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行孝道怀感恩征文

时间:2021-02-10 15:25:03 实用范文 我要投稿

2016关于行孝道怀感恩征文

  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下面是中国人才网整理提供的行孝道怀感恩征文,欢迎阅读参考!

2016关于行孝道怀感恩征文

  例文一:行孝道怀感恩征文

  行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有文明,即有孝道。就家庭而言,孝道能使家庭和睦、邻里善处、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心灵相通、相互关爱,使文明家风代代相传;就社会而言,孝道是炎黄民族延续不绝的传统,是中华文化持久不衰的根脉,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正因为如此,从古至今才有“百善孝当先”之说。

  孟轲有一句话说的极其准确,“大孝终身慕父母”孝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做人以孝为本,首先要学会孝,其次才能学会善良,最后才能做一个成功的人。在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就有这样的一位女生——孟佩杰。

  孟佩杰五岁时,因父亲车祸不幸身亡,而母亲也在将她赠人抚养后不久因病去世。可是厄运并没有停止对她的捉弄,养母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而一走了之。绝望中养母企图吞药自杀,是八岁的小佩杰用自己发自肺腑的呼唤重燃了养母生活的信心,“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又妈就有家。”

  好一个“有妈就有家”,从此以后,当别人家孩子在父母膝前央求着买这买那,要去动物园时,小佩杰正在独自买菜中,一路上背着自己编的口诀“长长的青葱圆圆的蒜,扁扁的豆角绿油油……”回到家,她独站在灶台前的小板凳上炒着菜,滚烫的油点溅到她的手上,她也不敢出声,她生怕惊动了病床上的妈妈!踮着的小脚无数次踢翻了小板凳,从灰尘中爬起的她甚至还来不及擦干眼角的泪水就开始了工作。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09年的秋天,孟佩杰考入山西师范大学临潘学院,她成了背着母亲上大学的第一人!是她,小小年纪,撑起了九经风雨的家!是她,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激起千万人心中的涟漪!是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一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让我们深记她的名字——孟佩杰。

  孝顺是忘不了的情,孝顺是无法重演的幸福,孝顺是生命与生命的接口,但孝顺断裂之后,将再也无法连接。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定要知道,因为他们经不起等待!

  例文二:行孝道怀感恩征文

  孝,不需要金钱,不需要回报,更不需要花言巧语,需要的,只是一颗真诚的心.

  -------题记

  行孝又是一件颇为复杂的事。特别是作为子女,伺奉老人时间久了,有的人可能会产生某种疲倦、烦躁之感,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老人不满意,自已有怨气,于是就有了“久病床前无孝子”之说。

  其实,行孝道并不是子女对父母的“给予”,更不是“恩赐”,它实在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享受,关键就看你是否能悟得到。

  在行孝道中可体验到天伦之乐。天伦之乐是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他有着父子、兄弟、夫妻、亲戚之间的关系。而孝道是一种粘合剂,父母对祖父母行孝,子女对父母行孝,家庭的敬亲孝老形成风气,即可提升整个家庭的凝聚力、亲和力,能调动家庭每个成员的奉献精神,从而使家庭更加温馨,家庭成员之间更亲密。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有希望感,游子有归宿感,居家有舒适感,相处有放心感,心灵有抚慰感,相互有依赖感。毫无疑问,这里的每一种感觉,都同敬亲孝老密不可分。越是敬亲孝老,就越能享受到这种天伦之乐。

  在行孝道中可体验心理平衡之感。感恩之心,每个正常人皆有之。父母为养育自己操碎了心,受尽了苦,这是一种牺牲,更使一种无私的付出。做子女的能有机会孝敬老人,既是对老人辛勤付出的感恩回报,又是平衡自己心理的杠杆。许多人因种种原因未能在父母生前尽孝和去世后送终,即所谓“子欲孝而亲不待”,不是有某种抱恨终身的欠债感、负罪感吗?因此,能在父母有生之日行孝,实在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机会。你行孝了,尽心了,就有了对得起天地,对得起祖宗,对得起自已良心,对得起子女,对得起社会的平衡感。这种平衡感能使你心怀坦荡,形成健康的人格;它能带给你一种发自内心的轻松感觉,从而使你的内心充满阳光。即使他人有误解,也能问心无愧,处之坦然。这就有了在社会上堂堂正正作人的资本。

  在行孝道中可体验长大成人之成就感。父母养育自已,目的就是让自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成就事业。当自已小的时候,需要父母呵护,需要父母供自已吃穿。而今,自已长大成人了,能靠自已双手赚钱养家了,能领上爱人和孩子来看望老人了,能够起到照顾父母的作用了,而这些不正是父母所期望的`吗?而这,正是人生的一种成就。看看周边那些一事无成的“啃老族”、“蹭饭族”,再想想自已拥有的能满足父母身心要求的资源,应当有做子女的成就之感。

  在行孝道中可体验传承优良传统之光荣感。孝道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无可讳言,历朝历代确有不孝之子甚至忤逆之子存在,但孝道不仅没有因为有他们而沉没,反而历久不衰,至今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人将孝道承前启后,代代相传,而且形成了社会的主流,这“传孝”者功莫大焉。而这“传孝”者不是别人,正是几千年来行孝道的子女。他们是传孝的载体、使者,他们传承了时代的文明、传承了社会的进步,传承了家庭的和谐,从而推进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肩负如此重要的责任,作为传承人的行孝道者,能不感到光荣吗?

  时时感悟行孝道中的幸福,就不会疲倦,不会烦躁,而会体验到其中的享受和快乐,进而推进孝道的形式更新颖,内容更丰富,家庭更美满乃至带动整个社会的更文明、更进步、更发展!

  例文三:行孝道怀感恩征文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失了父亲,家境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老衰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父母给予我们一切,没有父母伟大无私的爱,我们很难健康地成长,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父母对孩子是无微不至,劳而无怨。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父母,怎么可能爱他人,《孝经》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弟子规》说“首孝悌,次谨信”。《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而今天,当我再一次重提孝道时,不得不对“孝”进行了反思。

  不知你可曾看过这么一项报告:前不久,有人专门组织了一项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内地中学生进行的“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日本中学生把父母分别放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美国中学生分别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和第三位,中国内地的学生则把父母分别放在第九位和第十一位!问卷的调查结果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直以来,中华民族所传统的美德都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风范,我们一直都认为中国是“孝文化的领袖”,可是现在一些人却对“孝”的认识淡化了,模糊了,更有甚者,在华夏大地上居然出现了虐待父母,遗弃父母的丑行!

  孝,不需要金钱,不需要回报,更不需要花言巧语,需要的,只是一颗真诚的心。父母那样的关心我们,而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吗?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知道他们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吗?知道父母内心中的希望吗?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我真正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时候,我已经十五,六岁了。记得在那以前,我的父母对我的生活处处操心,对我的事情样样提醒,可我不但不珍惜,反而觉得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数的子女一样,甚至对父母有一种反感。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真是“该当何罪”啊,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机会重提孝道,我还真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清醒。

  生前孝子声价贵,死后孝子万古传;处事惟有孝力大,孝能感动地合天。

  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贵实行不在言;孝子齐家全家乐,孝子治国万民安。

  漫漫人生路,孝,在悠然的午后阳光中感动,在静谧的午夜时光中品读,在微明的晨曦中彻悟,不失为美丽。

【2016关于行孝道怀感恩征文】相关文章:

关于感恩的征文12-02

感恩为题写征文11-14

学会感恩征文大赛11-14

感恩教育主题征文12-15

感恩征文800字范文11-28

2016中行校招笔试经验08-16

2016中行春招笔试经验06-20

感恩父母的征文怎么写11-14

2016事业单位行测笔试试题09-28

感恩教师节征文1200字11-20