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04 12:43:5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苏教版《苏州园林》教学设计范文

  一. 导语

苏教版《苏州园林》教学设计范文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吗?苏州在人们的心目中能与天堂比美,那里的景色一定非常秀丽。苏州是一座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那里种植着花草树木,有山有水,供游人休息娱乐,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苏州园林》是一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它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因此写得很有特色。

  二. 检查预习情况:

  提问:这篇课文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文章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处处入画。

  第三部分(10自然段)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结束全文。

  三. 师生一起读讲课文:

  (一)讲析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提问: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明确:总印象为: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印象由第(1)(2)句中两个“到过”而来。作者的总印象指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错过苏州园林。

  2. 学习第2自然段。

  (1) 齐读第2自然段。

  (2) 提问: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作者在遣词上有什么匠心?

  明确: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学生划出书中相应文字),具体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下文也是按这个顺序来说明的。

  四个“讲究”构成排比,暗示了下文(3~6自然段)具体说明内容。“一切”既总结上文四个“讲究”,又为下文(7~9自然段)从细部概略说明苏州园林注意图画美的特征埋下伏笔。

  “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二)讲析第二部分(3 ~ 9自然段):

  1. 提问:第二部分可分几层?与第一部分有什么关系?

  明确:第二部分可分两层。第一层(3~6自然段)从四大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二层(7~9自然段)从不可忽视的三小处,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这两部分之间是总分关系。

  2. 讲析第一层(3~6自然段)。

  (1)朗读第一层。

  (2)指导分析第3自然段。

  ① 请同学们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即“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

  ② 提问: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中“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是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这一部分的文字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这一部分的文字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3)指导分析第4自然段。

  ① 概括段意。

  明确:说明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② 引导分析说明层次。

  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也就是说,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4)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① 概括段意。

  明确:说明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富有画意。

  ② 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③ 提问:这段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明确: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也适当穿插了描写和议论。如二、三句即是描写,后面的“古老”“盘曲磷峋”“满眼的珠光宝气”等也是描写性的。这些描写具体清楚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自然之趣,富有画意。“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这句是议论,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符合中国的绘画艺术美。

  说明文的描写,着眼于说明特征,并且比重不大,只是稍加点染,起辅助说明的作用;说明文中的议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齐读第5自然段

  (5)学习第6自然段。

  ① 朗读并概括段意:说明苏州园林层次多、景致深的特点。

  ② 分析:第6自然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文中的两个“更”字与“多了”、“深了”紧密呼应。

  3. 指导分析第二层(7~9自然段)。

  ① 齐读第二层。

  ② 提问:这一层说明了哪些具体内容?与文章的说明中心是否吻合?

  明确:上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的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第7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第8自然段说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第9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彩绘“自出心裁”。这一层是紧紧围绕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二自然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③ 讨论第7自然段首句的作用。明确:这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层次的总说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④ 小结第二部分:这一部分紧紧围绕第一部分提出的说明中心,进行了具体说明,是全文的主体和重点。

  (三)讲析第三部分(10自然段)。

  1. 提问:这段文字是否多余?

  明确:这一段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给人以余味,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

  2. 齐读课文第三部分并体味文意。

  (四)总结课文。

  1. 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点,表现了它的图画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技术的高超。

  2. 构层次安排: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从多方面加以说明。

  3. 文章先作概括说明,明确说明中心。然后围绕中心作具体说明,其间又以从大到小、从主到次的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

  4. 本文的写作特点。

  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抓主要说明对象的特征,恰当地安排说明顺序,灵活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明晰;表达充分、严密。这是一篇典范性的说明文,构思缜密、脉络清楚、说明准确、叙述生动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苏教版《苏州园林》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5篇03-02

跳绳教学设计范文09-10

《太阳》教学设计范文04-09

《赵州桥》教学设计范文04-09

《西湖》教学设计范文04-07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范文07-18

《咬文嚼字》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7-02

《电功》教学设计范文06-27

《刷子李》教学设计范文05-24

《画杨桃》教学设计范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