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4-26 13:47:0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七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七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船长》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课文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学情分析】

  《船长》一课在教学时应本着尊重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让学生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和全班范围的互动,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出现争议,教师应紧抓这一契机,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所思。使学生能够真正走进文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运用对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等描写揭示人物崇高精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反复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给文章各部分加小标题。

  2、通过文中重点段落的研读,逐渐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并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

  3、掌握理解文中抒情性和议论性语句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船长哈尔威在海难危急关头,忠于职守、从容面对死亡,舍己救人、履行做人之道的崇高精神境界,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学法指导】

  这篇文章的层次是非常清楚的:遇险-救援殉职。救援部分是讲读的重点,殉职部分是情感的升华。结合课文的写作特点,即通过环境烘托与人物对话来塑造人物性格,大胆整合教学内容,抓住关键的词句段落创设多种情景,置学生于海难现场,让他们与文中人物生死相连、情意相通,从而反复地朗读、想象、体悟,使哈尔威船长的形象立在学生的心中。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精神和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段落、句子,了解在船长沉着冷静的指挥下乘客和船员安全脱险的经过,感受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英雄魅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扣住重点的词语读文章,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2、使学生感悟课文片断,受到职责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感知画面。

  1. 通过上节课的学生,船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举手回答)

  2、他到底是怎样忠于职守,履行职责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的灾难。

  过渡:下面我们就走进这些镜头中,去认识认识这位船长。

  二、学习第一部分:遇险

  1.自读第二段,画出相关语句,体会灾难发生的时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声音,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用上我看到了 我听到了 我感受到了

  3.是的,海难发生了,海水汹涌而入,惊恐万状的人们四散逃命。谁来读读这几句话,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惊恐和慌乱。

  出示课件:

  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①指名朗读。

  ②这种情况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比较合适?

  (万分紧急千钧一发)(出示课件)

  4.如果我们能亲身感受当时的气氛,大家会读得更好。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场灾难。

  ①播放节选《诺曼底号遇险记》中海难危急关头的场景,学生仔细倾听。(出示课件)

  ②学生观看并交流感受后齐读这段文字。

  三、走进镜头二:自救

  1.灾难就这样发生了,在人们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时候,船长呢?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一会儿来交流。

  2.学生自读体会后交流:

  (1)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发布命令: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就出去!(出示课件)

  ①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这船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而船长最先想到的又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理解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体会船长的镇定、沉着)

  为什么船长说把六十人全都救出去,他真的把自己给忘了吗?

  (体会船长的责任感,船长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③指名读,注意吼的读法指导。

  危急的时刻,船长吼出了这命令学生读,再读,读第三遍。

  为什么读的声音越来越高?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吼字的呢?指名吼一吼船长的命令。

  船长的第一次命令我们可以看出船长沉着 果断关心妇女 忠于职守舍生忘死(出示课件)

  但是人们有没有照他说的去做?

  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出示课件)

  照这样下去,意味着船毁人亡,可是后来

  (2)船长和机械师、大副对话

  ①读读这段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炉子淹了,火灭了,机器停了。联系前文海水在不住地往船舱里灌 ,预示着船要沉入大海了,如果没有救援,人们就被困在这里了。)

  (知道了救援时间只有20分钟。知道了船长下命令让女人先走,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就开枪打死他!)

  ②再读读这段对话,相信你一定会有问题问船长。

  (如果真有人拥挤,船长真的会让人开枪吗?)

  ③指导读好句子: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面前,你就开枪打死他!

  在这危急的现场,在这紧急的关头,船长威严地下达了自己的命令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出示课件)

  分角色读

  ⑤船上的秩序变得井然有序起来,船长把人们都震慑住了,靠的仅仅是枪么?(学生交流辩论)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这句话和前面哪名话形成显明对比。(出示课件)

  (还有他的品质。因为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这个伟大的灵魂就是船长)

  此时的船长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救出全船的乘客,就在万分紧急的时刻,他又想起了谁?

  (交流救助克莱芒的镜头)(出示课件)

  四、走进镜头三:殉职

  1.出示: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①静心读读这段文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船长吗?

  (核心问题就是船长为什么没有逃生?)

  ②现在你们就是船长,你怎么解答这个问题?

  (没有时间机会了,与船共存亡)

  ③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读。

  2.刚才我们沉浸在那一个个让我们难忘的镜头中,一问、二问、三问船长,在这心与心的交流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呢?

  (沉着、果断、镇定、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相机板书: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师:这样的人我们送他一个称号

  生齐:英雄!(板书)

  3.让我们全体起立,用心诵读这一段话: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知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五、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音乐声中齐声诵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哈尔威船长没有豪言壮语,他犹如一座丰碑屹立在船头,他那高大的英雄形象永远在人们心中定格。

  面对这座丰碑,让我们用我们少先队员最庄严的方式表达我们对英雄最崇高的敬意吧。

  六、板书设计:

  船长

  遇险 千钧一发 忠于职守

  自救 巍然屹立 英雄

  殉职 以身殉职 舍己救人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理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2、理解寓言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懂得寓言的寓意。

  3、练习用“从此”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发表感想。

  〖教学用具

  录象、自制教学幻灯片等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说出“掩耳盗铃”的意思。

  2、回忆学习“掩耳盗铃”的方法:

  图文结合 理解内容 反复朗读 悟出道理 联系分析 加深理解

  二、讲读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出示课题)

  1、释题: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亡羊补牢──羊丢失后修理羊圈。

  2、分节读文,质疑:

  纠正读音:街坊 坊读轻声

  窟窿 窿读轻声

  质疑:

  3、看录象,思考问题,理解大意:

  那个养羊人丢失第一只羊后,听了街坊的劝告是怎样想的?(用──划出)结果怎样?

  当养羊人第二次丢失羊后,他是怎样想的?(用~~~~划出)结果怎样?

  4、细读课文,归纳寓意:

  幻灯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⑴ 把这个反问句换成肯定句: 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

  ⑵ 问:修羊圈有没有用?为什么?

  (修了羊圈就不会再丢羊了,有用而且一定要修。)

  ⑶ 比较句子:“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反问句语气更强,突出了养羊人根本没有想到后果,执迷不悟。指导朗读,用毫不在意的语气读出。范读,个别读,齐读。)

  ⑷ 讨论如果你是养羊人,你会怎样做?

  过渡:由于养羊人没有你们正确的想法,所以就出现了又丢了一只羊的结果了。

  出示句子: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⑴ 理解填空:养羊人现在感到很──,明白了应该──街坊的劝告。

  ⑵ 比较句子: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前一句两个“不──不”双重否定,突出表明了养羊人知错改错的决心。)指导学生读出“后悔、知错”的语气。个别读,范读,齐读。

  ⑶ 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真的后悔呢?用“”划出有关的词语。(“赶快、结结实实”可看出他的行动上改过了)指导读出重音。

  ⑷ 讨论:养羊人现在才后悔,现在才动手修羊圈晚了吗?

  5、朗读全文,思考: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人小组讨论:个别答,然后老师小结。

  小结: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做错了事,及时改正还不迟,改正得越快,错误造成得恶果就越小。现在我们通常用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比喻发生错误后及时纠正,补救还不算晚。

  三、指导复述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

  四人小组讨论,指名谈谈。

  四、堂上练习

  1、指导造句:

  从此──

  先读书上得例句,理解词语意思后,再试说句子。

  五、作业

  1、熟读本则寓言,试背。

  2、说出“亡羊补牢”成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南辕北辙

  〖教学目标

  1、理解句意,读懂《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

  2、通过自学质疑、讨论解疑、兴趣表演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素养。

  〖教学重点

  理解《南辕北辙》故事内容,认识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领悟道理。

  〖教学具

  大黑板 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

  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1、自由阅读,个人质疑:

  ⑴ 可质疑词句意以及个人想了解的问题。

  ⑵ 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阅读。

  2、学生说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词义:盘缠 硬要。

  问题:“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南辕北辙》中那个做车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谁的想法对?为什么?

  3、组织阅读课文:

  ⑴ 齐读;

  ⑵ 自由读;

  ⑶ 个别指导。

  二、讨论解疑

  1、随机阅读,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理解词义。

  盘缠(路费) 硬要(一定要)

  2、通读课文,进一步认知课文。(读中思考问题)

  3、学习小组组织讨论:

  ⑴ 组长负责结合组员。

  ⑵ 针对问题讨论,组长归纳小组意见。

  ⑶ 选代表作答。(可以把这个机会让给胆小的同学,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小组汇报、讲读课文

  1、组员汇报形式(自由选):

  读文作答 口头说答 自由表演

  2、评点讲析:

  ⑴ 动画演示故事梗概。(结合演示评析学生作答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⑵ 自由阅读、分角色阅读,理解问题。

  ① 角色:坐车人;

  ② 角色:朋友

  ⑶ 结合课件动画、生活实际,认知“坐车人”和“朋友”谁对谁错。

  课件片段说明(动画展示) 北▲

  结果:离楚国越来越远

  南▼ (楚国)

  3、引申阐发道理:

  ⑴ 总结故事内容 ,复述故事。

  ⑵ 讲说道理,理解南辕北辙词义。

  本来要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⑶ 结合实际、课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诉我们做事要明确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到达目的。

  四、兴趣表演、加深理解

  1、自由阅读,指名复述。

  2、小组结合,导演故事:

  ⑴ 分担角色;

  ⑵ 人物语言、动作、表情。

  3、总结小评,启发教育:

  做事要明确方向不能背道而驰。 听取别人善意的意见。

  五、作业布置

  1、把《南辕北辙》故事讲给别人听。

  2、根据自己学文体会,写读后感。

  3、搜集古代寓言故事:

  以羊替牛、滥竽充数、狐假虎威、高山流水、曾参杀人、画蛇添足、后来居上、井底之蛙、惊弓之鸟、庖丁解牛、买椟还珠、拔苗助长、疑邻偷斧、愚公移山、曾子杀猪、打草蛇惊、纸上谈兵。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让学生自学课本,掌握读书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3.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乘法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

  1、激趣。

  (播放)师:是什么节目啊?

  生:“爸爸去哪儿”!

  师:今天我就扮演村长,请你们准备接受杨村长的挑战吧!

  2、导入。

  师:下面村长就来下达第一个任务: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准备,开始。

  师:真快!继续!

  预设:

  ①全班说16。

  ②有人说28,有人说16。

  师:欸,看清题目多重要啊!正确结果是——(生:28)我们顺利完成了第一个任务,村长有礼物要送给大家,你反应特别快,来帮大家挑选一个吧!(学生选)

  师:那我们就先来看看2号礼物。(播放)

  礼物过渡句:

  竖式:你们很有眼光,第一个就选择了我们国家的伟大发明——竖式。

  秘密:希望你们也能像喜羊羊那样,勇敢的接受挑战。

  手势:希望这节课,小朋友能用上这些有趣的手势,进行交流。(师出手势)

  师:刚才小朋友们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了一道乘法竖式题,那乘法竖式该怎么笔算呢?这就是村长给大家下达的第二个任务:研究笔算乘法。(课件:笔算乘法)

  活动2:讲授新课

  1、 独立思考。

  师:(出示情境图)从图上你能收集到什么数学信息和问题?

  怎么列式呢?(板书:12×3)

  为什么用12×3?(引导:也就是几个几相加)

  师:12×3等于几?你能用几种方法来计算?请把你的算法写在练习纸上。(时间:2分钟)

  (调出时钟,放在左上角)准备,计时开始。(学生独立计算)

  师:时间到!请大家停笔坐好。到底你们做得怎么样呢?请孩子们打开课本60页的例1,(板书P60,1)看看,你算对了吗?

  师:答案算对的请举手。

  师:哦,有一部分孩子没有举手,没关系,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会弄明白。现在我们就换一种学习方式,让这个不会说话的“课本老师”来教教我们。那怎么和这位“老师”交流呢?村长给大家提供一个智慧锦囊。

  二、自学例题。

  (1)自学指导。

  (课件出现)智慧锦囊:

  1、看看书上有几种算法?①②……

  2、算法中有哪些特别的标记?△

  3、你还有什么疑问? ?

  指导:

  师:先请全班一起来读一读!

  师:小锦囊给我们什么提示呀?对,先找找有几种算法,找到一种算法,我们就给它标上序号;找到一种标记,就标上△;如果有疑问,就用?标出。(老师板书符号)睁大你的小眼睛看仔细,看看你能找到几种算法和标记?

  (2)全班反馈。

  问题1:几种算法。

  师:怎么样?找到了几种算法?孩子们用手势表示表示(手势1)。我看到有一种的,两种的,还有三种的呢!请你上来指一指。师:你来指,我做你的小助手。(让学生补充)师:小朋友们找到了这么多种算法,你们看,(边指边说),这些算法有的在左,还写得那么小,有的在右,但是你们通过有序地看书,都能不遗漏地找到它们,太厉害了!

  师:(口算)谁来说说怎么口算?

  师:(竖式)还有这种算法,乘法竖式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手势指两个竖式)上面还有一些特别的标记呢。

  问题2:特别标记。

  师:你们找到了什么特殊的标记,谁来标一标?(退到远处)找到几个就标几个。

  生:指出自己认为特别的标记(传递话语)(预:红、蓝箭头、0、6个点)

  师:读书要读细,你们找到了红箭头、小点儿、变色的0、还有蓝箭头,太棒了!

  师:(指标记)待会儿咱们分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在乘法竖式中看看这些标记到底想提醒我们什么呢?开始吧。(四人小组交流)

  师:交流完了吧。咱们的数学讲究有序,那咱们的介绍也从上往下,从红箭头开始,好吗?

  哪个小组派代表上来说一说。村长把讲台交给你了哦。(在学生座位上坐下)

  ①红箭头、……和0

  学生标记没有解释全

  师以学生的身份参与课堂“小老师,我也想说”、“我有问题,请关注我”……是什么意思呀?

  0为什么写得那么浅?引导“谁能帮帮我?”

  如果学生有错(学生没有说十位的1)师:刚才有位小老师说的3乘2等于6,3乘1等于3,是乘1吗?

  师小结提升:刚才我们一块交流了竖式里的标记,通过红箭头,我们明白了乘的顺序,“……”告诉我们它们是怎么来的(手指),0是可以省略不写的。

  谁能用“先算……再算……最后算……”这样的句式来完整的说一说!(请2个说)

  师:请同学们同桌互相边指边说。

  ②蓝箭头

  师:还有蓝箭头,谁来说说它的意思?

  师:这两种竖式,如果让你写,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生:第二种简洁。)

  师:对啊,把能省略的省略了,这就是化繁为简,也是咱们数学中的简洁美。

  ③竖式的写法

  师:请一个同学上台做小老师,来写一写这个简洁的竖式,请你边说边写。(学生上台示范写竖式)

  师:(出错)谁来评一评。

  师:(正确)谢谢小老师!

  问题3:还有什么疑问。

  师:和孩子们一起读书真开心!到这儿,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有学生质疑,师先评价:对啊?真棒!把掌声送给这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预设:为什么没有+号?(写也是可以的,但是大家都知道在这儿是做加法,所以可以省略不写。)

  师:这个任务有点难,花了我们不少的时间,但是同学们特别棒,胜利地完成了任务,杨村长要送礼物咯。

  提出问题有时候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杨村长要奖励刚才这个敢于提出问题的孩子,你来选一个礼物吧。(播放视频)

  竖式:不看不知道,——原来竖式居然是我们国家的伟大发明呢。看来,我们的研究还真不简单呢。你们掌握的怎么样?杨村长就要下达第三个任务罗

  秘密:希望你们也能像喜羊羊那样,勇敢的接受挑战。好,村长就要下达第三个任务罗:

  手势:这节课上,小朋友已经能用上这些有趣的手势,进行交流,太棒了。村长就要下达第三个任务罗:

  活动3【练习】笔算乘法

  三、 巩固练习

  师:练一练,看谁学得最扎实。

  1、课本60页做一做第1题。

  师:做完了吧?眼睛跟着声音走。村长随意拿一个孩子的和大家对对答案吧。做对了吗?全做对的同学请举手。

  师:啊,全都对啦,真厉害!请你来说说(这道题)乘的顺序?(纠错:乘2,记得是乘十位上的……)

  师:同学们今天的笔算乘法掌握得真好!下面看大家会解决问题吗?

  2、选条件填空,再解答。请大家认真看题。

  学校舞蹈队的同学站队排练,一排12人, ,一共有多少人?

  ① 另一排有4人 ② 共有4排 ③ 有4组

  师:想一想,可以选择哪个条件?

  师:用手势表示。准备,开始!

  预设:都选②。师:你们都选②,我想选①,行吗?看来这是一道多选题呢!

  ①②都有人选。师:各请一生来说算式

  选①,但是用乘法。师:(举问号手势)同意吗?

  师:还有别的选择吗?(请学生说,课件演示。)

  师:③怎么不选?(排和组之间没有联系。)

  师:看来选择的条件不同,我们使用的方法也不同。第二个任务也难不倒咱们班的同学,村长把最后一个礼物送给大家。(播放)

  竖式:不看不知道,——原来竖式居然是我们国家的伟大发明呢。看来,我们的研究还真不简单呢。

  秘密:希望你们也能像喜羊羊那样,勇敢的接受挑战。

  手势:这节课上,小朋友已经能用上这些有趣的手势,进行交流,太棒了。

  今天,村长特别高兴咱们班的同学都和课本交上了朋友(指书),从它这儿学会了有序看书,读懂标记,笔算乘法,希望书这个好朋友能永远伴随着我们学习、成长!下课!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 学科领域

  本教学设计方案所适用的学科领域是:语文、自然、地理、思想品德、美术、音乐,突出主要学科语文。

  二、 学习目标任务

  1、 情感目标

  (1)、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认知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了解五彩池神奇、美丽的特点。

  (3) 了解五彩池神奇的原因,培养唯物主义精神。

  2、 技能目标

  (1) 培养学生分析、感悟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2) 熟悉电脑网络操作,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自我表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

  (4)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三、 学习难点分析

  1、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 理解最后一自然段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四、 设计思想: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个别化教学,让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兴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

  五、 设计思路:

  1. 情景揭题,资料收集。(激发学习兴趣)

  2、讨论交流,质疑问难.(培养质疑能力)

  3、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培养阅读分析、语言积累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流评价,获得真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5、拓展学习,升华感情。(培养高级思维能力、知识积累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6、练习巩固,大胆创新。(培养自我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7、作品展示,体会成功。(培养赏析、评价能力)

  8、总结评价,谈谈感受。(培养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能力)

  六、课件设计思路

  1、学习区

  (1)、知识窗(有丰富的图片、文字、视频、动画、录音等与课文相吻合的静动态资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A、:五彩池的音像画面。B、媒体显示:大大小小的水池及文字C、。媒体显示视频“宝石般的水池”及文字 :五彩池的各种形状,近景、远景、全景、特写。D、媒体显示:各种形状的水池。E、媒体显示:视频“五彩池”,徜徉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课文,再来一起欣赏美丽的画卷。F、媒体显示:“流动的水池”: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G、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细腻透明的石粉再加上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的景象。H、视频“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及文字讲述光的折射原理。I、中国地图,九寨黄龙的地理、环境背景材料、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和景区介绍以及

  风土人情、民间传说;五彩池的景区介绍以及在旅游方面的地位。J、

  (2)、小字典(有生字的读音、书写笔顺、部首、近反义词、同音词、组词,以及相关成语等资料。学生在自学生字时,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信息,进行自学。)资料来源于第七册教参书及《字词句段篇》

  (3)、小导师(对课文的重点段句进行导学。,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3、 展示区(网上学生作品)

  4、 赏析区A、写景美文集锦B、有关九寨黄龙的美术、摄影、音乐作品。C、九寨、黄龙、五彩池的图文介绍。D、九寨、黄龙的导游图。

  5、网上探索区(给学生提供相关网站) 七、学习过程

  (一)、 情景揭题,资料收集

  1、在悠扬的乐曲声中,课件播放五彩池 风光,师指引学生细看池水的斑斓色彩和水池奇特的形状,揭示课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地方?它为什么这样美丽,这样神奇? (课件:五彩池的音像画面。)

  2、那就让我们通过生活,通过网络走进五彩池,去收集有关五彩池的资料吧。分析:自学能力是独立学习的能力,是观察、理解、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统一表现。学生在预习、自学中确定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养成良好自学习惯,而学校开发的网络平台为他们进行课前预习质疑提供了极大方便。预习的目的是了解学习内容。但切实达到“先学再教”则应首先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和盲目性。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学。这样为理解领悟课文较深刻的内容奠定了基础。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先学后教的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得到体现。网络平台已成为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讨论交流,质疑问难

  分析:在学生收集到充分的资料以后,我们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激动与自信,于是我们组织他们进行交流讨论。只见他们就像一个个小专家,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的成果,提出自己的疑惑。他们或侃侃而谈,或争得面红耳赤,或洗耳恭听,或静静欣赏。我们惊叹于他们的博学,同时也惊叹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功能。

  (三)、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在集体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探究解决问题。可网上交流、小组协作等方式。)

  1、课文围绕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板书:数量、形状、颜色、成因)

  2、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找出容易出错的字,查阅小字典,帮助记忆。

  (2)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并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些什

  分析:自学能力是独立学习的能力,是观察、理解、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统一表现。学生在预习、自学中确定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养成良好自学习惯,而学校开发的网络平台为他们进行课前预习质疑提供了极大方便。预习的目的是了解学习内容。但切实达到“先学再教”则应首先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和盲目性。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学。这样为理解领悟课文较深刻的内容奠定了基础。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先学后教的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得到体现。网络平台已成为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伙伴。

  (四)、交流评价,获得真知

  交流第二、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体会到了什么?并用朗读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2、学生交流

  (1)理解句子A:“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体会到:水池很多。从哪里体会到的?(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媒体显示:大大小小的水池:是呀,据资料统计藏龙山上的水池有400多个。把水池多的意思读出来。齐读句子。水池真多,还有谁来交流?

  (2)理解句子B:“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体会到:水池很美。请学生听师范,读边听边想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生:看到了宝石。媒体显示视频“宝石般的水池” :五彩池的各种形状,近景、远景、全景、特写。

  师:宝石很美,晶莹剔透。藏龙山上的水池就像宝石一样,铺展在绿地毯上,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把水池的美读出来。女同学齐读句子。水池除了美,还怎么样?

  (3)理解句子C:“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

  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体会到:水池很好玩。媒体显示:大小深浅不同的水池打比方理解,读出好玩的意思。男同学齐读。

  (4)理解句子D“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体会到:水池的形状很多,各种各样。师:那省略号说明什么?

  生:还有很多形状,作者没有都写出来。媒体显示:各种形状的水池。请同学发挥想象力,想想还有哪些形状的?学生交流。

  师: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把五彩池的多姿多彩展现给了我们,我们能通过朗读把它表达出来吗?齐读句子。

  3、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通过数量、形状写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媒体显示:视频“五彩池”徜徉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课文,再来一下欣赏美丽的画卷。五彩池真美啊!美得让我惊奇。

  4、默读课文第三段,找找课文中用了几个“却”字,去掉这些“却”字再读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学生交流。媒体显示:有着各种颜色的水池师生对读,再次感悟。(颜色的神奇)小组赛读。指导朗读。师:五彩池仅仅是五种颜色吗?请同学换个词语说说。换词练习。

  分析:重点深究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教学中,我们充分网络的优势,利用创设的情境,扶放并行,引导学习探究,给他们“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做”的机会,精心设计,突破重点难点。儿童学习的过程是认识能力日益提高的过程。遵循儿童的学习思路来组织教材

小学自然信息化教学设计

  ,突破重点,应选择好适当的方式,组织新的结构类型。如学生自读二自然段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进行朗读体会,通过读书、探讨、查资料,领悟到五彩池大小不一、深浅不同,像宝石一样美。当教师显示五彩池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时,学生的发表欲特强,他们说,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燃烧的枫叶,有的像五角的星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

  交流第四自然段。媒体显示:“流动的水池”: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请同学读读课文,打开知识库找找有关的资料,同桌的同学共同探讨其中的奥秘。小组交流。

  小结成因:(1)池底长着许多石笋,高低不平。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

  (2)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透明的石粉,阳光透过池水,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媒体显示:视频“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讲述:作者是在夏天去五彩池,阳光特别强烈,被石笋折射成各种色彩。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体会花木兰爱国爱家的英雄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老师很想知道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能告诉我吗?指名说。有没有想过成为一名英雄?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英雄呢?指名说。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中国古代的英雄。她的名字叫——板书:木兰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木兰从军》。

  二、品读课文

  1、首先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一节。指名读。

  你读懂什么了?指名说。(木兰是一位女英雄)

  思考:文中哪些字、词、句让你觉得她是一名英雄?轻轻读读课文,边读边想,遇到重要的地方可以划下来,多读几遍。

  生自读课文。

  2、汇报交流。(依学生回答随机进行)

  小朋友们,大家都想做英雄,其实,那些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想法的同学就是课堂上的小英雄,谁先来说。

  (1)、随机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读一读,想一想,木兰在渡黄河,过燕山是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从军很辛苦,路途艰难,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终于来到了战场。战场上的木兰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图,你看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指名说。

  她跃马提枪,驰骋沙场,英姿飒爽,奋勇杀敌,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她是一位真英雄!谁来读一读。(适当点评)。齐读。

  (2)、正是在像木兰一样英勇的将士的努力下,战争结束了。回到家乡的木兰有什么变化呢。指读第4节。再见木兰,将士们什么反应?指名说。

  你从哪些词能读出惊讶的感觉?(“才”、“竟”)。

  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这么惊讶?(这更说明木兰在战场上表现的英勇,决不逊色于男儿)

  将士们仅仅是惊讶吗?(还有敬佩)自由练读。指名读。

  (3)这样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呢?再读课文,思考。

  指名说。

  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理应”什么意思。“家忧”是指什么?“国忧”又指什么?

  正因如此,木兰决定替父从军,那么,她又是这样说服家人的呢?

  先想想,木兰家里有哪些人?指名说。小组讨论一下,再演一演。

  敢于走上讲台的人是最勇敢的,指名演。师生点评。

  三、指导背诵:

  1、整体感知:说一说:木兰是 ()的女英雄,因为她( )。

  愿意把木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吗?那么就让我们把这个故事记下来吧。谁来告诉大家你平时怎样来背诵的?(学生自由发言)(看图来背、多读多背、想意思来背、抓重点来背……)

  好!大家的方法真多,今天老师为大家再提供一种背书的方法,动词串连————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这些动词连成一条线,就很容易把内容记住。比如,第四段中(木兰)回乡,脱、穿上、(将士们)探望、发现。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练习背诵。

  A、自由背B、指名背

  四、生字教学:

  过渡: 真正的英雄不仅要勇敢、坚强,还要学知识,学本领,我们来比一比,谁能把这些字写正确,写漂亮。

  出示生字,将、病。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2、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美好的未来,为身为中华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1、教学重点:

  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

  2、教学难点:

  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3、突破方法:

  课前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祖国发展变化的图片或资料介绍。

  【教学程序】

  一、谈话引入

  1、通过阅读资料,同学们,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祖国的一些情况吗?

  生自由谈。

  2、祖国正走向富强,作为他的儿女,你感到什么?

  3、那让我们自豪地说:“(读课题)中华少年”

  二、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⑴ 以充沛的感情朗诵诗歌,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

  ⑵ 采用不同形式的读,然后交流读后的体会。

  2、实际上学习这首诗的重点在读和交流体会。

  三、分配任务,学生自读诗文

  1、生分四人小组,自己分工。教师出示学诗指导:

  ⑴ 小组分工,甲乙丙丁四个角色。

  ⑵ 四人合作朗读诗文。

  ⑶ 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与小组成员讨论得出结论。(可借助学习工具帮助学习,如字典。)

  ⑷ 讨论每节诗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怎么样的一种感情。

  ⑸ 带着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读。

  ⑹ 换角色再读诗文,将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话表达出来。(文体不限,字数不限。)

  2、生分组活动。

  四、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读诗文。

  2、生交流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

  如: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莽莽:形容辽阔,无边无际。

  萦绕:萦回。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强悍:勇猛无所顾忌。

  噩梦:可怕的梦。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文指更美好。

  比翼联翩:翅膀挨着翅膀(飞)。

  3、生交流每节诗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介绍了我们祖国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崭新的发展和我们中华少年的志向:要谱写祖国更璀璨的诗篇。)

  (诗文表达着,作为一名中华的少年,无比自豪,却又责任重大的感情。)

  4、交流自己写的感受,在听别人感受后,可以充实自己的感受。

  五、朗诵比赛,评比总结

  1、各组再分工,练习朗诵,准备比赛。

  2、朗诵活动,各组上台朗读,可以一个小组朗诵一个小节来评比。

  3、评比总结。

  中华少年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们能为祖国谱写璀璨的诗篇!

  【板书设计】

  中华少年

  自豪 骄傲

  【同伴互评】

  本设计以朗读为主,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去体会,没有机械死板地讲诗。在教学方式上,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互相学习形成集体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注重了小组学习的指导,将小组学习要做什么,清楚地罗列出来,让小组学习变得有章可循,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注意朗读方式的多样化,并通过评比等激发朗读兴趣。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设计理念】

  如今的中学生对于旧式的“吆喝”是相当陌生的,这就为教学带来了难度。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使增加学生对“吆喝”的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当地条件,设计有关活动,如让学生走上社会,走上集市,倾听吆喝,搜集、调查、整理甚至可以学上一两句当地的种种“吆喝”,了解其作用,分析其与广告的关系。总之要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借此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旧时吆喝的内容、种类、作用,把握文章的结构

  2.合作调查能力、搜集整理能力、表演能力等

  过程与方法

  1.上集市搜集、调查、整理如今当地的种种“吆喝”,研究其规律、特点及价值,探讨其中包含的民风民俗等

  2.自学讨论法、行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热爱本土俗文化的情感。

  2.归类记录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为发扬古文化遗产做一点贡献。

  【教材分析】

  萧乾的《吆喝》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内容贴近生活,文字也不难理解。学生基本上可以自读,在自读后由学生质疑提问,师生共同解决。重点:带有地方特色的吆喝的作用及其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深入调查: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或旧时生意人调查过去人们吆喝的内容和声调,做好记录或录音

  2.每人模仿一两句旧时的吆喝声如:卖豆腐的,收破烂的等

  【教学目标】

  1.交流学生调查或搜集到的旧时各种吆喝,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学习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及作者情感

  【具体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先模仿一句旧时本地的卖豆腐的吆喝。

  2.请同学们模仿昨天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旧时商人处学到的吆喝(教师可适时组织评点)

  3.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我们这儿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这种商贩叫卖的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要不是你们爷爷奶奶们还健在的话,它们就可能永远地消逝了。知道吗?你们昨天做了一件多有意义的事啊!你们昨天做的,是整理我们本土的文化遗产事啊!只不过我们昨天只做了第一步,如果将采集到的这些吆喝用文字整理下来,那才是大功一件呢。(讨论如何动笔?)

  4.看看著名的作家、记者、翻译家箫乾是如何动笔写《吆喝》的。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介绍了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及音韵节奏等。介绍时充满了美好的怀念之情和浓郁的情趣。

  2.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相互交流,体会其中的意味。

  3.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全文从两个方面人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最后,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文章的思路十分清晰。)

  三、质疑解疑

  1.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对材料的加工剪裁功夫)

  2.本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找出这些语句,看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

  3.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马趴?(自然写实、幽默调侃)

  4………(学生自己提出)

  四、作业布置:

  1.将昨天采集的本地旧式吆喝整理成文(自拟题目、教师指导)

  2.以小组为单位,上集市搜集录音现时的吆喝,可以表演一下。

  3.交流小作文,各小组调查汇报表演

  4.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小作文(旧时的各种吆喝整理)

  每小组推荐出一至两位代表

  5.班级交流,教师点评

  教学反思:

  通过这课的设计,我觉得文学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我们这些远离旧北京的人,对旧北京的文化遗产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更加的珍惜现在的生活,发扬和继承古文化遗产。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七篇】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五篇03-07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六篇03-05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10篇02-16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10篇01-13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十篇09-25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合七篇09-26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集锦七篇06-26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七篇06-13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七篇02-02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七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