来看戏好看么

  2、去看戏,不尽兴,在船上吃的豆也是生长在田里的普通豆,但文章结尾“我”却说“直到现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这看似矛盾的结尾,你是如何理解的?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六、体验迁移

  你的身边也有文中这样的朋友和长者吗?你有过类似的体验么?

  七、课外完成下列作业(自选一题):

  1、请通过想象将去看戏和归途中所描绘的生动画面用画笔画出来,体会一下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2、你是否也有过一次愉快的旅行或难忘的探亲故事?写下来给大家看看。

【社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社戏》阅读练习题与答案01-19

拼音教学设计04-05

《早》教学设计04-04

氓教学设计04-04

牧童教学设计04-02

《乘法》教学设计04-01

必备教学设计02-25

小班教学设计02-22

夏教学设计01-01

数学教学设计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