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02 12:10:0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通用6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通用6篇)

  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 篇1

  一、情境导入:

  1、游戏导入:

  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老师在纸上画了两条直线,谁来说说直线的特征?大家都能看到它们吧?有谁能想一个办法,不用任何工具去阻挡,就能使我们大家只能看到一条直线,而看不到另一条直线?(预设:把纸对折后藏后面去;对折后放在不同的平面内;学生如果想不出方法,教师操作,将纸对折后打开,说明,其实我们无论怎样折,只要让两条直线分布在不同的平面内,我们就可以做到只看到一条看不到另一条了。而刚才一开始两条直线是处在同一个平面内的。(板书:同一平面)

  (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同一个平面和不在同一平面的含义)

  师:其实线与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和学问,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创设情境:下面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我们美丽而又精致的校园吧。仔细观察,你能在校园里看到直线的身影吗?

  2、出示在校园中拍摄的四幅照片(跑道、单杠、马路砖、花架等)。

  师:老师从校园里找到了这四幅图片。老师把他们分别标了号,这些图中有直线吗?请你拿出练习纸,做第1题,在对应的框里画画每幅图中的直线。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

  交流;老师也把这些线条抽象成直线画了下来。请看。

  然后电脑演示抽象出四幅直线图。你们和老师画的一样吗?不一样的自己改一下。

  二、观察、比较,操作,认识平行。

  1、观察、比较

  师:仔细观察这几组线,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生1:分成两组:1、3、4一组不相交,2一组是相交

  生2:分成两组:一组直线和直线之间有接触点1、3、4,另一组没有,是2。

  生3:分成三组:1、3一组,两条直线间距离是一样的;2一组相交有交点的;4一组,两直线距离不一样,但没有交点……

  小结:大家的分类各有各的道理,但好像矛盾主要集中在第4组这组线上,这组线到底该和谁分在一组呢,还是自立门户呢?我们不防来单独研究一下这组线。请看大屏幕。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根据这个特点,我们把这两条直线都向一方无限延长,发现最后两条直线相交于一个点了。现在你想说有什么了?你们同意哪一组的分法了?所以我们可以把这四组直线分成两类。一类是2和4称作相交,一类是1和3称作不相交。我们把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直线的这种关系——平行(板书)一起读一读。(如果学生的分法都只有一种,也是正确的,老师可以发问:那第四组直线也没有交点啊?然后让学生来交流)

  你觉得在这种话中,哪些词对于平行这个概念来说比较关键和重要?(预设: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互相平行,对于学生回答的这些重要字词教师要强调让学生记一记。可以结合刚开始的游戏让学生理解如果不在一个平面内,不相交也不能叫做平行)。

  你是怎样理解“互相平行”?引导学生在说两直线关系时要说明谁和谁互相平行,如直线1是直线2的平行线,直线2也是直线1的平行线。(师可以结合课件中的两条平行线说一说)

  3、练习:

  ①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平行的例子。

  大家在生活中看到过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例子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完后,教师出示图片,举例说明。

  其实平行线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到处可见。你瞧我们的校园中,就到处都有平行线的身影(结合校园的几张图片,让学生说说指指互相平行的直线)

  ②想想做做第一题。下面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学生交流时,说说为什么是平行线。重点指出第四组不是互相平行的线,因为当两条直线延长后,会出现交点,所以还是相交的线。指出:不能简单的看表面,而要考虑直线在延长后是否还互相平行。(课件演示)

  谁能说说怎样很快地去判断这组线是否平行?

  小结:平行线之间有个特点,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到处都是一样的。(课件演示)

  4、动手操作,深化认识平行。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了什么是平行,怎样的两条线叫做互相平行。接下来,就让我们动起手来利用你自己准备的材料和老师发下来的材料来做一组平行线吧。想的方法越多越好。

  ⑴、 ①利用手边的材料,做出一组平行线。②学生操作,全班交流,展示。

  可能出现:

  A 在信纸上画

  B 在方格纸上画

  C 折

  D用直尺画

  E 小棒摆

  F 在白纸上任意画。

  指名学生上视频仪交流,然后小结:刚才大家开动脑筋,用了很多种方法来做平行线。非常好,可是老师也有个疑问,如果我们没有这些材料,要在白纸上画出一组标准的、漂亮的平行线,该怎么做呢?下面就请大家打开书本40页,请大家自己理解三幅图的意思,想一想,画一条平行线要用到哪些工具,分几步去画?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⑶学画平行线。

  ①自学书本P40,理解图意,思考问题。

  ②汇报:画平行线要哪些工具。分几步去画,画时要注意什么?

  ③教师小结:画平行线要用到两把尺(三角尺和直尺(没直尺可以用两把三角尺);分四部走,教师板演,可以归纳为画—靠—移—画;而在画的过程中要注意两把尺要紧靠而不能松动,还要强调用三角板的直角边来画直线。

  ④每人在练习纸的空白部分画一组平行线,教师巡视。

  ⑤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出示题目,想一想和刚才画平行线有些什么不同了?(第一步的画改为用直角边直接对准已知直线。在进行画平行线。)在学生完成后可以指名一人上视频交流画法。

  ⑤想想做做第4题,理解“过a点”。想一想这题画平行线和刚才画平行线又有什么不同了?(要求越来越多,在第三步移的时候不能随便移了,而要过A点画出一条直线。

  学生试画。

  ⑵、想想做做第2、3题。

  第2题:下面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纸,请你将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再打开,说说这些折痕之间是什么关系?量出每条折痕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这些平行的折痕我们可以说是平行的线段,它们的长度都一样,都等于长方形的宽。想想看,还可以怎么折?

  第3题:

  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各有几组平行的线段?

  (3)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目,在平移前后的图形中找到几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共7组)。教师指出:经过平移后的图形,平移后的线段和平移前的线段是互相平行的。这个图形原来有几条线段,在这样平移后就有几组平行线了。

  三、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是相交的,也可能是平行的,我们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你还有什么收获吗?

  2、同学们,因为有了平行,我们的生活才更变得更美,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平行之美,(课件演示)

  板书设计:

  认识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平行线。

  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想像,交流,体验两条直线相交与不相交位置关系,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2、经历实物到实图再到抽象图的过程,理解同一平面内涵;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3、探索画一组平行线加深由平行的形象感知到本质的内化过程。

  【教学重点】

  以观察和想像为依托,深刻理解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同一平面”概念的本质属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画图感知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直线,谁来说一下直线有哪些特征?老师这儿有一张纸,如果把这个面儿无限扩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面变大了,又变大了,变得无限大。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一条直线。你想象的这两条直线的位置是怎样的?请你睁开眼睛把它们画在纸上。

  二、讨论交流,构建新知

  1、收集学生作品,展示各种情况。

  2、理解“相交”和“不相交”,探索特征

  看着刚才分出来右边的图,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征?(引到交叉)

  师:两条直线“交叉在一起”,用我们的数学语言来讲就是两条直线相交了,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一种。

  师:那么我们就来想象想象2号和4号两条直线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不相交)

  3、归纳平行线特征,揭示平行的概念

  (1)师:那剩下的这组直线相交了吗?(没有)想象一下,画长点,相交了吗?(没有)再长一点,相交了吗?(没有)无限长,会不会相交?(不会)(边提问边用课件演示)

  师:现在我们认为它们不相交是想象出来的,谁能用好方法来验证一下呢?(用尺子测量它们之间的空隙)

  师:这种情况我们在数学上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互相平行)

  师:数学中,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直线,如,这条直线可以叫直线a,那这条可以叫(直线b),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这样我们就可以说直线a和直线b——互相平行,可以说直线a平行直线b也可以说直线b平行直线a。

  (2)出示一个立方体纸盒,理解同一平面和不同平面,并强调“在同一平面内”。

  4、小结:在同一平面内,画两条直线会出现几种情况?

  三、练习巩固,深化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

  1.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平行的现象,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的平行美(课件展示)。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几个有关平行的例子吗?

  2.我们看看运动场上还有这样的现象吗?(出示主题图)

  4、课件展示练习进行新知巩固

  5、扩展延伸:如果两条平行线分别和一条平行线平行,那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吗

  6、课堂检测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认识平行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观察辨别、逆向推理等数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和严密的推理过程。

  情感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树立自信,自强,自主感,由此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性质是重点

  难点:例4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平行线的判定

  2、平行线的性质

  二、1、合作学习:

  如图,直线AB∥CD,并被直线EF所截。∠2与∠3相等吗?∠3与∠4的和是多少度?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图中有哪几对角相等?

  (2)∠3与∠1有什么关系?∠4与∠2有什么关系?

  2、你发现平行线还有哪些性质?

  平行线的性质:

  CFA432DE1B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做一做:

  如图,AB,CD被EF所截,AB∥CD(填空)

  若∠1=120°,则∠2=()∠3=-∠1=()

  4、例3如图1-14,已知AB∥CD,AD∥BC。判断∠1与∠2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1与∠BAD是一对什么的角?它们是否相等?为什么?

  (2)∠2与∠BAD是一对什么的角?它们是否相等?为什么?

  (3)那么∠1与∠2是否相等?为什么?解:∠1=∠2 ∵AB∥CD(已知)

  ∴∠1+∠BA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D∥BC(已知)

  ∴∠2+∠BA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E1B3DA2FCD1A2BC图1—14∴∠1=∠2(同角的补角相等)

  讨论:还有其它解法吗?如不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这个性质是否可以解?

  5、练一练:(P、14课内练习

  1、2)

  6、例4如图1-15,已知∠ABC+∠C=180°,BD平分∠ABC。

  ∠ABCBD与∠D相等吗?请说明理由。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AB与CD平行吗?为什么?

  (2)∠D与∠ABD是一对什么的角?它们是否相等?为什么?

  (3)∠CBD与∠ABD相等吗?为什么?

  解:∠D=∠CBD ∵∠ABC+∠C=180°(已知)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AB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D平分∠ABC(已知)

  ∴∠CBD=∠ABD=∠D想一想:是否还有其它方法?(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

  7、练一练:

  如图,已知∠1=∠2,∠3=65°,求∠4的度数。

  三、拓展

  12a34bD图1-15Ccd

  1、如图1,已知AD∥BC,∠BAD=∠BCD。判断AB与CD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已知AB∥CD,AE∥DF。请说明∠BAE=∠CDF D C

  ABA图1 B FECD

  四、知识整理:

  1、平行线的性质: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思维方法:如不能直接证明其成立,则需证明它们都与第三个量相等

  3、要注意一题多解

  五、布置作业

  P、15作业题及作业本

  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重点:

  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难点:

  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混合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现在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三种方法。在这一节课里:大家把思维的指向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数量关系又该如何表达?

  二、实践探究

  1、学生画图活动: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出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与直线a、b相交,标出所形成的八个角(如课本P21图5.3—1)。

  2、学生测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

  角∠1∠2∠3∠4∠5∠6∠7∠8

  度数

  3、学生根据测量所得数据作出猜想。

  (1)图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2)图中哪些角是内错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3)图中哪些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4、学生验证猜测。

  学生活动: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同样度量并计算各个角的度数,你的猜想还成立吗?

  5、师生归纳平行线的性质,教师板书。

  平行线具有性质: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称为两直线平行,内错相等。

  性质3:两条直线按被第三条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称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教师让学生结合右图,用符号语言表达平行线的这三条性质,教师同时板书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

  因为a∥b,因为∠1=∠2,

  所以∠1=∠2所以a∥b。

  因为a∥b,因为∠2=∠3,

  所以∠2=∠3,所以a∥b。

  因为a∥b,因为∠2+∠4=180°,

  所以∠2+∠4=180°,所以a∥b。

  6、教师引导学生理清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判定的区别。

  学生交流后,师生归纳:两者的条件和结论正好相反:

  由角的数量关系(指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得出两条直线平行的论述是平行线的判定,这里角的关系是条件,两直线平行是结论。

  由已知的两条直线平行得出角的数量关系(指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的论述是平行线的性质,这里两直线平行是条件,角的关系是结论。

  7、进一步研究平行线三条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师:大家能根据性质1,推出性质2成立的道理吗?

  结合上图,教师启发分析:考察性质1、性质2的结论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1换成∠3,教师再问∠1与∠3有什么关系?并完成说理过程,教师纠正学生错误,规范地给出说理过程。

  因为a∥b,所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3=∠1(对顶角相等),所以∠2=∠3。

  教师说明:这是有两步的说理,第一步推理根据平行线性质1,第二步推理的条件不仅有∠1=∠2,还有∠3=∠1。∠2=∠3是根据等式性质。根据等式性质得到的结论可以不写理由。

  学生仿照以下说理,说出如何根据性质1得到性质3的道理。

  8、平行线性质应用。

  讲解课本P23例题

  三、巩固练习:课本练习(P22)。

  四、作业:课本P22。1,2,3,4,6。

  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经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发现过程。

  2、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会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并学会表达。

  【教学重点】

  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教学难点】

  例2的推理过程要用到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教学预设】

  【活动1】复习引入

  1、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得到两直线平行的结论?(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条件 结论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2、练习:

  (1) 如图①,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如果3 =6,那么 ∥ 。( )

  如果6 =9,那么 ∥ 。( )

  如果1 +2 +3 =180,那么 ∥ 。( )

  如果 ,那么BE∥CD。( )

  (2) 如图②,看图填空:

  ∵1 =2(已知)

  ∥ 。( )

  又∵2 =3(已知)

  ∥ 。( )

  【活动2】

  1、 引入新课的课堂练习:

  (1)你们练习本上的横线与横线成什么关系?(平行)

  (2)请画出其中二条(二条之间可空若干行),分别用a、b 表示,a∥b,再画一条c分别与a、b相交。

  (3)标出一对同位角,用1、2表示,并量一下度数。

  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这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正确理解“垂直”、“平行”的概念。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对生活中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

  3、在“想象—操作—交流—归纳—质疑—总结—应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准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和对同一平面的理解。

  学法引导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线”、“感知特征”、“自主探究”、“拓展延伸”等活动,运用想象、观察、讨论、验证等方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新知,形成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学具准备

  小棒3根/人,白纸2张/人,记号笔1只/人。教具准备:三角尺一把,直尺两把,立方体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大胆想象

  1、复习直线及其特点。

  (1)直线有什么特点?

  (2)想象直线的延伸。

  (3)初步明确学习任务。如果大屏幕上又出现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两条直线的关系。

  2、大胆想象:请同学们在白纸上把你想到的两条直线之间可能形成的关系画下来,看看你能画几种不同的情况。注意:一张纸上画两条线,画完后同桌互相交流、欣赏。

  3、选择部分学生把作品贴到黑板上,并进行编号。

  二、观察分类,感知特征

  1、出示有代表性的几组的直线

  2、分类

  (1)小组内部分类交流确定一下你认为最合理的分类方案:观察这些图形,根据两条线之间的关系将他们进行分类,可以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类方法,揭示“不相交”“相交”概念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道理,很好,学数学就是要有自己的想法!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在介绍分类的时候围绕一个词语——交叉。也就是说两条线碰一块儿了。在数学上我们把交叉称为相交,相交就是相互交叉。

  (并在适当时机板书:相交)如果按照“不相交”和“相交”两种情况来分类,应该怎么分?(板书:不相交)

  (3)你觉得相交的有哪些?说出你的理由。质疑:同学们的主要分歧在哪里?2号、3号的两条直线,相交不相交?(用自己的方法验证a、观察想象b、延长验证c、测量判断)对于延长后可以相交的给予课件演示突破难点。这种看起来快要相交的一类也属于相交,只是我们在画直线直线时,没有吧直线全部画出来。

  (4)再次分类

  (5)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类是“相交”,另一类是“不相交”。

  三、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一)认识平行线师:这几组直线就真的不相交了吗?怎样验证?(边提问边用课件演示)

  师:在数学上,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就叫做平行线。(板书:平行线)

  1、学生自学课本65页中间第1行第2行完成学案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

  (2)通过图形对比加深理解概念本质属性。

  (3)通过判断深化理解概念。

  3、师生共同小结。

  师:要判断一组直线是不是平行线,要具备什么条件?我们还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互相平行)

  师:例如:这是直线a,这是直线b,我们可以说……强调调要说谁和谁互相平行?

  (二)认识垂线

  师:咱们再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认为在这几组相交的直线中哪种最特殊?(相交形成了四个直角)

  师:这几组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而其他情况相交形成的都不是直角,有的是锐角有的是钝角。(板书:成直角、不成直角)

  师:怎么证明这几个是直角呢?(学生验证:三角板、量角器)

  师: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学生们自学65页中间的部分完成学案(二)。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3、师生共同小结。

  (三)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分类活动,认识了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同的位置关系,其中两种比较特殊的是垂直与平行(板书课题)

  四、巩固练习,联系生活

  1、想一想生活中,哪组直线互相平行,哪组直线互相垂直?

【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认识平行》教学设计与反思素材02-25

《认识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及反思02-28

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02-24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02-08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02-23

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02-26

四年级上册大数的的认识的教学设计02-24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04-03

《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